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论文设计 » 高压直流输电线路毕业论文多媒体课件制作
扩展阅读
中国网络原创新人乐团 2021-03-31 20:26:56
党政视频素材 2021-03-31 20:25:44
厦门大学统计学硕士 2021-03-31 20:25:36

高压直流输电线路毕业论文多媒体课件制作

发布时间: 2021-03-17 08:57:08

⑴ 多媒体课件制作论文

给人个邮箱,给你发过来.

⑵ 高压直流输电系统故障仿真

这个用MATLAB需要编程的。如果有现成的系统,会方便很多。建议跟一些科研院所联系下,如果你只需要仿真结果的话。

⑶ 关于多媒体课件毕业论文设计怎么搞

浅谈多媒体课件制作

摘要:中小学教师所要制作的辅助课堂教学的课件,是针对课堂教学内容需要,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而设计制作的辅助课堂教学的软件。教师不是电脑公司的软件一程师,而是学校的教育工作者。多媒体辅助化教学过程主要包括四个要素:教师、学生、教材和多媒体。四个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为达到满意的教学效果,必须正确处理四个要素之间的关系。
关键字: 课件;教学
随着集图文声像多信息的采集、加工、交互、输出于一体的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在九十年代的迅猛发展,整个世界也随之进入一个崭新多媒体化、网络化、信息化的时代。一系列的新的高新技术产品的出现和信息的传播的及时叙事,引发了教育技术史上空前的一场新的革命。电教媒体参与课堂教学进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我国教育界已经形成了一种共识。邓小平同志指出:“教学思想民和手段现代化问题,是教学改革的重要问题,没有教学现代化,就不可培养出具有现代素质的教学。”而支撑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主力军——课件也一样伴随着信息技术时代的到来走入了各个教学课堂中。
教改在深化,教学已经离不开多媒体课件,如何把握使用多媒体课件的时机,如何制作多媒体课件,作为一名教师又该怎样做呢?
一、 明确课件定义
教师要把握好现代教育,首先得明确什么是课件?①所谓课件就是在一定的学习理论指导下,根据教学目标设计的、反映某种教学策略和教学内容的计算机软件。另外,②根据国家教育部1997年颁而的多媒体课件制作规范的界定,课件是“实现和支持特定课程的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及配套的教学资料。”
从上可以看出课件教学内容与教学处理策略两大类信息的有机结合。一个好的多媒体课件不公能有声、有色的把授课内容形象直观地表述出来,而且能达到最佳学效果。
二、 教师应该自己做课件
中小学教师所要制作的辅助课堂教学的课件,是针对课堂教学内容需要,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而设计制作的辅助课堂教学的软件,这些课件的播放往往是安排在课堂教学的进程中,辅助教师对概念进一步解释、说明,或是帮助学生来认识一些现象,揭示一些规律等等。教师自己制作的课件,并不是要代替教师的教学,而一般专业软件开发公司制作的教学或学习软件基本上是由计算机扮演讲课教师的角色,向学习者传授新知识或新技能。主些课件和电影差不多,语言、音乐、图片、动画都相当精美,作为一种很好的教学参考片或学生自学工具,是无可非议的,但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运用于课堂教学就差得多了。这些课件很难掌握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交流,更不用说互动性了。而教师自制的课件,什么时候该插入一段图片,什么时候该当返回重讲,什么时候该当学生讨论……,应用自如,随心所欲。同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的具体情况进行适当的删减或增加。
例如:在实习期间,我与另一实习生上相同的汇报课《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苏教版第八册)。溧城中心小学电教组曾经做过一份《平行四边行面积的计算》的课件用来参加课件评比的。但是我俩都没有拿他们做的课件。
同样的教学内容,而由于我俩教学思路的不同,制作的课件也显示了我们各自不同的特色,如我在补充习题中就增添渗透组合力形的教学内容,而她则渗透了三角形面积计算的内容,各自按照自己的教学思路,不仅体现了教师教学的自主性,而且利于在课堂上发挥教师教学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另外,尤其对于新教师,教学经验较缺乏,利用自己制作的课件,可以在课堂上灵活控制,课后也可以根据学生实际情况不同而修改,以不断提高课堂效率。
三、 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原则
教师自己制作课件,又当遵循哪些原则呢?多媒体辅助化教学过程主要包括四个要素:教师、学生、教材和多媒体。四个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为达到满意的教学效果,必须正确处理四个要素之间的关系。根据③皮亚杰的建构主义理论:教师是教学过程中的组织者、指导者和知识意义建构地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主动施教的知识灌输者。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界刺激的被动接受者,知识灌输的对象;教材中所提供的知识是学生主动建构的对象,而不是教师向学生灌输的内容;媒体是创讷学习的情境,学生主动学习、协作、探索和完成知识建构的认知工具,而不是教师向学生灌输所使用的手段和方法。由此可见,多媒体辅助 化教学不能以多媒体的简单的代替教师的传授,仍然要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突出多媒体教学的辅助功能,教师要处理好这四个要素之间的关系,我认为都是首先得明确你制作的课件的目的。例如: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还是解决某一重点、难点问题;是为了帮助理解,加深印象,促进记忆,还是为了使学生正确运用已学过的知识;是为了扩大知识面,丰富教学内容,启发想象力,还是培养某方面的技能技巧等等。确定了课件制作的目的,然后根据新课标,以教材为基本,从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的需要出发,但不为教材所束缚,充分增加课件的含金量,发挥多媒体课件教学的优势。如果违背了教学原则而在随意化的制作课件,就好比离开了课程标准谈教学设计,终归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四、 设计创作脚本
多媒体教学摆脱了一些呆板的教学形成,依赖大量的多媒体素材把以入受时间和课堂空间限制的内容搬进课堂,体现出其特有的优势。
素材的选取应依教材内容而决定,如讲授中国画欣赏时,可以先取中国传统的古代乐曲,一些作者的代表作,作者的简介与照片。这样就组成一堂有声有色的欣赏课,其优美的意境与和谐的旋律远远不是靠几个文字右者加教师费尽口舌的讲解所能代替的,使美术课里枯燥的欣赏课活起来,使学生轻松地、愉快地、学到了知识。又如:我在实习期间,曾为一名教师作了一个小课件,题目为《忆江南》,在网络上采集一些江南水乡图,再加上一些运用课件处理图片的特殊效果,配上一段音乐,5分钟不到的图片欣赏,在课堂上就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教学目标的确定及脚本的设计,也是比较重要的一个方面,制作多媒体课件类似于影视创作,我觉得需要事先确定其结构与布局,界面的表现形式,素材的先取等方面的内容。因此,对于初试尝试课件制作的教师,可以预先准备好相应的文字稿本,在渗透文字稿本的基础上,反复构思,进行创作。
五、 解决课件制作的困难
教师不是电脑公司的软件一程师,而是学校的教育工作者。开发课件不是教师的主要任务,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教学。许多中小学教师刚接触电脑或者还不怎么熟悉,我认为可以先采取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1、可以因地制宜的制作课件的软件,现在中学提倡集体备课,教师可以各抒己见现在比较流行的Flash,Autherware,Director,方正奥思,Powerpoint,Word,几何画板等软件,每一位教师没有必要精通所有的软件,只要略懂,发挥集体力量,便可以制作出较好的课件。这样,一方面可以提高制作课件的效率,另一方面,也提高了课件用于教学的实用率与利用率。
2、可以给课件“减肥”。设计课件时,把精力集中在每堂课上的重点、难点上。做到每堂课突破一、二个难点,不要面面具到,只要真正把教师感到难以讲清楚的问题用多媒体特有的优势讲清楚就可以了。例如:我特别感受的是中学时候学习物理,教师教学正弦波,余弦波时采用水波纹做实验。这个实验一方面难以成功,另一方面学生很难看清楚。这时便函体现了课件的优越性,用Flash也可以做出这一类的演示型课件。对于一位普通的物理教师,可以在网上下载这方面的课件,用于教学实验,效果必将更好。
3、多收集索材。可以通过种种途径广泛收集各类课件,包括买必要的软件,到网上下载。使他人之物为己所用。教师可利用软件截取素材中所需要的部分,重新组合与加工,亲自制作或者与同事合作制作一些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课件。
六、 课件制作的注意点
多媒体课件制作可以采取名种软件,样式又可以多种多样,丰富多彩。我在课件制作的过程中和教学的实际的经验中,归纳了以下三点的就意点:
1、 华而不实,花里胡哨
多媒体课件需要借助一定的艺术形式,但不能单纯地为艺术而艺术,仅仅停留于作表面文章,只有充实的内容与完美的外在形式的有机结合,才能真正的达到传授知识,调动学生积极性,改善教学环境的目的。
例如:我在实习期间,用Flash制作一个课件,我将每个场景的切换都采用了动画,背景也采用了透明度,结果课件制作出的效果是:作为一个MTV片段欣赏不错,作为一个教学软件教学,只会是浪费学生的时间。可见课件的制作的基础是教学,制作者必须以达到教学目标来采用多媒体课件来完成教学任务。
2、 呆板单调,胡拼乱凑
多媒体课件的一个基本出发点就是以文字为基础,配合图像、声音、动画等手段,从多方面刺激学生感官,引起学生的兴趣,一个形式呆板的多媒体课件与黑板加粉笔的教学方式是没有什么区别的,它所获得的教学效果自然不会显著。课件的制作讲求取材合适,用材得当。比如:在讲授中国画时,如果在课件中插入一些国外的歌曲,就会显得有些不伦不类,甚至破坏了整个课件的意味。
课件形式“流水课”
在使用多媒体课件时,常有些教师怕操作失误,为图方便,就将课件设计成顺序或结构,上课时只要按next键,课件便按顺序play下去。这样的也的课是“流水课”,当学生按课件设计者预定的某些模式和思路、线索进行人机交互时,他们有足够的时间用于深入思考问题吗?在这里,教师想方设法将学生的思路引到电脑的既定流程上来。这样就强化了教师的主动性和学生的被动性,削弱了教师与学生的交流而已,与新课程标准相违背。不良的教学课件只会对学生思维起到削减作用。
总之,一个多媒体课件应该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强化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为重心。多媒体只是一种辅助教学手段。俗话说:“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每一种教学方法都是一定活动方式的构成体。教师应该不断积累经验,掌握好多媒体课件的优势,努力获得更佳的教学效果。

⑷ 高压直流输电线路 零线火线一个进去 一个出来吗

高压直流输电线路一般情况不是一进一出,而是二条都是电源的正极,大地作为电源的负极(回路)

⑸ 高压直流输电线路有哪些类型

就其基本结构而言,直流输电线路可分为架空线路、电缆线路以及架空——电缆混合线路三种类型。直流架空线路因其结构简单、线路造价低、走廊利用率高、运行损耗小、维护便利以及满足大容量、长距离输电要求的特点,在电网建设中得到越来越多运用。因此直流输电线路通常采用直流架空线路,只有在架空线线路受到限制的场合才考虑采用电缆线路。
那么,直流架空线路的导线是怎么选择的呢?
选择架空线路导线截面积时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①按输送容量选择导线截面:经济电流密度;长期允许的载流量A/mm2,
②考虑电晕和电晕损失:
③考虑电压损失和功率损失
④导线结构:⑤综合经济技术比较:最后确定导线截面。
此外,还需要考虑架空线路绝缘水平,一般会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考虑正常工作电压;操作过电压;大气过电压。

⑹ 超高压直流输电的参考文献有哪些

2我国电力发展的趋势
目前,我国电力装机容量居世界第三,年发电量居世界第二,但我国的人均电力占有量只
居世界第80位.我国的国民经济高速增长,预计在21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故
人均用电水平的增加是不可避免的.人口的不断增长和现代化进程使我国对电力需求不断增
加.按照人均1 kW的目标,2050年我国发电装机容量需达1 500 GW左右,比现在净增1 300
GW,按常规的发展模式几乎不可能达到这个目标,因此需要寻求新的发展途径.到21世纪,可
再生能源和新型发电技术将成为电力发展的主要潮流,以弥补一次能源的不断减少,同时,能
源的高效利用技术、环保兼容的能源技术将广泛利用,发展新型的输配电技术及电能质量控制
技术也是必然趋势.
2.1火电方面我国的能源资源特点决定了火电要继续发展.我国的石油和天然气储量有
限,探明程度低,资源宝贵,作为重要的工业原料不能用于发电,故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在相当
长的时期内难以改变,但由于我国的煤炭资源分布不均而造成了长期的北煤南运,西煤东调的
局面.随着我国火电的不断增长,所需煤炭亦不断增加,这就给全国的运输系统带来很大的压
力.到21世纪,将实行输煤与输电并举,大力发展坑口电厂,减轻运输压力及负荷中心地区的
环境污染,并以电力输出为主,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促进当地经济的繁荣,在火电技术上,火
电机组向着大容量、低煤耗、低污染的方向发展.随着我国电网容量的不断增大,对600 MW、
1 000 MW的大机组需求将日益增多.
采用超临界技术势在必行.锅炉设计煤种应考虑劣质煤,并降低煤耗,以缓解电力高速发
展带来的煤炭供应紧张,同时也要进一步降低发电成本.大量的煤烟是我国空气污染的主要污
染源,为了更好地减少火电厂对大气所造成的污染,洁净煤技术(clean coal Technology)是惟一
的选择,并将会得到长足的发展.
2000-2010年期间,国家规划每年新增火电机组15 GW以上.到2010年,火电装机容量将
达350~400 GW,仍占全国装机容量的65%左右.随着现代化技术的发展,火电仍会继续增加,
但所占比重会逐渐降低.
2.2水电方面我国具有丰富的水能资源,开发水电可作为缓解能源紧张,优化能源结构,解
决缺电及实现电力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战略,同时世界上电力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都是优先发
展水电,所以,21世纪我国的水电开发将出现新的曙光.预计到2000年底,我国的水电装机容
量将达80 GW,而到2010年,水电装机容量应达150~160 GW的水平,使我国水电占全国装机
容量的比重达到30%[5].届时我国将大力开发西部的水能资源,建设西南、西北水电基地,实
现西电东送,达到东西优势互补,缩小我国东西部的经济差距,其中西南部的红水部、澜沧江、
乌江等水电基地向华南、华中送电;中南的长江三峡,金沙江水电基地向华东、华中送电;西北
的黄河上游和北干流水电基地向西北、华北送电.此外,从电网发展需要在东部的天荒坪、羊
湖、张河湾等地将建设一批抽水蓄能电站.可见,到21世纪我国的水电开发工程规模大,技术
难度高,而且水电机组要向高水头、大容量、多机型的方向发展.
2.3核电方面2000-2010年期间,随着核电技术的不断发展、核电设备的国产化,我国的核
电将步入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成为电力供应的适当补充;到2020年,核电将初具规模,并与
火电、水电共同成为我国发电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据悉,我国秦山核电二期工程预计在
2003年建成投产;广东岭澳2×100 MW压水堆核电站和辽宁2×1 000 MW压水堆核电站,以
及秦山三期2×600 MW重水堆核电站将在2010年前后建成投产.预计到2010年,我国的核电
装机容量将达20 GW,其中,整个大亚湾核电站的发电能力将为3 600 MW.到2020年,高速发
展的核电将占全国总发电能力的5%.
2.4新能源方面
2.4.1太阳能发电太阳能发电由于无污染,无噪声,运行维护简单,使用寿命长,规模灵活,
既可一家一户地分散供电,又可大规模地集中供电或并网进行,应用几乎不受地域条件限制,
资源量又非常丰富,因而始终受到青睐.目前,全世界太阳能的使用量已达65 MW,而且保持着
较快的增长速度.随着太阳能发电技术的飞速发展,发电成本亦会不断下降.预计到21世纪,
太阳能发电将广泛应用于交通、通信、电视、气象、石油、国防以及人民生活中.PV技术,即用太
阳能电池将太阳光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技术,预计在2000年后便可与常规发电技术竞争,同
时,光伏电池与建筑材料集合成复合材料用于敷设屋顶和墙体是21世纪PV技术的一个重要
发展方向;光热发电技术也将在21世纪得到长足的开发和利用.预计到2000年底,光伏发电
总容量将达70 MW,同时在西藏拉萨将建设30 MW的太阳能光热发电站.
2.4.2风能发电目前,我国的风力发电处于一个大规模发展的前期,但我国的并网风力发
电技术的研究开发以及生产均落后于风电场建设的步伐,且国外的风电机组已占据我国的风
电市场.到21世纪,我国将建立风力发电的市场化机制,改变相应的政策,认真研究国外先进
技术及引进外资,大力发展风力发电,同时在正确评估风能资源的情况下,加大科研开发投资
力度,加速风电设备的国产化进程,进一步降低风电成本.预计到2010年,我国的风电场累积
装机容量将达19 000 MW,并成为我国电力的一支方面军[6].
2.4.3地热能发电地热能在我国总能源中所占比例很小,目前只是一种辅助能源,但在局
部地区却是主要能源.充分开发地热资源,对加速边远地区的文化、经济建设将起很大的作用.
未来的5~10年,我国西藏羊八井热田北部深层和羊易地热田及云南腾冲县热海地热田(3处
的井底温度分别达到262℃、202℃、260℃)将得到开发.上述高温热田的开发,将使我国建成
单机容量为5~10 MW的地热电站,从而推动我国地热发电技术的发展达到新的水平.同时,
除已开发的水热型地热资源外,其它3种类型(地质型、干热岩型、岩浆型)的地热资源也将开
始研究和开发利用.
2.4.4海洋能发电海洋能发电具有很大的经济效益.由于海洋能发电站建在沿岸和海上,
不占有土地资源,不需迁移人口,而且还具有围垦土地、水产养殖和旅游观光等综合利益,故海
洋能发电将是21世纪主要发电形式之一.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潮汐电站是法国的240 MW朗
斯电站,我国已在浙江三门县健跳港、福建福鼎县八尺门站址做了相当深度的前期论证和可行
性研究工作,计划建设1~2座1万kW级的潮汐电站.此外,波浪能、潮流能、温差能和盐差能
发电技术也将进一步发展利用.预计到2020年,各种形式的海洋能发电站出现在我国的沿海、
河口及海湾上.
2.4.5生物质能发电我国国民经济的高效发展,将带动我国的农业和林业生产的发展,随
之也会给我们带来大量的生物质能资源:如薪材、秸材、稻壳等;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亦会产生
大量的生活垃圾;工业的现代化发展也会带来大量的污水和废水,所以,下世纪的生物质能开
发将是大规模的.这些废物不仅得到最大限度的合理利用,而且对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建
设、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等都将具有直接的经济效益.
2.5电网及输变电技术随着国家电力装机容量的增加,预计到2000年底,华北、华东、华中
等电网装机容量将超过4万MW,到2010年,上述电网的装机容量要达5万MW以上.到那时,
一个全国性大区电网互联的格局将随着三峡工程的西电东送,北电南送的建设发展而逐步形
成.因此,全国性的大区电网互联方式,输电线路更高一级电压输电技术,紧凑性输电技术,电
力电子技术,应用于输电电网安全经济运行技术,电网高度与自动化技术等,都是我国21世纪
电力进一步的研究方向.到2000年底,全国220 kV及以上输电线路达到17.12×104km,变电
容量398 GVA,其中500 kV线路达到2.72×104km[7].到2010年,全国的发电装机容量预计达
到0.5~0.55 TW.因此,各大区电网建设坚强的500 kV主网架至关重要.届时三峡水电站将向
华中、华东、四川送电;西南水电基地向两广电网送电;晋、陕、蒙、宁的火电基地的建设也初具
规模,并向京、津、冀、鲁及华中地区送电.我国的电网将基本形成北、中、南3个跨大区互联电
网,并将取得巨大的送电效益和联网效益,为我国的经济建设提供强大的电力后盾.
2.6交流特高压输电交流特高压是指比500 kV更高的交流电压.在我国的国民经济高速
发展,电力需求不断增加的态势下,必然相应出现一个新的电压等级以适应电力系统的发展.
我国能源与负荷中心的分布很不均衡,煤炭资源主要集中在华北和西北,水力资源2/3集中在
西南,而负荷中心则侧重在华东、华中和华南.随着跨世纪的三峡电站和长江流域的水力的开
发,华北、西北坑口火电厂的兴建,总的电力流向将是长距离、大容量的“西电东送”和“北电南
送”,输送容量估计可达5 000~20 000MW,输送距离估计为600~2 000 km,从而形成全国各大
区电网的互联.其实,三峡水电站一投运,仅湖北的水容量用以发电即达2万MW以上.据几个
大区电网预测,大区电网内装机容量将急剧增加,中距离大容量输电在今后15年内也将超过
5 000 MW,如仍采用500 kV电压等级,短路电流将超过63 kA.对于这些全国电网互联所需的
长距离、大容量输电以及网内的中距离、大容量输电,交流500 kV无论在传输长度、传输容量
和限制短路电流方面都不能胜任,因此必将出现输电能力高于交流500 kV的交流高压输
电[8,9].鉴此,笔者认为,国家有关部门应组织专家学者尽早开展特高压输电前期科研工作,借
鉴国外现有的特高压输电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掌握特高压输电技术,研制特高压输电设
备,并在技术成熟的时候,建设我国第一条特高压输电线路.
另外,从当前世界电力运行来看,交流特高压和高压直流(一般为800 kV)各有优缺点,各
电力公司都竞相改进各自的技术.因此,世界范围内交流特高压和高压直流将并行存在.在我
国,已经把直流输电作为一种非常重要的电能传输方式,并在全国联网中担任重要角色.
3结论
1)以煤炭发电为主的火电在21世纪相当长的时间里仍是我国电力生产的主角,但应降
低煤耗和大力推广洁净煤技术.
2)水电和核电是21世纪我国电力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到2020年水电将占30%,
核电占5%.
3)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新能源发电在我国边远地区将得到充分发展,并将促进当地经
济的高速增长.
4)海洋能将是21世纪的主要能源利用形式之一,充分开发海洋能将给我们带来巨大的
经济效益.
5)从我国电力工业需求的长远规划和发展来看,在21世纪,我国将采用特高压输电.
6)能源的高效利用技术及环境保护兼容的发电技术在21世纪将重点研究和广泛利用.
7)高压直流输电作为一种非常重要的电能传输方式,将继续在我国电网中担任重要角
色.
参考文献:
[1]黄艳.世界电力发展现状及其趋势[A].夏军.水利水电工程研究与实践[C].武汉: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
1998.
[2]史宝珍,袁益超.我国大型火电机组发展概况[J].能源研究与信息. 1998,14(4): 8-12.
[3]冉莹,张运州.我国的能源结构与电力规划[J].中国电力,1996,29(11): 33-39.
[4]张源.新能源发电的技术现状与发展[J].中国电力,1996,29(11): 77-81.
[5]邴凤山.为下世纪前10年水电比重30%提供科技支撑[J].中国电力,1996,29(11) :62-66.
[6]马胜红.中国风电场建设分析及发展预测[J].新能源,1998,20(7):41-44.
[7]史大桢.巨大的成就,辉煌的前景[J].中国电力,1996,29(11): 3-5.
[8]周洁.发展我国交流特高压输电的建议[J].高电压技术,1996,22(1): 25-27.
[9]朱鸣海.交流特高压输电及其设备前期科研的可行性[J].中国电力,1966, 29(4): 3-6.

⑺ 南方电网为什么发展了这么多高压直流输电线路

高压直流是指方向和时间不作周期性变化的高压电流,但电流大小可能不固定,而产生波形。又称恒定电流。所通过的电路称直流电路,是由直流电源和电阻构成的闭合导电回路。
中文名
高压直流
外文名
High voltage DC
定义
方向时间不作周期变化的高压电流

⑻ 需要关于高压直流输电的论文一篇 谢谢 帮帮忙

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输送容量巨大、输电距离遥远、电压等级进入特高压范畴,对电网规划建设和安全稳定运行影响深远,对工程建设条件要求更高。根据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不同于常规直流输电工程的特点,总结归纳世界上第1批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可行性研究工作,就可行性研究阶段输电方案拟定、换流站站址及接地极极址选择、线路路径选择以及系统方案比较等主要技术原则,分析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可行性研究中应注意把握的主要技术内容。
[关键词]特高压,直流输电,可行性研究,技术原则

0、引言

我国地域辽阔,发电能源和用电负荷的分布又极不均衡。华东、华南沿海地区经济发达,电力市场空间大,能源却最为匮乏;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用电水平和需求低,而能源资源丰富。以水力资源为例,全国水电技术可开发容量约540GW,其中22%分布在四川,20%在西藏,19%在云南。这一客观现实决定了我国电力跨区域大规模流动的必然性。同时,随着经济的发展,土地资源越发匮乏和宝贵,电网发展与建设受到走廊资源、站址资源的制约越发明显。±800kV特高压直流不仅输送容量大、损耗小、送电距离远,而且可以节约宝贵的输电走廊资源,提高输电通道走廊的利用率。特别是对于受端电网,换流站站址、接地极与接地线线路走廊的选择非常困难,±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方案不仅降低了工程实施的难度,而且更重要的是符合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因此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是我国电力跨区域大规模输送的必然选择。“十一五”云南至广东±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已于2006年12月开工建设,“十一五”至“十三五”期间规划建设的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还有7-9个。目前,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在全世界都还没有成熟的应用经验,在可行性研究阶段不仅需要对电磁环境影响、绝缘配合和外绝缘特性等关键技术进行研究,而且还需要结合特高压的特点对输电方案拟定、换流站站址及接地极极址选择、线路路径选择以及系统方案比较等主要技术原则进行充分论证,才能为项目业主和政府主管部门提供可靠的决策依据。

1、输电方案的拟定

输电方案是所有工程包括特高压直流工程可行性研究的核心内容。目前我国规划建设的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每回输送功率为5000-6400MW,比国内已建的500kV直流工程每回输送功率高67%~113%。大容量的功率输送必然会对电网的规划建设和安全稳定运行带来更大的影响。因此,拟定特高压直流输电方案时需要对相关因素作更全面的考虑。

(1)特高压直流输电建设的必要性和送电方向一般应在电网的中、长期规划或者是特高压输电系统专题规划中论证明确,并以此指导特高压直流可行性研究阶段输电方案的拟定,可行性研究阶段宜侧重于特高压输电方案技术可行性和安全性的研究。拟定特高压输电方案要符合规划的总体要求,有利于电网的安全稳定和经济运行。

(2)特高压直流输电在世界输电史上前所未有,没有可供借鉴的经验,缺乏相应的技术标准,因此在世界上首批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的输电方案研究中,应对特高压换流、逆变系统设备制造、试验技术的可行性和技术路线进行充分调研、论证,并开展设计、安装和验收技术标准的研究,排除或暴露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应用可能存在的颠覆性因素。

(3)特高压直流均为跨省或跨大区输电,送受端输电方案需要分别拟定和研究。送端换流站的选择要尽量靠近电源,便于电源的汇集,避免外送潮流迂回和穿越送端主网。受端换流站的落点应考虑对受端网架格局的影响;注意多个直流落点间保持适当的电气距离;若接受的是水电,还要注意研究受端网架结构对水电季节性特点的适应性问题。

(4)特高压直流孤岛运行双极闭锁后可能会出现难以解决的严重过电压,因此方案拟定一般应尽量避免出现孤岛运行方式,换流站与交流电网应保持较强的联系,尽可能维持较高的短路比,为特高压直流创造良好的运行条件。

(5)方案拟定重点是:送端拟定电源接人换流站及换流站与电网的联接方案,受端拟定不同落点与受端电网的联接方案,送受端均应拟定多个方案进行研究比较。如果是水电基地多回直流外送,还应按整体最优的原则先对送端换流站群的组合方案进行比较选择。

2、系统方案比较

2.1、送端换流站站址组合方案比较

当外送电源是一组巨型水电站,装机容量大,需要采用多回特高压直流送电,送端规划建设的不只是一个换流站而是一个换流站群(如金沙江一期的溪洛渡和向家坝电站的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送端有3个换流站)。因此就需要按整体最优的原则,对送端换流站群站址的确定和接入系统方案进行总体论证,而不仅仅是孤立地研究单个换流站,从而为输电方案的拟定奠定基础。

2.2、特高压直流输电容量论证

根据有关研究,采用±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当输送容量达到或超过500万kW时,输电经济性较优。特高压直流输送容量主要由设备技术的可行性、电网安全稳定性及经济性3个方面的因素决定。我国特高压直流最快也要在2010年左右投运,届时各大区电网都达到相当的规模,一般都可满足单回特高压直流输送较大功率的安全稳定要求。但对不同的电网,针对不同的特高压直流工程,需要进行详细的稳定计算分析,以确定输送容量对电网的影响。

2.3、直流导线截面的选择

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由于电压等级高,线路在同等条件下的电晕效应包括电晕损失、无线电干扰和可听噪声等,明显比超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更大。特别是线路经过高海拔地区时,这一问题更加突出。因此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导线截面的选择除要从经济性要求出发,比较经济电流密度、电能损耗以及年运行费外,更要特别考虑电晕产生的可听噪声等环境影响因素对截面选择的制约。

2.4、输电方案比较

特高压直流由于输送功率大,对电网全局的影响也相对较大,因此特高压直流输电方案的比较更侧重各方案对输电能力以及电网安全稳定水平的影响。

不同的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又有各自的比较研究重点。对云广特高压直流,交直流并联运行时强直弱交现象突出,需要重点研究提高输送能力的措施。金沙江一期溪洛渡及向家坝水电站采用3回特高压直流输电,每回送电容量达到640万kW,为保证发生直流单极闭锁故障时电网也能保持稳定运行,拟定了多种换流站群组与交流主网的联接方案,并进行比较研究。同时,由于送端集中的容量大,短路电流水平也是金沙江一期特高压直流送端输电方案比较的一个重要内容。

受端输电方案比较的重点是落点的选择,落点的不同会对受端电网的格局产生不同的影响,从而造成不同方案间技术上和经济上一系列的差别。落点的选择要与电网的整体规划紧密结合。若接入的是水电,要注意比较不同落点的输电方案,考虑水电季节性特点和参与调峰的受人功率大幅度变化时相应网架的适应性问题。

3、换流站站址选择及接地极极址选择

在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设计中,合理选择换流站站址和接地极极址是优化工程设计、降低工程投资、确保工程安全稳定运行的基础,也是可行性研究设计阶段主要的工作内容之一。特高压换流站站址与接地极极址选择应主要把握以下基本内容。

3.1、换流站站址选择

(1)大件运输:特高压换流站大件设备数量很多,运输设备尺寸大、重量大,运输方案与设备选型、换流站布置及设备制造难度等各种因素密切相关,运输方案需综合优化。对内陆未沿大江大河的地区,大件运输往往是判断换流站站址是否合理或成立的关键。特高压换流站的大件设备主要是换流变压器和平波电抗器。一般来讲,影响站址选择的因素主要是换流变压器。

⑼ 急!!我想咨询一下高压直流输电系统仿真模型里面的有几个板块在哪里找

基于Matlab 的直流输电系统的建模与仿真摘要:利用 MATLAB 软件包下的 Simulink 对某高压直流输电系统进行建模,并在此模型基础上进行了动态仿真

⑽ 高压直流输电线路模型怎么设置故障点位置

硬件故障的检查方法
对于电脑的软故障,可以通过对故障现象进行分析,采取重装系统更换、修改程序或清除电脑病毒等方法来解决。而对于硬故障,则需要按检查原则一步一步地进行检查及排除,以下介绍十种硬故障的检查判断方法:
1.拔插法
“拔插法”是将插件“拔出”或“插入”来寻找故障的方法。例如,机器出现“死锁”现象,采用这种方法一块一块地拔出插件板,若机器恢复正常,说明故障出在该板上。
2.替换法
“替换法”是采用已确定是最好的器件来替换被怀疑有问题的器件,逐步缩小查找范围。
3.比较法
“比较法”是用正确的特征(波形或电压)与有故障机器的特征(波形或电压)进行比较,看哪一个组件的波形或电压不符,根据逻辑电路图逐极测量,使信号由追求源的方向逐点检测,分析后确定故障位置。
4.测量法
“测量法”也称“静态测量法”,就是设法把计算机暂停在某一特定状态,根据逻辑图,用万用表测量所需各点电平、分析判断故障的有效方法。
5.升温法
“升温法”就是人为地把环境温度升高,加速一些高温参数较差的元器件“死亡”来寻找故障的方法。
6.敲击法
机器运行时好时坏,可能是元件可组件的管脚虚焊或接触不良或金属通孔电阻增大等原因造成的。对这种情况,可用敲击法进行检查,用橡皮榔头轻轻敲击电路板,然后再检查就容易多了。
7.分割法
分割法就是故障“分割”开,逐步缩小件板,缩小到某条线上,再到某个点的方法。
8.直接观察法
真接观察法就是利用人的感官,直接观察火花、异常的声响、过热、烧焦等现象,确定电源短路、过流、过压以及插件松动、元件锈蚀损坏等明显故障。
9.隔离压缩法
即根据故障的现象和硬件部件,采取暂时断开有关部位的一些信息或简化原始数据来减少查找范围。
10.程序测试法
即利用开机自检程序、高级专用诊断程序来帮助查寻故障原因,诊断程序以菜单形式提供多项测硬驱、软驱、CD—ROM、打印机等检测,若硬件出现故障则显示错误、出响声从而获得故障点及其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