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论文题目 » 理论研究论文格式
扩展阅读
中国网络原创新人乐团 2021-03-31 20:26:56
党政视频素材 2021-03-31 20:25:44
厦门大学统计学硕士 2021-03-31 20:25:36

理论研究论文格式

发布时间: 2021-03-21 21:41:52

『壹』 中国知网的论文格式要求是什么

引言(introction一级标题黑体小四号)

引言又称前言,属于整篇论文的引论部分。其写作内容包括:研究的理由、目的、背景、前人的工作和知识空白,理论依据和实验基础,预期的结果及其在相关领域里的地位、作用和意义。


引言的文字不可冗长,内容选择不必过于分散、琐碎,措词要精炼,要吸引读者读下去。引言的篇幅大小,并无硬性的统一规定,需视整篇论文篇幅的大小及论文内容的需要来确定,长的可达700~800字或1000字左右,短的可不到100字。

一、题名(title,topic一级标题黑体小四号)


题名又称题目或标题。题名是以最恰当、最简明的词语反映论文中最重要的特定内容的逻辑组合。论文题目是一篇论文给出的涉及论文范围与水平的第一个重要信息,也是必须考虑到有助于选定关键词不达意和编制题录、索引等二次文献可以提供检索的特定实用信息。


1.主标题(quot二级标题宋体五号字)


论文的主标题十分重要,必须用心斟酌选定。有人描述其重要性,用了下面的一句话:“论文题目是文章的一半”。对论文题目的要求是:准确得体,简短精炼;外延和内涵恰如其分,醒目。对这两方面的要求分述如下。


2.准确得体,简短精炼(三级标题宋体五号)

要求论文题目能准确表达论文内容,恰当反映所研究的范围和深度。


常见毛病是:过于笼统,题不扣文。如:“不等式的应用”过于笼统,若改为针对研究的具体对象来命题。效果会好得多。

例如“贝塞耳不等式的应用”,这样的题名就要贴切得多。再如:“中值定理在证明一类不等式中的应用”这样的论文题目不准确,题名中值定理是哪一个?,令人费解,何类不等式?请教不得而知,这就叫题目含混不清,解决的办法就是要站在读者的角度,清晰地点示出论文研究的内容。

假如上面的题目中,指的是微分中值定理,何类不等式可放在内文中说明,不必写在标题中,标题中只需反映运用微分中值定理这一事实即可。可参考的修改方案为:“巧用微分中值定理”。

关键问题在于题目要紧扣论文内容,或论文内容与论文题目要互相匹配、紧扣,即题要扣文,文也要扣题。这是撰写论文的基本准则。


力求题目的字数要少,用词需要精选。至于多少字才算是合乎要求,并无统一的硬性规定,一般希望一篇论文题目不要超出20个字,不过,不能由于一味追求字数少而影响题目对内容的恰当反映,在遇到两者确有矛盾时,宁可多用几个字也要力求表达明确。


3.外延和内涵恰如其分,醒目(三级标题宋体五号)


“外延”和“内涵”属于形式逻辑中的概念。所谓外延,是指一个概念所反映的每一个对象;而所谓内涵,则是指对每一个概念对象特有属性的反映。


命题时,若不考虑逻辑上有关外延和内涵的恰当运用,则有可能出现谬误,至少是不当。如:对农村合理的人、畜、机动力的组合设计这一标题即存在逻辑上的错误。

题名中的人,其外延可能是青壮年,也可以是指婴儿、幼儿或老人,因为后者也是主标题“人”,然而却不是具有劳动能力的人,显然不属于命题所指,所以泛用“人”,其外延不当。

同理,“畜”可以指牛,但也可以指羊和猪,试问,哪里见到过用羊和猪来犁田拉磨的呢?所以也属于外延不当的错误。若使用“劳力”与“畜力”,就不会分别误解成那些不具有劳动能力和不能使役的对象。


论文题目虽然居于首先映入读者眼帘的醒目位置,但仍然存在题目是否醒目的问题,因为题目所用字句及其所表现的内容是否醒目,其产生的效果是相距甚远的。


4.副标题(二级标题宋体五号字)


若简短题名不足以显示论文内容或反映出属于系列研究的性质,则可利用正、副标题的方法解决,以加副标题来补充说明特定的实验材料,方法及内容等信息,使标题成为既充实准确又不流于笼统和一般化。如?(主标题)一类几何曲线特性--(副标题)用数学软件模拟几何曲线的滑移特性。


二、摘要(abstract一级标题黑体小四号)


1.论文一般应有摘要,有些为了国际交流,还有外文(多用英文)摘要。它是论文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其他用是不阅读论文全文即能获得必要的信息。


2.摘要应包含以下内容:①从事这一研究的目的和重要性;②研究的主要内容,指明完成了哪些工作;③获得的基本结论和研究成果,突出论文的新见解;④结论或结果的意义。


论文摘要虽然要反映以上内容,但文字必须十分简炼,内容亦需充分概括,篇幅大小一般限制其字数不超过论文字数的5%。例如,对于6000字的一篇论文,其摘要一般不超出300字。


论文摘要不要列举例证,不讲研究过程,不用图表,不用夸张,也不要作自我评价。撰写论文摘要的常见毛病,一是照搬论文正文中的小标题(目录)或论文结论部分的文字;二是内容不浓缩、不概括,文字篇幅过长。


3、关键词(key words一级标题黑体小四号)

关键词属于主题词中的一类。主题词除关键词外,还包含有单元词、标题词的叙词。


主题词是用来描述文献资料主题和给出检索文献资料的一种新型的情报检索语言词汇,正是由于它的出现和发展,才使得情报检索计算机化(计算机检索)成为可能。

主题词是指以概念的特性关系来区分事物,用自然语言来表达,并且具有组配功能,用以准确显示词与词之间的语义概念关系的动态性的词或词组。


例如:主题词之一“微积分应用”。它具有概念的特性,说明它不是别的,而是微积分的应用,采用的是自然语言词汇。

关键词是标示文献关建主题内容,但未经规范处理的主题词。如,“最值”(其规范的主题词可是“最大值”)。关键词是为了文献标引工作,从论文中选取出来,用以表示全文主要内容信息款目的单词或术语。一篇论文可选取3~8个词作为关键词。


关键词或主题词的一般选择方法是:由作者在完成论文写作后,纵观全文,先出能表示论文主要内容的信息或词汇,这些住处或词江,可以从论文标题中去找和选,也可以从论文内容中去找和选。

例如上例,关键词选用了6个,其中前三个就是从论文标题中选出的,而后三个却是从论文内容中选取出来的。后三个关键词的选取,补充了论文标题所未能表示出的主要内容信息,也提高了所涉及的概念深度。


关键词与主题词的运用,主要是为了适应计算机检索的需要,以及适应国际计算机联机检索的需要。一个刊物增加“关键词”这一项,就为该刊物提高“引用率”、增加“知名度”开辟了一个新的途径。


三、正文格式(main body一级标题黑体小四号)


论文正文宽为18cm,高为23cm。可将页面设置a4即21cm×29.7cm,页边距:上2.8cm、下3.9cm、左1.8cm、右1.2cm。排版采用双栏。


正文是一篇论文的本论,属于论文的主体,它占据论文的最大篇幅。论文所体现的创造性成果或新的研究结果,都将在这一部分得到充分的反映。

因此,要求这一部分内容充实,论据充分、可靠,论证有力,主题明确。

为了满足这一系列要求,同时也为了做到层次分明、脉络清晰,常常将正文部分人成几个大的段落。这些段落即所谓逻辑段,一个逻辑段可包含几个自然段。每一逻辑段落可冠以适当标题(分标题或小标题)。


段落和划分,应视论文性质与内容而定。一般常见的划分方式有:①问题提出/问题分析。②解决方法/主要结果定理/结果比较与分析。


根据论文内容的需要,还可以灵活地采用其它的段落划分方案,但就一般性情况而言,大体上应包含问题部分和理论分析部分的内容。

“主要结果论证”这一部分是论文的关键部分。有人曾说:“没有论证结果的论文必脏”,这并不为过,论文的新意主要在这里体现。


如果标题定为结果和讨论,对于讨论(或分析)这一部分与其它部分相比,则更难以确定所应写的内容,通常也是最难写的一部分。

(1)理论研究论文格式扩展阅读


1.写得好的讨论(或分析)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征:

①要设法提出结果一节中证明的原理、相互关系以及归纳性的解释,但只对结果进行论述,而不应进行重述。

②要能指出你的结果和解释与以前发表的著作相一致或不一致的地方。

③要论述你的研究工作的理论含义以及实际应用的各种可能性。

④要能指出任何的例外情况或相互关系中有问题的地方,并且应明确提出尚未解决的问题及解决的方向。


由于学术论文的选题和内容性质差别较大,其分段及其写法均不能作硬性的统一规定,但必须实事求是,客观直切,准确完备,合乎逻辑,层次分明,简练可读。

2.参考文献说明(reference一级标题黑体小四号)


在学术论文后一般应列出参考文献(表),其目的有三,即:

①为了能反映出真实的科学依据;

②为了体现严肃的科学态度,分清是自己的观点或成果还是别人的观点或成果;

③为了对前人的科学成果表示尊重,同时也是为了指明引用资料出处,便于检索。撰写学术论文过程中,可能引用了很多篇文献,是否需要全部列出?回答是否定的。

事实上,只需要将引用的最重要和最关键的那些文献资料列出即可。

参考链接来源:网络-中国知网

『贰』 研究性论文的格式是什么越详细越好。最好有范文。

我们也写过,是这样的:
研究性学习论文书写格式及应包含的内容
论文应为在左侧装证的书本形式,要求装订,剪切整齐,便于使用。论文一律使用16开的60克白纸,标题统一用小三号黑体字,正文用小四号宋体字。论文一般应包括以下内容(也应按以下顺序编写):

1、论文题目:论文题目应能概括整个论文最重要的内容,简明,恰当,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同时在题目下方应注明课题组组长,组员的姓名及指导教师的姓名。

2、内容提要:不超过300字的内容提要,应说明论文的目的、研究方法,成果和结论,并注明本文的关键词3~5个。

3、序言(或引言或绪论):内容为本课题的国内(外)现状或背景,本文所要解决的问题及其现实意义(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4、正文:论文的主体。

正文是研究者表达研究成果和研究过程的主体部分,在研究报告中占绝大部分篇幅。要求详细阐述本课题所采用的研究方法、过程,说明产生结果的条件及相关因素,对一些不容易了解的地方要给予明确的解释。正文主要包括方法、结果和讨论三部分。

⒋⒈方法

研究方法是研究报告的主体部分之一,其主要内容包括:①对课题出现的主要概念的定义与阐述。②研究对象的条件、数量、取样方式及研究的时间安排。③各变量间的关系分析。④研究的操作设计与研究成效的比较方式。这部分内容与方案设计中的“研究方法与研究过程”基本相同,其实就是将设计方案在研究实施中的调整说明。

⒋⒉结果

结果是总结课题研究的数据和有关的统计分析或调查结论,这是研究报告的另一个主体部分。其主要内容包括:①列举以原始资料为整理所得的统计图表等数量资料和经过归纳的定性资料。②用逻辑学和统计学等技术手段得出结果或结论。③简要说明结果或结论与研究假说的联系。在撰写这部分内容时要注意三点:一是选取数据和现象描述要实事求是。数据或取样要准确、具有代表性,事实材料要有典型性,决不能按主观意愿任意舍取数据或更改素材,更不能造假。二是图表要少而精,简捷明了。借助图表可以明确、简捷、形象地表示出主要结果,故图表要精心设计、使人一目了然,但不宜过多,一般不要超过3--4个。三是结果或结论要科学严谨。分析问题要遵循认识论规律,所得结论要经得起推敲和验证。写结论时措辞要严谨,逻辑要严密,内容要具体,不能使用“也许” 、“可能” 、“大概” 、“前茅” 等模棱两可的用语,更不能夸大其作用,如“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国内领先” 等。

⒋⒊讨论

讨论是研究者对研究结果的主观认识与分析,其作用在于从理论上加深对研究结果的认识,并对研究结果不完善之处作补充说明,对研究本身的局限性进行探讨,并指出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5、注释:对论文中某些名词,推论或其它问题加以说明。

6、参考文献:论文中所引用文献的顺序列于文末。

7、导师评语。

范文:
关于英语自主学习的研究性论文
按照自主学习理论之父霍勒克的定义,自主学习能力就是“管理自己学习的能力”。从外语学习的角度来讲,自主学习可以使一个学生在课堂学习时间有限的情况下提高外语能力,直至掌握这门外语。大学生拥有较多的业余时间,可利用的课外资源也比较丰富;他们拥有较强的自我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学习目标和职业目标也更加明确,所以他们有充分的自主学习的条件。而大学英语又是一门重要课程,大学生不仅面临四、六级考试的压力,还要应对社会对他们的英语能力日益增强的要求。在这种形势下,英语自主学习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切实可行的。根据国内外自主学习的相关理论和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现状,培养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可从下列几个方面做起。

1 培养自知,树立自信
自知包括对自己的学习愿望、目的、观念、风格等的认识。研究者本森和沃勒提出,“一项学习活动的成功在某种程度上是以学习者对世界、尤其是对该学习活动的态度,自我感觉,学习欲望为条件的”。所以,教师应首先帮助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观,鼓励他们树立正确的态度,形成主动学习的愿望。只有拥有主动的态度,学习者才有可能在他的学习过程中扮演积极的角色,产生独立的想法,并利用各种学习机会,而不是仅仅对老师的教学刺激做出反应。此外,强烈而积极的动机是对外语产生兴趣、进而要努力学会这门语言的重要条件,动机能在困难的时候使学习者产生坚韧不拔的信念,而坚持常常能克服能力和环境所带来的局限, 所以, 动机培养也很重要。教师还应帮助学生树立自尊、自信。要让他们相信自身的努力对学英语至关重要,而自己有决心付出努力;不论自己的英语基础是好是坏, 都有能力管理好自己的学习。自尊和自信可以产生责任感和独立感,促使学习者为自己的学习承担责任和后果。自尊和自信也是建立在清楚的自我认知上的,明白自己的认知特点是理性还是感性,场依赖型还是场独立型,视觉型还是听觉型等,学生就不会盲从和模仿别人,而能有针对性地选择适用于自身特点的学习材料和学习方法,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 确立目标,制定计划
目标在个体的学习过程中起参照点的作用,个体正是在既定学习目标的引导下,不断调控着自己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策略。因此,目标被看成是自主学习的核心构成成分。但徐锦芬等人的研究发现,很多大学生虽然认为英语学习很重要,但他们除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预习、复习课文等之外,并无学习英语的计划,即使有,时间的安排也相当随意,往往不能达到预期目标。鉴于这种情况,教师应担当起帮助者和监督者的角色,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英语基础、能力水平、个人兴趣、专业特点和未来发展的需要制定学习目标。告诉他们不要制定诸如“我要尽量争取过四级”这样模糊的目标, 要制定多项小的、具体的短期目
标,因为近期目标的实现能够使学生更快地看到自己某些能力的增长,对他们的意志控制要求也更低,而一个目标的成功实现往往会促进新目标的确定和实现。计划中的学习时间安排非常重要。根据调查结果,很多学生不是自觉地利用自习时间或业余时间安排学习活动,有70% 被调查的学生自称对这些时间抓得不紧,其他类似的调查也表明学生在学习时间的自我安排和管理上不尽如人意。毫无疑问,在使用有效策略的情况下,要获得较高的英语能力,就得在环境许可的条件下尽可能多地接触英语。自主学习研究者齐莫曼建议让学生确立有规律的学习时段,使自己在每天预定的时间内学习成为一种习惯。他认为教会学生有效地管理和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也是自主学习教学中需要确立的一个重要目标。这种教学一般包括如下步骤:与学生讨论时间的运用;让学生在某个时间段内记录下自己的时间运用,认识到自己是如何利用时间的;制定个人时间表,确定可以自主使用的时间;让学生估计完成自主学习活动所需要的时间,并相应地填入时间表;本段结束后检查计划的完成情况和学习效果。

3 学习并运用学习策略
目标制定出来之后, 就要付诸实践, 采用适合自己认知特点和学习风格的方法和策略非常重要,正如研究者坎迪所说:“如何学和学什么是密切相关的——一个学习者所采取的总体方法将极大地影响他的学习结果”。那么,我们的学生策略使用情况如何呢?徐锦芬等对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英语自主学习的调查显示,许多学生不知道什么是学习策略;而根据王静等对自主学习的调查,无论对于英语学习的总策略,还是对于各单项技能如词汇学习、阅读学习等的策略使用,受试学生绝大多数在“有时使用”的范畴以下,表明我们的学生学习策略使用频率很低。这种情况与我国英语教学一贯重知识传授,轻技能培养有关,所以,对学生进行明确的策略培训是十分必要的。
根据著名的策略研究者科恩的观点,“提高学习者策略意识的最有效的方法是教师把以策略为基础的教学作为外语课程的一部分传授给学生”,“明确地教给他们如何应用语言学习和使用策略”,也就是让学生学会如何学外语。研究者查莫特和卢宾提出了策略培训的做法: 发现并讨论学习者已经使用的策略;呈现新的策略;示范新策略;解释为什么、在什么时候使用这些策略;用真实的任务练习策略使用、验证其效果。因此, 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对英语学习中的强项和弱项进行自我诊断;让他们对自己熟悉的策略和新习得的策略进行比较、试验; 让他们自己决定以什么策略完成一项学习任务;给他们机会尝试将以往的成功策略用于新的学习情景。这些对学生更多地控制自己的学习大有益处。策略渗透最好在英语课堂上长期进行,针对学习内容和学习活动随时给学生介绍相关策略,并指导和监督他们使用,同时对个别学生进行个别指导。需要注意的是, 策略培训的最终目标是让学生有自觉的意识使用策略,知道在何时使用何种策略, 而不是以传授具体的策略为重点, 因为它们可能难以穷尽。
4 适时反思、评价和调节
我们许多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没有自我反思、评价这一环节,他们只是被动地跟着教师的教学程序走, 被动地接受教师的监督和检查,而从未把自己当作自己学习的观察者,监督者, 评判者和操纵者, 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帮助他们培养这种能力。反思首先涉及自我判断的过程,包括自我评价和归因分析。自我评价指对学习结果是否与预期的目标一致以及对学习结果的重要性的评判,归因分析是指对造成既定学习结果的原因进行分析,如较差的学习成绩是因为能力有限还是因为努力不够造成的,等等。评价可从学习的质量、数量、速度等几个方面进行,研究者们大都认为学生用书面形式进行反思会受益很多,比如写学习日记,阶段总结,自我报告等,教师只需帮助他们弄清楚用哪些标准来评价自己的学习。
自主学习本质上是一种自我调节的学习,亦即个体主动选择、调节、控制自己的学习的过程,对英语学习而言,指“学习者不停地根据系统内外因素的变化来调整观念和方法,使各因素之间的关系处于最佳协调状态,使学习英语的潜在能力全部发挥出来”。语言学习系统是开放的,动态的,在不同的时期,学习的重
点和难点是不一样的,学习策略也应随情况的变化而变化,所以,“调控”是策略系统良好运作,取得良好学习效果的关键。在学生不能做到适时、自觉进行策略调整时,教师可加以提醒、点拨,或亲自进行调控,随后逐渐放手,只对学生的自我调节进行监督, 作出鼓励性、形成性评价即可。

5 结语
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也是我国当前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教学模式改革成功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学生个性化学习方法的形成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我们的培养目标是让学生能够在未来的非教学环境中自主地学习其职业和生活所需要的外语知识和技能,大学阶段的自主能力培养很重要,应从激发学生自知、指导他们制定学习计划、进行策略培训、发展元认知调控等几个基本步骤逐步、全面地发展。

『叁』 需要正规调研论文的格式及范文

农民利益保障状况调研
———以辽宁农村为例
摘要〕总的来说,我国改革开放的30年,是农民获得实惠最多的30年。但是20世纪90年代
以后,随着社会资源配置方式、社会结构及经济结构的变化,我国农民没有充分分享到社会发展的成
果,在经济资源、文化资源、组织资源以及基本权利的享有方面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保障不足的问题。
切实保障农民利益,需做好以下工作:加大政府对农业、农村发展以及农民教育的投入力度,改变城
市偏向的政策导向,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等。
〔关键词〕农民,利益保障,政策建议
一、问题的提出及研究设计
20世纪80年代,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提高
粮食与农产品价格等因素的作用下,我国农民的
收入和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这一时期,可以说是农
民获得实惠最多的黄金期。然而,进入20世纪90
年代,虽然农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但
是农民没有充分分享到改革发展的成果,尤其是在
经济资源、文化资源、组织资源占有以及基本权利
的享有方面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保障不足的问题。就
城乡收入差距来说,1978年我国城乡人均收入之
比是2.4:1,到1983年缩小到1.7:1,呈明显缩小趋
势,但到了1997年,又扩大到了2.5:1,2007年则
扩大到3.32:1。
保障与增进农民权益,是我国改革的价值取
向之一。如何充分保障和增进农民利益,既需要实
践的推进,也需要理论研究上的提升。为此“,社会
分层与工农利益保障”课题组分别对辽宁省的沈
阳、大连等地农村进行了实地调查,对调查结果进
行了分析总结,并为充分保障与增进农民利益提
出了政策建议。
此次调查采用入户问卷调查与个案访谈相结
合的方法。通过问卷调查集中收集了农民现状数
据。个案访谈包括两种情况:一是在入户问卷调查
范围内与农民进行个案访谈,二是选择一些具有
代表性的农民(约30人),就生活现状、社会保障、
村务情况、生活感受与期望等进行专题性的个案
访谈。通过个案访谈深入了解了农民对农村现有
突出问题的看法以及解决的办法等,有效地弥补
了问卷调查的不足。
为了确保此次调查更具代表性,调查的样本
村是根据辽宁省所有农村的人均纯收入排序情
况,由高到低抽选出的,共计5个。调查对象的选
择则是根据每个样本村家庭人均纯收入的高中低
并结合劳动类型的不同进行的,而且为了使调研
更有效,在调查对象的选择上还有意回避了调研
对象为直系亲属关系等情况,共选出样本500个,
收回有效问卷442份,有效回收率为88.4%(回收
的有效样本分布见表1)。
此次问卷调查中男性比例为57.3%,女性比例
为42.7%。从受访农民家庭主要收入来源来看,大
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以种粮为主的农民,占样本
总量的42%;以家庭副业/做买卖收入为主的农
民,占样本总量的9%;以种、养殖/捕捞收入为主
的农民,占样本总量的17%;以打工收入为主的农民,占样本总量的8%;以工资收入为主的农民,占
样本总量的4%;以集体企业收入为主的农民(该
类个案访谈对象不包括在500个调研对象之内,
在本文以下的统计数据中也不包括该类访谈对
象),占样本总量的18%;以其他收入为主要收入
来源的农民,占样本总量的2%。以上调查对象基
本涵盖了辽宁省农民内部主要的利益群体。*该村的非农业收入占集体收入的90%以上,以集体
企业收入为主的农民全部集中在后石村。
二、调查结果分析
自马克斯·韦伯(Max Weber)以来,社会学对社
会地位的评价通常采用三种维度,即财富地位(经
济地位)、权力地位(政治地位)、社会声望地位。而
目前学术界评价一个社会阶层地位的主流方法是
以“职业”作为地位评价的基础,以资源的占有作
为地位评价的基本维度。可见,社会地位作为一种
客观存在,可以有不同的观察和分析角度,可以从
不同的侧面来揭示。正是基于此,此次调查综合以
上方法,使用了家庭收入、教育、社会保障、利益表
达与政治参与、幸福感、社会地位的自我评价等主
观感受等多项指标。本文则利用上述指标数据并
运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对农民利益保障状况进行
了分析与揭示。
(一)农民收入增长乏力,财富积累缓慢。收入
是衡量社会群体基本利益的一项最重要的指标,
也是社会群体财富积累的重要途径。调查数据显
示,2006年受访农民家庭年平均总收入仅为
14919.88元,而同期的家庭年平均支出则高达
13881.79元,二者仅相差1038.09元。个案访谈中
农民普遍反映,农业税的减免与种粮补贴使种粮
农民收入有所提高,但生产投入的增加几乎抵消
了收入的上涨。就像农民所说“:种子化肥价格高,
种地忙一年也没啥纯收入。”由此可见,当前我国
农民家庭收入增长幅度依然不大,财富积累相当
缓慢。
通过对农民家庭总收入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
(以下简称回归分析,分析结果见表2)可以看出,
家庭总收入对家庭经营收入的弹性系数为0.569,
并且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显著。这表明,当前家
庭的经营性收入是影响农民家庭总收入的最重要
因素。相比较而言,家庭所拥有的耕地数量对家庭
总收入虽有一定影响,但影响却非常有限,其弹性
系数仅为0.142。这种状况说明,目前农民赖以生
存的土地给农民提供的财富非常有限,农民收入
的多少已经与土地的多少几乎没有太直接的联系
了。
表2回归分析的结果同时表明,农民内部主
要群体从事的劳动类型的差异也是影响农民家庭
总收入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回归模型2中,增加农
民的劳动类型对农民总收入的影响这一因素后,
回归方程的拟合优度提高。而在显著性水平为1%
的条件下,从事养殖的农民比种粮农民家庭总收
入多24.86%,农村第三产业服务人员家庭总收入
比种粮农民高24.98%。这一分析结果进一步说明,
目前粮食种植业给农民提供的收入相当有限。
(二)农民受教育程度较低,劳动技能水平较
差。在现代社会,教育对社会流动(特别是垂直流
动)和地位获得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我国农
民整体受教育程度不高、劳动技能低,难以适应现
代化农业科技发展的需要。调查显示,受访农民的
平均受教育年限仅为7.13年,仅有1.2%的受访农
民接受过技校、中专、职高等劳动技能教育。
表2回归分析的结果还显示出,受教育程度
为初中、高中、技校、中专和职高的农民的收入比
没有上过学的农民的收入要高。以模型4为例,初
中学历的农民收入比未受过教育的农民高47.7%,
技校、中专以及高中学历农民的收入比未受教育
的农民高70.23%。这说明,农民收入状况与劳动力
受教育程度有较强的正相关关系。调查中也发现,
那些被农民称为致富能人的农民通常都是当地学
历较高的人。可见,农民整体偏低的受教育水平既
使农民难以适应现代化农业发展的要求,农业劳
动生产率偏低,农民增收难,也使其改善自身生活
处境、向上层社会流动的努力异常艰难。
(三)农村社会保障发展滞后,医疗与救助问
题尤为突出。在城乡二元社会结构下,农民基本上
被排除于社会保障制度之外。与城市居民享有的社会保障相比,农民的社会保障明显滞后。调查数
据显示,目前农民参保率最高的是农村合作医疗
保险,占受访农民的50%。但是个案访谈发现,新
型农村合作医疗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实施中主
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其一,医保定点医院往往地
处县、市距离村民居住地较远,村民就医不方便。
其二,合作医疗的药品价格明显高于其他药房。其
三,定点医院医生的业务素质不高,服务态度较
差。其四,医保报销医药费数额太少,手续繁杂,特
别是大病医药费根本无法报销,农民实际受益不
大。表2回归分析的结果则显示,健康农民的家庭
总收入比不健康的农民平均高46.23%。这说明,在
现有的医疗保障状况下,健康状况已经成为影响
农民家庭收入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身体残疾
或患病是当前导致农民致贫、返贫的一个重要原
因。
目前我国农村还存在着数量庞大的绝对贫困
群体,其中一些人连最基本的生存问题还没有完
全解决,在现实生活中处于一种十分不利的境地。
调查发现,国家的扶贫救济政策虽然在一定程度
上给予贫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但救济标准较低,
贫困农民的生活难以获得充分的保障。调查数据
显示,农民家庭得到的救济款物的价值仅在500~
1000元之间,明显低于城市贫困家庭的受助水平。
这种救济水平对于那些全家陷入贫困的家庭来
说,虽是雪中送炭,但却是杯水车薪。
调查分析说明,社会保障是一种最基本的再
分配手段,以实现社会公平为基本的价值取向。全
民性的保障制度维护了社会的公平,而城乡二元
化的发展模式却形成了对农民的制度性歧视,成
为农民利益保障的制度性障碍。
(四)农村基层民主选举参与率较高,但基层
民主选举实践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农村基层民
主选举是村民自治的起点和关键。参与村委会选
举关系到村民的切身利益,是农民表达和实现自
身利益诉求的制度化渠道。调查数据显示,受访农
民中有71.9%的村民参加了村委会的选举,有
63.45%的村民参加了村民代表的选举。若仅从参
与村民的覆盖面来看,农村选举活动已经具有了
全民性。但从农村基层民主选举实践来看,虽然村
委会选举特别是直接选举的时间并不长,但是仍
然存在不少问题。在调查中发现,许多农民对选举
活动表现出相当的不满。一些地区的村民反映,
“选代表、选村长,都没有选举竞选目标,就是拉选
票,实际上就是买选票,现在有钱能当干部,当干
部就是为了捞钱。”
此外,调查还发现,农民对村委会的工作表现
出一定的不满,不满的原因主要是村干部缺少为
村民做事的公心,一部分地区的村委会已经由法
律上所规定的“公益性”组织腐化为追求少数人私
利的“营利性”组织。
(五)相当一部分农民幸福感较弱,社会地位
自我评价偏低。在本次对农民的幸福感的调查中,
当问及“您感觉日子过得是否幸福”时,回答“很幸
福”和“比较幸福”的比例合计53.5%,回答“不幸
福”的比例竟高达46.5%。相当一部分农民感到不
幸福,说明他们对目前的生活满意度不高。调查还
发现,农民对未来生活缺乏信心。当问及“您估计
五年后自己的生活状况”时,有34.6%的受访农民
认为五年后自己的生活状况会比现在“好一点”,
还有19.1%的受访农民认为“差不多”,仅有
28.1%的受访农民认为五年后的生活会比现在“好
很多”。
除此之外,本次活动还对农民的自我评价进
行了调查。农民的自我社会评价也是农民社会地
位的一种主观反映。调查数据显示,以社会上所有
人群为参照群体,从整体水平上看,农民对于自身
及其家庭的社会地位的自我评价处于中等偏下。
在问及“如果社会人群分成十等,您认为自己及您
家是第几等”时,有35.6%的受访农民认为自己及
其家庭处于社会的中等(5~6等),总计共有
89.8%的受访者认为自己及其家庭处于社会的中
下等(即5~10等)。由此可见,当前农民对社会地
位的自我评价总体上偏低。
三、政策建议
现代社会的阶层结构应该是一个“两头小、中
间大”的橄榄型结构。农民的底层化趋势无疑是与
拥有发达中间阶层的现代社会阶层结构背道而
驰。扩大现代社会中间阶层的重要途径就是,实施
一系列有效的社会政治制度支持,减少中低阶层
数量规模,提升农民等中低阶层的社会地位。
基于上述调查与分析,我们提出以下政策建
议:
(一)加大政府对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投入力
度,建立财政支农资金的稳定增长机制。在当前农
民自身财力有限和农村金融发育不良的现实条件
下,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资金缺口巨大,资金匮乏
已经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增长的关
键性因素。调查中发现,目前农民想建致富项目的
愿望十分强烈,但是在农村搞经营、建项目贷款却
非常困难,尤其是在经济欠发达的农村地区,只有
村干部等一些有经济实力的人才能贷到款。因此,
政府应加大对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投入力度,建立
财政支农资金的稳定增长机制。
(二)加大对农民的教育投入,提高农民素质。
教育对社会各阶层向上流动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
用。但当前我国农民整体受教育水平还很低,素质
较差,这使得农民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
不利的地位,更增加了农民向社会上层流动的难
度。要减少农民数量、提升其社会地位,对农民加
强教育与培训必不可少。目前,应该更加公平和合
理地配置教育资源,加大对农村的教育投入,改善
农村的教育设施、提高农村的教育水平。此外,还
要加大对农民的专业技能与职业培训,在农村中
培养一大批懂技术、善经营的能人,并积极引导这
些人开发致富项目,带领大家脱贫致富。
(三)加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保障农民
的基本权益。改革开放以来,国家虽然越来越重视
农村的社会保障问题,制定和出台了一系列关于
农村社会保障方面的政策,但是,总的来说,国家
关于社会保障的制度安排明显存在着偏向城市的
发展倾向,对农民利益的保护还不够重视。要有效
保障农民利益,就要彻底改变偏向城市而忽视农
村的做法。当前,尤其需要健全和完善农村低保、合作医疗和养老保
险等基本社会保障制度,以切实保障农民享有医
疗、养老等基本权益。
(四)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增强其博弈能
力。任何一个群体都要通过一定的途径、方式,表
达、争取其自身的要求与利益。从微观层面来看,
目前我国农民利益无法得到有效保障,一个很重
要的原因是农民自身的组织化程度较低。有效解
决这一问题的思路是,农民应该在现有的法律框
架内,利用好村民选举的机会,充分参与农村基层
自治组织,有意识地使之为农民自己服务。这样做
的好处至少有两点:其一,可以遏制基层政权利用
国家权力过度提取农村资源,避免决策失误和防
止村干部腐败。其二,可以对国家相关惠农政策的
落实情况起到监督作用,从而使农民真正享受到
党的惠农政策所带来的实惠。
参考文献:
〔1〕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M〕.北京:社
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2〕张敏杰.中国弱势群体研究〔M〕.长春:长春出版
社,2003.
〔3〕李强.转型时期中国社会分层〔M〕.沈阳:辽宁教
育出版社,2004.
〔4〕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问题研究中心.中国农村研
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5〕刘奇.农村社会转型与“三农”政策取向〔J〕.中国
农村经济,2007,(4).
〔6〕孙立平.和谐社会用制度规范利益表达〔J〕.学习月
刊,2005,(8).
〔7〕吴忠民.中国社会主要群体弱势化趋向问题研究
〔J〕.东岳论丛,2006,(2).
〔8〕符钢战,韦振煜,黄荣贵.农村能人与农村发展〔J〕.
中国农村经济,2007,(3).
〔9〕于建嵘.农民有组织抗争及其政治风险〔J〕.战略与
管理,2003,(3).

『肆』 论文的基本格式是什么


目:

院:
学生姓名:
任务书
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
外文文献翻译(附原文)
工作记录卡
评语表
答辩记录及成绩评定表
其他附件

『伍』 写论文的格式是什么

标准的论文格式:

1、论文格式的论文题目:(下附署名)要求准确、简练、醒目、新颖。

2、论文格式的目录

目录是论文中主要段落的简表。(短篇论文不必列目录)

3、论文格式的内容提要:

是文章主要内容的摘录,要求短、精、完整。字数少可几十字,多不超过三百字为宜。

4、论文格式的关键词或主题词

关键词是从论文的题名、提要和正文中选取出来的,是对表述论文的中心内容有实质意义的词汇。关键词是用作计算机系统标引论文内容特征的词语,便于信息系统汇集,以供读者检索。每篇论文一般选取3-8个词汇作为关键词,另起一行,排在“提要”的左下方。

主题词是经过规范化的词,在确定主题词时,要对论文进行主题分析,依照标引和组配规则转换成主题词表中的规范词语。(参见《汉语主题词表》和《世界汉语主题词表》)。

5、论文格式的论文正文:

(1)引言:引言又称前言、序言和导言,用在论文的开头。引言一般要概括地写出作者意图,说明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并指出论文写作的范围。引言要短小精悍、紧扣主题。

〈2)论文正文:正文是论文的主体,正文应包括论点、论据、论证过程和结论。主体部分包括以下内容:

a.提出问题-论点;

b.分析问题-论据和论证;

c.解决问题-论证方法与步骤;

d.结论。

6、论文格式的参考文献

一篇论文的参考文献是将论文在研究和写作中可参考或引证的主要文献资料,列于论文的末尾。参考文献应另起一页,标注方式按《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进行。

中文: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版地、版者、版期)

英文:作者--标题--出版物信息

所列参考文献的要求是:

(1)所列参考文献应是正式出版物,以便读者考证。

(2)所列举的参考文献要标明序号、著作或文章的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

『陆』 学理论的论文格式

为了进一步规范论文格式,具体要求如下:
1.作者及其工作单位的规范 文章均应有作者署名、单位全称、所在省市名及邮政编码(作者单位项必须标注二级单位;省会城市省略省名,其他城市不省略省名;邮编必须与作者单位地址相吻合)。
2.作者简介的规范 作者的基本信息:姓名,出生年,性别,籍贯(籍贯必须是****人,包含作者所在的省、市(县)全称);作者的简历信息:职位,职称,学位,研究方向。以上各项信息要求翔实、具体,缺一不可。
3.参考文献的规范 参考文献著录项目应该包括以下内容:
1)主要责任者(普通图书作者、论文集主编、学位申请人、报告撰写人、期刊文章作者、析出文献作者等),多个责任者之间以“,”分隔;
2)文献题名;
3)文献类型及载体类型标志;
4)其他责任者(译者、校注等);
5)版本(初版省略);
6)出版项(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7)文献出处或电子文献的可获得地址;
8)文献起止页码 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引用期刊及期数不能省略;整体引用时起止页码可以不注。
4.注释的规范 注释只是对论文中某一特定内容作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或者是未公开发表的文献及会议发言;或者是档案资料,内部资料、书稿及古籍。其他情况统一归入参考文献,不能混用。 论文规范详见附件例1: 作者及工作单位 论转型期中国弱势群体伦理关怀中的人道主义原则 王晓晖1 ,刘云风2(1.南华大学图书馆,湖南 衡阳421001;[1]

『柒』 论文格式都包括什么例如研究意义等…

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
为了确保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特制定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
一、毕业设计(论文)资料的填写与打印:
毕业设计(论文)统一使用学校印制的毕业设计(论文)资料袋、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毕业设计(论文)评语、毕业设计(论文)封面、毕业设计(论文)用纸。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毕业设计(论文)评语按要求认真填写,字体要工整,卷面要整洁,手写一律用黑或蓝黑墨水。任务书由指导教师填写并
签字,经院长(系主任)签字后发出。毕业论文(设计)必须用仿宋体打印于学校统一的毕业论文专用纸上。
二、论文撰写主要格式及要求:
1、标题:
论文题目--黑体小二
2、中英文摘要:(中文在前、英文在后):
"摘要"字样--加粗仿宋体小三号
摘要正文--仿宋小四
关键词--加粗仿宋小四
3、论文正文:
(1)论文正文部分主要包括:选题背景、方案论证、过程(设计或实验)论述、结果分析、结论或总结。
(2)论文正文打印要求:
第一层次(章)题序和标题用小三号加粗仿宋体字
第二层次(节)题序和标题用四号加粗仿宋体字
第三层次(条)题序和标题用小四号加粗仿宋体字
正文用仿宋体小四号(英文用新罗马体12号)
(3)论文页面设置注意装订线,页码一律用小5号字标明;正文采用单倍行距,标准字符间距。
三、毕业设计(论文)撰写的内容与要求:
1、标题:
标题应该简短、明确、有概括性。标题字数要适当,不宜超过20个字,如果有些细节必须放进标题,可以分成主标题和副标题。
2、论文摘要或设计总说明:
论文摘要以浓缩的形式概括研究课题的内容,中文摘要在300字左右,外文摘要以250个左右实词为宜。
设计总说明主要介绍设计任务来源、设计标准、设计原则及主要技术资料,中文字数要在1500~2000字以内,外文字数以1000个左右实词为宜。
3、目录:
目录按三级标题编写(即:一、……、1、……、(1)、……),要求标题层次清晰。目录中的标题应与正文中的标题一致。
4、正文:
毕业设计(论文)正文包括:
(1)选题背景:说明本设计课题的来源、目的、意义、应解决的主要问题及应达到的技术要求;简述本课题在国内外发展概况及存在的问题,本设计的指导思想。
(2)方案论证:说明设计原理并进行方案选择,阐明为什么要选择这个设计方案(包括各种方案的分析、比较)以及所采用方案的特点。
(3)过程(设计或实验)论述:指作者对自己的研究工作的详细表述。要求论理正确、论据确凿、逻辑性强、层次分明、表达确切。
(4)结果分析:对研究过程中所获得的主要的数据、现象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得出结论和推论。
(5)结论或总结:对整个研究工作进行归纳和综合,阐述本课题研究中尚存在的问题及进一步开展研究的见解和建议。结论要写得概括、简短。
5、谢辞:
谢辞应以简短的文字对在课题研究和论文撰写过程中曾直接给予帮助的人员(例如指导教师、答疑教师及其他人员)表示自己的谢意,这不仅是一种礼貌,也是对他人的尊重,是治学者应有的思想作风。
6、参考文献与附录:
参考文献是毕业设计(论文)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反映毕业设计(论文)的取材来源、材料的广博程度和材料的可靠程度,也是作者对他人知识成果的承认和尊重。一份完整的参考文献可向读者提供的一份有价值的信息资料。一般做毕业设计(论文)的参考文献不宜过多,但应列入主要的文献可10篇以上,其中外文文献在2篇以上。
附录是对于一些不宜放在正文中,但有参考价值的内容,可编入毕业设计(论文)的附录中,例如公式的推演、编写的程序等;如果文章中引用的符号较多时,便于读者查阅,可以编写一个符号说明,注明符号代表的意义。
四、不同类别毕业设计(论文)具体要求
我校毕业设计(论文)大致有工程设计类、理论研究类、实验研究类、计算机软件设计类及综合类等(文科类参照执行),具体要求如下:
1、工程设计类:学生必须独立完成一定数量的工程图,其中工程图必须要有不少于1张是计算机绘图;一份15000字以上的设计计算说明书(论文);参考文献不低于10篇,其中外文文献要在2篇以上。
2、理论研究类:对该类课题工科学生一般不提倡,各院(系)要慎重选题,除非题目确实有实际意义。该毕业设计报告或论文字数要在20000字以上;根据课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提出方案、并进行建模、仿真和设计计算等;参考文献不低于15篇,其中外文文献要在4篇以上。
3、实验研究类:学生要独立完成一个完整的实验,取得足够的实验数据,实验要有探索性,而不是简单重复已有的工作;要完成15000字以上的论文,其包括文献综述,实验部分的讨论与结论等内容;参考文献不少于10篇,包括2篇以上外文文献。
4、计算机软件类:学生要独立完成一个软件或较大软件中的一个模块,要有足够的工作量;要写出10000字以上的软件说明书和论文;毕业设计(论文)中如涉及到有关电路方面的内容时,必须完成调试工作,要有完整的测试结果和给出各种参数指标;当涉及到有关计算机软件方面的内容时,要进行计算机演示程序运行和给出运行结果。
5、综合类:综合类毕业设计(论文)要求至少包括以上三类内容,如有工程设计内容时,在图纸工作量上可酌情减少,完成10000字以上的论文,参考文献不少于10篇,包括2篇以上外文文献。
每位学生在完成毕业设计(论文)的同时,要求翻译2万印刷字符(或译出5000汉字)以上的有关技术资料或专业文献,内容要尽量结合课题(译文连同原文单独装订成册);必须使用计算机进行绘图,或进行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数据分析,或进行文献检索、论文编辑等。
绘图是工程设计的基本训练,毕业设计中应鼓励学生用计算机绘图,作为绘图基本训练可要求一定量的墨线和铅笔线图。毕业设计图纸应符合制图标准,如对图纸规格、线型、字体、符号、图例和其他表达的基本要求。
各院系可参照以上要求根据专业特点补充制定自己的规定。
五、毕业设计(论文)的写作细则
1、书写
毕业设计(论文)要用学校规定的毕业设计(论文)用纸打印,正文中的任何部分不得超出毕业设计(论文)用纸边框以外,汉字必须使用国家公布的规范字。
2、标点符号
毕业设计(论文)中的标点符号应按新闻出版署公布的"标点符号用法"使用。
3、名词、名称
科学技术名词术语尽量采用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规范词或国家标准、部标准中规定的名称,尚未统一规定或叫法有争议的名称术语,可采用惯用的名称。使用外文缩写代替某一名词术语时,首次出现时应在括号内注明其含义。外国人名一般采用英文原名,按名前姓后的原则书写。一般很熟知的外国人名(牛顿、达尔文、马克思等)可按通常标准译法写译名。
4、量和单位
量和单位必须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标准GB3100~GB3102-93,它是以国际单位制(SI)为基础的。非物理量的单位,如件、台、人、元等,可用汉字与符号构成组合形式的单位,例如件/台、元/km
5、数字
毕业设计(论文)中的测量统计数据一律用阿拉伯数字,但在叙述不很大的数目时,一般不用阿拉伯数字。大约的数字可以用中文数字,也可以用阿拉伯数字。
6、标题层次
毕业设计(论文)的全部标题层次应有条不紊,整齐清晰。相同的层次应采用统一的表示体例,正文中各级标题下的内容应同各自的标题对应,不应有与标题无关的内容。
章节编号方法应采用分级编号方法,第一级为"一"、"二"、"三"等,第二级为"1"、2"、"3"等,第三级为"(1)"、"(2)"、"(3)"等。
各层标题均单独占行书写。第一级标题居中书写;第二级标题序数顶格书写,后空一格接写标题、未尾不加标点;第三级和第四级标题均空两格书写序数,后空一格书写标题。
7、注释
毕业设计(论文)中有个别名词或情况需要解释时,可加注说明,注释可用篇末注(将全部注文集中在文章末尾),而不可行中注(夹在正文中的注)。注释只限于写在注释符号出现的同页,不得隔页。
8、公式
公式应居中书写,公式的编号用圆括号起放在公式右边行末,公式和编号之间不加虚线。
9、表格
每个表格应有自己的表序和表题,表序和表题应写在表格上方正中,表序后空一格书写表题。表格允许下页接写,表题可省略,表头应重复写,并左右上方
写"续表XX"。
10、插图
毕业设计的插图必须精心制作,线条要匀称,图面要整洁美观。每幅插图应有图序和图题,图序和图题应放在图位下方居中处。图应用计算机绘图。
11、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一律放在文后,参考文献的书写格式要按国家标准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T 7714-1987规定。参考文献按文中出现的先后统一用阿拉伯数字进行自然编号,一般序码宜用方括号起来。
参考文献的著录,按著录/题名/出版事项顺序排列;
期刊一一著者,题名,期刊名称,出版年,卷号(期号),起始页码。
书籍一一著,书名、版次(第一版不标注),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始页码。
以上规范要求主要针对本科学生,专科学生可参照执行,或执行本院系制定的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