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论文题目 » 有关于论文题目
扩展阅读
中国网络原创新人乐团 2021-03-31 20:26:56
党政视频素材 2021-03-31 20:25:44
厦门大学统计学硕士 2021-03-31 20:25:36

有关于论文题目

发布时间: 2021-03-24 12:18:26

Ⅰ 关于现当代的论文题目

《骆驼祥子》中的个人主义观念
论曹禺戏剧中的伦理冲突
穆旦诗歌的悖论特征
新时期以来的女性写作(可以自己选择女作家作品)
九十年代的个人化叙事
九十年代的文化现象研究
十七年小说的叙事研究
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色
有关《围城》的研究
有关白先勇的研究
论萧红《呼兰河传》的内容和艺术形象
九十年代的女性写作――以某位女作家为例
论丁玲三,四十年代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王小波小说,杂文研究

Ⅱ 科技论文的题目有哪些

提供一些科技论文的题目,供参考。

人工改变天气
科技小论文都有什么类型的?
怎样馔写科技论文
为什么衣服能使人暖和?
电磁跑道
彩色投影小磁针
学生科技论文范文
做勇于创新的人
别把垃圾浪费掉
皮鞋为什么越擦越亮
对于生物能源,我们能做什么?
双胞胎真的有心灵感应吗?
冰棍为什么冒“汽”?
暗物质的新理论
怎样写科学论文?
做个勇于创新的人
科技俱乐部与我
人类可以飞了
不开门也能看到门外来人
清洁雨伞
养花时水中能否加食醋
智能型水面垃圾搜集装置的发明
科技创新小论文 - 折叠尺
烟灰的妙用
长城为什么千年不倒?
研究蜘蛛的觅食习性
螳螂的生命力
植物也会睡觉
论物体上浮至漂浮所受浮力与重力的关系
鸭神奇的口水
关于墨水的实验
厨房油烟有什么危害?

Ⅲ 关于毕业论文题目

写论文其实也不难,多看看他人是怎么写的。你要做到以下几点:1论文题目不能广而不实,要想好你要论述的论点,步步深入。2在借鉴他人作品时不要死搬,要灵活,把他人的经典转化为自己的。3千万不要抄论文哦,老师很容易就会发现的。
你的题目没有什么问题,可以。写论文不要太过于用官方的语言,那样会显得死板,要与实际相联系,不要打官腔。
以上文字仅供参考

Ⅳ 关于得与失的论文题目

讲学稿也叫导学案,是集教案、学案、笔记、练习、作业、测试和复习资料于一体的师生共用的教学工具,是教师集体研究、备课的结晶。讲学稿由南京市溧水县东庐中学首创,经过长期探索和完善汇集而成,由于其打破了只用教案教学的常规做法,实现了课下与课上相结合,学案与教案相结合,学生自主学习与教师讲解相结合,让学生自主、探究、主动地学习,使学生树立了自信,发展了主动探究思考的能力。讲学稿的使用提高了学校的教学质量,使原本面临撤并危险的东庐中学起死回生,从此之后,讲学稿风靡全国,被许多学校吸收借鉴并运用到本校的教学改革中,也取得了不错的成效。
我们必须承认的是,在目前我国中学生课业负担如此繁重,教学资源如此纷繁复杂的情况下,讲学稿的使用的确能够促进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以及其他方面的发展。但是,自讲学稿诞生以来,大家的关注点都集中在学生身上,探讨学生从讲学稿中的收获有多大,而忽略了作为讲学稿制定者和使用者的教师在这个过程中的得与失。笔者根据自身的研究与思考,认为作为讲学稿的编制者与使用者,教师也应该受到足够的重视。与之前的教案相比,讲学稿的使用会给教师带来什么变化?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们收获了什么,又失去了些什么?这正是本文要探讨的问题。本文旨在从教师专业发展角度反思在讲学稿编制和使用过程中教师的得与失,并以此为依据为讲学稿的编制与实施提出一些建议。
一、教师的得
在讲学稿诞生之前,学校使用的都是教案,它立足于教师的教,基本忽略学生的学,教案的编写由每一位教师独立完成,教师之间很少有交流和合作,而且,教师在编写教案时也多是从自身角度考虑,很少顾及学生的水平和观念,教案的内容也只是教材内容的再现。然而,与传统教案不同,讲学稿实现了教与学的统一,不仅能够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根本上改变学生原来那种接受式的学习,整体上提高学习成绩,而且,由于讲学稿的编写一改传统教案的编写方式,也使得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收获很多,无论在专业能力、专业情意,还是专业知识方面都有所发展。首先,由于讲学稿是教师们集体备课的结果,这个过程不仅加速了新教师、青年教师的成熟和骨干教师的培养,又促进了中老年教师进一步发挥作用和进行教学创造;其次,因为讲学稿是与学生密切相关的教学文本,所以教师们在编写“讲学稿”时必须要比以前更加关注学生的情况,这会在无形中改变教师传统的学生观,把学生看成具有一定经验的主动接受者,而不是空着脑袋进入教室只会被动接受知识的人;再次,讲学稿是对多种课程资源以及教材文本进行精炼和组合后的结果,因此,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提炼相关内容和整合有用资源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整合课程资源和分析教材的能力不断地得到锻炼和提升。
1.教研活动下移,促进不同教师发展
讲学稿是某一科目组的教师共同协作的结果,由一名教师负责主备,其他教师负责集体审稿,主备教师参考其他老师的意见对讲学稿进行修改,最终完成一份比较优秀的讲学稿。在这个过程中,一开始先由年长教师、有经验的教师负责主备,其他教师负责审稿,新教师们可以在审稿的过程中提出自己的疑问和想法,在与年长教师交流的过程中可以学到很多东西,不断丰富积累自己的备课知识,这比任何的培训项目都更加有效和可行。并且,每一位年轻教师都有机会负责主备教案,这是一个很好的锻炼年轻教师的机会,他们不仅可以尝试根据自己的知识和经验进行备课,而且还可以从年长教师那里得到指导,提高自主备课的能力。因此,这个教师集体备课的过程不仅加速了新教师、青年教师的成熟和骨干教师的培养,又促进了中老年教师进一步发挥作用和进行教学创造。
2.关注学生,改变教师为主的理念
在教师专业情意方面,由于讲学稿是教师和学生共用的一种教学工具,学生是讲学稿面对的主要对象,并且讲学稿的设计理念旨在倡导教学合一的教学模式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教师在进行讲学稿的编写时必须首先对学生进行分析,对学生要学什么和应该如何学进行研究,并且还要关注学生的兴趣点、已有的知识水平、学生的层次等等,这就要求教师不得不把学生放在首位,充分关注学生,学会从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主的教学观念,教师不再将学生视为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视为具有一定经验的主动接受者,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设计时,一切都要以学生的发展为目标,以学生的进步为宗旨。
3.促进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深入研究
讲学稿不同于传统的教案,它是对丰富的课程资源和教材文本进行高度整合和浓缩之后的结果,讲学稿的编写要求教师要对课程资源和教材进行整合,分析辨别其中有价值的、对学生发展有益的内容,而在这之前,教师必须对所教内容有一个充分的了解和把握,这对教师来说,既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锻炼。当今信息时代下,各种各样的资源纷繁复杂,既有优秀的资源,也不乏一些鱼目混珠、滥竽充数的低效资源,这些低效的内容不仅浪费了教师和学生的大量时间,还会对学生的发展造成不良影响,而从这些良莠不齐、鱼龙混杂的资源中选择适合的、恰当的内容,是作为教师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能力。讲学稿的使用无疑发展和提高了教师辨别教材以及其他资源好坏优劣的能力,这对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来说,是一个难得的发展机会,从这一点来讲,讲学稿的确有其他形式无法比拟的优势。
二、教师的失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认识到了讲学稿可能给教师专业发展带来的优势,对教师而言这是一个全新的机遇,但是,由于其自身固有的问题,以及存在时间尚短,发展得不够成熟,至今仍然存在一些弊端和不足,也存在一些阻碍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所以,对教师而言,它同样是一个挑战。比如,所有教师都使用同样的教案进行授课,可能会抹杀部分教师的个性;整齐划一的“讲学稿”,无法照顾到全体学生,因此,教师参照“讲学稿”进行授课,也就无法做到因材施教;因为有了“讲学稿”,部分老师会过分依赖于它,而忽视了自己课堂上的教学设计。 1.统一教案,有碍于教师个性的发挥
讲学稿编写完成后,所有教师必须按照讲学稿的要求进行授课,这样一来,每个班级的授课方式和内容都一样,统一的教案、统一的授课模式会在一定程度上束缚教师的手脚,我们都知道,教学不仅有预设还有生成,很多时候,课堂上临时生成的内容或许更有价值,也更能考验一个教师的教学机智和水平,部分有经验的教师可以做到在讲学稿的基础上,按照自己的个性特点,很好地把握和处理课堂上临时生成的内容,但是,对一些新教师来讲,要做到将两者完美结合,并不那么容易,这时候,他们只能选择完全按照讲学稿上的内容和任务来授课,忽视课堂生成的内容,压制个性的发挥,这或许能够达到讲学稿上要求的目标,但是,对教师自身专业能力的发展是不利的,一旦脱离讲学稿,他们将束手无策,无法发挥自身的个性。
2.整齐划一,教师无法顾及所有学生
虽然说讲学稿是在充分了解和关注学生的基础上编写成的,但是,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讲学稿的编写不可能照顾到全部学生的个性,只能是按照大部分学生的特点进行编写。因此,教师在授课时,如果完全按照讲学稿的内容和模式来进行,难免会照顾不到所有学生,对有些学生来讲,讲学稿的内容过于简单,他们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全部吸收消化。而对有些学生来讲,讲学稿又太难,凭他们已有的知识无法掌握全部的内容,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教师还完全按照讲学稿的模式来授课,就会顾此失彼,无法做到因材施教,导致一些学生的发展受到阻碍。
3.依赖讲学稿,忽视自身的教学设计
讲学稿一经成之后,很多教师便“拿来就用”,这在无形中造成了一些老师的惰性,他们以讲学稿为权威和模板,以为课堂上只要把讲学稿的内容讲完就大功告成了,从此便不再动脑筋,忽视课堂上的教学设计,认为课堂上不再需要导入,不再需要设计教学环节,只要按照讲学稿的模式按部就班完成即可。这主要是因为有些教师对讲学稿的理解有偏差,他们只注重讲学稿对学生认知方面的发展,而忽视了课程的三维目标中的其他两维目标是需要教师来完成的,讲学稿并不是万能的,讲学稿之外的教学设计就是实现其他目标的过程,如果只是单纯地按照讲学稿的模式来授课,而不再动脑设计教学环节,不仅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悲剧,对教师本身的专业发展也非常不利,讲学稿不可能伴随教师的一生,一个优秀的教师是不需要讲学稿也能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并且能较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三、建议
作为一种相对新生的事物,讲学稿的发展不可能一帆风顺,只有经过一遍遍的发展与改进,才能够臻于完美。所以,既然认识到了讲学稿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些不利影响,就要想办法改进,尽量降低或消除这些不利影响,使其不仅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工具,也能成为提高教师专业素养的手段。在此,笔者根据已有研究以及自身的经验,提出了一点改进讲学稿的想法以供参考。
首先,要正确认识讲学稿的本质。对于任何一种事物而言,认清其本质是第一步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作为一种教学工具,讲学稿只是教师教学的一个辅助手段,不是教学的万能钥匙,教师不能完全依赖于讲学稿。讲学稿应该是教师在自身教学设计上的一个发挥和补充,它不能完全取代课堂教学设计,如果所有教师都按照讲学稿千篇一律地授课,那所有的学生接受的内容将完全一样,这样整齐划一的教学也就失去了它原本丰富多彩的意义。教师们只有透彻地明白了这一点,才不至于偏离讲学稿的轨道。
其次,要科学有效地编写讲学稿。设计讲学稿的目的一是为了便利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二是为了促进所有学生更好地发展,如果讲学稿的编写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差异,那么它不仅不会促进学生发展,反而会导致学生的差距越来越大,这样就背离了讲学稿设计的初衷,所以,在设计和编写讲学稿时应该分层次进行,因为每个班级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如果所有学生都按照同样的讲学稿进行预习和学习,是不科学和不公平的,对教师而言,也是有碍于教师发展的。只有分层次设计讲学稿,然后教师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分层次的教学和指导,才能做到因材施教,促进所有学生的发展。而且,讲学稿的设计应该给教师留有一定的发挥空间,给每个教师发挥自身个性的机会。
最后,要恰当合理地使用讲学稿。无论何时何地,教师必须谨记,讲学稿不是万能的,它只是一个教学工具,不是教师的课堂设计。在使用讲学稿时,教师要切忌唯讲学稿是用,不能用讲学稿代替自己的课堂教学设计,因为每一个讲学稿的编写都有一个主备教师,对主备教师来讲,这个讲学稿体现的是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但对其他教师来讲未必如此,因此,每个教师都应该根据自身的经验以及班级学生的特点,对讲学稿进行再加工,以形成符合本班特点和教师授课风格的产品。而且,教师还要时刻准备运用自身的教学机智,应变课堂上的生成部分。所以,一堂只有讲学稿的课不能算一节好课,一个只会用讲学稿的老师也不能算一个好老师。
尽管讲学稿已经走过了很多年的历程,但是,仍然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因此,需要学校和教师在编写和使用讲学稿时必须三思而后行。可以说,讲学稿是一把双刃剑,这个工具用得好,学生和教师都受益,使课堂焕发学生的生命活力,教师专业素质不断发展;用不好,就有可能成为灌输式教学的新武器,不仅会影响学生的发展,还会影响教师的专业发展,因此,要将讲学稿编好并用好,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

Ⅳ 关于毕业论文题目的确定,要具体的

全科医生专科培训基地现状分析

一、专业开设背景和经过

1)背景

我国卫生人才资源分布不均衡、结构失调且现行培养模式与需求不协调,过度集中在大城市和大医院,农村社区卫生人才短缺,总体素质不高,特别是全科医学人才严重匮乏,由此造成城乡之间和地区之间医疗卫生发展不平衡,农村社区卫生发展严重滞后,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居民健康状况差距扩大。

为此,《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做出了“加快发展全科医学,培养全科医生”的重要决策。实现这一战略任务,加快发展全科医学教育,建设一支以全科医师为骨干的高素质的社区卫生服务队伍,保证社区卫生服务深入、健康、持续发展,是高等医学院校肩负的重任。

根据这一特殊国情的迫切需要,我院审时度势,在卫生部陈竺部长的亲自指示、关怀和支持下,紧密结合我国当前现有国情和我院实际办学能力,顺应天时、地利、人和,创造性的提出了在临床医学专科起点的基础上培养定位于广大城镇社区和农村社区的全科医学教育,为广大农村和城镇社区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合格的实用型全科医生。

2)经过

(1)成立全科医学课题小组

我院领导班子对该项工作高度重视,并为此专门成立全科医学课题小组,由一名副院长主抓该项工作,课题组成员是由我院的高学历、高职称、高水平的业务骨干组成。

(2)出外学习考察调研

课题组分期、分批到浙江大学医学院、首都医科大学、徐州医学院等有丰富的全科医学教育经验的医学院校学习、考察,初步确立了适合我国国情和我院实际的专科起点的全科医学教育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对课程设置、教学大纲的制订、师资培训、考核体系等方面也作了全面细致的调研。此外,课题组还明确分工,一部分成员深入到国内著名的多所三级专科医院(如北京友谊医院、复兴医院等)及其各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站点,调研全科医学生在专科医院和社区中心的临床实习及社区实践情况;另一部分成员则深入到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和各社区服务中心(站点)广泛调查,取得第一手资料,以本地状况作为缩影,初步掌握当前我国城镇社区和广大农村的卫生人才资源现状、老百姓的健康状况及其对卫生健康需求状况等(详见调查报告)。根据以上调研,课题组及时写出在我院开设定位于城镇社区及广大农村的专科起点临床医学专业(全科医学方向)的可行性报告。课题组的各项调研工作得到了卫生部、省卫生厅领导和国内知名医学院校的相关专家以及我市卫生行政部门的高度评价和大力支持。

(3)制订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专家论证

在最短的时间内,课题组集中集体的智慧与力量,精细安排,科学分工,密切合作,广泛调研,严格按照培养目标和全科医学教学、实践的思维理念,制订出教学大纲初稿,然后将初稿呈送到国内知名医学院校和卫生部的相关全科医学专家手里,全面、广泛地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后完成了第3稿。

专科起点的全科医学教育在我国是一个全新的新生事物,尽管做了一些前期工作,也得到了国内相关专家学者和上级部门的高度评价和大力支持,但毕竟还处在最初的探索阶段。为了更加科学、严谨地办好这个创新性的专业,我院于2008年7月31日邀请了国内知名医学院校的教授、专家、学者及卫生部、省卫生厅和上饶市的相关领导来我院对我们的前期工作进行评估、论证,希望他们对我们的后续工作提出指导性的意见和建议。

此次论证会邀请了卫生部科教司孟 群司长;首都医科大学崔树起教授;中国全科医学杂志社刘海波教授;上海交通大学施榕教授;浙江大学余海教授;南昌大学袁兆康教授;人民军医出版社王少浪教授;省教育厅聂威处长;省卫生厅李志刚处长。

论证会的召开非常成功,得到了新闻、媒体和社会的高度关注,更得到了参会的各位教授、专家和领导们的高度评价和一致认可。当然,各位专家、教授也对我们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内容提出了许多中肯而宝贵的意见,现在,课题组根据专家、教授们的意见和建议,正在进行第三稿的修订与完善。

二、指导思想与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新时期卫生工作方针,以社区卫生服务需求为导向,以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水平和质量为中心,按照长远发展与当前需要相结合和实事求是,突出重点,分类指导,逐步完善的原则,以毕业后全科医学教育为核心,以师资培训和岗位培训为重点,积极探索,勇于实践,到2011年逐步建立起符合我市实际较为完善的全科医学教育体系,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数量充足的以全科医师为骨干的社区卫生服务队伍,为我市社区卫生服务发展提供可靠的人才保障。

(二)发展目标

坚持以人的健康为中心,以向个人、家庭与社区提供连续、综合、便利的基本卫生服务为目标,建立起适应我市卫生事业改革与发展需要的全科医学教育体系。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支立足于社区,为广大居民提供基本卫生服务,能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开展融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为一体的高素质的社区卫生服务队伍。

(三)具体任务

1、2009年,构建全科医学教育的基本框架。建立市全科医学教育培训中心和各区全科医学教育培训站、临床培训和社区培训基地,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2、2010年,初步建立和完善全科医学教育体系。加强市全科医学教育培训中心、临床和社区培训基地建设探索培养高素质全科医师的有效途径和模式,然后逐步总结推广。

3、2010-2012年,完善全科医学教育体系。

1)制定全科医学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编写讲义、教材和实验指导

围绕建立以农村社区为导向的全科医学教学教育模式的总目标,项目组成员集体讨论,制订出符合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要求的较完善全科医学教学课程设置及各课程(包括实习)教学大纲的编制;并编写授课讲义和实验指导;进一步编写专科层次全科医学教材。

2)全科医学教学方法改革

采用案例教学的方法;采用多种形式的讨论法,如专题小组讨论法、选题小组讨论法、以问题为中心的小组讨论法等;讨论学科与学科、基础与临床、理论与实践的沟通与跨越;提高学生“六位一体”全科医疗服务能力,同时通过讨论了解方案实施碰到的新问题并及时解决。

3)建立全科医学见习和实习教学基地

建立固定的全科医学见习和实习教学基地,并建立一套行之有效实践教学考核制度确定考核项目;制定考核与评分方法,进行考核评价。

4)进行全科医学教学计划和大纲的专家论证

邀请有关专家和领导进行全科医学论证和教师培训。

5)进行全科医学师资培训和进修学习工作

联系首都医医科大、卫生部全科医学培训中心来我院培训师资。

6)进行上饶市基层卫生人力资源和社区卫生服务现状调查

7)赴有关院校和社区考察并写出考察报告和向卫生部请示报告和可行性报告。

三、发展全科医学教育的具体措施

1)改革培养目标与能力要求:以培养具有为人民健康服务的职业道德,“下的去、用的上、留的住,干的好”的农村社区实用型全科医学人才为目标。其专业能力要求为:掌握全科医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熟悉全科医疗的诊疗思维模式,具备对社区常见、多发病、传染病健康问题和疾病的防治能力,能够运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以维护和促进健康为目标,向个人、家庭、社区提供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指导为一体的卫生服务,达到全科医师岗位的基本要求。

2)革新培养模式:根据培养目标和能力要求,将过去那种学校教育加医院实习的培养模式改为:80周在校教育+二级以上医院见习4周+医院轮科实习40周+防疫站6周(防疫科和卫生科)+社区实践6周

3)优化课程设置:根据面向农村社区全科医学人才培养不要求学生有十分宽广的基础理论知识,我们通过减除与基层临床意义不大的公共基础课(物理、化学、细胞生物学等)和压缩公共基础课(两课、英语)就节剩出230课时用于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教学。同时根据“六位一体”功能要求增设预防、保健与健康促进等课程。见附表,经优化设置后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所占必修课程的比重分别为16.4%、32.8%和50.8%,而本科院校对应的比例分别为30.7%、27.1%和41.5%;且专业课程无论从门数和时数与本科院校相差不大,这样就从学时上保证学生的专业能力与质量。

4)改革教学内容增强实用性:根据农村社区全科医师的能力要求重新编写教学大纲和教材(讲义)。删除基础课程中与基层社区卫生工作无太大实际意义的临床反复验证性实验内容如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试验等等,增设三大常规检查、心电图机、快速末梢血糖测定、常见病X片拍摄等临床实用操作实验;现行教材中相互重复的内容则在某一课程中单独讲述,如现行内科教材中已讲水、电解质与酸碱失衡,则在外科学教材中避免重复出现等等;新教材(讲义)编写中强调农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与防治;这样精编实用性的教学内容确保了学生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的质量。

5)改革教学手段:将现行团队合作式教学形式逐渐过渡到全科复合型师资完成教学,借鉴国内兄弟省市的经验,不脱离医学教育特点,充分利用学生的社区医疗背景探索榜样学习、合作学习、角色扮演、录像录音、直接应诊、示范教学、摹拟教学、讨论式等方法,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6)强调医疗实践技能:请参加过全科医学师资培训或参加全科医师骨干培训的临床医师进行临床各科专业授课和实习带教,重点培养学生症状为导向的诊疗模式、常见病、多发病和传染病的诊断、鉴别诊断、防治原则和转诊指征;常见急症的处理原则和院前急救的基本知识;不片面寻求医技上的高、新、尖。这样就能培养学生的全科医学诊疗思维,避免在临床实习教育中走专科医生培养的老路;同时使学生不好高骛远,精力集中于农村开展得起来的医疗卫生服务技能学习。

7)加强培训基地建设,建立全科医学培训网络

建立“上饶市全科医学教育培训中心”,挂靠在卫生部医学培训中心,负责全市全科医学教育师资和管理人员、全科医师、社区护士的培训工作;负责指导各区培训站的培训工作;协调全科医学各临床和社区培训基地的工作;积极开展学术交流和科学研究。全科医学临床培训基地主要设在二级甲等或以上医院,社区培训基地主要设在一级医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区级预防保健机构。形成以市全科医学教育培训中心为龙头,各区培训站为骨干,各临床及社区培训基地为基础的功能完备、分工合理的全科医学培训网络。

8)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全科医学教育的关键,也是当前工作的重点。制定师资培训计划,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全科医学师资队伍培训。吸引一批热爱全科医学事业、有基层工作经验、在临床学科中有一定建树的专家,经过必要的全科医学知识培训后充实到师资队伍;同时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的方式,有计划地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来深圳讲学,或选送人员赴国外或先进省市学习进修,多渠道多形式地进行师资培训,以尽快建立起一支数量充足的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四、师资培训

师资是教学成败的核心和关键,由于我院是首次开设此专业,师资匮乏是教学的最大瓶颈,也是当前面临的最大困难,师资培训刻不容缓、势在必行!在卫生部科教司孟群司长的关怀和引荐下,我院全科医学课题组请来了以首都医科大学原教务处长、现任卫生部培训中心副主任崔树起教授为首的包括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医科大学、南昌大学等全国知名医学院校的全科医学专家、教授来我院进行全科医学师资培训,并对学员进行严格考核,我院71名专业教师成绩合格,获卫生部全科医学师资培训证书。

五、专业特色与课程体系改革

我院开设专科起点的临床医学专业(全科医学方向)具有以下特色:

1、下得去、留得住:规范化培训的医学本科生不愿下农村社区,而专科出身的全科医学人才愿下基层。

2、周期短:本方案只用3年。

3、投入少。

4、用得上:针对县乡常见病、多发病及慢性病防治的课程设置改革和临床医疗技能的培养,使学生有相对较强的动手能力。

5、 熟练掌握全科医疗的诊疗思维模式。

1)课程体系改革

针对在如此短的时间内(136周)能否培养出让农村社区人民放心、信任、满意的全科医生?我们采取了如下措施:根据面向农村社区全科医学人才培养不要求学生有十分宽广的基础理论知识。我们大大删减和压缩了与临床关系不大的专业基础课(物理、化学)和公共课(两课、英语)。删除专业课中与基层社区卫生工作无实际意义的实验内容,增设如血、尿、便三大常规检查,心电图机、快速血糖测定仪等操作,常见病X光片拍摄等与临床密切相关的实验。

2)除传授常用的临床技能外,还重点加强社区预防保健、社区急救、社区护理、农村社区卫生管理等工作能力和全科医学理念的培养。运用全科医学的思维理念,重点培养学生养成以症状为导向、以体格检查为重点的全科医学诊疗思维习惯。按全科医生的要求掌握农村社区常见病、多发病和传染病的诊断、鉴别诊断、防治原则和转诊指征,掌握临床常见急症的处理原则和院前急救的基本知识,不片面寻求医技上的高、新、尖。

3)招生状况

通过前期一系列工作,2008年我院已被省招办获招临床医学专业(全科医学方向)的招生计划,截止目前,报名就读该专业的学生人数已逾230余人,大大超过了省招办下达的计划数,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是从其他专业强烈要求转到该专业来的,这说明很多学生及家长非常看好这个专业的前景。

六、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

1)招生计划及就业模式与当前的国家政策的衔接、配套问题

这一点最重要,也是作为纯教学单位的学校无法解决的问题,必须要有政府出台相关政策来保证学校进行全科医学教育的延续性。建议各地政府在国家宏观政策的指导下,根据各地对全科医生的具体需求,制定订单式(定向)计划,委托学校培养,毕业后定向到具体单位就业,政府必须要保证这些毕业生毕业后的合理待遇,确保“留得住”。这项政策在浙江、上海、北京、深圳等发达地区已经全面铺开,这应该是今后几年发展我国基层卫生医疗事业的一种可取的经验和趋势。

2)全科医学理论、临床与社区师资培养问题

专科起点的全科医生培养的成败的关键和核心在师资,学校应该着力重视全科医学各项师资的培养。由于我院是第一次开设这个专业,无论是理论、临床还是社区的全科医学师资,都是一片空白。我院依据理论师资培养先行、临床和社区师资培养并重的原则,先分步夯实理论师资,再根据专业特点加强临床师资和社区师资的培养,切实做到分期、分批、分层次地推进全科医学各项师资的培养工作,培养过程中切忌“眉毛胡子一把抓”。

3)临床与社区实践基地建设问题

要培养出适应广大农村和城镇社区的“下的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全科医生,光有理论和师资是远远不够的,还得有实践的场所,在某种意义上说,丰富的实践才是“用得上”、“干得好”的唯一途径。因此,学校一定得有自己的临床教学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我院必须要建立自己的临床教学医院或者和三级以上医院合作,派出自己经过正规培养的临床师资到该医院带教,也可邀请该院的相关医生参加规范的临床师资培训。至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设立,由于投入不会太大,我院打算近期开始投入必要的人力、物力、财力,建立一至二个相对完善的、独立的社区实践基地,重点用于今后临床和社区教学过程中的社区见习。当然,能够争取到政府、机构或私人的资助也不失为一种意外的收获。

5)教材(讲义)编写问题

教材是教学的基本依托,是否有一套科学、实用的教材是决定教学成败的重要因素。由于我院是首次开设专科起点的全科医学教育,没有现成的教材可使用,市面上全科医学的教材几乎都是本科起点的或者是与全科医学相关的教辅或培训教材。因此,编写一套与专科起点的全科医学教学大纲相匹配的教材及教辅教材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紧迫而严峻的课题。我院拟采取“三步走”的方案解决这一问题,第一步,先选择一套相对较科学、严谨、内容翔实的本科教材作为我们的临时教材,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吸收和总结经验。第二步,要求任课教师在使用临时教材教学过程中,同步编写适合于专科起点的全科医学教学大纲的授课讲义,以后逐渐过渡到使用自己编写的讲义授课。第三步,经过2~3年的时间,不断对自主编写的讲义修改、完善,待条件成熟时由教学部门统一组织相关教师编写一套专科起点的全科医学教材。

6)毕业后继续教育及培训问题

我国现在及今后的一段很长时间内的全科医学教育还主要是集中在毕业后的继续教育和培训上,全科医学教育强调的是终身教育。因此,我们也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我们所推行的学历教育只是全科医学教育的一个起点,或者说是全科医生的启蒙教育,学校作为一个教育部门,理所当然地要配合国家和政府,就全科医生的毕业后继续教育和培训贡献自己的力量。我院将群策群力,积极主动和上级政府和卫生行政部门取得密切联系,尽快建立自己的全科医学继续教育和培训中心。并力争把我院培训中心办成华东地区乃至全国的专科的全科医学教育及培训基地或中心。

7)学科发展与完善问题

(1)积极推进科研工作

本着信息共享、资源共享的原则,积极走出去,科学引进来,争取以全科医学为突破点,以校刊正名为契机,激活科研工作,力争在五年内成立全国的专科起点的全科医学教育的专业学术委员会。并以此为先导,全面调动我院崇科研、尚学术的积极氛围。

(2)加强与国内外兄弟学校交流与共建

遵循学校教育的发展规律,改变思维观念,走出去,引进来,积极加强与国内名校和国外高校的沟通与交流。包括:学术交流、人才互动、科研合作、联合办学、学科共建等。

(30升格为本科专业

经过若干年的艰苦卓绝的奋斗,当条件具备时,可以考虑升格为本科专业。

综上所述,我院专科起点的全科医学专业是在卫生部、省卫生厅、本市政府等领导和国内知名医学院校的专家、教授们的关心和支持下开设起来的,它是个新生事物,需要国家和政府的相应政策的支助和扶持,需要我院全体员工的不懈努力,也需要全社会的热心关注与支持。我们希望,通过我院探索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全科医学人才培养新模式,为全省、乃至全国此类教育教学改革提供经验和参考。

Ⅵ 关于我的毕业论文题目

工商管理专业论文题目1.企业文化模式研究. 2.企业协同效应研究. 3.企业智力酱研究. 4.品牌延伸的问题与对策.
5.入世后黑色家电的产业分析与企业对策. 6.关于推选股票期权制若干问题的探讨. 7.企业如何应对“入世”的机遇和挑战. 8.多元化经营战略的全方位思考. 9.关于企业实施名牌战略问题的研究. 10.完善我国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结构. 11.管理伦理与现代公司经营. 12.风险资本与高新技术企业的公司治理. 13.全球化背景下我国IT企业的发展战略. 14.战略联盟研究. 15.全球化与企业生产战略选择. 16.ERP在我国企业的运用. 17.完善上市公司董事会功能的若干思考. 18.我国跨国公司直接投资的战略和策略分析. 19.中小企业发展:思考与对策. 20.虚拟企业对我国管理组织的启示. 21.跨国并购企业的文化管理. 22.CEO的激励和监督机制. 23.如何提升企业核心竞争能力. 24.中国企业如何 实施“走出去”战略. 25.外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启迪与借鉴. 26.员工培训与开发的理论、实践和创新研究. 27.企业人力淘汰的合理配置与使用研究. 28.知识经济时代人才管理与企业家激励机制研究. 29.人力资本投资与提高人力资源的质量. 30.家族企业管理研究. 31.企业绩效考核研究. 32.企业人才激励与薪酬管理. 33.中式快餐的发展问题. 34.企业文化的塑造管理道德与社会责任问题研究. 35.论企业家的修养. 36.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可行性分析. 37.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现状和存在问题研究. 38.中小企业开展电子商务的初步研究. 39.电子商务对中小企业的影响. 40.企业导入ERP的成功关键因素探讨. 41.电子商务系统建设探讨. 42.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企业信息系统建设. 43.试比较欧美电子商务发展策略的异同. 44.电子商务的安全技术解决方案. 45.电子商务的保障-EC安全技术与认证浅析. 46.国内电子商务网站的综合评述. 47.电子商务条件下的物流模式研究. 48.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其相应对策. 49.配送中心的规划与发展策略. 50.供应链管理模式下的物流策略. 51.商贸物流的特点及其发展策略. 52.企业物流的特点及其发展策略. 53.物流信息化的现状与发展方向. 54.物流自动化的现状与发展方向. 55.国际物流的特点及其模式探讨. 56.条码技术与物流运作案例分析. 57.基于互联网络环境下的消费者购买行为研究. 58.基于互联网络环境下的B2B交易行为研究. 59.基于互联网络环境的目标市场选择模型研究. 60.基于互联网络环境的市场细分模型研究. 61.基于互联网络环境的市场定位策略研究. 62.网络营销渠道策略的选择模型(模式)研究. 63.网络营销品牌策略的选择模型(模式)研究. 64.网络营销服务策略的选择模型(模式)研究. 65.大学生网络游戏消费态度及行为的相关研究. 66.网上第三方支付平台研究. 67.B2C电子商务中消费者感知风险影响因素研究. 68.基于消费者视角的网上购物感知风险研究. 69.大学生使用网上银行的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70.网络对于大学生就业影响的实证研究. 71.大学生对于网络安全认知的调查研究. 72.大学生使用网络行为的实证研究. 73.电子商务信用风险管理模式及其机制. 74.电子商务系统集成评价体系. 75.面向电子商务的企业集成信息化机理及其模式. 76.电子商务与供应链的集成. 77.电子商务项目风险的集成管理模式. 78.企业电子商务战略及其评价. 79.电子支付体系及其监管模式. 80.面向电子商务的供应链伙伴合作机制. 81.虚拟企业间信息集成模式研究. 82.电子政府的集成及其协作方. 83.**行业电子商务柔性研究(可选择服装、图书等行业). 84.网络广告的现状分析及发展趋势研究. 85.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平台的模式研究. 86.传统营销渠道与网络营销渠道的整合研究. 87.窜货的本源及其有效控制. 88.儿童消费者行为研究. 89.分销渠道的冲突与激励. 90.服务市场营销. 91.广告代言人的选择及其效果研究. 92.金融营销初探. 93.经济全球化与我国零售业发展对策研究. 94.口碑营销初探. 95.老年旅游市场分析与营销对策. 96.论中小企业营销战略. 97.名人广告对消费者心理及行为的影响. 98.女性消费者行为研究. 99.品牌塑造与广告关系分析. 100.企业多元化问题研究. 101.企业价格竞争战略研究. 102.企业文化研究. 103.浅析消费者品牌忠诚. 104.青少年消费者行为研究. 105.渠道创新战略研究. 106.全球化背景下的品牌策略. 107.商业企业自有品牌研究. 108.试论经济全球化与营销本土化. 109.试论企业组织内部的沟通与激励. 120.试论中小企业的竞争战略. 121.试析关系营销. 122.试析客户关系管理. 123.试析营销风险管理. 124.试析整合营销. 125.体育营销初探. 126.网络购物行为研究. 127.我国连锁经营的现状问题及其对策. 128.我国著名品牌的成功及其原因分析. 129.销售渠道控制与管理研究. 130.营销创新战略研究. 131.营销队伍建设与管理. 132.营销危机的防范与补救. 133.中国老年市场营销初探. 134.中国企业绿色营销战略研究. 135.中国特许经营企业营销策略设计. 136.中国消费者消费心理与行为特征研究 文秘杂烩网 http://www.rrrwm.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