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论文题目 » 管理费用开题报告
扩展阅读
中国网络原创新人乐团 2021-03-31 20:26:56
党政视频素材 2021-03-31 20:25:44
厦门大学统计学硕士 2021-03-31 20:25:36

管理费用开题报告

发布时间: 2021-03-24 22:24:51

1. 跪求一篇有关投资组合风险的大学本科毕业论文,包括开题报告任务书等~

需要就联系 [email protected]

投资组合规模风险和收益的关系研究

内容摘要:现代投资组合理论认为不同风险资产进行组合后,在保证投资收益的基础上可以有效地降低组合的风险。本文以沪市上市公司为例,根据上市公司2001-2005年近五年来的市场表现,分析投资组合规模、风险和收益的关系。通过研究发现:投资组合存在适度组合规模,组合规模过大会出现过度组合的问题;组合规模的增加能够有效地降低非系统性风险,但在提高组合收益上效果并不明显。

关键词:投资组合 投资风险 投资收益 实证研究

在证券市场上,无论是机构投资者还是个人投资者,都面临着如何提高证券投资收益和降低证券投资风险的问题。根据现代投资组合理论,投资者进行证券投资时,可以在两个层面上进行投资组合,第一个层面是对证券市场上已有的证券投资品种之间进行投资组合,第二个层面是对同一投资品种内部的产品进行投资组合。
投资者通过两个层面上的投资组合可以在保证收益的基础上,大大降低证券投资的风险。对机构投资者而言,由于其资金实力比较雄厚,能够保证其在两个层面上都可以进行广泛地投资组合,从而达到提高收益和降低风险的目标。
由于目前能够在证券市场中进行交易的投资品种并不是很多,而且每一个进行交易的投资品种有其特殊的发行主体和交易主体,其市场功能和定位也完全不同,其在证券市场的存在是为了满足不同投资者不同的投资需求,其所表现出来的风险与收益的关系也比较匹配,故在第一个层面中通常不存在投资组合规模问题。机构投资者通常会在第二个层面上面临投资组合的规模问题,虽然通过进行广泛的投资组合可以使投资风险降到很低的水平,但由于组合规模过大投资的对象过度分散也会降低投资组合的收益。这主要是因为维持数目众多的证券组合需要较高的交易费用、管理费用和信息搜寻费用,而且数目众多的证券组合中可能包含一些无法及时得到相关信息且收益较低的证券,从而无法及时有效地进行投资组合调整。对个人投资者而言,由于其资金和精力有限,在两个层面上都无法进行广泛地投资组合,只能选择较小的投资组合,通常把资金集中投资于某一投资品种,由于投资组合的过度集中又使其面临巨大的投资风险。个人投资者也需要在有限的条件下进行适当的投资组合以规避投资风险。
因此,证券投资组合的规模既不能过度分散也不能过度集中。投资组合规模、风险和收益之间存在最优化配置问题,即一个合理的组合规模可以降低投资风险,保证稳定的投资收益。根据中国证券市场的不同交易品种的实际交易情况,证券投资组合的规模问题一般只表现在股票投资上,证券投资组合的规模问题基本上可以用股票投资组合的规模问题来反映。

投资组合规模与风险关系研究综述

从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开始出现了一批对投资组合规模与风险关系研究的经典文章,成为当时投资组合理论研究的一个热点,这些研究主要是围绕简单分散化所构造的组合即简单随机等权组合来展开的,但都有其各自不同的侧重点。具体来说,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研究一国证券投资组合规模与风险的关系;二是从数理角度来推导组合规模和风险之间的模型;三是研究跨国证券投资组合的规模与风险的关系。相对来讲,研究一国证券投资组合规模与风险的关系更具有现实意义,大多数的研究也主要围绕一国投资组合规模与风险的实际情况进行研究,从中找出投资组合规模与风险的相互关系。

国外学者研究综述
埃文斯和阿彻第一次从实证角度验证了组合规模和风险之间的关系。他们以1958-1967年标准普尔指数中的470种股票为样本,以半年收益率为指标,采用非回置式抽样方法,分别构建了60个“1种证券的组合”、60个“2种证券的组合”……60个“40种证券的组合”。在计算各个组合的标准差后,再分别计算不同规模组合标准差的平均值,并标准差的平均值代表组合的风险。
研究发现:当组合规模超过8种证券时,为了显著(0.05水平)降低组合的平均标准差,需要大规模地增加组合的规模。t检验的结果表明,对于只含2种证券的组合,为了显著降低组合的平均标准差,必须增加1种证券,对于规模为8的组合,必须增加5种证券,而规模大于19的组合,至少必须增加40种证券,才能取得显著的降低效果。组合规模与组合的分散水平存在一个相对稳定的关系,组合标准差的平均值随着组合规模的扩大而迅速下降,当组合规模达到10种证券时,组合标准差的平均值接近0.12,并趋于稳定,再扩大组合规模,组合标准差的平均值几乎不再下降。
费希尔和洛里(1970)对比研究了简单随机等权组合和跨行业证券组合,研究发现:当组合规模超过8种股票时,组合的收益和风险开始趋于稳定,因此增加组合中的股票数不能再有效地降低非系统性风险;在同等组合规模上,跨行业证券组合的收益与风险和简单随机等权组合无显著的差别,因此,跨行业证券组合不能取得更好的分散非系统性风险的效果;市场整体的分散程度只有“一种股票”组合的50%-75%,即市场整体的风险只是“一种股票”组合风险的50%-75%。持有2种股票可降低非系统性风险的40%,当持有的股票数分别为8、16、32、128种时,分别可降低非系统性风险的80%、90%、95%、99%。

国内学者研究综述
国内学者对投资组合理论在我国证券市场中的应用也作了大量的研究。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研究投资组合规模与组合风险关系上,通过构造简单随机等权组合来观察组合风险随组合规模扩大而变化的情况,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有:施东晖(1996)以1993年4月-1996年5月上海证交所的50家股票为样本,以双周收益率为指标,采用简单随机等权组合构造50个“n种股票组合”(n=1,2,…,50)来推断股票组合分散风险的能力,得出“投资多元化只能分散掉大约20%的风险,降低风险的效果极其有限”的结论。
吴世农和韦绍永(1998)以1996年5月-1996年12月期间上证30指数的股票为样本,以周收益率为指标,采用简单随机等权组合方法,构成了30组股票种数从1~30的组合,以此研究上海股市投资组合规模和风险的关系,结果表明,上海股市适度的组合规模为21~30种股票,该组合规模可以减少大约25%的总风险,但是,他们更重要的发现是这种组合降低风险的程度和趋势是非常不稳定的。
李善民和徐沛(2000)分别以深市、沪市以及深沪整体市场为目标研究市场,计算各个市场组合规模与风险的关系,得出“投资者实现投资多元化,持有的股票总数大约可以控制在20种以内,这一适度规模可以使总风险减少约50%”的结论。
顾岚等人(2001)以深沪114种股票为样本,以日收益率为指标,分别研究了不同年份、不同行业的等权组合规模的情况,得出“不同年份的组合方差相差很大,不同行业对于不同组合数目方差的降低有明显差别”的结论,此外他们还对比了马科维茨组合和简单等权组合,发现在方差的减少效果上,马科维茨组合优于简单等权组合,并且马科维茨组合的规模小于简单等权组合。
高淑东(2005)概括了证券组合中各证券预期收益之间的相关程度与风险分散化之间的关系,通过分析指出:其一,证券投资组合中各单个证券预期收益存在着正相关时,如属完全正相关,则这些证券的组合不会产生任何的风险分散效应,它们之间正相关的程度越小,则其组合可产生的分散效应越大;其二,当证券投资组合中各单个证券预期收益存在着负相关时,如属完全负相关,这些证券的组合可使其总体风险趋近于零(即可使其中单个证券的风险全部分散掉),它们之间负相关的程度越小,则其组合可产生的风险分散效应也越小;其三,当证券投资组合中各单个证券预期收益之间相关程度为零(处于正相关和负相关的分界点)时,这些证券组合可产生的分散效应,将比具有负相关时为小,但比具有正相关时为大。
黄宣武(2005)利用概率统计原理对证券的投资组合能减轻所遇的风险作了讨论,并介绍了如何选择投资组合可使所遇风险达到最小。实证表明:证券组合确实可以很好的降低证券投资风险,但也必须注意,证券组合的资产数量并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要恰到好处,一般在15种到25种之间,可以达到证券组合的效能最大化。
杨继平,张力健(2005)应用上证50指数中的36只股票近三年的月收益率数据对沪市投资组合规模与风险分散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并讨论股票投资组合适度规模的确定问题。 通过实证研究得到以下结论:其一,上海股市的投资风险结构有所完善,但投资风险的绝大部分依然体现在宏观的系统风险方面,而较少体现在反映上市公司的经营状况等非系统因素的非系统风险方面,从而造成投资者无法以股票表现的好坏来评价公司的经营业绩;其二,上海股市个股表现优劣相差悬殊,投资者不可只为追求组合非系统风险的分散,而盲目增加组合规模,进行理性的筛选是必要的。
本文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通过采用上海证券市场最新的数据,研究在现有的市场情况下,投资组合规模、投资风险和投资收益之间的关系。希望通过研究,能够为投资者进行证券投资组合提供理论和实践的参考。

实证研究

研究样本及数据
本文以2001年1月1日以前已经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司为样本,一共为562家上市公司,再剔除资料不全的上市公司共有352家上市公司纳入我们的研究范围。本文以周收益率为研究对象,研究上述公司在2001年-2005年时间段内进行投资组合的市场表现。数据主要来源于爱建证券网上交易系统,还有部分数据来源于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

投资组合的构造方法
本文采用非回置式随机抽样方法从352家上市公司选择股票,并按照简单等权的方法进行1-30种股票的投资组合。这样进行投资组合的构造,主要是考虑计算比较方便,并且能够说明组合从1只股票增加到30只股票每增加1只股票,对组合投资收益和风险的影响。为了减少一次抽样所带来的误差,本文重复进行了30次这样的随机抽样。通过计算同种规模的投资组合的股票收益率和标准差,得到每种组合规模组合收益率和标准差的平均值,作为该种组合规模的收益率和风险值。

投资组合收益率和风险的计算方法
本文采用对数收益率的方法来计算投资组合的周收益率,由于部分上市公司在整个研究期内发生过分红派息的情况,为便于不同时期的数据进行比较,对上市公司的周收盘价进行了复权处理,这样上市公司的周收益率可以表示为:
Rp=LN (Pt/Pt-1),投资组合风险用组合的标准差σp表示。
投资组合的规模、风险和收益的关系

本文以2001年1月5日至2005年12月30日(共248周)经过复权处理的股票周收盘价作为计算依据,按照投资组合的构造方法进行投资组合,并根据投资组合收益率和风险的计算方法,计算出各种不同组合规模的收益率和风险。同时,为了便于比较,以同时期的上证指数的周收盘指数来计算上海证券市场的系统风险和市场收益率。这样组合的非系统风险就可以通过计算组合的平均标准差与上证指数的标准差而得到。经过计算得出如下结果(见表1)。

投资组合规模与风险的关系 从表1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当组合的规模从1种增加到2种时,组合非系统风险下降了0.74%,当组合的规模从2种增加到5种时,组合非系统风险下降了0.42%,当组合的规模从5种增加到11种时,组合的非系统风险下降了0.26%,当组合的规模从11种增加到17种时,组合的非系统风险下降了0.13%,当组合的规模从17种增加到23种时,组合的非系统风险下降了0.03%,当组合的规模从23种增加到30种时,组合的非系统风险下降了0.01%。从投资组合的非系统性风险下降的情况来看,当投资组合的规模达到17时,非系统风险趋于稳定,达到0.56%。就组合的总风险而言,投资组合的规模达到17时,组合风险也趋于稳定,达到3.34%。虽然继续增加投资组合规模能够降低组合的风险,但当组合数增加到30种时,非系统风险仍有0.52%,组合规模增加了13种,风险仅降低了0.04%,组合的效果大大降低。
从整体上来看,在上海证券市场上随着投资组合规模地不断扩大,投资组合的风险会出现逐步下降的趋势,而且风险的下降速度也是逐渐减少的,最终会趋于稳定。根据投资组合理论,投资组合可以分散组合的非系统风险,但无法分散系统风险,投资组合风险的下降主要是由于非系统风险的下降引起的。因此,计算非系统风险下降额这个指标,能够很清楚地反映投资组合规模的扩大对组合风险的真实影响。
组合规模与风险的回归模型 根据上述的实证检验,可以看出投资组合的规模与组合的风险之间存在相关关系,即投资组合规模的增加会减少组合的风险,但这种关系不是严格的线性关系,埃文斯和阿彻认为投资组合规模与组合风险的关系是:
Yi=A+B/Ni
其中:Ni为组合的规模(i=1,2,3,∧,n);Yi为不同组合规模的σ。本文用表1中的组合风险和组合规模的实际数据对上述模型进行检验,得到如下检验结果:
Yi=3.2747+1.7345/Ni(240.23)(29.49)
R2=0.9688 R2=0.9677 F=870.04
回归模型拟合的非常好,拟合优度为0.9688,调整后的拟合优度为0.9677,整体的F检验也非常显著,各个参数的t检验(括号内的数值)也非常显著,这也说明投资组合规模与组合风险之间确实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我们可以用上述模型对投资组合的风险进行合理的估计。由于组合中存在系统性风险,因此,当N趋向于无穷大时,组合的风险并不趋向于0。
再用表1中组合非系统风险和组合规模的实际数据对上述模型进行检验,得到如下检验结果:
Yi=0.4947+1.7345/Ni(36.29)(29.49)
R2=0.9688 R2=0.9677 F=870.04
这个模型与前一个模型的结果基本相同,只是方程的常数项有所不同,各个参数的t检验(括号内的数值)也非常显著,拟合的结果和上一个模型是一致的,这也充分说明随着投资组合规模的增加,投资组合只能降低组合的非系统风险,而无法降低系统风险。而这个模型之间的差额就是投资组合所面临的系统风险。
组合规模与收益的关系 从表1中的数据中可以得出:当组合规模从1种增加到2种时,组合的收益上升了0.01%,当组合规模从2种增加到5种时,组合的收益上升了0.02%,当组合规模从5种增加到11种时,组合的收益上升了0.02%,当组合规模从11种增加到17种时,组合的收益上升了0.02%,当组合规模从17种增加到23种时,组合的收益上升了0.01%,当组合规模从23种增加到30种时,组合的收益上升了0.01%。当组合规模达到30时,组合的收益为-0.44%,与市场组合-0.23%的收益相差0.21%。
根据投资组合理论,组合的收益是组合中各风险资产收益的线性组合,投资组合数的增加通常并不能增加组合的收益。从实证结果来看,在上海证券市场上随着组合规模的增加,组合的收益出现了有规律的上升趋势,但收益的这种上升程度并不是很高,当组合数增加到一定程度后,组合的收益的变动范围基本上保持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内,即使组合的规模达到很大,与市场组合的收益差距依然很大。因此,投资组合规模的增加并不是增加组合收益的主要途径。

结论

在2001年至2005年期间,上海证券市场上适度的投资组合规模数为17种股票。这种投资组合规模可以降低投资组合总风险1.55%,降低投资组合的非系统风险的比例为73.46%。
投资者可以通过增加投资组合中的股票数来降低组合的非系统性风险,但不能降低系统性风险,组合风险在组合规模达到一定程度时将趋于稳定。
简单的投资组合并不能很好地提高组合的收益水平,投资组合规模存在一定的有效区域,当组合规模超过该区域时将导致组合的过度分散化。组合的过度分散化会产生各种交易费用及相关的管理成本,这样势必会降低整个投资组合的投资收益。

参考文献
1.吴世农,韦绍永.上海股市投资组合规模和风险关系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1998(4)
2.李善民,徐沛.Markowitz投资组合理论模型应用研究[J].经济科学,2000(1)
3.顾岚,薛继锐,罗立禹,徐悦.中国股市的投资组合分析[J].数理统计与管理,2001(5)
4.高淑东.证券投资组合风险的分散化[J].集团经济研究,2005(2)
5.黄宣武.现代投资组合风险与收益的评价[J].甘肃科技,2005(6)

2. 开题报告-电子商务对商品价格的影响

电子商务对商品的价格所带来的深刻的影响,主要包括:电子商务降低采购成本;电子商务实现无库存生产;电子商务实现营销成本下降;电子商务降低企业组织管理费用以及电子商务降低交易费用。通过以上分析,认识电子商务对商品的价格所带来的深刻影响,从而为我国企业更好的运用电子商务提供一点理论支持。

3. 电子商务对企业的影响的开题报告

这是一个互联网的时代,眼镜企业都面临着互联网浪潮的强力冲击,电子商务无论从技术实现还是社会大背景都日益成熟。眼镜企业对企业之间的信息化如何解决?眼镜企业电子商务如何实现?这些都是摆在眼镜企业管理者和信息部门负责人面前实实在在的问题。借助于信息技术手段的创新,实现物资采购工作的网上招标、网上竞价、货比三家,利用电子商务来重新整合资源,规范业务流程,对于眼镜企业信息化来说是一次良好契机。
一、电子采购的现实应用要求
"买的便宜卖的贵,中间环节不浪费",有人这样形象的归纳眼镜企业赢利的三要素。在眼镜企业人财物、产供销各环节中,采购成本的降低是一个最容易见效的环节。有人做过这样的统计,采购成本每降低1元所获取的效益相当于多销售5 -15元眼镜产品。实施电子采购系统,具有项目实施周期短、效果明显的优点。眼镜企业内部对于实施电子采购提出了更多的要求:
1、降低采购成本的要求
随着眼镜企业之间竞争加剧,公司领导纷纷要求物资管理部门降低采购成本。这样,衡量采购人员工作绩效起码有以下两方面:第一,把眼镜企业所需要的物品买回来以保证企业生产、运营的连续进行;第二,与上一年度或上一季度相比,采购成本降低的幅度。两者在某种程度上是相矛度的,这就要求采购人员花相当部分的时间和精力去策划、去沟通、去协调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2、采购知识体系更新的要求
中国加入WTO,中国政府对关税的进一步降低,国内眼镜企业将与国外眼镜企业在同样的条件下展开竞争。随着竞争的加剧势必要求眼镜企业拥有素质更高的各类人才,就采购人员来说,以前那种单一的"购买"色已一去不复返了,甚至要求采购人员应成为下列某方面的专家:外语水平、工程技术背景、品管知识、物品知识、市场行情、总体策划及协调能力、物流知识、E-采购知识等。
3、网络时代信息化趋势的要求
从全球眼镜行业的采购发展趋势来看,电子采购将越来越广泛地被眼镜企业管理者接受。而事实上,许多跨国公司已通过电子采购方式获得了它们想采购的相当部分物品,一些公司一年通过电子采购的金额就达数亿美元之巨。实行了电子采购的眼镜企业认为电子采购比传统采购方式有更多的优点,一方面,因特网给采供双方提供了更广阔的选择余地。另外,在采购单价及采购管理费用上的开支也可降低或较大幅度减少。
二、电子采购在眼镜行业的应用分析
提到电子采购,很多人都感觉属于非常抽象的概念。其实,电子采购是企业传统物资采购业务的一种技术创新,就象电话、传真机一样,为企业采购人员提供了一种完成定价过程的工具。通过下面的介绍,让我们对电子采购在眼镜行业的应用有个初步了解,揭开电子采购神秘的面纱。
1、电子采购业务分析
眼镜企业的电子采购,是通过互联网,寻找、管理合格的供货商和物品,随时了解市场行情和库存情况,编制采购计划,在线采购所需的物品,并对采购订单和采购的物品进行在途管理、台帐管理和库存管理,实现采购的自动统计分析,实现阳光采购。
眼镜企业的电子采购方式主要包括公开招标、邀请招标、竞争性谈判、询价采购和单一来源的协议采购。
电子采购既是电子商务的重要形式,也是采购发展的必然,它不仅是形式上和技术上的改变,更重要的是改变了传统采购业务的处理方式,优化了采购过程,提高了采购效率,降低了采购成本。通过电子目录,可以快速找到更多的供货商;根据供应商的历史采购电子数据,可以选择最佳的货物来源;通过电子招标、电子询比价等采购方式,形成更加有效的竞争,降低采购成本;通过电子采购流程,缩短采购周期,提高采购效率,减少采购的人工操作错误;通过供应商和供应链管理,可以减少采购的流通环节,实现端对端采购,降低采购费用;通过电子信息数据,可以了解市场行情和库存情况,科学制定采购计划和采购决策。
2、电子采购带来的便利
电子采购为眼镜企业内部的物资部门和外部供应商之间搭起了一座信息交流的桥梁,对于买卖双方都将带来业务上的便利。对于物资采购、管理和执行部门而言:采购执行过程可以通过互联网实现完全的电子化;支持电子采购目录的动态电子化管理;支持供应商的电子化管理和关系维护;参数化的流程定制及修改功能;电子招标采购支持在线发标、邀标、售标、投标、开标、评标、授标,支持评标专家管理、招投标费用管理;支持单价、总价、专家评标等多种决标方式;竞价采购支持公开/邀请竞价,支持价格决标和专家评标等多种决标方式;强大的统计分析功能,帮助进行采购决策分析和采购绩效考评;与眼镜企业现有应用软件形成闭环,实现供应商数据、采购物料数据以及采购结果数据等业务信息的无缝整合。
对于参与电子采购平台的供应商而言,其便利性也是显而易见的:增加了一个24小时营业的网上报价平台;自助式的产品目录服务,使供应商能及时将包括价格在内产品信息与采购商交流;系统规范的采购流程起到规范供应商交易业务行为的作用;信息的及时、有效、廉价沟通是互联网信息应用系统的重要价值,以Email为基础的多种信息传递、交流方式,及时了解采购方信息、有效进行交流。

4. 选题的相关研究现状会计论文--公司风险管理中内部审计作用之探讨的开题报告 求指导

http://ke..com/view/158282.htm#2
顺查法。按照经济活动发生的先后顺序和会计核算程序,依次审核和分析会计凭证、会计帐簿和会计报表。
逆查法。按照经济活动进行的相反顺序,先审查会计报表,从中发现错弊和问题,然后有针对性地依次审查和分析报表、帐簿和凭证。……
1.获得规模经济。外部审计组织不仅在组织规模上,而且在业务规模上都是经济的。高额的服务成本费用可在大量的客户那里得到补偿或分摊,因此能够实现等效服务下的成本最低,或成本相同下的更高效服务。大部分审计业务是要由人来完成的,但有些部分要用到计算辅助技术和管理分析技术,这些技术中的软硬件成本不是一般单位愿意承担或能够承担的,但一流的会计公司却能够也愿意承担,因为这些固定成本可以分摊到大量的客户中去。 2.降低总成本。组织如果建立一个自己的内部审计部门,需要支付员工的薪金、培训费和管理费用,内部审计外部化则能节省这些费用,而且企业可只在需要时聘用,以保持支出控制的灵活性。即将设立内部审计部门所需的固定成本转换为变动成本,将不可控成本变为管理部门的可控成本。同时,如果由外部审计人员承担内审工作,内部审计的方法和程序可与外审保持高度的一致性,这意味着外审人员能更多地依赖内审工作,企业也可因少支付审计费用而获益。 3.保持适当的组织规模。几乎每个企业都能从内部审计职能中受益,但对中小规模的企业来说,设置一个只有一两个人的内审部门很难招募到顶尖人才,也无法建立足够的专家意见数据库。会计师事务所则可对风险进行有效的分析并提供菜单化的专业服务,以在不同的时间满足客户的不同需求。 4.使管理层关注核心竞争力。内部审计部门的日常审计往往是低效的,还可能会分散管理层的精力。如果实行内部审计外部化,企业就可腾出管理时间和管理资源,使管理层能够关注于核心竞争力领域,集中精力追求更具战略意义的目标,而不是将大量精力耗费在低回报的日常管理中。 5.组织在外购内部审计服务时,占有主动权。组织在决定采取内部审计服务外购时,可按照本企业的具体情况,结合不同会计师事务所的优势进行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占有主动权。在接受服务的过程当中,通过董事会和审计委员会对内审工作进行监督,可评估外部审计人员的服务质量,确定合约的完成情况。如果对其服务不满意,由于市场上还有其他可提供内审服务的外部人员,企业可以与聘用者签订长期价格协议或考虑重新引入内审机构。 6.外部审计组织具有先进的审计技术,丰富的审计经验,而且部分一流的会计公司还拥有独特的质量控制与保障制度。
这些只是资料 你好好借鉴一下 从公司的风险与利润的角度写报告 提出一些对公司有建设性的创新理念 应该差不多了

5. 网上图书超市的开题报告

一、 毕业设计(论文)课题来源、类型
图书管理系统用B/S架构,采用动态网页技术(ASP)设计的一种管理信息系统(MIS)。
通过对某类传统资源进行数字化,或对现有数字资源进行归并整理,采用实用的Web和数
据库技术构建服务平台。

二、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随着图书馆规模的不断扩大,图书数量也相应的增加,有关图书的各种信息量也成
倍增加,面对着庞大的信息量,传统的人工方式管理会导致图书馆管理上的混乱,人力与
物力过多浪费,图书馆管理费用的增加,从而使图书馆的负担过重,影响整个图书馆的运
作和控制管理,因此,必须制定一套合理、有效,规范和实用的图书管理系统,对图书资
料进行集中统一的管理。系统开发的总的设计目标是实现图书管理的系统化、规范化和自
动化,实现对图书资料的集中统一的管理。
通过该系统可以实现图书信息的检索、图书借阅管理、用户个人信息的管理等各种功
能,实现图书管理的快捷、高效。

三、 本课题在国内外的研究状况及发展趋势
上个世纪90年代初美国科学家首次提出数字图书馆(Digital Library)这一概念以
来,全球开展数字图书馆研究与实践已近十几个年头。我国图书情报界、IT业界自1995
年左右开始对这一领域跟踪研究,1998年开始全面升温,迄今无论是在对数字图书馆的认
识,还是理论研究、关键技术准备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国内数字图书馆的实践活
动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资源服务型、服务研究型和联合建设型。虽然,从严格意义
上讲,资源服务型不能算是数字图书馆,但它的网上信息服务目前已在大多数图书馆开展,
是现阶段我国图书情报界提供网上数字服务的主要形式。

四、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系统设置管理员和用户两种权限。用户只能对个人信息的查阅、修改,图书资源的
查询,而管理员则可以进行图书信息及借阅信息的管理。具体实现功能如下:
⑴、安全管理:提供用户登录、注销及修改密码等功能。
⑵、用户个人信息管理:每个用户可以对自己的信息进行查看以及修改密码等操作,还可以查看当前借阅信息和历史借阅信息。
⑶、信息发布:用户可以查看当前最新图书信息。
⑷、图书信息管理:图书管理员可以对图书进行增加及更新操作。
⑸、图书借阅管理:图书管理员可以对图书进行借阅和归还操作。
⑹、图书查询:用户可以通过书名以及作者进行查询。
五、 完成论文的条件和拟采用的研究手段(途径)

本系统采用B/S模式,用ASP技术进行动态网页的开发,用SQL Server建立后台数据库。 开发环境:Windows 2000/xp/2003等操作系统。
在毕业设计的过程中我可能会遇到以下问题:对图书管理系统的具体工作不能设想周到,对需求分析做得不周全。
解决方案:在正式开始毕业设计前去图书馆和网上查阅了图书管理系统的各种需求分析,并结合学校图书馆的系统和自己的实际制定计划。

六、本课题进度安排、各阶段预期达到的目标
首先对我的课题进行整体分析、规划和设计,书写开题报告,大概两周时间; 接着进行详细的软件设计,包括模块划分,数据库设计等,制作出详细的软件设计报告,大概需要三到四周时间; 第三阶段就是窗体设计和编码,以及数据编码与实现,大概四到五周时间。 第四阶段对软件进行测试、调试、修改及完善; 第五阶段开始整理材料、书写毕业论文,上交毕业设计论文初稿,修改定稿,准备答辩。

七、指导教师意见
对本课题的深度、广度及工作量的意见和对设计(论文)结果的预测:

指导教师:

6. 论文网络营销的发展策略的开题报告和任务书怎么写哦

一、网络营销的独特优势

(一)市场范围扩大。国际互联网覆盖全球市场,通过它企业可方便快捷地进人任何一国市场,推销自己的产品和服务。可以说,网络营销为企业架起了一座通向国际市场的绿色通道。由于网络的开放互连性质,使通讯实现了信息全球化,企业可以发现世界各个角落的潜在顾客,企业的潜在用户也可以轻松廉价地了解企业的资料并达成交易。因此,网络营销为企业提供了选择范围最大的全球化市场的途径。
(二)减本增益。通过互联网进行商品的买卖,企业的业务是在一种“虚拟市场”的网络环境下进行的,节省营销与渠道成本,使企业因此更有低成本的竞争优势,使产品拥有价格优势。网络营销加强了企业与供应商的信息交流,实现多方招标,减少了采购费用;建立了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直接联系,减少了交易的环节,减少了销售费用;完成了企业内部信息的共享和交流实时化,实现统一管理,减少了管理费用;网络营销使企业和消费者即时沟通供需信息,使无库存生产和无库存销售成为可能,从而降低库存费用。
(三)信息沟通高效。网络就是信息高速公路,企业可以借助网络多方面收集顾客的需求信息,尤其是个性化的信息,并迅速地做出反应。同样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把产品或服务传递给消费者,这些传递不仅数量大、迅速和快捷,而且几乎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顾客不仅可以借助网络表达需求信息,同样可以收集和比较信息,从而做出购买决策。网上虚拟市场的信息往往是多媒体,有图片、动画、文字和声音等,声形并茂,其内容不仅有产品和价格信息,还有相关的知识文化信息,符合公众与直接营销的发展趋势,而且在此过程中能很快获得消费者反馈信息,使企业不断地进行产品的更新换代。这有利于企业制定符合消费者利益的决策,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四)拓宽消费者的选择空间。在互联网上,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和需求在全球范围内不受地域和时间限制,快速寻找满足品,并进行充分比较,节省消费者的交易时间与交易成本。此外,通过互联网还可以帮助企业实现与消费者的一对一沟通,便于企业针对消费者的个别需要,提供具有特色的个性化服务。
(五)竞争趋向公平。网络为企业提供了一个真正平等、自由的市场体系,使所有企业面临消费者的机会和获取世界各地信息的机会。同时,竞争在网上变得透明而清晰,信誉便成了网上竞争新的焦点。而它只能来自消费者的信任,绝不会因为是商业巨子还是无名小卒而有所偏差。

二、我国网络营销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在我国,网络营销起步较晚,直到1996年,才开始被我国企业尝试。目前在我国网络营销得到迅猛发展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另外一个事实,那就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网络营销发展的总体水平还较低,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政府方面。网络营销需要有良好的法制环境和信用环境。网络营销的全球性要求必须建立一个全球化的标准和规则,以保证网络营销活动的实施。网络最大的特点就是虚拟化,与简单的银货两讫的现场交易,有着天壤之别,故经营者与消费者必须有良好的信誉。我国的市场经济本来就不成熟,无论是商家还是消费者都存在信用不足的问题,网络消费需要消费者提供许多属于个人秘密方面的资料。如果网络不安全或企业提供的信息不充分真实,消费者就会选择稳妥且简单的现场购买方式;如果消费者不能提供真实的信息,则经营者的风险意识增强,就必然增加经营成本。
(二)企业方面。信誉是一个企业的形象。在正常的实物商品交易市场中,不讲信用、失信于顾客的事件屡见不鲜,假冒伪劣产品更是层出不穷,何况在人们看不到、摸不着的网上虚拟市场中购物!大多数消费者总是过分理智化或带有一种不信任感,因此更多的是望而却步。除此之外,企业计算机应用水平、管理水平落后,经营方式陈旧也是限制网络营销发展的因素。上网企业数量少,分布不均衡,浏览的客户少,网络给企业创造的效益就减少,从而形成恶性循环。此外,多数企业的组织结构没有调整为开展网络营销所必需的结构,这也很不利于网络营销活动的开展。
(三)消费者方面。传统的“眼见为实,耳听为虚”的观念束缚了人们的思想。网络营销提供的是一个虚拟的市场,它的前提条件是供需双方互相信任。目前我国人口知识水平总体而言不是很高,导致对网络营销认识不足,消费者缺乏消费信心。由于网络表现产品的直观性较差,消费者担心网上购物的风险,售后服务的保障等因素,结果造成市场形成不了规模。

(四)网络方面。目前,我国网络用户虽然增长较快,但总量太小,覆盖率低,大大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网络营销缺乏最起码的人气基础。大部分上网企业的网络营销只仅仅停留在网络广告与宣传促销上,而且网络促销也只是停留在企业自己拥有的域名网址上,网络利用率较低。网络对企业营销的巨大商机与潜力远远没有被挖掘出来。网络基础设施差、线路少、速度慢、安全性不高,但用户使用成本开支较大。这些因素束缚了网络市场的健康发展,并已成为制约网络营销发展的瓶颈。此外,网络营销策略缺乏系统研究,目前尚未形成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网络营销策略,不少企业还只能沿用过去传统实体市场营销策略,网络营销效益不高。
(五)商品方面。产品分为一般商品和服务,服务不可通过网络或物流配送传递;就有形产品来说,一些贵重和个性化产品,消费者通常亲临现场才会做出决策,也不适合互联网营销。网络营销产品少、范围不广。对一些价格存住一定灵活性的产品,如有批量折扣的,在网上不便于讨价还价,可能贻误商机。企业目标客户群的稳定对于企业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而电子商务目标客户的稳定性受其产品自身特性的影响较大,这样就制约了企业的发展速度。
(六)物流方面。网络营销虽然缩小了企业之间在信息虚拟市场上的竞争差距,但对企业的物流水平与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目前,拥有全国物流能力的企业寥寥无几,特别是广大中小企业,物流能力不强,效率不高,不能及时与网络用户进行实物交割,已成为阻碍其网络营销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发展网络营销,物流先行是可行之路。同时,企业信息管理与分析能力低,缺乏既懂网络技术又懂营销管理的复合型人才等,也是制约网络营销发展的一大障碍。

三、我国网络营销发展的对策

面对我国网络营销存在的诸多问题,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这是我国网络营销起步阶段的必然现象,只要我们采取有效对策,迎头而上,网络营销在我国是大有前途的。营销方式的创新是一个社会过程,具有共生性,需要社会的各个方面的密切配合。只有当各个领域都能同步发展,网络营销才能发挥作用。因此,发展网络营销需要政府、企业及消费者协同努力,改善网络消费环境,更新网络消费观念,积极创造条件,推动网络营销良性发展。
(一)深化对网络营销的认识。引导广大消费者改变过去眼见为实的传统购物方式与购物习惯,使其从心理上接受网络营销。广泛开展对网络营销的学术研究,不断开发适合我国国情的网络营销新方式与新策略;提高国民素质,造就大批网络营销人才。网络营销既需要有网络知识和营销技能的综合性人才,也需要较高素质的消费者。这两方面的工作不是哪一个企业或个人能够做到的,只有依靠国家的力量才能实现。国家应制定鼓励、扶持网络营销发展的优惠政策,为网络营销人才市场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经济环境。
(二)加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目前我国Internet的基础设施还相当落后,需要加强和改进的地方很多,因此需要政府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加大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鼓励国内企业大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计算机网络软硬件产品,改善目前的网络环境。降低资费标准,采取灵活的收费方式,使网络消费与人们的收入水平相适应。这对我国互联网的建设和发展、消费者的网上购物与消费活动,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政府应引入竞争机制,允许其他行业介入互联网的经营,促进互联网的普及,以加快网络营销的发展。
(三)改善网上银行建设。在线交易不能大规模和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是银行在线服务种类的单一和技术的滞后。健全的网上银行主要涉及到电子收银机、电子钱包和支付网关这三个技术部件,客户只需打一个电话或上网下载一个通知就能进行转账和存取资金的业务了。网络交易后的资金的支付,应能都在网上进行,因此它对银行账户管理的安全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只有银行建立了值得人们信赖的网络支付系统,人们才敢利用网络进行资金支付,这样才能让网络交易完全在线进行,才能体现网络营销的方便性,才能使网络营销发挥其发展的潜力。
(四)企业应主动实施网络营销。企业应有战略思想,积极尝试新的营销方式,走网络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企业也应当适应网络营销的要求改革内部组织结构。信息技术和网络营销的发展使得知识交流大大加快,纵横交错的信息渠道造就了一种崭新的营销组织结构——扁平化组织结构。企业为适应网络营销的需要,就必须减少管理层次、压缩职能机构、裁减管理人员,建立起一种紧凑而富有弹性的新型团队组织——扁平化的组织,从而降低企业管理协调成本,增强企业对市场的反应速度和满足用户的能力。
(五)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和税收政策。网上交易和贸易交易一样,纠纷是难以完全避免的。而且网上交易双方可能存在地域上的差异,如果缺少一个完善、统一的法律法规对交易双方进行规范,这是难以想象的。同时,网络交易的发展,对传统的税收理论提出了挑战。面对税收征管易失控、税务处理易混乱、稽查难度加大等问题,尽快制定与国际接轨的网络交易法律法规和税收政策,对推动网络营销显得十分重要。

我国中小企业网络营销发展及趋势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已达4200万户(包括个体工商户),占企业总数的99%以上,其创造的增加值相当于GDP的60%左右,上缴税收为国家税收总额的50%左右,提供了75%以上的城镇就业岗位。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以及经济结构调整、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我国国民经济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四 网络营销未来的发展趋向
1、第三方B2B电子商务平台将成为中小企业未来网络营销主要渠道
现阶段,中小企业最需要的仍旧是一种低成本高效率的推广方式,电子交易平台就是最理想的选择之一。根据中小企业对于传播推广的需求,随着中小企业信息化进程的推进,网络营销的比重将越来越大。2006年中小企业网络营销费用占其整个营销预算的11%,预计2012年该比例将达到20%。网络营销的各个渠道中,中小企业将更多的选择第三方B2B电子商务平台为其提供打包的IT信息及商务服务,投放在第三方B2B电子商务平台上的网络营销费用将从2002年的0.5%上升到2006年的6%,预计未来5年这个比例将继续上升,2012年将达到11.5%。同时,伴随B2B电子商务的发展和成熟,我国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开始利用电子商务进行B2B贸易活动,中小企业对电子商务的应用推广也进一步加快了第三方B2B电子商务平台发展的速度。

2、我国中小企业B2B营销的发展方向
目前我国大型B2B电子商务服务商只能理解为以信息流为主的第三方电子商务服务提供商,买方通过平台了解卖方产品、规格、价格、服务等信息,接着借助即时通讯工具、电话等进行沟通,但电子订单、电子支付、在线交易等因不成熟、不完善导致诚信方面有顾虑而不敢普遍采用,业内人士经验指出,垂直型网站服务和专业化网站服务将成为各个B2B公司和大型企业争夺的焦点,能缓解我国B2B电子商务服务商的压力,也将是未来B2B市场的另一个发展方向。
目前,我国已有4200万户中小企业,预计到2008年时将有50%~70%左右的企业实现现代化管理,企业信息化就是现代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企业在完成信息化的过度之后,就会向电子商务市场进攻,这必将要求B2B企业为他们提供更加专业,更加完善的服务。相对B2B电子商务模式来说,以大的行业为依托的专业电子商务平台前景看好。在电子商务时代下,企业之间的信息交流更加频繁,企业之间的分工就更加细化了,垂直型网站和专业化网站将使不断满足他们的需求,使互联网产业更加和谐健康发展。

未来网络营销的发展模式

1、搜索引擎将成为网络营销的代表
据统计,82.2%的网民通过搜索引擎寻找自己需要的产品信息。消费行为调查显示,一般用户会点击搜索结果前50名的链接。实践证明,排名位置的不同对搜索营销效果的影响非常大。目前国内已出现一批提供搜索排名服务的网站,其中网络提供的“竞价排名”属于前面讲到的第二种方式。这项服务因其低起点、灵活性和广泛覆盖率而颇受企业欢迎。在缴纳少量预付金后,企业可以选择注册与自己网站相关的关键字参与竞价排名。与一般的BANNER(网幅图象广告)广告相比,关键词检索优势在于,一是检索页面投放广告具有较高的定位程度;二是用户可以根据需要通过更换关键词和修改点击付费额等方式对广告效果进行控制;三是广告形式通常以按点击付费模式定价,大大减少了无效浏览所要付出的代价。
我国搜索引擎营销将朝着更加深层次,更加专业化的方向发展,同时搜索引擎的竞争结构也随着市场的竞争而改变。我国搜索引擎发展趋势包括,应用层次提升,应用范围扩大,应用深度增加,多方位竞争结构。同时,搜索引擎营销的产业化,可能发展成为一个相对完整的网络营销分支,也将产生更多的相关市场机会。
2、Email营销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Email作为网络营销最常用的手段之一,它曾为网络营销带来了无数的商机。Email营销的发展趋势包括:一是e客户关系管理(e-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现在有一些e客户关系管理公司,它们的核心是:发送个人化的、精确的、与客户相关的和有时效性的电子邮件营销信息。二是多媒体营销信息。嵌入多媒体信息使得电子邮件也能提供更丰富的、更具冲击力的营销信息。Email营销服务提供商能够提供流媒体的互动的电子邮件平台,还能够实时收集用户的信息。三是分析用户特征。通过分析多个数据源使得企业能够分析用户特征、对之进行分类,从而优化与用户的互动。这项技术使营销客户能够分析更广泛的数据,例如能够收集用户在一个站点的系列点击行为并由此分析用户的特征。四是寻找新客户。帮助广告发布者发现它们已经存在的但不知道的客户群。
3、网络品牌营销发展趋势分析
网络为每一个企业提供了迅速发展品牌的机会,不论是大企业还是小企业,也不论它们是否曾经拥有品牌影响力,这种机会是均等的。企业可以通过网络广告、富媒体广告和病毒性营销等互联网媒体拓展企业品牌。网络广告以其绝对的优势被众多的专家学者们,公认为未来世界广告的发展趋势。富媒体广告的优势是创新性和互动性,它提高了广告点击率,节约广告位资源。病毒性营销方法利用用户之间的主动传播,让信息像病毒那样扩散,从而达到推广的目的,病毒性营销方法实质上是在为用户提供有价值的免费服务的同时,附加上一定的推广信息,常用的工具包括免费电子书、免费软件、免费FLASH作品、免费贺卡、免费邮箱、免费即时聊天工具等可以为用户获取信息、使用网络服务、娱乐等带来方便的工具和内容。
综上所述,中国的网络营销虽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和困难,有许多地方还需要学习、实践和完善。但我们也应该看到中国在网络营销的人才和技术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规模,加入WTO后对中国的网络营销起巨大的推动作用,尤其是来自政府的支持已成为发展网络营销的坚强后盾。网络营销己成为21世纪新经济的亮点,作为一种商务活动过程,网络营销将带来一场史无前例的革命。其对社会经济的影响会远远超过商务的本身,除了上述这些影响外,它还将对就业、财务会计以及文化教育等带来巨大的影响。

参考资料
我国网络营销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7. 求助:本科毕业论文,题目是自寻土建工程项目 编制一份工程量清单 ,需要开题报告和6000字的论文

实施工程量清单计价以后的工程报价与工程管理
摘要:本文介绍了工程量清单报价的特点,并根据这些特点讲述了实施工程量清单报价以后的工程报价应根据企业定额并采用不平衡报价法等技巧进行,以提高中标的机率。工程中标后,应对工程成本费用要素,如人工费、材料费和机械费等进行严格管理,对工程施工过程中发生的设计变更或其他与合同和工程量清单不一致的地方进行记录并签证,为以后的索赔作准备。同时,本文还强调了应进行合理的索赔。

关键词:工程量清单 工程报价 工程管理

1 引言
作为国家标准的《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今年7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正式实施,标志着我国工程造价管理发生了由传统"量价合一"的计划模式向"量价分离"的市场模式的重大转变,同时也表明我国招标投标制度真正开始与国际惯例接轨。
《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贯彻的指导思想就是"政府宏观调控、市场竞争形成价格"。主要体现在:
政府宏观调控。一是规定了全部使用国有资金或国有资金投资为主的大中型建设工程严格执行规范的有关规定;二是"计价规范"统一了分部分项工程项目名称、统一了计量单位、统一了工程量计算规则、统一了项目编码,为建立全国统一建设市场和规范计价行为提供了依据;三是"计价规范"没有人、材、机的消耗量,必然促使企业提高管理水平,引导企业学会编制自己的消耗量定额,适应市场需要。
市场竞争形成价格。由于"计价规范"不规定人工、材料和机械消耗量,为企业报价提供了自主空间,投标企业可以结合自身的生产效率、消耗水平和管理能力与已储备的本企业报价资料,按照"计价规范"规定的原则和方法,投标报价。工程造价的最终确定,由承发包双方在市场竞争中按价值规律通过合同确定。
根据计价规范的上述特点,承包人在预期利润不减少时如何降低报价,以提高中标机会;在报价基本不变时,如何无形提高项目的预期收益。工程中标以后,对影响工程效益的各要素又应该如何管理。工程竣工结算时,又应该如何根据计价规范和合同对工程进行索赔。本文就对这些问题进行阐述。
2 工程报价与工程管理
2.1投标报价阶段
2.1.1 以企业定额为基础进行估价
对于投标企业来说,采用工程量清单报价,必须对单位工程成本、利润进行分析,统筹考虑、精心选择施工方案,并根据企业的定额合理确定人工、材料、施工机械等要素的投入与配置,优化组合,合理控制现场费用和施工技术措施费用,确定投标价。很显然,这些是最基本的,是任何企业都将在平时的施工管理中逐步积累起来的报价资料,是企业经营的策略和商业秘密。因此竞争中,投标企业对外必须以自己的估价为基础,结合自身在投标竞争环境中的地位和自己对预期利润的期望值来合理确定自己的报价。
2.1.2 采用不平衡报价法进行报价
为适应工程量清单报价,投标企业对内还需进行单价的合理分析与确定,以确保报价的整体竞争力。在总标价无多大出入的前提下,采用不平衡报价法,将工程量清单中有些单价调整得略高于正常水平,另一些则略低于正常水平。投标企业中标以后可以在合同履行前期就能够收回比常规报价所能得到的更多的工程款,尽量实现内部管理的资金负占用,在工程发生争议时处于有利地位。如果在报价过程中判断出标书工程数量明显不合理,采用不平衡报价法还能使企业实际结算款项比报价单的款项多。
2.1.2.1 实现"早收钱"
虽然在2002年最高人民法院公布了《合同法》第286条工程款项优先受偿权的司法解释,但是尽早收回工程款项、减少企业自有资金的占用仍然是当前每一个承包人十分关注的问题。因此,在工程开工以后,除预付款外,完成每一个单项工程都要争取超前拿钱。由于工程款项的结算一般都是按照工程施工的进度进行的,在投标时报价时就可以把工程量清单里先完成的工作内容的单价调高,后完成的工作内容的单价调低。尽管后边的单价可能会赔钱,但由于在履行合同的前期早已收回了成本,减少了内部管理的资金占用,有利于施工流动资金的周转,财务应变能力也得到提高,因此只要保证整个项目最终能够盈利就可以了。
采用这样的报价办法不仅能平衡和舒缓承包人资金压力的问题,还能使承包人在工程发生争议时处于有利地位,因此就有索赔和防范风险的意义。如果承包人永远处于收入比支出多状态下,在出现对方违约或不可控制因素的情况下,主动权就掌握在承包人手中,减轻了承包人的现场工作人员压力,对日后的施工也有利,能够形成一种良性循环。
2.1.2.2 实现"多收钱"
根据计价规范第4.0.9款规定,不论由于工程量清单有误或漏项,还是由于设计变更引起新的工程量清单项目或清单项目工程数量的增减,均应按照实际调整。因此如果承包人在报价过程中判断出标书工程数量明显不合理,就可以获得多收钱的机会。例如,某工程项目工程量清单列明的数量为1000m3,经过对图纸工程量的审核,有绝对的把握认为数量应为1500m3,那么此时就可以把工程量清单里面的单价由10元/m3提高到13元/m3,这样在工程结算时就会比一般的报价赚取更多的钱。如果认为工程量清单的工程数量比实际的工程数量要多,实际施工时绝对干不到这个数量,那么就可以把单价报得低一些。这样投标时好象是有损失,但由于实际上并没完成那么多工作量,就会赔很少的一部分。同样,通过对施工图纸的审核,如果发现工程设计有不合理的地方,确信通过后期的运作可以进行变更,那么对很有可能发生变更的项目的报价就应该做适当的调整,以便取得更好的效益。
2.2 施工阶段"管好钱"
在正常情况下,以工程量清单报价中标的工程,工程造价已基本确定,只有当出现设计变更或工程量变动时,才进行调整计算。因此,实施工程量清单报价的工程,其成本要素的管理重点,就是在既定收入的前提下,控制人工费、材料费和机械费等成本支出。
2.2.1 人工费的管理
人工费支出约占建筑产品成本的15%-20%,且随市场价格波动而不断变化。对人工单价在整个施工期间作出切合实际的预测,是控制人工费用支出的前提条件。人工费用控制指标,主要是从量上加以控制,重点通过对在建工程过程控制。
首先在月初根据施工组织设计确定的施工进度计划,确定出合理的用工数量,结合市场人工单价计算出本月控制指标。
其次在施工过程中,依据工程分部分项,对每天用工数量连续记录,在完成一个分项后,就同工程量清单报价中的用工数量对比,进行横评找出存在问题,办理相应手续以便对控制指标加以修正。每月完成几个工程分项后各自同工程量清单报价中的用工数量对比,考核控制指标完成情况。通过这种控制节约用工数量,就意味着降低人工费支出既增加了相应的效益。如果包清工的工程,结算用工数量一定在控制指标以内考虑。确实超过控制指标分项工日数时,应及时找出问题的工程部位,及时同甲方办理有关手续。在人工费用支出中,要杜绝没有工程量清单以外的支出,因为这些支出意味控制指标的失控,减少已取得控制成果。
2.2.2材料费的管理
材料费用开支约占建筑产品成本的60-65%,是成本要素控制的重点。材料费用受材料供应方式影响,主要为发包人提供的材料和承包人自己采购的材料。从采购角度讲,发包人提供的材料一般都是价格已经确定,而有承包人自己采购的材料就存在材料价格高低的问题。因此,承包人在采购过程应该降低材料单价。在上月末对本月施工分项所需材料用量下发采购部门,在保证材料质量前提下货比三家。采购过程以工程清单报价中材料价格为控制指标,确保采购过程产生收益。对发包人供材供料,确保足斤足两,严把验收入库环节。从施工管理角度讲,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执行质量方面的程序文件,做到材料堆放合理布局,减少二级搬运。具体操作依据工程进度实行限额领料,完成一个分项后,考核控制效果。要杜绝没有收入的支出,把返工损失降到最低限度。因为返工不但增加材料费用成本,而且严重影响企业的声誉,为以后招揽工程必然带来负面的影响。月末应把控制用量和价格同实际用量和价格横向对比,对超额使用的材料数量要落实清楚,对存在材料差价的问题,应尽快发包人办理相关手续。
在工程量清单报价下材料费用管理的重点,是为整个施工期间随时掌握市场价格变化,及时储备物优价廉的材料。建立自己材料供应基地,减少材料运输过程中材料的损耗率,加强施工过程材料可利用率。延长自有周转材料使用寿命,对租赁的周转材料依据施工周期,精确计算使用天数,不需用时及时退回租赁单位,减少占用天数。
2.2.3机械费的管理
机械费的开支约占建筑产值的8%-10%,其控制指标主要是根据工程量清单计算出使用的机械台班数。由于机械一般是承包人自有的或承包人从外边租赁的,其价格一般不会变化,因此机械费的控制主要是用量的控制。对于租赁的设备,应充分考虑现场情况,作到设备的合理布局、充分利用,特别是合理安排大型设备进出场时间以降低费用。在施工过程中,每天做详细台班记录,对于发生发包人方或其他外界非合同因素迫使机械不能正常运行使用,如现场停电等,应在当天同发包人办好现场签证手续。月末实际使用台班同控制台班的绝对数进行对比,将量差分析发生的原因。对自有或融资租赁的设备,更应作好日常台班记录,注意日常维护延长使用寿命,提高设备利用率,保证每天满负荷运转,少作无用功。
2.2.4其他费用的管理
除了人工费、材料费和机械费以外,施工过程中需要控制的费用还有管理费用、临设费、税金、保险费。这部分费用在中标后以后就成为既定的数,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节约管理费用是重点,制定切实的预算指标,对每笔开支严格依据预算执行审批手续;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作到高效精干,提倡一专多能。对办公费用的管理,从节约一张纸、减少每次通话时间等方面着手,精打细算,控制费用支出。
2、临设费管理的重点,依据施工的工期及现场情况合理布局。尽可能就地取材搭建临设,工程接近竣工时及时减少临设的占用。对重复利用的临设材料每次安、拆要高抬轻放,延长使用次数。日常使用及时维护易损部位,延长使用寿命。
3、对税金、保险费是国家政策严格控制的费用,应依据工程进度款及时上缴。
2.2.5对设计变更和工程签证的管理
在施工过程中,时常会遇到一些原设计未预料的实际情况或发包人单位提出要求改变某些施工做法、材料代用等,引起设计变更;同样对施工图以外的内容及停水、停电,或因材料供应不及时造成停工、窝工等都需要办理工程签证。首先应有负责现场施工的技术人员作好工程量的确认,如存在工程量清单不包括的施工内容应及时通知技术人员,将需要办理工程签证的内容落实清楚;其次预算人员审核变更或签证签字内容是否清楚完整、手续是否齐全。在投标时的报价是建立在既定的施工方案基础上。

2.3结算阶段"索赔钱"
施工索赔是指由于发包人或其他方面的原因,致使承包人通过合法的途径和程序要求发包人偿还他在施工中的费用损失。这是国际承包工程中经常发生的正常现象,是合同意识加强的体现。过去有一种现象是"低价中标,高价索赔",随着建筑市场竞争日渐见激烈,这种做法会严重损害承包人的形象。因此,应当提倡合理索赔。
合同执行中常见的索赔内容:投标后文件修改;制约工程进度因素;工程执行中质量、标准等变化;承包各方、各专业之间接口问题;发包人的工作指令;规避风险措施等方面。
承包人必须做好施工索赔的原始依据,否则,索赔无依据,一切都是空谈。索赔程序是按合同中规定的时间及时提出索赔要求,按国际惯例是索赔事件发生后,在一个月之内,承包方提出申请意向书,以便监理工程师及时调查处理。
索赔金额计算必须依据充分,实事求是,计算准确无误,合情合理。有关费用计算,采用规定的综合单价计算,如采用其他单价,必须要有足够的依据。
3 注意问题
采用不平衡报价法时也应该注意单价的不平衡要有适当的尺度。当报价清单中大部分单价成倍或数倍地偏离了市场价格时,或者是不平衡的比例分配得过分悬殊,使得早期工作内容的单价明显不合理,发包人就可能要求承包人就此提供单价分析及计算依据,甚至会判为废标,承包人反倒会弄巧成拙。
进行工程投标报价时,不能盲目对着工程量清单进行报价,而应该是对整个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作了深刻的熟悉和理解、对工程量进行复核以后,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采用一定的方法和技巧进行报价。
4 结论
长期以来,我国发承包计价、定价以工程预算定额作为主要依据。定额中人、材、机的消耗量是根据国家有关规范、标准以及社会的平均水平确定的,不能反映的实际消耗量,不能全面体现企业技术装备水平、管理水平和劳动效率。因此,编制切实可行的企业定额已经迫在眉睫。
实施工程量清单报价后,工程投标要采用不平衡报价等方法,尽量使承包人在中标以后尽可能早地收回资金,尽可能多地收回资金。工程施工阶段要根据最优化的施工方案对人工、材料和机械等做好严格管理,同时做好设计变更、施工条件变化、工程外界因素影响等的记录和确认工作管理。在工程竣工结算阶段,要根据前期的记录并确认的与合同不一致的条款进行索赔。总结起来就是"早拿钱,多拿钱,管好钱,索赔钱"。

8. 急!论文开题报告中的文献综述,论文题目确定(高分,写好另外再加分)

内容提要:将投标书划分为技术标与商务标两个部分分别进行打分,并按一定的原则和程序进行评标和定标,从而解决招投标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工程建设中出现的质量问题,有着复杂的社会背景和原因,而其中招投标管理不当也是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原因。

1 建筑工程项目招投标中存在的问题

1.1假公开招标的问题

某些建设单位在招投标前暗中敲定施工队伍后,随便指定几个施工队伍前来投标,制造公开招标的假象;有的施工单位以利益分成、转包工程等好处相许,拉拢其它施工队伍前来作陪衬,以达到自已中标的目的。

1.2“权力标”及“关系标”问题

少数领导变着手法插手招标工作,越权包办工程招投标;有的招标代理机构等中介组织行为不规范,办事讲人情、讲关系;有的评标人员素质不高,打关系分、感情分;有的存在地方保护主义。

1.3.投标资质审查中的问题

一些施工企业在资质问题上做手脚,有的出钱购买营业执照和资质等级证书,有的盗用或借用他人证件参加投标。

1.4.招标单位资格审查不严格

业主在选择投标单位时没有深入实际了解其管理水平、技术力量、机械装备及信誉等情况,标书编制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代替了施工企业的形象,为此,有些施工企业高薪聘请经验丰富的人员编制标书,从表面上看,标书确实编得不错,实际上根本不具备相应的施工能力和管理水平。

1.5.业主过分注重标价,施工企业盲目报价

有的业主过分注重将投标报价作为评标的尺度,有些企业就抓住这个特点,在对设计意图、工程面貌和现场情况不是很了解的情况下,为了揽到工程,承诺虚假条件,低价抢标,而业主也没有实事求是地去考察投标单位能否按报价完成任务,结果导致让盲目或有意降低报价的投标单位中标,甚至有些中标单位还不愿意自己去做,而是分包下去自己抽拿管理费,这样层层克扣,若要保证工程质量就根本无利可图。这时,对于讲信誉的施工企业则要通过加强管理、提高工效、节省管理费用等来弥补工程承包资金的不足,然而对于有些承包企业则是以偷工减料的不当手段达到有利可图的目的。另外,过低的标底还会导致上级主管部门审批投资不足,拔款不到位,建设中产生停工待料的情况,从而使一些本该紧密衔接的工程而没有及时施工,从而影响了工程质量,也影响了投资效益的及时发挥。

1.6招标中有些未尽事宜没有得到及时处理

招标文件中出现工程量的差错,特别是工程量增加或在施工过程中出现新增的项目,业主对这些增加的投入往往采取打折或回避的方法,甚至采取否定的态度,从而导致承包商在承受这笔难以兑现的工程投入时,便从其它项目中通过减少工、料、机等费用投入予以补偿,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羊毛出在羊身上”。

另外,有些承包商本可对招标中的某些未尽事宜向业主提出索赔,然而为了搞好关系却不敢索赔,使明正言顺的赔款变成了偷工减料的不当行为。

2 解决的方法和思路要解决上述问题,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和思路。

2.1投标书的划分

业主在招标文件中要明确指出投标单位在编制标书时,应将标书划分为技术标与商务标。技术标包括施工组织设计、投入本工程的机械设备、质量保证体系及安全体系,商务标包括承包商的报价、资格预审资料、承包商资信资料、银行信用资料等内容。

技术标与商务标分开密封,技术标采用二层包装,外层注明技术标,内层空白,商务标随意。

标书划分的目的就是把标书中的硬分与软分区别开来。硬分是客观分,是实实在在的,而软分是主观分。硬分在商务标中,软分在技术标中。对技术标密封保密的要求就是防止打分的评委钻空子,打关系分。

2.2签署要求明确商

务标由投标单位的法定代表人或其授权的代理人签署,并将投标授权书附在其内。技术标不用签署,而且不得含有任何能够识别该单位的记号或字样。开标时,先开技术标后开商务标,评标期间不得外显。技术标在开标评分之后,由投标单位的法定代表人或其授权代理人现场签署认证。

这样,使某些有意乱打分的评委从包装内容上辨别不出是那个施工单位的技术标,而只能从标书的实际内容出发,根据其施工组织设计是否先进合理,质量保证体系及安全体系是否完善进行打使某些有意乱打分的评委从包装内容上辨别不出是那个施工单位的技术标,而只能从标书的实际内容出发,根据其施工组织设计是否先进合理,质量保证体系及安全体系是否完善进行打分。另外,先开技术标就是在比较公平、公正的条件下,确定人为因素较大的软分,然后再开商务标确定硬分,作为商务标中的分数一般都是比较死的。故在打分公平的基础上,再加硬分数以确定中标单位。

2.3开标、评标、定标过程控制

2.3.1开标

开标前应首先宣布评标定标办法,然后由招标单位主持,在有关部门的监督下公开进行。先开技术标,根据评标方法对技术标进行打分,即软分确定以后,当众启封商务投标书,唱标,公布标底。若发现商务标中报价在业主标底价的允许幅度之内视为有效标,否则为无效标。

2.3.2评标

评标就是对技术标及商务标中的工程报价、施工组织管理、工程质量保证措施、施工能力、企业素质及信誉、建设工期等项目进行综合评议和分项打分。评标委员会在保证技术标保密的前提下,首先要根据评标办法对技术标进行打分。否则,有些施工单位知道自己的商务标中的硬分比别人少几分后,很可能通过不正当的手段促使评委给他打分,以有利于他的报价定标。为了避免由于招投标管理的不完善,给某些人在软分和定标办法上做手脚,在评标时应当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对于业主,首先要确定评标办法、定标原则及标价下浮率。

2)对于施工单位,一定要对自己的报价保密,不能向别的施工单位透露,以免他人通过计算得知自己的硬分比不过别人,就千方百计找关系拉软分。

3)送交标书的时间要恰到好处,不能太早也不能太迟,最好是在评标、定标、标价下浮率、技术标打分及商务标报价依次完成后送交最好。

2.3.3投标定标过程控制FIDIC条款提供的中标价为合理低标,但在国内不一定适用。笔者认为,采取百分制评标法,更能适合国情和建筑工程建设市场的需要。具体作法如下:
1)技术标占40%. 2)商务标占60%.商务标由业主制定基线,每偏离基线1个百分点扣减3分。基准线的确定:首先,由业主委托国家注册造价工程师事务所(建议设立这种机构)按现行预算编制办法编制标底(A)价;其次,把标段的承包商报价扣除最高和最低报价后进行平均价(B)价;第三,把(A B)/2作为平均标底价(C)价;第四,在C价基础上下浮。%,作为基准线价。

3)根据基准线确定有效报价,高于C价:%和低于C价x%,为无效报价。

4)技术标分数和商务标分数相加为承包商总分,根据分数高低现场确定中标单位。

采用百分制评标有如下优点:①避免承包商联合起来搞标底;②避免报价的偏离,有效控制工程投资;③对标底保密性要求不严,易操作;④减少评标、定标过程中人为因素的影响;C业主可以抵制上级单位和领导的干预,避免腐败现象的发生。

2.4处理好统一管理与行业管理的关系

建立有形的建筑工程承包市场,必须坚持统一管理和行业管理有机结合的管理体制,一方面,必须坚持维护招投标工作的统一管理,任何行业、部门、单位的建筑工程都要按照有关规定实行公开招标;另一方面,统一管理机构要积极主动地与行业主管部门合作,充分尊重行业工程的特点和行业主管部门的意见,共同抓好建筑工程招投标工作。

2.5正确处理好业主责任制与招投标制的关系

根据现有的法规和制度,明确划分建设项目业主和招投标管理部门的责任、权力和义务,落实“建设单位组织招标,多个施工单位参与投标,评标委员会评标定标,招投标机构监督管理”的运行机制,使各方在招投标中既充分依法行使职权,又严格遵守招投标管理法规,互相制约,共同负责,确保招投标工作的正常进行。

9. 急急急.关於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绩效评估开题报告.该从哪方面下手.

简单建议几点,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1.企业投入的固定设备占用资金,回收的绩效评估。2.运输过程中的成本与利润绩效。3.人员的管理费用与管理效率的绩效。4.服务客服的质量与投诉比例的绩效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