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理学法学 » 管理学时期
扩展阅读
中国网络原创新人乐团 2021-03-31 20:26:56
党政视频素材 2021-03-31 20:25:44
厦门大学统计学硕士 2021-03-31 20:25:36

管理学时期

发布时间: 2021-03-28 22:54:26

① 管理学发展阶段的划分

1、工厂管理--古典管理阶段

工厂管理理论基于科学管理, 以生产管理为主, 旨在提高工厂的生产效率。科学管理以经济人为对象, 遵循效率至上的原则, 强调工厂应该以制度管理来代替传统的经验管理, 而工人则应当以科学的方法取代过去已经习惯了的工作方式。

2、组织管理--当代管理阶段

梅奥的霍桑实验可以说是管理史上的一个分水岭。梅奥在社会人假设的基础上认为, 对金钱的需要只是工人想要满足的需要的一部分, 工人的大部分需要是情感慰藉、安全、和谐、归属 。

3、组织间管理--现代管理阶段

在组织管理理论日趋成熟之时, 学者们注意到: 虽然管理学已经建立在社会人的人性假设之上, 但员工却被局限在单个组织中, 并被作为组织人来看待。随着知识经济的不断发展, 人已成为知识的载体, 知识管理变得尤为重要, 知识和技能成了管理的核心问题。

(1)管理学时期扩展阅读:

从管理的二重性出发,着重从三个方面研究管理学:

1、从生产力方面:研究如何合理配置组织中的人、财、物,使各要素充分发挥作用的问题;研究如何根据组织目标的要求和社会的需要,合理地使用各种资源,以求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问题。

2、从生产关系方面:研究如何正确处理组织中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问题;研究如何建立和完善组织机构以及各种管理体制等问题;研究如何激励组织内成员,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实现组织目标而服务。

3、从上层建筑方面:研究如何使组织内部环境与其外部环境相适应的问题;研究如何使组织的规章制度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法律、道德等上层建筑保持一致的问题,从而维持正常的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② 管理学的发展经历的三个阶段是( )。

A,传统管理阶段。D,科学管理阶段。E,现代管理阶段。

科学管理阶段是指企业经营者在根据个人的经验和判断进行管理的基础上,总结提高,使之科学化、系统化而形成的理论。这种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的泰罗和法国的法约尔。

现代管理阶段是指从20世纪40年代以后直到现在的管理发展阶段。

(2)管理学时期扩展阅读:

管理是指在特定的环境下,管理者通过执行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职能,整合组织的各项资源,实现组织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 它有三层含义:

(1) 管理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它服务并服从于组织目标。

(2)管理是一个连续进行的活动过程,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就是管理者执行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职能的过程。由于这一系列职能之间是相互关联的,从而使得管理过程体现为一个连续进行的活动过程。

(3)管理活动是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的,在开放的条件下,任何组织都处于千变万化的环境之中,复杂的环境成为决定组织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因素。

从管理的二重性出发,着重从三个方面研究管理学:

1)从生产力方面:研究如何合理配置组织中的人、财、物,使各要素充分发挥作用的问题;研究如何根据组织目标的要求和社会的需要,合理地使用各种资源,以求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问题。

2)从生产关系方面:研究如何正确处理组织中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问题;研究如何建立和完善组织机构以及各种管理体制等问题;研究如何激励组织内成员,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实现组织目标而服务。

3)从上层建筑方面:研究如何使组织内部环境与其外部环境相适应的问题;研究如何使组织的规章制度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法律、道德等上层建筑保持一致的问题,从而维持正常的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主要用途

管理学是研究在现有的条件下,如何通过合理的组织和配置人、财、物等因素,提高生产力的水平;是社会组织中,为了实现预期的目标,以人为中心进行的协调活动调。

在一般意义上讲,它是通过采取某些具体的手段和措施,设计、营造、维护一种环境,包括组织内部和外部的环境,使所有管理对象在特定的环境中,做到协调而有序地进行活动。

③ 管理学的发展历史

1、工厂管理--古典管理阶段

工厂管理理论基于科学管理, 以生产管理为主, 旨在提高工厂的生产效率。科学管理以经济人为对象, 遵循效率至上的原则, 强调工厂应该以制度管理来代替传统的经验管理, 而工人则应当以科学的方法取代过去已经习惯了的工作方式。

2、组织管理--当代管理阶段

梅奥的霍桑实验可以说是管理史上的一个分水岭。梅奥在社会人假设的基础上认为, 对金钱的需要只是工人想要满足的需要的一部分, 工人的大部分需要是情感慰藉、安全、和谐、归属 。

3、组织间管理--现代管理阶段

在组织管理理论日趋成熟之时, 学者们注意到: 虽然管理学已经建立在社会人的人性假设之上, 但员工却被局限在单个组织中, 并被作为组织人来看待。随着知识经济的不断发展, 人已成为知识的载体, 知识管理变得尤为重要, 知识和技能成了管理的核心问题。

(3)管理学时期扩展阅读

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导致管理科学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使管理在功能、组织、方法和理念上产生根本性变化,从而使管理学研究呈现以下发展趋势:

第一,管理学在科学体系中的地位将进一步提高。因为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管理不仅是决定一国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可缺少的要素,而且是现代生产力的首要构成要素。管理学的教育将会更加普遍,管理学的重要作用将会体现得更加充分。

第二,管理学发展的理论化、哲学化趋势。纵观管理的发展史,由管理活动而管理学,由管理学而管理学原理,由管理学原理而管理哲学,这表明了人类对管理认识深化的历程,也正是管理理论发展的总趋势。

④ 管理学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20世纪初科学管理的兴起管理活动古已有之。管理活动走向科学化并开始理论探讨,是从18世纪开始的。管理成为一门科学,则是20世纪初期的事。

管理是通过计划、组织、控制、激励和领导等环节来协调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以期更好地达到组织目标的过程。这也是对人、物、事的有组织运动进行有目的、有意识的控制行为。生产管理是最基本的社会管理活动。管理科学是对管理活动的科学总结和概括,是一门系统研究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的科学。它的内容不仅涉及生产力的组织,也涉及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是一门横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综合性学科。

大约6000年前,人类有了集体协作,共同劳动便产生了管理。早期的一些著名的有效管理实践和管理思想大都散见于埃及、中国、意大利等国的史籍和许多宗教文献之中。中世纪,这种管理实践和管理思想继续发展。意大利的N.马基雅维利在所著的《君主论》一书中,对统治者怎样管理国家、怎样更好地运用权威,提出了4条原则。不过这时期的管理还不是一门科学。

18世纪到19世纪中期是欧洲各国在社会、政治、经济、技术等方面经历大变动、大改革的时期。许多理论家,特别是经济学家,在其著作中便涉及有关管理方面的问题。英国经济学家、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杰出代表亚当·斯密在其所著《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分析了劳动分工的经济效益,提出了生产合理化的概念。英国数学家查尔斯·巴贝吉对专业化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1832年发表《机器与制造业经济学》一书。他对工序分工进行分析,提出了制造直针的7个作业步骤。这种劳动分工原理为科学管理理论的提出奠定了基础。在管理实践方面,英国苏霍制造厂和R.欧文的新拉纳克的试验等都很有成就。不过这些著名的管理实践和管理理论,都还是作为某个人或某个集团对某一活动单一的管理实践和管理思想的体现,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属于早期的管理理论。

真正科学管理理论的出现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管理工作逐渐成为一种专门职业,出现了资本所有者同经营管理者的分离,形成了单独的经营管理者阶层,要求管理经验系统化、科学化、理论化。

科学管理理论最早出现在美国。1862年出现了一种新的筹资形式——有限责任联合股份公司。欧洲移民把大量科技成果带到美洲大陆,使得美国的商品经济、劳动分配、工厂制度得到发展,使人们认识到需要专业的管理人员和行政人员;工会运动的兴起,促使人们去研究新的管理课题——劳资关系;企业、公司产品的多样化和生产经营的分散化,小规模条件下独裁类型的管理,逐渐被专业类型的管理所代替,技术进步促使人们去寻找激发人类活力的适当方法。

1886年,美国工程师汤恩在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的年会上作了《工程师兼经济学家》的报告,提出管理是专门的学问。他的讲话对青年工程师弗雷德里克·泰勒有很大影响。他于1911年发表的代表作《科学管理原理》一书,成为科学管理学史上的一部代表作。泰勒的科学管理具体有5条:在进行时间和行为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工作定额;能力与工作相适应,即必须为工作挑选第一流的工人;工人在工作时要采用标准的操作方法;差别计件付酬制;计划和执行相分离。这套方法被称为“泰勒制”。此外,对企业的组织管理泰勒也提出重要见解。他认为整个管理工作应分为许多较小的管理职能,各级管理人员应尽量分担较少的管理工作,高级管理人员应“超脱”,只处理重要事项的决策与监督工作,这为组织管理研究奠定了基础。泰勒也因此被誉为“科学管理之父”。

一些大企业自觉地用泰勒理论对生产过程的管理进行了改造,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建立起生产流水线。为了使汽车大量普及,福特汽车公司把生产大众汽车作为公司的目标。为了降低价格,1913年采用了现代化的大规模装配作业线,93分钟可造1辆汽车。汽车的产量提高,成本降低,价格自然就低了。汽车进入了家庭。于是流水线作业逐渐成为企业普遍的生产方式。

同期在欧洲也有人在进行科学管理的研究,其中影响最大的是法国人H.法约尔。他在1916年出版的《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一书中提出,管理职能理论和管理原则理论,着重研究企业高层领导的管理理论问题。他认为“经营”与“管理”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经营”是指导一个整体趋向1个目标,它有6项职能,而“管理”是其中之一。他又提出“14点管理原则”。法约尔的理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才被人们所注意。

与此同时,俄国的卡尔·阿德米耶奇提出了劳动协调进度表模式。德国社会学家韦伯提出“理想的组织机构模式”。英国管理史学家厄威克提出计划、组织与控制三职能理论,预测、协调和指挥三个指导原则。这些都为科学管理学的创造做出了贡献。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发现金钱刺激和严格的控制失去了原有的作用。美国人际关系学创始人埃尔顿·梅奥在芝加哥郊外的霍桑工厂进行人际关系研究,结果霍桑试验发现,影响生产力最重要的因素是工作中发展起来的人际关系,而不是待遇及工作环境。后来,梅奥总结他亲身参与和指导霍桑试验及其他试验的体会,1933年出版了《工业文明的人类问题》一书,提出了人际关系理论,为提高生产效率开辟了新途径。他的著作载入了管理发展史册。由于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人际关系的研究没有充分发展,管理科学的研究在战时也就中断了。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生产力飞速发展,生产社会化程度日益提高,科学不断取得新突破,给管理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管理研究日趋深入。管理科学由“科学管理”理论阶段发展到“现代管理”理论阶段。

现代管理理论分为两大流派:一是“行为科学”,二是“管理科学”。“行为科学”理论是在战前“人际关系研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许多行为科学家从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的角度进一步分析人的行为。他们对劳动者的“需要与动机”、“激励因素”、“领导行为”等问题进行研究,认为劳动者效率的高低,不仅决定于劳动技能,还决定于劳动者的动机。1954年,美国学者马斯洛在《激励和个人》一书中提出“人类需要层次论”,将人的需要排次序,认为管理不仅着眼物质,也要注意职工精神需要。1959年美国学者赫茨伯格在《工作的激励》一书中提出“激励因素——保健因素”双因素理论,进一步丰富了马斯洛理论。50年代初美国人类行为研究基金会的成立标志该学科的成熟。

“管理科学”理论注重经营方针、目标的确定,以提高效果。它从操作方法、作业水平的研究向科学组织研究发展,运用管理统计、运筹学、电子计算机高新科技手段研究现代管理问题。1953年美国管理科学会成立,出版《管理科学》杂志,标志该学科的成熟。

大约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管理学进入了“最新管理”理论阶段。它用“系统理论”将上述“行为科学”和“管理科学”统一起来,从而形成一种新的管理理论,该理论把人、物和环境结合起来进行全面考察,系统分析。1970年,华盛顿大学卡斯特和卢森威教授合著的《组织与管理——从系统出发的研究》,是该理论的代表作。西方管理理论学派纷呈、涉及内容也十分丰富。由于现代化的工业生产和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管理的组织、方法、手段必然不断变化,管理科学也相应随之继续发展。

⑤ 管理理论发展的三个历史阶段。

(一)古典管理理论:20世纪初到20世纪30年代行为科学学派出现前。

这一阶段出现了管理职能同体力劳动的分离,管理工作由资本家个人执行,其特点是一切凭个人经验办事。

(二)现代管理理论:20世纪30年代到20世纪80年代。

这一时期由于受世界性石油危机极其触发的经济危机的影响,使研究经费来源枯竭,出现了资本家同管理人员的分离,管理人员总结管理经验,使之系统化并加以发展,逐步形成了一套科学管理理论。科学管理鼻祖泰勒。

还有由于比较管理学受当时流行的一般系统论的影响的启迪,而一般系统论的衰退,对比较管理理论也受到一定的影响。

(三)当代管理理论阶段:20世纪80年代至今

以四部管理著作:《Z理论》《日本企业管理艺术》《公司文化》《成功之路》为标志。从经济的定性概念发展为定量分析,采用数理决策方法,并在各项管理中广泛采用电子计算机进行控制。研究重点由过去的以概念分析为主转向以实践为主,增加了研究成果的价值。

(5)管理学时期扩展阅读:

管理理论学派

1、管理过程学派:主要研究管理者的管理过程及其功能,并以管理职能作为其理论的概念结构。

2、经验学派:主要从管理者的实际管理经验方面来研究管理,认为成功的组织管理者的经验是最值得借鉴的。

3、行为科学学派:主张要研究人,尊重人,关心人,满足人的需要以调动人的积极性,并创造一种能使组织成员充分发挥力量的工作环境。

4、决策理论学派:认为管理的关键在于决策,管理必须采用一套制定决策的科学方法及合理的决策程序。

5、交流中心学派:该学派认为管理人员是交流中心,并围绕这一观念建立起管理理论体系 , 而管理人员的作用就是接受信息、储存信息、处理信息、传播信息,并将计算机运用于管理之中。

⑥ 管理学发展的四个阶段的代表人物是谁

(1)管理过程学派。这一学派的创始人是约法尔,其主要特点是把管理学说与管理人员的职能联系起来,他们认为,无论是什么性质的组织,管理人员的职能是共同的。

(2)经验学派。代表人物是德鲁克和戴尔,他们主张**分析经验来研究管理学问题,不少学者认为,经验学派实质上是传授管理学知识的一种方法,称为“案例教学”。实践证明,这是培育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一种很有效的途径。

(3)“科学管理之父”——泰勒,他的代表作为《科学管理原理》:

1)工作定额:通过对时间与动作的研究,制定了科学的操作方法,并据此定出合理、有效的日工作量标准。

2)科学的挑选和培训工人3)标准化:工人掌握标准化的操作方法,使用标准化的工具、机械和材料,并把工作环境加以标准化,从而形成一整套标准化制度。

4)差别计件工资制:制定不同工资率。

5)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分离:计划由管理当局负责,执行由工长和工人负责。

6)职能管理原理:管理职能的分工和专业化

7)例外事件原则:没有纳入标准的事件称为例外事件。

(4)“现代经营管理之父”——法约尔,亨利·法约尔(HENRI FAYOL,1841~1925),法国人,他的代表作是《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法约尔把管理的过程划分为五个要素,认为管理就是实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它们形成了完整的管理过程。他最主要的贡献在于三个方面:从经营职能中独立出管理活动;提出管理活动 所需的五大职能和14条管理原则。

(一)贡献:较泰勒的科学管理相比,更具系统性和理论性。

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是西方古典管理思想的重要代表,后来成为管理过程学派的理论基础(该学派将法约尔尊奉为开山祖师),也是以后各种管理理论和管理实践的重要依据,对管理理论的发展和企业管理的历程均有着深刻的影响。管理之所以能够走进大学讲堂,全赖于法约尔的卓越贡献。一般管理思想的系统性和理论性强,对管理五大职能的分析为管理科学提供了一套科学的理论构架,来源于长期实践经验的管理原则给实际管理人员巨大的帮助,其中某些原则甚至以“公理”的形式为人们接受和使用。因此,继泰勒的科学管理之后,一般管理也被誉为管理史上的第二座丰碑。

(二)弊病:主要不足在于他的管理原则过于僵硬,甚至有时使实际管理工作者无法遵守。

金字塔式的管理组织模式一般是指在法约尔的组织理论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种组织结构,具有森严的等级结构和规章制度.在这种理论基础上建立的组织模式会呈现出底端较大,随着等级的上升,人员数量随之下降,呈金字塔状。法约尔认为,不论什么工作,一个下属只能接受唯一的一个上级的命令,并把这一原则当成一条定律。

管理科学理论是在二次大战期间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此时人们不仅关注生产效率,更加关注效果。因此决策成了企业的核心职能。

⑦ 管理学经历了哪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早期的管理思想,产生于19世纪末之前。此阶段虽还没有“管理”这一名词,但已存在着大量的管理思想和实践。

第二阶段:古典的管理思想,产生于19世纪末至1930年之间。此阶段的特点是以“事”以“物”为中心,研究如何提高生产效率。其代表人物有泰勒和法约尔等。

第三阶段:中期的管理思想,产生于1930-1945年之间。此阶段的特点是把管理的重点从以“事”以“物”为中心转移到以人为中心,将西方的社会学和心理学等引进管理的研究领域,提出用调节人际关系、改善劳动条件等办法来提高劳动生产率。此阶段的代表人物有梅奥和巴纳德。

第四阶段:现代管理思想,产生于1945年之后。此阶段管理领域非常活跃,出现了众多的管理学派,每一学派都有自己的代表人物,都从各自的角度来研究管理。

⑧ 中国管理学发展历程概述

摘要:本文以管理学原理的发展历程为线索,逐一剖析管理学原理每一发展阶段其主流理论中蕴涵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立足当前的管理思想,对现代管理的未来发展的基本趋势作出了理性的分析和预测。
关键词:传统文化管理学原理发展历程一、问题的提出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哈罗德·孔茨认为,“管理就是设计和保持一种良好环境,使人在群体里高效率地完成既定目标。”
[1]管理的每个环节都离不开人的参与,现代管理既然以人为中心,在其理论与实践的研究过程中就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到对人类传统文化的反思,通过反思研究传统文化是如何作用并影响管理理念,从而对管理的现代和未来能有更好的把握。
二、管理学原理发展各阶段蕴涵的中国传统文化
1.战略思想我国先秦诸子的治国思想和以《孙子兵法》为主的治军理论,就包含了许多可用于研究企业战略性决策分析的一般原理方法。道家个人管理的目标是“内圣外王”;儒家主张通过“修己”、“安人”实现“大同”,其中,“修己”与“安人”体现了个人管理目标与组织管理目标相统一的辩证关系。个人管理逐步实现从自律到自觉的飞跃,通过推己及人实现组织的目标。对现代企业而言,就是要注重营造一个协调个人、群体乃至社会三者利益的目标链,使前一目标的完成成为后一目标实现的前提和基础,后者的达成又是前者的印证和升华,由此循环往复而形成一个合理的目标流程网络,促成企业最高战略目标的实现。《孙子兵法》明确提出“五事”、“七计”是决定战略决策成败的基本因素。“五事”乃“道、天、地、将、法”。按现代意义来理解,“道”是一种宏观的、全面的、客观的政治、经济环境;“天”,即天时,指机遇;“地”,是地利,即企业的微观环境;将,指的是管理者的素质;法,就是法制、组织的结构、层级关系及相应的规范、准则等。以上“五事”,可作为企业制定经营战略,进行企业环境分析的总纲。“七计”为“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对现代企业而言,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要将自己与竞争对手在这七个方面进行分析和比较,只有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总之,五事主要分析外部环境存在的威胁与机会、企业自身所具有的能力与不足,“七计”更注重与竞争对手的比较。当然,企业在决策时,不仅要了解“五事”、“七计”,更重要的是研究它们作为战略要素的主次关系及其相互联系、作用的时间、方式和程度,从整体上观察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的机制,以便作出综合评价。
2.组织工作的基本原则与传统“分”、“合”说任何管理目标的实现,都要靠一定的组织来完成。组织工作的任务就是设计一个决策和沟通网络,使组织内成员明确谁去做什么,谁要对什么结果负责,并消除由于分工含混不清造成的执行中的障碍。有效的组织应遵循目标一致、跨度合理、指挥统一、权责分明、职能明确等基本原则。[2]这是现代管理学理论关于组织工作的基本观点。在我国,《荀子》一书集中了对组织问题的探讨。荀子认为合群是人类的本性之一,而“分”又是人类结成社会群体的必要前提,没有等级划分的限制,群体内部就会发生争夺。按现代意义来解释,“分”实际上包含两层含义:
1)明确为完成管理目标、政策和计划所必需的活动并加以分门别类。
2)根据现有的人力和物力,并根据环境来使用人力和物力的最佳方法,把上述活动分成各个组。“群分”是由社会分工和职业差别所导致的,也是解决各类组织矛盾的必要手段,是组织良性运转的前提。所以,荀子认为“群而无分则争,穷者,患也,争也,祸也。救患除祸,则莫若明分使群矣。”而“有分义,则容天下而治”。
[3]在分的基础上,组织工作的核心应是培养组织成员的团结和协作精神,以提高整个组织实现其目标的效率。相应地,《周易》中有“天地交而万物通也,上下交而其志同也。”的论断,意指实现组织目标要通过管理者和组织成员的上下沟通。《孙子兵法》进一步阐述了这一思想,“故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之于人,故能择人而任势。”“故善战人之势,入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势也。”
[4]即对组织的要求,更在于其功用,特别是要求组织本身能产生出战斗力,这就是“势”,一旦形成这种组织,又能“择人而任势”,按组织的功能需要用人之长,组织就会具有一种“不动则已,动必雷霆万钧,一击成功,无可阻挡之势。”
3.领导理论与中国传统激励方法在现代管理学理论中,领导工作是指“影响人们为组织和集体目标作出贡献的过程。”领导的实质是通过建立一种追随关系来实现组织的目标。由于人们往往追随那些他们认为可提供实现其愿望、要求和需要手段的人,因此领导和激励密切相关,只有理解了人们的真实需要和行为动因,才能更好地理解激励问题,从而实现有效的领导。多年来,西方学者从不同侧面提出了关于人性的各种看法,其中以沙因、波特、道格拉斯·麦格雷戈登的人性假设最具有经典意义。他们大致都认为人经历了从“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人”到“复杂人”的演变。我国古代有代表性的人性理论有儒家的“人性可塑说”(其中包括荀子的性恶论和孟子的性善论)、道家的“人性自然说”以及法家的“人性好利说”。人性假说是管理者采取管理措施的必要前提。西方行为科学都假定人性不是一个“变数”,管理者只有设法去适应人性。这与我国道家、法家的看法不谋而合。只有儒家认为人性是可变的,如荀子主张“导人去伪”,孟子主张“领悟善端”。他们更强调后天的塑造与引导,这比起单纯被动地适应人性会取得更好的管理效果。“士为知己者死”反映出了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追随关系。《孙子兵法》中分析道:“视卒如婴儿,故可以与之赴深溪;视卒如爱子,故可与之俱死。”儒家孔子提出“施仁政”,强调国家的统治者要像爱护亲属一样对待臣民,“民可载舟,亦可覆舟”。爱民必须体现在满足臣民的需要上,决策时必须顺应民心,从而形成凝聚力。“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不分人的贵贱,赏罚要严明,这样才能通过正强化和负强化的激励作用,来鼓励先进,鞭策后进,提高组织绩效。“任贤律己”,“身先士卒”。这是告诫领导者要知人善任,严于律己,身先士卒,以自己的言行来感染和激励下属。在这方面,《周易》、《孙子兵法》都从不同侧面提出了对领导者的期望,认为领导者应反身修行,团结和厚待下属,以达到“上下同欲”的最佳协调状态。
4.控制与“礼治”、“无为”在管理的控制职能方面,相对而言,西方管理学注重对物化结果或阶段性成果的控制,强调控制的实效性;中国传统文化则偏重于对人的控制,因而控制的标准模糊、不精确但更具柔性。儒家强调“礼治”,道家主张“无为”而治,法家则力推“法治”。“礼”,其实是一种用来规范以等级为中心的社会秩序、社会结构,即建立贵贱、君臣、父子等级从属关系为核心的名分等次。儒家认为对社会进行控制,必须“两手并用,先德后刑”。用孟子的话说即:“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最有效的控制,应是“无为而治”,这一思想被彼得·圣吉称为“无为而治的有机管理”,他认为应尽最大可能地让下属面对所有的课题,包括处理企业成长与持续经营之间的两难困境。换句话说,就是给他们充分的行动自由去实现某构想,并对所产生的结果负全责。不再通过传统的复杂的控制系统,而是“通过学习来控制”,致力于改善思考品质,加强反思与团队学习能力,从而达到“无为而治”的最高管理境界。“无为而治”正是道家思想中的核心命题,老子讲的“无为”是达到“无不为”、“无为治”这一目的的手段。确切地说,无为管理的实质是把人的社会性减到最低限度,通过恢复人的自然属性的方式来达到理想的管理效果。在历史上,唐太宗的“贞观之治”、唐玄宗的“开元之治”均为“无为而治”的典范。三、管理发展的展望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中国传统文化对管理学发展历程的作用和影响绝不是一种偶然,它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现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高速发展的今天,中国传统文化依然并将继续发挥巨大的促进作用。可以预言,在二十一世纪管理理论的发展过程中,东西方管理文化的交融将会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站在现实的角度,我们可以对现代管理的未来发展的基本趋势作出分析和预测:
1.决策方面中国古代系统思维与现代决策的结合将日趋紧密。前美国通用汽车公司董事会主席罗杰·史密斯就从《孙子兵法》中学到了许多东西:“孙子13篇《兵法》可与历史名著相媲美。今天没有一个对战略的相互关系、应考虑的问题和所受的限制比他有更深刻的认识,它的大部分观点,在我们当前环境中仍然具有和当时同样的重大意义。”
[6]由此可见,《孙子兵法》作为我国文化遗产中的瑰宝,在形成中国未来管理模式的战略运筹理论过程中,将会起到更大的推动作用。《孙子兵法》对组织的内外部因素和与这些因素相关联的内外部条件进行系统、动态考察的思维方法,对企业决策者仍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2.组织方面西方管理惯用“二分法”把完整的组织划分为“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两大对立阵营。中国文化推崇圆满和谐,认为只有组织内处处融通一致,才能形成一个广大和谐的系统。打破这一系统,组织便不得安宁。所以管理者不可将自己与下属决然分离,而应始终把自己视为组织中的一员。相应地,组织划分不能拘泥于技术的专业化、组合的便利性、成本的降低、效率的提高等因素,而应以“和”为管理的终极目标,分工、合作乃是达到“和”所需的手段,这样,不论部门如何划分,整体和谐所激发的向心力,就会促成真正的分工合作。

3.领导方面21世纪的管理是以人为本的管理,在人本管理从“以个性为本”、“以人性为本”到“以人文为本”的转化过程中,文化对管理的影响权重日益增加,绵延5000年的华夏文化充分说明了我国在对文化的整合与管理方面的巨大成功。中国古代积累了丰富的选人、用人、观人的经验和方法,相对于现代管理,中国古代更注重对人的“德”的考察,更注重候选人在其所处情境下的行为,强调发挥人才的弹性去配合工作的需要。在人性的看法上,中国古代的“人皆可以为尧舜”、“内养外化,皆可成善”等观点无疑为中国未来的管理模式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4.控制方面不得人心的控制,是不会长久的。科学的控制方法和技术,如果得不到下属的真心配合,将会变得毫无用处。这在预算编制、问卷调查中表现得尤为明显。我国古代先哲都非常重视对心理因素的把握,深知人心的向背,才是成败的关键。管理者应“道之以德”、“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正人先正己”,运用“德主刑辅”的手段,才能实现“心悦诚服”的控制,以趋向管理的最高境界———“无为而治”。总而言之,在二十一世纪管理理论的发展过程中,中国未来的管理模式应该具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一切有效的国际经验被融合并以民主化的形式出现;二是具有独特的管理创新。这种创新是由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内核孕育的,是其他民族只能学习借鉴而无法复制的。如何重组现代管理理论与传统文化,兼顾人性与理性、和谐与原则,形成适合中国国情的管理模式将是中国管理学者所面临的一项重大历史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