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论文题目 » 余华小说中的生存意识开题报告
扩展阅读
中国网络原创新人乐团 2021-03-31 20:26:56
党政视频素材 2021-03-31 20:25:44
厦门大学统计学硕士 2021-03-31 20:25:36

余华小说中的生存意识开题报告

发布时间: 2021-03-29 21:15:49

Ⅰ 余华小说《活着》的创作背景是什么暗含什么时代意义呢

从国民党统治后期到建国初期,作者经历了从大富大贵到赤贫如洗的物质生活的巨大变迁,更是一次次目睹妻儿老小先他而去。后来,一首美国民歌《老黑奴》深深地打动了作者,作者决定写下一篇这样的小说,于是就有了1992年的《活着》。

写人对苦难的承受能力,对世界乐观的态度。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活着》展现了一个又一个人的死亡过程,掀起一波又一波无边无际的苦难波浪,表现了一种面对死亡过程的可能的态度。

(1)余华小说中的生存意识开题报告扩展阅读:

主要人物介绍

1、徐福贵

徐福贵本来是地主家的少爷,年轻时不懂事,又赌又嫖,后来龙二设下赌局骗光了他的家产。后来他的老婆家珍因苦痛的命运而去世,他的女婿因为工地事故也死了,只留下了他和他的孙子。但没想到的是,最后连他的孙子也因为吃豆子而被活生生撑死了。

2、有庆

有庆是徐福贵的小儿子,从生下来就经历穷苦的困扰。他喜欢跑步,鞋子经常穿坏,还被福贵责备,为了鞋子能够安好,冬天光着脚就去上学。后来听说要献血,第一个跑到了医院,但没想到却被活生生的吸死在了这里。

3、苦根

二喜和凤霞的儿子,生下来母亲就死了,开始一直是二喜带着,二喜死后,福贵带着他。因为穷困,没有吃多少好的东西,有一天生病,福贵给他做了很多的豆子。可没想到,因为穷,他连豆子都是很少吃的,这一下直接撑死在了家中。

Ⅱ 论余华《第七天》中的杨飞形象开题报告怎么写<最好是完整的开题报告哦,在这里谢大家啦>

余华《第七天》中的杨飞形象开题报告研究现状(国内外)、发现趋势、本论文的创新点、论文时间安排、可能的成果、致谢

Ⅲ 论余华《第七天》中的杨飞形象开题报告怎么写

你多找来点关于你这个题目的材料自,到时候挑一个写的比较少的方向,你真的要从听说读写中挑出一方面,我也是英语专业的,我写完论文了。现在论文要求 不能太泛太空太大,你从这四方面挑一个肯定有的说,是写5000字吗?肯定能写够,记住千万多找材料,不然凭自己想是不行的!

Ⅳ 开题报告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怎么写

理论意义是指对于学科理论体系的构建和研究的意义,这主要要联系个人专业背景来谈。

现实意义是指运用方面的意义,比如说可以供心理辅导、学校心理健康课参考,引起全社会对家庭教育的重视等等。

纵观整部小说,太多的痛苦和离别、暴力和流血、痛苦和灾难让人久久不能释怀,玛丽雅姆被枪决更是给人一种悲切甚至悲壮的感觉。然而,故事的结尾也给了读者希望:战争结束了,和平重新降临这个国度;干旱结束了,大雪昭示着绿色和丰收。

最终,阿富汗的塔利班政权被推翻,民主政府上台,平等和自由开始降临这片饱受了30年灾难的土地。莱拉最后也逃脱了拉希德的魔爪,与塔里克结婚,享受与孩子一起的天伦之乐,重新获得了自由和幸福,恢复了女性的自我和本性。

诚如鲁枢元所说:“女性的真正解放,在于恢复女性长久以来被压抑、被扭曲的天性,发扬女性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的独特优势。这表现为:大地崇拜的女性精神,护佑万物的女性伦理,充满感性与温情的女性思维。” 由此可见,阿富汗妇女一定能够通过不断努力,实现与男子地位平等,在阿富汗的重建中发挥重要作用。

(4)余华小说中的生存意识开题报告扩展阅读:

创作背景

胡赛尼在回复《京华时报》采访邮件中称,在完成《追风筝的人》之后,他对于创作有关阿富汗女性故事的想法相当着迷,于是就写出了《灿烂千阳》,他希望这本小说能为阿富汗传统妇女增添更多深度、细致与情感的内涵。与前一本小说《追风筝的人》一样,《灿烂千阳》讲述的也是一个关于爱的故事。

对于新书取名《灿烂千阳》,胡赛尼解释说,该书的书名源自一首有关喀布尔的诗,“这首诗是17世纪阿富汗诗人Saib-e-Tabrizi在参观喀布尔之后创作的,其末尾词语‘一千个灿烂的太阳’正适合这本小说想要表达的主题。与此同时,这首诗还很适合书中人物即将离开深爱城市时的悲伤气氛。”

胡赛尼坦言创作《灿烂千阳》时困难也更多:“开始创作时,我对是否有能力再创作出一本成功的小说有些疑虑,缺乏自信,尤其是知道有众多读者正迫不及待地想看我的新作品后,我就更加恐慌,我的妻子可以为我作证。但当我提起笔创作,故事情节开始进行时,我就很快融入了主角玛丽雅姆与莱拉的世界,忧虑逐渐消失了。”

胡赛尼说,当他开始写时,他不断想起那些充满韧性的阿富汗妇女。“虽然她们不见得是引发我描写莱拉或者玛丽雅姆的灵感来源,但她们的声音、面容与坚毅的生存故事却一直影响着我,可以说,来自阿富汗女性的集体精神力量给我的创作带来了很大启发。”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灿烂千阳

Ⅳ 余华的小说活着中的生存理念

《活着》向人们展示了人在极度苦难状态下的生命承受能力。本文拟通过探析小说主人公富贵在极度苦难的生存状态下所体现出的生命承受能力,来分析支撑其坚强生存理念背后的精神源泉:对命运的顺从与认同,亲人间体现出的脉脉温情,以及富贵深厚的家庭情结。富贵所持的那种面对苦难而活着的"在世"态度,不仅是一个农民的生存体验,也是具有人类普遍性的面对苦难的生存理念和生存策略。
苦难与生命,历来是作家诗人们孜孜不倦探求的永恒主题。无论是普罗米修斯崇高的牺牲,还是俄底修斯历程的艰难,无论是屈原九死不悔的求索,还是杜甫老病孤舟的吟哦,无不体现出人在艰难困苦中对生命本身意义的自觉追求。

Ⅵ 论述余华小说《活着》的人生观"论文,写好的

人生观是指对人生的看法,也就是对于人类生存的目的、价值和意义的看法。人生观是由世界观决定的。其具体表现为苦乐观、荣辱观、生死观等。人生观是一定社会或阶级的意识形态,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的产物,受人们世界观的制
人生观是指对人生的目的、意义和道德的根本看法和态度。内容包括幸福观、苦乐观、生死观、荣辱观、恋爱观等。它是世界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世界观的制约。人生观主要是通过人生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三个方面体现出来的。
每个人的人生观在不同时期会发生变化,这种变化的外因是日益疯狂的世界,导致很多人的直觉和感受发生变化,产生人生观错位等,也许这是人类世界发展所带来的不可避免的问题。
在自然界中,人生观无可厚非,生存第一,生存至上;在阶级和制度下,人生观有进步和落后之分。

Ⅶ 求余华《活着》的论文,越细越好,最好与偶开题报告,文献综述等等,谢谢,急用~~

以下是活着赏析,希望可以帮助你

作者在此书中讲述了,地主少爷富贵嗜赌成性,终于赌光了家业一贫如洗,穷困之中富贵的富贵因为母亲生病前去求医,没想到半路上被国民党部队抓了壮丁,等他再回到家,女儿已经成了哑巴,母亲也病了,家里一点吃的也没有。命运就是这样的作弄人,这样的令人无法琢磨,令人尴尬的无奈着,痛苦着。一次又一次战乱和动荡,这个家庭在生存线上苦苦挣扎。新中国成立,在大跃进运动中,饥荒饿得福贵的妻子家珍驼了背。邻居们为争抢剩余的发了霉的红薯大打出手,福贵的儿子为救学校校长的老婆产后大出血,踊跃献血,忙乱中被抽多了血,死了……然而,真正的悲剧从此才开始渐次上演,每看几页,都有我眼泪湿润的感觉,坏运气总是降临到福贵的头上,在小说的最后,悲剧和失败越来越多,眼泪和痛哭几乎成了家常便饭。
我真的不想继续我的痛苦,我真的不想再折磨自己,想自己也算是个“久经考验”的读书不少的人了,怎么在这个时候会为了一个并不关乎自己任何前途命运的一本书而“浪费”自己的感情,我当时真的在心里痛斥大骂这个余华,为什么一定要把人家弄那么悲惨,仗着自己有点才华就那么肆意的折腾读者的感情,真是太没人道了,不过,倔强的自己还是顽强的把这本上看完了,另一个心思却不得不叹服作者的文学艺术造化,我不得不承认,这本书是我看过的书中最有艺术价值的书之一,我也因此想到了美国短篇小说作家艾米丽·卡特对中国著名作家余华的长篇小说《活着》的评价,艾米丽对《活着》的语言、情节,娓娓道来的叙述方法,简朴优美,未曾雕饰的魅力及小说中关于生、死、命运的内涵都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艾米丽写道:“如果现在要读一些东西,显然你应该读一些永恒的东西。《活着》就是这样一流的作品”。
余华在书中说“活着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叫喊,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人们的责任。”忍受,忍受生活赋予的快乐和痛苦、幸福和不幸、悲伤和高兴以及兴奋和无奈等等……哪怕生命里难得的温情将被一次次死亡撕扯得粉碎,也要坚强的忍受,这个就是书的本意内涵吗?如果从这个意义上理解,我还是可以接受的,这个是我猜测的一种。
“老人和牛渐渐远去,我听到老人粗哑的令人感动的嗓音在远处传来,他的歌声在空旷的傍晚像风一样飘扬,老人唱道:
少年去游荡,
中年去掘藏,
老年做和尚。”
书的最后似乎没有忘记又留下的讲述者自己在慢慢降临下来的夜幕中说的一句令人回味的话,“我知道黄昏正在转瞬即逝,黑夜从天而降了。我看到广阔的土地袒露着结实的胸膛,那是召唤的姿态,就像女人召唤着她们的儿女,土地召唤着黑夜来临。”我真的有种不愿意的猜测,余华是不是想告诉读者,生命中其实是没有幸福或者不幸福的,生命只是仅仅活着,仅仅只是一种存在,它和其他万物一样并无任何意义。追寻,探究的本质不过是一个大笑话而已等等,而没有其他任何过多的意义?在表达手法上,他用一种近乎冰冷且似乎没有温度的笔调娓娓叙说一些其实并不“正常”的故事,人的命运就是如此这般的循环往复,一代又一代的周而复始……
夜深人静的时候,如果想到这些,再想到不久前的[静在深秋]友的《祭奠自己》,再想到林语堂《生活的艺术》中说“……如果我们在世界里有了知识而不能了解,有了批评而不能欣赏,有了美而没有爱,有了真理而缺少热情,有了公义而缺乏慈悲,有了礼貌而一无温暖的心,这种世界将成为一个多么可怜的世界啊”,确实有点令人不寒而栗、毛骨耸然。现实中痛苦和快乐的人们不禁要问,生命的意义难道是真的如此脆弱

Ⅷ 研究余华小说《兄弟》的生存哲学应该写哪些内容

内容提要:生即降生、产生,事物的开端,意为“存在”,生容易;活即活着,指生命有机体的现实状态,跟“死”相对,与生存是同一层次的概念,活也很容易。但生活不容易。在余华的小说中,他通过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向我们展示了“生”和“死”的交替,貌似对“活着”的状态很无奈、很悲观,其实是向我们诠释了“生活”的真正内涵———精神关怀。
关键词:生活生存 价值

一 生———存在

生即降生、产生,事物的开端,意为“存在”。都说万事开头难,其实生很容易。对于世间万物,在必然性中一次偶然就促使了其产生,有时它的存在并不是以人的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所引导的。存在只是一种状态,存在主义者用存在这个概念把世界的统一性归结为存在。他们认为,人们所认识的任何事物,不管怎样千差万别,在“存在”这一点上总是相通的,它们都是存在者。但人和物的存在是不同的,物是自在的存在,而人是自为的存在。

自在的存在是纯粹地、绝对地存在的,不以人的意识是否显现它为转移。在余华的作品中,任何一个故事都是在一定的环境下产生的,而这种环境,并不是余华或者是任何人所刻意造就的。余华的小说《兄弟》创作于2005年,对于《兄弟》的问世,余华就直言不讳地表示是纯属偶然。他本来要计划写一部100万字的家族小说,没想到写了20多万字时便无法进行下去。无奈之中,他暂停了这部长篇的写作,到美国浪迹了7个月,之后又回到北京准备写一部较短的长篇。正在此时一则电视新闻吸引了他,说的是一名农民工讨薪不成,爬上高高的塔楼要自尽,塔下人群乱哄哄,忙着寻求解救农民工的方案。他突然感觉这是一个不错的小说素材,就有了表达的欲望。可写着写着,这个故事竟不由自主地向另一个故事偏移,发展到最后便给我们呈现了小说《兄弟》。

“自为的存在”和“自在的存在”相反,它主要是指人的意识的存在。自为的存在只能作为虚无、超越性、否定性而存在,意味着它不能作为现成已有的东西而存在,换言之,它“是其所不是且不是其所是”1。自为作为存在的缺乏总是追求、趋向存在,这种不断地追求和趋向使人不断地超越、否定自己和世界,不断地使自己和世界获得新的价值和意义。在读余华的作品时,往往会有这种感觉:人活在世界上仅仅是一种存在;而与生对应的死,其实也是一种存在。古罗马哲学家就说过,从诞生的那一时刻起,自然就挽着我们的手一步步地向死亡走去。生和死同样都是不可抗拒的。对于《活着》,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被主流文学评论为余华将主人公福贵最终的活着类比为一种牲畜式的生存,并予以唾弃。但我们看到,随着时间的流逝,大家对《活着》开始有了新的评价,认为《活着》是繁花落尽一片萧瑟中对生命意义的终极关怀;福贵的命运昭示着人类苦苦追寻一切,不过虚妄而已,结尾那个与福贵同行的老牛暗示一个令高贵的人难以接受的事实:其实人真的只是一种存在,它和万物一样并无意义。

二 活———生存

活即活着,指生命有机体的现实状态,跟“死”相对,与生存是同一层次的概念。要想活着其实很容易,只要生物有机体还维持着生命,就意味着活着,没有死。它可以是没有目的、没有意识的行为,形同行尸走肉,与死并无根本的差别。

余华早期作品中的人物就如同一具具行尸走肉,他们极端、麻木、暴力、缺少人性。比如在其早期作品《现实一种》中描写的山峰、山岗两兄弟,他们灵魂的麻木、感情的缺失、头脑的弱智,在小说开头的叙述中,我们就能得知,“在山岗和山峰兄弟俩的印象中,晴天十分遥远,仿佛远在他们的童年里。”而在《世事如烟》中,余华用阿拉伯数字为人物命名,试图抹掉人物的个性,而这些人物也都是些亡命之徒,生活在暴力与血腥之中。

在余华对自己童年的描述中,我们也能发现,在医院长大的余华,从童年起就已经看到了生与死的交替。在他的小说中,他也时时刻刻地通过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向我们展示这种“生”和“死”的交替。比如在小说《活着》中,主人公福贵的身边就时刻地在上演着这种生与死:因为自己赌博输光家产,自己的爹被气死;儿子有庆的出生;母亲病死;难友老全的意外而死;儿子血被抽干而死;女儿因生产大出血而死;外孙苦根的出生;妻子家珍病死;女婿二喜因工而死;苦根吃豆撑死。福贵这一生经历了太多的死亡,面对亲人的离去,福贵是悲伤的,但悲伤过后,也只能接受。就像余华自己说的,“写作过程让我明白,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2。

在余华的小说中,他通过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向我们展示了“生”和“死”的交替,貌似对“活着”的状态很无奈、很悲观,其实那里透露着他对生活的渴望:人要活得像个人样,不能等同于行尸走肉,人除了物质的需求更需要精神的关怀,需要自我的实现。

三 生活———精神关怀

物质需求是人之存在的基础,它是实现人生目的的手段,而绝不是目的本身。人生的目的是生活,生活是为了生存和发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生活不同于生存,它需要精神的关怀,需要以发展、进步作为目标,需要激情,需要实现人生价值,是自我实现的过程。

生活在快节奏中的人们,由于生活的紧张、工作的压力、挫折的烦恼、责任感的重负,非理性受到极大的压抑,他们需要感情的宣泄、情感的寄托,有爱和被爱的要求,有与人交往的愿望。这就使人性中心理层面的需求上升到显著的位置,同时使人格显得更为重要。他们关心在交往中自己的地位,别人如何看待自己,需要把他们看成是团体中的一员,是团体不可缺少的部分。他们要求得到尊重,维护个人品德和自尊心。耶鲁大学教授阿吉里斯认为:“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家相信自我尊重、自我接受和心理成功是构成我们社会中个人精神健康的主要因素。”3日本经济的发展就受益于对人情感的信任、尊重、自我价值的发挥。

生活在集体中,人性中各种本能的欲望,非理性的情感越发明显地展示出来。人作为一种社会存在物,有理智,但同时更有意志和情感。“霍桑试验”证明,经济动机并不是人们唯一的主要动机,主导人们行为的,也不仅仅是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逻辑理性;人性中还有情感、情绪等非理性的内容,有被理解、被关怀的情感的需要,支配人们行为的更多的不是理性而是情感因素。因此,人不仅仅是自然的存在物,更主要的是社会的存在物。作为社会的人他们不仅要求在社会上寻求收入的源泉,凭借理性追求个人利益,而且还有情感,要求得到友谊、安定和有所归属,同时得到尊重,这些都属于精神关怀。
在余华前期的小说中,我们很少能看到对这种“生活”的描写;但在他的后期作品中,这种“生活”的真正内涵随处可见。他在小说里向我们展示了个人渴望得到家庭、团体、朋友、同事的关怀爱护理解,对友情、信任、温暖、爱情的需要。兄弟情、父子情、爱情陆陆续续地出现在其作品里,向我们诠释了“生活”的真谛。

首先,我们来解析余华作品体现出的人的最基本的需要:生理和安全的需要。生理需要最重要当属吃饭问题,这在余华的小说中随处可见。小说中的主人公经常因为吃饭问题而烦恼,《活着》中凤霞因为一块地瓜被人抢去,而向对方挥起了锄头。而在人们饿得只能靠喝水充饥的时候,家珍却从开米行的父亲处,得到了一小袋米,“粥熬成后,我们一家四口人坐在桌前,喝起了热腾腾的米粥。这辈子我再没像那次吃得那么香了,那味道让我想起来就要流口水。有庆喝得急,第一个喝完,张着嘴大口大口地吸气,他嘴嫩,烫出了很多小泡,后来疼了好几天。”4小说《活着》中对一家四口回到家煮粥、喝粥的场景描写,让读者深深体会到饥饿的感觉,人只有在满足了吃饭这样的生理需要的基础上,才能从事其他活动。同样在《许三观卖血记》中,也有对饥饿场景的描写:许三观给喝了一个月玉米粥的家人做了一顿红烧肉,只是这顿红烧肉是许三观用嘴做的,几个孩子听完后“心满意足,酣然入睡”。

其次,我们来解析余华作品体现出的归属感的需要。由于社会生活的动荡,特别是由于社会环境产生巨大冲击而威胁人的生存时,人们越发具有强烈的归属感。正如埃里奇·弗罗姆所注意到的,人们总有一种逃避一个人站着时的那种孤独感的愿望,个人常常愿意放弃自我而从属于团体,而这正是工业化发展的一种必然结果。在小生产的自由经济时期,人们凭个人奋斗就能取得成功;但随着社会大生产时期的到来,人们开始以新的目光审视传统的价值,发现自己的命运是以一种不受理性和公正支配的方式同别人的命运交织在一起。因此,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不再相信有关冒险、奋斗、成功的老公式,而把眼光转向并不具有冒险性但却相对安全的职业。这正如宾克莱所描述的:“许多人通过对组织的忠诚,对团体思想的忠诚,或者通过认为组织是保佑人平安渡过难关的地上天父,或者通过根据自己在组织中的地位而遵从那里要求的社会习俗,或者通过允许甚至欢迎组织接管个人生活中的许多职能,因而,他们发现了一种新的世俗宗教,或者至少发现一种新机构,他们在那里边能找到一种稳妥踏实之感。”5这并不是一种宗教信徒式的热忱,人们贬低物质上的渴望,投入集体中,是因为他们认为世界可以通过归属而得救,人可以通过把自己融合于某种更大的实体中而重新发现自己,正所谓集体中个人价值才能获得真正的实现。

每个人对家庭都有一种归属感,希望在一个安定、稳定的环境中生活,有家人的陪伴与关怀。《活着》中,福贵在进城给娘找大夫的时候,被国民党军队抓去拉大炮,每天在枪林弹雨中生活,这个时候福贵想的只有家和亲人,在险境中生活的福贵每天想的都是什么时候能回家,过安生的日子。而福贵自从赌博输掉家产“重新做人”之后,对自己的家庭也有了一种从未有过的责任感,他意识到从今以后他要赚钱养活家人,对于他来说只能去种地,于是他低着头向龙二租了五亩地,通过自己的劳动来养活自己的家人,这样的生活跟过去有着天壤之别,但相信这个时候的福贵是充实的、幸福的。

再次,让我们解读一下余华关于“爱”的生活描述。典型的如《许三观卖血记》中的许三观。许三观深爱着他的妻子许玉兰,即使许三观曾经疑心许玉兰和何小勇有过偷情行为,当许玉兰在文革中被批斗时,“看到许玉兰这个样子,许三观眼泪都快出来了”6。许三观也痛惜着他的大儿子许一乐,即使这个儿子看起来“长的像他老婆的旧相好”,许三观仍然在闹饥荒的年代,带着许一乐到胜利饭店吃面条。许三观卖过很多次血,每次我们都可以把它理解成因为爱,直到他老了,血没人要了。

《兄弟》中的父亲宋凡平对家庭付出无私的爱。余华说“:这是我心中理想的父亲,在我少年时期所处的那个时代,的确有很多这样的父亲,他们承受的压力比现在大多了。我记得我一个同班同学的父亲,跳井自杀前一天,我还看见他拉着儿子在大街上说话,样子笑嘻嘻的。‘文革’的世界有特别丑恶的一面,也有特别美好的一面。宋凡平这样的父亲,代表了中国传统家庭中的典型父亲,他们没有办法在外面实现个人价值,便把所有美好的人性都在家庭中释放出来了。我的父亲靠边站后,最颓废也就是躺在床上一声不吭,不给我们一点气受。相反,我们现在做父母的,反而没有这样的心理承受力。”7

当我们解读婚姻时发现,没有爱情的婚姻是生存,有爱情的婚姻才是生活,其中主要的差别在于,是否是有质量、有目的的行为,是否充满了爱的精神关怀。生存式的婚姻使人变得麻木,婚姻已经演绎成了一种纯粹的繁衍后代的行为和责任;而爱情式的婚姻是两个人心与心的碰撞,它以爱为基础,可以产生出巨大的激情和能量,去创造出一个美好的世界,使生命更有价值和意义。我们能从余华后期的作品中,读出这种爱。比如《活着》中福贵对家珍的爱、二喜对凤霞的爱,《兄弟》中宋凡平和李兰的爱、林红和宋钢的爱,这些人对生活、对爱情都在默默付出、不求回报。

最后,让我们来解读余华关于“乐观”的生活描述。生活中虽充满了苦难和悲剧,但同时生活中也充满了温情与爱。我们要乐观地承受,要勇敢地面对,活得精彩。余华在《活着》的前言中表示:我和现实关系紧张,说得严重一些,我一直是以敌对的态度看待现实。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内心的愤怒渐渐平息,我开始意识到一位真正的作家所寻找的是真理,是一种排斥道德判断的真理……。当时他听到了一首美国民歌《老黑奴》,歌中那位老黑奴经历了一生的苦难,家人都先他而去,而他依然友好地对待世界,没有一句抱怨的话。这首歌深深打动了他,他决定写人对苦难的承受能力,对世界乐观的态度,这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活着》。

在他的小说《活着》中,福贵的一生经历了生活中所有的苦难,心已麻木,但却依旧顽强地活着。小说中其他人物面对苦难也有着同样的乐观精神,如福贵娘说“人只要活得高兴,穷也不怕”。家珍知道福贵赌输了所有家产时,只是说了句“只要你以后不赌就好了”8。

余华的小说大部分都是悲剧,包括人物的悲剧性,作品中悲观的情绪等,这在其前期创作中尤为明显。后期的作品中依然存在悲剧,但我们却能从悲剧中读出希望,生活不再只有阴冷、残酷、毫无希望,而是逐渐变得美好。余华说:“作家的使命不是发泄,不是控诉或者揭露,他应该向人们展示高尚。这里所说的高尚不是那种单纯的美好,而是对一切事物理解后的超然,对善与恶一视同仁,用同情的目光看待世界。”9

人不仅追求感官的物质享受,而且要追求各种精神上的享受,追求道德上的合理性,知道自己行动的价值。现代人在社会所提供的一切可能条件下力求高尚、理想人格的现实化、完善化、平衡化。对于精神健康的人来说,以自主性、积极性、独立性和创造性的形式来追求自我发展、自我实现。这就是生活!(作者系沈阳工业大学教师)

Ⅸ 论余华小说中的苦难意识开题报告怎么写

论余华小说中的苦难意识开题报告简单的,我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