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论文题目 » 以北洋军阀为主题写论文的题目
扩展阅读
中国网络原创新人乐团 2021-03-31 20:26:56
党政视频素材 2021-03-31 20:25:44
厦门大学统计学硕士 2021-03-31 20:25:36

以北洋军阀为主题写论文的题目

发布时间: 2021-03-17 02:25:56

A. 求以洋务运动为主题写史纲论文

对于洋务运动最终失败的一点探索

有人说洋务运动是成功的,更多的有人说是失败的。其实,都只是见仁见智了。这是一场无奈下处于压迫后的运动。不论是小众的还是大众的,不论是消极的还是积极的,也不论是部分成功的还是失败的,总归不能避免一个事实:处于被动中的中国,被历史无情的推向了一个自己必然要经历的考验。

两千多年的封建历史走到了1840年,必然将酝酿着一场变革。持续的文化传统可能就因为自己的原因而注定要受到冲击。鸦片一战,致使中国的思想界猛然觉醒,至少意识到了一点我们在纯粹技术方面的差距。至此,我们终于在被动的情况下产生了“自强”的意识。虽然只是思想界的开始,但是这为以后的洋务运动开展多少起到了一些理论上的奠基作用。个人认为,1840年的那次是最早的直接原因,其后的太平天国运动在一定程度上起了直接的促进作用。不过,就其产生的根本原因来说,还应该是我们自己的发展必然性造成的。(也就是一种历史必然)这里暂且不去追究李约瑟问题的求解,就事论事的说,洋务运动的确是一场影响颇大的社会有识之士的积极探索。

具体的,我们可以将其归结为曾李左张等四人的努力。或许这正是人们所诟病的那样,这局限于一种社会小范围的改良,没有真正成为全民的运动。不过这其中的辛酸可曾是人们所想到的?首先,真正的统治阶级是要以自己的利益为中心的。在某种条件下,我们看待这种运动可以是接近一种类似于“恩准”的含义。其次,也是书中所提到的那样,西方列强并不是真心愿意帮助中国发展洋务。最终的攫取资源才是他们的真正目的。由这点来看,这种不得不进行的“自强”却也有了一点悲壮的色彩。

在历史的大背景下看,洋务运动是一种必然,而“小众范围”下的维系也是一种必然。大规模的开展不仅会触动统治阶级的利益,同时也会令外国势力不满。后者在一定程度上的支持的目的只是更进一步便于控制中国罢了。其实,归根结底是中国没有深厚的基础区开展一次健全的技术革新运动。这里所指的“技术”应是一种从操作层面上说的,与深层次变革相对应的“革新”。新式学堂是开办了,但那只是为了培养表面意义上的技术施行者,而并不是技术的开发者、探索者。我们每年的确是引进了很多西方先进技术,客观地说,这位开拓国人视野和中国最早期的民族资本起步都做出了一点贡献。但这种起步并不是由底蕴的资本开始。由学者说过,近百年来,真正具有资本主义精神的地方只有西欧,只有那里才是真正具有开创力的。对于中国来说,一味的简单移植,不仅忽略了本国的国情,也使国家的发展因此畸形的产业而陷入了一个尴尬的境地。

现在看来,至少以我们眼中的历史观来判断,那时的思维却有些天真的成分。当然我们也不能排除高层内部确有的无奈,但是至少可以说,那种改革离真正的目标还相差很远。所谓的“师夷长技以制夷”只可能是一厢情愿罢了,西方资本主义者可不会有如此简单的头脑。甲午一败,看起来是我们内部指挥有问题,因为从纯技术角度上说,北洋水师比不比对手差。但是除了指责那些旧派作风的官员外,的确还应该考虑一下深层次的问题。的确,基础太薄弱,不具备深层次开展的条件,一切表面上的努力依然只能是为表面上的饰金而已。比如,具体从科技方面来说,那时的我们只能是学习西方,而很少有自己开创性的东西。也难怪,封建落后的制度早已让中国的科技传统失去了紧跟世界的步伐。况且,在当时环境下,任何施行方式都不是真正的长久之计。科学产业化要求学者们投入到生产实践中去,在19世纪末的欧洲,已经基本做到了这一点。而中国呢?让“阳春白雪”们投入生产实践,礼教不许,成何体统!可以这样说,西方的研究是真正为了研究而研究,而中国只是为了某个现实存在的实体去“研究”。这样,进步与发展也只能是局部的,并且会受制于人。

中国不仅仅没有这个方面的科学传统,也缺少其他很多现代化的传统。然而一切的一切,只是自己固有的传统无法再与世界去匹配了。以前看过一部电视剧《走向共和》,看着看着就产生一种莫名的悲壮之感。尤其是当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后,真的是无可诉说的样子。是指挥的错吗?不完全是。是统治者的错吗?不完全是。那么是李鸿章的?显然也不完全是。可以说谁都有责任,但又不能完全推于某个具体的责任人。看着有些凄惨、无奈、悲凉、壮烈、郁闷、苦痛……可以想出很多词语来描述这种心情。内心中无法阐释的不悦满腔,但似乎又没有什么办法。从历史的角度看,突然又猛地觉醒:这就是一个多世纪以前中国的命运,本应如此的,这是无法避免的。自从数百甚至上千年前历史埋下的分水岭开始,这一切就是迟早要发生的。人类的性格总归就是那样,没有选择。从宏观来看,洋务运动是被压迫者的一点被动的尝试、一声呐喊。可这声呐喊已经太迟了,这种性质总归是要退缩为人类的一种自然反应而已。

社会的大手术才刚刚开始。

B. 以下面的题目为论文题目的论文应该怎么写

1 前言

企业与消费者(B2C)之间的电子商务,它以Internet为主要服务手段实现公众消费和提供服务,并保证与其相关的付款方式的电子化,可以将其看做是一种电子化的零售。除了少数商品如电子化书籍、软件等可以通过网络以“虚流”形式传送外1 ,对于电子商务企业而言,一般的商品均要以产品实物由企业送至消费者。

与发达国家的电子商务是建立在高效的现代物流的基础上不同,我国的电子商务是在物流向现代物流发展的道路上展开的。目前物流配送体系的不健全使得电子商务较传统商业的优势——快速、便捷消失殆尽,转而成为制约电子商务发展的瓶颈。

本文是基于以上背景,分析了B2C电子商务企业(以下简称“B2C企业”)物流面临的困境,探讨了这些企业在物流管理方面急需变革和创新的方向,着重分析和探讨了适宜我国电子商务企业的几种物流配送模式。这对于我国企业和商家构建一个成本低廉、需求响应快速、安全可靠的物流体系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2 B2C电子商务企业物流存在的主要问题

B2C电子商务的物流流程同传统商务流程大致相同,也包括装卸,检验,储存,分拣,包装,配送和物流信息管理等。由于网络中“零距离”特点,使网上虚拟物流与现实世界实际物流状况的反差增大,终端客户对产品可得性的心理预期加大,导致企业实际交货速度的压力变大2。因而与传统商务不同的是,企业B2C电子商务能取得多大的成功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实际物流的操作,即能否按照客户的要求信息以较低的成本在正确的时间将正确数量的正确物品送到正确地点。

从我国物流发展的大环境来看,我国物流技术落后、物流管理理念不强、社会化物流体系的不健全、物流系统化效率长期被忽视等都制约了我国企业电子商务的发展。近年来随着政府对物流产业的调整和投资,同时随着加入WTO外国专业物流进军国内,这一大环境将逐步得以改善,企业物流将面临更多的选择。

从企业来看,无论是制造型企业,还是销售型企业发展B2C电子商务,历史原因而形成的物流网络建设及物流服务水平势必会对电子商务物流带来较大的影响。企业物流资源面临在新的环境下的重组,企业物流管理理念需要适应电子商务时代的发展。

从电子商务的特点来看,电子商务促使事务处理信息化企业经营网络化,销售范围的无限化,消费需求的“个性化”、分散化,企业生产柔性化,物流时效迫切化,物流服务定制化。信息化、自动化、网络化、智能化、柔性化是电子商务时代物流的新要求3。物流对B2C电子商务企业提出了全新的挑战。单从物流配送的角度来看,商品定购的随机性和分散性往往会导致配送的批量小、配送的频率高,这给配送路线规划、配送日程的调度、配送车辆的合理利用带来更大的难题,容易造成物流成本的加大和物流服务水平的降低;而且商品的在途损坏、丢失等一般难以避免,对于无店铺经营的企业来说,售后服务尤其是退货问题以及由此带来的额外费用往往阻碍了其自身的发展。总的说来,随着物流外延的不断扩展,B2C企业物流将不断面临新的境况。而能否以低成本,高效率,快响应,少错发率地实现物流的配送是B2C企业在新一轮经济时代沉浮的关键。

3 B2C电子商务企业的物流创新

电子商务促进了现代商务活动交易方式的变革必将给整个物流产业带来一场史无前例的革命,对现代企业的物流业务管理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对于B2C电子商务企业来说,只有将物流各个子系统有机联系起来,统筹考虑,全面规划,不断创新才能建立适应网络经济时代快速竞争要求的物流系统

从长期发展的战略角度来看,电子商务企业应着重从以下B2C电子商务企业物流创新框图方面对物流管理进行变革和创新:

3.1对企业进行业务流程再造,加强与供应链管理的整合

低效、繁冗、僵化的业务流程将无法满足电子商务这一快速、及时的交易模式。对企业的业务流程进行再造实现信息技术、自动化与企业商业活动集成才能充分发挥电子商务优势。一般来说,业务流程改造覆盖了从产品设计,需求预测,外协,外购,制造,分销,储运和客服等整个过程。

B2C电子商务企业在进行业务流程再构造时应注意把传统的纵向一体化结构变革为现代的横向网络化结构,加快企业内部的信息传递。同时利用网络超越时空的特性企业通过发展采购、库存、销售与消费者的直接关系,在较传统企业范围更大的领域内进行跨企业的业务流程再造,整合企业内外部资 源 4。企业内部流程通过上网与外部环境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最终使销售更贴近市场 。

3.2不断采用现代化物流技术,实现物流管理理念的创新

RFID技术、无人搬运车、自动化包装机械、自动仓储管理技术、自动分拣出货系统、配送调度规划、GPS配送跟踪系统、库存控制策略与建议以及基于数据化的智能挖掘技术等现代化的物流技术是企业构建的高效的信息网和方便快捷的配送网的基础5。B2C企业应根据自身目前和长远的发展选择合适的物流技术来支撑物流的发展,使企业自身能根据客户的具体定制要求进行配送,做到快速反应、敏捷配送,从而实现物流管理的柔性化。

物流人才是B2C企业物流的实践者和革新者,企业应不断完善电子商务物流培训和认证体系,选派有潜力人才外出深造,为企业培育出既懂电子商务、又懂物流管理的综合性物流人才来推动企业物流管理理念的创新。

3.3 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搭建物流信息化平台

电子商务物流信息量大、交换频繁、传递量大、时间性长,且物流从属于信息流,而信息流分布于各个环节,贯穿整个流程的始终。通常物流信息包括运输方式、支付方式信息,客户资料信息,市场行情信息和供求信息,库存信息等1 ;物流信息传递是否标准化、规范化、流畅化、安全化是电子商务时代信息化的基本要求。

B2C企业应在业务流程再造和现代化物流技术引用的基础上加快自身信息化建设,将企业物流作业流程信息化、模快化、系统化;同时也要加快企业与供应商、物流企业之间的信息系统对接,搭建企业信息高速公路,从而促进物流管理链上各环节之间的信息沟通,推进企业物流管理的现代化进程。

3.4适宜发展第三方物流管理,形成企业间战略联盟

物流设施力量雄厚,广泛的物流渠道和物流网络,丰富的物流管理经验,专业的物流人才等优势使得第三方物流能通过网络规模效应大大降低物流成本、加快物流配送的响应速度,能灵活地根据客观的经济需要来完成各项物流任务。

B2C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来选择与第三方物流合作的方式。第三方物流公司可作为物流咨询的提供方和物流整体或部分业务的承担方。从长期发展来看,B2C企业应注重与物流代理企业结成战略联盟关系,通过信息系统平台对接实现信息共享,通过对物流增值服务的开发如订单信息挖掘、未来产品推荐等来赢取电子商务时代商业先机。

4 我国B2C企业的物流模式探讨

我国B2C企业相对滞后的物流配送体系严重制约了企业有效地参与全球化电子商务竞争,成为其自身发展的瓶颈。企业在配送决策上往往要在物流配送成本和配送服务上平衡博弈。电子商务时代的物流配送应具有信息化,网络化,现代化等特点。具体说来,企业应立足供应链的集成化、信息网络平台的协同化,采用网络化技术和现代化的硬件设备,软件系统及先进的管理手段,对整个物流和配送体系实行统一的信息管理和调度,来实现对于消费者的实物配送5 。

目前,我国B2C电子商务企业的物流体系水平不一,经营模式也各不相同。在对比发达国家B2C电子商务的物流配送体系基础上,归纳起来,适合我国企业开展B2C电子商务活动的物流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4.1 发展企业自身物流体系

物流服务是否其核心竞争力所在,自建的物流体系是否能够充分发挥其核心功能是B2C电子商务企业是否考虑运用这一物流模式(如图2)的关键。从我国企业的具体情况来看,不少药业企业、家电企业、大型制造企业以及连锁商家等随着在全国范围内多年的经营,不少企业都有庞大的商品营销渠道,自身拥有良好的物流网络与相当现代化的物流技术和管理经验。随着网络经济发展,这些企业在经营电子商务时可通过不断整合自身资源,吸收外界资源,搞好自身物流网络建设,形成适合自我的物流配送体系。目前,海尔集团,以“一名二网”着力培育物流管理成为其新的增长点。不少国际型企业,如雀巢公司等开始将国内的物流配送业务交由海尔来完成。

企业从构建全国性的物流体系角度出发,可以考虑适当的时候租用社会化或专业化的仓储和配送中心作为自己的节点来弥补这一环节的空缺;也可以考虑请专业化的物流公司来担任企业电子商务下物流体系重构的咨询业务,从而在高屋建瓴的角度对企业的物流进行把脉。另外,企业也可利用本身物流体系承担其他企业和商家的物流配送业务,从而减少资源的闲置与浪费,达成网络配送规模效应,实现低成本、高效率的配送。

4.2 携手物流代理企业,共同物流配送

在电子商务环境下 市场竞争的优势将不再是企业拥有的资源有多少而在其能调动、协调和整合多少社会资源来增强自己的市场竞争力。灵活采用物流自理和代理模式是B2C企业更有效发挥自身竞争力的法宝。经营理念、物流成本、服务质量、网点覆盖率、信息化建设、信息系统接口能否对接整合等是企业寻求第三方物流时的首要考虑因素。从企业的长远发展考虑,企业应注重在在经济可行基础上与专业物流公司建立长期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加强在库存控制、商品在途信息跟踪、商品销售信息及服务、信息系统之间的整合,从更高层次上实现商流、物流信息的共享5 。

B2C电子商务企业携手第三方物流实现物流配送的模式通常有以下几种情况:

4.2.1 虚拟物流联盟模式

由于国内网络覆盖广,物流成本低,信息化程度高,经营理念和服务化水平高的专业物流企业不多,B2C企业往往难以在众多物流代理企业中选出一家各方面都符合本企业物流业务需求的合作方来实现物流配送。

“虚拟物流联盟”的形式(如图3)为我国B2C电子商务企业组建物流配送体系提出了新的方向。B2C企业可以在不同地域内选择合适的物流代理公司,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将居于各地的仓库、配送中心凭借网络系统连接起来使之成为“虚拟联盟”,通过各物流代理企业商流、物流信息之间的共享以及一系列的决策支持技术来进行统一调度和管理,使得物流服务半径和货物集散空间变大从而实现对消费者的配送。企业与物流代理公司之间畅通无阻的信息化高速平台是构建“虚拟物流联盟”的基础。同时,这一虚拟联盟对于企业间物流技术、企业组织结构等都要求较高。B2C企业应建立联盟伙伴之间的评估与淘汰机制,不断优化联盟内的资源优化组合。这一方式对解决我国企业的物流配送的跨区域合作、整个物流系统资源优化配置具有重要作用。

4.2.2 企业+第三方物流共建模式

由于“最后一公理配送”覆盖面极广、运作繁琐,电子商务企业往往将其转由物流代理公司来完成。而出于对库存成本、信息的掌控,防止突发情况带来的缺货损失,企业战略发展等的考虑,B2C企业往往会考虑建立和管理自己的仓库和配送中心。

以上背景促使企业采用与第三方物流共建(如图4)来共同实现物流配送。在这种模式下,B2C企业一般沿用或是通过建模与实证分析在适宜的地方自建大型的存储仓库和配送中心,不断调整和优化仓库、配送中心的布局,通过信息化平台和网络技术实现与物流代理公司的合作,将其后环节的物流配送业务交由专业物流公司来完成,共同实现对消费者的物流配送。双方之间沟通、信任机制的构建,双向信息对接、整合等问题对B2C企业提出了新的挑战。B2C企业可通过灵活发挥自身和代理公司的双重优势来实现低成本、高效的物流配送。

4.2.3 物流全部外包模式

物流全部外包模式(如图5)即企业将非核心优势的物流业务全部交由物流代理公司来承担,而B2C企业则集中优势资源发展核心业务。目前,由于我国“大而全、小而全”的原有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大都处于起步或转型阶段,同时对外包活动及相关的关键业务丧失控制风险等的顾虑,因而只有极少数B2C电子商务企业采用这一模式。

随着我国物流产业大经济环境的改善,专业物流企业对自身进行全新的变革,全国性物流配送网络体系的构建6,适应于物流全部外包的社会环境亦将逐步形成。这一模式对于双方之间战略合作机制、利益分配机制、信息共享机制等提出了新的挑战。在全球电子商务竞争不断加剧和提倡核心竞争力的时代,物流全部外包模式将成为不少B2C企业逐步过渡、最终实现的方向。

5 结语

电子商务物流是物流领域内的新一轮革命。B2C企业应根据自身特点灵活采用物流自理、代理模式来构建企业的物流体系。第三方物流评价体系,合作风险防范机制,对物流代理企业的股份收购、股权共持机制7等仍有待物流理论和实践地不断创新。B2C企业应注重学习和借鉴国内外关于物流领域的最新成果,在电子商务实施过程中逐步摸索出适合本企业发展的物流模式。

C. 如果以八旗制度作为主题,那论文题目可以取哪些

八旗制度是清朝的一种社会组织形式

八旗制度是清朝的一种社会组织形式。平时耕猎为民,战时应征为兵。源于满族的牛录制。努尔哈赤将原来牛录这一临时性的生产和军事组织,根据战争的需要,改编成长期的正式组织。规定三百人一牛录,每牛录设一牛录额真(值领),五牛录设一甲喇额真(参领),每五甲喇构成一个固山,即旗,首领为固山额真(都统)。1601年,努尔哈赤建立黄、白、红、兰四旗,1615年又增设镶黄、镶白、镶红、镶兰四旗。合称满洲八旗。努尔哈赤指定其子侄为代表,分统八旗,称为“固山贝勒”。1635年,增进蒙古八旗,1642年,增加汉军八旗。合为二十四旗,但仍习惯称为八旗。八旗制度具有军事、政治和生产职能。八旗成员称“旗人”。清朝灭亡后,八旗制度也随之消亡

D. 以“艰难的探索之路”为题。写一篇不少于1500的论文 (中国的探索)!! 急~~

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中国与周边国家、与西方国家的关系经历了长久的年代。鸦片战争以前,以中国为中心,形成了东方式的国际关系体系。在这种体系下,中国不大关心西方世界的发展。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以及殖民主义扩张,通过鸦片战争与中国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西方式的国际关系体系以大炮为前锋,把贸易和殖民体系迅速推向东方,使以道德和尊严相维系的东方式国际关系体系很快败下阵来。中国在屈辱、赔款、割让土地和主权被侵蚀的恶劣国际关系环境中苦苦挣扎。到了20世纪初,即《辛丑条约》签订以后,无论从国际关系的角度说,还是从国内历史进程的角度说,中国国势的沉沦都到了“谷底”。

在失败和屈辱中,中国的先进分子在思考并且开始觉醒。一批早期改良派的思想家对洋务运动颇多批评。他们批评洋务派只知“师夷长技”,徒袭西艺之皮毛,未得西艺之要领。于是,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在光绪皇帝支持下,发动戊戌变法。百日之内,政治、经济、军事、法律、学校教育诸方面的诏谕,像雪片一样地飞来,看似轰轰烈烈、大有作为的样子。但政变随之而来,光绪被囚,康梁逃亡,六君子喋血菜市口。华北农民的反帝爱国行动也失败在血泊中。这样顽固的封建专制政府,岂能领导国家的改革和进步?

孙中山先生是20世纪初深刻揭示中国社会发展方向的杰出革命家。在艰难的探索中,他鲜明地提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张,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中国近代民族民主革命。辛亥革命获得成功,摧毁了在中国沿袭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按照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理念设计的新的国家形式。但是,辛亥革命后,国家政权为袁世凯和北洋军阀所掌握,军阀争战,国无宁日,民不聊生,国家的独立和民主、富强仍旧没有希望。

五四时期,先进知识分子毅然举起民主与科学的旗帜,从思想、道德和文化方面对封建主义进行深刻批判,从而揭开了思想启蒙的序幕。一些人对资本主义社会产生怀疑,提出了改造中国社会的方案。俄国十月革命对他们产生了重要影响,他们看到劳动者第一次成为国家的主人,认为这是“社会主义的胜利”,“世界劳工阶级的胜利,是二十世纪新潮流的胜利” 。这种主张影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方向,也影响了五四运动的发展方向。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以及中国内忧外患的加剧,促使先进的知识分子聚集在马克思主义的旗帜下。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并成为中国革命运动的领导者,正是适应了历史的需要。

20世纪20年代,在中国共产党帮助下,中国国民党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形成第一次国共合作,并取得了打败北洋军阀的胜利。但此后蒋介石垄断了国民革命的领导权,背叛国共合作,造成合作破裂、国共内战的局面。1937年,由于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全面侵略中国的战争,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国民党在空前的民族危机面前再次携手,动员全国人民共同抗击日本侵略,并最终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坚持国民党独裁统治,导致了国共合作的破裂。

在这个过程中,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形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以及在这一理论指导下反帝反封建的战略和策略,提出了引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正确方针,指明了中国必须先经过新民主主义、然后进入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为新中国的建立奠定了深厚的政治和思想基础。
新中国要走社会主义道路,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五四运动以后特别是国共合作以后,是把资本主义作为国家发展的方向,还是把社会主义作为国家发展的方向,是许多人特别是知识界都在思考的问题,也是关注中国社会发展方向的政党严肃思考的问题。在各种救国方案中,三民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影响最大。这两种思潮或者主义的传播和实施,都影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在近代中国,哪种政治势力能够领导人民赢得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哪种政治势力就可以取得引导中国走何种道路的主导权。

三民主义是孙中山先生在20世纪初的国际国内情势下提出来的政治思想主张,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纲领。这种主张或者纲领,在1924年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经过孙中山的重新阐述,反映了当时国共合作反对北洋军阀的要求。反映孙中山社会改造思想的是三民主义中的民生主义思想。1925年初孙中山先生去世后,随着中国国民党的分裂,三民主义被国民党内不同政治主张的野心家所篡改。篡改后的“三民主义”违背了孙中山先生“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政策,反对马克思主义,反对社会主义学说,反对并屠杀共产党,主张镇压工农运动。国民党、蒋介石背离人民大众的利益,违背近代中国历史前进的方向,终于在决定中国历史命运的大决战中彻底败北。三民主义不能救中国,就在这样的大决战中被证实了。

能够救中国的只能是新民主主义理论。毛泽东同志指出:“只有经过民主主义,才能到达社会主义,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天经地义。” “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民主主义社会是过渡性的社会,它的前途必定是社会主义社会。这就是说,新民主主义理论明确规定了中国的社会主义发展方向。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这个选择经过了严酷的历史实践的检验。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是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各阶段经验教训的总积累,标志着近代中国反帝反封建斗争的最后胜利。这是100多年来中国历史的一个具有伟大意义的里程碑,也是中华五千年历史中一个伟大的里程碑。它结束了鸦片战争以来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中止了中国可能走向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发展趋势,结束了极少数压迫者、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结束了国家四分五裂、征战不已和人民生活贫困、生灵涂炭的局面。中国人第一次看到一个独立、统一、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屹立于世界。

E. 以南昌起义为主题,可以写什么题目的论文

只要符合题目要求,
虚构的真实并不比真切的真实效果差。
,联想到其他你身边这样的人,
哪怕以阅读后印象深刻的某个人物作为自己写作的对象也可以

F. 北洋军阀对中国近代的影响 毕业论文

你可以给我发送站内信

一 研究工作的基础建设

回顾近40年来北洋军阀史的研究工作,不禁感慨系之。从整个近现代史研究领域看,北洋军阀史的研究似乎尚属薄弱,然若与它自身进展的速度相比较,却又颇令人欣喜。以各方面的成果为例,建国以来有关北洋军阀史研究的论文约600余篇,其中1980年以前的30年仅为130余篇,而近十年来的科研成果无论是在数量还是质量上都是前所不能相比的(第二、三部分详述);而北洋军阀史专著的出版和有关资料工作的逐步进行,则体现了研究工作的基础建设正在扎实、全面地展开。
资料是科研建设的基石。要进行北洋军阀史的研究,就必须有信而可征的资料储备。近年来,由于改变了过去资料工作被漠视的状况,北洋军阀史资料的整理、刊布工作进行比较顺利,给研究工作带来了方便,这是北洋军阀史研究成果的一个重要方面。
作为史学研究可靠性最大的第一手资料应是历史档案,但长期以来,因种种缘故造成档案资料得之甚难的状况。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所藏有关档案资料即以10万件计,可谓数量浩繁。1957年,该馆编印了内部发行的一套《中国现代政治史资料汇编》(油印本),为北洋军阀史的研究打开了方便之门。但中间一度陷于停顿,从70年代末开始,该馆同志又做了大量工作,目前正在整理编辑出版两套资料。一套题为《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自1979年起已正式出版发行第一辑《辛亥革命》、第二辑《南京临时政府》、第三辑《从广州军政府到南京国民党政府》等。另一套题为《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丛刊》,按不同专题陆续出版了可供史学研究的宝贵资料,如《白朗起义》、《五四爱国运动档案资料》、《直皖战争》、《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兵变》等等。同时,中国第一、第二历史档案馆合办的《历史档案》杂志及其后分出的《民国档案》从创刊以来,陆续公布了不少有关北洋军阀史的历史档案资料。如《一九一二年袁世凯被炸案》、《“二十一条”签订经过
过的史料一组》、《袁世凯等有关张振武案的电文一组》、《北洋政府处理日本在延吉等地非法设警文电》、《民国初年日本制造奉天挤兑风潮档案选》、《张敬尧在吴佩孚撤防北归期间致北洋政府的电报》、《杨宇霆破坏曹锟贿选与各方来往信函》、《北洋政府镇压奉天声援五卅运动函电选》等。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编辑出版的《近代史资料》也刊布了一些历史档案资料,如有关赣宁之役、南北议和、张勋复辟、军阀与帝国主义关系、北洋军阀私人财产等资料都甚有参考价值。
除历史档案外,当时的报刊杂志及当事人私人笔记杂著也是重要的史料。近年来,民国时期发行的《大公报》、《民国日报》、《晨报》等影印本的复制,可使人了解当时社会面貌的不同方面。特别要提到,持续40余年的《东方杂志》是旧中国历史最久的综合性杂志,其中不乏宝贵史料和时人评论可资参考,近年亦已影印复制。这些都给北洋军阀史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资料来源。私人存档的发掘,也使我们看到一部分珍贵的第一手资料,如《近代史资料》曾刊出的。《李廷玉所存电稿》、《徐树铮电稿》、《夏寿康往来函电》、《冯国璋往来函电》、《张勋藏札》、《沈曾植电稿》、《吴景濂函电存稿》等。天津历史博物馆编辑的《秘笈录存》即是由徐世昌家藏的其任北京政府大总统期间秘书厅归档后的电报编纂而成,辑录了有关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的大部分重要文件,反映了北洋军阀执政下的北京政府卖国、软弱的真实面目。这部分资料不仅珍贵,而且比较完整,可以作为治史的可靠资料。最近由天津古籍出版社出版的《袁世凯奏议》,收录自1898年至1907年间袁氏奏片800篇,虽其中的主要内容早已于1931年以《养寿园奏议辑要》付梓刊行,并作为重要资料而为学术界长期利用,但《奏议》的出版,使研究者得见原来的完整面目,更便于从中采择。在笔记杂著方面,如《郑孝胥丙丁日记》、《退庐笺牍》、《憩园存稿》等,都对北洋军阀史研究有所禅益。
除上述各类单项资料外,还有系统的资料工作。建国后,《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已陆续出版了11套资料,在国内外产生了很好的影响。目前,仅告阙如的最后一套资料——北洋军阀部分已由来新夏主编并即将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这套300余万字的大型资料书的选录范围,涉及档案、传记、专集、杂著、报刊和汇编等方面,并尽可能选录一部分具有史料价值的原始资料和流行较稀的成书。这套书共包括五部分:前四部分按北洋军阀的兴亡历程分四段,并围绕各阶段中的几个重要问题分别选编50万字左右,各成一册,第五部分则包括军阀人物传志、大事记、书目提要、论文摘要与附表等。入选的资料均经编者严格筛选和整理校订,可供研究者直接利用。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为编纂《中华民国史》而编辑的《中华民国史资料丛稿》,包括了所有中华民国史初稿及其所附资料,自1972年开始由中华书局陆续出版。到目前为止,已出版了大量中华民国史的研究成果和弥足珍贵的原始资料。其中涉及北洋军阀的资料也很多,仅以辽宁省档案馆编《奉系军阀密电》(六册)、《奉系军阀密信》为例,即整理收入了自1911年至1930年期间奉系军阀与其他派系军政要员密谋、交往中的大量密码电报和1917年至1928年间的289件密信,这些资料都是研究北洋军阀可利用的宝贵素材
另外,还有建国前关于北洋军阀史有关论著的再版,也给研究工作提供了借鉴。如李剑农《戊戌以后三十年中国政治史》是一部首尾完整、资料丰富、且又条理清楚的重要论著,北洋军阀史是其中的重要篇章;王芸生《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以采集多方面的大量资料展示了中日关系发展的详细过程,其中颇多北洋军阀与日本勾结的内容。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近代史资料编辑室编辑,四川人民出版社正在陆续出版的《近代稗海》,虽然旨在选辑出版从鸦片战争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期间有关中国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等各方面的稗史著作,然已出或即出的第1至8辑基本上为北洋军阀史的内容,这项工程浩繁的工作无疑给求书不便的研究者带来很大便利。
同时,随着大量国外有关书籍的进口和开放,使史学工作者开阔了视野。目前一些有价值的外人著述已在陆续翻译出版。如由澳大利亚华人历史学家骆惠敏整理编辑的当年袁世凯的政治顾问、《泰晤士报》驻北京记者乔·厄·莫理循的书信集已以《清末民初政情内幕》为书名由知识出版社出版,这部百余万字的书信集涉及1895年至1920年间北洋军阀统治者的大量珍贵资料。另外,诸如日本外务省档案资料等公布后尽管目前还未有完整的中译本,但其中的很多资料正在被我国学者利用。
北洋军阀史资料工作的又一个重要方面——当时人的回忆资料也应是研究工作的参考资料。1959年,周恩来总理在全国政协号召把近代亲身经历、所见所闻、丰富多采的历史资料实事求是地记录下来。以后,全国各省、市、区政协都设立了文史资料委员会,广泛征集史料和回忆文章,并从中选辑出版文史资料刊物。其中许多内容丰富的篇什记人记事,从不同方面提供了资料。杜春和等所编《北洋军阀史料选辑》即选录了有关北洋军阀史的34篇回忆文章。辽宁文史资料选辑以专辑形式出版了《郭松龄反奉》一书,其中大都是本人亲历的第一手资料和回忆文章,还选编了一部分重要函电。这种选编方式可使资料相对集中,使读者减轻了翻检之劳。
建国以来北洋军阀史研究工作的一个很重要但却往往被人忽略的方面——工具书的编纂工作也取得一定收获,虽数量较少,但质量较高。刘寿林编纂的《辛亥以后十七年职官年表》是第一部检索北洋时期官制的工具书,久为研究者所喜用。钱实甫编著的《北洋政府时期的政治制度》一书,1984年已由中华书局出版发行。这部研究北洋政府统治机构的资料性著作,记述了北洋政府中央和地方行政、军政、司法等机关的机构和制度,并附录了有关资料目录和名词索引等简注,是一部资料丰富的工具书。来新夏著《近三百年人物年谱知见录》,也介绍了若干北洋军阀人物的年谱,颇便检索。
北洋军阀史研究成果的集中体现是建国后有关专著的问世。1957年春,来新夏著《北洋军阀史略》由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继而又有陶菊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于1957年至1959年由三联书店陆续出版。前者的特点是提纲挈领、论而有据,对北洋军阀集团的形成、发展、更迭、派系混战及覆灭作了简明的勾画;后者的特点是材料丰富,叙述详细,对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整个社会面貌做了比较全面的描述。这两本书可互为参阅,相得益彰,长期以来一直是学习北洋军阀史的必读书籍。1980年以后,有李宗一著《袁世凯传》、常城著《张作霖》、蒋自强等编《吴佩孚》等人物传记相继出版,推动了北洋军阀史的研究工作。1983年,来新夏主编《北洋军阀史稿》一书问世,这是在《北洋军阀史略》基础上增补修订而成,集中了当时研究工作的主要成果。台湾学者丁中江著《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也是一部记述北洋军阀史的大型著述,对这一时期史实的叙述比较具体,可资参考。另外,加拿大多伦多约克大学历史系教授陈志让所著《军绅政权》一书认为,1922年至1928年中国的政权形态是军绅政权,他分析了军绅政权的性质及这一政权在中国政治、军事、经济和社会各方面的影响,是有关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一本论纲性著作,其观点可供我们参考。
以上所述,说明研究工作的基础建设已经取得一定成绩,这是十分可喜的现象。有了基础建设的保障,北洋军阀史的研究工作才会向深度和广度顺利发展。

二 宏观研究的突破性进展
北洋军阀作为一种历史现象,它之所以能够产生、发展,直至作为当时中国社会命运的主宰者而支配中国政局达16年之久,这绝不是偶然的,应该找出它存在的社会历史根源。但是,在粉碎“四人帮”以前,理论研究囿于思想方法的束缚和人为的禁锢而成为最难有所施展的领域。排除“左”的干扰以后,对一些带有理论性的问题展开了比较深入的讨论,这些宏观研究的突破性进展,为整个北洋军阀史的研究探索了前进的道路。
关于北洋军阀集团形成的原因问题,长期以来都认为它是近代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产物。这一论点从宏观上看无疑是可以彼接受的,但缺乏深入的分析和足够的说明。1985年发表的来新夏和任恒俊的文章在这一问题的观点上比较接近。他们认为,首先是由于鸦片战争后清廷的衰朽和旧军队的腐败,迫使统治者为维持其政权而需要建立一支新式军队;其次是当时的社会思潮和资本主义的发展为建设一支新式军队提供了思想和物质基础;再次是列强侵华策略的改变,即帝国主义对袁世凯的赏识和支持;另外,袁世凯掌握了一定的权势,并施展权术,抓住时机,使这支武装日益发展壮大,终于形成一个政治军事集团。
关于北洋军阀的阶级属性,目前的看法不尽一致。有人认为,北洋军阀就是代表地主阶级利益,它上台的直接后果就是封建势力的再度强化;也有人认为在其执政期间由于资本主义经济曾出现一定发展的情况而使社会性质有所变化,因而,这一集团不仅是大地主阶级的代表,而且在某一方面某一阶段已带有资产阶级的色彩。后一种观点正在随着研究工作的不断深入而得到越来越多的支持。近来有文章通过对若干军阀官僚私人资本主义经济活动的考察来说明北洋军阀统治集团的性质,文章认为,“军阀官僚中的一部分人基本上已与封建生产关系相脱离或转化,这是与它以前的统治阶级很大的不同点”。而且这些军阀官僚私人资本的性质,亦应“属于民族资本”也有人从其统治术的角度说明北洋军阀是代表“大地主大买办阶级利益”的,因为把它同清末时封建专制统治相比较,就会发现,在统治方式上发生了一定的变化,这个变化的主要标志就是:“北洋军阀统治者力图利用形式上的资产阶级法统对社会进行控制,以达到其专制统治的目的。”统治手法的变化反映了观念的变化,因此这篇文章也可以说是从思想意识这一侧面对北洋军阀的阶级属性给予了说明。当然,这个问题牵涉到当时社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诸方面,不仅需要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为指导,还需要有大量历史事实为根据,因此,有待于整个北洋军阀史研究工作的深入发展。
关于北洋军阀集团的历史作用,近几年来也有比较深入的探讨。来新夏著文从五个方面作了论述:1.北洋军阀集团在清末是维系晚清十余年统治的一个支柱。2.北洋军阀集团是辛亥革命时期转移政权的主要力量。主要表现为:如果不是这支军队在搞纵横捭阖,清朝政府是不是这么容易交出政权是值得考虑的,同时也是这支军队对局势的威慑力量,使革命者被迫退让,使袁世凯轻取中华民国的统治权。3.北洋军阀集团是统治中华民国统一政权的代表。4.北洋军阀集团所掌握的北洋政府是由统一走向再统一的一个过渡。5.使中国的军制摆脱了旧有的落后而陈旧的状态。这一比较全面的概括性论述在北洋军阀史的理论探讨上有一定的突破。
对北洋军阀的特点问题,过去的研究从未涉及,直至近年才见有人从不同角度立论。彭明认为:一是军阀们各有一支为自己争权夺利而服务的军队;二是各有一块可以随意搜刮和统治的地盘;三是军阀大都是帝国主义在中国进行统治的工具。来新夏等则认为:第一,它以封建地主阶级为其主要社会基础;第二,割据称雄,拥兵自卫;第三,各树派系,荣损与俱;第四,纵横捭阖,制造政潮;第五,卖国媚外,残民以逞。李新在《北洋军阀的兴亡》一文中则提出四点:一、采用外国兵制;二、财政来源己不完全依靠封建经济,其另一重要财源是向帝国主义借款;三、兵源主要依靠招收破产农民或其他劳苦群众,也有无业游民,总之是实行募兵制;四、各据一方,连年混战。外国学者在研究北洋军阀时曾论及“军阀”的定义,认为判定是否“军阀”的要素是“拥有自主的军事力量,控制一块基本的地盘,以使用武力为最终裁决之法,倚靠家长制的统治方式而非制度化的统治模式,以及对社会和经济采取无情榨取的态度”。由此可见,中外学者对这一问题的看法在很大程度上是相近的,但中国学者则更较注意其阶级性质问题。
在理论研究方面比较复杂的一个问题,是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社会经济。这一问题既直接体现着北洋军阀集团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也间接折射北洋军阀自身的阶级属性。目前虽然已突破了单纯在概念上绕圈子的状况,开始在具体史实和理论的结合方面取得有益的研究成果,但意见不一,甚至互相对峙。其主要原因在于,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刚刚起步,又限于各自所接触资料的范围,因此一时难于取得比较一致的意见。在资本主义经济的研究方面,可以两篇文章为代表。一种意见认为在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其原因之一是北洋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有利于民族工商企业发展的政策法令;另一种意见则认为,北洋军阀是破坏中国走现代化道路的罪魁,它们凭借手中的反动政权竭力维持封建、买办的生产关系,严重束缚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更极大地阻碍了民族经济的发展。这一题也受到日本学者的注意。如渡边敦著《袁世凯政权的经济基础》即认为以周学熙为代表的实业政策对清末民初的资本主义发展作出了贡献;另有野泽丰撰《民国初期军阀政权的经济基础》及平野和由撰《军阀政权的经济基础——交通系、交通银行的动向》等文都对此问题作了较深入的阐述。在农业经济的研究方面,有人认为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的阶级结构中出现了一个新的成份——军阀地主。它以地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形式对农民进行极其残酷的剥削和统治,军阀地主的出现,导致了土地关系的倒退。辛亥革命后我国农村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状况到底如何?这方面的研究几乎还是空白,吴慧敏的文章着眼于阶级关系方面的变化,提出了“军阀地主”的新概念,对当时农村经济和生产关系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另外,宋玉印也从东北地区的农业经营状况印证了这一论点,认为1914年出现的官僚资本对东北开垦的高潮,促使了军阀向地主转化,于是封建的土地制度旧态依然存续着。近两三年来,对这一时期经济问题的研究出现一种新趋势,即在进行总体研究的同时,也出现了专题研究和地域性研究的成果。如对袁世凯统治时期的重要经济来源——盐税的管理与改革问题,王仲的文章通过考察后得出结论为:袁的盐务改革在增加税收方面取得了预期的效果,但它的绝大部分被用作偿付以盐税担保的贷赔各项本息,即获利最大的是帝国主义,而袁政府只是从中分沾一些余沥。这反映了袁世凯为了实现“武力统一”的美梦不惜出卖主权的丑恶面目,进而也反映了经济上积贫积弱的军阀政权被帝国主义箝制的一个侧面。再如关于张作霖对东北地区经济的影响,也有文章论及。傅笑枫《论“九一八”前东北的张氏军阀官僚资本》、《关于奉系军阀官僚资本》两文是较全面的论述文章。王秉忠的文章则介绍了东北地区中日企业“合办”的情况,使我们看到奉日双方在经济合作幌子下的政治交易。
过去我们研究北洋军阀史较多地注意了北洋军阀自身的状况,而如今已深入到北洋军阀的统治如何作用于社会这样一个层次,表现了研究工作的深入。因为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所要达到的经济和政治目的,在这一时期主要要靠掌握中央政权的北洋军阀集团付诸实现,故而两者在经济上的关系与前此的清王朝相比已大不相同,主要表现在它的经济手段更直接作用于中国政治,因此在研究北洋军阀时期经济问题时不能不注意到这一点。
北洋军阀与帝国主义关系问题长期以来为史学界所注目。对这个问题,以前曾出现过各有归属的观点,认为某帝国主义即为某军阀的靠山,某军阀是某帝国主义的走狗。近年来,随着资料文献的刊布发掘,特别是随着思想方法的解放,这一问题正在得到较为客观的认识。一方面,对死心塌地投靠帝国主义的军阀,其卖国求荣、甘作走卒的历史事实不容抹煞(如对段祺瑞与日本帝国主义的关系,有文章以大量确凿的事实给予有力的论证;另一方面,对过去简单化的方法和结论也逐渐在扭转。如孙思白提出,军阀有需要向外国势力投靠求助的一面,又有利害矛盾的一面,笼而统之地称为帝国主义“走狗”、“工具”不一定合乎实际情况,其间关系往往是随时随地而有极多变化和复杂的内容俞辛焞在1982年第4期《南开学报》发表的《日本对直奉战争的双重外交》和娄向哲在1984年第2期《学术月刊》发表的《直系军阀政权的破产及其倾覆》两文从史实的研究方面也论证了这一观点。北洋军阀与帝国主义的关系问题是北洋军阀史研究中的一个大课题,而且相对于清朝统治和后来的国民党统治来说,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但目前的研究成果似嫌太少,而且多拘于某一问题、其一片断,还没有提出更充分的资料,准确地说清两者的关系。
还有些综论性文章对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阶级关系社会意识等方面作了全面考察。如徐宗勉《关于资产阶级从拥袁走向反袁的历史考察》一文指出,民国初年资产阶级对作为民国大总统的北洋军阀头目袁世凯有一个由支持到反对的过程,从而反映了在中国政治变革时期阶级关系的复杂变化。再如张静如等《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社会和革命》一文,通过对当时中国社会政治结构、经济结构、思想文化领域变化的轮廓性描述和分析,而从新的生产力引起社会革命这一新角度研究了北洋军阀衰亡的原因。另如王跃《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社会意识变迁的趋势》一文,将当时北洋军阀统治者的思想作为这一时期的社会指导思想进行了分析,认为其“注意形式上的资产阶级法统”,实质上是反映了北洋军阀统治观念的变化。虽然这些文章各自论述了某一个侧面,但反映了史学工作者研究视野的扩大。

G. 以评价洋务运动为主题,写一篇历史小论文

大家都知道洋务运动吗?那是清王朝的一种自救的行为,可是它成功了吗?没有回,随着北洋舰队答的全军覆没,这场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结束了………………
归根结底洋务运动虽然是一场伟大的运动,它促进了中国的经济!它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路程!但是它只引进了先进的科学技术,但没有学习外国的先进思想,这是它的一大失败,这说明光有先进的科学技术在中国当时半殖民半封建社会是不行的,但是它促进了日后一个伟大的阶级的产生与发展-资产阶级!
这就是洋务运动,一场伟大却失败了的运动………

H. 请您根据本课所学知识,以“我看辛亥革命”为题目写一篇小论文。要求:字数300字左右,阐发自己的观点可

认为辛亥革命失败的理由:中国民主革命的任务是反帝反封建,辛亥革命没有完成这个任务。这次革命既没有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也没有废除不平等条约,革命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并未改变。而且,革命的果实被北洋军阀袁世凯篡夺,清朝皇室继续保留。这些都说明辛亥革命失败了。?
认为辛亥革命胜利的理由:中国民主革命的任务是反帝反封建,孙中山所领导的辛亥革命的主要任务是推翻清王朝的统治,建立共和国。辛亥革命的结果是清王朝的统治被推翻了,资产阶级共和国建立了,两千多年的专制统治结束了。与此同时,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社会风气发生巨大变化,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发展。因此,辛亥革命不仅完成了提出的任务,而且有深远的积极影响。所以说辛亥革命胜利了。?
认为辛亥革命既有它胜利的地方,又有它失败的地方:辛亥革命从推翻清王朝,结束君主专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等方面取得一定的胜利,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但从革命果实被袁世凯所窃取,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任务,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等方面看,辛亥革命最终失败了。

I. 急需啊!以中国近代史的内容为题的一片的论文 字数要800字啊!

中国近代(公元1840-1949年)
中国近代史从1840年开始到1949年结束。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是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从1919年"五四"运动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是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整个中国近代史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中国近代史始自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爆发,止于1949年南京国民党政权覆亡,历经清王朝晚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时期、北洋军阀时期和国民政府时期,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到瓦解的历史。
19世纪中期,英、法等西方列强接连发动了侵略中国的战争,中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不断遭到破坏,西方列强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激化。70年代以后,列强对华侵略加剧,中华民族危机日益深重。
鸦片战争前,中国仍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制国家。但由于清王朝这个封建地主政权腐朽没落、妄自尊大,封建制度已危在旦夕。由于林则徐的虎门销烟,英国借机侵略中国,但其实质是为了打开中国市场,销售鸦片.1842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中英南京条约》,中国从此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后,西方资本主义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向中国大量输出商品和资本,逐渐冲击着中国封建经济。
1840年,外国资本主义用坚船利炮打开了古老中国的大门。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一场场强加给中华民族的灾难。近百年来世界上几乎所有的资本主义国家都对中国发动过一次甚至多次侵略战争。有公然入侵,也有不宣而战;有单独入侵,更有合伙劫掠,强迫中国签订了数以千计的不平等条约。通过这些不平等条约,资本主义列强扶植封建势力作为统治中国的工具;蚕食和鲸吞中国领土;出兵控制,窃取中国军事要地;划分势力范围;控制重要通商口岸和建立租界;施行领事裁判权和片面最惠国待遇;通过战争勒索巨额赔款;在中国进行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外国资本主义列强推行的殖民主义,引起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巨烈动荡,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此,中国人民为摆脱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压迫,进行了长时期的、不屈不挠的斗争。
1840年以来,亡国灭种的危机一直威胁着千年古国。在中华民族危难之际,一代民族精英觉醒:林则徐、魏源的“师夷之长技以制夷”;洪秀全领导的反清农民起义;康有为、梁启超的“变法图强”;孙中山的国民革命。正是他们在民族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挺身而出,为反对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同仇敌忾,英勇奋斗,前赴后继,拼搏不息,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可歌可泣的悲壮篇章。
1851年,洪秀全领导号召农民在金田宣布起义,建号“太平天国”。1853年春,太平军占领南京,把南京改名为天京,定为都城,正式建立农民政权,同清朝对峙。1856年,太平军摧毁江南大营,解除了天京之围。太平天国在军事上达到了全盛时期。1864年夏,洪秀全病逝。不久,天京沦陷,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1856年,英国提出修改《中英南京条约》,但遭清政府的拒绝.英国借此挑起了第二次鸦片战争,这次英法联军出兵侵略中国,美俄是帮凶.虽然第二次鸦片战争与鸦片无关,但其实质与鸦片战争一样,因此叫第二次鸦片战争.
1860年,英法联军再度攻占天津,一路烧杀抢劫,咸丰帝逃往承德避暑山庄,让他的弟弟恭亲王弈欣担任议和大臣,留守北京。接着英法联军洗劫并焚毁了北京西郊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圆明园,占领了北京。并强迫清政府签定《北京条约》。
19世纪60—90年代,洋务运动,以弈欣为首。发展中国军事、民用、教育等,中国资产阶级产生并且有所发展。
1883—1885年,中法战争,签定《中法新约》,标志着中国西南的门户被打开了。
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失败.1895年,《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
1900年,帝国主义国家为了镇压义和团起义,维护在中国的利益,发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
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在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君主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它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沉痛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殖民统治。
中国人民为反抗列强侵略,争取民族独立,进行着英勇的斗争,开始了救亡图存的探索。以“自强”“求富”为目的的洋务运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资产阶级维新派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进行了维新变法运动。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新文化运动冲击了封建主义的思想、道德和文化,开启了思想解放的闸门。中国在饱受列强欺凌、被迫开放的环境中不断进行着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的变革,中国的近代化艰难起步,社会结构开始逐步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
1919年5月爆发了"五·四"学生爱国运动,6月初发展成为以工人阶级为主力的全国规模的群众爱国运动。"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的开端。在这个运动中,中国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1921年,毛泽东、董必武、陈潭秋、何叔衡、王烬美、邓恩铭、李达等代表各地共产主义小组在上海举行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共产党诞生了。
1919年爆发的五四爱国运动,标志着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和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第一次国共合作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的高涨。国共合作破裂后,中国共产党为反抗国民党统治,进行工农武装革命,开始了中国革命道路的艰难探索。
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中华民族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全国抗日救亡运动不断高涨。1935年,日本发动华北事变,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全国主要矛盾。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七七事变,中华民族全面抗战从此开始。中国人民经过八年浴血奋战,终于第一次取得了近代以来反侵略战争的彻底胜利。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面临着两种命运、两个前途的决战。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做出了很大努力,但是国民党政府在美帝国主义支持下悍然发动内战。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了三年多的解放战争,推翻了国民党在中国大陆的统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北伐战争、 土地革命战争、 抗日战争和全国解放战争四个阶段,终于在1949年推翻了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政府的统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1949年,第一届中国人民政协会召开,标志着中国人民民主革命的伟大胜利。长城抗战(1933年1月-1933年5月)
热河抗战(1933年2月-1933年2月)
淞沪抗战(1932年1月-1932年3月)
绥远抗战(1936年11月-1936年12月)
平津作战(1937年7月)
太原会战(1937年10月-1937年11月)
南口战役(1937年9月)
平型关战役(1937年9月)
忻口战役(1937年10月)
娘子关战役(1937年10月-1937年11月)
太原保卫战(1937年11月)
淞沪会战(1937年8月-1937年11月)
南京战役(1937年12月)
徐州会战(1938年2月-1938年5月)
台儿庄战役(1938年3月-1938年4月)
武汉会战(1938年8月-1938年10月)
广州战役(1938年10月)
南昌会战(1939年3月-1939年4月)
随枣会战(1939年5月)
第一次长沙会战(1939年9月-1939年10月)
桂南会战(1939年11月-1940年2月)
昆仑关战役(1939年12月-1940年1月)
枣宜会战(1940年5月-1940年6月)
百团大战(1940年8月-1940年12月)
上高会战(1941年3月-1941年4月)
晋南战役(1941年5月-1941年6月)
第二次长沙会战(1941年9月-1941年10月)
第三次长沙会战(1941年12月-1942年1月)
滇湎路战役(1942年3月-1942年9月)
常德会战(1943年11月-1944年1月)
豫湘桂会战(1944年4月-1944年12月)
豫中会战(1944年4月)
长沙会战(1944年5月)
衡阳保卫战(1944年6月-1944年8月)
桂柳会战(1944年8月)
缅北滇西战役(1943年10月-1945年3月)
密支那战役(1944年5月-1944年8月)
强渡怒江战役(1944年6月-1944年7月)
湘西会战(1945年4月-1945年6月)
桂柳反攻战役(1945年4月-1945年8月)
参考资料:中国近代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