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理学法学 » 哲学不易
扩展阅读
中国网络原创新人乐团 2021-03-31 20:26:56
党政视频素材 2021-03-31 20:25:44
厦门大学统计学硕士 2021-03-31 20:25:36

哲学不易

发布时间: 2021-03-30 08:14:27

『壹』 深入地学哲学是不是很容易陷入泥潭,让人痛苦呀

【挚友啊,朋友!不知你是否已然感觉到倾轧的陷入其中了,不过年前我确实是如此的,不过渐渐的,我发现了这个问题,并一点点的找到了解决方法与得出了一些相关的认知,现在在这里和你分享下。】 就学哲学而言(其实哲学很多都是自己悟出来的真理,虽然它不是原创,但对于自己,永远是纸上得来终觉浅,自己悟出后,那种体会,绝对无法为外人道,效果与感悟程度也绝对不一样),那种深度的思想,尤其对于偏爱他的人来说,确实会让人不自觉的陷入其中!为什么呢?我们爱它,渐渐的,我们就会觉得自己好不容易找到的宝藏、财富,岂有不深挖之理?甚至我们想永远的睡在那财富之上。而这种体现,多是我们自己大脑子的思维运转,但是渐渐的,我们追求这种精神财富的同时,就会渐渐的陷入其中难以自拔,所以,回归现实,在现实中,我们就会发现,我们的“行动力”已经被自己的思想落得太远太远了,渐渐的两极分化,先进到一定程度的跳跃式的思维,不仅不会给我们在现实中的“行”起到帮助,反而会起到无形中的阻碍,它使我们明白一切却无能为力的懒惰下去,尽管我们尽可能的克制,可是就像一个蝼蚁与一个神的云泥天壤之别一样,神再极力掩饰,但无意中、无形中透露出的威严,仍会让蝼蚁俯首颤抖,那是一种本能上对于上位者威严的惧悸。 后来我发现,为什么马克思他出于那些伟大的哲学家却又远远的把那些历史上著名的哲学家给甩在后面,现在不同于东方哲学与西方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单另出来,那么的玉石俱进的伟大!因为,他是立足于实践的,说通俗点,就是,许多哲学家都是偏重于“认识世界”,而他则是立足于实践上的“改造世界”!而我们,渐渐的陷入其中,正是陷入了以往那些伟大哲学家曾经面临的困惑,破之者成就辉煌,陷之者终日饱受折磨却一无是处无所成就。 故,吾曰:思与行,正如管理国家的文官与武将,二者不可偏废,须得相辅相成、互促互进,偏之一者,必无所成矣。 现在的社会,是作出的成绩与拥有的地位决定你说话的影响力与为社会承认的可信度,这个世界上被埋没的满腹经纶大才之辈还少么,但是,世界永远是汰弱存强适者生存的,我们不能适应它对现实“行动力”与取得的“作为”的要求,就注定一事无成、不为社会所认可,最终无奈于九泉。 现在很多著名的企业家、经济学家、政治家,其实他们很多人根本没特意学过哲学,但是,他们在实践生活中的打拼中,已然形成了自己的一套哲学,他们不懂那些理论的东西,但他们已经将他们融于实际行动当中,他们是去“做”的人,而正是凭着它,这些人在社会上取得了令人们叹为观止、高山仰止的成就与地位。 所以,相对于那些用哲学获得东西的人,我们这些研究理论、予人指导的人,尽管我们在将来的某一时刻为人们所敬仰、所记住,但我们也许注定是个可悲的人,毕竟,历史上的英雄大多是如此。昙花一现,辉煌一时,然后就消亡了。 所以,改正之法,无外乎,从现在起,从我、从现在、从点滴小事,用自己的哲学智慧,摆脱懒惰,同时有度的去汲取我们自己悟出的精神财富与智慧,并更多的将他们付诸于、投之于、用之于现实生活,用它们取得我们在这个人类社会应得的符合我们智慧的一切财富(包括钱权、地位、声望名誉等一切),然后二者相辅相成,真正大致一种互促互进的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用我们在现实中取得的一切,再去丰富我们的理论体系,继而再用其指导我们的实践,成就我们的伟大与辉煌!

『贰』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说的是什么哲学道理

体现了矛盾双方来对立统一自,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叁』 “旧哲学不易改变世界为哲学的根本目的”这句话对吗

这是马克思主义的意思,貌似出现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说的是马克思主义之前的哲学,其目的只是为了哲学为了研究而研究,却没有把注意力放在改造世界——特别是改造社会上。
哲学有其用性,应该用于现实生活。

『肆』 为什么学哲学不容易自杀

不知道楼主在哪里听来的,自杀什么的和个人性格和心理有关吧。性格开朗,心理阳光的人肯定不容易偏执,自杀的啊。

『伍』 海德格尔的"哲学从本质上是不合时宜的"这句话如何理解啊

海德格尔相信所有对存在的探讨焦点放在个别存在物/实体及其性质。对于海德格尔来说,一个对存在更可信的分析是查探已经了解的存在物的基础或者促成存在物如实体展现的背后基础。但是自从哲学家都忽略了这个更基本理论前期的存在,并且以此推导其他理论,错把那些理论在各处应用,终于混淆我们对存在及人类存在的理解。为免这些深层误解,海德格尔相信哲学的探求应该新方式来进行,重踏哲学历史足迹,一步一步出发。

不知道他的话是不是这个意思,也就是认为西方哲学对存在的这个误区,导致已有的哲学体系从本质上不合时宜了。

『陆』 哲学家为什么不易得精神分裂症,而艺术家易得

哲学,是反思的思想(亚里士多德的话,思想思想的思想是反思的思想),哲学家对自己的思想进行系统性的哲学化,一定是经过缜密的反思的,虽然我不知道你的数据或结论从何而来,但从他们的逻辑性上比较,哲学家远远优于艺术家。
然而,在中国古代,很多艺术家都是哲学家,因为他们要去暗示,要去表达,这些都需要哲学,而在现代西方,即便是哲学家也会有精神分裂的倾向,因为很多哲学问题没有一个统一的回答,甚至正反都是有道理的,更甚至,是处于潜意识的,后现代的。
所以,我的结论是你所说的事实不太可靠,至少是要加上一些前提的。
粗陋之处望见谅。

『柒』 喜欢思考哲学问题的人 是不是不易得精神病或者抑郁症

关于喜不喜欢哲学
应该和抑郁症没什么
直接的关系,你多想了

『捌』 用西方哲学思想解释生活实不易

生活实不易 解释完毕

『玖』 智力不高不低的人学哲学,容易使人走火入魔吗

你好!
首先哲来学解决的问题应自该具有三大特点,即简易·变易·不易
而其中首要即为简易,所谓大道至简,所谓至人只是常
所以说哲学实际人人都会,因为在日常生活人人皆用,所谓百姓日用而不知
故你可能走入一个牛角尖了。不妨让思想退一步
我的回答你还满意吗~~

『拾』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说的是什么哲学道理

在有之中包含着无的成分,在无之中也包含有的因素.难与易、长与短、高与下、前与回后等,都是相互答依存的关系,因而都是相对的.《老子》关于对立面双方互相依存的思想,进一步明确了矛盾的统一的观念,在整个中国哲学发展史上,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出处

《老子•二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