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论文设计 » 周瑜毕业论文
扩展阅读
中国网络原创新人乐团 2021-03-31 20:26:56
党政视频素材 2021-03-31 20:25:44
厦门大学统计学硕士 2021-03-31 20:25:36

周瑜毕业论文

发布时间: 2021-03-14 18:05:13

『壹』 有关三国演义吴国四大都督的毕业论文,我写《论吴国四大都督形象的悲剧色彩》,该如何写呀

可以分6个标题,先总说吴国都督,然后分别介绍四位的悲剧经历,最后总结悲剧色彩

周瑜:从汉末魏晋唯才是举、重才轻德的背景来看“三杀”“三气”中的周瑜形象,他是集团斗争中“胸怀大志,腹有良谋”、“聪明秀出”、“胆力过人”的时代豪杰;也是个体斗智中挑战“智绝”、张扬自我、献身理想的悲剧英雄。

赤壁大战中周瑜“三杀”诸葛亮不成,反在孙刘争夺荆州时,一连受诸葛亮“三气”而命绝,死前他仰天长叹曰:“既生瑜,何生亮?”对此有人认为,如同情场上的奥瑟罗,对孔明智慧的强烈嫉妒,使心胸狭窄的周瑜自戕自毁。
嫉妒是人类生存中的一种现象。西方人类学家的研究表明,人类容易产生嫉妒的主要原因是人类的幼年延续较长,这使人类在家族中经历的姊妹间猜忌比其他动物多。由此中国几千年的家族制、家与国同质同构互为模态的政治制度,成为嫉妒滋生疯长繁衍不绝的沃土。从孙膑刖足屈原流放韩非囚秦,到曹丕令其弟作“七步诗”、李世民决战玄武门,甚至潘金莲怒剁宋惠莲的遗鞋,真是千姿百态丰富多彩!嫉妒是带有强烈的社会性的行为,即它是针对另一人的。由此成因有二:或不能容忍别人在德才情貌、物质地位上优于自己而产生嫉妒;或对自己强于人处自我夸耀狂妄自大而引起嫉妒。后者使祢衡许攸们被杀;而周瑜和庞涓、上官、李斯等同属前者。但周瑜却没被视为嫉贤妒能之辈而遭唾弃,相反,提起周瑜,一个雄姿勃发风流倜傥的英雄便豁然眼前,人们用爱赏的感情昵呼他为“周郎”,淡然了他的嫉妒。为何如此?我想周瑜身上一定有种压倒嫉妒的震撼人心的东西。

一、集团斗争中“胸怀大志,腹有良谋”、“聪明秀出”、“胆力过人”的时代豪杰

汉末军阀混战,大饥荒和瘟疫随之而起,这使汉末成为中国历史上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痛苦的时期。残酷的现实与汉帝国宣扬的儒家“王道仁政”形成鲜明对比,人们对儒家的信仰开始动摇。现实使人们在生离死别的痛苦中思考着人的存在及价值,在人生无常的悲伤中爱恋执著人生、期盼重整山河。在寻找个人和民族生存出路中人们发现,“仁义礼”等儒家道德规范已经失灵,惟有人的“才智”才能使个人和民族重获新的生存环境。“汉末魏初是一个十分重视人的实际才能而鄙弃能说而不能行的虚伪的道德空谈的时代,也是在政治上实行‘唯才是举’的时代。表现在思想上,产生了关于所谓‘才性’问题的论辩。”①“才性”论辩的实质是人的才德关系,德才兼备是最理想的,但汉末魏初的道德是虚伪的空谈,因此曹操在建安八年至二十二年间四次求贤令中反复申明的“唯才是举”、重才轻德的思想具有着历史的进步意义。由于“德”与社会普遍的行为道德规范相联系,曹操对“才”的强调,也是对个体的个性才能发展的强调。从哲学角度看,重才轻德突出了个体智慧和创造的价值,是对人的自我价值的一种肯定。曹操的重才轻德成为魏晋思想解放的先声,并在曹魏元老刘邵的《人物志》里被贯彻弘扬。“夫草之精秀者为英,兽之特群者为雄,故人之文武茂异,取名于此。是故聪明秀出谓之英,胆力过人谓之雄……夫聪明者,英之分也,不得雄之胆则说不行;胆力者,雄之分也,不得英之智则事不立。……一人之身兼有英雄,乃能役英与雄;能役英与雄,故能成大业也”(《人物志》)②。这种“聪明秀出”“胆力过人”的英雄观突出和肯定了个体智慧力量的价值,它与刘邵“智者德之帅”观点和鉴识人物理论,对魏晋的思想、哲学、文学、时尚都起着重要影响。
汉末魏晋的变化——重整山河的愿望、唯才是举的思想、尊重个性价值赞赏人物风神仪容的审美思潮等,被罗贯中忠实地再现于《三国演义》中。小说中大力传播着曹操的“英雄观”:“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也”(《三国演义》二十一回)③,描绘了一群扭转乾坤于乱世、气度超凡的智慧性英雄;在各种战事中重笔描写文臣献策武将竞技,展现了英雄辈出争领风骚的汉末魏晋时代景观。
“比力而争,智者为雄”(《人物志》)。曹操、刘备、孙权因此在“逐鹿中原”中脱颖而出。曹操智胜袁绍后,挥戈南下欲统占全国。孔明孤身过江,促使孙刘结盟抗曹。不料周瑜和孔明刚合作就产生矛盾。周瑜暗忖:“孔明早已料着吴侯之心。其计画又高我一头。久必为江东之患,不如杀之”(四十四回)。乍一看杀机出自对孔明能“审势”又“知人心”洞察力的嫉妒,若此周瑜会变成一个战场上的奥瑟罗,嫉妒会使他逐渐着魔,最终在一种必然疯狂(唯程度深浅不定)的状态下杀死孔明。但是周瑜不仅有条不紊精心巧妙地部署抗曹,还随机应变地定下“三杀”孔明的计谋:先派孔明乌巢劫粮,借曹操之刀杀之;再限孔明三天造出十万支箭,暗中设障使其贻误军机杀之;最后设下埋伏在孔明借得东风后杀之。可见嫉妒并没在心理性格上操纵支配周瑜;相反,周瑜一直清醒地关注和维护东吴的利益前途:孔明“久必为江东之患,不如杀之”,始终不失“胸怀大志,腹有良谋”的英雄气概。
曹操南下所向披靡,刘表迎降刘备惨败。孔明过江要“凭三寸不烂之舌,说南北两军互相吞并”,“吾等于中取利”。“若南军胜,共诛曹操以取荆州之地;若北军胜,则我乘势以取江南可也”(四十二回)。引火烧人自己脱身,骑墙观望坐收渔利,此计对于刘备走出眼下一无地盘二少人马三被穷追猛打的生存绝境,无疑是最优的最满意的解。至于盟友孙吴呢?按孔明第一设想:“若南军胜,共诛曹操以取荆州之地”,曹操返回北方,孙吴保住江东,刘备则占了荆州,有了统一天下兴复汉室的根据地。换言之,今天借孙吴兵力活下来的刘备,待有了地盘养精蓄锐后,便要干掉曹魏,扫荡东吴。而第二设想:“若北军胜,则我乘势以取江南可也”,仁义的刘备会立刻借敌手曹操的胜利,毫不留情地取代盟友东吴。看来,把东吴视作美味佳肴待时而吃的刘备集团,无论现在将来都是东吴的大患,而谋划者孔明就是“东吴的祸根”(四十九回)。周瑜没有孔明的洞若神明,没能看出孔明的真实心机最终意图,但他刚与孔明接触,就能知己知彼——我虽兵强马壮,人却智高一筹;就能见微知著——孔明“久必为江东之患”,周瑜可谓目光如炬、“聪明秀出”。
当初为助孙策“济大事”,周瑜力荐张昭张纮,赞美“二人皆有经天纬地之才”(第十五回),二人后为东吴重臣张昭尤为第一谋士。孙策遗言:“倘内事不决,可问张昭,外事不决,可问周瑜。”周瑜对孙权说:“子布贤达之士,足当大任。瑜不才,恐负倚托之重,愿荐一人以将军。”他力荐鲁肃,盛赞他“胸怀韬略,腹隐机谋”。果然鲁肃识见与孔明略同:“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卒除。……惟有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衅。……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这两次举荐人才中丝毫不见周瑜的嫉妒,而其慧眼识人虚怀大度让人赞叹。周瑜说:“自古‘得人者昌,失人者亡’。为今之计,须求高明远见之人为辅,然后江东可定也。”(以上见第二十九回)可见周瑜力荐人才与刘备三顾茅庐一样,各为本集团的“昌”。如今周瑜面对“伏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的卧龙孔明,非要杀之不可,与曹操不惜以徐母为人质从刘备集团硬挖走徐庶,与孔明有意“三气”周瑜并扬言“他便不死,也九分无气”(五十六回)的目的一样:折断对方羽翼,致使“失人者亡”。可见周瑜的“三杀”有作为普通人的嫉妒,更有英雄的明察秋毫防微杜渐;是对“得人者昌,失人者亡”历史经验的效法;是与曹操、孔明相同的英雄识见:用弱人强我来实现统一天下。作为集团的代表,周瑜及其失败烘托了孔明和刘备的仁政,但在集团斗争中周瑜所显示的“胸怀大志,腹有良谋”、“聪明秀出”、“胆力过人”,展现出他作为汉末魏初英雄豪杰的本色。

二、个体斗智中挑战“智绝”、张扬自我、献身理想的悲剧英雄

在“三杀”、“三气”中,集团间斗争是以个体智斗实现的。作为个体周瑜,充分表现出了“这一个”失败英雄的悲剧精神。
周瑜个人智斗的对手孔明是怎样人物?“夫仁者德之基也,义者德之节也,礼者德之文也,信者德之固也,智者德之帅也。……以明将仁则无不怀,以明将义则无不胜,以明将理则无不通。然则苟无聪明,无以能遂。”④(《人物志》)智慧决定着仁义的实现。基于时代新观念,作者赋予刘备仁政的实现者孔明以“夺天地造化之法,鬼神不测之术”,塑造他为“智绝”。群雄中周瑜第一个将他视为个人对手,比谋斗智且志在必胜。对于周瑜个人来说,已智胜曹操,若再智杀孔明,自己便可雄踞一代风流之上,周瑜的行为表现了汉末魏晋的时尚。《世说新语·品藻》载:“恒公少与殷候齐名,常有竟心。恒问殷:‘卿何如我?’殷云:‘我与我周旋久,宁做我。’”“恒大司马下都,问真长曰:‘闻会稽王语奇进,尔邪?’刘曰:‘极进,然故是第二流中人耳!’恒曰‘第一流复是谁?’刘曰:‘正是我辈耳!’”⑤这种“我”敢争和自视天下第一的狂傲,正是对个体智慧和创造的价值的肯定,是人自我意识觉醒的表现。周瑜要超越“智绝”,这让人想起了神话英雄夸父。夸父发下宏愿,“欲追日景”(《山海经·大荒北经》),与太阳赛跑。周瑜和夸父所追求的都是不可企及的东西,此非狂妄自大,而是在命运、权威面前的傲然不屈自尊自信—— 一种强烈的悲剧精神。“夸父逐日”表现了人类“欲与天公试比高”的伟大气魄;向“智绝”孔明挑战,通过周瑜张扬个性显示了人类超越、完善自我的勇气意志。超越客观的规定,弥补主观的匮乏,在超越和弥补中主体获得新的自由,这就是作为个体的周瑜其形象形而上的意义和价值。
然而孔明辅佐的刘备仁政的不可超越,决定了孔明智慧的不可战胜。悲剧人物精神的伟大在于:“不可与言而与之言”,“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西绪弗斯明知历经艰辛推上山顶的巨石还会滚下去,但他还是走回平原一次次重新开始;在永不放弃中显示着他的力量、意志和成功。同样,在“智绝”孔明面前,周瑜无论怎样殚精竭虑都超越不了,但失败的他不罢手,反倒更执著顽强地投入新的较量,直至战死在这一不可逾越的高度面前。人的生死是不以自己的意志为转移的,惟有生死中间的生命属个人拥有。对于周瑜这类悲剧英雄,如何生存比何时死亡更重要,生命的意义在于实现理想,否则生命毫无价值。周瑜正是在“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斗争中,张扬自我,献身理想,以实现生命的价值。而“既生瑜,何生亮”长叹出的是他“出师未捷身先死”的巨大遗憾!周瑜的悲剧精神震撼人心!
在弥漫着以智求生智者为雄的汉末魏晋精神的《三国演义》里,“三杀”、“三气”是智者生存的典型事件。在这场胜败早成定局却被不服输的周瑜拖延的持久战中,周瑜自塑了个性鲜明且张扬着汉末魏晋风采的悲剧英雄形象。作为东吴的杰出代表,周瑜显示出了扭转乾坤的智慧型英雄群像所共有的英雄本色;作为个人比谋斗智的败将,周瑜却和孔明一样“出师未捷身先死”,表现出“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悲剧精神,从而获得了与完美无瑕的孔明同等的艺术魅力。完美的孔明放射着理想的光彩,犹如一座高耸入云的丰碑让万民瞩目;而周瑜以他带有嫉妒心理挑战权威、献身理想的独特生存方式,赢得了人们的爱戴和赞赏。

鲁肃:看过《三国演义》小说、小人书或电视剧的人肯定都会对把鲁肃看扁,谁看得起那个土里土气、笨头笨脑、跟在诸葛亮身边转的土包子呢?yct/yct18.gif 鲁肃当真是土包子吗?那是说书先生罗贯中说的。只有没有看过正史的人才会把罗贯中的侃大山当真呀!但是有几个人看过正史呢?所以不相信
罗贯中侃大山的就是绝对的少数了。当多数人的脑子有问题,试问大家说脑子没有问题的人有问题会很奇怪吗?
鲁肃当然一点也不老土!《资治通鉴》记载,赤战胜利后,鲁肃从前方回来,孙权亲自去迎接他,出乎孙权的意料之外,鲁肃表现得并不特别高兴。这么一来,孙权便不高兴地责问他。鲁肃回答道:“假如我北上平定了天下回来,那才值得高兴呀! ” yct/yct61.gif
这是土包子的表现吗?当然不是,这绝对是一个很有个性而且有理想的人的表现。假如不是这样,那么鲁肃就是非常狂妄了!反正有个性也好,狂妄也罢,这都说明鲁肃绝对不是一个没有个性,反应迟钝的土包子。 我们只知道公元207年诸葛亮和刘备讲隆中对,分析天下大局,见解高超得不得了,但是我们却不知道比诸葛亮早七年,也就是在公元200年,
鲁肃就曾经给孙权做过类似的分析了。yct/yct58.gif

我们先不妨对比下鲁肃和诸葛亮
这两个方案也有很多不同之处。第一,鲁肃的三分,是孙权、刘表、曹操;诸葛亮的三分,是刘备、孙权、曹操。这并不奇怪。诸葛亮是替刘备做规划,而且要为他谋取荆州,当然不会把刘表算一份;而鲁肃替孙权规划时,刘备还在寄人篱下,自然也不会想到和他来三分天下。但到刘表死后,鲁肃就立即调整了战略,变成联合刘备对抗曹操了。yct/yct26.gif

第二,诸葛亮设定的目标,是“汉室可兴”,而鲁肃则直言“汉室不可复兴”。这也是
立场不同所致。其实他们心里都很清楚,刘秀或者刘协的那个“汉”,是再也扶不起来了。但是,鲁肃作为孙权的人,可以公开把话挑明,而且撺掇孙权“建号帝王以图天下”。诸葛亮就不行,只能高举“复兴汉室”的旗帜,等将来有条件的时候再说。不过,这和荀彧给曹操戴的高帽子一样,也成为诸葛亮一个沉重的政治包袱,我们以后还要讲到。
第三,鲁肃的实施方案,是先夺取荆州,占有益州,由三分而两立,也就是把“三国”变成“南北朝”;诸葛亮的实施方案,是联合孙权,占领荆、益,等到曹操和孙权两败俱伤时再东进北上,也就是把“三国”变成“东西汉”。鲁肃的“三分”是现在时,诸葛亮的“三分”是将来时。但都要打荆州的主意,则是一样的。甘宁的建议,就是要迈出的第一步。
然而孙权的首席谋臣张昭却表示反对。张昭说,我们的情况并不乐观(吴下业业),只能小心谨慎,兢兢业业。大军一旦出发,灾难恐怕就会来了(若军果行,恐必致乱)。甘宁也马上就顶了回去,说国家把阁下当作萧何,怎么能这样畏首畏尾?那么,张昭和甘宁为什么会这样说话?孙权是怎么表态的?事情的结果又如何呢?

后来孙权和陆逊谈论周瑜、鲁肃和吕蒙的时后,他对鲁肃的评价是这样的:“鲁肃夜谈帝王大略是一快
事;赤壁力驳众议,坚决主战是二快事;后劝我借荆州给刘备却是他的一短见。”
鲁肃所谈的帝王大略就是和隆中对一样的言论。其实我相信公元200年左右的读书人应该都有隆中对的概念的,就象上个世纪末,有看书报杂志
的人都知道改革开放的概念一样呀!
《资治通鉴》记载,公元200年,鲁肃跟孙权分析天下大略:“曹操不能除,为今之计只有保守江东以观天下之祸吧。如果北方多事,可除黄祖
,进伐刘表,将长江一带占 为已有,这就是王业的基础了。” 从孙权的口中,不但说出了鲁肃畅谈天下大略,而且他还是坚决反对张昭等
赤壁之战主和,而坚持劝孙权调周瑜回来抵抗曹操八十万大兵的的关键人物;至于诸葛亮舌战群雄而奠定赤壁之战的基础是没有记载的。
其实孙权所表扬的都不是鲁肃最了不起的表现,鲁肃最了不起的表现恰恰 就是孙权认为是鲁肃的短见的,促成孙权把荆州借给刘备的行动呢!
这话怎么说呢?曹操占领了几乎整个长江以北的土地,势力之强大,根本就能一统天下了,所以吴国和蜀国最大的成就就是能够形成三国鼎立
,阻止了魏国一统天下的行动。三国鼎立是如何形成的呢?这正是鲁肃最大的贡献呀!
《资治通鉴》记载,最初,周瑜和甘宁屡劝孙权取蜀地,刘备坚决阻挠,慷慨激昂地说:“刘璋和我同一宗室,你如果真要攻取蜀地,我只好
披发入山,以求不失信于天下了。”并派大军 阻挡吴军。
公元215年,刘备却自己西攻刘璋,气得孙权大骂:“这狡猾的东西,竟然奸诈到这种地步!”
等到刘备取得益州,孙权要讨回荆州,刘备还是不还,而说:“等到凉州平定后,我才把荆州全部归还给吴国。”
刘备借荆州,有借没还,而且多次欺骗孙权,使得吴、蜀两国关系很僵。那么三国鼎立的局面是如何维持的呢?当然就是靠鲁肃了! 鲁肃不但
劝说孙权把荆州借了给刘备,而且处处安抚关羽,开导孙权,努力维持局面的稳定;孙权和吕蒙等肯定没有这个耐心。《资治通鉴》这么记载
,公元215年,刘备命关羽镇守江陵,鲁肃和关羽邻界,关羽屡次起疑心,鲁肃却时常以友好的态度安抚他。 要进一步了解鲁肃对维持三国鼎
立局面的贡献,就要看鲁肃死后的情况。
公元219年《资治通鉴》的记载是这样的:初,鲁肃尝劝孙权以曹操尚存,宜且抚辑关羽,与之同仇,不可失也。及吕蒙代肃屯陆口,以为羽素
骁雄,有兼并之心,且居国上流,其势难久,密言于权曰:“今令征虏守南郡,潘璋住白帝,蒋钦将游兵万人循江上下,应敌所在,蒙为国家
前据襄阳,如此,何忧于操,何赖于羽!且羽君臣矜其诈力,所在反覆,不可以腹心待也。今羽所以未便东向者,以至尊圣明,蒙等尚存也。
今不于强壮时图之,一旦僵仆,欲复陈力,其可得邪!”,鲁肃去世两年后吕蒙便白衣渡江,杀了关羽。
从吕蒙和孙权的对话中,可以看到除了目标明确的鲁肃以外,吴国领导层厌恶蜀国君臣反覆无常的恶劣行径。在孙权、吕蒙等人的眼中,从刘
备、诸葛亮到关羽,都是傲慢而且狡诈的,做事反反复复,是不可以诚心相待的一群小人。在孙权和吕蒙等忍无可忍的前提下,鲁肃却还是一
直坚持安抚关羽,为的是什么呢?当然是贯彻一同对付曹操的明确目标啊!鲁肃一死,随着219年吕蒙杀关羽后,222年陆逊大败刘备,三国鼎
立的局面于是瓦解。
鲁肃是个关注大局,拥有宏观智慧的人,他统帅吴国大军七年期间的行为,明显地体现出这个特点。鲁肃没有象诸葛亮那般事必躬亲,鞠躬尽
瘁;鲁肃也没有像诸葛亮写出师表那般慷慨言词;鲁肃更没有诸葛亮在临死前要求完成平天下的主观意愿;他只是在长江南岸的陆口朴实地练
兵而已,现在岳阳陆口地区还遗留鲁肃点将台遗址。
公元200年,鲁肃定下“保守江东的王业基础”的使命。 公元208年,曹操八十万大军压阵,鲁肃目标明确地力争抵抗到底,让孙权把周瑜调回
来主持抗战,保住了江东的王业基础。赤壁之战胜利后,鲁肃让孙权守南京(建邺);让刘备守湖北荆州;自己则在刘备的正后方湖南岳阳建设
军力。从管理的角度来分析,这意味着什么呢?这就是说,鲁肃是非常具体地把使命细分成具体的目标和行动计划了。而且在七年里,他确实
是建设了一股强大的兵力,可惜孙权让吕蒙和陆逊用这股兵力来杀关羽和击败刘备,而不是用来等待魏国可能被击败的时机呀!
《三国演义》所记载的当然都是吕蒙和陆逊的赫赫战绩,而不是鲁肃练兵的功劳。孙子说:“昔之善战者,战胜而无盛名,无勇功。”所指的
应该就是鲁肃这样的将军吧?战争的决定性因素不是点子而是实力,所以沉下心来建设军事力量的将军才是真正高水平的将军,这些有宏观智
慧的将军放眼的是赢取整个战争的实力,他们所重视的不是微观战役中的点子。这些道理哪里是崇尚点子的人所能理解的呢?”
吕蒙:江陵一战,吕蒙立功至巨,孙权任命他为南郡太守,封孱陵侯,赐钱一亿,黄金五百斤。吕蒙推辞再三,不肯接受金钱,孙权不许。封爵还未颁布,吕蒙疾病发作。孙权时在公安,就把吕蒙接来安置在内殿,千方百计诊治护理,并且下令,在国内招募医者,有能治好吕蒙病的人,赏赐千金。 孙权尽心为吕蒙治疗,每当医者给吕蒙针灸,孙权就为之难过。孙权想多看看吕蒙,又怕他太过劳碌,于是命人凿通墙壁暗中观看。如发现吕蒙吃下点东西,孙权就高兴,对手下人有说有笑;如发现吕蒙不进饮食,孙权就长吁短叹,夜不能寐。吕蒙病情略有好转,孙权就下达赦令,让群臣都来庆贺。后来,吕蒙病情加重,孙权亲自到床前探视,命道士为他祈祷,想保全他的性命。但吕蒙终于在内殿中去世,死时四十二岁。孙权悲痛万分,缩食减眠以示哀悼。

陆逊: 陆逊,字伯言。论武,在夷陵的那把火已经足够说明他是东吴中期的军事第一人;论文,刘备死后,诸葛亮执政,孙权有什么书信给刘禅或诸葛亮的,常先给陆逊看看,言语有什么欠妥当的,则由陆逊改之。于公,会稽太守淳于式上表说陆逊扰民,陆逊在孙权面前却推荐他。孙权问陆逊,为什么淳于式批评他,他却反过来要推荐对方呢?陆逊的回答是,如果他因此而毁谤淳于式就是“以乱圣听”,此风不可长,可见他是个公私分明的人。于私,死后家无馀财,感觉是替东吴义务劳动了四十二年。不过好人却未必有好报。
这事还得从孙权立嗣说起。在三国时期,废长立幼乃取乱之道。袁绍、刘表莫不如此,孙权没可能不知道,但偏偏不吸取教训。太子孙登死后立孙和,这本是好事,他却又给鲁王孙霸相同的待遇,这就让有些政治投机者有机可乘。陆逊自然是太子的。陆逊这个人算的上忧国忧民,如:时中书典校吕壹,窃弄权柄,擅作威福,逊与太常潘浚同心忧之,言至流涕。也有话直说,不管是孙权的儿子还是同僚诸葛恪,他觉得不对都是当面指出的。对很多事的看法如征夷州,征公孙渊事后证明也都是正确。在立嗣这种头等大事上自然是更不含糊了。 上表要求孙权确立孙和地位的唯一性,并屡次奏请回京,想亲口说服孙权。不料却引来孙的龙颜大怒,累遣中使责让逊。这招虽然比不上曹操的空盒赤裸裸,但恶劣程度却有过之。终于老臣陆逊,当时无论年龄还是资历都算的上是老了,愤恚致卒。死了就算了吗?没有。子抗,诣都谢恩,也不知道是谢哪门子的恩,却被孙权以杨竺所白逊二十事问抗,当时的陆逊可是尸骨未寒,若非年仅二十的陆抗“无所顾问,事事条答”,说的“权意渐解”,后果会不会像顾谭,张休也不一定,孙权对功臣之后可不是那么心慈手软的。想想孙权曾说的“夫有超世之功者,必应光大之宠;怀文武之才者,必荷社稷之重。”看看孙权在陆逊死前死后的所作所为,陆逊也算是个悲剧人物了。不过日后孙权还良心发现,曰:“吾前听用谗言,与汝父大义不笃,以此负汝。前后所问,一焚灭之,莫令人见也。”可谁又知道这究竟是真心忏悔还是在笼络人心。

陆逊的儿子,孙子倒也个个成材,可孙子却又多无善终,悲剧又开场了……

『贰』 三国演义典型人物毕业论文

论蜀汉五虎上将之赵云

摘要: 赵云起先是刘备的骑兵护卫长,后来逐步成为蜀汉集团的重要将领之一。历史上的赵云绝非平庸之辈,他有着一些不同凡响的优秀品格.赵云比同时的许多人清醒,他不仅能从刘备集团的长远利益考虑问题,而且注意争取民心。赵云追随刘备多年,总是克己奉公,不徇私情……

《三国演义》中人物众多,而且十分生动,在民间广为流传,特别是一些杰出人物甚至是中外闻名,家喻户晓,影响深远,这是其他历史段落无法比拟的.六十年间如此群星闪耀,构成了三国人物的特殊品貌和持久的魅力.
在如多的三国人物中,除了智绝千古的诸葛亮外,最受欢迎的恐怕就是常山赵子龙了.
作为历史上的真实人物,关羽张飞黄忠马超甚至魏延在才干和对蜀汉政权的贡献上都比赵云高出一筹。但是作为小说中的艺术形象,赵云却比以上众人更加深入人心,提起赵云人人都会竖起大拇指.
历史上的赵云,最初跟随公孙瓒,后公孙瓒派赵云帮助刘备,刘备很喜欢赵云便留用了他,因为刘备和蔼公孙瓒是同学,所以公孙瓒很爽快的答应了.赵云起先“为先主主骑”,也就是刘备的骑兵护卫长,后来逐步成为蜀汉集团的重要将领之一。汉末天下大乱,群雄并起,谋臣如雨,猛将如云,赵云并不是最杰出的人物。
关羽、张飞都有“万人之敌”,是当世之虎臣,曹操等对头也都是怎么认为的。诸葛亮在给关羽的信中称马超为“雄烈过人,一世之杰”。黄忠“常先登陷陈,勇毅冠三军”。赵云在刘备与曹操争夺汉中的战争中,从容拒敌,以少胜多,被刘备称赞为“一身都是胆”,并号为虎威将军。但全面考虑,赵云仍比关张马黄略逊一筹,所以在历史上蜀汉排五虎上将时赵云在最后一位.
说到功劳,赵云也不如关羽、张飞、马超、黄忠、魏延等人。关羽自和刘备结拜后,忠心不二,是刘备最器重的部下,担任重要职务。早在建安四年刘备重新夺取徐州时,就派关羽“守下邳城,行太守事”;在赤壁之战前,刘备只有二支部队:一支是刘琦率领的江夏军队一万人,另一支就是“关羽水军精甲万人”;赤壁之战后,刘备得到荆州六郡,“以羽为襄阳太守、荡寇将军,驻江北”;刘备西定益州,“拜羽董督荆州事”,可见刘备对关羽的信任和器重。而关羽在荆州水淹七军,击退曹仁,生擒于禁,力斩庞德,“威震华夏”,周围几个小郡都脱离曹操统治愿意受关羽节制,吓得曹操想迁离许都,可说是功绩显赫。张飞的功业虽然比不上关羽,但也是刘备的股肱之臣。赤壁大战后,“以飞为宜都太守、征虏将军”;刘备夺取益州后,“以飞领巴西太守”,张飞在巴西打败曹操手下的勇将张郃,使曹操多年不敢再进攻巴西。马超虽然迟归顺刘备的时间比较晚,不是元老级的人物,但他的剽悍善战早已是闻名遐迩.刘备围成都,刘璋坚决抵抗,但一听说马超投了刘备,且在城外,立刻开城出降,也算是为刘备立了一大功。黄忠于建安二十四年斩杀曹军名将夏侯渊,为刘备夺取汉中立下了汗马功劳,曹操闻渊死讯放声大哭。魏延从建安二十四年起镇守汉中,刘备去世后,他更是以蜀汉第一大将的身份,南征北伐,出生入死,建立了累累功勋。而赵云长期跟随在刘备、诸葛亮身边,担当护卫将领,没有独自领兵打仗的机会,功业不如前几位了,自然地位不如关张马黄魏了。
建安二十四年,刘备称汉中王,拜关羽为前将军,假节钺;拜张飞为右将军,假节;拜马超为左将军,假节;拜黄忠为后将军,赐爵关内侯;提拔魏延为督汉中镇远将军,领汉中太守。而赵云仅为翊军将军,而这种不三不四没有什么实际意义的将军封号很多人都得到了。章武元年,刘备称帝,关羽、黄忠已经过世,张飞迁车骑将军,领司隶校尉,进封西乡侯;马超迁骠骑将军,领凉州牧,进封斄乡侯;魏延也进拜镇北将军。这时,赵云的官爵却没有升迁。汉代,车骑将军、骠骑将军是一级上将;前后左右将军是二级上将.所以此时赵云的军阶远远低于其他几位将军.建兴五年,诸葛亮驻汉中,准备大举北伐。这时,关、张、马、黄均已去世.魏延以镇北将军、都亭侯的身份,担任督前部,领丞相司马、凉州剌史;而赵云则以镇东将军、永昌亭侯的身份,跟在诸葛亮身边,地位仍然不及魏延重要。这种情况,一直到赵云去世也没有改变。
然而,历史上的赵云也不是平庸之辈,他有很多其他人没有的优秀品格:
第一,深明大义。赵云的原则是忠君报国救民于水火.而不是为了一己之私.在封建社会中,这是一种难能可贵的人生理想。他先投公孙瓒,后归刘备,都不是单纯出于私人感情。正是这一点,使赵云大大高出一般的赳赳武夫。
第二,忠直敢谏。益州刚刚安定,刘备想以成都中屋舍及城外园地桑田分赐给诸将。云驳之曰:“霍去病以匈奴未灭,无用家为,今国贼非但匈奴,未可求安也。须天下都定,各反桑梓,归耕本土,乃其宜耳。益州人民,初罹兵革,田宅皆可归还,令安居复业,然后可役调,得其欢心。”可见赵云比同时的许多人清醒,他不仅能从刘备集团的长远利益考虑问题,而且注意争取民心。所以刘备马上采纳了他的建议。
当刘备要去讨伐东吴,为关羽报仇时,蜀国竟无一人敢出来劝说刘备.只有赵云挺身而出,竭力劝阻,指出:“国贼是曹操,非孙权也……不应置魏,先与吴战。”但刘备不听,一意孤行,终于导致夷陵之败,不仅自己送了性命还害了蜀汉七十万将士的性命.使蜀汉元气大伤。
综观蜀汉集团的历史,在众多武将中,其他人都不曾像赵云那样,从根本大计上直言规谏刘备,这是赵云识见过人之处。
第三,公正无私。赵云追随刘备多年,总是克己奉公,不徇私情。赤壁之战前,刘备曾于博望坡打败曹操大将夏侯敦。在战斗中,赵云俘虏了夏侯敦的部将夏侯兰。他与夏侯兰本是同乡,小时候的朋友。在这种情况下云没有私自放走夏侯兰,而是报告刘备;而且根据夏侯兰的能力为刘备推荐他;让他为蜀国出力.公事公办,实堪称赞!赵云的这一优秀品质早为刘备所赏识,所以刘备曾任他为留营司马,“掌内事”;而他一直兢兢业业,秉公理事。
第四,谦虚谨慎。赵云在蜀汉集团中,资历仅次于关羽、张飞,又有救护刘禅之功;但他从不居功自傲,从不争名夺利,与同僚永远保持融洽的关系。这一点,是“刚而自矜”的关羽、“性矜高”的魏延等人所不及的。建兴六年,诸葛亮一出祁山,遭到街亭之败,赵云与邓芝率领的疑兵也在箕谷失利。在撤退时,由于赵云亲自断后,队伍不乱,“军资什物,略无所弃”。诸葛亮对此十分赞赏,要赏赐赵云所部将士。这时赵云毫无沾沾自喜之态,而是诚恳地说:“军事无利,何为有赐?其物请悉入赤岸府库,须十月为冬赐。”透过这番真挚感人的话语,赵云律己之严格,胸襟之开阔,让人钦佩不已。综上所述,历史上的赵云,虽然在功业上不及其他武将,却具有人所不及的美德。这一切,为塑造赵云这个艺术形象提供了坚实的历史生活依据。

《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对赵云是抱有深厚感情的.他从自己看待赵云的角度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光彩照人的赵云形象。
首先,罗贯中超越史书记载,竭力树立起赵云勇冠三军的虎将形象。
前面说过,历史上的赵云的武艺和威名并不是最突出的。罗贯中为了把自己心目中的这个英雄人物塑造得更为高大,极大地发挥了艺术想像力,使《三国演义》中的赵云的武勇得到充分的渲染。
《三国演义》中的赵云首次出场,就先声夺人,不同凡响:当时公孙瓒在磐河被袁绍大将文丑战败后,“文丑直将公孙瓒赶出阵后山谷而逃……瓒弓箭尽落,头盔坠地,披发纵马,却转山坡,其马前失,瓒翻身坠于坡下。文丑急捻枪来剌。”在这万分危急的时候,忽见“草坡左侧转出一将,马上须无铠甲,拈枪直取文丑……大战文丑五六十合,胜负未分。瓒部下救军到,文丑拔回马去了。那少年也不赶去。”只见这少年“身长八尺,浓眉大眼,阔面重颜,相貌堂堂,威风凛凛。”[1]给读者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真正使赵云名扬天下的是惊心动魄的长阪坡之战,但是这一段经典战例是罗贯中编出来的.《三国志·赵云传》:云及先主为曹公所追于当阳长阪,弃妻子南走,云身抱弱子,即后主也,保护甘夫人,即后主母也,皆得免难。根据这一段简单的记载,可以看出赵云在抱着刘禅、保着甘夫人的情况下,只能匆匆撤退,根本不可能在敌军阵中横冲直撞。然而,罗贯中却编织出一连串紧张曲折的情节:先是让赵云两次冲进曹军阵中,救出甘夫人和麇竺,找到麋夫人,接过阿斗,为赵云创造了一个匹马单枪,怀抱幼主的特殊条件。然后,以酣畅淋漓的笔墨描写赵云在曹军中往来冲突,所向披靡,“砍倒大旗两面,夺槊三条,前后枪剌剑砍,杀死曹营名将五十余员。”[2]这一番惊天动地的拼杀,使赵云的形象犹如一尊巨石雕像,巍然屹立在千百万读者心中;使“常山赵子龙”从此成了勇敢坚贞的化身,英武超群的代名词.
罗贯中即使在大胆虚构的时候,也不过分吹捧赵云.也没有明写赵云的武艺超过了吕布、关羽、张飞、马超等人。但是罗贯中巧妙地采用多种艺术手法,使赵云的武艺和勇敢得到了比别人更充分的表现,因而产生了更突出的艺术效果。
其次,罗贯中使用大量笔墨,从多方面表现了赵云的美德。
历史上的赵云的优秀品格,在《三国演义》中大都得到了艺术的再现。例如:用他救出公孙瓒后所说的“方今天下滔滔,民有倒悬之危。云愿从仁义之主,以安天下,非特背袁氏以投明主”,来表现他的深明大义;用劝阻刘备将成都有名田宅分赐诸官,反对刘备为报私仇而伐东吴[,来表现他的忠直敢谏;以他将刘备集团的开基创业放在首位,不贪美色,拒娶桂阳太守赵范之嫂,来表现他的克己奉公;用他不与黄忠争功,打了胜仗从不夸功自傲,来表现他的谦虚谨慎,等等。
罗贯中在表现赵云的美德时,特别突出了他的机警和精细。本来历史上的赵云在这方面并不突出,罗贯中又一次发挥了艺术创造的才能,把这一点表现得鲜明而生动,使赵云的形象在刘备集团中更加别具风采。当蔡瑁邀请刘备到襄阳赴会,企图借机加害时,赵云带领三百人马随刘备而行。到了襄阳,“云带甲挂剑,行坐不离”。次日宴会,赵云仍是“带剑于侧”,只是由于刘备下令,才勉强到外厅就席。饮了一会酒,他放心不下,入内观看,发觉刘备已经逃席,他便马上率三百军出城寻找。找来找去,不见刘备踪影,“子龙欲入城中,恐有埋伏,遂引军投新野而归”。回到新野仍不见刘备,他又连夜到处寻找,直到找到刘备才算放心。事情的全过程都可以看出他的机警和精细。正因为如此,刘备和诸葛亮对于他办事都特别放心。诸葛亮出使东吴,指名要赵云按约定日期去接他;刘备到江东娶亲,诸葛亮明言:“吾定了三条计,非子龙而不可行也”;周瑜死后,诸葛亮到柴桑吊丧,又是由赵云保护……赵云从来不像关羽那样傲慢托大,也不像张飞那样鲁莽粗心,总是胆大心细,兢兢业业,一次又一次地圆满完成任务。这一特点同他的英武盖世、忠直谦虚等美德相结合,使赵云成为《三国演义》的武将形象系列中性格最完美的人物。
再次,罗贯中精思妙裁,将赵云的亮点一直保持到最后。
历史上的赵云的最后一段重要经历是在建兴六年随诸葛亮首次北伐。诸葛亮“扬声由斜谷道,曹真遣大众当之。亮令云与邓芝往拒,而身攻祁山。云、芝兵弱敌强,失利于箕谷,然敛众固守,不致大败。兵退,贬为镇军将军。”[3]对此,罗贯中在很大程度上作了浪漫主义的改造。一是虚构年已七十的赵云在诸葛亮出兵前自告奋勇充当先锋,在凤鸣山连杀魏国西凉大将韩德的四个儿子,吓得韩德“肝胆皆裂”;“西凉兵素知子龙之名,又见英雄尚在,谁敢交锋?……大败而走”。第二天再次与魏军交锋,不到三个回合又剌死了“有万夫不当之勇”的韩德。这一场厮杀,使读者深深感到赵云宝刀未老,雄风犹在。二是虚构赵云剌死了曹真手下的副先锋朱赞,再一次立下战功。三是略而不提赵云“失利于箕谷”的事实。四是绘声绘色地描写了赵云和邓芝从容撤军的经过:赵云让邓芝打起自己的旗号先撤,自己在后掩护,这种虚虚实实的布置使畏惧赵云的魏军不敢放手追赶。赵云却时而冲到魏军面前,剌死其先锋苏顒;时而又出现在魏军背后,一声大喝,“惊得魏兵落马者百余人”。于是赵云安全退到汉中,沿途毫无损失。这样描写的结果,使这次退却在读者心理上似乎成了一次胜利。五是描写赵云谢绝诸葛亮的赏赐,使得“孔明叹曰:‘先帝在日,常称子龙之德。今果如此,言不谬也。’乃倍加钦敬”[4]。这一系列生动的描写,使赵云在最后一次出征中保持了“常胜将军”的威名,并使他的美德在晚年发出新的光彩。

为什么赵云形象在读者的心目中会排在所有武将形象之首,比关张等人都高呢?
首先,这是因为《三国演义》中的赵云是一个真实性与独创性融为一体的鲜明的艺术形象。
罗贯中笔下的赵云,是一个具有非凡本领的、带有传奇色彩的人物形象,同时又是一个符合艺术真实要求的人物形象。《三国演义》中与赵云有关的情节大都于史有据,使艺术形象的赵云符合历史人物赵云;罗贯中将赵云的种种英雄业绩置于特定的时代氛围之中,使赵云形象具有浓郁的时代气息;而且由于罗贯中在描写中相当注意细节的真实。长阪坡单骑救主中,在这个以虚构为主的重要情节里,罗贯中尽情渲染了赵云的非凡武艺和胆略,但没有忘记为赵云设置可信的环境和条件:一是让赵云单枪匹马,没有其他累赘碍手碍脚;二是赵云在冲杀过程中,除与张郃战了十余合便夺路而走之外,其他对手均为曹军中平平之辈,没有构成对赵云的真正威胁;三是曹操为了收伏赵云,下令“不要放冷箭,要捉活的”。这就使赵云有可能突出重围。因此,尽管读者感到赵云的勇武是难以企及的,但在心理上却相信它是真实的。
另一方面,罗贯中笔下的赵云,又是一个具有独创性的人物形象。在《三国演义》问世以前,还不曾出现过赵云这样的英雄形象.这个形象的成功塑造,主要是罗贯中的功劳。在《三国演义》写到的数百名武将中,给人留下鲜明印象的名将有数十人,但像赵云那样胆识兼备,智勇双全,机警精细,谦虚谨慎的形象却只有一个,人们决不会感到他与其他名将有什么雷同之处.
赵云受到读者的喜爱还和现在人的观念的改变有关.就拿对关羽的印象来说,今天的读者早就没有封建时代的小民对他的那种敬畏和崇拜了。相反,人们很不喜欢他的骄傲自大,目中无人,动辄就把“过五关斩六将”挂在嘴边;对他不顾大局,竟擅自提出要入蜀与马超比武,声称不与黄忠同列,无礼拒绝孙权联姻的要求,等等,人们也很不以为然;对于他在华容道放走曹操,人们更认为是严重丧失立场,敌我不分,是为一己私恩而出卖原则。在今天的读者心目中,关羽的形象已经大大降低了。
相比之下,赵云的英勇善战和一系列美德,则更容易得到今天的读者的理解和欣赏,并能被人们批判地吸收。这样一来,今天的读者喜欢赵云甚于喜欢关羽,也就毫不奇怪了。

参考书目:
[1]《三国演义》第七回 《袁绍磐河战公孙 孙坚跨江击刘表》
[2]《三国演义》第四十一回 《刘玄德携民渡江 赵子龙单骑救主》
[3]《三国演义》第九十二回 《赵子龙力斩五将 诸葛亮智取三城》
[4]《三国演义》第九十六回 《孔明挥泪斩马谡 周鲂断发赚曹休》

『叁』 谁有关于《三国演义》中贾诩人物形象的毕业论文

数三国里最具争议性人物,除了刘备、诸葛亮等三国演义中的传奇人物外,恐怕就要轮到贾诩了。后世对他评论不一,而且非常两极化。在三国志里他和二荀并列在魏书十。在陈寿的眼里,郭嘉程昱是同一等人,荀攸贾诩则是一个另一个档次的人。但是,曾为三国志下注解的裴松之却有不同的见解:裴松之认为荀攸、贾诩两个人就好比夜明珠和蜡烛,两者放在一起只会使荀攸蒙羞。陈寿裴松之同样对著贾诩,不过所做出的评论却有天壤之别。在做出谁是谁非的结论之前,我们有重新了解贾诩的需要。贾诩作为部分人眼中的「三国第一谋士」,他的素质应该有点保证。在我看来,他的优点大致有以下几项。mAU00
&;烽火三国论坛 -- 烽火三国论坛—中国人智慧象徵的时代 X/N^
1.勇敢果断?)z~&+
贾诩初举孝廉,后因故返回凉州。他在归途中不幸遇上叛变的氐族,一行几十人无一逃过被生擒的命运。正当氐族要处死他们时,贾诩向他们表示他是当时威震西疆的段熲外孙,叫氐族不要加害於他。事实上,贾诩和段熲两人根本是牛头不对马嘴,哪有甚麼亲戚关系?年轻的贾诩只是借段熲的大名吓吓对方,令自己得以成功逃命。从这件事上,贾诩的急才、勇敢与果断表露无遗!当然,从往后贾诩一而再,再而三换主子,也可以看出他的大胆以及当机决断能力之高。1
&;烽火三国论坛 -- 烽火三国论坛—中国人智慧象徵的时代 |k_
2.忠於汉室E\t5
东汉江山虽早已名存实亡,但中国自孔子以来一直奉行的儒家思想没变,汉献帝手中并无任何实权,可对他不敬还是会遗臭万年。相反,如果一个人在乱世之中还能保持自己对君主的忠诚,让他名垂千古也是值得。那麼,贾诩究竟有没有扶植汉室之心?首先,贾诩投身非所,委身董卓是无庸置疑。这个也是贾诩为人所诟病的地方。但是,我想提出一点:不少人在成功前也走过曲折道路,例如徐晃和刘备等。徐晃出身於作恶多端的凉洲军团杨奉门下。后来他劝杨奉投降曹操。虽然杨奉没采纳,但是最终徐晃修成正果,於后世评价中成绩斐然。至於刘备更是走了几十年的歪路,才请得诸葛亮出山,建立蜀汉。纵使贾诩在董卓败亡后建议还攻长安,使得凶猛的凉洲军团再次回到京师作破坏,但无可否认的是:贾诩为汉室做了不少事,对刘氏他可说是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问心无愧。他在入京后没有为虎作伥,和李傕等人狼狈为奸。陈寿记载了贾诩「典选举,多所匡济,傕等亲而惮之」,又说「佑护大臣,诩有力焉」。贾诩执意保全汉朝大臣,跟为祸人间的李傕等人保持距离。在裴注本里,更引了献帝纪「傕时召羌、胡数千人,先以御物缯采与之,又许以宫人妇女,欲令攻郭汜。羌、胡数来闚省门,曰:“天子在中邪!李将军许我宫人美女,今皆安在?”帝患之,使诩为之方记。诩乃密呼羌、胡大师饮食之,许以封爵重宝,於是皆引去。傕由此衰弱。」及「天子既东,而李傕来追,王师败绩。司徒赵温、太常王伟、卫尉周忠、司棣荣邵皆为傕所嫌,欲杀之。诩谓傕曰:“此皆天子大臣,卿奈何害之?”傕乃止。」两则贾诩解除汉室危机的故事。由此可见,在贾诩内心里,大汉江山始终占了一个很重要的位置。EY
&;烽火三国论坛 -- 烽火三国论坛—中国人智慧象徵的时代 ;\
3.明哲保身J;D`
要说贾诩一生人最成功的地方,不可不提的是他的择主能力之高。君择臣之,臣亦择君之。贾诩对自己的主公岂会一点要求也没有?他目光远大,自然会择明君而仕,而伴随他寻找真主的,就是他的大胆。起初,贾诩是忧汉室所忧,为复兴大汉而战。在这个漫长而艰钜的任务中,贾诩虽先后为董卓等军阀出谋献计,但是他和他们的关系还是君子之交淡如水,免得惹祸上身。后来他醒觉,发现大汉将一睡不醒,於是他向段煨投诚。段煨待他不薄,但贾诩却觉得不安。不久以后,他做了一出乎人意料之外的决定:投降张绣。这是为何哪?原来贾诩相人亦有一手,他认为段煨为人多疑,日后必定会对自己不利。投靠张绣之后,贾诩果真得到机会一显身手。即使面对一代枭雄曹操,贾诩依旧能以败兵取胜。再过不久,官渡之战爆发,袁绍派人向张绣招降。没想到,贾诩在张绣及使者前当面回绝,更指出袁绍不能容人,不可投靠。张绣问他不投袁绍该如何办,於是贾诩提议张绣投降曹操。结果昔日主仆皆在曹操手下一展光芒。而这也再一次证明了贾诩的眼光:那时的袁绍虽然势力雄大,但随著时光流逝他将来肯定比不上曹操。在魏国,贾诩得到重用,可是自保哲学依然没改。贾诩传记载「诩自以非太祖旧臣,而策谋深长,惧见猜嫌,阖门自守,退无私交,男女嫁娶,不结高门,天下之论智计者归之」。为了防止主上猜忌,贾诩可谓是费煞心思。但是,这绝对是值得的,相比起与他齐名的二荀和郭嘉等人,贾诩见证了大魏的成立,并在七十七岁善终。3;
&;烽火三国论坛 -- 烽火三国论坛—中国人智慧象徵的时代 Jn= =
4.运筹帷幄ssv
贾诩在战略上颇有心得。首先,他说服董卓余部攻长安,成功为董报仇。其次,贾诩在张绣旗下时以败兵大败不可一世的曹操军。不可不说的是他在赤壁之战前曾和程昱等劝曹操不要争战,让百姓安居乐业,江东自然不战而降。但曹操没采纳,最终吃了个大亏,败在比他年轻多的周瑜、鲁肃等人。赤壁之战也是曹操征战沙场多年不愿提起的一块心病。后来他更致信孙权说自己是烧船自退,白令周郎成名。曹操把自己说得多麼伟大啊!但是这也遮盖不了曹操惨败的事实,吴国更在江表传把此事记下,以嘲笑曹操无耻的行为。不过,此事也显示出曹操比袁绍优胜的地方:袁绍不采田丰建议招致兵败官渡,就杀了田丰;曹操拒纳贾诩言导致受创赤壁,於是更器重贾诩 —— 正如贾诩所说的用人胜绍,决机胜绍。然后,在曹操西进时献离间计,让曹操分离马超韩遂的关系,藉对方内部不合讨便宜。最后他向魏文帝曹丕建议魏应先文后武,吴蜀应留待魏内部富裕、国泰民安时才对付。曹丕没听从,结果在江陵惨败。自此之后,北方政权改用贾诩的策略。纵使最终得益者是司马氏,但先文后武果真成了统一天下关键之一。虽然贾诩的进言并不是每次也被采纳,他的战绩亦非百战百胜,但是贾诩一手创造的败兵追击、离间敌手等出色谋略绝对不比史上任何一位战略家所能做到的差。毕竟,历史洪流里没真正的常胜军师F):c(
,真正的英雄是能从挫败中吸取教训的人。2!8M'w
&;烽火三国论坛 -- 烽火三国论坛—中国人智慧象徵的时代 .&
5.深藏不露Yrs4
这个深藏不露可以说是贾诩的优点,也可以说是他的缺点。优,是指他的深藏不露是切合形势,而缺则在於贾诩心中城府深,不利於主上对他进行管制。贾诩的深藏不露是基於他相人之能。从他在曹营的行为看出他的确是深藏不露:赤壁之战前,贾诩献策曹操应先安定北方,改善民生,以威服江东,但曹操不从,於赤壁大败。另外,贾诩再次上疏,不过此时曹操已死,换上的是曹丕。贾诩表示应先整顿好内部,再南伐江东。可是曹丕没接纳,受挫於江陵。这两件事上贾诩其实也做出了正确的决断,但就没坚持己见。这是为什麼呢?无非是贾诩看出曹操曹丕父子只将人才视作争霸天下的工具,不能和他们推心置腹,所以每当建议被拒绝,贾诩总不坚持己见,让主上吃亏,经一事长一智。贾诩处事不卑不亢,凡事力求中庸,深藏不露,就是他在乱世求存的法则!6}]{E
&;烽火三国论坛 -- 烽火三国论坛—中国人智慧象徵的时代 w+y'&?
从上文可见,贾诩这人是有他的优点。陈寿、裴松之,这两个不同年代的人之评论难免会有点不一样。贾诩能在高手云集的曹操集团当中脱颖而出,所付出的努力、代价实不足为外人道。可是他所得到的评价中竟然有像裴松之般的差!他毕生的努力换得如此下场,实在不值。个人认为,贾诩做人处事即使真的有什麼大不当的地方,对他的评论也不应至於裴松之的那麼差。因为不论是在乱世抑或是太平盛世之中,贾诩也有值得我们仿效的地方,尤其是他的明哲保身、深藏不露,正好让我们明白到锋芒不可过份外露,从而学习中庸这高深的道理。

『肆』 急求一篇《三国演义》中周瑜的形象分析,提纲和大致内容即可

据史书记载,身居“六郡八十一州大都督”的周瑜不仅容貌出众,多才多艺,风流儒雅,而且还是一位胸怀韬略、英勇、善战、屡建奇功的杰出将领,史家称其“建独断之明,出众人之表”。就在苏轼流连长江之畔,感慨万千地写下那首千古传诵的佳作的同时,在都城杭州乃至广大的乡村,作为民间说书之一类的“说三分”也正在听众充满企盼的的笔下和说书艺人的口中,曾经风流倜傥的周郎已经被做了一次较为彻底的“易容手术”。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着力塑造的艺术形象之一周瑜,曾是三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将领。据陈寿的《三国志.吴书.周瑜传》记载。历史上的周瑜年轻貌美,风流儒雅。他为人宽宏大度,不计个人恩怨,很得部将和其他人的拥护,只是与程普关系一度稍微紧张。周瑜生活在一个沧海横流的时代,他本人担任孙权一方的最高军事将领,其军务之繁忙可想而知。照常理讲,在这种情况下,必然无心顾及其它。但恰恰相反,周瑜偏有雅兴。比如他对音乐就十分喜爱,并且有着很高的欣赏能力。饮酒“虽三爵以后”,如果乐曲演奏有了错误,他一定能听出来。一听出来就回头看演奏的人,以致使当时人把这种情况编成歌谣:“曲有误,周郎顾”。
当然,历史上的周瑜所以著名,不止是因为这些,而更主要的还是由于他具有深远的政治眼光和杰出的军事才能。周瑜曾指挥过许多大大小小的战役,这些战役的胜利,表现了他的杰出军事才能。但最能体现周瑜的远大政治眼光和卓越军事指挥艺术的莫过于赤壁之战了。当曹操率领近三十万水步兵而号称八十万要与孙权决战时,孙权的谋士张昭等人,被曹操的气势吓破了胆,极力主张投降曹操。在这种紧急关头,周瑜与鲁肃力排众议,正确地分析了敌我双方的形势,从而坚定了孙权的抗曹信心。接着,周瑜又亲统精兵五万,大破曹军于赤壁。曹操逃回北方以后,一直无力再次南下。这就使孙权的势力得以巩固和发展,并终成帝业。赤壁之战的胜利充分说明了周瑜是一个政治上高瞻远瞩,军事上有雄才大略的英雄。这就是历史上的周瑜的主要特点。《三国演义》作为历史小说,从全书来看,基本上是按历史发展顺序来安排结构的。但由于描写的历史阶段较长,因此,全书的艺术结构明显地可以分为几个组成部分。而赤壁之战前后,正是《三国演义》的组成部分之一。

周瑜在《三国演义》中是对主要人物形象的塑造起映衬作用的人物。《三国演义》中最主要的人物形象是被毛宗岗称为“三绝”之一的诸葛亮。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只有诸葛亮才是罗贯中所着力塑造的头号理想人物。而周瑜这个形象所起的另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对诸葛亮的映衬。

『伍』 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 《三国演义》的人物或人物关系构成方式

曹操:阴险,多疑,奸诈,不过有大志大略,军事政治上都十分出色,靠自己打拼创出自己的事业,是实干家,在《三国演义》中是奸雄,在历史上是英雄!

司马炎:虽说结束了三国鼎立的局面,不过貌似他没什么能耐,在三国中纯属龙套角色……(如果这是作业,那你们的老师太没水准了,居然还要分析这个龙套……)

刘备:《三国演义》推崇的人物,仁义善良,礼贤下士,有君子之风,不过妇人之仁,感情用事,在三个霸主中算能打,曹操称他为天下英雄,不过事实上没有什么特别本领,军事上十分窝囊,早期浑浑噩噩没有闯出什么名堂,最后也是败亡于军事上。

关羽:忠勇义的化身,武力不是最高但是却号称“武圣”,砍无名小将是他的专长,自视甚高,他的结局告诉我们……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张飞:勇猛却莽撞、粗暴,但是偶尔细心就会让人刮目相看,对义兄向来一条心,未能出战彝陵实在是遗憾……

诸葛亮:智慧的化身,鲁迅的评价是“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诸葛亮却是拥有非人的智慧,几乎到了未卜先知、料事如神的地步……后期为了报答刘备的三顾之恩,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令人肃然起敬。

庞统:虽与诸葛齐名,境遇却十分凄凉,不是得不到刘备重视,而是得不到作者重视……在诸葛亮的光辉下,庞统悲惨地沦为华丽的龙套……

赵云:三国中一流的武将,长坂坡一战成名,汉水一战获得“一身是胆”的美誉,老了仍然力斩五将,武力勿庸置疑。至于品德,自追随刘备后一直肝脑涂地,出生入死,而且为人刚正耿直,刘备有这种人追随真是三生有幸……

孙权:明主,在他治下的江东,人才济济,最后更是越来越强盛。曹操对这位后辈的评价是“生子当如孙仲谋”,个人认为十分对。

周瑜:《三国演义》中他心胸狭窄,嫉恨贤能,其实历史上的周瑜雄姿英发,是不亚于诸葛亮的人才……也许周瑜最恨的不是诸葛亮,是罗贯中才对……

『陆』 大学毕业论文,关于三国里曹操的形象,比如奸诈,有才学什么的

试析罗贯中塑造曹操形象

【内容摘要】:曹操形象一直颇受关注,各是其是,各非其非,但有一点却是共同的:作为艺

术形象的曹操,是写得非常成功的。罗贯中在塑造曹操时,集民间、历史、

个人因素于一身,从而将一个光辉典范的艺术形象永远留在了人间……

【关 键 词】:曹操形象 民间性 正统思想 历史因素

《三国演义》是我国历史演义小说的开山之作,它同《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齐名,并称中国古典四大小说名著。其四书各有所长,单就人物塑造上说,我偏爱于《三国演义》。书中人物颇多,像曹操、诸葛亮、周瑜、刘备、关羽、张飞之辈;吕布、张辽、赵云、于禁、李典之流。哪个不是英雄,有谁不是毫杰。有的是治世能臣,有的义气云天,有的智勇双全,有的忠贞不渝,当真是永放春秋,流芳百世。这些人物中,或忠或奸,或美或丑。其中,曹操、诸葛亮两个人物是全书塑造最成功、最中心的人物。曹操是粉脸奸臣,诸葛亮是治世能臣。一正一反,形成鲜明对比。诸葛亮流传千古,曹操遗臭万年。这好像有些不公平,但我们在这里不讨论它,也不讨论诸葛亮,专门讨论曹操。关于曹操的形象,近来争议颇多,特别是建国初期,兴起了一股为曹操翻案的热潮。一些在文学上颇有建树的同志也被卷入其中,像郭沫若就是其中之一。他说:“自宋以来,所谓正统观念确定之后,这位杰出的历史人物却蒙受了不白之冤,自《三国演义》风行以后,更差不多连三岁小孩子都把曹操当成坏人,当成一个粉脸的奸臣,实在是历史上“一大歪曲”。1但作为艺术形象的曹操,我们应该要区别对待,且不说曹操是否是历史上的歪曲,只说罗贯中是如何塑造曹操的,在《三国演义》中,曹操的形象为什么是个否定典型,罗贯中在塑造曹操时,受哪些因素的影响。这些,都是近来论争中涉及极少的,在这里,我想谈一谈自己的看法,以便大家参考。

一、三国故事源远流长

我国历史上的“三国”,本身就是一个风起云涌的时代,各色人物闪亮登场,陈寿《三国志》及裴松之注中就记载了许多生动的三国故事,三国过后,在民间不断流传和丰富着三国故事。据杜宝《大业拾遗记》载,隋炀帝看水上杂戏,就有曹操谯水击蛟,刘备檀溪跃马的故事,晚唐诗人李商隐有《骄儿》诗云:“或谑张飞胡,或笑邓艾吃。”这可能是最早的记载之一,到宋代的“说话”艺术中,已经有“说三分”的专门科目和专业艺人。可把“说三分”当作职业来做,说明三国故事在民间是非常流行的,人民也十分喜欢。还有,宋代苏轼《林志》曰:“王彭尝云:涂巷中小儿薄劣,其家所厌苦,辄与钱,令聚坐听说古话,至说三国事,闻刘玄德败,颦蹙有出涕者;闻曹操败,即喜唱快。”可见当时的“说话”已经有了尊刘抑曹的倾向。到元代,有三国讲史话本《三国志平话》和《三分事略》也记载了三国故事。其事故已粗具《三国演义》的轮廓,并以蜀汉为主线,还串以大量的民间传说,为后来罗贯中对《三国演义》的创作提供了大量而丰富的素材。2在金元时期的戏曲舞台上也出现了大量的“三国戏”,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就有《赤壁鏖兵》等剧目,使三国故事得以更加丰富。再后来,元明之际的剧目中,以“三国”为题材的就有六十多种,并且有半数以上是以蜀汉人物为中心,颂扬刘、关、张的义气,而贬斥曹操的奸狡。具有明显的反曹倾向。

罗贯中就是在这些民间传说,戏剧舞台的基础上,进行加工创作《三国演义》的。作为任何一个作者,他在创作前,都会考虑作品的可读性,要使作品流传千古,就必需符合人民的胃口,即符合人民的思想感情。罗贯中也不例个,在创作《三国演义》时,采用民间传说来迎合人民,而三国故事在经过隋唐宋以后,就已经具有了明显的尊刘抑曹倾向,他在创作时也就自觉与不自觉地保留了尊汉抑曹的观点。也就是在塑造曹操这个人物形象时,自觉与不自觉地把他归为否定形象的一面,并加以夸张的艺术手法,使一个粉脸奸臣、狡诈枭雄,玩弄权术于一身的曹操出现在读者面前。可以说罗贯中在塑造曹操这一形象上,民间传说中的尊刘抑曹的倾向,差不多起了决定性作用。3他只能将曹操写成一个老谋深算、阴险狡诈的形象,而不能把曹操写成一个像刘备、关羽、张飞式的人物。在《三国演义》中,罗贯中塑造的最中心、最成功的人物——诸葛亮、曹操两个人物都流传千古,诸葛亮是个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具有丰富的斗争经验,超人的才智,冷静的头脑,在他身上,集中了我国古代人民的才情和智慧,以及人们对自然和社会现象的认识能力和分析能力。而曹操则恰恰相反,他是一个政治野心家和阴谋家,他的身上代表了封建统治者的诡诈、残忍、多疑、机变等一系列特征,是封建统治者的典型。关于这点,黄立新老先生说得较清楚:“作为历史人物的曹操,确实是个有作为的人,他代表了当时寒族地主阶级利益,……然而,他毕竟是一个地主阶级的代表人物,存在着阶级的残酷,狡诈的恶德。”4这两个人物一正一反,开成鲜明对比。而这两个人物都是在民间深受人民喜爱的,但具有明显的偏重倾向,总是将诸葛亮归为正义,而把曹操当成灾星,是人民的大敌。罗贯中在塑造曹操时,很可能也是出于无耐,才把他写成这个样子的。

在这里还要注意一下《三国演义》的版本,目前,学术界认为最可靠的有两种本子,一是《三国志通俗演义》,一是《三国志演义》。前者全书二十四卷,二百四十回,明代嘉靖年间刊刻,较接近罗贯中的原本,但文字粗朴,内容平易。后者全书一百二十回,是经清代毛纶、毛宗岗父子增删评点的本子,毛氏父子主要在回目、文辞、论赞、诗文等方面进行了整理,修改,使全书更加紧凑完整,大约成书于康熙年间,是目前最为流行的本子,我们能看到的大多是毛氏修订本。在书中,有明显的尊刘抑曹倾向,对我们了解曹操的本来面目有些困难。所以有许多人对曹操这个形象产生了怀疑,书中的艺术形象与历史上的政治家有了一大段的距离,这就是罗贯中的民间性原因所致。

二、罗氏的时代正统思想的射映

作为历史人物,承担后人的是是非非,好像是不可推托的责任,不管他对历史有多重大的作用,只要后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不同,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就会有天壤之别。就曹操而言,他在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我们没理由否认,但在《三国演义》中,曹操的形象确实是个被否定的典型。却也有颂扬的地方,如曹操大破袁绍于官渡,以不足敌方十分之一的军力而把敌方打得一败涂地,使其一掘不振,在历史上留下了一段佳话。罗在《三国演义》中,对曹操有褒有贬,有扬有抑,这不能说不与罗氏的生活时代,价值取向无关。

关于罗贯中,我们知之甚少,据明人贾仲明《录鬼簿续编》载:“罗贯中,太原人,号湖海散人,与人寡合,乐府,隐语,极为清新,与余为忘年交,遭时多故,天各一方,至正甲辰复会,别来又六十余年,竞不知其所终”。由此可知,罗贯中大略生活于元末明初。5作为生活于两朝之交的时代,目睹了元朝的灭亡和明朝的建立。历经了元末农民大起义,有可能他还参加过农民起义,因明人说罗贯中“有志图王”,6从这点看,他应是元明间人。鲁迅也说罗贯中为“元明间人”。(见《中国小说史略》)。对于生活于这样一个动荡年代的作家,他的创作肯定会受社会因素的影响。当时的起义以恢复汉族政权为号召的,把北方元朝政权比做三国时的曹魏政权,这在当时是符合人民的思想感情的。从宋起,汉族政权就屡受北方少数民族政权的侵掠,退居偏安江南,就早也把北方政权比做曹魏了,罗贯中也是当时人民之一,对北方政权(元朝政权)当然有一定的否定因素。这根本不足为怪,完全可以理解,他的《三国演义》就是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时代写成的。元朝政权眼看就要崩溃,他不可能还要对元朝政权大加赞赏,而把曹操写成一个有德之士吧!他反对元朝政权,也就是反对曹魏,即曹操,为了符合人民的思想感情,把曹操塑造成一个否定性形象,也是无可厚非的。

在这里,还存在一个时代价值取向和正统思想的问题。所谓“正统”,不过是统治者为其统治的合法性而控制人民的思想武器。统治者为了自己的统治,不得不找借口,以让人民承认政治权力之合法性。7或说政权的来源承接尧、舜的禅让,或说统治区域是中原——黄河流域,或说自己乃皇室后裔,最终却是一个目的:巩固统治,与人民的利益关系并不大。三国以后,各朝统治者有各自的正统观念,晋朝是承魏而建,它就以魏为正统,以蜀汉为非正统。陈寿著《三国志》就以曹魏为正统,以蜀汉为偏霸的,到宋代,又出现了民族并存政权,金、辽、宋并存,各是其是,各非其非,都把自己说为合法政治权力,金、辽在北方,自比曹魏,地统中原,是正统;宋地处南方,偏安江南,势如蜀汉,以蜀为正统思想。而罗贯中的时代,起义以恢复汉族政权为号,也就是和宋的正统观一致,因而,就得否定曹魏的正统,既否定曹魏,也就是否定曹操,在作品中,曹操就不能堂而皇之了。也就是说,罗贯中不可能在作品里给曹操脸上添光,而是有些加黑。

三、抹不掉的历史

前面,我们以作品的民间性和时代性两个方面论述了罗贯中在塑造曹操的形象时,有意无意地将曹操写成一个反面人物,使封建地主阶级的本质特性能在他身上表现出来,以作为作者的一个借托。但就这两方面的影响,还不足以说明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对曹操形象的塑造。读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书中的曹操不止是一个简单的人物,他还是一个很复杂的人物,有好,也有坏,坏中有好,好中有坏,让人捉摸不透。要不然也不会取得这么大的成功,从这点说,我们不得不承认罗贯中的高超绝技,既然是好坏兼备,而前面我们都说的是影响罗氏塑造曹操坏形象的方面的因素,那么,又是什么影响罗贯中在写曹操时大加赞赏的呢?

《三国演义》作为历史演义小说,它就必得尊循历史,受历史的影响较大,往往是实多虚少。生活于三国时代的曹操,罗贯中固然不能了如指掌,只能通过“小说”、史书等材料来对其了解,而最权威的史料莫过于陈寿《三国志》,及裴松之的《三国志注》,在陈寿《三国志》中,曹操是三国时期一个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现在,我们还应该说他是一位伟大的文学家,8他在当时文学领域独领风骚,在他的昌导下,“建安文学“得以发扬光大,他自身也很有成就,诗文并茂,独树一帜,现今还有多篇文章流行于世,《嵩里行》大家想来不会不知道吧,这就是曹的佳作之一。钟嵘说“曹公古直,甚有悲凉之句。”(《诗品》)说他是一位文学家一点不过分。

在《曹操集》的出版说明中,开篇就说:“曹操,字孟德,沛国谯县人,是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9这是不可否认的历史事实。曹操的确是我国三国时期一位杰出的统治者。在他出生的前后,社会矛盾加剧、阶级矛盾激化,世家贵族地主阶级控制的东汉政权开始瓦解,并面临崩溃。在公元一百八十四年,爆发了黄巾农民大起义,在镇压农民起义中,形成了大大小小数十个地方割据势力集团。曹操也是其中之一,他推行法家治国思想,使自己的实力逐渐加强,通过二十多年的争斗,终于统一了北方。曹操认为要进行统一战争,就必需得效法于秦汉,实行法家的耕战政策,大兴屯田,用各种办法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他的《置屯田令》曰:“夫定国之术,在于强兵足食,秦以急农兼天下,孝武以屯田定西域,此先代之良式也。”10这段文字足可见其屯田强兵之策,还有《败军令》、《孙子注》中,都反映了他主张法治的观念,反对礼治的尊法反儒思想。这在今天看来,仍然有可取之处,我们今天不是在高喊“依法治国”吗?不就是效法于古吗?陈寿《三国志》这样评价曹操:“汉末,天下大乱,雄毫并起,而袁绍虎视四州,强盛莫敌,太祖(曹操)运筹演谋,鞭挞宇内,擥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终能总御皇权,克成洪业者,惟其明略最优也,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好一个“非常之人,超世之杰”。这可能算是对曹操较为公平的评价。历史上的曹操,系统看来,他有五大优点:11

第一,生机勃发,勇于进取的政治家风度。这在《三国演义》中也颇为显眼,从曹操一出场开始,便有所反映。当董卓作乱,群臣措手无策,只是痛哭时,曹操站出来说:从早哭到晚,从夜哭到明,就能将董卓哭死吗?群臣异样,操便出了个刺杀董卓的主意,并由他自己去执行,但刺卓未获成功,他却来个跪地献刀,瞒过董卓,潜逃乡里,但各诸侯争势夺利,迟迟不肯进兵,曹操便问:“举义兵以诛暴乱,大众已合,诸君何疑?”又曰:“向使董卓闻山东兵起,倚王室之重,据二周之险,东向以临天下,虽以无道行之,犹足为患,今焚烧宫室,却迁天子,海内震动,不知所归,此天亡之时也,一战而天下定矣,不可失矣。”12这是何等精妙的分析,可惜,各诸侯各怀异心,否则,这段历史又将是另一种写法,这里,也可看出曹操的勇于进取的政治家风度。

第二,唯才是举,随能任使的博大胸襟。关于曹操唯才是举,历来受人称赞,他不拘一格,唯才是用,《文史天地》写到:“建安七子之一的阮瑀,堪称曹操的文胆,阮瑀被曹操网罗的过程,颇有戏剧色彩,当初,曹操雅闻其名,征召他出来做官,不应,连连逼促,阮瑀乃遁入山中,不料,曹操有一颗火热的心,不肯罢休,使人放火烧山,阮瑀招架不住如此热情,只得出山。13投其门下,这是说他求才不择手段,却可看出他“求贤若渴”。不止如此,像敌方的徐庶、周瑜、关羽他都想聘用。他曾以强力将徐庶聘归营帐,而徐庶却不献一策。他对周瑜的聘任:“曹闻听周瑜年少有美才,乃秘密下扬州,遗蒋于往说周瑜,可惜周瑜不为所动,否则,‘亦壁之战’这一页将是另一种写法。”

第三,赏功罚罪,严正不苟的法治观念。曹操能统领百万雄师,靠的是什么,是严正不苟的法治。古者有云:“法不加于尊”,而操则不然,他的战马受惊,误入麦田,按曹操自制的军法,践麦者斩首,而自制法又自犯法,他觉得不加法于已,将无法服众,于是想出了“割发代道”之计。既打破了“法不加于尊”的古训,又维护了军法的权威。两全齐美的事,何乐而不为?况且,割掉几根头发,也不是什么大碍。曹操在《败军令》中说:“司马法”“将军死绥”,是古之将者,军破于外,而家受罪于内也。自命将征行,但赏功而不罚罪,非国典也,其令诸将出征,败军者抵罪,失利者免官爵,”可见他赏功罚罪,正大光明。举个实例:淯水兵败后,夏侯敦部下乘乱掳掠,受到于禁严历制裁,被制者不满,反污于禁造反,而于禁不加申辩,仍全力整兵迎击张绣,义无反顾。战后,操当即表彰于禁:“淯水之难吾甚狼狈,将军在乱中能整兵讨暴,有不可动之节,虽古之名将,何以加之。”封于禁益寿亭侯,同时责夏侯敦治军不严之过。这可算是做到了赏罚公平。

第四,体恤百姓,保持农业生产,以民为本的思想。他在征张绣时,号令三军,不准作践麦田,不准掳掠百姓,违者“斩首”。在征袁绍时,重申军纪:如有下乡杀人家鸡犬者,如杀人罪。攻克冀州后,便急令宣布:河北居民,遭兵革之难,尽免今年租赋。这些都是他民本思想的具体表现,以民为本,实乃俊杰。

第五,不畏人言,不惮风险的精神。在汉末,“家家欲为帝王,人人欲为公侯”的时代,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并吞八荒,权势越大,各公卿,士大夫便群起而攻之,对其大加猜忌,谤议,而曹操则无所谓,无意激流勇退。

以上几点都是我们值得学习的,也是历代英雄的志气,曹操具有这几个优点,也算不枉为英雄了,而在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这些优点都是有迹可寻的,说明罗贯中在塑造曹操时,还是采纳了历史因素的。不光如此,有时还加以夸张。这就是历史演义小说源于历史又高于历史的缘故。

四、我的一些说法

综上所述,罗贯中在民间传说的影响下,对曹操采取了抑制的办法,作品反映出来的就只能是一个否定形象;而罗贯中的时代背景,也不容许他对曹大加赞扬;受封建正统思想的束缚,曹操在罗贯中笔下不能翻飞为“诸葛亮”式的人物,诸葛亮要他来衬托。就这两方面来说,曹操的形象被塑造成否定人物,也势在必然。但是,历史告诉我们:曹操虽是奸诈,却也善良,并且,还为老百姓作了不少好事,对历史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功不可没。作为历史演义小说,就应该以实为本,以虚为补充。罗贯中在塑造时也没忘了这一点,将曹操写成了一个简单而又复杂的人物,说他简单,是说他可用一个字概括——奸;说他复杂,是说他丑中有美,美中有丑,恶中有善,善中有恶,让人捉摸不透。我们在读《三国演义》时,就只读到了简单的一面,怪不得有那么多人喊为曹操翻案,看来,我们还需再读一遍,去体会罗贯中写曹操这个人物的苦衷。

注释:

1见郭沫若《谈蔡文姬的胡笳十八拍》1959年1月25日《光明日报》6版

2参见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卷四,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8月第一版

3东晋习凿齿作《汉晋春秋》始奉“蜀以宗室为正”。由此,在明间开始了尊刘抑曹的传说。

4见黄立新《关于<三国演义>中曹操形象的真实问题》(《古典文学论从》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版)

5贾仲明《书录鬼簿后》写于永乐二十年(1422),时80岁,据此,可知元至甲辰(1364)时,他22岁,

罗贯中与他为“忘年交”,则当属1315年左右生人。

6见明人王圻《稗史汇编》

7参见汪文学《正统论》,陕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6月第1版

8袁行霈编《中国文学史》卷二第27页,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9见《曹操集》上册,中华书局1974年版

10见《曹操集》上册,中华书局1974年版

11参见刘敬圻《<三国演义>中的曹操形象》

12见《三国志·武帝纪》

13见姜洪、姜海《曹操爱才》(《文史天地》2004年第3期)

参考书目:

1《三国志集解》(卢弼集解)中华书局1982年

2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严可均校辑)中华书局1958年

3 《南村辍耕录》(陶宗仪著)四部丛刊本

4 《魏晋南北朝史札记》(周一良著)中华书局1985年

5 《三曹资料汇编》(河北师范学院中文系古典文学教研组编)中华书局1980年

6 《曹操集》(上、下册)中华书局1974年

7 《古典文学论丛》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

8 《中国文学研究》(2004年第1期)

9 《中国文学史》(袁行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

10 《三国演义研究集》四川省社会科学院院出版社1983年

11 《三国演义纵横谈》

12 《另古代文学史问答》(曹基础、陈新璋、罗东升编)广东人民出版社1982年

13《文学评论丛刊》(古典文学专号16)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

『柒』 三国演义典型人物论的论文

SPEEDXSK 你有没有读三国的啊.
赵云不及黄忠?亿年以后吧.你难道不知道黄忠被赵云救过的吗?虽说黄汉升能百步穿杨.但是你不要忘记赵云单骑救主.计取桂阳.斩韩五将 韩瑛
韩瑶 韩琼 韩班 韩德
你说武不及关.张.马.魏? 你玩一下游戏.看看他们的武力是多少.? 都是打的不分胜负.
魏延乃反叛之将.已被马岱斩了.何足道哉.
照你这样乱说.哦!典韦是喝酒喝死的.许楮是笑死的.张辽是矮死的.张合是胖死的
SPEEDXSK.你是谁啊?快看看书吧!

『捌』 本人历史专业学生,由于实在是想不到好的论文题目,求毕业论文选题,谢谢大家了!

讲 周瑜之冤 ,网上有视频,参照讲讲

『玖』 怎样写《三国演义中的谋士命运》毕业论文

作为一本精彩的文学巨著,《三国演义》无疑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更为现代人关注的,则是深蕴其间的管理谋略。某种意义上,它所透露的管理信息使其在新的时代得到了几乎永远的生命力。人们最为惊叹的或是几个决策者身边的谋士群体,或许,整个《三国演义》的决策之争其实就是谋士群体之间的智力角逐。
坦白说,《三国》里的每一个人物都自有其风采。曹操雄才伟略、刘备仁义无双、孙权偏安江东,自都成就一番裂土拓疆事业,但其间各家强者由于各自对人才的要求和使用标准的不同,从而最终得到不同的收获。在《三国》里,一个势力倘若欲成大事,帐下必需要有一批猛将和人数越多越好的智囊团队——套用时下热映的《天下无贼》的一句台词:这个时代最宝贵的就是人才。
《三国》里的人才群体——或者智库——的形成往往如此:曹丞相那边,起初只是荀彧、荀攸二人前来奔投,一待二人感觉不错,立刻荐出程昱,程昱再荐郭嘉,郭嘉继续举荐刘晔,刘晔又荐二人……只一瞬间,曹丞相帐下便是谋士如云,曹操方智囊团里的主要谋士便是整装待发了。那吴国谋士团形成抛不开周郎功绩——早在辅佐孙策时,即向孙策推举江东二张,使得孙策亲自登门请出二人;等到孙权当政,又拉来鲁肃,还有随后被人推荐的顾雍、鲁肃荐的诸葛瑾,各荐贤才,迅速形成了东吴的智囊团。刘皇叔反倒有些空负仁君之名了,好容易有了徐庶,却被曹孟德骗走;急急忙忙皇叔三顾茅庐请出孔明;直到赤壁后,伊籍推荐了马家兄弟,有了几个人,刘备似乎立刻忘了之前没有智囊团的痛,待到那与伏龙齐名的“凤雏”庞统来投,竟然甚是不屑!就是这样直到入蜀,竟也未能筹措一个像样的谋士团。
于是,不同的谋士团、不同的人才战略成就了不同的事业:曹操的用人政策里才能是大于德的,准确的话语应是“唯才是举”。只看曹操所颁布的用人政策便能看出他的人才观念——政策能最大程度说明他对人才的渴求。曹操最惊世骇俗的举动,莫过于他以丞相的身份颁布的“孟德三令”。曹操不仅郑重推出“唯才是举”的主张,还大步流星地将这一主张贯彻到无条件的程度,遂使“唯才是举”成为优先于其他所有原则之上的首选原则。唐突圣贤、藐视礼法的雄心魄力,则在曹操不惮其烦举出的大量例子中,得到裸露性显示。只有曹操才能明白告诉世人:无论你是否有过“污辱之名“、“见笑之耻“,或即使你有过如那种“杀妻取信“、“母死不归“的大恶行径,只要你确有能力,仍会得到我的重用。知人善任,知人敢任,知人能任,无疑是一个事业、一个领导者成功基石和支撑。也正是有了“大群”的人才,才有了那个奠定魏国成功的基本国策——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出台和执行,才使得曹操作成了三国最为伟大的事业。
孙权生逢幸时,父兄为他打下了三分江山,厚厚《三国》只见孙权一守再守,看似毫无锐气,实则深谋远虑,隐藏实力,要知道古语早云“创业艰难守业更难”!孙家一门三世治理江东,当地豪族归心,人才济济,流派众多,孙权本人年轻虽小,但却天赋极高,极善政治,看似文不能文武不能武,但观孙权一世,江东政治最平静,没有什么地方反叛大臣逼宫,政治平衡艺术精妙之极。用人上孙权不似刘备,看人家庞统长得不漂亮便下放到山村去当县令——孙权很能做到惟才是用,所以东吴先有周瑜后出陆逊,甘宁、吕蒙——都是可与武圣关羽相抗衡的文武双全的盖世英豪。有了大批的人才,倚重一两个顶尖的人才就成为可能。因为他任用得当,所以他同样圆满地实现了自己的战略目标。那周郎公瑾可是孙策选拔出来而留给孙权的。“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显是江东最出色的人物之一。也是仲谋自家人才战略的正确——全心全意依靠周公瑾,取得了赤壁大战的辉煌胜利,为三国分立,称帝江东,奠定了基础。
刘皇叔显得就有些惨淡了,虽然得全号称能得一即能得天下的“伏龙、凤雏”,但终其一生,这位平民皇叔也未有建立起能满足自己事业发展需求的人才库。或许和自己的人才观念有关,干渴的“鱼儿”好容易得到一池“大水”,就再也不愿意得到更多的水,不想也不会改造这片“水”让它更深更阔成为一片汪洋。诸葛亮个人聪明才智是无与伦比,但似乎也不愿为刘皇叔引进和培育更多的优秀人才。仅以诸葛孔明首次用兵博望坡为例,诸葛亮以“恐关、张二人不肯听吾号令”为由向刘备〃乞假剑印〃而掌握军政大权,之后的战术分工更是语焉不详:要那张飞只管“纵火烧之”,关羽要“放过中军,纵兵袭击后军”,关平、刘封负责“预备引火之物”,赵子龙则是“只要输,不要赢”,老师爷孙乾就只“安排功劳簿”罢了,这种战术安排完全漠视民主决策及对将帅的锻炼,取而代之是诸葛亮个人专断。这种习惯导致了后来蜀汉政权内部对诸亮葛个人的绝对依赖,广大谋士及将士缺乏谋略的锻炼,万难能为蜀汉政权造就和培养后续人才——于是,未能成为“汪洋”的那池子水干涸之后,“鱼儿们”的命运就这样定下了。

『拾』 毕业论文写周瑜那方面比较合适

对历史上周瑜在战争中表现进行分析,比如计策,结果

历史上周瑜对东吴的历史,政治,军事,经济,文化风俗所产生的作用

表述历史上周瑜和小说中的不同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