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理学法学 » 实学理学
扩展阅读
中国网络原创新人乐团 2021-03-31 20:26:56
党政视频素材 2021-03-31 20:25:44
厦门大学统计学硕士 2021-03-31 20:25:36

实学理学

发布时间: 2021-03-31 02:55:28

『壹』 明清实学思潮是什么

明清实学,是我国学术史上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是含有特定历史内容的学术思想形态。它最初主要是针对宋明理学的日趋空疏衰败、尤其是阳明"心学"的禅化而提出,至明代后期而蔚然形成了一股内容深刻丰富、影响广泛而又深远的学术思潮--"明清实学思潮",将中国儒学由宋明理学推进至又一新的阶段。这一学术思潮,由17世纪初的明末东林学派开其端绪,至19世纪60年代初的清朝道光、咸丰年间(182l-1861年)遂告结束而进入近代的"新学"思潮。这二百数十年它经历了三个阶段:明清之际以"经世致用"、倡导"实学"为主要特征的实学思潮的兴盛时期,乾嘉时期实证学风的高度发扬,道咸时期实学思潮的再度高涨。在这一思潮的前后两个阶段中,都把儒学经世传统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为救亡图存而务实革新。而且,从这一进步思潮的高涨而波及的范围说,由学术而遍及政治、经济、科学和文化艺术等领域。从其学术思想的深刻和尖锐程度说,它由批评理学而发展为对封建专制主义和蒙昧主义的抨击;终结了以宋明理学为主流的长期统治,冲击着旧礼教、旧传统的束缚,闪烁着早期启蒙思想的光彩。

『贰』 明清时期的朴学与实学的区别是什么

朴学,注重于资料的收集和证据的罗列,主张“无信不征”,以汉儒经说为宗,从语言文字训诂入手,主要从事审订文献、辨别真伪、校勘谬误、注疏和诠释文字、典章制度以及考证地理沿革等等,少有理论的阐述及发挥,也不注重文采,因而被称作“朴学”或“考据学
实学是一个儒家学派。这个学派主张“经世致用”,认为学问必须有益于国事,实学学派的儒者反对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认为这些学术空泛而且无用。

『叁』 宋明理学包括哪些内容

宋明理学包括儒家思想的正当性与必然性,先秦孟子从“四 端”说出发,对儒家的性善论作了论证,荀子则从性伪说出发对性恶论作了论证,董仲舒把儒家道德嫁接在讲究阴阳灾异的世界观上,对儒学作了谶纬神学式的论证。

在宋明儒学家看来,以往的这些论证要么是“不备”(不够充分,如孟子),要么是“不明”(混乱不清或者错误,如荀子与扬雄),而董氏的阴阳灾异和神学 化的论证则更显得粗浅,实际上已误入歧途。

理学家们为了建立儒家的形上学,他们一方面借鉴道家、玄学甚至是道教和佛学在哲学本体论方面的成果,一方面在传统儒学寻找能够用来构筑哲学形上学的因素,例如被列于 “六经之首”而最具形上学性质的《周易》的道器观,孔子的“仁”学,《孟子》与《中庸》对于“性”与“天”的问题的探讨。

(3)实学理学扩展阅读

从儒学自身发展来看,理学作为一种哲学思潮或者儒学复兴运动,它所强调的义理之学,是对于汉唐儒学的一种反动,表现出一种想要摈弃汉唐训诂之学而直接面向经典、回复圣人之道的气势,颇有一点“文艺复兴”的味道。

理学家们标榜自己的学说为“实学”、“实说”,批评佛老的学说以及汉唐的章句之学和讲求诗词歌赋的词章之学为“虚学”、“虚说”。

虚实之别,就在于是否讲求儒家的义理。理学所强调的义理,实质上也就是儒学的伦理道德学说,它包括儒家所提倡的纲常人伦以及内含于其中的“所以然”与“所当然”的道理。

理学家所强调的义理,就其内容而言,与汉代董氏的儒学相比,其重点不在政治哲学上,而在伦理道德上;与先秦的元典儒学相比,其对伦理道德的阐述,更侧重于哲学的表达。

宋明理学家在儒学的伦理道德学说上,提出了一系列非常有逻辑层次的哲学范畴和理论结构。无论是各种各样的理学本体论、作为道德基础的人性 论、“存理去欲”或“存心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或“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由修齐而治平的功能论,均是以伦理道德为核心内容

『肆』 颜元提出真学,实学,以及习行的具体内容是什么,有何意义

在教育内容上,颜元提出了“真学”、“实学”的主张。它的特点是崇“实”而卑“虚”,与传统教育,特别是与程朱理学教育,针锋相对,“彼以其虚,我以其实”,以“实”代“虚”,以有用代无用。颜元认为尧舜周孔时代的学术便是“真学”、“实学”,所以大力提倡当时的“六府”、“三事”、“三物”。

颜元认为,要获得真正有用的知识必须通过自己亲身的“习行”,“躬行而实践之”,求诸客观的实际事物。因而他所说的“习行”教学法,就是强调在教学过程中要联系实际,要坚持练习和躬行实践,惟有如此,学得的知识才是真正有用的,否则,不和自己的躬行实践相结合的知识是无用的。

(4)实学理学扩展阅读

颜元托言经典强调“六艺之学”,并非真是要回复到尧舜周孔时代,而是托古改制,“以复古求解放”,在古圣昔贤“六艺”教育的旗帜下,宣扬自己的主张。晚年,他曾规划漳南书院,陈设六斋,并规定了各斋的具体教育内容,这是对他“真学”,“实学”内容的最明确、也是最有力的说明。

颜元“真学”,“实学”的教育内容,不仅同理学教育有着本质的区别,而且无论是广度上,还是在深度上,都大大超越了“六艺”教育。它除了经史礼乐等知识以外,还把诸多门类的自然科技知识,各种军事知识和技能正式列进教学内容,并且实行分科设教,这在当时确实是别开生面的

『伍』 由宋至清,“理学”“心学”“实学”之间有什么联系和交流

宋明理学是客观唯心主义
之后有了陆王心学,是主观唯心主义。
到清朝后,文人渐渐意识到弊端,于是发起改革。以黄宗羲,王夫之,顾炎武等人为首,倡导经世致用,反对君主专制等主张。

『陆』 请系统性介绍一下明清实学内容及主要代表人物!

明清实学,是我国学术史上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是含有特定历史内容的学术思想形态。

它最初主要是针对宋明理学的日趋空疏衰败、尤其是阳明“心学”的禅化而提出,至明代后期而蔚然形成了一股内容深刻丰富、影响广泛而深远的学术思潮——“明清实学思潮”,将中国儒学由宋明理学而推进至又一新的阶段。

一、明清之际实学思潮的兴盛时期,是以“经世致用”、倡导“实学”为主要特征。

士大夫中的一批优秀分子如顾宪成、高攀龙、黄宗羲、顾炎武、方以智、王夫之、傅山等,面对当时国危民艰的局面,他们把“理学”与“心学”的空疏教条看作是导致国弱民贫的重要原因。为了救亡图存、“济世”“救民”,他们竭力提倡“治国平天下”的有用之“实学”。

二、道光、咸丰时期实学思潮的再度高涨

在封建士大夫中涌现出龚自珍、魏源、林则徐、包世臣等一批远见卓识之士。魏源和龚自珍都是常州今文经学派的奠基者刘逢禄的学生。龚自珍、魏源等思想家,在政治上是封建士大夫中具有近代启蒙色彩的开明派,而且在思想文化领域又是站在中国古代和近代分水岭上的文化巨匠。

(6)实学理学扩展阅读:

明清实学思潮的现实意义

1、爱国“经世”的优良传统,应继承发扬。

“经世致用”是中国儒学的优良传统之一,而爱国“经世”又是明清实学思潮处于高潮时期的主要特征。这一爱国主义的崇高精神和积极“经世”、务实革新的优良传统,在改革开放、振兴中华的今天,自应继承发扬。

2、借鉴“正德”、“利用”、“厚生”三者关系的正确处理,以利于为现实服务。

借鉴明清实学思潮中在功利问题上的各种观点,重视使“三事”相互结合而又相互促进的提法,建设社会主义的功利观,有利于正确处理物质文明发展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亦即道德与功利的关系,这对推进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3、继承和发扬“实证求是”的科学精神,为“科教兴国”事业服务。

“实证求是”是明清实学思潮处于乾嘉时期低落阶段的特征表现。这种崇实求真的“实证”方法和科学精神,为近代科学思想提供了思想启迪。继承和发扬这一精神和学风,对于当代的“科教兴国”事业,也将有所得益。

『柒』 宋明理学和明清实学的关系比较

明清实学与宋明理学具有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一是强调实学与理学的对立。

有的指出,明清之际一大批反道学的启蒙思想家对宋明理学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和批判,反对空谈心性、崇尚玄虚的恶劣作风,提倡“经世致用”的实学;清初诸儒对王学空疏的反动,自然要走到实学一方面去;宋代兴起的新儒学即所谓理学,在一定程度上抛弃了先秦孔派儒学学以致用的传统,专讲道德性命、修身养性,不务实际,特别是阳明后学更是束书游谈,几近狂禅,清初学者深感必须返虚就实。

二是突出实学与理学的一致性。

有的学者认为,宋代的东林精神已开启明清之际实学的端绪,可以说,理学是实学产生和发展的源头之一;为了重建儒学的人文信仰,宋明理学表现出对心术的偏爱,但治术仍是他们思想体系的组成部分;二程、朱熹在建构新儒学过程中,提出了求实、求理的实学思想,他们以实为主,虚实结合,以阐发义理为主,将义理与考据相结合,从而把儒家思想实理化,把儒家经学实学化。

三是认为实学与理学既对立又统一。

有的论者解释说,由于在二程思想中存在着强调事功、倡导实学与重视纲常伦理的二重性,使得明清之际的实学家既批判了程朱的义理之学,又肯定并承继了其事功之学。有的学者认为,理学与实学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从本质上看,宋明理学思想体系中既有“虚”的一面,也蕴涵着“实”的一面,明清实学家在排斥它的“虚学”的同时,又吸收了它的“实学”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