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从心理学上讲,报复心理是怎样产生的呢
以牙还牙以眼还眼,我受到的待遇要让别人也体会到我才甘心。
B. 报复的心态在心理学里面是什么含义
报复心理是在社会交往中欲以攻击方式对那些曾给自己带来挫折、不愉快的人发泄怨恨、不满的一种情绪。在中小学生中 ,这种情绪潜藏着极大的危险性。
报复心理的种种表现形式
以牙还牙式的报复。在日常活动中 ,笔者发现低年级学生在身体接触方面的报复倾向严重 ,只要别人碰了他一下 ,不管你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 ,他都会马上打那个人一下。
恶作剧式的报复。如用扔、拍、丢弃别人的物品来实施报复 ;用对方害怕的东西吓唬他 ,如把癞蛤蟆等放入对方的课桌。
间接式的报复。有些学生知道自己斗不过对方 ,就把自己的委屈告诉老师 ,通过让老师批评对方来平衡自己的心理 ,也含有报复的成分 ;有的孩子则告诉父母、亲戚 ,让他们替自己出气 ;有的孩子甚至叫几个“哥们儿”教训对方。失去理智的报复。有个中学女生与男生发生冲突 ,男生给了她一巴掌。一气之下 ,她冲回家拿起菜刀 ,回到学校砍了那个男生两刀。
报复心理形成的主要原因
第一与家庭的抚养方式的有关。有的父母对子女过于严厉和粗暴 ,孩子就会在心里积压下报复情绪 ,即使成年后 ,只要稍稍受到不公正待遇 ,就会产生不可遏制的愤恨并实施报复。
第二与学生的压力太大有关。如今的学生压力非常大 ,精神长期处于紧张状态 ,即便没人动他 ,他也随时会爆发 ,如果有人恰好惹了他一下 ,他当然是一触即发 ,马上报复。
第三与我们的管理方式有关。目前 ,我们的管理方式存在很大的弊端 ,使学生的注意力过于集中在某些细小的事情上 ,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都是斤斤计较的人 ,谁要是做了对自己不利的事情 ,他必然记仇 ,并想方设法地报复。
第四与学生的个性有关。有些学生过于以自我为中心 ,当有人与自己的行为相冲突时 ,他首先想到的便是对方有意跟自己过不去 ,于是立即想出报复的方法。在报复的同时 ,他照样认为自己这样做非常正确 ,对方是“罪有应得”。第五与影视、文化有关。学生的许多报复行为是从社会环境中习得的 ,其中电影、电视对孩子的影响之大常出乎人们的估计 ,与之相似的报刊也很泛滥 ,使学生深受其害。
C. 报复的心理学基础是什么,报复一个人后可以
报复一个人后可以得到心理上的平衡 很多人都是这样的想法 你伤害到了我 凭什么你过得就比我好 看到你不开心我才开心 其实报复完后会得到一段时间的心理安慰感 然后其实也没啥然后了 对自己不好的人不理就是了 所谓冤冤相报何时了。惹不起惹不起 就躲着呗 不要把自己弄的太狼狈
D. 报复心理在心理学中叫什么
报复心理我们在心理学中称为海格力斯效应,海格力斯效应是一种人际间或群体间存在的怨怨相报、致使仇恨越来越深的社会心理效应。
这起源于一个神话故事。
希腊神话故事中有位英雄,叫海格力斯,一天,他走在坎坷不平的路上,看见脚边有个像鼓起的袋子一样的东西,很难看,海格力斯便踩了那东西一脚。谁知那东西不但没被海格力斯有力的一脚踩破,反而膨胀起来,并成倍成倍地增大,这激怒了英雄海格力斯。
他顺手操起一根碗口粗的木棒砸那个怪东西,好家伙,那东西竟飞快地膨胀得把路也堵死了。海格力斯奈何不了他,正在纳闷的时候,一位圣者走到海格力斯跟前对他说:“朋友,快别动它了,忘了它,离它远去吧。
它叫仇恨袋,你不惹它,它便会小如当初;你若侵犯它,它就会膨胀起来与你敌对到底。”
报复就是一种仇恨,而仇恨正如海格力斯所遇到的这个袋子,开始很小,如果你忽略它,矛盾化解,它会自然消失。
如果你与它过不去,加恨于它,它会加倍地报复。
E. 报复心理的心理学基础是什么
报复之后 本我得到了释放 所以会有舒畅的感觉 本我出自于Fred的"三我"人格学说
报复心有的人强有的人弱 其原因是复杂的 就像任何一个心理学现象
但是后天的作为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善报复心理
首先从认知上改变 为什么要报复 报复的对象应该承受这些吗 报复之后能有什么好处呢...在报复之前多问清自己
再次一个强大内心的人 从来不让别人影响自己 所以要不断的充实自己 记住嫉妒记恨之类的词眼会拖垮一个人也暴露了他的虚弱 让自己对自己有信心 长此以往就会有一个宽容的胸怀~
F. 人为什么有报复心理
我不知道别人是怎么想的,但是我想说一说我个人的观点和我个人的体会。我对这方面做过很多的研究,因为我自己长年饱受情绪折磨,现在每天也会,偶尔出现。我列举三个原因,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不好的过去:有一部分心理学家认为一个人的过去对将来的人生并没什么影响。我不评论他们对和错,但是我不是特别认可这个观点。我个人的观点是一个的过去直接影响他现在以及未来的生活,除非得到及时的帮助。为什么这么说呢?其实原因很简单:我们现在的表现是就是我们过去的结果。当一人的过去是灰暗的时候,他现在也不会太好,因为他习惯了过去,导致他现在需要花很长的时间去改变。但是,当一个人的过去正常的时候,他现在性格也会开朗一些,自信一些。当一个人过去接受的全是负能量时,他的情绪也会受不了并且容易崩溃
家庭的原因:家庭和不和谐是一个人心理健不健康的最重要指标之一。往往家庭和谐的孩子性格也会温和很多,也更富有同理心。同样的,家庭不和睦甚至是差的孩子会表现出很多性格方面的问题,比如暴躁,情绪不稳定,讨厌他人等等。父母怎么做直接影响子女未来怎么做
教育:不管是学校还是社会,教育对一个人来说直观的重要。教育可以改变人,也可以同样的毁掉一个人。好的教育可以让一个暴躁和无逻辑的人变温和,差的教育可以让一个温和和讲道理的人变得毫无人性和不讲道理。老师的熏陶,家长的影响都很重要。老师不会当老师意味着培养的学生素质大多都差,老师会当老师的人往往培养的学生大部分将来都不会太差
总的来讲,这就是我以上的观点。我个人觉得情绪还是能改变的,但是关键要让自己平静,这样就会少有抱负情绪了
G. 我一定要报复仇的不报复对不起我自己的良心报复仇
那么个人觉得如果说你不报仇的话,你良心上过不去,那么你就报仇吧,那怎么办呢?对不对?良心上过不去,会不会影响你,生存
感情是情绪和情感的总称。认为情绪和情感是区别于认识的两种感情性的心理活动的形式。其中,情感是对感情性过程的感受和体验,情绪是这一体验和感受状态的过程。故情绪和情感是感情同一活动的两个方面,感情是包括情绪和情感的综合过程。在汉语中,常把情感过程的产物称为感情,或者把情感和感情视为同义语。
详细定义
(1)心理学对于“情感”的定义。
心理学把情感定义为:“人对客观现实的一种特殊反映形式,是人对于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的体验。”
(2)对于“情感”定义的转换。
从这个心理学定义可以了解到:情感是一种主观体验、主观态度或主观反映。属于主观意识范畴,而不属于客观存在范畴。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任何主观意识都是人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情感是一种特殊的主观意识,必定对应着某种特殊的客观存在,问题的关键在于能否找到这种特殊的客观存在。
主要内涵
感情,是人内心的各种的感觉、思想和行为的一种综合的心理和生理状态,是对外界刺激所产生的心理反应,以及附带的生理反应。如:喜、怒、哀、乐等,感情是个人的主观体验和感受,常跟心情、气质、性格和性情有关。
感是思维概念,是感觉,情是依托依赖。思想的相互依赖就是感情。感情是对一系列主观认知经验的通称,是多种感觉、思想和行为综合产生的心理和生理状态。最普遍、通俗的情绪有喜、怒、哀、惊、恐、爱等,也有一些细腻微妙的情绪如嫉妒、惭愧、羞耻、自豪等。
如果说你不报仇的话,影响你生存,你没办法活下去的话,那么你去报仇吧,那怎么办呢?
H. 心理学:这5种产生报复心里的原因,你中了吗
1、从性格上分析:好猜疑的人,容易产生报复心理。当与人发生矛盾时,容易猜疑归罪于他人;敏感的人,当与人发生矛盾时,容易走死角。除了归罪他人,也从不认为自己有错,认为对方罪有应得。
2、家庭环境上分析:父母教育模式是指责型,权威性,一言堂。孩子容易受挫而得不到心理安慰,长大更容易选择报复心理。父母本身待人也是锱铢必较,报复心理。孩子也容易学习模仿。
3、生活事件导致心理压力大,当承受巨大的生活挫折,比如蒙冤、屈辱等,心中负面情绪无法释放出来,一直压抑。一旦遇上好机会会将不良情绪都爆发出来进行报复。
4、后天习得,进入现实生活,充满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别人对待自己的方式是报复,也容易习得,将报复行为打击到比自己更弱的人身上。以此达到心理平衡。
5、消极观念,著名心理学家Alice的ABC理论,A指事件本身,B指思维方式(可能积极思维可能消极思维),C指事件不同思维方式导致的结果。因为消极观念导致不正向的思维导向,也可能产生报复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