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哲学是从神话演变过来的吗
因为好奇,好奇是一切的智慧开端
宗教就是原始的科学,是最初解释世界的
后来哲学出现了
但是宗教地位没有发生变化
科学只是哲学分出去的(如自然哲学数学原理)
科学以前只是自然哲学
哲学与科学是整体与局部的关系
宗教是解决不可知的领域
哲学是解决可知领域
科学是在一个有限的范围内
B. 哲学史上哲学经历了哪些哲学形态
我只知道后现代结构,的确有意思的!
C. 中国古代思想的演变过程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一、春秋时期的百家争鸣
道家:老子、庄子专
儒家:孔子、孟属子
墨家:墨子
法家:商鞅、韩非子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二、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此后,儒家思想成为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成为两千多年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三、宋明理学
理学:北宋“二程”(程颢、程颐);南宋朱熹
(1)朱熹编著《四书章句集注》成为后世科举考试的教科书.他的思想还传至日本、朝鲜。明初理学成为官方哲学。
(2)压抑人性,扼杀人的自然欲求;
(3)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积极作用。
四、明清儒学
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
对传统儒学进行批判继承,促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生机,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
以上这些可以看高考5.3……上面有总结。
D. 哲学最早的起源
自然形而上的思考是哲学发展的本质。在原始社会中,人们对各种自然现象还不了解,打雷闪电、山洪暴发等自然现象激起了人们对自然和自身的探索和认识,这便是宗教的早期雏形,可以说,在这一时期,哲学解释宗教的形式存在。
哲学产生于社会生产力长足进步的古代奴隶制时期,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推动了人们认识能力的较大提高,人们开始思索世界的本质等理论问题,人类早期的哲学思想出现了。在古代,哲学研究的对象是庞杂的,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凡是能给人以智慧、使人聪明的各种问题,都是哲学的研究对象。这时期的哲学研究对象,包含了具体科学的对象,哲学和科学浑然一体。
到了奴隶社会中期,数学、天文学和医学等具体科学成为一门门独立的科学,从哲学中分化出去了。哲学的研究对象缩小了,并具体化了,在哲学内形成了各种具体的哲学学科:本体论、认识论和逻辑学。
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的确立,产生了近代实证科学,各门具体科学纷纷从哲学中独立出去,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哲学研究对象又缩小了。恩格斯指出:“在以往的全部哲学中还仍旧存在的,只有关于思维及其规律的学说——形式逻辑和辩证法,其它一切都归到关于自然和历史的实证科学中去了。认识论和发展观的问题成为这一时期哲学的重点问题。
(4)哲学思想演化扩展阅读:
哲学基本问题有两方面的内容:
1、第一方面: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何者为本源的问题。对这一方面的问题历来有两种根本不同的回答,由此在哲学上形成了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两大阵营、两个基本派别、两条对立的路线。凡是认为意识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即意识先于物质哲学派别属于唯心主义。
凡是认为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即物质先于意识哲学派别属于唯物主义。除了这两种根本对立的回答外,还有一种回答,认为物质和意识是两个独立的、互不依赖的本原,持这种观点的哲学流派属于二元论。
2、哲学基本问题的另一个方面是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对这一方面的问题,绝大多数哲学家,包括唯物主义哲学家和一些唯心主义哲学家都做了肯定的回答。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这个问题的解决在原则上是不同的。
唯物主义是在承认物质世界及其规律的客观存在,承认思维是存在于反映的基础上,承认世界是可以认识的;唯心主义则把客观世界看作思维、精神的产物,认为认识世界就是精神的自我认识。也有一些哲学家如D.休谟和I.康德,否认认识世界的可能性,或者否认彻底认识世界的可能性,为哲学史上的不可知论者。
E. 中国近代哲学思想的演变
1840~1949年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期的哲学;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哲学产生、发展、演变,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传播、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并取得胜利的哲学发展阶段。
F. 哲学起源是什么
哲学的起源
哲学起源于古希腊时期,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哲学家应当是把水当作万物起源的泰勒斯。在古希腊一直有一种科学思维的存在。为万物寻找本源。希腊人认为,世上的万世万物看起来都是变化的,其实有一件事情是确定的,那就是一定有一种存在,他是万事万物的本源,万物皆来源于他,最后万物也皆回归于他。他是一切存在物得以存在的依据。对存在的追求与探索是哲学诞生的起源之一。
我们知道古希腊的全部文明可以用两个字来代替,那就是:命运。对人类命运无常的感慨与猜测,对人类命运悲剧性的反思与探索,导致了哲学诞生的起源之一.我一直不明白,当时古希腊人正处于人类童年的发展的黄金时期,创造了最伟大的文明成果,当世界其他民族还在为节衣缩食而忙碌的时候,尼罗河水带给了他们物质上的满足,导致了他们精神上的闲暇。因此智者学派才可能传授辩论术与讲演法,因此苏格拉底才可能在广场上抓住别人问问题,因此柏拉图才可能开设哲学花园,因此才亚里士多德才可能创立他的逍遥学派。
然而正是希腊人,这个最优秀的民族,欣欣向荣积极向上的民族却选择了悲剧文明的研究方式。尼采认为古希腊哲学诞生于日神和酒神两种精神的冲突。代表和谐,光明,理性的日神和代表放纵,恣肆,狂欢的酒神,两种精神冲突则导致了哲学的诞生。
哲学还起源于真人的出现。我一向认为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在于人可以从事哲学思考,而动物不可以。在哲学思考过程中体现出来的追问存在,超越自我,反思批判精神都是人类所特有的。上帝给了我们有限的能力和无限的欲望,因此使追问得以实现。人类对有限与无限的思考,对此岸与彼岸的追求,对理想与现实的反思反映到文明上则是哲学的诞生。人类总有一种超越现实的行而上学冲动,有一种宗教皈依感,这也导致了哲学的出现。
如果说劳动将人类与动物从生理上分离,那悲剧精神和超越精神则将人与非人在精神上分离。因此尼采超人的出现是哲学史上的里程碑,他将人与非人分离,把生命摆在极为重要的地位,把活着的和醒着的人分类,无疑是促进了人类的精神状态的提高。
最后我认为,哲学出现的根本原因在于人类对死亡的行而上学的思考。
人类自懂事以来就意识到自己终将死去,这种理性的远视性如果不以感性的近视来调节就很容易陷入悲观主义的泥潭之中,要么悲观厌世,无所作为。要么声色犬马,浪费生命。思考死亡是一种有意义的徒劳,不思考则活的轻浮没有沉重感。而思考死亡则活得沉重而抑郁。如果人对死亡问题足够认真,他便活不下去,如果他对自己的死亡都不认真,那他又活得毫无意义。而哲学为他们找到了最佳的结合点。
如果人必须死亡那活着的意义何在?如果死亡是一切的终点,那过程的意义还重要么?重视过程只是人类无可耐何的自遣罢了。而且不单是个体的死亡,将来整个种族的灭亡也是可能的 ,那人类的一切努力将变成毫无意义的徒劳。对死亡一生不变的思考与追问,对一个没有答案的问题一生的探索与追求也导致了哲学思维的出现。
G. 中国传统哲学思想能否成为抵御演变的一种武器为什么
可以成为抵御演变的一种武器,原因如下:
中国传统哲学是世界几大类型的传统哲学之一。它致力于研究天人之间的关系和古今历史演变的规律,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自然观、历史观、人性论、认识论和方法论,特别重视哲学与伦理的联系。
中国传统哲学以本民族特有的理论思维形式表现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相互斗争、相互影响的过程,如此曲折地反映中国历史上的阶级斗争和生产斗争。
H. 哲学的流派及其历史演变
哲学是人类进入奴隶社会并揭开了文明时代的帷幕以后产生的。正如人类文明的摇篮是在北非的尼罗河流域、南亚的恒河流域、西亚的两河流域和东亚的黄河流域一样,哲学最早的发源地也是在古代的东方。埃及、巴比伦,特别是印度和中国,是闪耀着人类最早的哲学智慧之光的国家。当时这些国家的农田水利灌溉事业和建筑业等等的发展,不仅造就了一个物质文明繁荣的时期,而且也促进了科学的发展,特别是数学和天文学的发展。人类在实践的基础上对自然界的认识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与此同时,对于社会现象也获得了一定的知识。当这些自然知识、社会知识的积累和系统化达到了一定程度的时候,人类的一般抽象思维能力便开始发展为哲学的思考。希腊稍晚于东方,但也很早就产生了哲学思维,而且以其哲学思考的持续久远、影响广泛著称于世。发源于古希腊而盛行于欧洲的西方哲学,与中国哲学、印度哲学并称为世界三大哲学传统。希腊哲学、中国哲学和印度哲学虽然各有自己的发展脉络,但都普遍地存在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种基本哲学形态。
唯心主义有许多流派,但归结起来不外两种基本形态: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把某种“客观精神”或精神原则说成是先于并独立于物质世界而存在的,是第一性的;物质世界则这种“客观精神”的产物、表现或附属品,因而是第二性的。其代表人物如中国宋代的朱熹(“理在事先”)、古希腊的柏拉图(“理念世界”)、19世纪德国的哲学家黑格尔(“绝对观念”)等,他们以不同形式都主张精神第一性,物质不过是精神的产物的客观唯心主义观点。这种观点实际上是把人的思维或一般概念加以绝对化的结果,如果把它们进一步偶像化、神化,就会陷入神秘主义的创世说和宗教信仰主义。主观唯心主义则把个人心灵、意识、观念等夸大为第一性的东西,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只存在于个人心灵之中,或是个人心灵的产物,因而是第二性的。他们不承认客观物质世界和客观规律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把人的思想看作是在人们头脑中所固有的、主观自生的。其代表人物如中国明代的王守仁(“心外无物”)、英国的贝克莱(“存在就是被感知”)。这种观点最后往往陷入“唯我论”的绝境或者转化为客观唯心主义。
唯物主义随着人类社会实践和科学的发展,经历了三个基本发展阶段,表现为三个基本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欧洲的古希腊、罗马奴隶制时期,中国奴隶制和封建制时期的唯物主义大体都可归入这一类);以17——18世纪英、法唯物主义和19世纪德国费尔巴哈哲学为代表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的现代唯物主义,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肯定物质是世界的本原,主张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但是,他们把世界的物质性只归结为某一种或几种具体的“原初”物质。如中国的五行说认为宇宙万物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元素所构成的。古希腊和印度也有类似思想,如地、水、火风说,有些则主张只有水或者只有火才是世界的本原。其中,古希腊德谟克利特关于万物都由微小的、不可分的原子所构成的原子论,代表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最高成就。朴素唯物主义虽然坚持了世界物质统一性的正确立场,并且在不同程度上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成分,但由于历史条件的局限,存在着直观性的缺陷,而且缺乏科学的论证,在社会历史领域中也不能彻底坚持唯物主义的原则。
哲学自其诞生之日起就一直存在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和斗争,这是不同阶级、阶层和集团之间利益冲突在思想战线上的表现,但也是人类哲学思维得以不断发展、深化的推动力量。古希腊德谟克利特和柏拉图在哲学上的对立和斗争,反映了当时奴隶主民主派和奴隶主贵族派的利益冲突,同时也对以后欧洲哲学的发展和繁荣具有深刻的影响。中国自春秋战国直至明清时期,历经诸子百家的争鸣,汉代王充反神学目的论,南北朝范缜以神灭神化反对佛教的神不灭论,唐代柳宗元反对天命论,宋代之际反对理学的思想,以及明清之际王夫之(船山)的哲学思想等,自始至终都贯穿着中国封建时期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以及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的斗争。
在欧洲中世纪的漫漫长夜里,基督教神学占居绝对的统治地位,哲学沦为神学的婢女,处于“冬眠”时期。即使在这种情况下,经院哲学的内部仍然存在着具有唯物主义倾向的唯名论同露骨的唯心主义唯实论的斗争。
14——16世纪是欧洲从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过渡的历史转折时期。这时,以人道反对神权,以科学反对迷信,是新兴的资产阶级推翻封建统治、建立资本主义制度所面临的重要任务。在以文艺复兴运动为名载入史册的这一时期里,出现了哥白尼、布鲁诺、伽利略等一批反对唯心主义宗教神学的无畏战士。16——17世纪,欧洲资本主义在英、法等国得到较快的发展,科学文化事业也进一步繁荣起来。与此同时,西方近代唯物主义哲学掀起了一场反对迷信、尊重科学的哲学革命,形而上学的哲学革命,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成为其中的主流,出现了一批以培根、霍布斯、洛克为代表的17世纪英国唯物主义者,以拉美特里、狄德罗、霍尔巴赫、爱尔维修为代表的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者。18世纪法国战斗唯物主义哲学的传播,成为当时比较彻底的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先导,在反对唯心主义和宗教神学方面也达到了资产阶级所能达到的高度。在此阶段,西方哲学比较侧重于认识论研究,并且形成了经验论和唯理论两种思潮,其中也都有存在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如培根等人的唯物主义经验论和贝克莱、休谟的唯心主义经验论的对立,荷兰的斯宾诺莎的唯物主义唯理论和法国笛卡尔、德国莱布尼茨唯心主义唯理论的对立等。资产阶级在其革命时期,哲学上可以举起唯物主义的旗帜,但作为剥削阶级,他们的革命性又是有限度的。在这一阶级完成了夺取政权的任务以后,就逐步趋向保守和反动,在哲学上也走向唯心主义。以贝克莱为代表的英国唯心主义哲学,就是英国革命以后对17世纪唯物主义和无神论的反动。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在历史上有着不可抹煞的功绩,它也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提供了理论准备,是同近代科学相联系的、富有成果的资产阶级哲学。但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也有其严重的缺陷,即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不能把唯物主义原则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的不彻底性。这是由当时自然科学发展水平的限制与剥削阶级的局限性的所决定的。当时自然科学的发展,只有刚体力学达到比较完善的地步,从而使这一时期的唯物主义带有浓厚的机械性。尚处于“搜集材料”阶段的自然科学,孤立地、静止地对一个或一类对象进行研究的方法,被培根、洛克引入哲学领域,使这一时期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具有浓厚的形而上学的性质。机械性和形而上学性也反映着资产阶级害怕社会变革,妄图资本主义制度永存的主观愿望。
在哲学史上,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同时,交织着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辩证法认为世界是联系和发展的,而形而上学则以孤立、静止的观点看世界。在中国古代的《周易》、《老子》、《道德经》等文献中,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就极其丰富,古希腊的赫拉克利特有一段著名的话:“世界是万物的整体,它不是由任何神或任何人所创造的,它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按规律燃烧着、按规律熄灭着的永恒的活火。"列宁认为这是对辩证唯物主义原理的绝妙的说明。除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同辩证法有着自发的结合之外,在一些唯心主义者(如柏拉图)的哲学中也包含着不少辩证法思想。
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德国酝酿着资产阶级革命。与此相适应,形成了德国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德国古典哲学。在由康德开始到黑格尔总其大成的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中,都包含有不同程度的辩证法思想。这种唯心主义和辩证法的奇特的结合,是德国资产阶级经济上落后,政治上软弱,既想革命又害怕革命,既反对封建专制又同封建贵族|教会相妥协,这种两重性反映在哲学上,就出现了辩证法和唯心主义相结合的二重性。以黑格尔为代表的德国古典哲学中的辩证法思想,反映了德国资产阶级的革命要求和当时自然科学的成果,是哲学发展史上一个巨大的进步。恩格斯说:”黑格尔第一次——这是他的巨大功绩——把整个自然的、历史的和精神的世界描写为一个过程,即把它描写为处在不断的运动、变化、转变和发展中,并企图揭示这种运动和发展的内在联系。“但是,黑格尔的辩证法是建立在”绝对观念“基础上的唯心主义辩证法。在他看来,”绝对观念“先于物质世界而存在,物质世界不过是”绝对观念“的产物,世界上的一切事物、现象都是”绝对观念“自身演化的结果;”绝对观念“的矛盾运动,产生出自然、人和社会,而自然、社会和人都不过是”绝对观念“”自我运动“”自我认识“的阶段或环节。黑格尔的辩证法是头脚倒置的辩证法,其合理的辩证法思想也就必然为他保守的唯心主义体系所窒息。
费尔巴哈打破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体系,恢复了唯物主义的权威,宣告了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的终结。他认为自然界是唯一的实在,是人创造了神而不是相反,他把自然界和人看作哲学的出发点,反对崇拜神而要求尊重人。费尔巴哈唯物主义哲学在当时对思想界起了巨大的解放作用。然而,它并没有超出直观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范围,并在否定黑格尔唯心主义的同时,把辩证法也一起抛弃了。实现哲学上划时代变革的重任,历史地落到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肩上。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新唯物主义“,是唯物主义发展的最彻底、最科学的形态。它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总结了19世纪40年代无产阶级的阶级斗争经验和自然科学的最新成果,批判地继承了人类文化的优秀遗产,特别是在批判地吸取了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哲学中的合理因素的基础上创立起来的。这种现代形态的唯物主义,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局限性和不彻底性,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在实践基础上的高度统一,从而也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一次革命变革。
I. 个体哲学家的思想发展是进化论式的吗
达尔文的进化论已经创立140余年了,在其诞生之初,是作为一种假说被提出来的.除达尔文本人从对一些植物,动物形态的观察得出的推论外,并没有什么化石证据.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书中论及化石时,标题为“不完美的地质记录”.他承认在当时的化石研究中并未有证据显示有物种间过渡类型的存在,并指出这可能是最易于检验而又具有杀伤力的反进化论的理由.他看到了进化论的先天缺陷,并希望后人能予以验证.但是时至今日,进化论已成为一个公理;一个信仰;甚至一个宗教.不能讨论,更不能批判,只能无条件接受,否则就将招致无情的围剿,甚至被贴上“伪科学”,“反科学”的标签而断送自己的研究前程.在当今任何一本生物学杂志上,已经找不到任何质疑进化论的论文了.SCOTT和COLE在八十年代初,检索了当时的4000多种学术刊物,未发现任何一篇反进化论的论文,在68种与生物起源有关的学术期刊中,也未发现任何一篇是质疑进化论的.GEORGE W. GILCHRIST在1997年调查了世界上最大的五种期刊数据索引,也未发现反进化论或非进化论的论文.进化论者自豪地宣称,进化论对神创论已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似乎进化论的合理性及不言自明性又得到了一次证明.
事实真的如此吗?进化论已是绝对的真理了吗?其实不然,SCOTT和COLE的工作还发现,在1985年提交的135000篇论文中,确有18篇论文是反进化论的和非进化论的.而这18篇论文无一例外地遭到拒绝发表.进化论并非无懈可击,而是它的维护者不允许任何针对它的挑战.这更加给人一种印象:进化论并非确立于自身学说的科学性和完美程度,而是确立于众多崇拜者的信仰.进化论并非KARL POPPER意义上的“经验科学”(EMPIRICAL SCIENCE),而是一个假说,信仰和并不完美的证据的杂合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