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论文设计 » 安吉竹文化毕业论文
扩展阅读
中国网络原创新人乐团 2021-03-31 20:26:56
党政视频素材 2021-03-31 20:25:44
厦门大学统计学硕士 2021-03-31 20:25:36

安吉竹文化毕业论文

发布时间: 2021-03-27 16:30:29

⑴ 浙江安吉有很多游玩的景点,最特殊的有哪些

安吉的主要旅游景点:

1)藏龙百瀑

藏龙百瀑是浙江最大的瀑布群,有三折重叠,落差为60多米的“长龙飞瀑”,有彩虹横卧的“虹贯龙门”(人称小黄果树),更有神形皆备的“神龟听瀑”——真可谓瀑瀑相连,一步一景。

⑵ 中国竹文化的竹的历史文化

中国悠久的文化与竹结下不解之缘,形成了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的中国竹文化,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实践和文化活动中,把竹子形态特征总结成了一种做人的精神风貌,如虚心、气节等,其内涵已形成华中民族品格、禀赋和精神象征。看到竹子,人们自然想到它不畏逆境,不惧艰辛,中通外直,宁折不屈的品格,这是一种取之不尽的精神财富,也正是竹子特殊的审美价值。竹为高大、生长迅速的禾草类植物,茎为木质。分布于热带、亚热带至暖温带地区,东亚、东南亚和印度洋及太平洋岛屿上分布最集中,种类也最多。竹枝杆挺拔,修长,四季青翠,凌霜傲雨,倍受中国人民喜爱,有“梅兰竹菊”四君子之一,“梅松竹”岁寒三友之一等美称。中国古今文人墨客,嗜竹咏竹者众多。
中国是世界上竹类资源最为丰富、竹林面积最大、开发利用竹资源最早的国家之一,素有“竹子王国”之称。竹子因青翠挺拔、奇姿出众,凌霜傲雪,四时长茂受到了人们的称颂。人们赋予它心虚节坚、坚忍不拔、风度潇洒的“君子”美誉。在悠悠几千年的历史发展长河中,竹子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中国悠久的文化与竹结下了不解之缘,形成了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的中国竹文化。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五千多年悠久文化历史的民族,是一个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民族,因而也是一个热爱森林、创造森林文化的民族。森林是人类文明的源泉,文明在森林中诞生和发展,历史上的文明古国都诞生于森林中,在森林中得以发展而辉煌于世。森林对人类文化与文明的发展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而且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国的森林文化建立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之上,建立在中国独特风土基础之上。悠久的森林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竹文化是森林文化中独树一帜的一个重要分支。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宋代著名文学家苏东坡的一句名言,揭示了中华文明史中一个特殊的现象:竹作为一种特殊的质体,已渗透到中华民族物质和精神生活的方方面面。竹子是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资源,并渗透和凝聚于精神文化之中,构成了中国文化的独特色彩,从而形成了别具一格的中国竹文明,积淀成为源远流长的中国竹文化。 英国著名学者,研究东亚文明的权威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指出东亚过去被称为“竹子”文明,中国则被称为“竹子文明的国度”。
甲骨文中竹子符号的出现到竹部文字的创造和发展,从一个重要侧面反映了中国竹子文明的历史演进。著名竹子专家熊文愈教授详细统计了甲骨文?殷商?、金文?周?、《说文解字》?东汉?、《玉篇》?梁?、《字汇》?明?、《康熙字典》?清?等各代重要字典中竹部文字的数量。根据出土文物和有关典籍记载,论述了竹子与中国古代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军事武器、文化艺术、音乐以及人们日常生活诸方面的密切关系。中华文化浸透了竹子的痕迹,悠悠五千年,中华民族的成长、壮大、繁荣,也是一部竹子文化繁衍和发展的诗篇,由此可见,中国被称为“竹子文明的国度”是名不虚传的。
正如苏东坡所述:“食者竹笋,庇者竹瓦,载者竹筏,炊者竹薪,衣者竹皮,书者竹纸,履者竹鞋,真可谓不可一日无此君也。”就拿“书者竹纸”来说,从殷商时期出现在竹简上的刻字,到六朝时期发明的竹纸,竹作为中国文化传播积累的载体,在文化发展中始终占有重要地位,对保存人类知识、形成中华民族源远流长、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起到了直接和间接的作用。
“华夏竹文化,上下五千年,衣食住行用,处处竹相连”。竹子四季常青、姿态优雅、鞭根发达,不但有很高的经济价值,而且有很好的生态、旅游、观赏价值,在绿化环境中具有独特的作用,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竹文化的发展,不仅在物质层面上满足了人们的需要,更在精神层面上熏陶了人们的情操,成为品格的象征。
中国竹文化的内涵与外延。 中国竹文化就是以竹为载体的中国文化,就其内容来说可以分为竹文化景观和竹文化符号。竹笋、竹制书写工具、工艺品、乐器、舞蹈道具、日用器物、生产工具、建筑、交通工具等是构成器物的物质材料,文化内涵的显示不是竹本身而是竹所构成的器物及其使用规范,它能显示出文化性的人化了的自然,或者说是中华民族为了特定的实践需要而有意识地用竹所创造的景象,此为竹文化景观。而宗教、文学绘画、伦理规范中的“竹”本身即直接表现与象征着人的情感、思维、观念、价值、理想等精神世界,此为竹文化符号。 竹文化景观是指人化了的竹所显示出来的中华文化性质,或者说是中华民族为了满足生活需要、生产需要、书写需要、审美需要等有意识地用竹创造的景象。竹文化景观既表现出中华民族的心理倾向和特点,又反映了中华民族文化进化的程度。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竹密切联系着人们的衣、食、住、行、用。
衣——竹服饰是中国竹文化景观之一。从服饰方面看,秦汉时期就出现用竹制布、取竹制冠、用竹做防雨的竹鞋、竹斗笠,并沿用至今。古代人使用的竹簪、竹蓖箕、竹箍等,都是用竹制成的容饰器,震惊中外的马王堆出土文物,发髻上就插有竹笄、角笄、玳瑁各一件,体现了他们对美的追求。
食——竹饮食是中国竹文化景观之二。从饮食方面看,根据《诗经》、《禹贡》等文献记载,竹笋在西周时期已成为餐上佳肴,此后相沿不衰,直至今日竹笋仍不失为中华民族的桌上名菜。竹不仅可以充饥果腹,满足口舌之好,而且被赋予浓厚的文化内涵,倾注了生长于农耕文化的中华民族对于植物格外厚爱的感情。
住——竹建筑是中国竹文化景观之三。从住宅方面看,竹被中华民族用作房屋各个部分的建筑材料,甚至到了“不瓦而盖,盖以竹;不砖而墙,墙以竹;不板而门,门以竹。其余若椽、若楞、若窗牖、若承壁,莫非竹者”的地步。中国竹建筑体现了中华民族以农立国的生活观念、尚俭归朴的生活情趣、优美和谐和空灵飘逸的审美理想。
行——竹交通工具是中国竹文化景观之四。从交通运输方面看,竹是一种重要的营造材料,人们用竹来开路架桥、制舟做车。在需要与条件制约之下发明创造的交通设施和运输工具,在特定的环境之中代代承传,成为一个突出的文化质点。竹制交通设施和运输工具一方面显示出中华民族坚忍不拔的生活意志和极富想象力的创造精神,另一方面也表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禁严的等级观念和追求平等的文化心态。
用——竹生产生活用具是中国竹文化景观之五。竹制生活器物。竹材被中华民族大量用来制作成各种各样的日常生活器物,如:炊饮器具、消暑用具、家具等。竹制日常生活器物的制作工艺、形制、大小及使用制度,构成一副别致的中华民族生活风俗图和中华文化景观,显示出中华文化的强烈理性特征,体现了中华民族生活艺术化的情趣。
竹制生产工具。农业、手工业、畜牧业和渔业等中国传统社会的主要产业都有竹制生产工具。在中国古代生产中,无论是简单工具还是复杂工具,竹都是生产工具的一种重要制作材料。竹制生产工具一方面反映了中国传统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缓慢性和地区之间经济水平的不平衡性,另一方面又表现出中华民族认识自然与利用自然的智慧、勇气和理想,显示着中华文化对待自然因地制宜、轻视永恒、肯定已然的现实精神。
竹制书写用具。中国的书写工具别具一格,书写材料亦颇有特色并富创造性,而竹在其中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竹笔是中华民族最早的书写工具,作为创作书法艺术和绘画艺术的工具,历久不衰,宣笔、湖笔、湘笔等名笔的笔杆均由竹制成。早在中华文化的发轫时期商朝末年周朝初年,竹即开始成为中华民族的书写材料——竹简。至春秋时期,竹简成为中华民族的主要书写材料。直至南朝时期,流行了约两千年的中华民族的主要书写才被纸所完全取代。然而,竹与书写材料的密切联系并未由此中断,竹不再作为直接的书写材料,但至迟在唐朝中叶却作为书写材料之上品竹纸的加工原料而成为书写材料的重要因素。竹制书写工具和书写材料,尤其是竹制书写工具是使汉字的书写艺术化而形成书法艺术,以及形成中国画画法的一个重要动因。竹制书写工具和书写材料渗透着中华文化的审美趣味和文化观念。
娱——竹娱乐品是中国竹文化景观之六。工艺品是器物由实用走向审美、人类精神需求增加的结果,兼具实用与审美两种功能,既是物质生产技能的集中体现,又显现出文化性格与审美追求。这两方面的表现均需借助于其构成物质材料的形状、色彩、造型的变化,因而体悟与分析工艺品的文化性格和审美追求不能忽视其构造材料。在蔚为大观的中国艺术品中,竹制工艺品是颇具特色且种类繁多的一类,它表现了中华民族娟秀细腻、清新淡雅、柔和婉约的审美趣味。
竹制乐器。竹是中华民族乐器的重要制作材料。被列为中国古代的音乐分类“八音”之一,甚至常用“竹”代表管乐,用“丝竹”代称音乐。竹制乐器体现了中华民族对待自然的“天人合一”或“天人协调”的态度,亦显示了中国传统音乐简明、灵活的特征。
竹生活环境。从人类的生活环境看,竹子也发挥了其特殊的作用。竹子独特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决定其具有广泛的生态效益: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净化空气减少噪音和为其它生物资源提供生存环境,备受人们的青睐,古今人们都用其保护和美化人类的生活环境。 文化符号是指一定的社会环境用于较稳固地象征某种特定意义的事象。竹被中华文化赋予象征宗教观念和理想人格、表现审美情感和审美理想的功能,中华民族的内在情感、观念常借竹而得以象征与表现,因而竹成为中华文化的一种重要符号。
竹宗教符号是中国竹文化符号之一。中华文化在战国时期开始把竹神圣化和非凡化,对之加以崇拜。天师道把竹视为具有送子和延寿神秘力量的“灵草”,人们常崇拜竹以祈求得子或求子健康成长,以驱病延寿。彝族、傣族、景颇族等少数民族视竹为本民族源出的植物或搭救其祖先性命之物,作为本民族的祖先和保护神进行祭祀,竹成为一种图腾。竹宗教符号象征着中华民族虔诚的宗教情感、对现实的态度及对未来的热望。
竹民俗符号是中国竹文化符号之二。竹子在民俗文化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竹文化联系着口承文艺、游乐活动和民间习俗;祭祀、婚丧、交际、节日、朝规等社群文化构成了民间竹文化的重要元素。
竹诗歌符号是中国竹文化符号之三。早在远古时期,竹就被当作原始歌谣的描绘内容,其后《诗经》、《楚辞》、《汉乐府》、《古诗十九首》等先秦两汉的文学作品对竹和竹制器物均有大量描绘,但竹或竹制器物仅只是意境的一个构成要件,尚未成为中心意象。至南朝时期,伴随着山水诗的出现,以竹为中心意象的咏竹文学诞生了,其代表就是谢跳的《秋竹曲》和《咏竹》。此后,历代文人墨客对竹吟咏不断,创造出大量咏竹文学作品。竹之挺拔、常青不凋之色以及竹的摇曳之声和清疏之影,尽入诗怀,并借以象征与表现虚心、高洁、耿直、坚贞、思念等情志和思想,构成情志依附于竹意象、情志贯注于竹意象、情志超越于竹意象几种文学符号类型,显示出清新淡雅、幽静柔美的审美特征。
竹书画符号是中国竹文化符号之四。中国绘画画竹始于唐朝,至五代十国时期中国画的重要一科——墨竹画已问世,北宋文同、苏轼等人开始大量画竹,完善了画竹艺术。清朝涌现出倾毕生精力于竹的画家——郑燮,他不仅留给我们大量写竹画,而且在画竹艺术上多有创新、理论上颇多总结。从正直、高洁、孤傲、坚贞、抗争到直爽达观、体恤民情等,画家们都借画竹得以象征与表现,并构成别具一格的简淡逸远的绘画风格。
竹造景符号是中国竹文化符号之五。竹子是中国古典园林中重要的植物材料,从上林苑、辋川别业到寿山艮岳,都有竹子景观的记载。现存的江南古典园林中有不少竹子造景的范例,如网师园的“竹外一枝轩”、沧浪亭的“翠玲珑”、留园的“碧梧栖凤”、个园的“春山”等等。竹子造景可通过题咏、匾额、楹联、名人故居、雕塑以及竹韵景石等艺术手法渲染竹文化,使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完美结合,营造出充满诗情画意的园林意境。
竹人格符号是中国竹文化符号之六。竹在中华文化中被人格化,成为象征中华民族的人格评价、人格理想和人格目标的一种重要的人格符号。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儒家和道家设计出两种迥然相异的人生道路和人格理想:建功立德与遁迹山林、刚正奋进与淡泊自适。这迥然相反的二元人格标准构成了中国传统理想人格系统,竹人格符号以其特有的包容性,意指着中国传统人格的整个结构和系统。 竹文化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实践和文化活动中,把竹子形态特征总结成一种做人的精神风貌,如虚心、气节等,其内涵已形成华中民族品格、禀赋和精神象征。看到竹子,人们自然想到它不畏逆境,不惧艰辛,中通外直,宁折不屈的品格,这是一种取之不尽的精神财富,也正是竹子特殊的审美价值。竹为高大、生长迅速的禾草类植物,茎为木质。分布于热带、亚热带至暖温带地区,东亚、东南亚和印度洋及太平洋岛屿上分布最集中,种类也最多。竹枝杆挺拔,修长,四季青翠,凌霜傲雨,倍受中国人民喜爱,有“梅兰竹菊”四君子之一,“梅松竹”岁寒三友之一等美称。
中国竹文化的核心, 白居易在《养竹记》中总结竹的品性“本固”、“性直”、“心空”、“节贞”,将之比作贤人君子。刘岩夫在《植竹记》中赋予竹子“刚”、“柔”、“忠”、“义”、“谦”、“贤”、“德”等品格。在生活中,人们往往容易把竹的特性拟人化,如人们极易由竹的不畏严寒联想到人的坚贞不屈的人格品质,由竹的清风瘦骨联想到一种“超然脱俗”的人生境界。这种竹的自然属性同人的人格特点发生契合是中国竹文化的核心所在。
郑燮的“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等诗句都是借竹来表达自己的情怀或表现自己的人格理想。而湘妃的斑竹泪更是使竹成为女子对于爱情坚贞不渝的写照。享有诗佛之誉的王维最擅长以竹来传达自己的禅悟体验:“独坐幽徨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由生产生活的资料到具有自然观赏价值的景物再到表现人类精神追求的审美载体,竹在人们的生活中发生了质的变化。从自然到“人化的自然”再到“自然的人化”,实用性向审美性的转变标示出人们对同自己息息相关的自然的终极关照。
中国竹文化的特征, 竹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部分,与其他类型的文化相比,竹文化具有浓重的文学和美学、宗教和民俗、生活和乡土气息特点。它既有道德人格的比附意义,又有理想爱情的象征意义,同时又是禅宗禅趣的载体。
中国竹文化具有突出的伦理主义特征。竹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个结丛,折射出中华文化的整体光彩,竹文化的伦理性特征正是中华文化伦理性的反映。竹文化渗透的领域之所以如此广泛、所凝聚的民族精神之所以如此深厚,是因为竹的某些特征与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异质同构性”,竹文化兼收并蓄地融合了中国古代诸家的思想。中国传统文化的强烈伦理精神对竹提出了文化的需要并赋予它丰富的内涵,“天人合一”的类比思维则使竹与人及其文化相结合。
竹文化是中华文化区别于其他文化的重要标识。无论是竹文化的构筑材料、形制特征还是它所体现出的文化氛围,无论是竹文化的能指还是它所象征与表现的意指,均能非常鲜明而突出地显示出中华文化的特色,透露出深厚的中华内涵。一双竹筷,一座竹楼,一架竹桥,一根竹笛,一把竹丝扇,一只竹管毛笔,一首咏竹诗,一副墨竹画,一句“无竹令人俗”的人生格言……无不弥漫着迥异于欧洲文化、非洲文化、拉美文化的中华文化的浓郁气息:竹筷是中餐别于西餐的标记,筒车是中国古人独有的运输工具,竹丝扇是中国能工巧匠的杰作,竹管毛笔是古老中华文化的象征,竹笛是中国特有的乐器,咏竹诗是中国咏物诗的一类,墨竹画代表着中国画,借竹喻人格只为中国哲人所道出……不必诠释,无需标签,人们自会睹物思人,见景生情。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正是通过竹及其他文化事象得以显现,从而与其他文化判然相别。 咏竹五
明代作者;
憨山德凊
咏竹五首[五言绝句
【其一】
寒飞千尺玉,清洒一林霜。纵是尘心重,相看亦顿忘。
【其二】
矫矫凌云姿,风生龙夜吼。霜雪不知年,真吾岁寒友。
【其三】
霜干寒如玉,风枝响似琴。潇湘一夜雨,滴碎客中心。
【其四】
叶落根偏固,心虚节更高。一林寒吹发,清夜伴松涛。
【其五】
淇澳春云碧,潇湘夜雨寒。虚窗人静听,飒飒响琅玕。 中国竹文化的源流
在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长河中,竹子与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竹文化的形成是历史的必然,体现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诸多方面。考古和历史文献资料证实,原始时期中国竹林的分布,西起甘肃祁连山,北到黄河流域北部,东至台湾,南及海南岛。中华文化发源的两大中心——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正是在竹林生态区域之内。我们祖先创造的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正是在这种竹生态环境下产生和演进的。竹子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的文字、生产、文学、艺术、宗教、风俗以及日常生活,其影响的深度和广度毫不逊于石器、金属,以致于积淀成为源远流长、内涵丰富多彩的中国竹文化。
竹子的使用确切记载源于仰韶文化。1954年在西安半坡村发掘了距今约六千年左右的仰韶文化遗址,其中出土的陶器上可辨认出“竹”字符号,说明在此之前,竹子已为人们所研究和利用,也即是我国人民研究和利用竹子的历史可追溯到五六千年前的新时器时代。汉字起源于原始社会崩溃的仰韶文化,而“竹”字的原始符号则应在此之前就已出现了。研究表明,我国商代就已知道竹子的各种用途,其中之一是用作竹简,即把字写在竹片上,再把它们用绳子串在一起就成了“书”,汉字“册”即由此而来。竹简为我们保存了东汉以前的大批珍贵文献,如《尚书》、《礼记》和《论语》等都是写在竹简和木简上的。殷商时代用竹简写的书叫“竹书”,用竹简写的信叫“竹报”。竹笔的发明在文化史上也具有开拓性的一页,在殷代文化遗迹出土的甲骨、玉片和陶器上都可以看出毛笔书写的朱墨字迹。湖北曾侯乙墓和汀鄂出土的春秋战国墓的文物中也有佐证。
早在九世纪我国已开始用竹造纸,比欧洲约早一千年。关于用竹造纸,明代《天工开物》中作了详细记载,并附有竹纸制造图。用竹造纸,标志着我国古代造纸技术的巨大发展和成就,促进了中国文化的繁荣。随着时代的发展,竹在生活中更是大展身手,与人们的联系也更加密切。
中国竹文化的发展现状
中国是世界上竹类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度,丰富的竹资源为我国古代用竹、种竹文化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物质资源,是中国竹文化产生的物质基础。中国对竹子的培育和利用已有六千多年历史。随着人类环保意识的加强,竹子的优良特性和开发价值得到重新认识,且已被逐步推上生态环境建设和山区经济建设的历史舞台。
竹子具有其他一般树木无法比拟的多重特点和优势,发展竹资源、开发竹产业能把生态建设和产业开发有机结合起来,在推进生态建设的同时推进产业建设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典型的竹子公园有北京紫竹院公园、上海万竹园、南京菊花台公园、成都望江楼公园及广州晓港公园等;以竹景为主的“园中园”主要有北京植物园的“集秀园”、杭州黄龙洞圆缘民俗园的“方竹园”、马鞍山采石矶公园的“万竹坞”等。位于安吉县竹种园内的中国竹子博物馆,是我国目前展馆面积最大、展品最丰富、设施最先进的竹子专题博物馆。
中国竹业的盛典——1997年开始每两年一届的中国竹文化节的成功举办和首届十大“中国竹子之乡”的评选,为我国竹文化又增添了浓重的一笔。1997年11月,总部设在北京的第一个政府间国际组织——国际竹藤组织的正式成立,更是世界竹业的一大盛事。
对竹文化进行研究的组织机构、科研成果、专著论文等也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
源远流长、丰富多彩、神奇朴实的中国竹文化,历经数千年的历史发展,在中华民族精神长河中留下了深长的历史投影。它正以倔强的生命力随着文化传统对生产和生活的实践,实现同现代文化的综合,以形成中华民族与时俱进的文化意识和品格 。

⑶ 安吉竹子和竹文化

在我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已经反映出竹子的使用,确切记载源于仰韶文化。1954年在西安半坡村发掘了距今约6000年左右的仰韶文化遗址,其中出土的陶器上可辨认出"竹"字符号,说明在此之前,竹子已为人们所研究和利用,也即是我国人民研究和利用竹子的历史可追溯到五六千年前的新时器时代。汉字起源于原始社会崩溃的仰韶文化,而"竹"字的原始符号则应在此之前就已出现了。在7000年前的浙江余姚县河姆渡原始社会遗址内也发现了竹子的实物,可见在原始社会时期竹子和人们的生活有了密切关系。因为只有竹子已为人所用,才须为其创造一种文字符号来表示。

研究证明,我国商代已知道竹子的各种用途,其中之一就是用作竹简,即把字写在竹片(有时用木片)上,再把它们用绳子串在一起就成了"书",汉字"册"即由此而来。竹简和木简为我们保存了东汉以前的大批珍贵文献,如《尚书》、《礼记》和《论语》等都是写在竹简和木简上的。殷商时代用竹简写的书叫"竹书",用竹简写的信叫"竹报"。竹笔的发明在文化史上也具有开拓性的一页,在殷代文化遗迹出土的甲骨、玉片和陶器上都可以看出毛笔书写的朱墨字迹。湖北曾侯乙墓和汀鄂出土的春秋战国墓的文物中也有佐证。利用竹子的另一项伟大成果是造纸。早在9世纪我国已开始用竹造纸,比欧洲约早1000年。当然竹纸的大发展还是此以后。关于用竹造纸,明代《天工开物》中作了详细记载,并附有竹纸制造图。用竹造纸,标志着我国古代造纸技术的巨大发展和成就,促进了中国文化的繁荣。实际上在竹纸出现以前,制纸工具也离不开竹子。从竹简开始到竹纸出现,竹子在文化发展史上始终占有重要地位,对保存人类知识、形成中化民族源远流长、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起到了直接和间接的作用。

我国古代竹子的利用还有许多方面,比如春秋战国时期,我们的祖先已制造了利用杠杆提水的竹制工具"桔"以及用竹筒提水灌溉的"高转筒车"。竹子在武器发展史上也起到了重要作用,从原始的竹弓射箭到春秋时期的抛石机、宋代的火药箭和竹管火枪等都是古代竹制武器。

从汉字中竹部文字的情况来分析,也可看出中国竹子利用的古老历史,古人把"不刚不柔,非草非木,小异空实,大同节目"的植物称之为竹。从形态上认识开始,把竹子进行加工,制成物品,又以"竹"字衍生出竹部文字。随着人类对竹子的认识不断提高,竹类利用日益广泛。而竹部文字也必然随之增加。我国辞海(1979年版)中共收录竹部文字209个,如笔、籍、簿、简、篇、筷、笼、笛、笙等等。历代各类字典收录的就更为可观。而诸如"竹报平安"、"衰丝豪竹"、"青梅竹马"、"日上三竿"一类的成语也都包含着与竹子有关的有趣典故。这些竹部文字和成语涉及社会和生活的各个领域,一方面反映了竹子日益为人类所认识和利用,另一方面反映了竹子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在工农业生产、文化艺术、日常生活等多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二、 竹子与精神文化

在我国源远流长的文化史上,松、竹、梅被誉为"岁寒三友",而梅、兰、竹菊被称为"四君子",竹子均并列其中,可见竹子在我国人民心中占有重要地位,这是因为其秆挺拔秀丽、叶潇洒多姿、形千奇百态;它四季常青,姿态优美,独具韵味,情趣盎然。当人们有闲情逸致漫步于青青翠竹之下时,一种无限舒适和遐意便会油然而生,难怪苏东坡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因此,公园里,村寨旁,一丛丛一片片的翠竹既美化了人的生活,又能陶冶和升华人的高尚情操。

竹子无牡丹之富丽,无松柏之伟岸,无桃李之娇艳,但它虚心文雅的特征,高风亮节的品格为人们所称颂。它坦诚无私,朴实无华,不苛求环境,不玄耀自己,默默无闻地把绿荫奉献给大地,反财富奉献给人民。

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实践和文化活动中,把竹子的生物形态特征总结升华成了一种做人的精神风貌,如虚心、气节等,被列入人格道德美的范畴,其内涵已形成中华民族品格、禀赋和美学精神的象征。的确,看到竹子,人们自然想到它不畏逆境,不惧艰辛,中通外直,宁折不屈的品格,这是一种取之不尽的精神财富,也正是竹子特殊的审美价值所在。

在精神文化方面,竹文化内涵十分丰富和独特,影响着中国人的审美观和审美意识以及伦理道德,对中国文学、绘画艺术、工艺美术、园林艺术、音乐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

竹是中国文学的重要题材,从《诗经》时代开始,历代皆有咏竹赋竹的诗文佳作,创作了难以计数的文学作品,形成了中国独特的竹文学,在中国文学中独树一帜,异彩缤纷。

工艺美术是美学和生活的结合,是科学和艺术的产品,竹是工艺美术品的重要材料,数千年来,中国先人们用竹子编织和雕刻各种赏心悦目的工艺美术作品,丰富了竹文化的内涵。考古资料证实,在新石器时代早期就开始用竹编织器物,春秋战国时期竹编艺术已达到了很高的境地,尤以楚国最为发达,品种极为丰富,以高超的技艺和独特的风格而著称于世。商周时期就已形成了雕刻工艺,汉代有竹雕刻艺术品存世,六朝时期文献中有竹雕刻艺术品的记载。唐代以后,竹刻名家辈出。宋代出现詹成,明代出现了嘉定朱松邻祖孙三代为代表的嘉定竹刻派,金陵(今南京)则出现李文甫等竹刻家。清代中期形成了湖南邵阳、四川江安和浙江黄岩等地的翻簧竹雕,并成为竹雕刻艺术的主流,民国初期出现北京张志渔开创的北派竹刻。竹还是工艺美术中表现题材,寄寓着福、禄、寿、喜、财、发顺、吉等吉祥内容的图案,数千年来一直在民间装饰美术中流行,被广泛应用于雕刻、织绣、印染、陶瓷、编织、剪纸等各种工艺品的创作中。

竹与中国的音乐文化有着重要的联系,竹是制作乐器的重要材料,中国传统的吹奏乐器和弹拨乐器基本上是用竹制造的。竹子,对中国音律的起源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历史文献和考古资料证实,自周朝以后,历代使用竹定音律,故此,晋代就有以"丝竹"为音乐的名称,有"丝不如竹"之说,唐代把演奏乐器的艺人称为"竹人"。可见竹是中国音乐文化中不可替代的物质载体。

竹对中国的宗教文化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古代的先民奉竹图腾,视其为图腾崇拜物,把竹作为祭祀的工具和祭品。道教和佛教出于教义崇奉竹子,追求竹子所构筑的环境。
竹子在民俗文化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竹文化联系着口承文艺和游乐活动以及信仰习俗;进入了人类的仪礼制度之中,在祭祀、婚丧、交际、节日、朝规等社群文化中构成了民间竹文化的重要元素。

三、 竹子与中国诗画
青青翠竹古往今来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他们面对竹子有感而发,创作了数以千计的竹子神话、诗歌、书画,形成了中国竹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其中就有大量竹诗,直接提及的有5首,出现7次;间接提及的有几十首之多。如《诗·卫风淇奥》曰:"瞻彼淇奥,绿竹猗猗"。历史上对《诗经》中上述有关竹的记载有不同看法,但事实上指竹子是确凿无疑的。《诗经》编成于春秋时期,此后各朝代各种典籍中都有竹诗画记载。

⑷ 想了解一下安吉竹产品的行业现状

世界竹子看中国,中国竹子看安吉。这几乎是一句妇孺皆知的名言。无论从资源、加工还是从销售看,安吉都稳坐中国十大“竹乡”的头把交椅。然而,与这个地位极不相称的是,偌大的一个竹制品生产、销售基地,却没有一个象样的上档次的交易市场。众所周知,浙江是一个市场大省,义乌小商品市场、绍兴轻纺城、海宁皮革城、永康科技五金城、嵊州领带城更是享誉海内外。作为中国第一竹乡和“中国竹地板之都”的安吉,为什么就不能拥有一座蜚声国内外的大型竹制品商贸城呢?拓展竹制品全球市场、打造国际性大型竹制品商贸平台,中外合资浙江安吉竹艺置业有限公司以敏锐的眼光、超凡的魄力,在茂林修竹的安吉大地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曾有一位英国科学家说道:如果说玉米的发现与利用创造了印第安人的文化与历史,则可无疑地说竹子的发现与利用创造了亚洲人的文明与历史。而中国更被称为“竹子文明的国度”。竹子的大量开发利用又对中国的文化、历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中国是世界竹子分布中心产区之一,是世界上竹类资源最为丰富、竹林面积最大、产量最多、栽培历史最悠久、经营管理水平最高的国家,竹林面积占全世界竹林面积的1/5。
安吉——“中国第一竹乡”,先后被授予中国竹乡、国家生态县、中国竹地板之都、长三角最具投资价值县市等。全县竹林面积105万亩,竹类品种7属40类品种,毛竹蓄积量1.5亿株,年产商品竹2800万支,竹业企业2000余家,2006年竹业产值超 80亿元,产品畅销东南亚、欧、美各国。竹产业成为了支撑安吉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安吉还是国内竹材现代加工利用最早的地区,1988年就诞生第一家机械加工竹凉席企业,此后又成为国内竹地板的诞生地。2006年全县消耗原竹1亿枝左右。以上指标均居中国十大竹乡之首。不仅如此,在竹产业综合开发方面,安吉有全国惟一的竹子科技集中示范区和全国第一个竹子高新技术产业园;在竹文化挖掘、保存、研究方面,安吉有世界首屈一指的“中国竹子博览园”;在一、二、三产结合方面,安吉有着最为宝贵的实践和经验。
难怪到过安吉的国际竹藤组织的专家由衷地感叹:世界竹子看中国,中国竹子看浙江,浙江竹子看安吉!安吉,正越来越显示出她作为“世界竹都”的地位和光芒。唯一遗憾的是,安吉至今没有一个与“世界竹都”地位相称的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型、高档、综合性竹制品商贸平台或市场。竹制品交易处于低、散、乱的状态,缺乏整体的形象和品牌的优势。现有的竹产品交易市场无论区域位置、规划设计,还是管理理念、集散能力都与“世界竹都”极不相称。建设一个大型国际竹制品集散中心迫在眉睫、势在必行也势在可行。
中国国际竹艺商贸城横空出世
拓展竹制品全球市场,打造国际级贸易平台。2004年11月11日,中外合资浙江安吉竹艺置业有限公司宣告成立。企业注册资本2950万美元。安吉竹艺置业致力于开拓、运作市场,在安吉经济开发区开发中国(安吉)国际竹艺商贸城,总体规划572亩,总投资10亿元人民币,为浙江省"十一五"重点项目,总展面积103000平方米,展位1600个。集商贸、研发、物流、旅游、商住、办公、会所、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大型现代智能模式的国际市场,是目前国内最大的竹制品交易集散地。
恢弘巨著,成就经典。商贸城商铺投资灵活多样,投资风险小、空间大,彰显投资经典、开创财富领地。业内人士认为她不仅独享产业优势,可以承载世界各地客商的一站式采购功能,而且坐拥安吉在长三角的区位优势,并融合安吉中国第一生态县的环境优势。建筑专家认为,中国(安吉)国际竹艺商贸城将建筑与自然完美统一起来,体现了“建筑有形,财富为本”的境界,彰显出“财富金脉、智者领地”的大气,达到国际水准。其国内一流的配套服务可以让投资者放心扩充其资本势力,而庞大的多功能使其成为国际竹产业博览会新的霸主,智能化的物业管理更可以为投资保驾护航。2005年6月,安吉竹艺置业有限公司在上海成功举办首届中国(上海)国际竹产业博览会。2007首届中国(安吉)国际竹产品贸易博览会也将于建成的中国(安吉)国际竹艺商贸城举办。这无疑将成为其拓展竹制品全球市场的开山力作。
世界竹都呼唤国际性专业市场
进入到21世纪初叶,已经具备“世界竹都”雏形的安吉深情呼唤着一个国际性专业市场的名字。中国(安吉)国际竹艺商贸城运用而生。她甫一落地就喊出了响亮而清晰的口号:打造世界竹都的竹业总部。
安吉县主要领导率团赴中国小商品市场所在地义乌考察。义乌的发展经验给考察团成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是一座建在市场上的城市。既有宽敞亮堂、5.8万个商位全部接入宽带的国际商贸城,也有摩肩接踵、遍布全城的50个专业市场和专业街。这是世界上最大的小商品采购展示中心。每年40万个集装箱把40多万种商品运往212个国家和地区,8000多外商常年扎营,市场上的风吹草动就会影响着大洋彼岸的日用百货商品价格。昔日黄土盆地的穷县,而今却因兴商立市,在中国百强县(市)中排行前15。差异化战略令义乌区域经济闯出了“兴商建市”的独特发展路径。还是那句老话:无商不活。市场是经济中最活跃的因素。安吉的竹制品产量巨大,安吉的商人不能说不勤劳不智慧,但是,安吉的“市场”在哪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以人为鉴,能知得失。跳出安吉看安吉,也许这正是更清楚地看安吉的角度。且不说义乌如何成就“小商品海洋、购物者天堂”的显赫声名,绍兴轻纺城、海宁皮革城、永康科技五金城、嵊州领带城依托当地特色块状产业,形成具有国际品牌的大型商贸市场的榜样,同样足以成为安吉拓展竹制品全球市场的活教材。除了同样的红红火火同样的世界闻名同样的经久不衰外,一个共同的特点,它们几乎都早早地落地生根、早早地开花结果,有的甚至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就起步了。回过头来看,安吉的竹制品行业起步也大概在这个时候,历经数十年发展,规模已是很可观。但是,为什么安吉大地上就没有生长出这样一株参天的“市场大树”呢?
幸亏,中国(安吉)国际竹艺商贸城的横空出世让我们对安吉竹制品市场的繁荣、升级看到了希望。
国际竹艺商贸城前景可期
虽然起步晚,但是我们起点高。虽然起步晚,但是我们基础好。虽然起步晚,但是我们拥有天时、地利。
依托五金产业,发展特色市场。永康是全国闻名的“五金之都”。五金产业是永康的支柱产业,全市有五金机械企业1万余家,产品涵盖机械五金、装潢五金、日用五金、建筑五金、工具五金、小家电等1万多种品种,五金工业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90%左右,上缴税收占全市财政收入的90%左右,雄厚的五金产业,为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撑。中国科技五金城创建于1992年,经过十几年的培育发展,已成为国内最大的五金专业市场,名列全国百强工业品交易市场第四名、浙江省百强市场第三名。
绍兴中国轻纺城形成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与义乌中国小商品城并称“中国专业市场双子星座”。从今年初开始,绍兴县决定对中国轻纺城进行“脱胎换骨”式的升级改造,并出台意见,欲把其打造成为“经营规模大、商务成本低、交易品种最多、服务环境最好的现代化国际纺织之都”。
再回过头来看看安吉的竹产业。1988年,全县第一家由台商投资的加工竹凉席企业——安吉丽达竹制品厂在竹产区诞生,安吉竹产业也赢来了发展史上第一个黄金期。“九五”、“十五”期间是安吉竹加工业突飞猛进的时期,2006年全县竹加工年产值已达80亿元,加工用竹达1亿根,出口创汇已超10亿元人民币。永裕、欣远、圣氏、东光等一大批竹业龙头企业纷纷兴起,产品涉及10大系列,3000多个品种,全县还形成了竹凉席、竹艺扇、竹扫帚、竹鞭制品及竹编工艺品等10多个专业加工村。
在产品深加工和科技开发方面,安吉圣氏生物制品公司与省科研单位和院校合作,从竹叶中提取“竹叶黄酮”,获得成功,年产量达20吨,并生产药物和饮料系列产品。安吉谈竹庄掌门人毛才清,还成功实现了将竹子穿在身上的梦想。竹纤维制品也成为竹产品中的佼佼者,广受欢迎。同时,竹炭、竹醋液等产品也不断地远销日本、韩国,为外贸竹产品增加了新的品种,增加了竹产品科技含量,提升了竹产品的档次。还与浙江林学院联合开发竹子生物肥料和农药-AB液等。此外,通过扩大竹工机械产业规模,德迈、响铃、灵峰等公司的竹工机械研发能力不断提高,并在国际上树立了品牌。
有如此优良的产业土壤,还怕国际竹艺商贸城这棵“市场大树”不能茁壮成长吗?别忘了,雄居长三角腹地的安吉很快就要通上多条高速公路,三小时交通经济圈覆盖江、浙、沪所有繁华城市,更与上海港、北轮港等水陆交通要津成近水楼台,境内亚川物流正在建设,“海关”也搬到了家门口,可谓交通物流健全畅通,这一切为孕育全球竹制品商贸中心、长三角旅游购物集散地、浙北土特产批发市场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一句话, 安吉国际竹艺商贸城将作为“中国第一竹乡”的全国最大专业市场全力崛起。
===========================================================================
当然, 有很多数据和资料只是为了宣传, 水份难免. 但对了解安吉来说,还是有帮助的.
安吉政府网: www.anji.gov.cn

⑸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论文题目写什么好

不知道你要写什么论文,专科?本科?还是研究生?我觉得硕士毕业论文最好内写点比较有新意的容而且有指导意义的东西,专科和本科相对来说就简单的多了,基本上就是写了就能过,没有什么难度的。
关于参考资料你可以在中国学术期刊CNKI系列数据库中下载,里面有《中国知识资源总库》和《中国优秀硕/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等等很多专业的文献,都是专业人士发表的专业论文,有很多。一般大学校园里都是免费下载,如果在校外下载的话是要收费的,可以买张检索卡,价钱也不贵。

⑹ 安吉竹博园有哪些竹子品种多少种

安吉竹子博览园前身为安吉竹种园,位于中国著名竹乡--浙江省安吉县境内,它是竹乡旅游的经典之作、王牌景点,是集竹文化、竹工艺于一体的中国竹子博物馆和亚洲规模最大的安吉竹种园的完美结合,也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整个竹博园是融科研、生产、生态、旅游等诸多功能为一体的竹类大观园。素有"都市后花园"之美称的安吉竹博园,全园总占地面积600亩,汇集了大江南北,海内外竹子34个属304个品种。
竹类品种介绍
龟甲竹 金镶玉 黄秆京竹 孝顺竹 青皮刚竹 紫竹 斑竹 唐竹长叶苦竹 狭叶倭竹筇竹 大佛肚竹 花毛竹 红竹 方竹早园竹 罗汉竹 淡竹 黄秆乌哺鸡竹白哺鸡竹 粉单竹 黄皮刚竹 凤尾竹 茶秆竹 鸡毛竹 阔叶箬竹 菲白竹 铺地竹

⑺ 安吉竹博园的介绍

安吉竹子博览园前身为安吉竹种园,位于中国著名竹乡--浙江省安吉县境内,它是竹乡旅游的经典之作、王牌景点,是集竹文化、竹工艺于一体的中国竹子博物馆和亚洲规模最大的安吉竹种园的完美结合,也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整个竹博园是融科研、生产、生态、旅游等诸多功能为一体的竹类大观园。素有都市后花园之美称的安吉竹博园,全园总占地面积600亩,汇集了大江南北,海内外竹子34个属304个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