⑴ 中国矿业大学采矿本科毕业生,如果进入中煤陕西榆林能源化工有限公司待遇如何
简称中煤陕西公司,属于央企中煤能源集团的全资公司,只要你能进去,这辈子衣食无忧,发展前景好,一般本科进去转正年薪8万多,研究生12万左右,进去还分房。
前景非常的好,但短期内不会有太大的改观,待遇还是很不错的,毕竟是两大煤炭央企之一,神化第一,中煤老二。如果能签还是签吧,厂子还没建好,进去了你就是第一批创业者,以后随着厂子的发展肯定会有所成就,元老不是白当的哈哈
⑵ 可伸缩带式输送机毕业设计说明书
你这复篇中国知网也好,
万方制数据也好都有例子!
甚至网络文库都有!
==================论文写作方法===========================
论文网上没有免费的,与其花人民币,还不如自己写,万一碰到骗人的,就不上算了。
写作论文的简单方法,首先大概确定自己的选题,然后在网上查找几份类似的文章,通读一遍,对这方面的内容有个大概的了解!
参照论文的格式,列出提纲,补充内容,实在不会,把这几份论文综合一下,从每篇论文上复制一部分,组成一篇新的文章!
然后把按自己的语言把每一部分换下句式或词,经过换词不换意的办法处理后,网上就查不到了,祝你顺利完成论文!
⑶ 中国矿业大学采矿工程系的本专业本科教育基本情况
本专业培养目标为:培养具备固体矿床开采、设计与施工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备采矿工程师的基本能力,能从事矿区开发规划,能在矿山等领域从事生产、设计、施工、科研及管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本专业分为地下开采和露天开采两个方向:
主要课程:该专业方向学生主要学习采矿、岩土工程力学基础、矿山通风与安全、矿业信息及计算机应用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术,专业核心课程有采矿学、材料力学、岩土力学、矿山压力及其控制、井巷工程、矿井通风与安全、采掘机械、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地质学、矿业信息及计算机应用、现代企业管理。
就业方向:毕业生主要从事矿山开采、岩土工程、地下建筑工程等领域的设计、生产、施工、安全监察、科研、管理、矿业信息及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的工作。
主要课程:该专业方向学生主要学习露天采矿、岩石力学、土力学地基基础、露天矿运输设备、矿业信息及计算机应用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术,专业方向核心课程有露天矿设计原理、露天采矿工艺、露天采掘机械、采矿系统工程、边坡工程、地质学、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矿业信息及计算机应用、现代企业管理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主要从事露天矿山开采、岩土工程、基础工程等领域的设计、生产、施工、安全监察、科研、管理、矿业信息及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的工作。
⑷ 中国矿业大学机械本科毕业设计答辩老师会问哪方面的问题要注意什么。
1、你的设计理念是什么?
2、你的设计基本原理是什么?
3、你的设计有哪些优缺点?
4、你的设计可以怎样改进?
⑸ 中国矿业大学工业设计专业
中国矿业大学是新中国第一所矿业高等学府,世界著名的矿业学府。学校溯源于1909年创办的焦作路矿学堂,于1938年与东北大学工学院、北平大学工学院、北洋大学工学院在陕西城固合组为国立西北工学院。因历史变迁,学校徐州校本部和北京校区逐步演变为两个相互独立的办学实体。
⑹ 急 ,中国矿业大学的交通运输专业怎么样,就业,留学好吗(尤其就业)
首先,作为矿大毕业生,真心欢迎你能来矿大读书求学!
中国矿业大学交通运输系的前身是露天开采专业的铁道运输方向,1988年开始本科专业招生,1997年正式成立交通运输系。截止2008年,已毕业本科生760人。目前,在校本科学生245人。设有铁路运输、公路运输和物流工程管理专业方向,研究领域涉及铁路运输管理、站场设计、道路运输组织、物流管理、计算机在交通运输中的应用、交通运输安全等。
交通运输系先后出版了教材5部、专著1部,取得教学成果奖4项,优秀教学质量奖5项,获得课程建设基金8项,校青年基金3项,已完成科研项目5项,发表科研论文60余篇。
在徐州北站和永煤铁运处建立了实习基地,构建了长期稳定的教学实践场所,同时与大屯、淮北、枣庄、永城、济北等矿区运输处和徐州市交通局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保证了交通运输系学生校外实习的正常进行。 交通运输系目前有教师9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2人,讲师5人,助教1人;教师中拥有博士学位的教师3人,具有一支结构合理的高水平师资队伍。
交通运输系实验室现有运输模型室,行车控制实验室,运输仿真实验室,交通工程实验室和运输综合实验室,总面积478 m2,实验教学设备总价值近100万元,满足了本科教学的要求。在完善现有实验室基础上,筹备建设物流系统与技术、交通控制与安全实验室。
基于以上,因为交通运输专业是矿业工程学院的专业,就业应该是不存在问题的,但是去的单位可能还是去煤矿多些。
说实话,我不怎么了解这个专业,但肯定比不上电气工程自动化,(要知道,据说电气在矿大学生内部综合排名是第一)比热能与动力工程应该不会太差吧。如果你很介意的话,那大一好好学习,大二转专业,院内转采矿,院际转电气,机自等。
呵呵,现在你已经被录取了,不要想的太多了,好好享受假期生活,以及随之而来的大学生涯吧
⑺ 中国矿业大学怎样
中国矿业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高校、国家“211工程”和“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建设高校,同时也是教育部与江苏省人民政府、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共建高校。作为一所具有一百多年办学历史、特色鲜明的多科性研究型高水平大学,对我国煤炭能源行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引领和支撑作用。1960年和1978年,学校先后两次被确定为全国重点高校,为全国首批具有博士和硕士授予权的高校之一,学校设有研究生院。学校坐落于素有“五省通衢”之称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江苏省徐州市,校园占地面积4413亩(文昌校区1555亩,南湖校区2858亩),校舍建筑面积130余万平方米。
中国矿业大学的前身是由英国福公司创办于1909年的焦作路矿学堂。焦作路矿学堂是晚清时期由外国人在中国开办的三所私立高校之一和唯一的私立工科高校,同时也是在我国创办最早并一直延续至今的矿业高等学府,并跻身于中国最早一批近代大学的行列。从1920年代起,学校先后经历了福中矿务大学、私立焦作工学院的变迁。抗战爆发,学校先迁陕西西安,再迁甘肃天水,于1938年与东北大学工学院、北平大学工学院、北洋大学工学院在陕西城固合组为国立西北工学院。
1949年12月,中央人民政府将焦作工学院拨归燃料工业部领导,1950年3月,又将新开办的华北煤矿专科学校并入焦作工学院,并以焦作工学院为基础,在天津建立了新中国第一所矿业高等学府――中国矿业学院。在经历了天津-焦作两地办学的短暂过渡期后,1951年2月,焦作工学院的师生员工及图书仪器设备全部迁至天津;4月,中国矿业学院举行成立典礼――焦作工学院的历史宣告结束。
1952年院系调整期间,北洋大学、唐山交大、清华大学的采矿系调整到中国矿业学院,学校因此聚集了全国一流的采矿科学技术人才。1953年,为实现更大的发展,学校迁至北京,改称北京矿业学院,成为北京学院路著名的“八大学院”之一。1978年,学校在江苏徐州重建,恢复中国矿业学院校名并在北京学院路原址设立北京研究生部。1988年,学校更名为中国矿业大学,1997年,经国家教委批准设立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区。1998年,煤炭工业部撤销,学校划归国家煤炭工业局管理,同年,北京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并入学校,成为学校“北京校区东校园”,形成了“一校两地三校园”的办学格局。2000年,学校整体划转教育部直属管理。其后,北京校区东校园又划转北京广播学院。学校徐州校本部和北京校区逐步演变为两个相互独立的办学实体。
学校的命运始终与国运的兴衰紧密相联。伴随着历史的风雨,历经时代的沧桑,中国矿业大学与中国工业化进程同步发展,与人民共和国一起成长,100多年来,历经14次搬迁、12次易名,历经艰辛,颠沛流离,却依然薪火相传,弦歌不辍。在旧中国,学校把“教育英才,备物质建设之先锋;从事研究,求吾国学术之独立”作为历史责任。在新时代,学校把“开发矿业、开采光明、建设祖国、造福人类”作为神圣使命。经过一代又一代矿大人的努力奋斗,铸就了中国煤炭高等教育的一流品牌和独特的精神文化品格,形成了“好学力行、求是创新、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校园精神,“学而优则用、学而优则创”的办学理念,“勤奋、求实、进取、奉献”的优良校风。
中国矿业大学作为当今全国唯一以矿业命名的特色鲜明高水平大学,在上级主管部门、煤炭能源行业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下,通过长期发展和建设,已经形成了以工科为主、以矿业为特色,理工文管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和多科性大学的基本格局。在煤炭能源的勘探、开发、利用,资源、环境和生产相关的矿建、安全、测绘、机械、信息技术、生态恢复、管理工程等领域形成了优势品牌和鲜明特色。学校设有矿业工程学院、安全工程学院、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化工学院、环境与测绘学院、电力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理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管理学院、文学与法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外国语言文化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体育学院等22个学院。学校另有徐海学院和银川学院等两个独立学院。
学校现有59个本科专业,35个一级学科硕士点,9个专业学位授权点,16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有1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8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8个“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设岗学科;4个省一级学科重点学科及5个“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立项学科。在教育部2012年第三轮学科评估中,矿业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分别排名第一、一、三、四位。2012年,工程学ESI排名进入全球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前1%。
学校拥有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现有各类教职工3100多人。在1770余名专任教师中,有教授347人,副教授564人;博士生导师303名,硕士生导师812名,拥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达60%以上。教师队伍中,有国家级教学团队4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1个、教育部创新团队3个。拥有1名中国科学院院士、15名中国工程院院士(其中外聘7名院士担任相关学院的院长),先后有1人获聘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3人获全国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11人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14人被列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培养对象,57人被列入教育部跨世纪、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人获首届中国青年科学家奖,11人被评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67人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2人被评为“全国模范教师”,5人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4人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人获何梁何利基金科技进步奖,9人分别获孙越崎能源大奖,11人获中国青年科技奖、光华工程科技奖“青年奖”,3人被评为“全国优秀博士后”。
学校始终坚持以育人为本,致力于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富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教学成果丰硕。建校以来,先后为国家和社会输送了20万余名毕业生,他们当中许多人已成长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及行业发展的科技精英、管理骨干和领军人物。2002年以来,学校先后获5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国家级优秀教材奖,建成9门国家级精品课程,拥有14个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拥有3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学校入选“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高校和“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建设了国家级大学生科技创新示范基地。2002年以来,我校学生参加省级以上国内外科技竞赛获得3470余项奖励,先后有16篇博士论文入选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和江苏省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及江苏省创业教育示范校,2012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就业先进工作单位”称号。目前全校有全日制普通本科生25300余人,各类硕士、博士研究生10700余人,留学生180余人。
围绕人才培养的核心任务和国家及行业的战略需求,学校致力于科学研究,提升学校的创新能力,取得了一大批高水平科技成果。“十一五”以来,共承担包括国家“863计划”、“973计划”、国家科技发展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等国家级科研项目755项,省部级科研项目622项;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30项,何梁何利基金科技进步奖1项,获国家级科技奖励数位居全国高校前列、江苏省高校第一位;获省部级科技奖励315项、授权专利3452项(其中发明专利578项)。研究与发展经费快速增长,目前年均科研经费超过5亿元。学校建设了完备的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拥有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国家工程实验室,4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23个其他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含研究基地)以及低碳能源研究院和物联网(感知矿山)研究中心,建成了1个国家大学科技园。学校图书馆拥有藏书230万册,数字图书89万册。数字化校园建设不断向前推进。中国煤炭科技博物馆(矿业安全博物馆)每年接待社会各界的参观者14000多人。
学校积极发挥自身优势,服务行业人才培养、科技进步及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以校董事会为平台大力推进社会服务,校董事会成员单位发展到111家,全面合作单位达到24家,与8个地级市建立了全面合作关系,与14家国有大型企业共建了研究机构。中国矿业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被评为江苏省唯一的“A类(优秀)国家大学科技园”称号;中德能源与矿区生态环境研究中心被誉为“中德科技合作的典范”。学校承担了国家安监总局“十二五”期间万名煤矿总工程师培训任务,在煤炭行业影响力显著提升。
学校积极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不断推进国际化办学。目前,学校同25所世界排名前200强的高校签署了合作协议。创新高等教育国际协同模式,成立了国际学院,建设了中澳矿业研究中心等国际合作平台,联合10多所国外知名高水平大学发起成立了“国际矿业、能源与环境高等教育联盟”。在澳大利亚格林菲斯大学创办了“旅游孔子学院”。多次成功举办了国际矿业科学与技术大会、中国工程院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学术年会等国际性学术会议,学术交流日益活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