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理学法学 » 书评心理学
扩展阅读
中国网络原创新人乐团 2021-03-31 20:26:56
党政视频素材 2021-03-31 20:25:44
厦门大学统计学硕士 2021-03-31 20:25:36

书评心理学

发布时间: 2021-03-29 06:44:40

1. 求一篇心理学名著的读后感拜托各位大神

<乌合之众>社会心理学著作(读后感) 无意中看到这个书的介绍,感觉很有意思,就下了看(抱歉,懒的去书店买,应该买书来看的). 中文版的序言有20多页,感觉翻译者生怕读者读不出本书的现当代的指示意义,不断的给暗示,其实他就想告诉我们,把这本书跟我们的历史对比着看吧.尤其是那些为当局所不愿意提及的那些历史.对我而言,这本书给出了一个新的角度来解释我们的历史和现实.感觉自己离主流越来越远了. 文中有好多经典性的结论和语言,可以用醍醐灌顶(一般很难用到)来形容,比如书中提到的福特的那句著名的“历史全是一派胡言!” 待我读完后整理在此. 这本书不但是社会学的名著,同时还是心理学、传播学甚至金融学的参考书。可见是很值得一读的。 简介: 1895年首次出版的《The Crowd: A Study of the Popular Mind》的中译本名为《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作者是法国的古斯塔夫.勒庞(Gustave Le Bon),冯克利翻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出版。 ----------------------------------------------------5月18日添加 早饭的时候,一位喜欢读书的同事问读书的最快记录是多少? 突然想起高中的时候看武侠的经历,记得那个时候花了15块前买一本印刷简陋字迹微小的<鹿鼎记>(我看的第一本武侠小说,貌似也是最后一本),学校要开两天的运动会,是那种人到心离的那种,记得之前还有一天的假期,就三天的时间把这本小说看完了.现在仍以之为傲(高中时候很少有值得吹嘘的事情).但说到看书的享受,绝对不是平时以为的在一个阴雨天,舒服的靠在床头抱书慢品,我试过,结局往往都是昏睡在床,直到头疼难耐或者饥肠辘辘.看书最享受的时间也在高中,是在一位大腹便便的语文老师课上.老师年事已高,但由于学校扩张师资紧张,只能再度出山.年纪大了往往器官方面有所退化,尤其是眼力.老师远视,为了监视课堂,上课很不情愿地要带着眼镜.我个小所以坐在第一排,所以眼镜老师就很难照顾的到.起先把小说杂志放在桌洞里看,后来发现此举纯属多余.放桌面上阅读也不会妨碍老师讲课,也更有利于我阅读.我提前实践语文的素质教育.想想我们的教育把语文课上成那样,真是悲哀.除了小学认字阶段有必要外,其余东西都是多余,尤其罄竹难书地是所谓教参的标准答案.一个艺术性的科目,怎么会有一个标准的答案.这就跟让你评价是阿娇还是希尔顿漂亮? 标准答案是A,因为她代表了东方的内敛美.可我偏偏就喜欢希尔顿,老师说你这个观点不对,你不选A就得不了分,就不能上大学,就永远不可能有机会去见希尔顿了,好吧,为了希尔顿我努力让自己觉得阿娇有东方的含蓄美.撤远了,回到勒老先生的书上来.一周的时间来看这本100多页的小册子书应该不算短了吧.希望都把核心的东西读出来了. 感觉勒庞老先生给了我一个降妖的秘术,好多东西都可以拿他老人家的群体理论来量一量,嗨,别说有些还真能套上.理论研究最大的障碍就是先入为主地携带着自己的价值观.文中序言中好像也有提到,这其实也是一个人性的客观现实,无论你用多么科学和逻辑的方法,都无法避免个人的影响,因为是人,本身在做这样或那样的论述求证.区别在于个人因素对研究影响的大小.勒庞老先生当然没有今天我们的科学逻辑的研究方法支持(我特别讨厌这中东西),但这不妨碍他写的东西有价值. 1841年欧洲大陆的革命之火仍旧余烟袅袅,但经历一场大体力的活动,社会再也折腾不动了.于是反思的声音逐渐响起,人们纷纷疑惑那场梦魇似的革命真的发生过吗? 为什么会发生呢? 结果已经显而易见,现在人们要做的就是总结经验查找原因了. 这一年,古斯塔夫-勒庞出生.继承了前辈托克维尔的对欧洲大陆批判的传统,对比海峡对岸的盎格鲁-撒克逊文明,勒庞从社会心理学角度来重新分析了大革命时代人们的疯狂.之所以有人将他跟马基雅维利比,是因为他们都说出了一些可怕而有真实的东西.这本书以"群体"为基本的研究对象,结合法国社会自从1789大革命以来的一系列巨大社会波澜,来一步步论证这个群体的"冲动,偏狭,简单,暴力,低智,保守没有反思能力以及受无意识支配",作者将我们一贯视为历史和文明的真正创造者的广大人民描述成了一个魔鬼的形象.这让我想起来了自然界的蚂蚁,他们在与大黄蜂的斗争中一个个前赴后继,后来者踏着先前者的尸体蜂拥向前,最终打败了黄蜂.在这场战斗中,那些死亡的蚂蚁就处在一个"群体"里,他们靠无意识支配,完全放弃或者没有个体意识,这也是为什么勒庞又将"群体"当作文明的创造者的原因.人类的文明在这里就是蚂蚁对黄蜂的胜利.所不同的是,上天给人以恩惠(或者惩罚),让像勒庞这样的单个人,具备了理性思考能力,开始解释我们文明的真谛,而蚂蚁们将永久性地重复着他们先辈的道路.在这一点上,人类目前也没法超越,及时我们已经意识到问题的前因后果.但正如人类学所揭示的,理性人的出现也只不过近二三百年的事情,相比与几百万年的历史进化,可以忽略必记. 理性也许只属于单个个体,一旦进入到一个群体里(当然群体是有个界定的,不是随便几个人聚集在一块就是一个群体),再理性的个体都将被群体吞噬,变的只会用无意识来判断指挥自己行动. 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洗脑吧.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传销活动中的个人如此的冥顽不灵,缺乏最最基本的判断能力.也解释了以前受到高等教育的大学教授执迷于FLG.大男子主义的勒庞说,群体就像女人宁愿屈从坚强的男人,而不愿意统治懦弱的男人,群体爱戴的是统治者,而不是恳求者.看来群体是天生媚骨,但仔细想想其实每个人都是一个臣服主义者,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个最脆弱的一面,只不过群体表现的更为突出.相对个人,群体也许更需要一个上帝. 翻译者的序言几乎把勒庞的骨干都讲的很清楚了,甚至说的更明了,当然100多年后,事情相对来说更清楚明白了.所以光看前面的序言也就基本上算是阅读完了这本书. 如果还有值得特别提出来的,就是勒庞关于英美教育和欧洲大陆教育的对比批判,一个半世纪过去,但听起来还像是在说我们当下的中国一样.一个人有限的六七十年来,要机会拿出16年左右的时间在课堂上啃那些"书本",然后获得权威部门的一个证件,然后在步入工作的岗位后,重新开始完全陌生的学习.想想还真是挺大的人力浪费.家长花钱,孩子遭罪,社会需要承担巨大的成本.真不知道这套教育体系怎么发展起来的. 勒庞是这么说的: "教育既不会使人变得更道德,也不会使他更幸福;它既不能改变他的本能,也不能改变他天生的热情,而且有时——只要进行不良引导即可——害处远大于好处。------它以根本错误的心理学观点为基础,认为智力是通过一心学好教科书来提高的。由于接受了这种观点,人们便尽可能强化许多手册中的知识。从小学直到离开大学,一个年轻人只能死记硬背书本,他的判断力和个人主动性从来派不上用常受教育对于他来说就是背书和服从。前公共教育部长朱勒·西蒙先生写道:“学习课程,把一种语法或一篇纲要牢记在心,重复得好,模仿也出色——这实在是一种十分可笑的教育方式,它的每项工作都是一种信仰行为,即默认教师不可能犯错误。这种教育的惟一结果,就是贬低自我,让我们变得无能。”我们古典教育中的全部弊端,尽管它只能培养出心怀不满和不适应自己生活状况的人,但是向人灌输大量肤浅的知识,不出差错地背诵大量教科书,毕竟能够提高智力水平。但是它真能提高这种水平吗?不可能!生活中取得成功的条件是判断力,是经验,是开拓精神和个性——这些素质都不是书本能够带来的."

2. 征关于心理学的论文或读后感 1500——2000字

读《行为心理学》有感

没有没有原因的行为。
人的行为尽管错综复杂,但却是可以解释、可以预测、可以控制的。它具有可认识的发展模式,并受其自身内在规律的制约。
人快乐,是因为笑;
人伤心,是因为哭;
人恐惧,是因为战栗;
……
《行为心理学》的研究向我们揭示了左右一个人行为的人们头脑中的各种诡谲,由此我们可以认识到人的有机体内部始终存在着生命冲动的本能倾向,这种本能倾向乃是由于有机体受到环境刺激作用而激发,以这种本能倾向为基础寻求自身意象格局居中守正实际上策动着人们每一种行为。人的这种本能倾向或者通过简单理性在自然行为中获得满足,或者通过复杂理性在冲动行为、有意行为、幽默行为、攻击行为、嫉妒行为、反态行为、过失行为、退行行为、代偿行为、投射行为、补偿行为、升华行为、堕落行为、性行为、白日梦行为、变态行为乃至自杀行为中获得满足,或者通过第三条途径在梦的行为与心因性本能行为中获得满足,或者通过最后一条出路在精神病症中表现出来。
只要抓住了人所共有的上述要素,我们就能够比较清楚地认识人的行为,辨察人的内心欲求,而这正是解释人的行为、预测人的行为、控制人的行为的前提条件。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强行者有志,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欺诈成性的人往往都以人人相欺之类来为自己辩护,敌意心强的人总是想他人在憎恨自己;
将要背叛的人言辞惭愧不安,内心疑惑的人言辞杂乱无章,善良的人话少,浮躁的人话多,污蔑好人的人言辞游移不定,失职误事的人言辞迂曲不明;
勇敢的人刚毅,可以用愤怒激怒他们;智慧的人有谋略,可以用信义说服他们;仁德的人不虚假,可以用正义责难他们;位高的人轻权,可以用奉承左右他们;财大的人轻利,可以用名望威吓他们;贪婪的人重财货,可以用物质引诱他们;不肖之徒容易被吓住,可以用危难去吓唬他们;愚昧的人不通事理,可以用表面的诚信去引导他们;
跟智慧的人说话要靠渊博,跟笨拙的人说话要靠强辩,跟善辩的人说话要靠扼要,跟高贵的人说话要靠气质,跟富有的人说话要靠高雅,跟贫穷的人说话要靠利害,跟勇敢的人说话要靠果断,跟卑贱的人说话要靠谦恭,跟负过的人说话要靠鼓励,跟上进的人说话要靠锐意进取。
对人的行为的研究永远是一门深奥的学问。光了解人所共有的诸要素还显然不够,我们还必须循此而进注意人与人之间的基本区别,运用人的性格分析的基本知识去成功而有效地理解人的行为,揣度人的心灵深处的欲求,而这正是解释人的行为、预测人的行为、控制人的行为的关键。
一旦我们掌握了人所共有的诸要素,能够“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告之以祸难而观其勇,醉之以酒而观其性,临之以利而观其廉,期之以事而观其信”,精于揣情摩意分析一个人的性格,对一个人的性格的微妙之处能够做到概要的了解,懂得什么样的刺激在什么样的情境下作用于一个什么样性格的人会引起什么样的反应,效法一个人的内部动力系统运行的道理我们就不难知其所图,明辨引起一个人活动以及维持已引起的活动并促使该活动朝向某一目标进行的内在作用亦即动机所在,理解一个人特定的行为和言谈究竟意味着什么进而发掘一个人行为背后所隐藏的意义,从而以相当的精确性来解释人的行为。同时与人谋事只要我们能够“知其习性以引导之,明其目的以劝诱之,谙其弱点以威吓之,察其优势以钳制之”,时刻留心不忘其所图,我们同样也就不难一眼把人看穿,料定一个人在某种场合下将为何行动以及会如何行动,从而以相当的合理性来预测一个人的行为,以相当的有效性来控制一个人的行为。

3. 求一篇有关心理学方面书籍的读后感

《心理学与生活》读后感 (2008-05-06 01:50:11)
标签:杂谈 分类:本科作业

这本书给我的第一感觉是一本很实际、很基础的心理学入门书籍,如果想了解一些心理学最根本的知识,看这本书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是本最普通的心理学书籍,里面没有心理测验、没有心理故事、没有人力资源、社会任何一个方面的专业内容。它能让一个对心理学毫无所知的人,有能力一步一步的走进心理学更深奥的世界。看了这本书,让我发现原来生活真的到处都有心理学。

它就是一本心理学最根本的书,但是却很全面。这本书有十八章,主要介绍了生活中的心理学、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学习与行为分析、智力与智力测验、理解人类人格、心理障碍、心理治疗、社会过程与关系、社会心理学与社会文化等内容。书中还包含了由600余条词汇及解释构成的“专业术语表”、2000余条“参考文献”以及近1000条“人名和主题索引”,对教学、研究和学习都极具参考价值。

我很喜欢书中特别设置的一些专栏,比如“我们如何知晓”这个专栏,它介绍了200多个经典的心理学实验,让你知道心理学的一些结论是如何得出的,而这些结论通常加深了我们对人性的理解。

还有“生活中的心理学”这个专栏,把心理学和我之间的距离拉近了很多。看看这些题目吧:“幸福感的遗传性”“青少年在想什么?”“感觉和知觉组织的分离”“清醒梦境的试验事实”“你无法忽视数字的“意义””“在“疯狂“的地方做个正常的人”———原来,你每天都用得到心理学!

“21世纪的心理学”这个专栏也很好,介绍的是心理学中那些前沿性的研究课题,把有兴趣的学生引向心理学的新领域。在那里他们将开疆辟壤,施展抱负,为人类了解和改善自身做出贡献。

要学习一种知识,就象是在一个陌生的地方行走。你可以跟着别人的指示走,而不管对错;也可以自己摸索着走,看看运气好不好。但是,最好的方式是有一张地图,让自己知道自己在那里,这个陌生的地方到底有多大,有多少条路,然后你选择你喜欢的道路走下去。这本书就是心理学世界的地图,它没有把所有的知识给你,但是,它给了你全貌,给了你路径,要了解心理学,这本书足够了,要想要深入,这本书也告诉你该如何寻找道路。

对于初学者和对心理学有兴趣的任何人来说都是一本非常不错的书,本书从生活入手,深入浅出的与心理学知识联系起来,让你在不知不觉中领悟到心理学的魅力,从心理学的角度讲述生活中一些习以为常但又从没注意过的生活琐事,能帮助你逐渐产生对心理学的浓厚兴趣,学心理学的都该读一读这本书。它教会了我如何思考,如何去分析人类的心理现象以及由此决定的行为方式,我觉得这是最大的裨益。

4. 与心理学有关的书的读后感至少200,每多100就再加5分,最多1000字!!

《心理学》读后感
心理学是一门与人的生活和工作息息相关的科学,读来获益颇多,就心理学本质而言,它是一门帮助我们正确处理认知与行为、自身与环境、工作与人际关系等问题的实践科学。
近来看了一本心理学的书,最有感触的一句话就是:把“要我做”变成“我要做”。
“要我做”就是一个人在工作的时候缺乏主动性,总是在生活所迫或者别人的催促下不得不做自己的工作。如果一个人缺乏对生活的热情和主动,就会被动的接受一切,在生活和工作没有目标,看不到前途,物质和精神得不到满足的情况下,人的懒惰的本性就会被激发起来,就会处处“要我做”,如果在一个单位人人都处于这样的状态,开展一项工作就会变得很困难,个人和集体的发展就会受到严重制约。那么,如何才能把“要我做”变成“我要做”呢?《心理学》这本书给我们开出了一剂温良的治病药方。
心理学在人的激励方面分析的很详细,就是如何激发个人的积极性,首先就是确定正确的目标。人活着要有理想,有奋斗目标,不然就会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成功:简单的说,就是目标加上进取心,有人安于现状,只想维持现状,采取“守”的态度,时间久了就会变陈消极的态度,失去积极的动力,人生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所以必须要设置向前看的目标,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追求卓越,追求更好,时时努力超越现在的自己,才能不断进步,才能离成功更近一些。
心里学家马斯洛指出,人类的基本需要可以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自尊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其中自我实现的需要建立在其他需要的前提之下,在工作能够体现自我价值,变成了一种兴趣的时候,人就会以工作为乐,而不是以工作为负担,一旦工作变成了一种兴趣,就会变被动为主动,“要我做”也就顺其自然成了“我要做”。
保持一种乐观向上的积极心态,让自己时时拥有快乐的感觉,凡事不斤斤计较,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学会感激,只要健康和活着,就是上天最大的恩赐,就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自己应有的一切。
在现实社会和工作中,一个人满足了基本需要以后,就要给自己定目标,思考和理解自己生活工作的目的是什么,意义如何体现,怎样让自己的心情快乐和轻松,怎样用积极的心态去对待挑战和麻烦,在反思的过程中,“要我做”也就逐步转化为“我要做”。

5. 求个心理学的书观后感2000字的,要原创。谢谢,急!!!

推荐个网站蓝心网可以去看看

超个人心理学及相关书目推荐、部分书籍读后感
----巫小仙

超个人心理学是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在美国兴起的一种心理学流派。

在心理健康研究中,主流心理学主要以病理学为依据,认为心理健康只不过是身体上“没有病”而已。超个人心理学则认为心理健康包含着更高的要求,是人的内在潜能和价值的最高实现,达到身心健康长寿、超凡脱俗的境界。

对于超个人心理现象和神秘的内心体验的研究,主流心理学要么认为它毫无意义、要么斥之为病态的或宗教的。超个人心理学则认为病理的自我分裂和超越自我的非认同是有重大差异的;并且认为所谓神秘体验中也存在着科学真理。科学心理学不去研究,那就只能让位给宗教。

针对主流心理学的这些不足,马斯洛、萨蒂奇、格罗夫等人多次协商,决心建立“第四种心理学”,即超个人心理学。1969年春《超个人心理学杂志》创刊,1971年超个人心理学会正式建立。其主要代表人物除上述三人外,还有塔尔特(C.Tart)、沃什(R.N.Walsh)、威尔伯(K.Wilber)、克瑞普纳(S.Krippner)、阿玛斯(A.H.lmaas)等人.

超个人心理学关心的是那些与“终极的人类能力或潜能”有关的心理学方面。萨蒂奇曾指出:“这种新出现的超个人心理学(第四势力)特别关注对成长、个人和种族的超越需要、终极价值、统一的意识、高峰体验、存在价值、神入、神秘体验、敬畏、存在、自我实现、本质、极乐、惊叹、终极意义、超越自我、精神、一体性、宇宙意识、个人与种族的协同一致、最高的人际了解、日常生活的神圣化、超越现象、宇宙的自我幽默和嬉戏、最高的觉知、反应与表达,以及相关的概念、经验和活动等实证的与科学的研究,对它们的认真贯彻实施和研究发现”。

超个人心理学有三个关键性主张:第一,超个人心理学家认为人除了生理和心理两个层面以外,还有精神(或灵性)的层面;第二,超个人心理学家揭示一般人的自我迷失。大多数人盲目和错误地认同自己所扮演的某种角色、自己的人格、自我观念,或认同自己在平常清醒的意识状态下所含含糊糊觉察到的所谓“我”,但这些都不是我之所以为我,也就是说,都不是“真我”;第三,超个人心理学家强调,每个人都不是绝对独立的个体,而是属于“大我”,并置根于“大我”的,因此,人的使命不只是人本心理学所强调的自我实现而已,人还需要自我超越。

对我而言最迷人的就是威尔伯的著作。

初读时就与人曰:我只承认两个天才,一个是写《丹东之死》的毕希纳,另一个便是威尔伯。只惜毕希纳这等人物二十四岁即死于高热,不再得见其他著作。如今怕是只承认威尔伯一人。

通达广博的威尔伯以整合观点为核心,凭借深入到底的洞悉力和几乎恐怖的归纳整合能力,提出了诠释法界构成演化的二十条法则、四大象限、从长青哲学的大存有连上发展而来的意识光谱等基本概念,展示了能同时容纳科学、宗教、艺术、社会、哲学、个人内心成长、灵性擢升等各方面的统观知识体系。由此揭露了许多领域有意或无意忽视其他方面,这样排他的封闭、狭隘和傲慢,最终造成自身体系的崩毁坍塌。

他所谓“定位归纳”法的关键观念在于:各种不同的知识领域在纯抽象的层次上,其实是相互融通的。将各种领域的相对真理提炼归纳,串连成紧密相系的网状纲要,可由此照见较为狭窄的途径中的不完整。

玛丽琳的《宝瓶同谋》和威尔伯的《万法简史》都是让译者苦不堪言的“硬书”,横跨各大领域,以纯粹的理性研究态度切入意识领域,视野开阔,对资讯的处理和思考的深入精密着纵横捭阖,对普遍存在的盲信、崇拜、教条、传统的狭隘以及被扭曲得面目全非的理论和观念有着强大的除旧布新作用。

毫不夸张地说,那是难以概其纲领叙其精妙的。绝不是我这样几笔带过能够展示筋骨的,顶多只是描其皮相。

《万法简史》里威尔伯试图定位诠释整个“法界”的气魄令人咋舌,所谓“法界”是包含了物质、生命、心智、灵魂和灵性等所有存在领域的定性本质与过程。他提出二十条法则,如法界由全子组成,所谓全子,既为整体又为更大整体的部分。全子沿着一定的秩序演化,谓为“全阶序”……等等。

由个人、集体、内在、外在组成的这看似思考范畴极其简单的四大象限,填充后且不敢说是最严密周到的考量体系,但确定的是,展开了一幅截然不同的知识地图,比以往支离破碎上的傲慢要开阔宽容得多。

在这几个基本概念的支撑下,他探讨了远古、魔幻、神话、理性和存在期的核心观念的发展脉络,尤其理清了长久以来存在于各领域的“前成规期”和“后成规期”(前和超)的混淆,以及各种现代与后现代典范里或明显或微妙的二元对立议题。

额外值得一提的是,他对定性式术语挑剔得近乎苛刻的选择,很大程度地昭示了,如今使用的语言系统是如何僵化了我们的思维,将我们带入了狭隘的境地。

但读来击节赞叹,如获至宝,非但不觉艰涩枯燥,反而觉得像熠熠生辉的明珠,本散落四处,现终被一双用心的手拾起串联,美得光芒四射。

有时甚至觉得自己以前在不少领域浮光掠影地涉猎,仿佛只等待着有朝一日与这般书籍的邂逅。于是零乱散落的知识碎片像遇到一只魔棒,轻轻一挥调遣,各自归位,整个的知识结构震颤抖动,渣滓簌簌落下,杂乱残缺而僵固的认知结构整合成具有更好弹性的新结构演化,并将持续演化。

契合之处实在太多,难以细述,只一点于我尤其重要。“究竟有没有这样的本源存在,能消解和否定各种由此延伸发散并固置的价值意义,而不是被各种观念所抽象掉?是否它的核心在于有流动着的、生发性的否定力量?如有,如何跳出先验范畴和已有概念的阴影,去追溯这种个人真实性?”

这个问题现在仍旧没有解决,只是我终于清楚明白我那时始终觉得不对劲的重点——我寻求和相信的,是那冠以千名的,本体、道、梵、谛、空性、上帝、绝对真理等的个人真实体验,我要弃绝的是对这种体验扭曲了的诠释。用柏拉图的洞穴比喻,则是,我寻求的是真正的光明,而不是光明的投影。

而威尔伯带来的是我态度的转变——只要放下盲信,一直保持辨别,这投影也就是入口所在。各种诠释都可为我所用。

“我所寻找的,正是那寻视的。”
(二)
《恩宠与勇气》被称为威尔伯难得的感性之作,以他和妻子崔雅的灵修之路贯穿始末,由崔雅的日记、威尔伯的补充注解以及学术议题组成,一则动人心魄的爱情故事在“伟大的智慧传统、静修的本质、心理疗法与灵修的关系,以及健康与治疗的本质”(威尔伯语)的主题表达中,荡气回肠地演绎。

美丽聪慧的崔雅,有着十多年的灵修基础,已认为自己可能一辈子都遇不到适合的男人,却在三十六岁那年遇到了“梦寐以求的男人”——小她两岁,身高一米九五、光头、长相犹如外星人的超个人心理学者肯。俩人一触钟情,第一次见面就感觉奇妙,仿佛生生世世都在寻找对方。两周后决定结婚。却在新婚几天后发现崔雅患了癌症……

这戏剧化的开头简直像一个童话故事的初始。也是我“梦寐以求”的——一个契合的灵魂伴侣,一份能全方位深入并促进彼此发展转化的关系。

真正吸引我的,除了书中对以上那些主题纯理论的介绍探讨,便是在崔雅在面对种种挑战——癌症、身心反应、情绪起伏、夫妻间的龃龉——时,对自我的坦诚得接近赤裸的自省和剖析。

在崔雅和肯的身上都发现了不少自己也有的特质,综合起来是过于阳性、倾向于做而非存在的价值观;对理性、智虑的执著;强烈的掌控欲; “喜欢在最简单的事物上编织理论”;对“由理论、逻辑、概念与符号组合而成的理念的阿波罗世界”的热爱……

有了这样的印证,随着俩人赤诚地一步步自我揭露、剖析和转化,尤其是阅读俩人身心灵都落入泥潭的艰难时期的叙述,我很多深埋的意识也随之曝光,辅以阿玛斯强有力的威胁和干扰,开始自我转化与自疗。

读到最后,崔雅接纳和承担了生命中的种种磨难,通过爱与慈悲的修行,保持了静定、喜悦、自在并充满着生命力的精神状态,并透过磨难转化自我,最终解脱。而肯也从放弃自己的事业、五年随侍左右这样无私的奉献中,了悟了无我和解脱的真谛。

读到接近末尾时忍不住流泪,完全读毕,心中却是一片纯然的温暖平静。

<三>

阿玛斯“钻石途径”的理论基石,在我看来几乎足以概括所有非后人本心理学的“坑洞”理论。

此理论的核心在于:刚出生的孩子和本体是合一的(当然,这种不能分辨的合一与后来证悟了的合一,完全不是一回事),因为童年某些创伤经验、与环境互动中的艰难造成了失去和本体某些面向的联结,会造成某些坑洞。而一旦隔绝了本体中的能量、热情及价值感,我们势必会感到虚弱、匮乏和不满足。无法安住在匮乏感上,会造成两种倾向——逃避倾向,补洞倾向。

补洞倾向往往是被我们的自我和整个社会所认可的,它促使我们向外追寻各种的肯定、赞美和支撑,来自父母的、朋友的、爱人的、工作的、地位的等等。一旦那个用来补洞的对象发生改变,会立刻带来不安全感,这时就会企图固定对象在原位,以维持洞被填满的暂时满足。(这简直可以用来分析所有的关系,无论是人与人之间还是人与物之间)

整个社会就这样建立在补洞的基础上。男性往往表现为追求事业的成就,极端的则拼命追逐金钱、权力,女性多表现为对一份稳定的关系的追求,极端些的病态依赖伴侣。

我们都希望被爱被关注被肯定,由此来维护自我的安全感和价值感。这份对价值感、安全感的需求隐藏在我们的一言一行上——穿衣打扮,说话措辞,顺服他人和社会的要求。

依照社会标准顺服地存活,其实是和大家一样地补洞,总是安全而容易的,不会受到排斥。若一个人不以一般的方式来补洞,甚而不补洞,必然会威胁到别的补洞的人,让补洞者更明显地感到自己的匮乏,从而引来对他的排斥和攻击。

而被人否定和贬抑(尤其是亲近的人)时,都常常不舒服,会自动护卫和反击。因为底端是对孤绝、被抛弃的恐惧,通过自我防卫机制的处理,通常表现为通过否定对方(批判、攻击、说服),以否定对方对自己的否定。

补洞倾向从本质上而言,也是一种逃避。我们从来都无法安住当下,完全地去经验那份匮乏和不满足,用各种事物、追逐、游戏来打发时间,为自己设立一个又一个目标企图获得些许安稳的确定性,将意义赋给外物——工作、爱人、兴趣,用忙碌来使自己对匮乏的感觉迟钝,以求得暂时性的虚假满足。

而真正的喜悦、满足、意义、力量、爱与慈悲都是来自本体。

阿玛斯在“钻石途径系列”的第二章就介绍了如此完备的“坑洞理论”,他系统的现代心理学知识和丰富的个案知识,即使不涉及深层次的灵修方面,说服力也是很强大的。他对心理议题的探讨客观得简直无情,促使我反观自照,努力保持对自我的觉察。

初读时心中滋味复杂,苦乐交陈,有几个晚上烦躁不堪,几乎恨不得把书狠狠砸出去。它一方面揭露性过强、印证极多,另一方面威胁实在太大,剧烈动摇了私我的根基。

我读书一般都容易读得兴奋,阿玛斯的书每晚却读得我很快困倦,巴不得早点丢了睡觉,也是不愿意面对自我真相的一种逃避。

在断断续续保持了近一个月对内心状态、情绪生灭的觉察后,终于可以承认这个真相:我和绝大部分人一样,基本每天的行为、念头和情绪都是一种近乎自动化的机械反应,它的构成机制十分单调,只有恐惧、欲望和自我防卫三个基本单位,以抗拒为关键演化点,遇到外在刺激时,可以表现和发展出各种花样:逃避、期待、兴奋、压力、耽溺、焦虑、愤怒、沮丧、悲伤、嫉妒、仇恨、认同、谴责、批判……通过投射和外界紧密连接,和过去的经验组合成“人格”这个冒牌货。

我们习惯以各种各样的身份包裹自己,而所谓的“自我”只是被恐惧、欲望和自我防卫机制所掌控、由一堆旧有观念、记忆累积而成的机械反应物,“自我”还浑然不觉感觉良好。

这完全不是抽象的理论,而是最细致真实的个人体验,在意念的升起之处目睹所得。

认识到内心的混乱破碎并不亚于外在世界,甚至本就是一体,所谓外在世界的种种都只是内在意识投射和扩张的结果——这实在是让人难受的事,震撼比以往看见这个社会的愚钝腐烂更大。毕竟我们习惯主客对立,事不关己。

尤其憋屈的是,阿玛斯把意识上所有的问题追溯下去,都归结为“和本体某个面向失去了连接”,本体这个个我压根没见过没体验过的内在宝贝,不可能不接受我的怀疑。

调整好心态,放下抗拒来读阿玛斯,斩获颇丰。他是充满洞见的灵性导师,用通俗易懂但深具穿透力的语言来探讨各种议题。

最关键的是,他和克里希那穆提都使我从那个理念的阿波罗世界回归到最切身的体验和认知转化上。让我意识到,智性的进益如果没有心灵的修炼配合,是一种极不平衡的畸形发展,而无论是日常生活还是我的文字世界,竟然都建筑在我对内心的整体结构和自身局限几无所知的情况下。

若能保持觉察,大部分时候的经验都是正向的,都是能够拓展出空间,并在偶尔安住当下的瞬间体味到空寂里的平静与喜悦。坚持了十来天后,就能很快识辨出自我紧缩的倾向,不止觉察到心念的走向,也能捕捉到它对身体的影响(对我是往往带来肩颈部位的紧张和僵硬)。

再配合以罗伊的情绪平衡技巧,辅以腹式呼吸,抓住身体不适时使情况糟糕的关键点——升起的第一个抗拒念头,颇能缓解不舒服条件反射式的紧张和抗拒。

但我远做不到“无拣择的觉察”,无法不以自己的认知去评断干扰,最好的时候也只能目睹着自己念头的升起,并目睹自己对念头的抗拒,因抗拒而升起嗔意,觉察到嗔意,又生出对嗔意的恼怒,再是觉察恼怒,升起对恼怒的恨意……这一细微迅速而永远上演的模式。

最糟糕的时候则是深陷其中无法自拔,因为觉察到自我防卫的机制有多么顽固和难以抵抗,它一层一层地敷在恐惧和欲望的双面体上,露出狰狞的嘴脸朝我得意地笑。于是会连续产生——愤怒、自怜、投射、批判、自我认同、压抑、否认以及企图以理性分析转移注意力——等各式各样的逃避方式,被意识到后,情绪只会更加糟糕,愈演愈烈。

用威尔伯的比喻,这好像冻疮,本来是冻着的,因为麻木迟钝反而不觉得痛,现在解冻了一部分,开始痛得受不了。问题没有解决,敏锐程度增加,只增了痛苦。

这样的问题,是只能独自面对的,无人诉说。

无人可诉说的原因在于:

一、我觉得棘手的这些问题已经超出一般人关注、思考的层面,如要阐释,则牵一发动全身,要迅速介绍足够的背景知识网络是不可能的。

二、否定、反叛和转化某个东西的力量,来源于更强大事物作为后盾。我窥见问题,必也窥见可能的明光。而诉说的对象很可能不见明光只闻问题。

三、即使诉说的对象有诚意和耐心了解问题本身和背景知识脉络,但它们太具威胁性,攸关紧缩着的“私我”的生死,教人难以接受。

而无论诉说的内容为何,诉说本身就是一种寻求肯定的企图,说给不懂的人只会增加自怜和愤怒,于事无补。

但不论是从短期还是长期去看,这一意识的觉察和转化自疗初始,都是必要且有利的。

我承认,某些最根本的“傻问题”,比如“我是谁”“我为什么在这里”“活着的意义是什么”,我一直不知道答案,且不知是否有能力找寻答案。但这团问题的火焰我想让它一直燃烧下去,烧掉所有的无明,用各种各样的观察和学习喂养它,而不是试图以任何外来的答案熄灭它,不管是社会的、宗教的、文化的还是证悟者的。以免陷入自以为知的浑噩生活。

提炼归纳出想要对治的四个主要问题为:

一、强烈的掌控欲(底端隐藏的不安全感)

二、投射问题(批判性、攻击性、意义感)

三、合理化自己的严重倾向(自动防卫机制)

四、明知有些习惯是自身发展的阻碍,大部分时间仍旧保持着(惯性和惰性)

6. 读心理学书后的感想

哈,还有这东西?你多大,感想干什么用的,800都写不出来么,先用100写心理学的概况,再200写你看的书的概况,从前面简介抄点,有序什么的就最好了。然后,在用400写1-2个书里边的实例,最后再100谈谈你的收获就完了。
像“埃里克森说过,心理学有个短暂的历史却有着漫长的过去”这句我至少在3本心理学的书里看过了,超级废话。

7. 心理学名著读后感

[心理学名著读后感]1.弗洛伊德 弗洛伊德(Freud)是奥地利医生,精神病学家,作为一个治疗精神疾病的医生,弗洛伊德创立了一个涉及人类心理结构和功能的学说——精神分析学,心理学名著读后感。他的学说以及对人类心理隐藏的那一部分的深刻理解,开创了一个全新的心理学研究领域,从根本上改变了对人类本性的看法。 在很多时候,一个人最难认清的其实就是自己,一个人最难改变的也是自己。所以有这么一句话:解决自己就是解决上帝。“我是谁”这是一个亘古不变的命题,弗洛伊德以其“无意识”理论作出了新的解说。尽管他的无意识学说存在明显的局限,但它丰富了“人”的内涵。弗洛伊德认为,无意识“是一种不能为意识所知的特殊心理活动”,这种心理活动虽然不为人所知,却是一个具有巨大能量的心理系统,在人的心理和人格形成过程中,无意识起决定性的作用,无意识才是人的心理的本质和真实。 人无完人,在这个不断发展的社会,可以说,我们绝不可能找到一样完美的事物,同样也不可能找到一个完美的人。哪个时代都会有伟人存在于这个世界,但于我而言,伟人不是完人,伟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在他的一生中他创造了前人所没能创造出来的东西,坚持了常人难以坚持的信念,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2.荣格心理学是主观性极强的学科,它的理论必然根植于个人的先天个性与后天环境塑造。因此,心理学才有了那么多流派,那么多截然不同的方法和观点。读荣格之前,我对于他的了解仅限于一些理论和观点。至于他的生平和个人经历,我是一无所知的。我极其渴望了解荣格究竟是一个怎样个性的人,他经历了哪些生活事件,才成为了后来的他,才创造他的种理论,读后感《心理学名著读后感》。荣格出生在基督教家庭,父亲是牧师。荣格的一生都受到深刻的宗教影响,包括他对于梦、幻觉、神话的种种思考。荣格从东方哲学中得到了许多启发和智慧。不难发现,荣格的阿尼玛和阿尼姆斯的原型,与道家中的阴阳之道异曲同工。从庄子的仰慕者印度哲学家奥修的理解中 “成为一个整体的人——试着去体味这个整体意味着什么。每个男人和每个女人都具有双重性,没有一个人只是男人或女人——他们不可能这样——因为父母的一方是男人,父母的另一方是女人,你继承的是他们双方的东西——一半对一半。”他在儿时曾坐在一块石头上,心里想着那块石头正在说“我”。他的这一幻觉与庄子的梦蝶同是自我意识与潜意识颠倒了关系,把潜意识表现为经验人格的制造者。这种颠倒的含义是,在“另一方”的见解中,我们的潜意识的存在是真正的,而我们的意识世界则是一种幻觉,一种为专门的目的而设计的表面的真实,就像梦一样,只要我们还在其中,他就是一种现实。被集体潜意识的巨大影响震撼到的同时,我也为沙盘强大的内心投射能力所折服。因为无论你是天真的儿童抑或城府满腹的成人,无论你企图掩饰抑或不善表达,无论你曾经设想过多少遍你想要做出的沙盘,甚至在脑海中勾画出最小的细节。你依旧会在这个过程中,不自觉地被内心引导着,做出它想要展现的沙盘,成为它的一面镜子。现代社会,我们越来越习惯去压抑本能,我们告诉自己要理智、富于技巧、举止优雅、自制隐忍,于是,我们的潜意识极少有机会表达它的意愿。当这种不合理的压抑产生失衡,导致巨大的自我意识,以及如同弹簧般被紧紧挤压着的潜意识。这种意识与潜意识极端的对比冲突便会产生种种心理问题。对于人的精神和身体都造成恶性的影响。当你真诚坦然地对待自己的内心时,它亦会真诚坦然地对待你。荣格说:“我的同时代人无法领悟我的幻觉的意义,因此他们看见的只是一个匆匆赶路的傻瓜。”希望我们这个时代的人,能够关注与热爱自己的心灵,而非仅仅是物质层面的追求,多领悟自己的内心——通过梦和幻觉,通过他们更加地爱自己,只有懂得爱自己,才会爱别人! 〔心理学名著读后感〕随文赠言:【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农夫不会剥下一粒玉米,如果他不曾希望它长成种粒;单身汉不会娶妻,如果他不曾希望有孩子;商人也不会去工作,如果他不曾希望因此而有收益。】

8. 关于《内向者'心理学》1500字的读后感

《内向者心理学》读后感,观感,书评:一直以为我是一个孤独的人
2014-05-23

文/淘多金
幸福快乐的首要之点,就在于一个人愿意成为他自己。 ——Erasmus 在成长的过程中,我常常对自己感觉很困惑。我总是充满了各种各样让人很糊涂的矛盾。我是一个古怪的家伙。我在一年级和二年级时表现很差,我的老师都希望我重读。但是,到了三年级的时候,我就表现得很优秀了。有时候,我非常活泼且健谈,言谈干脆利落且有见地。事实上,如果是我熟悉的话题,我就可以滔滔不绝地说个没完。也有些时候,我想要讲话但头脑中一片空白。或者是我要在班上说点什么并举起了自己的小手——我的心怦怦地跳着,我可以提高占总成绩25%的课堂表现的成绩了——但是当我被老师叫到时,我想说的话却又跑到九霄云外去了。我的内心世界陷入了黑暗之中。我简直想钻到座位下面去。后来,我又出现了几次回答时犹犹豫豫、不清不楚,表现比我实际差很多的情况。再后来,当老师扫视全班想请一位同学起来回答问题时,我就运用各种各样的方法来躲避老师的目光了。我不能够信赖自己,我不知道自己会有怎样的反应。 更让我感到困惑的事情是,当我的确是在大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时,人们常常告诉我说我善于表达、言简意赅。而其他的时间,我的同班同学将我视作智力有缺陷似的。我认为自己并不笨,但是我也认为自己不是一个非常机敏的人。 我的大脑的工作方式让我大为困惑。我不清楚为什么自己总是在事情发生之后才有那么多的想法。当我对过去发生的某事发表自己的观点时,老师和朋友们总会以一种不悦的语调问我为什么以前不说。他们似乎认为我是故意隐瞒自己的想法和感情。我发现自己的想法就像是遗失的航空行李,它们迟了一段时间才到达。 当我长大之后,开始认为自己是一个神秘的人,沉默寡言、深沉、不喜欢抛头露面。许多次,我准备说点什么,但是没有任何人有反应。后来,另外的某个人可能说同样的事情,而他或她却会得到大家的响应。我在想,是不是我说话的方式有问题。在另外的时间,当人们听我谈论或宣读我所写的什么东西时,他们会用一种震惊的表情看着我。这种情况发生了很多次,我都对那种“表情”非常熟悉了。它似乎是在说:这些是你写的?我对这些反应感到心情很复杂:我喜欢受到认可,但是我又会因大家的关注而感到压力太大。 社交活动也会让我感到迷惑。我喜欢人们,而且人们似乎也喜欢我,但是我常常害怕外出。对于是否要在某次聚会或公共活动上抛头露面,我也会犹豫不决。我认定自己是一个害怕社交的人。有时候,我感到很尴尬和不舒服;但在另外的时间,我又感觉很好。即便是我玩得非常开心,我也总是眼睛盯着门口,幻想着穿着睡衣裤蜷缩在床上的情景。 让我感到痛苦和挫败的另外一个来源是我不济的精力。我会非常容易就感觉疲惫。我似乎没有我的朋友和家人那么多的精力。当我疲倦的时候,我走路很慢,吃东西很慢,讲话很慢,在与人谈话时也是时断时续。另一方面,如果我休息好了,谈话时我可以妙语连珠,从一个想法跳到另外一个想法,和我谈话的人都会感到难以应对。事实上,一些人会认为我是一个精力充沛的人。相信我,我过去不是那样的人(而且现在也不是)。 然而,即便我的步调很缓慢,我最后也实现了生活中大多数的梦想。我用了很多年的时间才发现,所有令我感到困惑的矛盾实际上都有其意义。我是一个正常的性格内向的人。这一发现让我如释重负!

内向者心理学》读后感,观感,书评:歧视无处不在,我们需要的是适应
2014-05-23

文/干啃方便面
人们从出生到死去,整个人生都在经历着歧视和被歧视的阶段。人对人、人对某一群体甚至群体对群体的歧视,这种涵盖不同范围和激烈程度的非理性关注往往会造成悲剧。在各种心理学行为当中,外向型性格成员对内向者的歧视似乎是无处不在的。
父母要求孩子必须进行的社交活动,其他孩子对内向儿童的质疑和疑问。这些看似生活中的小事,其实本身就是在将内向者置入了一个弱势、受质疑的境地。因此,按照一般逻辑来说,内向者的成长很艰难,成功更是困难重重。

但是在心理学家眼中却不这么认为。美国心理学博士,教育学家,作家,演讲家,心理临床医师马蒂•O.兰尼在《内向者心理学》中指出,世界上70%以上的成功者其实是性格内向的人,成功更青睐内向。 (读后感 www.bufuzao.com)
这本书与其说是心理分析书籍,倒不如归类为“生活指导类书籍”。作者通过临床案例和生活中的琐事向读者展示出了门类各异的内向者图谱:沟通困难、社交能力匮乏……不同类型的内向型性格成员在生活中有着不同的表现,但无一例外对群体性生活中的潜规则有着种种不适应。

内向者,自卑于自己的内向,羞怯、胆小、敏感、宅,却看不到自己冷静多思、谨慎专注、善于倾听、独立而有领导力;外向者,具有天生的进取心,性格决定他们将是社交和职场最前线的宠儿,但他们也会面临思维不集中、计划容易出现纰漏等职场大忌,同时还有模糊性格者的存在。
相比较于外向型性格,其他类型的成员更容易受到猜疑和误解。作者在书中提到,不同形态的社会都赞美外向性格的优点,而且,许多性格外向的人以怀疑的目光看待性格内向的人所展现的才能。让人感到悲哀的是,甚是性格内向的人自己都经常不能理解自己所做出的贡献。

在这里,马蒂•O.兰尼博士希望能够通过这部作品,重建内向型性格成员在大众心目中的形象,从而影响社会对他们的态度。本书也从另一个角度对各种不同性格成员进行了分析和探究。
和其他纯理论性著作不同,本书将内向者的成功经历作为了导向性内容,希冀通过这种方法向人们展示:内向者也能够走向成功,甚至比外向者的道路更加平坦和容易。此外,这些案例对内向者也具有很僵的激励作用。

作为人类建立在群体性生活的社交圈中的一员,外向者受到瞩目和称赞已经成为一种习惯。这种习惯带来的副作用毫无疑问会影响到大众对内向者的看法与态度。这种无意识的歧视已经充斥着整个社会,毫无疑问的,我们需要这本书来提醒大家,同时帮助大家来面对内向者。

希望这个社会不是让内向者适应,而是选择包容他们。

《内向者心理学》读后感,观感,书评:做一个安静的人也没有什么不好
2014-05-23

文/还是隐姓埋名吧
做一个自信的性格内向的人。享受生活。 适当休息。 欣赏您的内心世界。 做一个真实可信的人。 珍视您的好奇心。 享受心境的和谐。 享受独处。 对生活充满感激。除了这些,做做那些你以为自己做不到的事情。想说就说。迅速平息内心的怒火。对自己宽容不要作茧自缚。带齐必须的物品。恢复充沛的活力。用幽默展现自己阳光的一面。最重要的是,做真实的自己......

《内向者心理学》读后感,观感,书评:可以透析内向者的内心 很励志
2014-05-23

文/penelopeTIAN
在这个崇尚外向开朗,崇尚能呼群引伴的社会里,我常常感到困惑。我能感受社会也向我传达着外向更容易成功的概念。他们开朗幽默,口若悬河,人见人爱。初中一位我十分敬重的老师有天郑重的跟我说“女孩子还是要开朗一点才能吃得开。”这句话成为了我好几年的奋斗目标。甚至很多人都认为我其实还蛮活泼的,尤其是刚认识我的朋友。但我的内心承认这些都失败了。压力巨大。有时候在大自然中欣赏花儿的鲜妍姿态,或者看一整个下午的书,比呆在很多人的饭桌上让我感觉更快乐。

PS:这些都不是我写的,是我给你复制的,那样你会看着方便吧,我找了找基本也就这些了,你可以再找找。

9. 急急急!哪位大哥大姐能给我一篇关于心理学书籍方面的书评文章

我这有:

http://iask.sina.com.cn/b/12295254.html

书评:《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
作者:[美]卡伦·霍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