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论文题目 » 中国矿业大学开题报告
扩展阅读
中国网络原创新人乐团 2021-03-31 20:26:56
党政视频素材 2021-03-31 20:25:44
厦门大学统计学硕士 2021-03-31 20:25:36

中国矿业大学开题报告

发布时间: 2021-03-16 18:00:20

Ⅰ 急!!大学寒假社会实践活动报告

今年寒假我来到了清华同方售后服务部实习,因为家里的电脑出现故障却不知道怎么处理,只能等专业人士来解决问题,本身我就对电脑很感兴趣,经朋友介绍就来到这里实习。

短短1个月的工作过程使我受益匪浅。不仅计算机专业知识增长了,最主要是懂得了如何更好的为人处事。当今社会一直处在加速的发展变化中,所以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就要不断提高思想认识,完善自我。师傅说作为一名IT从业者,所受的社会压力将比其他行业更加沉重,要学会创新求变,以适应社会的需要。如果是在单位,那就更需要掌握全面的计算机知识,因为小到计算机的组装维修,大到服务器的维护与测试,都需要一个人独立完成。可以说,近1个月的工作使我成长了不少,从中有不少感悟,下面就是我的一点心得:

第一是要真诚:你可以伪装你的面孔你的心,但绝不可以忽略真诚的力量。第一天去服务部实习,心里不可避免的有些疑惑:不知道师傅怎么样,应该去怎么做啊,要去干些什么等等!踏进公司的办公室,只见几个陌生的脸孔用莫名而疑惑的眼神看着我。我微笑着和他们打招呼,尴尬的局面立刻得到了缓解,大家多很友善的微笑欢迎我的到来。从那天起,我养成了一个习惯,每天早上见到他们都要微笑的说声:“师傅早”,那是我心底真诚的问候。我总觉得,经常有一些细微的东西容易被我们忽略,比如轻轻的一声问候,但它却表达了对老师同事对朋友的尊重关心,也让他人感觉到被重视与被关心。仅仅几天的时间,我就和师傅们打成一片,很好的跟他们交流沟通学习,我想,应该是我的真诚,换得了老师的信任。他们把我当朋友也愿意指导我,愿意分配给我任务。

第二是沟通:要想在短暂的实习时间内,尽可能多的学一些东西,这就需要跟老师有很好的沟通,加深彼此的了解,刚到网络中心,老师并不了解你的工作学习能力,不清楚你会做哪些工作,不清楚你想了解什么样的知识,所以跟老师建立起很好的沟通是很必要的。同时我觉得这也是我们将来走上社会的一把不可获缺的钥匙。通过沟通了解,师傅我有了大体的了解,一边有针对性的教我一些计算机知识,一边根据我的兴趣给予我更多的指导与帮助,例如我对网络布线,电脑硬件安装,系统、网络或硬件故障排除,工作原理应用等方面比较感兴趣,师傅就让我和他一起完成电脑故障排除工作。在这次的工作中,我真正学到了计算机教科书上所没有的知识,拥有了实践经验,这才真正体现了知识的真正价值,学以致用。

第三是激情与耐心:激情与耐心,就像火与冰,看似两种完全不同的东西,却能碰撞出最美丽的火花。在中心时,老师就跟我说,想做电脑维护这一块,激情与耐心必不可少,在产品更新方面,这一行业就像做新闻工作,不断的在更新,这就需要你有激情去发现与创造,而你的耐心就要用到不断的学习新知识,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当中去。在一些具体的工作当中也是这样的:记得刚来公司实习的时候老板安排我学习安装winXP操作系统,我本想这应该是非常简单的事,可没想到出现了很多问题,还是在师傅一步一步的教导下,直到最后才把系统安装成功,用了整整两天的时。通过自己的摸索,调试,自此,我算是真正的弄明白了计算机的硬件安装,维护和更新。后来我又进行了各种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反复安装调试,一遍又一遍的调试安装,自然有些烦,但我用我的热情与耐心克服这些困难,师傅也帮我用书面的方式整理了不少关于硬件故障的经验,比如说:我们可以在电脑启动的时候就可以通过声音来判断故障:1短:启动正常,2短:非致命错误,1长1短:显示错误,1长2短:键盘错误;计算机蓝屏的原因有:一、系统重要文件损坏或丢失引起的(包括病毒所致),二、内存超频或不稳定造成的蓝屏,三、硬件的兼容性不好引起的蓝屏,四、硬件散热引起的“蓝屏”故障;计算机经常死机的原因有:一、系统出现错误包括病毒所致,二、主板的芯片或者其他的零部件损坏,三、显卡接触不良,四、内存接触不良,五、CPU风扇散热不良,六、计算机的电源有问题,七、硬盘出现故障等;计算机黑屏的原因:一、显示器断电,或显示器数据线接触不良;二、主板没有供电;三、显卡接触不良或损坏;四、CPU接触不良;五、内存条接触不良;六、机器感染CIH病毒,BIOS被破坏性刷新等等。因为我师傅是硬件方面的工程师,对软件了解可能比较少吧,所以在软件方面的故障我接触的比较少,大多客户都是中病毒引起的,直接重装系统就解决问题了。但是我觉得重装系统实在是耗费太多的时间了,所以我就自学了很多软件方面的知识以完备自己。在公司里我问师傅,查资料,一个个问题迎刃而解,自己在这方面的知识得到了充实。这些在平常的书本上仅仅是获得感性的认识,而在这里真的实践了,才算是真正的掌握了,也让我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告诫自己,不管做什么,切忌眼高手低,要善于钻研。师傅说对每台计算机都要细心负责,具有基本的专业素养,因为细心负责是做好每一件事情所必备的基本条件,基本的专业素养是做好工作的前提。

第四是“主动出击”:当你可以选择的时候,把主动权握在自己手中。在公司的时候,我会主动的打扫卫生,主动地帮师傅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并会积极地寻找合适的时间,向老师请教问题,跟师傅像朋友那样交流,谈生活学习以及未来的工作,通过这些我就和师傅走的更近,在实习当中,,师傅就会更愿意更多的指导我,使我获得更大的收获。有时我就自高奋勇,独自去一些地方进行检修等故障排除。我心里感觉很高兴,因为我的主动,我巩固了我所学的知识,并且得到了师傅的认可。

您正浏览的文章《2009年寒假实践报告范文》由第一范文网(www.DiYiFanWen.com)整理,访问地址为:http://www.diyifanwen.com/fanwen/shehuishijianbaogao/2009091232225083008043.htm

Ⅱ 因为要写开题报告 需要找一些 关于写鲁迅婚姻的作品 专注 和论文 以及今年来关于鲁迅研究的方向

鲁迅简介
鲁迅原名周樟寿,字豫山,后改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少年时代在家塾学习诗书经传,喜欢野史杂录和民间绘画艺术。1898年就读于洋务派创办的南京江南水师学堂,数月后重考入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的路矿学堂,开始接触新学。1902年到日本留学。4月入弘文学院,1904年4月结业,6月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这一时期开始参加各种民族民主革命活动,广泛涉猎西方近代科学文艺书刊。最早的一篇译述文章《斯巴达之魂》前半部分发表于l903年6月在日本出版的《浙江潮》第5期(后半部分载于第9期);同年在东京出版了第一本翻译科幻小说《月界旅行》。1906年弃医学文,希望以文艺改造国民精神。筹办文艺杂志《新生》,未果,转而在《河南》杂志发表《人之历史》、《摩罗诗力说》、《文化偏重论》等重要论文。与周作人合译《域外小说集》第一集,1909年出版。1909年夏回国,先后在杭州浙江两级师范和绍兴府中学堂任教。辛亥革命后任绍兴师范学校校长。1911年用文言写了第一篇小说《怀旧》,思想特色和艺术风格,都与后来小说相同,捷克学者普实克认为它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先声”。1912年2月应蔡元培之邀,赴南京教育部任职,后随教育部迁往北京。1918年5月开始以“鲁迅”为笔名在《新青年》发表第一篇现代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此后3年间陆续在《新青年》发表小说、新诗、杂文、译文50余篇,并参与《新青年》编务。1920年8月被聘为北京大学、北京高等师范学校文科讲师。1921年12月至次年初,最重要的代表作《阿Q正传》在《晨报副刊》连载。1923年,第-本短篇小说集《呐喊》出版。1926年出版《仿惶》。除了小说,鲁迅还写了很多具有独特风格的杂文,以《随感录》为代表,1918年起在《新青年》上发表。1925年出版杂文集《热风》。此后几乎每年都有杂感集问世。

Ⅲ 求一篇课题为中小企业人才战略研究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毕业论文!!!

有色金属企业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策略研究
摘要:有色金属企业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出现了机遇和挑战,针对存在问题,提出制定人力资源战略规划,调整组织架构,完善日常管理体系等策略,旨在提升有色金属企业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水准。
关键词:人力资源;人力资源管理;战略人力资源管理

近年来,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快速发展,加之有色金属价格不断上扬,市场行情总体上涨,企业经济效益迅猛提升。但是,企业安全事故频发、环保事故不断等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暴露了金属冶炼企业战略性人力资源战略管理明显滞后。
一、有色金属企业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机遇和挑战
(一)机遇
就中国的有色金属工业发展来看,指导思想是依靠科技进步,走资源利用率高、安全生产有保障、经济效益好、环境污染少的可持续工业发展道路。各省关于建立有色金属经济支柱产业,打造国家级有色金属基地的经济发展战略,都为有色金属企业公司今后的更好发展提供了宏观政策的支持。
有色金属冶炼企业迎来新机遇。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一直保持良好势头。尽管受国际金融危机的一些影响,但国家关于扩大内需,促增长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取得了良好效果,今后经济仍然会维持积极稳健发展的态势。就业内情况分析,自2008年下半年以来,国际有色金属暴跌,给企业带来不少的困难,这既是困难但也是机遇,因为价格暴跌,淘汰了一批竞争实力不强的,产能过剩的企业,行业洗牌之后,产品存量在一定时期后将得到释放甚至爆发。2009年国际有色金属止跌回升,不可再生和难以替代的宝贵资源的价值得以显现,企业的市场前景趋于乐观。
(二)挑战
1.缺乏人力资源战略规划。人力资源战略规划,即企业的人员需求及如何满足企业发展需求的计划。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的目标是确保组织在适当的时间和不同的岗位获得适当的人员(包括数量、质量、结构)。有了人力资源战略规划,能够满足变化的组织对人力资源的需求,另外,通过各种机制的有效运行,能够最大限度地开发组织内现有人员的潜力,使组织及其员工的需求得到充分满足。
2.组织架构不科学。据调查,有色金属企业的组织架构大多存在以下问题。首先,目标任务导向原则不突出,部门设置不合理。比如,没有负责公司战略管理的部门;财务与审计本应互相独立,互相监督,有的却合二为一。其次,精简高效原则未能有效显现。公司高层方面职位过多有些企业甚至超过十个。部门内部领导职数设置不尽合理,有的部门一正多副。再次,部门内部定员不科学,随意因人因事设岗。劳动定员缺乏严谨的科学依据,更多地依赖经验数值和传统的定员定岗。确定的定岗定员,执行也不到位。尤其是管理岗位,人员越来越多,人浮于事。最后,部门职责不明,权责不清,决策粗放、失误等现象普遍存在。
3.人力资源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有色金属冶炼企业,一般把所用员工大体上分成两类:一类是管理人员,即非生产操作人员,另一类是生产操作工人。有色金属企业的人力资源体系中,生产工人与管理人员比例大多在3∶1至5∶1,管理幅度太小。从知识结构看,管理人员团队学历偏低,冶金类企业大学本科的一般为1/3左右,国外企业则一般达到50%以上。其次,生产工人学历低下。大多数操作工人是高中及以下学历。
4.日常管理体系制度不健全不完善。在招聘制度方面。首先,很多公司缺乏科学合理的招聘制度与流程。据调查,不少公司基本按照计划经济年代的方式招收员工,没有真正地依照双方意愿通过市场配置的方式,招聘需要的管理人员。其次,招聘渠道的相对单一。虽然很多人才短缺,但基本没有主动走出去,没有使用多种渠道招聘所需人才。在招聘过程中,仍停留在靠经验、靠直觉的阶段。缺乏先进的测试手段。
薪酬与激励制度方面。有色金属企业中层管理人员薪资一般与各厂生产任务、技经指标、质量指标、安全指标等考核挂钩,当月兑现大部分,小部分年终考核多退少补。基层员工工资是在合理定员定额定责、定吨含工资的基础上,与上级公司所下达的生产任务、技经指标、质量指标、安全指标等考核挂钩,当月考核并兑现。各部门、各厂一般根据本部门、本厂的实际情况制定二次或三次工资分配方案,进行员工工资分配。具体分析,薪酬与激励制度方面的主要问题有三个。首先,内部分配的公平性表现不完全。基本上按等级和身份来定薪酬水平,并没有真正按岗位、职位和业绩定薪酬。在按照经济责任制下拨吨含工资总额,由各生产厂和部门自行二次分配时,因缺乏职位分析和职位评价的科学分配依据,主要凭感觉和经验分配薪酬,激励作用难以充分发挥。其次,薪酬的外部竞争性不充分。有色金属企业长期缺乏一些重要岗位的高级人才,但是未能制定有效而有竞争力的薪酬水平和规则,以吸引人才。第三,绩效考核管理办法操作性不够强,相对较少使用平衡计分卡、KPI考核这样的管理工具。考核定性指标多,量化指标少。
培训与发展方面。多数公司能够制定制度,激励员工提升个人能力和素质。内训方面,有色金属企业会定期不定期举办采矿专业、选矿专业、冶炼专业、机电专业、质检化验、安全等员工技能培训班,但是缺乏精细管理、制度缺乏针对性,一定程度上流于形式。
二、有色金属企业公司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存在问题的原因探析
地理环境因素对有色金属企业公司人力资源有一定影响。一般而言,有色金属企业公司所处的地理区位偏远,交通不便,文化、教育、经济和社会发展等相对落后,工作与生活条件较差,因此就人才招聘和引进而言,环境因素相对不利。加之有色金属企业固有的特点,从事相对危险的工种如采矿、选矿和冶炼,劳动强度大、工作环境差、与外界联系相对困难等,导致吸引人才更加困难。
矿业专业院校较少,人才培养尚不能完全满足需求。中国是有色金属大国,在计划经济时期建立了一批有色金属矿业院校,为有色金属产业培养了大量人才。但因国家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也为了更好地适应市场需要,很多高效都在不断地缩减矿业类学生的招生规模,高等院校中传统的矿业类常规专业无论是专业门类和生源都已不同程度地缩减,学生数量大幅下降。目前全国只有不到五十所的矿业专业院校,每年向社会输送的毕业生无法满足需求,尤其是边远艰苦地区的矿业企业能招到的毕业生就更少,矿业企业人才资源出现了普遍供给不足的状况。
有色金属企业未能充分重视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没有选人、用人、育人和留人的机制,也是造成人才短缺的重要原因。
三、推行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策略
(一)制定人力资源战略规划
人力资源战略规划包括两个层次总体战略规划和各项分(子)规划。人力资源总体战略规划是有关计划期内人力资源开发利用的总目标、总政策、实施步骤及总的预算安排。人力资源各项分子规划主要包括招聘规划、培训与发展规划、薪酬与福利规划、绩效考核规划、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等。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的制定要考虑全局性、一致性、准确性和可控性原则。企业的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活动,在操作程序上包括;调查和分析企业人力资源信息;企业人力资源需求和供给情况预测;企业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的制定;企业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的实施与执行;企业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的监控。
在国际有色金属市场风云变幻的形势之下,有色金属企业发展的总体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要考虑立足现有生产,稳健地发展自有资源,以扩大产能和开展深加工、延长产业链为手段,提高产品附加值,提升品牌形象,不断增强市场竞争的能力和实力。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是根据组织(企业)的总体发展战略确定的,是对企业总体发展战略的支撑。因此,制定有色金属企业公司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时,应以建立数量结构合理的、能够满足企业稳定发展需求的员工群体为目标;应以成为学习型、开放型并具有较强吸引力、凝聚力和核心竞争力的组织作为战略愿景;应以创建高效激励机制,吸纳、发展、保留优秀人才,建立强大的人力资本为战略使命。
(二)调整组织架构
完善职位分析和职位评价。职位分析是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一项基础性工作,简单地说,它就是确定企业中各项工作的任务和性质并确定哪些人适合于这些类型的工作的过程,并制订出职位规范(工作的内容是什么)和职位说明书(雇用什么样的人来完成这些工作)的过程。它提供的信息是招聘、薪酬、绩效考核、培训等其他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基础和依据。职位评价是指用一定的方法,将所有的工作职位,按其业务性质、难易程度、责任大小、所需受教育程度和技术高低,进行分类和分等的过程。通过职位评价确定职位的相对价值,同时为薪酬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提供基础。
坚持目标任务导向原则和精简高效原则,科学合理设置部门和分支机构。建立规范而明确的编制、职责、职位系统,建立精简而高效的部门框架,以组织架构持续再造和更新,提升组织效率。
(三)完善人力资源日常管理体系
人才招聘制度方面。应在学习同行业优秀企业的制度过程中,不断完善招聘决策、面试甄选、录用评估等各个环节,迅速建立科学的招聘制度和流程;明确招聘自主权,排除干扰因素;广泛使用各种招聘渠道,如内部推荐、媒体广告、招聘会、校园招聘等,尤其是通过猎头渠道,方便获取高层次人才;通过竞聘的方式产生中层干部;通过劳动中介渠道,招聘合适的操作工人。此外,必须有高层管理人员作为责任人,必须明确具体的责任部门负责落实措施。要通过建立科学的招聘制度,运用多种招聘渠道,构筑人才高地和优质平台,汇聚一批资深优秀人才,海纳百川。
培训与发展制度方面。主要策略一是强化内部管理知识培训和专业知识培训。根据不同培养对象的实际情况,组织参加冶金院校、各省财经大学等院校大专、本科、MBA、EMBA各层次、各种专业的在职学历教育。二是工作轮岗。为员工创造主持或参与生产经营有关的重大项目或单个项目的工作机会,提高他们自身不同岗位的技术和管理能力,使其具有独立承担各种研究课题或主持各种生产经营项目设计的能力和成果。三是出国或出省考察先进企业。针对高级岗位的不同需求,对发展对象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和与外部交流联系的机会。要通过构建内部管理人才、技术人才、营销人才和生产工人成长通道,强化培训,营造内部人才梯队成长机制,才能使得短期绩效与长期价值同步提升。
薪酬与激励机制方面。主要策略一是完善绩效管理政策,使用先进的绩效考核方法如平衡计分卡、KPI等,设计科学合理的考核指标,确保指标与战略目标充分对接。二是考核结果必须能与薪酬、职位充分结合,内部公平性和激励机制要充分显现。三是确保薪酬水平外部具有竞争性,保证对中高层次人才有吸引力。四是通过福利政策,分享企业发展成果,留住中高级人才。建立科学有效的薪酬、绩效考核制度,吸引、保留、发展优秀人才,激发员工、组织的创造潜力和创新能力。

以上
仅供参考
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Ⅳ 急!急!急!求助!求助!论文开题报告

一、城市化建设与耕地保护之间存在矛盾的对立统一

1.城市化建设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要有一定土地做保障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水平得到迅速提高,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的近半个世纪中我国城市发展的最快时期。据统计,1998年我国城市人口约 3.8亿,城市化程度大约为30.4%。但与世界相比,发展还是很慢,1996年世界城市化程度已经达到45.5%,而日本在1990年就达到 77.4%。据专家预测,我国到2050年,城市化水平将提高到70%,在未来50多年中,将有约5亿农村剩余劳动力及其家属进城,变为城市人口。这样不仅要建立大量新城市,而且现有的许多城市都要程度不同地扩大其规模。土地是城市的依托,城市化建设必然要有一定的土地做保障,按照每个城镇人口占地100 平方米计算,增加5亿城市人口,约需要土地5万平方公里,即7500万亩。

国家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并转变为城镇人口,推动大批新城市的建立。同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原有城镇需要调整产业结构,进行现代化建设和旧城的更新改造。新城市的建立和老城市的扩大是我国整个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实现现代化的客观表现,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为此而占一部分土地,包括一部分耕地,是不可避免的。

2.我国人均耕地少,耕地后备资源不足,耕地保护形势严峻

国土资源部、国家统计局、全国农业普查办公室联合发布的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最新公报显示,全国耕地面积19.51亿亩,人均耕地面积0.106公顷(1.59亩),仍不到世界人均耕地的一半,而且地区分布很不平衡。人均耕地较多的一些省,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北和西南地区,这里自然条件较差,粮食产量较低;人均耕地较少的省(区、市),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和京津沪三市,这里自然条件较好,粮食产量高,但也是耕地大幅度减少的地区。全国还有607万公顷(0.91亿亩)的耕地坡度大于25度,而在耕地面积中,无灌溉设施的耕地比重高于有灌溉设施的耕地,全国还有30万公顷的耕地不同程度地受到土地流失的危害。这些都说明,我国耕地的总体质量也是不高的。

新《土地管理法》着重强调了加强耕地保护问题,其目标是确保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新法明确规定“国家实行占用耕地补偿制度。非农业建设经批准占用耕地的,按照“占多少,垦多少”的原则,由占用耕地的单位负责开垦与所占用耕地的数量和质量相当的耕地”。但是我国耕地资源的主要特征却是耕地面积占土地资源比例小,耕地后备资源不足,质量低,人均耕地少,且日益减少。在自然条件和生产力所允许的条件下,绝大部分能开垦的土地已被开垦。此外,目前我国人口还在以每年一千多万人的速度增加,经济建设正处于快速增长时期,“吃饭”和“建设”给耕地带来的压力,有增无减,并没有缓解。近年来,耕地面积连年锐减,尤其是一些优质耕地的减少,很难靠开发来弥补。目前这种趋势还在发展。仅仅1997年、1998年两年,全国耕地就净减少近600万亩。地方开垦条件差或土地后备资源的匮乏,致使其既实现确保耕地不减少的目标而又同时不影响经济的发展相当困难。据有关方面预测,到2010年,我国还要增加一亿多人口,而非农建设占用耕地、陡坡退耕、灾害毁地三项,可能还要减少耕地近一亿亩。

3.缓解城市化建设与耕地保护之间矛盾的途径

在客观上,城市化建设与保护耕地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城市的发展和扩大必定要占用一部分土地,但是,城市又不能不发展。所以,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处理发展城市与保护耕地之间的关系。一方面,我们必须较快地发展城市,以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我们需要切实地保护耕地,使两方面得到协调和统一,在发展城市中尽可能地减少耕地的占用。

因此,必须找出一条既能减少耕地占用,又能及时为城乡各项建设提供必需的建设用地,保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以缓解城市化建设与保护耕地之间的矛盾。而解决这一矛盾的唯一途径是走土地集约化利用的道路。土地集约化利用包括四个方面:(1)城市土地的集约利用;(2)农村非农用地的集约利用;(3)农村农用地的集约利用(主要是大城市周围的高投入高产出);(4)全国整体的集约用地水平的提高。其中前三条是被大家所共识,而最后一条则未引起高度重视,而此条正是解决用地紧张的主要途径。土地的集约化利用不但要从局部如某个城市或农村、某个地区或某块土地的角度来考虑,而且要从系统整体(整个国家)的角度来考虑。加快城市化进程能更好地集约用地和节约用地,能够提高全国整体的集约用地水平,促进经济的发展,实现确保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的目标,起到保护耕地的作用。下面就加快城市化进程对减少耕地占用的压力谈几点看法。

二、发展城市化建设与土地集约化利用关系

1.城市化建设有利于人口出生率的降低,从而减小众多人口对耕地的压力

城市和乡村代表了不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单元,由于城乡经济水平、妇女职业类别和文化教育程度的差异,而使两者的妇女生育水平有较大的差异,城镇始终低于乡村的生育率。生育期一孩率城镇大大高于乡村,高达90%以上,乡村二孩率超过城镇的1倍多。1998年我国城镇人口出生率为13.67‰,自然增长率8.36‰,而县出生率为17.05‰,自然增长率为10.04‰。以上海市为例,1998年人口出生率仅为5.20‰,自然增长率为-1.80‰。我国历年市镇与县人口生长率与自然增长率对比见表1。

表1 我国历年市镇与县人口出生率与自然增长率 单位:‰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市镇 出生率 16.14 15.49 15.47 15.37 15.13 14.76 14.47 14.52 13.67

自然增长率 10.43 9.99 9.70 9.38 9.60 9.23 8.82 8.94 8.36

县 出生率 22.80 21.17 19.09 19.06 18.84 18.08 18.02 17.43 17.05

自然增长率 15.79 14.04 12.18 12.17 12.04 11.09 11.08 10.53 10.04

影响生育率的因素有:第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一般,经济水平越高,总和生育率越低;反之,则总和生育率越高;第二,文化教育水平。无论是生育率、多孩率,还是平均孩次,有文化者都低于文盲、半文盲,并且,文化程度愈高,生育率、多孩率和平均孩次愈低,两者呈相反关系。造成城乡生育水平差异的另一重要原因也是妇女文化程度的差异。乡村文盲、半文盲率多,女性文盲、半文盲多及农、林、牧、渔业妇女文盲、半文盲多,这“三多”已成为乡村生育水平高于城镇的又一个重要因素。第三,职业与劳动性质。劳动性质与文化程度有一定关联。脑力劳动者一般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生育率低;体力劳动者,尤其是从事农、林、牧、渔业的劳动者,文化程度较低,这一因素与经济和其它社会因素共同的影响,使他们的生育率较高。职业的差别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了生育率的高低,农、林、牧、渔业妇女的生育率高于其它职业妇女生育率的2-3倍。而城市化建设有利于提高文化素质,减少农业人口,降低生育率。此外,计划生育的作用在于引导和加速生育水平的下降,而由于城市社会经济较发展,文化教育程度高,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较容易,能够严格控制人口数量的增长速度,人口的减少又可减少对耕地的占用。

2.城市化建设有利于集约化利用土地,从而扩大耕地面积

如何做到城市化建设与保护耕地两不误,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主要是转变用地方式,走集约利用土地、节地挖潜的路子。这包括两个方面内容,一是整理宅基地,二是充分挖掘城市存量土地的潜力。而大力发展城市化建设,有利于实现粗放用地变为集约用地,并推动建设用地内涵挖潜和集约利用,是既积极而又有效地保护耕地的思路。一方面,城市容纳人口多,城市人均用地比农村人均用地少,土地利用集约度高。我国历年城市与农村人均居住面积对比见表2。表2显示,我国历年城市与农村人均居住面积有逐年增长的趋势,但农村始终较城市高出2-3倍。1998年城市人口为37942万,人均居住面积达9.3平方米,而农村人口为86868万,占总人口69.6%,人均居住面积达 23.7平方米。以山西省为例,1996年5个地级市人均占地119平方米,农村人均占地则达192.93平方米。此外,城市规模越大,城市的中心功能越强,人均用地也越少。与小城市相比,要素的投入产出率和主要经济指标的人均水平也较高。我国不同规模城市各项指标见表3。表3表明,1996年全国城市增至666个,人均用地99平方米,其中,200万人以上的超大城市人均用地66.2平方米,100-200万人的特大城市人均用地86.2平方米,50=100万人的大城市人均用地99平方米,20-50万人的中等城市人均用地105.3平方米,20万人以下的小城市人均用地131.6平方米。而且大城市与小城市相比,产业密度(人均GDP)高,第三产业比重大,另一方面,城市化建设能促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有利于耕地内部挖潜。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可以空闲出许多宅基地和非农用地,使这些宅基地和非农用地变为耕地,增加耕地数量。如前所述,5亿农村人口进城,若农村按人均160 平方米计算,可减少占地8万平方公里,扣除城市建设用地5万平方公里,则全国可节约3万平方公里,即4500万亩;农村劳动力的减少可以使农民统一经营,连片耕作,减少不必要的路和田坎,增加耕地,使农业生产集约经营和规模经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粮食产量,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表二 我国历年城市与农村人均居住面积对比 单位:平方米/人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城市人均居住面积 6.7 6.9 7.1 7.5 7.8 8.1 8.5 8.8 9.3

农村人均居住面积 17.8 18.5 18.9 20.7 20.2 21 21.7 22.4 23.7

表三 我国不同规模城市各项指标表

全国666个城市平均 超大城市200万人以上 特大城市100-200万人 大城市50-100万人 中等城市50-100万人 小城市20万人以下

城市个数(个) 666 11 23 44 195 393

人口密度(万人/平方公里) 1.01 1.51 1.16 1.01 0.95 0.76

人均占地(平方米/人) 99 66.2 86.2 99 105.3 131.6

人均GDP 9138 15812 14455 13060 8400 6281

第三产业比重(%) 37.2 49.3 43.8 38.8 34.1 29.2

3.城市化建设有利于科技水平和人口素质的提高,从而提高土地的集约化利用程度

科技进步的发展推动了经济的发展,经济的发展又提高了城市和农村的集约化用地程度,提高土地的生产力和劳动生产率。人口素质的提高有利于生育率的降低,从而减少对耕地的占用。城市化水平越高,越有利于集约用地,从国外的经验来看,越是经济发达国家,城市化程度越高,农业人口越少。而城市化程度比较低的国家则往往是发展中国家,具有经济落后,农业人口多,出生率高,人口增长速度快等特点。

城市化的发展使科技与经济水平不断提高,推动了农业科技水平的提高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假如我国城市化发展到一定程度,就有足够的资金和技术,去开垦后备的土地资源和复垦荒芜的土地,从而增加耕地数量;农业科技的发展使农业先进的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得到应用,改变传统的耕作方式,对农田精耕细作,从而可以提高耕地质量,达到增加粮食产量的目的;反过来农业的发展又保证和促进了城市化发展。

三、我国城市化建设中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

在现实的经济发展中,特别是城市化建设中,并没有很好地处理好城市化建设与保护耕地这两方面的关系,存在着在加速城市化建设的同时,忽视保护耕地的倾向。在如何处理耕地保护和城市发展的关系中还存在着较为严重的问题。

1.城市土地闲置与撂荒

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和基本建设规模的大幅度增长,一些地方出现了城市土地闲置,甚至撂荒。从广义上讲,城市土地闲置是指:(1)取得土地使用权后,未及时对土地加以利用,或土地利用率未达到规定要求,致使土地处于未被利用或利用不充分的状态;(2)各种非法批地所造成的闲置状态;未经批准已圈占了土地,以及未征、未用或利用不充分所造成的闲置等。1995年,全国开展了非农建设闲置土地清理工作。据国家土地管理局统计,全国共清查出非农建设闲置土地600平方公里,为1994年全国各项建设用地总量的27.3%,其中耕地270平方公里,占45%。通过清理,已复耕240平方公里,占闲置耕地的 88.9%;限期开发建设9000公顷;调整使用2000公顷;收回土地使用权4000公顷。另外,根据国家土地管理局统计,目前我国因各种人为因素造成的废弃地累计约为133300平方公里。其中,由于从事开采矿产资源、烧制砖瓦、燃煤发电等生产和建设活动废弃土地约为33300平方公里,其中70%左右为耕地;全国因兴修水利、修筑铁路、公路等建设活动废弃的土地及农村坑塘、建筑取土等零星废弃土地约为100000平方公里,这之中耕地也占到 50-70%。

2.城市违法用地现象严重

1995年,全国有18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按照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的要求,结合贯彻国家土管理局《关于全面清理非农建设闲置土地的通知》精神,对1992-1994年贯彻执行土地法律、法规的情况开展了土地执法检查。据《中国土地报》报道,陕、粤、赣、豫、皖、鲁、吉、川、湘、浙等10个省,1992-1994年共清查出各类土地违法案件32万宗,违法用地面积达 500平方公里,浙、粤、桂3省区违法占用耕地达753300公顷。晋、辽、浙、津、鄂、闽等省,清查出各类土地违法案件41627宗,违法用地面积 7687公顷。在土地资源短缺的江苏省,1993-1994年便查出违法用地8010宗,违法用地面积达3445公顷。这种大规模的集中占用土地和违法滥用土地,不仅远远超出了经济建设的正常需求和实际可能的开发能力,而且是外延发展、粗放经营、以牺牲大量土地资源为代价的。

3.城市土地利用效率低下

根据1995年城市建设统计年报,全国640个城市建成区19264.2平方公里,空闲土地按10-15%计划,这些城市用地潜力达1926-2890 平方公里,如按建设部颁布的城市规划用地指标城市人均用地100平方米计算,可安排城市人口1926-2890万,此潜力仅是充分利用城市空闲土地得到的。由此可以看出我国现有城市建设用地有很大的内部挖潜改造能力。此外,我国城市建成区平均整体容积率太低,1990年全国455个设市城市建成区平均整体容积率只有0.31。城市用地结构亦不合理,在结构上存在工业用地比例过大,商业用地比例偏小,道路用地比例过小的问题。用地结构不合理造成地不能尽其用,土地产出效益差,土地价值不能体现。1991年全国城市土地平均工业产值7277元/平方米,地均利税715元/平方米,且因城市规模而差别大,20-50万人口城市地均工业产值6625元/平方米,地均利税525元/平方米,20-50万人口以下城市地均工业产值2459元/平方米,地均利税265元/平方米。

4.乡镇企业布局分散,用地规模过大

1996年全国共有乡镇企业单位数 2336.33×104个,职工1.35×108人,全国乡镇企业集聚在县镇的仅占1%,在建制镇的占7%,其余98%的乡镇企业少数在集镇,绝大多数在村及村以下。由于过度分散,使用地规模至少增加1/3,出现了不注意节约用地,大量圈占农田,削弱农业生产的问题。

5.城市用地增长速度超过人口增长

随着我国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人口增长需要相应的土地供应,从而占用部分耕地,这是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但是,在符合客观规律的前提下,盲目扩大占地规模,把城市的合理发展不适当地变成乱占耕地,应予以纠正。1986-1995年,我国城市数量由321个增加到640个,增长近1倍,城市人口和城市非农业人口分别增长65.1%和51.6%,城市用地面积和建成区面积分别增长42.5%和90.2%,建成区平均每年扩大1015平方公里。城市越小,人均建设用地越多,小城市(20万以下)分别为特大城市(100万人以上)和大城市(50-100万人)的1.91倍和1.62倍。

四、发展城市化建设,保护耕地应采取的措施

针对目前我国已面临耕地不断减少的严重威胁,保护耕地是我国一个基本国策,必须制定相应的政策和采取有效措施,既加快城市化进程,又切实保护耕地。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1.深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建立土地集约化利用指标体系

通过供地机制的变革与创新,从根本上解决乱占滥用耕地的问题,进而推动建设用地内涵挖潜和集约利用。通过调查研究,尽快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土地集约化利用指标体系,在指标体系中体现城市人均用地标准、城市容积率、城市土地产出效益等。使所建指标体系,既有利于城市化建设,又有利于集约利用土地,既达到发展建设的目的,又起到最大限度地节约用地的作用,缓解建设用地和保护耕地的矛盾,变矛盾为协调和统一。

2.做好城市土地利用规划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国家调控土地的基本手段,通过分析土地利用现状和土地潜力,科学地预测未来土地需求,调整各类用地结构和数量,从而综合平衡土地供需形势,达到宏观调控土地的目的。城市规划是根据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在研究城市密度的前提下,对城市空间布局和城市形态的总体设计,并通过城市土地利用规划来落实。必须将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衔接起来,贯彻“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坚持“一要吃饭、二要建设”的基本方针,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

3.控制乡镇企业的发展,避免乡镇企业占用过多的耕地

由于城市化的发展,人、财、物等资源必然流向城市,通过城市基础设施、资金、技术以及服务等便利条件引导分散的乡镇企业向城市集中,可以避免乡镇企业遍地开花,占用过多的耕地,达到节省建设用地,减少环境污染的目的。

4.挖掘城市存量土地的潜力

城市的发展建设要立足我国的基本国情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更多地通过实施旧城改造,确定以内涵为主的城市发展方针,充分挖掘城市存量土地的潜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土地容积率、产出率,增加城区容量;搞好城市规划工作,坚持城市建设不求最大,只求最佳的原则,利用市场机制不断调整区域城市结构、城市用地结构和用地布局,考虑城市、集镇相互协作、取消重复设置,减少城市化过程中不必要的耕地浪费。把粗放型土地利用方式转变为集约化经营土地。为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目标服务。

5.根据具体情况,改革现有有关不利城市化发展和土地集约利用的制度和政策

制定出一系列发展城市化建设的政策,改革现有有关制度和政策,以利于技术、资源和人才的流动。如改革城市户籍制度。凡是基本上放弃农业生产,脱离农村,在城市做工、经商、经营企业,并成为自已和家庭的生活来源;长期居住城市并有自己住房,或有能力长期租住房屋的农村居民,应该改变户籍关系,变农村户口为城市户口,享有同其他城市居民同等待遇。对于已经获城市户口的原农村居民,不再作为农村居民,也不再作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并收回分配的责任田或口粮田。同其他城市居民一样,脱离同土地,特别同耕地的直接联系等。

6.依靠法律、法规制止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对耕地保护不利的方面

对于城市化发展中对耕地保护不利的方面,必须依靠教育,法律、法规,严格审批手续,采取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保证城市化的健康发展,对重复、潜力挖掘不够等乱占耕地的项目则严格禁止,防止借城市化发展理由使耕地资源大量流失。

总之,城市化建设对减小耕地的占用和土地集约化利用十分有效,我们应进行深入的调查和研究,搞清城市化建设(规模、速度)、耕地、经济承载力、人口等之间的关系。一方面从节约利用耕地角度制定城市规划和发展城市化建设的措施和政策,探索城市化的发展途径,不断挖掘城市土地的潜力;另一方面建立有利于城市化建设的土地管理体制。

城市化道路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城市化发展同社会生产力存在着必然的、本质的联系,这种联系在任何社会制度下都客观存在着。世界城市化道路的发展过程就证明了这一点。人口城市化和人民生活方式城市化,既指示了经济结构的现代化,也衡量了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经济实力。当然城市化建设尽管占用一部分耕地,但远远低于限制城市化的发展所带来的人口增长及农村人口非农业占用耕的数量。因此,为了实现确保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必须发展城市化建设。但在发展城市化进程中,要处理好保护耕地的问题。

参考文献

1.中国统计年鉴,1999

2.中国城市统计年鉴,1997

3.国际统计年鉴,1997

4.刘岳等编:国人口分析与区域特征》,海洋出版社,1996

5.杨重光著:城市土地管理与可持续发展》,中国大地出版社,1996

6.中国自然资源丛书编撰委员会编著,《中国自然资源丛书》,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出版,1995

Ⅳ 生物柴油在汽车上的发展及应用开题报告

给你推荐一个网站,中国知网www.cnki.net,那里有不少相关论文,都是公开发表的专业论文,及博硕士毕业论文。你上去搜搜,参考一下吧

你上去输入关键词“生物柴油”,搜索一下就有了

1. 植物油制备生物柴油
邬国英,巫淼鑫,林西平,张有春,刘勇 文献来自: 江苏石油化工学院学报 2002年 第03期 CAJ下载 PDF下载
毛油并不能降低生物柴油的生产成本。2 4 棉籽油甲酯生物柴油的质量指标棉籽油甲酯生物柴油的质量指标和ASTM生物柴油质量标准[8] 对比 ,结果见表 7。由表可见 ,我们所制的棉籽油甲酯生物柴油的主要质量指标完全符合AST ...
被引用次数: 34 文献引用-相似文献-同类文献

2. 生物柴油研究进展
盛梅,李为民,邬国英 文献来自: 中国油脂 2003年 第04期 CAJ下载 PDF下载
由转酯反应得到的脂肪酸甲酯可以作为柴油机的替代燃料。生物柴油和矿物柴油性能的比较见表 2。由表 2可知 ,由各种植物油制备的生物柴油黏度与石油柴油接近 ,容积热值略低 ,但十六烷值和闪点较高。因生物柴油的特性普遍类似于矿物柴油 ,故前者作为后者 ...
被引用次数: 21 文献引用-相似文献-同类文献

3. 生物柴油的生产和应用
忻耀年 文献来自: 中国油脂 2001年 第05期 CAJ下载 PDF下载
其在十六烷值、粘度、残炭以及冷滤点指标上均差于生物柴油。因此 ,无论是在燃烧动力 ,排放指标和使用的方便性上 ,菜籽油均无法与生物柴油相比。表 6 生物柴油的标准DIN5 160 6:1997名 称标准值检验方法15℃时的密度 (g/ml) min ...
被引用次数: 59 文献引用-相似文献-同类文献

4. 生物柴油制备方法研究进展
王一平,翟怡,张金利,李韡,韩振亭 文献来自: 化工进展 2003年 第01期 CAJ下载 PDF下载
法国目前已拥有 7个生产生物柴油的企业 ,法国CIRAD集团在雷诺汽车上进行了生物柴油十万公里的燃烧试验 ,证明了生物柴油可用于普通柴油发动机。意大利是目前欧洲生物柴油使用最广的国家 ,已拥有 9家生物柴油的生产厂。欧洲的其他一些国家 ...
被引用次数: 32 文献引用-相似文献-同类文献

5. 生物柴油的生产和应用
谭天伟,王芳,邓立,徐家立,王丽娟 文献来自: 现代化工 2002年 第02期 CAJ下载 PDF下载
德国2 0 0 0年生物柴油产量达 2 5万t,拥有 30 0多个生物柴油加油站 ,并且制定了生物柴油的标准DINV5 16 0 6 ,对生物柴油不收税。法国目前已拥有 7个生产生物柴油的企业 ,在贡比涅 (Compiegne) ...
被引用次数: 50 文献引用-相似文献-同类文献

6. 生物柴油的制备
盛梅,邬国英,徐鸽,巫淼鑫 文献来自: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2004年 第02期 CAJ下载 PDF下载
欧洲和北美主要以植物油为原料制备生物柴油[1,7],而日本则通过回收废食用油来制备生物柴油[8]。欧洲已建立了数家生物柴油工厂[9],还成立了生物柴油委员会。奥地利、法国、意大利、美国和德国等相继建立了生物柴油标准[10],这表明了又一个新兴 ...
被引用次数: 15 文献引用-相似文献-同类文献

7. 大豆油制备生物柴油的研究
盛梅,郭登峰,张大华 文献来自: 中国油脂 2002年 第01期 CAJ下载 PDF下载
并在Volkswagen、Audi等小轿车中使用生物柴油作为发动机燃料。同年 ,欧洲还成立了以生产生物柴油为主的生物柴油委员会 ,这表明了又一个新兴工业的形成。 1991年奥地利标准局首次发布了生物柴油的标准 ,之后 ,世界上其他一些国家 ,如法国、意大利、 ...
被引用次数: 48 文献引用-相似文献-同类文献

8. 生物柴油技术进展与产业前景
冀星,郗小林,孔林河,李俊峰,李丽 文献来自: 中国工程科学 2002年 第09期 CAJ下载 PDF下载
北京100724生物柴油;;生物柴油制备;;生物柴油产业综述了世界各国生物柴油技术的研究、应用及产业发展状况 ,分析了生物柴油制备、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论述了发展生物柴油产业对我国石油安全、国民经济建设以及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 ...
被引用次数: 46 文献引用-相似文献-同类文献

9. 生物柴油试制研究
范航,张大年 文献来自: 化学世界 2000年 第S1期 CAJ下载 PDF下载
生物柴油的性质为了研究反应制取的生物柴油的燃料特性 ,本实验对产物的蒸发性、流动性、腐蚀性、安定性进行了测定 ,并与矿物柴油以及德国制定的生物柴油标准进行了比较 ,见下表 :表 1 反应产物性质性质反应产物 2 ...
被引用次数: 26 文献引用-相似文献-同类文献

10. 发展我国生物柴油的初探
郭卫军,闵恩泽 文献来自: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2003年 第02期 CAJ下载 PDF下载
四川古杉油料厂也已建成生物柴油的生产装置。2 发展我国生物柴油的初探生物柴油是新兴的高技术产业 ,发展生物柴油利国利民。和其它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历程一样 ,在生物柴油发展初期需要各方的引导和扶持 ,采取积极稳妥的对策 ,创造良好的产 ...
被引用次数: 21 文献引用-相似文献-同类文献

查生物柴油 的定义
搜生物柴油 的学术趋势
翻译 生物柴油

全文下载方式有两种。
一是免费下载方式:如果你是在校学生,一般的大学都购买有这个数据库,所以可以到大学图书馆网站下载,或者购有该数据库的大型公共图书馆去下载;二、个人付费下载,你上中国知网www.cnki.net首页上方的“充值中心”http://my.cnki.net/CNKIRecharging/,那里推荐了几种付费方式,对不是大量下载的,采用手机短信方式或者银行卡方式较方便。
参考资料:中国知网www.cnki.net

Ⅵ 研究生导师不管学生,怎么办

凉拌。自己学,自己写论文,主动约导师吃饭。能毕业有学位就行。不要将一切希望寄托在导师身上。现在的人,都是自私自利的。

Ⅶ 武汉工程大学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怎么写

武汉工程大学安全工程专业是按照《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于2001年批准建立的,2002年开始招收安全工程专业本科生。学初期,我校安全工程教研室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2004年参加了APOSHO(亚太地区职业安全健康协会)、COSHA(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在北京召开的年会。请教了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宣教中心领导、湖北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领导、专家,访问了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南大学、西安科技大学、长安大学等有安全工程专业的高校。集众家之所长,并考虑到我校和我院的学条件,根据高等学校安全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关于《安全工程专业(本科)培养目标、业务范围及课程设置》的要求,对安全工程专业培养方案进行了认真的修订,制订并实施了课程建设规划、教材建设规划、实践教学规划、实验室建设规划等。2004年,安全工程教研室主要依托本专业专任教师,申报安全评价资质,获湖北省临时资质。现升级为安全评价甲级资质,安全评价行业范围:(一类)金属、非金属矿及其他矿采选业;(一类)石油加工业,化学原料、化学品及医药制造业,燃气生产及供应业,炼焦业;(一类)水利工程、水力发电业;(二类)铁路、城市轨道交通运输业,道路运输业,航空运输业,水上运输业。2004-2007年,完成湖北省随州、通山、松滋、天门、蔡店、江夏、赤壁、宜昌、宣恩、麻城等地非煤矿山开采设计项目、非煤矿山及危险化学品安全评价项目、开采设计及安全评价项目评审共计400余项。为湖北省安全生产状况的改观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同时也为我校安全工程专业教师和学生开辟了一个对外联系的窗口,为安全工程专业学生毕业论文、课程设计、课程教学积累了大量实际素材,为安全工程专业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从筹建到招生的几年中,安全工程教研室克服了师资紧缺、经费紧张等种种困难,使安全工程专业步入了正轨。安全工程专业专任教师现已基本满足教学要求,课程体系已基本完备,实验室已建有3个。现已有两届毕业生,就业形势十分喜人,我校安全工程专业就业率为100%。安全工程学历教育已形成专科、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的教育体系。目前,“安全技术及工程”二级学科包含在“矿业工程”一级学科中,我校安全工程硕士点已通过矿业工程一级学科进行申报。为了完善我校安全工程专业学历教育体系,我校除申报硕士点外,还可设置安全工程专业专科教育。

Ⅷ 杜邦分析法应用的 开题报告

一. 毕业设计(论文)综述
1. 题目背景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建筑业得到了持续快速的发展,建筑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产业地位不断加强,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更加显著。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建筑施工企业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加入世贸组织,在给中国建筑业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可避免的冲击和挑战。将来要直接面对国际承包商的竞争,国内建筑市场以及参与国际工程承包市场的竞争将会愈发激烈。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国际贸易增速回落、国内银根紧缩、房地产调控、原材料价格上涨……“二十五”开局之年复杂多变的内外部环境,并没能阻止陕西天洋建材集团公司向着创建国际知名品牌的目标迈进。
2011年陕西天洋建材集团公司建立了陕西杨凌天洋光固化材料有限公司,它是我国西北地区第一家将氟碳光固化技术应用于工业化大生产的高新技术密集型企业,地处关中-----天水经济开发带的杨凌市经济开发区特色工业园内,占地面积34132.8平方米,临近西宝高速公路,交通十分便利。目前公司拥有一支由多名博士,硕士研究生及中科院,清华大学等院校高分子材料专家及教授主导的强大科研队伍,整条全自动化生产线设备是由日本ADPEC集团根据立体UV交联工艺原理专门为天洋企业设计、制造的。全长215米,是目前亚洲最长的、最先进的、功能最为完整的全自动化装饰板生产线。其产品有UV氟碳外墙外保温装饰一体化成品板系列、UV内墙装饰板系列,UV家具装饰板系列,UV橱柜板系列等。 我公司本着高标准、高质量、高起点的原则,经过数年的努力,获得了多项国家发明专利的使用权,年产量为280万平方米,其中百分之五十产品出口国外。
2. 研究意义
杜邦分析法是一种用来评价公司赢利能力和股东权益回报水平,从财务角度评价企业绩效的一种经典方法。其基本思想是将企业净资产收益率逐级分解为多项财务比率乘积,这样有助于深入分析比较企业经营业绩,有助于企业管理层更加清晰地看到权益资本收益率的决定因素,以及销售净利润率与总资产周转率、债务比率之间的相互关联关系,给管理层提供了一张明晰的考察公司资产管理效率和是否最大化股东投资回报的路线图。
2.1权益净利率是一个综合性最强的财务比率,是杜邦分析系统的核心。它反映所有者投入资本的获利能力,同时反映企业筹资、投资、资产运营等活动的效率,它的高低取决于总资产利润率和权益总资产率的水平。决定权益净利率高低的因素有三个方面-权益乘数、销售净利率和总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销售净利率和总资产周转率三个比率分别反映了企业的负债比率、盈利能力比率和资产管理比率。
2.2权益乘数主要受资产负债率影响。负债比率越大,权益乘数越高,说明企业有较高的负债程度,给企业带来较多地杠杆利益,同时也给企业带来了较多地风险。 资产净利率是一个综合性的指标,同时受到销售净利率和资产周转率的影响。
2.3资产净利率也是一个重要的财务比率,综合性也较强。它是销售净利率和总资产周转率的乘积,因此,要进一步从销售成果和资产营运两方面来分析。
(1)销售净利率反映了企业利润总额与销售收入的关系,从这个意义上看提高销售净利率是提高企业盈利能力的关键所在。要想提高销售净利率:一是要扩大销售收入;二是降低成本费用。而降低各项成本费用开支是企业财务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各项成本费用开支的列示,有利于企业进行成本费用的结构分析,加强成本控制,以便为寻求降低成本费用的途径提供依据。
(2)企业资产的营运能力,既关系到企业的获利能力,又关系到企业的偿债能力。一般而言,流动资产直接体现企业的偿债能力和变现能力;非流动资产体现企业的经营规模和发展潜力。两者之间应有一个合理的结构比率,如果企业持有的现金超过业务需要,就可能影响企业的获利能力;如果企业占用过多的存货和应收账款,则既要影响获利能力,又要影响偿债能力。为此,就要进一步分析各项资产的占用数额和周转速度。对流动资产应重点分析存货是否有积压现象、货币资金是否闲置、应收账款中分析客户的付款能力和有无坏账的可能;对非流动资产应重点分析企业固定资产是否得到充分的利用。
3.国内外相关研究情况
3.1符合公司的理财目标
关于公司的理财目标欧美国家的主流观点是股东财富最大化,日本等亚洲国家的主流观点是公司各个利益群体的利益有效兼顾。在我国,公司的理财目标经历了几个发展时期。每一个时期都有它的主流观点:计划经济时期产值最大化是公司的理财目标,改革开放初期利润最大化是公司的理财目标,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时期,有人坚持认为利润最大化仍然是公司的理财目标,有人则提出所有者权益最大化是公司的理财目标,但也有人提出公司价值最大化才是公司的理财目标,至今还没有形成主流观点。笔者认为我国公司的理财目标应该是投资人、债权人、经营者、政府和社会公众这五个利益群体的利益互相兼顾,在法律和道德的框架内使各方利益共同达到最大化,任何一方的利益遭到损害都不利于公司的可持续发展,也不利于最终实现股东财富的最大化。只有各方利益都能够得到有效兼顾公司才能够持续稳定协调地发展,最终才能实现包括股东财富在内的各方利益最大化。这是一种很严密的逻辑关系,它反映了各方利益与公司发展之间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相辅相成的内在联系。从股东财富最大化这个理财目标,我们不难看出杜邦公司把股东权益收益率作为杜邦分析法核心指标的原因所在在美国股东财富最大化是公司的理财目标,而股东权益收益率又是反映股东财富增值水平最为敏感的内部财务指标,所以杜邦公司在设计和运用这种分析方法时就把股东权益收益率作为分析的核心指标。
3.2有利于委托代理关系
首先,由于存在委托代理关系,无论是在法律上还是在道义上,经营者都应该优先考虑股东的利益这一点与股东的立场是一致的。其次,由于存在委托代理关系,委托人投资人股东和代理人经营者之间就必然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委托代理冲突。为了尽量缓解这种委托代理冲突,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就会建立起一种有效的激励与约束的机制将经营者的收入与股东利益挂起钩来,在股东利益最大化的同时也能实现经营者的利益最大化。在这种机制的影响下经营者必然会主动地去关心股东权益收益率及其相关的财务指标。
二. 本课题研究的相关情况
1.研究的主要内容
对陕西杨凌天洋光固化材料有限公司进行内部管理因素分析,资本结构组合分析和风险规避分析研究。
2.拟采用的研究方案和方法
通过在该公司实习了解该企业的基本运作,获取相关的财务信息,即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财务报表附注及企业的融资渠道,资金的来源的内容,根据书面的资料计算出相关的指标,结合理论知识根据企业的客观情况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最终解决问题。
三. 本课题研究的重点及难点
1.本课题研究的重点
对陕西杨凌天洋光固化材料有限公司利用杜邦分析法进行研究分析其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重点主要有:
(1)对该公司各数据的来源与其真实性的调查研究。
(2)对该公司各费用成本的核算方式,方法等进行研究,以便节约并控制来增加利润。
(3)对该公司各销售渠道的考察分析,以便增加收入,来提高其总资产周转率。
(4)对该公司存货和固定资产的掌握和研究。
2.本课题研究的难点
(1)该企业是我国西北地区第一家将氟碳光固化技术应用于工业化大生产的高新技术密集型企业,新产品的上市和高一等的价格不会被消费者所认可,将会导致销售收入的增加。
(2)该公司是刚成立的,前期的费用会较高,则导致利润无法提高,不容易满足股东所要求的利益回报。
3.前期已开展的工作
通过在该企业财务部门的实习工作,对该企业的基本运作有了一个简单的了解,企业相关财务资料也已基本收集齐备,目前已获得了企业近三年的财务资料,了解到了企业的销售渠道是通过信息文员跑设计院拿回图纸,和销售人员跑工程等方式,并且国家对该公司的产品已有了相应的检验标准,并鼓励各施工方使用该产品……该课题的研究工作也已有了一个大致的框架。
五.论文工作日程安排
第一周至第三周 开题报告准备及开题答辩
第三周至第十一周论文初稿
第十二周至第十三周 论文修改
第十四周至第十五周 论文定稿、答辩准备
第十六周 论文答辩
参考文献

1袁雁鸣.浅谈杜邦分析法[J].会计之友,2006,(29)
2 邵希娟.试析杜邦分析法的改进与应用[J].财会月刊(综合版),2007,(12)
3周颖.运用杜邦分析法对企业财务报表综合分析[J].化工技术经济,2004,22(3)
4《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第十版)「美」 James C. Van Horne 经济科学出版社
5《财务管理》 丁元森 立信会计出版社
6《如何利用杜邦财务比率分析法进行企业统计分析》 杨丹 北京统计。2001-9
7《浅议杜邦财务分析体系在上市公司的改造与运用》 余宏奇 会计之友。99-7

Ⅸ <电子商务与当代经济的发展>的选题背景怎么写

在某种意义上,图书出版的关键在于选题的策划与实施,绝大多数图书的面世,都是出版人精心策划的结果。正因为如此,我们可以从已出版的图书中发现出版人和出版机构的理念,对此已有很多文章进行过梳理。本文想从学科发展的视角来讨论图书选题策划,主要回答两个问题:一是什么是优秀图书,二是如何策划出版优秀图书。 一、什么是优秀图书 这是个很难回答的问题,但作为出版人又必须很好地思考这一问题。现在绝大多数人用“双效”来衡量,即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是否能统一以及统一的程度。对社会效益,很多人又以获奖的数量和级别来衡量,一个出版社图书获奖的数量越多,获奖的级别越高,说明它的社会效益越好,对某一本书来说,也是如此。经济效益则以发行数量、码洋和利润等指标来衡量,若某出版社或某本书的发行量、发行码洋和利润高,则说明它的经济效益好。 最近看了一篇文章,是北大学者曹文轩写的,他说:“一个出版社出版的书在书架上待不住,这是一件非常成问题的事情。总得有些书,必须得有些书能够在书架上待住,这个出版社才有它的未来。”我觉得他为我们思考什么是优秀图书提供了另一个视角,那就是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来判断图书的价值。现在随着生活越来越富裕,买书的人越来越多,人们买书的数量也越来越大,但除极少数藏书家和拥有豪宅的人外,绝大部分购书人的书架是非常有限的,尤其是在搬家的时候,哪些书必须从书架上撤下来,是摆在很多人面前的问题。如果几经权衡,某本书还能留在主人的书架上,就说明它质量高,有价值,至少对该书的主人是这样。如果一本书经过很长时间,还舒舒服服地躺在很多人的家庭书架上,那么说这本书是优秀出版物甚至称它为经典,我看是可以的。因为它的价值并没有随时间的流逝而明显贬值。 此外,衡量某一图书是否优秀还有第三个视角,这也是本文想重点表述的内容,那就是从学科发展的角度来判断图书的价值。一个有地位的出版社一定是与它所致力的学科发展史联系在一起的。比如,一个出版社如果出版了许多在文学史上举足轻重的作品,那么这个出版社就可以成为后人从事文学史研究、文学史写作的一个话题,就会成为文学史的一部分。 从学科发展角度评价出版物的标准涉及对出版社使命的理解。出版社的使命是什么?我认为,出版社的重要使命是整合与传播知识,以促进社会发展和提高人类福祉。出版社主要不是知识的创造者,而是根据一定的理念和规则将分布于世界各地的知识整合好并传播出去,因此,世界上很多出版社都对自己的知识整合和传播倾向有明确的表述。比如,世界上最大的五家科技出版公司之一新加坡世界科技出版公司的使命是“为全世界学术、科技、职业和学生社团开发顶极的基于知识的产品和服务”,剑桥大学出版社以“在全球范围内推动知识、教育、学习和研究的发展”为己任,麦格劳-希尔教育出版公司则致力为小学、中学、大学,以至于终身专业学习的教育提供服务。 知识是人们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所形成的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出版的《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的报告,知识可分为四种类型。第一类“知道是什么的知识”(know-what),指关于事实方面的知识,比如,中国的国土面积是多少?海湾战争是何时爆发的?这类知识通常被称为信息;第二类“知道为什么的知识”(know-why),指自然原理和科学理论方面的知识,这类知识的生产在专门的研究机构如实验室和大学完成;第三类“知道怎样做的知识”(know-how),指做某些事情的技艺和能力,其典型是企业发展并保存于内部的诀窍或专有技术;第四类“知道是谁的知识”(know-who),涉及谁和谁知道如何做某些事的知识,这在高度分工的社会经济中尤为重要。各种知识在长期的演变过程中不断沉淀,形成某些具有共同范式的知识,如共同的概念、方法、逻辑等,而且能相对稳定,那么这种知识就形成了学科。因此,学科是在知识发展中不断分化和整合而形成与发展的。有的学科是知识分化产生的,有的则是通过知识整合生成的,特别是综合性学科和交叉学科。 学科也可以进行分类,但分类的标准很多,比如,有国标分类,有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和自然科学基金的分类,有图书馆的分类,有大学教育的分类等,但不管怎么分,有些学科分类是非常基础的,比如说数理化天地生,文史哲政经法等。因此,出版社的图书是否优秀,就可以具体到它是否对某些学科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以及贡献的大小。 如何衡量某一出版社对学科发展贡献的大小呢?办法之一是看相关学科专家的评价,如果很多专家都认为某一出版社所出的图书质量好、影响大,都以在此出版社出书为荣,或都认为此出版社对其成长产生过重要影响,则可以认为该出版社对这些专家所专学科的发展是做出过重要贡献的。人民文学出版社的王培元同志在一组名为《在朝内166号和前辈的魂灵相遇》的文章中,提到了很多文学界名家对人民文学出版社的高度评价。比如,李国文先生就把它叫做“中国作家心目中的文学殿堂”,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他的第一部书,等于“认证了我从事文学事业的资格”,“像是给了我一张毕业文凭”。王蒙先生也曾写道:“有一个讲文学讲质量讲信用的人民文学出版社,是中国文学事业的幸运。”周梅森先生深情地追忆了22年前第一次走进朝内大街166号大门的情景,说这是“去朝拜我心中的文学殿堂”,此后这里便成了“我的文学之家”。这么多的文学名家这么高度地评价人民文学出版社,我们可以说,人民文学出版社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是做出了重要贡献的。 衡量出版社对学科发展贡献的第二个办法是看重要学术刊物所发表的论文对该出版社图书的引用情况,引用越多,说明其图书的影响越大,它对该学科发展的贡献就越大。有关图书引用情况的数据来源很多,在此,通过南京大学开发的CSSCI系统,来查询我比较熟悉的经济学科的情况。代表我国经济学最高学术水平的刊物是《经济研究》,我们查询了该刊2000—2004年所发表论文的参考文献情况,并依据被引次数对出版社进行了排序(见右表),发现在《经济研究》中,被引用最多的出版社是上海三联书店,被引了180次,第二、第三名分别是经济科学出版社和商务印书馆。因此,我们可以说,上海三联书店对中国最近几年经济学的发展是做出了重要贡献的。 一个出版社出版了一本可称为优秀的图书,可能是偶然的结果,但若出版了一系列优秀图书,对某一个学科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这肯定是策划和规划的结果。上海三联书店之所以能在《经济研究》中名列被引用出版社的第一位,主要原因是它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策划出版了“当代经济学系列丛书”,该丛书包括四个子系列,分别是“当代经济学文库”、“当代经济学译库”、“当代经济学教学参考书系”和“当代经济学新知文丛”。“当代经济学文库”收录国内学者的经济学原创作品,是中国当代经济学人用现代经济学理论分析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实践的见证实录,代表了中国经济学界当前的最高水平,多部著作先后获中国经济学界的最高奖励——孙冶方经济学奖。“当代经济学文库”的许多作者如今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学界的主力和领军人物。“当代经济学译库”是改革开放后国内最早大规模系统引进和介绍现代经济学理论专著的大型丛书。“当代经济学译库”推出以来的近二十年里,正是中国新一代经济学人成长的时期。“当代经济学教学参考书系”收录国内外高等院校一些经典教材,为国内经济学研究和教学的现代化、标准化提供了不可多得的范本。“当代经济学新知文丛”则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国际上当代经济学的最新发展。现在活跃在经济学研究第一线的经济学家,要么是这套丛书的作者,要么是这套丛书的读者,因此,这些图书的影响是深远的,对中国经济学发展的非凡意义是不容置疑的。 在某种意义上,图书出版的关键在于选题的策划与实施,绝大多数图书的面世,都是出版人精心策划的结果。正因为如此,我们可以从已出版的图书中发现出版人和出版机构的理念,对此已有很多文章进行过梳理。本文想从学科发展的视角来讨论图书选题策划,主要回答两个问题:一是什么是优秀图书,二是如何策划出版优秀图书。 一、什么是优秀图书 这是个很难回答的问题,但作为出版人又必须很好地思考这一问题。现在绝大多数人用“双效”来衡量,即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是否能统一以及统一的程度。对社会效益,很多人又以获奖的数量和级别来衡量,一个出版社图书获奖的数量越多,获奖的级别越高,说明它的社会效益越好,对某一本书来说,也是如此。经济效益则以发行数量、码洋和利润等指标来衡量,若某出版社或某本书的发行量、发行码洋和利润高,则说明它的经济效益好。 最近看了一篇文章,是北大学者曹文轩写的,他说:“一个出版社出版的书在书架上待不住,这是一件非常成问题的事情。总得有些书,必须得有些书能够在书架上待住,这个出版社才有它的未来。”我觉得他为我们思考什么是优秀图书提供了另一个视角,那就是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来判断图书的价值。现在随着生活越来越富裕,买书的人越来越多,人们买书的数量也越来越大,但除极少数藏书家和拥有豪宅的人外,绝大部分购书人的书架是非常有限的,尤其是在搬家的时候,哪些书必须从书架上撤下来,是摆在很多人面前的问题。如果几经权衡,某本书还能留在主人的书架上,就说明它质量高,有价值,至少对该书的主人是这样。如果一本书经过很长时间,还舒舒服服地躺在很多人的家庭书架上,那么说这本书是优秀出版物甚至称它为经典,我看是可以的。因为它的价值并没有随时间的流逝而明显贬值。 此外,衡量某一图书是否优秀还有第三个视角,这也是本文想重点表述的内容,那就是从学科发展的角度来判断图书的价值。一个有地位的出版社一定是与它所致力的学科发展史联系在一起的。比如,一个出版社如果出版了许多在文学史上举足轻重的作品,那么这个出版社就可以成为后人从事文学史研究、文学史写作的一个话题,就会成为文学史的一部分。 从学科发展角度评价出版物的标准涉及对出版社使命的理解。出版社的使命是什么?我认为,出版社的重要使命是整合与传播知识,以促进社会发展和提高人类福祉。出版社主要不是知识的创造者,而是根据一定的理念和规则将分布于世界各地的知识整合好并传播出去,因此,世界上很多出版社都对自己的知识整合和传播倾向有明确的表述。比如,世界上最大的五家科技出版公司之一新加坡世界科技出版公司的使命是“为全世界学术、科技、职业和学生社团开发顶极的基于知识的产品和服务”,剑桥大学出版社以“在全球范围内推动知识、教育、学习和研究的发展”为己任,麦格劳-希尔教育出版公司则致力为小学、中学、大学,以至于终身专业学习的教育提供服务。 知识是人们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所形成的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出版的《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的报告,知识可分为四种类型。第一类“知道是什么的知识”(know-what),指关于事实方面的知识,比如,中国的国土面积是多少?海湾战争是何时爆发的?这类知识通常被称为信息;第二类“知道为什么的知识”(know-why),指自然原理和科学理论方面的知识,这类知识的生产在专门的研究机构如实验室和大学完成;第三类“知道怎样做的知识”(know-how),指做某些事情的技艺和能力,其典型是企业发展并保存于内部的诀窍或专有技术;第四类“知道是谁的知识”(know-who),涉及谁和谁知道如何做某些事的知识,这在高度分工的社会经济中尤为重要。各种知识在长期的演变过程中不断沉淀,形成某些具有共同范式的知识,如共同的概念、方法、逻辑等,而且能相对稳定,那么这种知识就形成了学科。因此,学科是在知识发展中不断分化和整合而形成与发展的。有的学科是知识分化产生的,有的则是通过知识整合生成的,特别是综合性学科和交叉学科。 学科也可以进行分类,但分类的标准很多,比如,有国标分类,有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和自然科学基金的分类,有图书馆的分类,有大学教育的分类等,但不管怎么分,有些学科分类是非常基础的,比如说数理化天地生,文史哲政经法等。因此,出版社的图书是否优秀,就可以具体到它是否对某些学科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以及贡献的大小。 如何衡量某一出版社对学科发展贡献的大小呢?办法之一是看相关学科专家的评价,如果很多专家都认为某一出版社所出的图书质量好、影响大,都以在此出版社出书为荣,或都认为此出版社对其成长产生过重要影响,则可以认为该出版社对这些专家所专学科的发展是做出过重要贡献的。人民文学出版社的王培元同志在一组名为《在朝内166号和前辈的魂灵相遇》的文章中,提到了很多文学界名家对人民文学出版社的高度评价。比如,李国文先生就把它叫做“中国作家心目中的文学殿堂”,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他的第一部书,等于“认证了我从事文学事业的资格”,“像是给了我一张毕业文凭”。王蒙先生也曾写道:“有一个讲文学讲质量讲信用的人民文学出版社,是中国文学事业的幸运。”周梅森先生深情地追忆了22年前第一次走进朝内大街166号大门的情景,说这是“去朝拜我心中的文学殿堂”,此后这里便成了“我的文学之家”。这么多的文学名家这么高度地评价人民文学出版社,我们可以说,人民文学出版社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是做出了重要贡献的。 衡量出版社对学科发展贡献的第二个办法是看重要学术刊物所发表的论文对该出版社图书的引用情况,引用越多,说明其图书的影响越大,它对该学科发展的贡献就越大。有关图书引用情况的数据来源很多,在此,通过南京大学开发的CSSCI系统,来查询我比较熟悉的经济学科的情况。代表我国经济学最高学术水平的刊物是《经济研究》,我们查询了该刊2000—2004年所发表论文的参考文献情况,并依据被引次数对出版社进行了排序(见右表),发现在《经济研究》中,被引用最多的出版社是上海三联书店,被引了180次,第二、第三名分别是经济科学出版社和商务印书馆。因此,我们可以说,上海三联书店对中国最近几年经济学的发展是做出了重要贡献的。 一个出版社出版了一本可称为优秀的图书,可能是偶然的结果,但若出版了一系列优秀图书,对某一个学科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这肯定是策划和规划的结果。上海三联书店之所以能在《经济研究》中名列被引用出版社的第一位,主要原因是它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策划出版了“当代经济学系列丛书”,该丛书包括四个子系列,分别是“当代经济学文库”、“当代经济学译库”、“当代经济学教学参考书系”和“当代经济学新知文丛”。“当代经济学文库”收录国内学者的经济学原创作品,是中国当代经济学人用现代经济学理论分析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实践的见证实录,代表了中国经济学界当前的最高水平,多部著作先后获中国经济学界的最高奖励——孙冶方经济学奖。“当代经济学文库”的许多作者如今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学界的主力和领军人物。“当代经济学译库”是改革开放后国内最早大规模系统引进和介绍现代经济学理论专著的大型丛书。“当代经济学译库”推出以来的近二十年里,正是中国新一代经济学人成长的时期。“当代经济学教学参考书系”收录国内外高等院校一些经典教材,为国内经济学研究和教学的现代化、标准化提供了不可多得的范本。“当代经济学新知文丛”则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国际上当代经济学的最新发展。现在活跃在经济学研究第一线的经济学家,要么是这套丛书的作者,要么是这套丛书的读者,因此,这些图书的影响是深远的,对中国经济学发展的非凡意义是不容置疑的。 二、如何策划出版优秀图书 从学科发展的角度来看,优秀图书的策划和出版,需要把握下面几点。 1. 出版社的学科定位及其产品线 知识种类繁多,而且正以几何级速度增长,一个出版社要想在各个领域都进行知识的整合和传播,是不可能的,而只能在某个或某些领域进行耕耘,确定有限目标。在这方面,兰登书屋给我们做出了榜样。兰登书屋在全球每年销售的图书在4亿册左右,年销售额达20亿美元,但它仅限于出版面向大众消费者的图书,既不以出版参考书为主要业务,也不出版科学教育类图书。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经过26年的发展,已经成为有较强经济实力和较多图书品牌的出版社,在某些领域为中国的学科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我们在学科定位上的一个基本考虑是,立足于北京师范大学的学科优势,遵循“特色、优势、强项”原则。所谓“特色”,主要是指教育、心理学科。我们要把教育学、心理学和相关学科的图书做强做足,使它成为王牌。为此,我们成立了专门的编辑室,负责与有关院系的沟通与资源整合工作。所谓“优势”,是指北京师范大学经过百年积淀所形成的一些优势学科,比如文史哲、数理化等,我们要对其进行充分的发掘与维护,以学科优势来提升出版社的出版优势。所谓“强项”,是指一些学科虽然不是处在全国教学与科研的最前沿或最领先,但在某些领域上却是强项,出版社也要把这部分资源利用好。比如经济学这一学科,北京师范大学起步比较晚,整体实力并不处在全国前列,但在教育经济学这一领域则是最强的,因此,我们从20世纪90年代末期以来,出版了一套“教育经济研究丛书”,并还在继续出版。这套书不仅获得了国家图书奖提名奖和其他很多学术成果奖,而且发行量也挺可观,特别令人高兴的是,这套书已经成为教育经济学领域的一个品牌,也是这一领域引用率最高的文献之一,很多学者以自己的著作能入选这套丛书为荣。秉承这一原则,我们在“十一五”乃至今后更长时间,仍将坚持以教育出版为主体,以学术出版和大众出版为两翼,成为现代教育资源的集成者、开发者和提供者。为此,我们将打造和做强下列产品线:巩固、完善基础教育教材,进一步发展幼教图书;重点发展高校教材、职业教育教材和教师教育教材;扩展助学读物的形态和内涵,打造新型教辅;以师大重点学科带动学术著作和大众读物出版;以美国“大学汉语和中国文化预修课程及考试项目”(简称AP中文项目)带动 对外汉语教材的开发和出版。 2. 以全世界作为整合与传播知识的舞台 知识和学科有地域特性,但从整体来说,则是不分国界的。知识一旦生产出来,就应该为人类所共享。实际上,人类的进步正是得益于知识在全世界范围内的流通,中国当前的改革与发展能顺利进行,并创造了世界性奇迹,重要原因之一是我们很好地引进和吸收了其他国家所创造的各种知识。我们有些出版社最近十几年能快速崛起,也与世界性的知识整合密切相关。因此,出版社在进行图书选题策划的时候,必须有世界眼光。毕竟不同性质的知识和学科,其生产中心是不一样的。如果眼光仅限于国内或者一个学校,就难免会遗失一些优秀的知识,所谓的知识整合就会是残缺不全的。我喜欢把优秀图书的策划与出版比喻为珍珠和项链的关系,如果把潜在的好书比喻为珍珠,那么,世界包括我国各地到处都散落着这样的珍珠,关键是你有无识珠的能力,并将你识别的珍珠收集起来,加工后拴在一起成为能卖好价钱的项链。前述“当代经济学系列丛书”既有中国经济学家撰写的原创性著作,也有大量从国外引进的高水平的学术著作和教科书,是策划者根据事先设计好的产品线不断加以充实的结果。 在整合世界范围内的知识方面,国内出版社目前主要采取版权引进的方式,其实,我们也可以直接与世界各地的知识生产者建立联系,将他们的成果纳入到我们的产品线中来,使他们成为我们的签约作者。实际上,就我所知,国外有些出版社已经深入到了我国的高校和研究机构,直接找作者为出版社写书,或按出版社的要求写书。这说明,国外同行在整合世界知识方面走在了我们前面。 3. 图书策划编辑或出版人必须具备三种素质 首先是学科意识。现在的分工越来越细,知识生产的手段和过程发生了重要变化,我们虽然也强调编辑要当杂家,但在今天这种变化了的条件下,还是要高度重视编辑的专业和学科背景。策划编辑不仅要知道本学科和相关领域的空间分布,知道本学科知识生产的主要人物和群体,也要知道本学科的历史和发展趋势,头脑里有幅清晰的学科图谱。只有如此,他们才能看准作者、看准作品、看准市场、看准读者,从这个意义上讲,策划编辑或出版人应该成为某一学科的专家。其次是国际视野。策划编辑或出版人要能知晓知识生产和出版的国际格局,能从看似杂乱无章的知识矿山中发现有价值的矿脉,并进行跟踪和挖掘。这种能力不仅仅是一种学科能力,还涉及语言能力和信息捕捉能力。最后是长远眼光。策划编辑或出版人要注意眼前的效果,更要注意长远的收获。也就是说,既要将眼光盯紧当前活跃的“意见领袖”的作品,更要有发现和培养未来“意见领袖”的眼光和魄力。周国平在他的心灵自传《岁月与性情——我的心灵自传》中提到,1985年他完成独立写作的第一本书《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后,谈了几家出版社都未果,但上海人民出版社的编辑邵敏先生眼光敏锐,把书稿拿过去后很快出版,并因此与周国平建立了很好的友情。后来,周国平先后将《人与永恒》、《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交给了上海人民出版社,算是一种回报。无独有偶,在去年的北京国际出版论坛上,兰登书屋主席兼总裁彼得·奥尔森也强调了对未来作者的重视。他说,他们会花几百万美元与丹·布朗这样的大作家签订出版协议,但更经常开展的交易却是与小说界新秀的合作。他们并不指望从这些新秀创作的第一本小说中赚到大钱,但仍致力对新秀进行投资,为以后的长期合作打下基础。因此,在兰登书屋每年出版的数千种图书中,只有几百种能畅销,其他许多图书则是针对作者进行的投资。从这个意义上说,一个好的出版人是一个好的老师,一个好的出版社是一所好的学校。

参考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