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理学法学 » 哲学概念词
扩展阅读
中国网络原创新人乐团 2021-03-31 20:26:56
党政视频素材 2021-03-31 20:25:44
厦门大学统计学硕士 2021-03-31 20:25:36

哲学概念词

发布时间: 2021-03-29 06:17:34

哲学的概念

“哲”一词在中国起源很早,历史久远。如“孔门十哲”,“古圣先哲”等词,“哲”或“哲人”,专指那些善于思辨,学问精深者,即西方近似“哲学家”,“思想家”之谓。 一般认为中国哲学起源东周时期,以孔子的儒家、老子的道家、墨子的墨家及晚期的法家为代表。而实际上在之前的《易经》当中,已经开始讨论哲学问题。
哲学的定义一直存有争议,这个领域随着历史而不断地扩张,且根据不同的时代对不同的问题兴趣而改变着。一般认同哲学是一种方法,而不是一套主张、命题或理论。哲学的研究是基于理性的思考,寻求能做出经过审视的假设且不跳脱信念或者只是纯粹的类推。不同的哲学家对推理的本质有不同的想法。
英国哲学家罗素对哲学的定义:
哲学,就我对这个词的理解来说,乃是某种介乎神学与科学之间的东西。它和神学一样,包含着人类对于那些迄今仍为科学知识所不能肯定之事物的思考;它又像科学一样是诉之于人类的理性而不是诉之于权威的,不论是传统的权威还是启示的权威。一切确切的知识(罗素认为)都属于科学;一切涉及超乎确切知识之外的教条都属于神学。介乎神学与科学之间还有一片受到双方攻击的无人之域,这片无人之域就是哲学。

柏拉图指出:“thauma”(惊奇)是哲学家的标志,它是哲学的开端。柏拉图满蕴深意地说:“iris”(彩虹,虹之女神,宙斯的信使)是“thauma”(惊奇)之女,并无误溯其血统。“Iris”(彩虹)向人传达神的旨意与福音,哲学是由惊奇而发生。在其注目之下,万物脱去了种种俗世的遮蔽,而将本真展现出来。由此,它把自己展现为一种真正解放性的力量。
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中说:求知是所有人的本性。人都是由于惊奇而开始哲学思维的,一开始是对身边不解的东西感到惊奇,继而逐步前进,而对更重大的事情发生疑问,例如关于月相的变化,关于太阳和星辰的变化,以及关于万物的生成。一个感到困惑和惊奇的人,便自觉其无知。
黑格尔认为:哲学是一种特殊的思维运动,哲学是对绝对的追求。“哲学以绝对为对象,它是一种特殊的思维方式”——黑格尔《小逻辑》。
爱因斯坦这样谈论哲学:如果把哲学理解为在最普遍和最广泛的形式中对知识的追求,那么,哲学显然就可以被认为是全部科学之母。
十八世纪德国著名浪漫派诗人、短命天才诺瓦利斯(1771—1801)关于哲学的定义:哲学是全部科学之母,哲学活动的本质原就是精神还乡,凡是怀着乡愁的冲动到处寻找精神家园的活动皆可称之为哲学。
冯友兰在《中国哲学简史》中提出自己的哲学定义:“就是对于人生的有系统的反思思想”。中外哲学的产生皆起源于疑问。
西学东渐哲学进入中国后,学界发生了中国本土文化中有无哲学的论争。其认为中国有哲学的人把哲学定义为关于宇宙和人生的基本思想。胡适在他的《中国哲学史大纲》指出:“凡研究人生且要的问题,从根本上着想,要寻求一个且要的解决”这样的学问叫做哲学。
对哲学的主题亦存在许多看法。一些人认为哲学是对问题本身过程的审查;另外一些人则认为实质上存在着哲学必须去回答的哲学命题。 后现代主义把哲学定义为创造概念的学术。 哲学所涉及的研究范畴是其它学科的总和,它给出对世界本质的解释,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接受者的世界观。 哲学是研究范畴及其相互关系的一门学问。范畴涉及到一门学科的最基本研究对象、概念和内容,哲学具有一般方法论的功能。 哲学和其他承述问题方法的差异是有批判性的、有条理的方法以及以理性为基础的辩论。 哲学是广义的科学,不涉及具体,其研究范围是具体科学的广义概念。

② 问几个基础的 哲学 名词及名句 的概念。(专家进)

给楼主一些应急答案,仅供参考!

1、理性一词是感性还是理性?“我”是主观还是客观?

2、至上,不是无限大,也不会是无限小,既然找不到最大,也找不到最小,那至上必定是一切根源,这根源好像数轴的原点,不论大小都依其展开。

4、这个问题应该放在问题3之前,没搞懂虚无主义,相对主义怎么解释与至上非至上关系?这两个主义,顾名思义!

3、认识层次上的差别。至上非至上相对,有与无对,是与非对。相对主义;虚无也是相对其他主义而言的。所有的关系都是一体两面。

5、楼主的提问缺少一个准尺,这个准尺是指楼主从哪个角度出发,去看待其他事物。如果用辩证的角度看,“理”从经验中来,比如贯例法和制定法的关系,事物都是阴中有阳,阳中有阴,一体两面。

6、单个看,所有事物是成住坏空一个循环,然后周而复始,所谓历史,就是我们认识的时间范围,之外的就叫无始无终。

⑴、楼主这么有慧根的人会不明白这个问题?楼主在提问时已经用了这种手法了,最基础的请专家进,这就是最简单的就是最复杂的,复杂是无数的简单,角度不同简单复杂定义不同,比如对陈锦润来说很简单的问题对我来说像天书。(生死问题,人生第一大事,我在最后说明)

⑵、马大哥没把话全说完,说进化,没说退化,说辩证,起个唯物的名不提唯心,既然辩证,就不能只提一面。人成为人是在成住坏空一个循环中的住,也就是进化到一定程度,人去认识人的历史,是以人存在为前提

⑶、就像我去解释这些给你,解释的浅,达不到意思,解释的深,比原文更难理解。老马的精彩是高雅艺术,大众未必喜欢或认为精彩,甚至根本不关心有这东东存在。楼主的句子中已经写的很清楚了,人是前提也是结果,直接译就是人是因也是果,以单个事物来界定因果范围这就是人的历史范围

⑷、见山是山,见山不是山,见山还是山。风吹旗动,旗动?风动?仁者心动。楼主先来告诉我什么是有,什么是无,答案也在最后附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下所答,可能非是楼主所问,即使我所答是楼主所问,也未能让楼主尽知我所说意,反而局限了楼主的思维。

我记得以前有这样一则故事,说一个老师每天教学生一个新的钢琴谱,一个比一个难,学生还没学完一个,更难的就来了,终于有一天学生忍不住了,问老师为什么给我们这么难的,老师叫他把最早的乐谱拿出来弹,学生惊讶的发现自己竟然得心应手。

所以楼主的问题,我的看法是 看看 佛经(特别是《金刚经》《坛经》) 《道德经》 回头看这些问题真的很简单!

举几个例

一为无量,无量为一,小中现大,大中现小。不动道场遍十方界,身含十方,无尽虚空;于一毛端,现宝王刹;《大佛顶首楞严经》

善男子。佛性无生无灭无去无来。非过去非未来非现在。《大般涅盘经》

佛告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金刚经》

如果有一个能够应付现代科学需求,又能与科学相依共存的宗教,那必定是佛教。——爱因斯坦

辩证法在佛教中已达到很精细的程度。——马克思

佛教徒处在理性思维的高级阶段。人类到释迦牟尼佛时代,辩证思维才成熟。辩证法最初来源于佛教——恩格斯

佛教的理论,使上智人不能不信。——近代思想家章太炎­

­在世界宗教中,只有佛教是切实地以系统理性的分析来考察生活中的问题,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世界著名学者巴格尔

­释迦牟尼真是大哲,我平常对人生有许多难以解答的问题,他居然早已明白地启示了。——鲁迅

佛教是历史上唯一真正注重和依据实证的宗教。——著名哲学家尼采­

先搞清楚我是什么,再来说生死:

世人认物为己,把这个无常的瞬间万变的身体当成是“我”,这种认身体为“我”是典型的物我颠倒,更问我死后......

身体会聚而生,当然也会散而亡,此亡非灭,试问物质和能量不生不灭,无增无减(爱因斯坦已经用原子弹证明了)我们也是物质和能量构成的,如果灭,灭到哪,无从来,从何灭?

肉体从来不是真正的我,为什么这么说呢? 婴儿时没有记忆没有自我意识,那时是“我”吗,如果人失忆了,那身体是“我”吗?如果人睡觉了,身体是“我”吗? 身体从来就不是我,“我”是神识--灵魂和身体的总称,身体只是灵魂的一种容器,人的生死只是容器形态变化,从肉体到中阴身,因业不同再各受别的报身,所以佛说的无我,是指我们不要物我颠倒,把身体当成是我,而忘失了真正的我--无生无灭的佛性。当然佛也讲过人身难得,这是告诉我们人的身体是修行很好的时机,很久也难报身成为人的,我们更要珍惜。而生死只是身体形态变化而,大虫穴而,非我,亦非非我,何以故,无身亦无灵故,体灵不二,是真我!

中阴身:很多人说没见过,根本不存在这样的身体。试问现代科学发现真空中充满了暗物质(占宇宙总质量约90%),有人见过不?无形的身体就不是身体?那空气是什么?

各种相对事物的辩证(有、无 大、小......)

大小、去来很难说清楚,就先拿有、无来说。以前认为无是什么呢,是真空吧,真空是什么?连空气也没有的就叫真空,对不?现在的科学却发现,真空中有大量的粒子和能量存在,宇宙中充满了暗物质。那真空这样看来也不是真空了。这说明在物质或者说在真实存在的层面上事物本身是没有“有、无”的。而是我们以我们认知去划分的。没有永恒不变的无,也没有永恒不变的有(见 http://ecz.blog.hexun.com/15766000_d.html中注解)

这样,大小就好理解了。对于我们能见的,我们分大小,但如果从比我们大无数倍的角度去看我们,我们可能只是在一个原子上面,一个沙漠可能就是宇宙了,而那种角度上我们的大小就不成立了。也就是说事物本身是一体的,我们站在不同的位置去从我们的位置开始划分它们才有大、小。这好比我们画数轴,其而两端或中间的小数等等都是无限的,数轴只是人为划分的标识而以。(见 从十亿光年到一飞米http://www.dianping.com/group/dollar/topic/42249)

过去和未来这是一对时间概念,要先讲时间是什么,时间是变化的累积,设在十亿光年来看,我们好像生活在原子中,而我们知道,夸子等我们所知的极小微粒,存在的时间是百万分之一秒,甚至更少,以至原子对撞机也难以搜集到,而相对于十亿光年来看,我们也只是百万分之一秒的存在。我们知道我们的身体每秒都在不断变化,却不曾想到,在我们细胞内的原子世界中的粒子已经经过了无数次的变化,生灭了。

更多相关链接
http://ecz.blog.hexun.com/17613435_d.html
http://ecz.blog.hexun.com/16638056_d.html

③ 哲学的概念是什么

在古希腊哲学一词有两种用法:一种是广义地把哲学看作是“各种知识的总汇”;一种是狭义地把哲学看作是研究世界本原或本体的学问,即形而上学。本原是指构成世界万物的根源、元素、始基或共同基础。具体事物有生有灭,本原没有生灭,本原产生万物,万物毁灭以后又回到本原。 后人根据古希腊伟大思想家对各种知识的分类,把研究有形体的自然现象的学问称为物理学,把研究世界本原等抽象对象的学问称之为“物理学之后”。我国近代学者严复根据我国古籍《易经系辞》上有所谓“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的说法,故把“物理学之后”一词译为形而上学,也就是哲学的意思。形而上学还有第二种用法,即近代德国大哲学家黑格尔首先赋予“形而上学”以新的含义,用以指非辩证的思维方法。我们现在的哲学原理以及实际生活中使用形而上学这一概念是指的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与方法。 以往的哲学家、思想家对哲学的认识与理解,不论是说哲学是“智慧之学”、“包罗万象的科学”,还是说哲学是支配、凌驾于其他科学之上的“科学的科学”,虽有其一定的合理性,即其实质是研究普遍性问题的学问,但却未能真正揭示出哲学的性质、对象和特点。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从古至今的一切哲学都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即世界观的理论形态,是关于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研究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最一般本质和规律的学问,是含有阶级性的最抽象的社会意识形态。为了正确理解和掌握哲学的含义或定义,需要正确认识几个关系。 从古至今哲学中的问题即矛盾很多,那么,贯穿哲学演变和发展史中最重要最基本的问题、任何哲学都不可能回避的问题、支配其他哲学问题的问题是什么?恩格斯对此作出了科学的概括和总结,他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可以说是精神和自然界的关系问题、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第二性的问题,即谁是本原、谁是派生的问题,谁先谁后、谁产生谁、谁离不开谁(谁依赖谁)的问题。对此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恩格斯指出:“凡是断定精神对自然界说来是本原的,……组成唯心主义阵营。凡是认为自然界是本原的,则属于唯物主义的各种学派。” 表象和概念中正确地反映现实?用哲学的语言来说,这个问题叫做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绝大多数哲学家对这个问题都作了肯定的回答。”是否承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这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哲学派别的标准。一切唯物主义者和彻底唯心主义者都是可知论者。

④ 哲学名词都有哪些

哲学有许多流派,每一种哲学 流派都会有自己的一套概念体系。具体的,可以通过《哲内学大辞典》查阅和容学习。
就马克思主义哲学而言,就有以下一些重要的概念:
No.1物质
No.2运动、时间、空间
No.3意识
No.4思维与存在
No.5主观与客观
No.6规律与自由
No.7辩证法与唯物辩证法
No.8诡辩论与辩证法
No.9辩证法与形而上学
No.10联系
No.1l发展
No.12进化与退化
No.13同化与异化
No.14个别与一般、特殊与普遍
No.15整体与部分
No.16相对与绝对
No.17原因与结果
No.18必然与偶然
No.19可能与现实
No.20现象与本质
No.21内容与形式
No.22矛盾
No.23对立与统一
No.24质、量、度
No.25质量互变规律
No.26否定之否定规律
No.27实践
No.28认识
No.29认识的过程
No.30真理
No.31价值
No.32唯物史观或历史唯物主义
No.33历史与逻辑
No.34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No.35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No.36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No.37阶级斗争
No.38科学技术
No.39革命与改革
No.40人民群众

……

⑤ 哲学词语解释

1、哲学,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是社会意识的具体存在和表现形式,是以追求世界的本源、本质、共性或绝对、终极的形而上者为形式,以认识、改造世界的方法论为研究内容的科学。 同时,在著名的科技融合体模型中,哲学处于该模型的顶端,汇聚并指导了具体科学,与科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2、起源
源自于希腊语φιλοσοφία(philosophia),意即“热爱智慧”。希腊文Philosophia是由philo和sophia两部分构成,philein指爱和追求,sophia指智慧。
“哲”一词在中国起源很早,历史久远。如“孔门十哲”,“古圣先哲”等词,“哲”或“哲人”,专指那些善于思辨,学问精深者,即西方近似“哲学家”、“思想家”之谓。 一般认为中国哲学起源东周时期,以孔子的儒家、老子的道家、墨子的墨家及晚期的法家为代表,而实际上在之前的《易经》当中,已经开始讨论哲学问题。
3、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的最高问题,是指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恩格斯在1886年写的《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书中第一次对此作出了明确表述。它的提出,为区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种对立的哲学体系、哲学派别以及对它们的客观评价提供了正确的标准。

⑥ 哲学上的“概念”是什么意思

概念是反映思维对象的、决定该对象之所以成为该对象并区别于其他对象的本质属性和分子范围的思维形式.概念的两个逻辑特征
内涵:概念对思维对象本质属性的反映.
外延:概念对思维对象分子范围的反映.
概念的种类有单独概念和普遍概念、集合概念和非集合概念、单独概念:反映只有一个分子对象的概念,是独一无二的.例:北京,长城,张三,中国体操队等.
专有名词,代词或批示代词都表达单独概念.
普遍概念:反映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分子的对象的概念.
例:花,诗人,律师,走,勤劳等
集合概念:把对象作为集合体来反映的概念.
( 由许多同类个体有机组成的统一整体)
例:中华民族,森林,工人阶级等
非集合概念:不把对象作为集合体来反映的概念
例:书,树,工人等
同一语词有时是集合概念,有时表达非集合概念
例: 集合概念(相对于一本本的书来说)
正概念:反映对象具有某种属性的概念.
例:等价交换,正义战争,勇敢等
负概念:在某一论域里否定意义的概念.
例:不等价交换,非正义战争,不勇敢等.
注意:有些专有名词虽然带有否定词,但不表达负概念.
例:非洲,无锡等。概念间的关系
指概念外延间的关系,有五种关系:
全同关系(北京与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
真包含于关系(长篇小说与小说)
真包含关系(法律与刑法)
交叉关系(科学家与医生)
全异关系(动物与石头 红与白等)

⑦ 写出至少五个哲学概念并阐释其含义

1、外化: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常用的哲学术语。在黑格尔的哲学中,外化指内在的东西转化为外在的东西,主要指物质由绝对精神外化而来。他认为,物质是“绝对理念”否定自身的结果,世界和人是“绝对理念”为了自我完成的逻辑发展的产物。在黑格尔的唯心主义体系中,理念是内在的东西,物质世界是外在的东西,理念到物质世界的转化就是“外化”。
2、唯名论:存在的事物都是个别的,心灵之外没有一般的对象。极端的唯名论认为共相只是名词,如果说它们是实在的话,这种实在不过是“声音”而已。温和的唯名论认为共相是一般概念,是心灵对个别事物的个别性质加以概括或抽象而得的,念只存在于心灵之中。
3、理念,柏拉图认为,理念是人的理智所认识的、外在的理智之中的存在。
4、逻各斯:意为言语、思想、思维、理性、比例、尺度等,一般指尺度、规律。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最早将它引入哲学,主要用来说明万物生灭变化的规律性。斯多葛学派借以解释自然运动的秩序,并赋予它“宇宙理性”或“命运”的意义。亚历山大里亚的斐洛认为逻各斯是“神的理性”。基督教宣传逻各斯是神创造世界的原型或真理等。在黑格尔哲学中,逻各斯是指概念、理性、绝对精神。
5、物自体:康德哲学的基本概念。指他自己臆想的一种存在于人们感觉和认识之外的客观实体。又译为“自在之物”、“物自身”。康德把它作为现象基础,认为人的感性认识是由于外物的影响作用才产生的。人们只能认识外物作用于感官时所产生的现象(表象)。人们承认了现象的存在,也就必然承认作为现象基础的物自体存在。在这个意义上,物自体是感觉的基础。

⑧ -哲学-一词代表着什么概念

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是社会意识的具体存在和表现形式,是以追求世界的本源、本质、共性或绝对、终极的形而上者为形式,以确立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为内容的社会科学。

Philosophia(哲学)是距今两千五百年前的古希腊人创造的术语。希腊语Philosophia是由philos和sophia两部分构成的动宾词组,philein是动词,指爱和追求,sophia指“智慧”。Philosophia(哲学)按其本义而言,乃是指爱智慧、追求智慧、追求真理。

从起源上说,哲学的智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从本义上说,哲学是一门使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是爱智慧或追求智慧;从功能上说,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的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和发展,知道人们正确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⑨ 概念哲学名词解释

一,基本类
1、哲学
亚里士多德认为哲学是“思想思想的思想”;胡适对哲学下的定义是: “哲学是研究人生切要的问题,从意义上着想,去找一个比较可普遍适用的意义。”哲学用以澄清概念、设定判准、建构系统,研究普遍的、根本的问题。包括存在、知识、价值、理智、心灵、语言等领域。人生的目的,自由的意义,爱是什么,善与恶,美与丑,幸福是什么……。一切以思维概念为主体的问题都属于哲学范畴。
2、形而上学
指研究存在和事物本质的学问,又称“第一哲学”。它是人类理性对于事物终极的原因的探索的一门学科。形而上学的主要问题包括:根本上有什么存在?它是什么样的?形而上学家们试图阐明人们用以理解世界的基本概念,例如存在、客体及其性质、空间和时间、因果和可能性。形而上学的主要分支学科之一是本体论,即对基本范畴及其相互关连的研究。另一个分支是宇宙论,即对本源、基本结构、本性、宇宙动力学的研究。
3、逻辑
逻辑来源于逻各斯概念,逻辑又称理则、论理、推理、推论。也是一种以客观规律作为依据的方法论和认识论。逻辑通常可分为三个部分:归纳推理、溯因推理和演绎推理。
4、教父哲学
教父哲学大约发端于2世纪,终结于6世纪。当时在基督教会中一批或多或少具有哲学修养的信徒,借用希腊哲学,尤其是新柏拉图主义和斯多亚学派的哲学,在理论上论证和捍卫基督教信仰,使基督教第一次有了相对统一和完整的教义,由于他们对教会的贡献,被教会尊为“教父”,即教会的父亲。
5、经院哲学
经院哲学分为早期、中期和晚期三个阶段。早期经院哲学仍然是奥古斯丁和新柏拉图主义占统治地位的时期,中期是经院哲学的繁荣时期,亚里士多德逐渐成为哲学的最大权威,晚期是被看作异端的唯名论盛行的时期,经院哲学式的理性主义从此一蹶不振。
6、辩证法
也译作辩证术,是一种主张多角度看问题的方法论。用论证的方式化解不同意见。它是在两个或更多对一个主题持不同看法的人之间的对话,目的是通过这种有充分理由的对话建立起对事物真理的认知。从赫拉克利特的朴素辩证法到苏格拉底时代的辩证术,发展到黑格尔时代形成体系。
7、智者派
古希腊时期的一个学派,又称诡辩派,由一群哲学和修辞学的教师组成,他们只为利益工作,最具影响力的是色雷斯的普罗泰戈拉。诡辩是一个用于欺骗别人的混淆或不合逻辑的论点,也就是外表上、形式上好像是运用正确的推理手段,实际上违反逻辑规律,做出似是而非的推理。

⑩ 哲学的定义是什么

哲学的定义一直存有争议,这个领域随着历史而不断地扩张,且根据不同的时代对不同的问题兴趣而改变着。一般认同哲学是一种方法,而不是一套主张、命题或理论。哲学的研究是基于理性的思考,寻求能做出经过审视的假设且不跳脱信念或者只是纯粹的类推。不同的哲学家对推理的本质有不同的想法。

1、英国哲学家罗素对哲学的定义:

哲学,就我对这个词的理解来说,乃是某种介乎神学与科学之间的东西。它和神学一样,包含着人类对于那些迄今仍为科学知识所不能肯定之事物的思考;它又像科学一样是诉之于人类的理性而不是诉之于权威的,不论是传统的权威还是启示的权威。一切确切的知识(罗素认为)都属于科学;一切涉及超乎确切知识之外的教条都属于神学。介乎神学与科学之间还有一片受到双方攻击的无人之域,这片无人之域就是哲学。

2、柏拉图指出:“thauma”(惊奇)是哲学家的标志,它是哲学的开端。柏拉图满蕴深意地说:“iris”(彩虹,虹之女神,宙斯的信使)是“thauma”(惊奇)之女,并无误溯其血统。“iris”(彩虹)向人传达神的旨意与福音,哲学是由惊奇而发生。在其注目之下,万物脱去了种种俗世的遮蔽,而将本真展现出来。由此,它把自己展现为一种真正解放性的力量。

3、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中说:求知是所有人的本性。人都是由于惊奇而开始哲学思维的,一开始是对身边不解的东西感到惊奇,继而逐步前进,而对更重大的事情发生疑问,例如关于月相的变化,关于太阳和星辰的变化,以及关于万物的生成。一个感到困惑和惊奇的人,便自觉其无知。

4、黑格尔认为:哲学是一种特殊的思维运动,哲学是对绝对的追求。“哲学以绝对为对象,它是一种特殊的思维方式”——黑格尔《小逻辑》。

5、爱因斯坦这样谈论哲学:如果把哲学理解为在最普遍和最广泛的形式中对知识的追求,那么,哲学显然就可以被认为是全部科学之母。

6、十八世纪德国著名浪漫派诗人、短命天才诺瓦利斯(1771—1801)关于哲学的定义:哲学是全部科学之母,哲学活动的本质原就是精神还乡,凡是怀着乡愁的冲动到处寻找精神家园的活动皆可称之为哲学。

7、冯友兰在《中国哲学简史》中提出自己的哲学定义:“就是对于人生的有系统的反思思想”。中外哲学的产生皆起源于疑问。

8、西学东渐哲学进入中国后,学界发生了中国本土文化中有无哲学的论争。其认为中国有哲学的人把哲学定义为关于宇宙和人生的基本思想。胡适在他的《中国哲学史大纲》指出:“凡研究人生切要的问题,从根本上着想,要寻一个根本的解决:这种学问,叫做哲学。"

(10)哲学概念词扩展阅读:

不论从思想意义上说,还是从学科意义上说,当代中国哲学建构的核心都在于诠释当代中国的价值和文化根基。围绕这个核心,至少有三个向度无法忽略:

一是现代世界的共同文化基础

二是中国的悠久文明传统

三是当代中国的复杂社会现实。

第一个向度涉及现代性问题,关系到如何把握现代世界的一般特点以及不同民族和国家之间相互理解和沟通的共同基础。

第二个向度涉及民族性问题,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为如何理解我们自身的文明传统问题。理解和诠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仅是金岳霖所说的“情感满足”问题,或者如一些人所认为的只具有形式的、工具的意义,而是关系到中华民族基本价值取向与社会秩序建构。

第三个向度涉及时代性问题,就是当代中国的复杂实践所提出的各种问题。哲学并不负责回答具体问题,但对这些具体问题需要整体性的理解,需要用一个道理把它们贯通起来。这种贯通是兼具现代性、民族性和时代性的贯通,应体现为不同形式和内容的思想探索。唯有如此,才能在不同视角的交融中孕育具有创造性的当代中国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