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求关于1美国“重返”亚太对我国周边外交有哪些影响2、你认为,中国应如何应对美国“重返”亚太战略的论文
美国重返亚太对中国的影响
美国重返亚太,只是一个伪命题,事实上美国从来没有离开过。只不过在小布什期间投入不够多,这两年希拉里一直强调美国要重返亚太,而今美国战略重心已经东移。
美国为何垂涎于亚太地区
美国总统奥巴马和国务卿希拉里分别访问澳大利亚、菲律宾、泰国。近期美国一直高调宣扬“美国的太平洋世纪”,要重返亚太,其背后的真实战略意图究竟是什么?希拉里出访前称,随着亚太地区逐渐成为21世纪全球战略与经济重心,“这里也将成为美国外交战略的重心,美国外交在未来十年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在亚太地区增大投入。”
我们可以清楚看到美国遭遇了令人头疼的一连串挑战:全球金融危机、伊拉克战争和阿富汗战争、恐怖主义威胁、全球核不扩散体系遭遇的直接挑战、以及仍在演变之中的中东及北非局势。美国目前面临的是经济衰退、失业率居高不下、社会对抗情绪升温,而欧盟自己都帮不了自己,美国只有在依旧繁荣的亚太地区寻求克服危机的道路。
然而美国又宣称做太平洋领导者,其矛头实际所指是中国,而且美国也不隐晦这样的战略意图或安排。随着中国崛起以及与东盟国家关系越来越好,美国感觉中国越来越可能对其霸权构成威胁。因此,美国战略东移的目标实际上牵制、遏制中国,平衡中国的发展。
又如乔治敦大学教授查尔斯•库普钱说,奥巴马在2012年的连任机会取决于他的经济业绩,“当你寻找光线,也就是增长的来源时,主要答案之一是对亚洲的出口。这是本届总统需要重点关注的事情,特别是在选举期间。”
美国重返亚太打造“太平洋世纪”
——借助APEC、TPP、完善地区多边机制打造“太平洋世纪”
2011年11月12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亚太经合组织峰会召开之际表示,美国是一个“太平洋大国”,将“坚守在这里”,他承诺说在将来数年内巩固美国在亚洲的地位
美国高度重视APEC峰会,并全力参与2011东亚峰会,力推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TPP)达成框架协定,试图在亚太树立一个高质量、具有约束力的地区经济合作样本。所以,奥巴马亚太行的重头戏就是在于出席东亚峰会,此访标志美国“重返”亚太的战略取得阶段性的成果。
从经济、军事、民主与人权的视角看,奥巴马亚太行有三大看点:一是大力推进经济外交,以TPP领导地区经济合作,并为美国商品出口及投资寻找机会。二是加强军事存在。美澳达成驻军协定,美军从2012年起在澳大利亚北部部署250名海军陆战队员,未来驻澳美军总兵力将达到2500人。据称,与驻日、驻韩美军基地相比,驻澳基地距离南海更近,有利于美国作出反应。此外,今年下半年以来,美越、美日澳、美韩、美菲、美澳等联合军演陆续上演,美国试图通过联合军演达到显示其军事存在的目的。三是希拉里•克林顿国务卿宣布12月初访问缅甸,意在推动缅甸改革进程。缅甸大选以来,美国与缅甸接触增多,设立了对缅事务特使。最近,缅甸政府释放了部分政治犯,进一步拉近了与美国的距离,美国政府认为缅甸“改革之风已经吹起”。11月17日,奥巴马与缅甸反对派领导人昂山素季通话后,宣布了希拉里出访的消息。
——美国雁形安全模式
从 2010 年开始,美国在中国周边 构造了“雁型安全模式”。在这种模式中,美国是雁首。第二梯队是 美日、美韩同盟,尤其是美日同盟被置于首要位置,是美国接触亚太 地区的“基石”,美日韩三边存在形成军事同盟的趋势。第三梯队是 美国与澳大利亚、菲律宾和泰国等盟国的关系。第四梯队是美国与印 尼、越南和印度的关系,这一梯队的显著特点是以地区为平台,呈现 出网络化发展趋势,这也是美国塑造亚太地区秩序最广阔的依托。
美国“重返”对中国的影响
——对中国周边产生的影响
中国在周边海域不仅有岛礁主权争端、 海洋油主权争端、海 洋油油气与渔业资源争夺以及海域划界争议,公海局势更加恶化,且局部恐有冲 突激化的危险。在南海问题上遭到挑衅,不断在南海制造事端
TPP协议在经济、贸易、军事、政治上表现了美国对华全面包围,使美国成为亚太经贸机制的中心,改写亚太经贸版图,并且在美国加入东亚峰会之后,削弱了中国在东亚的影响力,从而扩大了美国的控制力。
从地缘角度看,美国正在加速从东亚到中亚的战略链条连接力度,从韩国、日本、关岛、菲律宾、新加坡、泰国、巴基斯坦、阿富汗到乌兹贝克斯坦的海外驻军基地,一旦完成,环形包围圈将构建完毕。
——雁形安全模式
对我国周边安全造成如下 影响: 首先,进一步强化与盟国的安全合作。在美泰、美菲、美澳 双边层次上,美国也进一步深化了同盟关系。
其次,“雁型安全模式”中不同梯队间加强安全合作,共同应对 地区安全挑战和中国崛起。随着南海争端的白热化,美国不仅增强在 太平洋的军事实力,还主导和支持“雁型安全模式”不同梯队成员间 的安全合作。在美国主导的“雁型安全模式”中,既包括南海争端的 主要相关方菲律宾和越南,又包括日本、澳大利亚、印度等,它们分 别处于梯队的不同层次, 除了直接与美国保持紧密程度不等的大安全 合作外,彼此之间还存在密切而频繁的互动,它们的共同目的则是制 衡中国。
中国如何应对美国“重返”亚太战略
——运“时”帷幄
美国大选年可能引发地区外交格局新变化,这对于中国来说是巨大的风险与挑战,但同时也是一个机遇;
阿基诺三世上台后,积极推动南海问题国际化,着实给中国减压;
缅甸新政府上台后一系列新举措使中缅关系发生微妙变化;
马英九连任表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一条正确的道路,台湾多数选民认同马英九的两岸政策,乐享两岸“和平红利”;
朝鲜领导人更替以及韩国大选,可能给朝鲜半岛局势缓和带来新变化;
——海洋战略
面对当前的海洋安全形势,中国正致力于加强海上防御力量,打造一 支满足中国海防需要的海军。 这包括建造新型潜艇、购买俄罗斯基洛级潜艇,研发类似用于攻击舰艇等等应对错综复杂局势的武器,加强多边安全对话与合作, 稳步推荐共同体建设,推进与域外国家自由贸易区的谈判,丰富东盟与日韩为主渠道的东亚合作的内容和完善的合作体系。
——外交战略
以政经合一的方式管控周边局势。增强中美战略互信与合作,带动亚洲经济互惠互利,塑造稳定的周边环境。
建立均衡的地区秩序,既扩展中国的利益,又容纳美国的利益,同时又使周边国家收益;采取合作性参与战略,来维持地区稳定;建立以多个次区域为依托点的周边外交战略;从而建立多层次的安全等级秩序。
——应对美国“太平洋世纪”
美国的“太平洋世纪” 对于中国来讲,目标就是要紧紧盯住对方 这头狼,对方的破绽,就是我们取胜的机会。虽然对方现在向我们亮出了金融危机的"破绽",但这不是决定性的。 北美的市场确实十分萧条,但这并不等于已经伤到对方的筋骨--躺在地方流血的恶狼咱又不 是第一次见到,中国早就有农夫与蛇的典故。打下钓鱼岛,只是一个战术问题,解决日本的未来,是战役问题,重定中美势力范围,才是战略问题。 而且只有战役问题解决好了,才能解决好战略问题。对与少见于媒体之上的琉球地位问题也渐趋多了起来,至少中国官方已不禁止讨论这样的问题, 琉球地位未定对日本的打击远高于钓鱼岛的讨论。 同时,琉球问题的解决,最好的防守就是进攻,如果说中国与日本的 冲突如何收场,那为日本量身定做一份合适的未来,则是上上之选择。 琉球地位未定的强化,必然会避免中国在钓鱼岛战后"守"的困境。而这一战略的实施, 中国则必然重温大明水师对琉球海域的主导权。 同时, 琉球问题的解决,也必使头狼门户洞开,其关岛基地直接面临中国兵锋之下。
❷ 求一个关于形势与政策的论文题目,越多越好,不胜感激!!!
因此,我认为我们学习军事课教程很有必要。在新时代,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中占有重要地位,必须融入国家现代化战略全局,与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相适应。所以,大学生需要增强国防观念、国家安全意识和忧患意识。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总体来看,当前国际战略形势保持了总体缓和。和平与冲突、发展与动荡、缓和与紧张交织互动的基本态势,呈现出国际政治多极化、世界经济全球化、民族文化多元化、军事变革信息化的强劲势头。世界经济中心加速由西方向东方转移,亚太地区成为全球地缘战略角逐的焦点。这些历史性变化和调整,给未来国际战略格局和地区安全形势发展带来机遇的同时,又形成新的挑战。既然我们现在生活在这个时代,我们就要像太白笔下那样“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这是我交的论文里的一段,供你可以。。。。题目就可以随便写写就好了呀。
❸ 中国应如何应对美国重返亚太战略3000字论文
美国重返亚洲对中国的影响以及中国应如何应对,,3000字以上
❹ 急求!:结合美国重返亚太意欲何为谈谈中美关系;论文500字以上
冷战结束后,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或者按美国某些人的思路——美国成为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全球性大国。而中国在“苏东剧变”、苏联解体后成为了继续实行社会主义体制的少数国家中最大且最有实力的国家。不仅如此,通过二十余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在近三十年时间里把国家机器的首要任务一直定位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很快从“十年浩劫”的低谷中跃起并一路快速发展。其经济的迅速恢复和经济实力的持续扩充,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中的新亮点。同时,中国的政治和外交、文化等诸元的定位也逐步向国际规则靠拢,渐渐融入国际社会。这样的一个中国,综合国力不断增长,国际地位不糨提升,在世界事务中发挥了越来越多的作用,其影响力日益重要、不可忽视。
从冷战后短期内国际社会及政治体系变化中可以看出:中国崛起,中国的水落石出而越发凸显,伴随着俄罗斯在这一时期所扮演的“末日帝国”的角色和美欧之间结构性分歧冲突的长期隐性化,中美之间的关系好似回到两国接触的初始阶段。即一个新兴国家与一个传统大国的对话,不过两者所处地位发生了180度的回转。新兴的美国变成了崛起中的中国,而清帝国这一“全球性大国”或者称之为“全球性帝国”。历史永远不会重演,但历史经常会在不同的时空或相同的空间“重现”,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重现的历史”往往在其中有更多的演绎使其复杂化,增加了其中的诸多不确定因素,造就众多的平等未来。
不能否认,中美关系所处环境及两国现状确实比较类似于十八世纪末叶至十九世纪初叶,但这应视为表面现状。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展,国际体系系统的更加紧密,以及全球政治外交的连带性趋势更加明显,表相掩盖下的内部冲突较之历史已十分凸显。内部矛盾的显现、明显给,使人们可以以更清醒的头脑去影响和左右历史规律,给各国政治家们创造了更加广阔的施展空间。所以,展望中美关系,很可能以新兴国家对传统霸主这一历史规律为主线和准绳,在各政府政要、国家元首结合信息诸元而作出的决策影响下,呈现波浪式前进。当然,由于美国在“帝国论”中所表现的这一唯一的“全球性帝国”中各种非传统现象,也不排除这一“美国帝国时期”的长期存在。如若这一假设成立的话,中美两国关系和两国发展空间的豪华甚至两国未来都将破天荒的走出历史规律的范围,摆脱其束缚,另辟溪径走上美国长期主导世界的第二条道路,中国作为崛起的 “新兴强国”的形势与地位可能在这一体系下被扼杀,这当然是中国不愿意看到和走上的道路。我们也许可以将其理解为倡导多极化世界就中国而言的内在动因吧。
综上所述,中美关系大致有两个发展方向。这两个发展方向都是建立在历史规律和两国互动的基础之上的。但当今国际社会全球化形势日益加强,即使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也要在矛盾中维持并利用现行的国际体系与秩序。全球任何角落所发生的事件或任何一个国家所作出的决策都会不同程度的对其他国家和民族(引入民族概念是由于欧洲各国的建国理念之一,即“民族国家”,虽然当今世界以主权国家为主体,但不能排除民族的概念化对国家政治、外交乃至世界的影响与作用)产生影响并直接关系致到它们在本地区的利益。所以,再以传统关系准则或观念,仅建立在两国关系基础之上去分析展望两国关系的发展未免有些狭隘。分析中美关系的走向必须从以下这几个方面:美国全球霸权的维系;美国对现有国际秩序的维护与破坏;俄罗斯;欧洲在中美关系中的作用;中国自身的经济影响力与务实外交;伊拉克战事对全球和中美关系的影响;台湾问题的长期化。
❺ 一带一路中国对国际局势应对的论文2000字
1、建设“一带一路”,是主动应对全球形势深刻变化、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它对推进我国新一轮对外开放和沿线国家共同发展意义重大。当前,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加快推进,全球增长和贸易、投资格局正在酝酿深刻调整,亚欧国家都处于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需要进一步激发域内发展活力与合作潜力。“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提出,契合沿线国家的共同需求,为沿线国家优势互补、开放发展开启了新的机遇之窗。
“一带一路”在平等的文化认同框架下谈合作,是国家的战略性决策,体现的是和平、交流、理解、包容、合作、共赢的精神。
随着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际社会上 “中国威胁论”的声音不绝于耳。“一带一路”的建设,正是中国在向世界各国释疑解惑,向世界宣告和平崛起:中国崛起不以损害别国的利益为代价。
2、“一带一路”沿线大多是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总人口约44亿,经济总量约21万亿美元,分别约占全球的63%和29%。这些国家普遍处于经济发展的上升期,开展互利合作的前景广阔。深挖我国与沿线国家的合作潜力,必将提升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在我国对外开放格局中的地位,促进我国中西部地区和沿边地区对外开放,推动东部沿海地区开放型经济率先转型升级,进而形成海陆统筹、东西互济、面向全球的开放新格局。
中国经济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开拓创新和寻求突破的过程,从沿海地区向西部内陆不断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将为全面深化改革和持续发展创造前提条件,在区域合作新格局中寻找未来发展的着力点和突破口,可谓是“一子落而满盘活”。
在中国国内近年实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形势下,中国和中亚乃至向西更多国家的经贸合作也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而中国的发展经验和成果,可以为中亚等各国借鉴。公路、铁路、油气管道、网络通信设施等不断修建,正在形成古丝绸之路上的现代商队。
3、打开世界地图可以发现,“一带一路”这条世界上跨度最长的经济大走廊,发端于中国,贯通中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乃至欧洲部分区域,东牵亚太经济圈,西系欧洲经济圈。它是世界上最具发展潜力的经济带,无论是从发展经济、改善民生,还是从应对金融危机、加快转型升级的角度看,沿线各国的前途命运,从未像今天这样紧密相连、休戚与共。
“一带一路”不仅是实现中华民族振兴的战略构想,更是沿线各国的共同事业,有利于将政治互信、地缘毗邻、经济互补等优势转化为务实合作、持续增长优势。
通过“一带一路”建设,无论是“东出海”还是“西挺进”,都将使我国与周边国家形成“五通”。“一带一路”战略合作中,经贸合作是基石。遵循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中国与沿线各国在交通基础设施、贸易与投资、能源合作、区域一体化、人民币国际化等领域,必将迎来一个共创共享的新时代。
4、“一带一路”是开放包容的经济合作倡议,不限国别范围,不是一个实体,不搞封闭机制,有意愿的国家和经济体均可参与进来,成为“一带一路”的支持者、建设者和受益者。在共同建设的未来,“一带一路”无疑将释放更大的活力。
“一带一路”战略构想,正在世界各国人民心中落地生根。复兴丝绸之路,一幅横贯东西、共谋发展的宏大蓝图正在铺展开来。有梦想,有追求,有奋斗,一切都有可能。中国人民有梦想,世界各国人民有梦想,这将给世界带来无限生机和美好前景。
❻ 《形势与政策》论文 一、论文题目 谈谈评析中国特色外交的理念 二、要求: 1、字数在1000-1
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正在揭开新的历史篇章。在全球政治、经济、安全等各个方面都推出了一系列具有广泛和深远影响的中国倡议、中国方案。围绕和平与发展两大议题,中国同国际社会一道,相继确立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与2020年后气变安排两项重大全球议程,共同应对包括恐怖主义在内的各类全球性挑战。二是外交布局全面推进,实现中美、中俄、中欧以及中国与亚太、非洲、拉美等各主要方向国家关系的进一步深化。三是发展战略全面对接,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取得显著进展,为欧亚大陆乃至世界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力。四是外交理论创新全面深化,继提出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主张后,又推出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理念,这一理念正在成为中国外交在国际舞台上的又一面重要旗帜。
中国特色,第一是旗帜鲜明地坚持得到中国人民广泛拥护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始终不渝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是中国外交的根基所在。
第二要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方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以及不干涉别国内政等优良传统,同时要与时俱进,不断对此加以完善、丰富和发展。
第三要坚持主持公道、伸张正义、践行平等等特有理念。这些理念既反映了中华文明的优秀传统,又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也有助于更好维护发展中国家的整体利益,不断推动国际关系的民主化进程。
第四要坚持为国内发展和改革开放服务的第一要务。我们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同时又是一个典型的发展中国家,这是我们与其他大国的一个重要不同。中国的外交必须紧紧围绕国内发展这个大局,为此营造更为稳定、更加友善的外部环境。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很丰富。就当前而言,一个重要的特色就是“合作共赢”。在全球化大背景下,各国利益日益融合,国家之间也许文化不同、信仰不同、制度不同,但合作共赢却是最大公约数。构建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代替的是单打独斗的老做法,摒弃的是赢者通吃的旧思维。与历史上的大国不同,中国自身已经走出了一条和平发展的新路。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顺应了时代发展潮流,也是对国际关系理论的重要创新。同时表明中国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将向世界传递繁荣稳定的正能量。它是对各种版本的“中国威胁论”、“中国挑战论”的有力回击,有利于进一步增进国际社会对中国和平发展道路、合作共赢外交的认识,塑造我和平发展、民主进步、文明开放的国家形象。它是中国向国际社会提供的重要公共产品,是发挥我负责任大国作用的重要体现,有利于凝聚各国共识,共同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合作应对人类面临的全球性挑战与威胁,引领全球治理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❼ 亚太局势下的台湾问题与中国安全挑战论文
你这话似乎说反了,应该是:中国问题与台湾安全挑战
台湾今天已经完成训政,进入民主时代,而且这么多年来台湾一直奉行和平发展避免极左的路线。可以说台湾是稳定的,并没有问题。而今天的中国面临的却是继续韬光养晦?还是放手与美帝争夺天下?这是个大的抉择问题,所以有问题的是中国,而不是台湾。
对于两岸是否统一,60年来一直是中国以重兵临台,并且对台不承诺禁用核武器。可以说台湾几十年来面临的一直都是来自大陆的重兵威胁,包括核威胁。可以说真正安全遭到挑战的是台湾,而不是中国。
❽ 跪求大学军事论文3000~5000字。题目自拟。关于国际形势。世界战略格局与我国安全环境或Mr mao的军事思想。
美国新形式介入全球事务
作者 张龙生
2011年月19日,美军实施“奥德赛黎明” 行动,位于地中海的导弹驱逐舰巴里号向利比亚发射战斧式巡航导弹。一场由利比亚本国人民引发的利比亚骚乱,经过一个多月的演变,自北京时间2011年3月20日0:45,演变成了法英美主导的多国部队与利比亚的利比亚战争。这场战争是法国率先打响的,虽然美国在战争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也执行了大量的空袭任务并且掌握着战场的指挥权,但美国却急于退出这场战争,并极力要求交出战争指挥权。终于在经过十多天的商讨后北约从美国手里接过了指挥权,美国并将撤走自己的军事力量不再执行空袭任务。美国在这场战争中的举动极其异常,原因有很多,可能是美国受金融危机影响财力支撑不住,也可能是美国国内政治的问题或是奥巴马自身的问题等等;但不可忽视的是美国正在进行新形式介入全球事务的尝试。
屡试不爽的战争法则
美国是一个乐于用战争解决国际问题的国家,到目前为止美国的总统没有一位执政时不进行战争的。它善于用战争来实现自己的战略意图并获得自己的战略利益。用战争实现自己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美国在20世纪的后十年发动了两场战争,分别是海湾战争和科索沃战争,在这两场战争中,美国不仅大秀了自己的高科技武器,更成为苏联解体后美国带领着北约在全球范围内开展军事打击的典范。树立了美国在全球范围内的国际威望。美国就这样着继续自己用战争捞取利益,用武力赢得地位的行动准则。
1991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入侵科威特的伊拉克部队进行打击,就这样爆发了海湾战争,这次战争是在联合国授权的情况下进行的。美国在这场战争中受益最大,使其大发战争横财,就在海湾战争进行的过程中,国内股市一片大红。在这场战争中使用了精确制导武
器,并使用卫星进行通讯导航,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场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这场战争给美国的武器装备和信息装备做了广告,使得其在军火市场大发武器财,这也是美国一直以来获取金钱的伎俩。除了经济利益之外,美国在海湾战争中更收获了自己超高的国际地位,增强了其干预国际事务的能力和信心,也助长了它独霸世界的野心。使其在军事上恢复了信心,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多年来一直影响自己的“越南战争综合症”,使其干预国际事务的信心大增。就这样美国在1999年联合国没有授权的情况下打着“人权高于主权”的 旗号空袭南联盟,在这场长达78天的轰炸中让美国大秀一把。这场战争可谓掀起了军事领域的一场革命,对世界各国的军队建设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在这场战争中美国使用了大量的精确制导武器,并成功大规模运用太空的力量,通过此次战争美国在获得经济利益的同时还向自己主导的世界格局更迈进了一步。美国在全球范围内建立自己的霸权。这种用战争来改变地区形势建立霸权的方式让美国津津乐道。
接连不断的战争泥潭
进入21世纪,美国却没有那么幸运。美国在第一个十年里也发动了两场战争,一场针对的是阿富汗恐怖势力,另一场则是针对的伊拉克萨达姆政权。在经历了9·11事件之后,美国痛定思痛,决定要在阿富汗打一场样式很特殊的反恐怖战争,以彻底消灭制造9·11事件的幕后黑手及其同盟者塔利班武装。所以,在2001年10月7日美国就发动了阿富汗战争。到目前已经过去十个年头之久了,虽然“基地”组织头目本·拉登已经被击毙,但是我们依然看不到阿富汗战争结束的曙光,离战争结束的时间还是遥遥无期。这是美国挣扎了十年之久却不能自拔的一个战争泥潭。
相比阿富汗战争,仅用21天较小的代价就推翻了萨达姆政权的伊拉克战争却成为了美国的另一个战争泥潭。伊拉克战争是一场在联合国没有授权的情况下发动的战争,同时在战争中又发生了虐囚事件和黑水保安事件,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美国的国际形象,降低了国家的软实力。更重要的是美国在伊拉克战争中花费的巨额军费和众多的人员伤亡,引起了美国国内的不安。再加上美国经济危机的爆发,失业率激增,国内反战情绪一度高涨。虽然已经成功从伊拉克撤出了部分军队,但是什么时候能从伊拉克彻底抽身,还得看伊拉克保安部队能否承担起稳定伊拉克局势的责任。对于美国来说伊拉克战争依然没有结束。
这两场战争给美国带来的不是经济利益而是经济压力。这两场战争真的使美国打怕了。不仅在国际上没能实现自己的战略目标,在国内甚至引发政治问题,是每个在任总统的烫手山芋。阿富汗战争仍在继续,伊拉克局势依然混乱;美国不得不考虑自己的战略失误,开始探讨并实践自己的新形式介入,尽力避免前两场战争出现的问题。
新形式介入早有准备
在利比亚战争中美国的异常表现,我们看成是美国新形式介入的尝试。但是在尝试之前美国已经对新形式介入就有了系统的论述,可以说是板上钉钉的事了,甚至已经进行了大量的准备工作。2009年初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在国会听证会上首次代表美国官方提出了“巧实力”一词,虽然之后就很少使用,但众多美国军政领导人一再强调的“伙伴关系”和“巧实力”有异曲同工之妙,也就是巧妙的利用一切可用的“软实力”和“硬实力”通过外交、经济、军事乃至文化等各种手段组合起来去干预地区和国际事务,为美国谋取利益。不仅美国军政要员是这样说的和表现的,就在题为“重塑美国军事领导力”的《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中也不乏对美国新形式介入的诠释。美国在经历了伊拉克和阿富汗战争之后,认识到在新世纪新条件下要维持美国的霸权用老方法是行不通的,而且对美国霸权主义的维护造成了威胁,在此情况下美国将调整自己的战略战术,这次战略调整中美军将一改往日的战略部署,会加速将“前沿部署”演进为“灵活进入”,也就是说美国海外驻军将不再像以前“大兵压境“而是增强远程投放和机动能力。不再像以前那样打”前站”,包括提供后勤保障的工作都交给自己的地区盟友去做。现在日本正致力于挣脱国内《和平宪法》限制,努力让自己本国的军队“走出去”,看来这个“铁哥们”已经对美国这个老大哥的心思心领神会了。不光是日本,就连澳大利亚也是紧跟美国的步伐,美澳两国于2011年2月9日签署了旨在监视亚太的秘密间谍卫星协议,以共享间谍卫星提供的绝密情报。美国恰好利用澳大利亚这个全球信息制高点来搜集情报和指挥战争和部署。美国就这样有计划的,一步一步的按照自己新的介入模式进行着自己的力量部署和拉拢。美国是一个善于利用地区矛盾和争端来为自己的战略目标服务的国家,在它需要的时候它会自己制造地区矛盾和引发地区争端,从而好使自己的力量进入或发展自己和盟友的关系以达到牵制其敌对国家的目的。
矛头指向亚太
美国战略东移已经是不争的事实,美国把本土安全作为自己最为“切身的利益”,把美军在“反恐前线”中东地区作为自己的“重要利益”,但亚太地区却日益成为美国自己的“战略优先点”。这是因为,美国认为在亚洲存在着正在崛起的全球性大国和很多重要的地区性大国,在世界经济中的份额将继续上升,本地区国家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正迅速推进军事现代化进程,导致地区安全结构发生变化。同时美国感到在一系列问题愈发复杂的东亚,面临着更“广泛的挑战”---从中、印崛起到朝鲜核问题,从全球经济平衡态势发生扭转到自然资源争夺的日趋激烈。美国将逐步结束在伊拉克和阿富汗的“反恐”作战,并将战略重心转向亚太。、
美国不愿和中国正面对抗,但是美国又不得不和中国进行对抗,所以美国就利用中国周边的地区矛盾,从东北亚开始一直到南海打造一个针对中国的战略包围圈,在这个圈上美国通过不断的联合与中国有争端的国家,打造基地,以达到封锁和制衡中国的目的。
在东北亚美国利用“天安舰”事件,加强与韩国的合作,不断的进行大规模的军事演习,而且军演的密度相当大,这其中创造了很多美韩军演的历史之最,美国的航空母舰还破天荒的开进中国黄海。不仅这些,美国在对韩国的军事规定上都进行了较大的放权,允许韩国在没有通报的情况下进行还击,也同时要求增加驻韩美军的“战略灵活性”,所谓“战略灵活性”,就是指驻韩美军实施灵活机动的军事战略,可以跨出它的传统防区朝鲜半岛,随形势的需要奔赴亚太地区的任何地方作战。美日同盟则是美国在亚太的最铁同盟,日本近年来加强海空军建设,增加西南诸岛的军事力量,不断在钓鱼岛上和中国搞对抗,这其实是美日共同合作的结果。美国还不断通过军售来强大台湾的军事力量。美国就是要在东海上让日本和台湾牵制中国。
近来南海问题不断升温,这和美国是有直接关系的。从去年7月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在河内表示南海问题涉及美国利益,美国有责任和有关国家解决这一问题。给了南海声索国极大的“鼓舞”,各国不断加强对南海的蚕食,并且强振军备,甚至越南要和中国不惜一战,美国又在南海与菲律宾等国进行军事演习,加强与各声索国的联系,不断的给南海声索国打气,搅动南海局势,南海各国又趁机想把南海问题复杂化,所以就不断在南海领域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合作,现在印度和越南进行合作,日本和菲律宾进行合作。美国成了背后的总指挥,这些国家就构成了美国在南海制衡中国的一个链条。
新形式介入并非不变的法则
美国在利比亚问题上初试新形势介入,在对待中国问题上谋求新形式介入,但是并不代表着这是美国的不变法则。美国对待不同“敌人”会有他不同的战略战术,在对待涉及重大安全利益和具有全球战略意义的问题上他是不会退居二线的,不会将指挥权全部交给北约的。美国的核心利益不在利比亚,利比亚也不是中东的核心,更不会对美国的全球战略产生影响。而中东的叙利亚则是作为连接亚、欧、非三大洲的桥梁,叙利亚自古就有“世界心脏”之称。到了现代,叙利亚又被冠以“世界小国中的最大国家”。这种地缘政治上的“大块头”,美国怎么会放心交给北约去打呢,就是打也得是美国牵头的。叙利亚被称为伊朗的“战略后院”,一旦叙利亚出现问题,都会直接影响到整个中东的战略形势,那么也就改变了美国在中东的战略计划。美国怎么会用新形式介入的方式去打这么一场影响着中东战略格局的战争。现在美国的战略具有灵活性和针对性,不再像以前那样包打天下,而是在对待不同地区的事务时会有不同的战略。
由于美国自2008年爆发次贷经济危机以来经济一直不景气,而且还深陷伊拉克和阿富汗两场战争的泥潭。美国没有了“包打天下”的意志和实力,所以新形式介入成为美国的最佳选择。未来美国将继续用新形式介入全球事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