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西方教育哲学的异同
19世纪中叶前后开始,西方人再度开始进入中国,并以各种媒介带来西方的新知识。
鸦片战争后,他们的基本思想就是了解夷情,“师夷长技以制夷”。这些卓识远见表明近代向西方学习的思潮的始初就和爱国精神交融在一起。
包括林则徐组织人力翻译慕瑞的《地理大全》部分章节而编成的《四洲志》、林则徐将资料交付魏源编成的五十卷巨著《海国图志》,以及徐继舍的《该环志略》、江文泰的《红毛英吉利考略》、杨炳的《海录》(1842年)、肖会裕的《英吉利记》(1842年)、梁廷扔的《合众国说》(1844年)等。
从1840年到1861年,中国的文人学者写出了至少二十二部介绍夷情的著作。
甲午战争以后,由于中国当时面临着国破家亡的命运,许多有识之士开始更积极全面地向西方学习,出现了梁启超、康有为、谭嗣同等一批思想家。他们向西方学习大量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知识,政治上也要求改革。这一时期大量的西方知识传入中国,影响非常广泛。
许多人以转译日本人所著的西学书籍来接受西学。进入民国时期,由于对政治的不满又进一步导致知识分子们提出全盘西化的主张,在五四时期这种思想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这一波的西学东渐,一直持续到当代而未止。
尽管如此,纵观中国近代西学东渐的历史,它的成就是巨大的。虽然经历了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艰难探索和吸收过程,但毕竟使中国的近代化历程大大加速,客观上加快了清王朝灭亡的脚步,为中国早日推翻一个旧世界,建立一个新世界奠定了基础。
但墨守成规、亦步亦趋的学习心理使中国的每一步学习都事倍功半,成效大打折扣.学习中的'一边倒'现象和盲目照搬现象使中国的西学东渐走了许多弯路,学习中的'急功近利'思想也是造成西学东渐成效甚微的重要原因。
❷ 教育哲学的思维方式
在教育思想发展史上,杜威的教育哲学无疑是影响最为深远的教育思想之一。作为现代教育的开拓者,杜威的教育理论曾经深刻地影响了中国20世纪20至30年代的教育改革。经过20世纪中期的短暂沉寂,杜威的教育思想又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并引起高度重视。正如美国哲学家罗蒂所说“杜威和詹姆士是理解我们所处的现代世界最好的向导”。然而在现实中,人们对杜威常常存在着种种误读和误解。如何正确理解和把握杜威的教育思想?笔者认为,对于一个思想家,我们不仅要知道他说了什么,更重要的是要知道他是如何言说的,只有深刻理解其思想深层的思维方式,才能把握其思想的实质。因此,研究杜威教育哲学的思维方式,有利于我们正确把握杜威思想的精髓,也有利于正确认识实践中的教育现象。
一、杜威教育思想的哲学基础
要了解杜威教育哲学的思维方式,必须了解杜威教育哲学的思想渊源。理论界对杜威教育哲学的思想渊源有比较一致的看法,即黑格尔学说、进化论思想和实用主义。黑格尔学说是杜威教育哲学最初的思想来源;以进化论为基础的经验自然主义则构成了杜威教育哲学的核心观念;实用主义是杜威教育哲学最直接的思想来源,在其影响下杜威逐渐成为实用主义最为杰出的代表人物。
1黑格尔的绝对精神和辩证法的影响
杜威在美国当时著名的黑格尔哲学研究专家托里,哈里斯和乔治,莫里斯等人的影响下接触了德国的黑格尔哲学,并被其深深吸引。黑格尔的绝对精神理念和辩证法思想对杜威的思维方式产生了重要影响。赵祥麟教授认为,“黑格尔的唯心哲学在他的思想上留下了不可泯灭的痕迹,辩证法的因素弥漫在他的著作中”,我们随处可以看到他那种黑格尔式的辩证推理。杜威自己也承认:“我早期的哲学研究是一种智力的健身操。然而,黑格尔的主体和客体、物质和精神、神和人的统一,不仅是智力的公式,它运作如同一种极大的释放,一种自由。黑格尔对人类文化、社会制度和艺术的论述,同样包含着统一体的思想,这对我具有一种特殊的吸引力。”黑格尔对统一性的追求作为一种深沉而又迫切的渴望,启发并帮助杜威寻找到了一条反对传统哲学二元论且不同于理性形而上学的道路一杜威把黑格尔的“绝对精神统一体”思想发展为绝对的“经验统一体”,又借鉴黑格尔“辩证的直观”的思想,建立对立统一的观念,以此来消解传统的经验与理性、主体与客体、物质和精神、知与行、手段与目的等的二元对立。由此构成了杜威教育哲学整体论思维方式的重要思想来源。
2进化论思想的影响
1859年,达尔文的《物种起源》正式出版,对物种不变论和神创论以沉重的打击,引起了人们世界观的根本变革,也对杜威的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威在回忆他的大学生活时提及,有一门以赫胥黎的一本著作为教材的生理学课程使他特别感兴趣,他从这门课程中学习到一种相互依赖和相互联系的统一体的观念。这种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整体观念为他之前开始的学术活动提供了思维方式方面的指导。此外,杜威还认真研读了达尔文的不朽名著《物种起源》,并写出了一本名为《达尔文及其影响》的著作。在进化论思想的影响下,杜威超越了传统哲学对永恒不变、先在的终极真理的追求,置身于变动不居的人类生活,提出有机体为了生存必须与环境进行持续的相互作用的观点,而这种相互作用就是经验,它包括主动的行动并承受行为的后果。这种经验使认识主体和认识对象、有机体和环境、经验和自然连成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在此基础上,杜威构筑了他的经验自然主义思想及其社会(进化)“改良主义”政治 哲学。
3实用主义哲学的影响
实用主义对杜威的思想产生了直接影响,使他从黑格尔的绝对主义走向实验主义。帮助杜威完成这一思想转变的是实用主义的著名代表皮尔士和詹姆士。杜威在霍普金斯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时,就曾听过皮尔士的逻辑学讲座,并深受其影响。在信念理论方面,皮尔士提出一套“怀疑一信念”的探索理论。皮尔士认为,实用主义的方法论意义就在于帮助人们提出假设,进行探索,摆脱怀疑,确定信念。在此基础上,杜威提出了著名的思维五步法。对这一思想,杜威毫不隐讳地说,是他“对皮尔士观点的一种自由的转述”。
对杜威思想影响更大的是詹姆士。杜威在回忆詹姆士的影响时说:“就我现在所能发现的来说,一个能具体指明的,步入我思想而赋予其新的方向与性质的因素可算是詹姆士的影响。”詹姆士在前人的基础上,提出彻底的经验主义、“意识流”理论和实用主义的真理观。詹姆士的彻底经验主义把零碎的、散乱的经验联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使整个对象世界成了一个统一的纯粹的经验的世界。他在描述纯粹经验的特征时把它归纳为永恒变化、连续不断的“意识流”。在此基础上,杜威把经验定义为有机体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并保留了詹姆士经验的整体性、变动性和连续性的特征,强调经验是一种活动过程,而不是精神事物。在真理观上,詹姆士认为,有效、有用、成功是真理的根本标志。他说:“一个观念,‘它是有用的,因为它是真的’,或者说,‘它是真的,因为它是有用的’,这两句话的意思是一样的。”真理就是有用,有用就是真理。杜威继承并超越了詹姆士的这一思想,提出通过行为的效果检验真理的有效性,进而提出了他的工具主义理论。
二、杜威教育哲学的思维方式分析
杜威的教育哲学继承并发展了黑格尔学说、进化论和实用主义的有关思想,坚持绝对的经验主义,视经验为有机体和环境相互作用的不可分割的经验统一体,把辩证法、进化论、实用主义和现代心理学思想结合起来,形成了其认识世界的独特思维方式。
1整体思维
杜威深得黑格尔“绝对精神统一体”思想、进化论“相互依赖和相互联系的统一体”观念和詹姆士“纯粹经验统一体”思想的精髓,形成了他的系统整体论思维方式,用以拒斥哲学上任何形式的二元对立和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这集中体现在他对生活的整体性和儿童整体性的认识上。杜威认为儿童的生活是完整的,因此不能把儿童生活与成人生活对立起来,也不能把儿童的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割裂开来,他提出“教育即生活”的理念就是要消弭儿童的社会生活与学校生活之间的鸿沟。杜威认为:“学校必须呈现现在的生活——即对于儿童来说是真实而生气勃勃的生活。像他在家庭里,在邻里间,在运动场上所经历的生活那样。”惟有如此,儿童的经验才能成为“继续不断的和完整统一的活生生的东西”,从而保持发展的连续性。与此同时,杜威批判了传统心理学按照感觉、运动、观念、情感等标题对儿童心理机械分类的做法。他认为,传统心理学否认有机体的整体性,否认各种机能的相互作用,在教育中的典型表现就是身与心的分离。儿童的心智被认为是纯粹理智的和认识的因素,而活动的身体器官则被认为是一个不相关的、起干扰作用的物质因素。其不良的后果是:一方面身体活动成为远离学生功课的干扰或被机械地使用的身体活动,而不能使学生获得具有教育意义的经验;另一方面造成“心”和直接的作业隔离,学生只能获得零碎、片段的“知识”,而不顾事物间的关系和联结,而“正是这些关系使我们能理解意义”。
杜威认为,传统教育中充斥着大量这种忽视儿童整体性的二元分离的思维方式,例如个人与社会的对立。在1897年发表的《我的教育信条》中,杜威这样写道:“我认为受教育的个人是社会的个人。而社会便是许多个人的有机结合。如果从儿童身上舍去社会的因素,我们便只剩下一个抽象的东西;如果我们从社会方面舍去个人的因素,我们便只剩下一个死板的,没有生命力的集体。”可见,杜威在儿童与社会之关系的问题上是反对非此即彼的二元论哲学的。在儿童与课程的关系问题上,杜威同样指出,“学科中心论”和“儿童中心论”在儿童和学科之间架起了一道鸿沟,并将二者对立起来。学科中心论让儿童服从于分门别类的学科,儿童完整而统一的经验被肢解;儿童中心论则满足于儿童兴趣和能力自发的冲动,排斥对儿童心智的训练,同样阻碍了儿童的发展。他告诫我们:“不是坚定地把教育的各种因素作为整体来看,我们就只能看到种种相互冲突的名词。”他从系统整体的角度考察了儿童与课程的关系,充满智慧地表达到:“我们认识到,儿童和课程仅仅是构成一个单一的过程的两极。正如两点构成一条直线一样,儿童现在的观点以及构成各种科目的事实和真理,构成了教学。从儿童的现在经验进展到以有组织体系的真理即我们称之为各门科目为代表的东西,是继续改造的过程。”
在杜威的教育哲学里,他以同样的系统整体论的思维方式论述了学校与社会、经验与教育、知与行、兴趣与训练、教材与方法、劳动与闲暇、身与心、目的与手段等的关系问题,并消解了他们之间的二元对立,实现了对传统哲学二元对立、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的超越。与此同时,杜威还以一个无所不包的“经验”的概念,把主体与客体、经验与自然、物质与精神等统一起来,构成其完整的自然经验主义的教育哲学体系。
2过程思维
杜威继承了生物进化论和詹姆士“意识流”理论的变动性和连续性的观念,始终以过程的观念看待世界。他多次指出:“我认为教育是生活的过程,而不是将来生活的准备。”他提出的“教育之外无目的”、“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组与改造”观念,实际上就是强调教育的过程性,视教育为儿童持续发展、生活和生长的过程。“教育之外无目的”并不是说教育没有目的或者不要目的,而是反对那种先在的、固定不变的和遥不可及的目的,教育目的在教育过程中不断生成,生活、生长和经验的改造在这个过程中同时发生。教育作为一种过程,就是要为儿童的发展创造条件,保证儿童不断地改造经验、重新组织经验,获得持续不断的生长。
此外,杜威的这种过程论思维还集中体现在他对经验、思维以及知识本质的阐释。在谈到对经验的理解时,杜威认为,经验“不仅包括人们做什么和遭遇些什么,他们追求什么,爱什么,相信和坚持什么,而且也包括人们是怎样活动和怎样受到反响的,他们怎样操作和遭遇,他们怎样渴望和享受,以及他们观看、信仰和想象的方式——简言之,能经验的过程。”这样“经验首先是一种经历的过程,一种经受某种事情的过程,一种遭遇和激情、一种情感——在这些词的本义上——的过程……换句话说,经验不过就是同时的做和遭遇。”从这里,我们可以清楚地认识到杜威对过程的迷恋和推崇,一切事物都是作为过程、活动而产生并作为过程、活动而存在的。
在论述思维时,杜威认为,思维是在事物还不确定的、可疑的、困惑的、麻烦的情境下产生的,而思维总是趋向于一个确定的情境。所以,思维就是一个探究的过程,一个观察事物的过程和一个调查研究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获得结果总是次要的,它是探究行动的手段。美国著名的课程论专家多尔在其代表作《后现代课程观》中引用了杜威的《我们如何思考》中的两段话:“实际思维是一种过程……只要一个人思考,它就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智力教育的真正问题在于将自然能力转变为专家性的、可测量的能力:将多多少少随意的好奇心和零散的启示转变为明察的、谨慎的和完全的探究态度。”多尔教授认为这两段话典型地表达了杜威的“过程论”课程哲学。
杜威在论述其知识观时同样表达了他的过程思维。他认为:“知识乃是通过操作把一个有问题的情境改变成为一个解决了问题的情境的结果。”“知识这个术语既有主动的意义,又有被动的意义。知识既指运算或行为,即认识的过程,又指结果,即认识的内容。”可见,在杜威看来,知识不是固定和永恒不变的,它既是探究的过程,也是探究的结果,又是另一个探究过程的起点。知识并不是我们视为理所当然的、已经决定的、已被确认的、等待学生接受的某种东西,它始终有待于再考察、再检验、再证实。因此,在杜威这里,知识就意味着探究过程。正如美国学者福克斯所说:“在了解杜威对知识是什么的回答时,我们要记住的重要事情是,除了过程,这个问题是没有意义的。”
3实践思维
杜威的教育哲学是建立在其实践基础上的,重视实践是其一以贯之的哲学信念。杜威在他的经典名著《哲学的改造》中始终表达的一个思想就是,哲学不是在哲学家头脑中臆想出来的,哲学必须在科学、政治、宗教、工业等时代的深刻变化和危机中寻找其生长点。传统哲学由于产生于哲学家们的默想,远离了人们的生活和实践,缺乏一种实践的态度,对人们的生活毫无指导意义。因此必须改造传统哲学,哲学必须具有实践的态度,“它必须呈现实践的本质;它必须变成有效的、实验的”。而改造的方法就是实践,即杜威倡导的实验的方法。他认为,任何哲学都必须接受实践的检验。他说:“任何概念、学说、系统,无论如何精致,怎样坚实,必须视为假设。它们应该被看作验证行动的根据,而非行动的结局……它们是工具,和一切工具同样,它们的价值不在于它们本身,而在于它们所能造就的结果中显现出来的功效。”
杜威在论述其知识观时同样表达了他的过程思维。他认为:“知识乃是通过操作把一个有问题的情境改变成为一个解决了问题的情境的结果。”“知识这个术语既有主动的意义,又有被动的意义。知识既指运算或行为,即认识的过程,又指结果,即认识的内容。”可见,在杜威看来,知识不是固定和永恒不变的,它既是探究的过程,也是探究的结果,又是另一个探究过程的起点。知识并不是我们视为理所当然的、已经决定的、已被确认的、等待学生接受的某种东西,它始终有待于再考察、再检验、再证实。因此,在杜威这里,知识就意味着探究过程。正如美国学者福克斯所说:“在了解杜威对知识是什么的回答时,我们要记住的重要事情是,除了过程,这个问题是没有意义的。”
杜威批判传统哲学家倾向于以旁观者观看一幅完整图画的方式,而不是用画家作画的方式来思考问题、获得知识。因此杜威把“做中学”视为学生知识的重要来源,他说,“我认为学校科目相互联系的真正中心不是科学,不是文学,不是历史,不是地理,而是儿童本身的社会活动”,因为“认识论必须来源于实践,实践是获取知识最成功的方法”。与此同时。杜威认为,不仅知识的产生源于实践,而且知识的意义和价值也体现于实践之中。他说:“原子,分子,化学 的公式,物理研究中的数学 命题,所有这些首先具有知识的价值,但只是间接地具有经验的价值……他们的意义只能通过应用来学习……只能通过他们的工作,把他们作为求得知识的方法的一部分,才能了解他们的意义。”已有的知识如果不与行动者个体的行动联系起来,那么这种知识对于行动者个人来说就没有任何意义。知识只有在实践中,在经验活动和反省性思维中发挥作用,才能体现它的意义和价值。
4关系思维
杜威经验自然主义的教育哲学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他始终在事物动态变化的关系之中、在事物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交互作用的过程中把握对事物的整体性认识。这一点集中地体现在杜威对“经验”的理解上。他认为,经验是有机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和结果,所谓经验就是发现和建立事物之间的联系。他举例说:“一个孩子仅仅把手指伸进火焰,这还不是经验;当这个行动和他遭受的疼痛联系起来的时候,才是经验。”杜威为他的“经验”提出了“连续性”和“交互作用”两个原则,从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阐明了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可以说,杜威教育哲学的核心和基础是“经验”,而“经验”的核心和基础则是对事物“相互依赖和相互联系的纵横关系”的把握。他的教育哲学就是在这种关系的思维方式中展开论述的。例如,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中,开篇就以这种关系的思维方式论述了“教育是生活的需要”,从纵横两个角度阐明了教育首先是人与人的关系。从纵向的角度,杜威指出教育是个体社会成员间代际相续的需要,是一种连续性的关系;从横向的角度,杜威指出教育是社会为了生存,进行沟通的需要,而沟通则是个体与共同体及共同体中的其他成员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在《民主主义与教育》第二章,杜威又以这种关系的思维方式提出“教育是社会的职能”,论述了教育中人与环境的关系。而教育就是在这种复杂的人与人(社会)、人与自然和人与自我的关系中展开的。在杜威的教育哲学著作中,我们随处可以看到他这种关系式的辩证论述,例如“学校与社会”、“经验与教育”、“儿童与课程”、“兴趣和训练”、“劳动和闲暇”、“个人和世界”、“教育与职业”等等。这充分体现了杜威在事物动态变化的关系之中、在事物相互依赖相互联系和交互作用的过程之中把握事物整体性的思维方式。
三、杜威教育哲学思维方式的启示
笔者认为,杜威的教育哲学除了为我们提供他那熠熠生辉的教育思想之外,更重要的就是为我们提供了认识教育活动和教育现象的思想方法,即在事物动态变化的关系之中、在事物相互依赖相互联系和交互作用的过程之中、在实践之中实现对事物的整体性把握。通过这种思维方式,可以帮助我们澄清许多理论上的模糊认识和实践中的偏差。例如时下正轰轰烈烈进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可以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从启动到至今,一直存在着许多不同的声音,期间还出现过多次观点激烈的论争,各路专家、学者对此莫衷一是、观点纷呈。那么我们究竟应该怎样看待课程改革?论者在对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发出声音时究竟应该持一种什么样的思维方式呢?我认为,杜威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思维方式。
1课程改革应具有整体思维
所谓课程改革的整体思维是指,在观念上,我们必须对课程改革产生的背景、方案、理念等有一个整件,陆的认识和较为全面把握;在行为上,我们必须对影响改革的各种因素进行整体协调。时下,有许多对新课程的误解和行为上的偏差大多是因为对新课程的认识不够全面造成的。例如,有人认为新课程强调实践活动就是“轻视知识”,强调“教学向生活回归”就是原原本本重现生活,强调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就是完全否定传统的教学方式,甚至还有人认为课程改革就是推倒传统的一切,或者认为课程改革仅仅是换一套教课书等等,所有这些都是传统的二元对立、线性思维方式的表现,没有从整体上全面认识和理解新课程,因此就会产生诸如“盲人摸象”、非此即彼或者“穿新鞋走老路”、“新瓶装旧酒”的现象。因此,我们必须对新课程的理念、目标、内容、结构、实施、评价、管理 等从整体上进行全面的认识和理解。
在新课程实施中也存在缺乏整体思维的表现。“譬如我们在推进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不断地试图通过解决一系列‘关键’来推动课程改革。课程改革的关键在于观念的转变,课程改革的关键在于教师。课程改革的关键在于评价改革,课程改革的关键在于学校文化等等。”然而,新课程改革中究竟什么是“关键”呢?在实践中各个地区和学校往往根据自己的理解只偏重和关注其中某一个“关键”,使改革往往得不到实质性的进展。这种所谓的“关键”思维实际上是一种要素分离的机械还原论思维,缺乏整体协调的观念。实际上,观念的更新、教师培训、评价改革、文化重建、制度变革、政府投入等等所有这些因素都是课程改革链条上不可或缺的因素,缺少其中任何一个环节,课程改革都会受到阻碍。因此,我们需要的不只是关注某些个“关键”,而是要有整体协调的观念,对课程改革链条上的每一个因素都有清晰的认识和把握,从而总体布局、整体协调、优化配置,推动课程改革的整体、协调、稳步发展。
2课程改革需要过程思维
在课程改革中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声音,即“课程改革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按照这样的思维逻辑,“课程改革成功了”是不是课程改革就结束了呢?这实际上是一种急功近利、预成式的思维方式,事先就给改革设定了一个固定的标准。然而,事实上并不存在这样一个固定的标准,因为变革是一个动态的复杂的过程。正如加拿大著名学者迈克尔,富兰所说:“变革是非直线的,充满着不确定性。”“有计划的变革(对于教育工作者)不是一个综合战略发展积累的结果。实际上,它只是变革序列中的一段。”《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只是课程改革的起点,而不是终点。整个课程改革是一个不断向前推进、向未来敞开的不断生成的过程,是对教育渐次的改进、丰富和完善的过程,它有起点,但没有终点。事实上,国家教育部正在推动的对义务教育阶段各科课程的修订,也说明了课程改革是一个不断完善、渐次改进的长期的过程。我们不能因为课程改革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就断然否定改革的正当性和合理性。
3课程改革需要实践思维
课程改革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产生的,它的最终实现也必须落实在实践之中。首先,教育理论工作者和教育行政部门要有实践意识,要深入实践、了解实践。然而,有不少理论工作者和教育行政部门却缺乏对实践的关注,以为课程改革就是设置几套方案、发一批文件就够了。然而,课程改革从启动到现今,其效果究竟如何?存在哪些问题?有哪些经验和教训?等等,都缺乏明确的认识。教育行政部门和相关专家缺乏对课改实践过程的必要指导、监控、调查和反思,这也是许多一线教师对课改产生疑虑和困惑的重要原因。
其次,学校和教师要有实践意识,要主动探索、实践。因为课程改革是一个动态生成、不断创新的过程,因此作为一线的学校和教师不要期望课程改革有一个可以参照的、完善的操作程序或模式。石鸥教授认为:“课程改革不是供画家临摹用的模特或实物,而是发展中的尝试与革新,是一种注重学生充分而有个性的发展、注重全体学生发展的实践。”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具有课程改革的参与意识和实践精神,在参与和实践中实现课程改革的多元化发展和持续创新。
4课程改革需要关系思维
在对待课程改革的态度上,赞同者有之,批判质疑者甚至反对者也有之,这些都是课程改革中不可回避的,如果我们听到的只是一边倒的声音,恰恰预示着改革危机的存在。但现在的问题是某些批判者和支持者并没有抱着真诚的态度来交流对问题的看法。相互指责和人身攻击并不是改革的态度。正如迈克尔,富兰所说:“问题是我们的朋友,因为我们只有深入到问题之中,才能够提出创造性的解决办法。问题是通向更加深入的变革达到更为满意的途径。”因此,我们必须从关系思维的角度来看待改革中的不同声音,支持和批判都是改革必不可少的因素,我们需要的不是对立,而是要共同面对改革存在的问题,通过对话,达成一致性理解。
同样,课程改革方案的设计者和实施者、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等都要避免这种孤立的、单向度的思维方式,取而代之以关系思维和整体思维,在课程改革的实践中结成改革的“实践共同体”,通过对话、沟通和共享,共同面对改革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办法。
❸ 幼儿园教师为什么要学习教育哲学
学习教育哲学是很有必要的。
首先,教育哲学是一门具有方法论性质的基础学科,它指导了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具有概括性,规范性和批判性;它回答了应该是什么的问题。因此,学习教育哲学对于幼儿园老师来说是必要的。
在教育儿童之前,幼儿园老师首先应该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如今我们都有看到许多关于老师虐待殴打儿童等一些伤害儿童的报道,这不禁让大家很质疑当代幼师的能力与品格。所以在教学之前,首先应该要有自己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职业操守。而学习教育哲学,可以让即将教学的老师形成良好的人格品质,这样在他们教学中也不会再做出什么让大众心寒的事情了,孩子们也能够在良好教师的指导下形成良好的人格品质,这样的话孩子们就能够茁壮快乐地成长。
其次,学习教育哲学可以让老师们对教育方法有新的认识,他们不会再只是照本宣科的教育儿童,而是选择适合孩子的教育方法。孩子们只有在一个适合自己的环境下才能好好成长。同时学习教育哲学也能够让老师改变对孩子的片面的看法,孩子不可能一直都是安静或是一直都是吵闹的,没有一直乖巧的孩子也没有一直不听话的孩子。在学习了哲学之后,老师们会懂得如何处理在不同情绪中的孩子的情况。
最后学习教育哲学还可以帮助幼儿园老师养成理性思考的习惯。很多时候,老师会碰到一些让人很头痛的学生,很可能老师就会对那些学生有不好的印象。而学习一些理论之后,老师们会客观看待那些学生,理性思考。在碰到特殊情况的时候,也能够冷静沉着的处理应对难题。
乔治·奈勒曾经说过,一个教育工作者可以不学教育理论,照样也能成为一个好教师;但好也好的有限,而坏则每况愈下。因此,幼儿园老师一定要学习教育哲学,这样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优秀的老师。
❹ 理想中的教育哲学论文
学的时候老师总会给我们出同题目的作文:"长大以后想当什么,喜欢什么样的职业."
小时候,读书的时候我有过很多的梦想,三四岁的时候很喜欢警察,那时候就有一个梦想,长大以后要当一个警察,经常被电视里面的剧情所感染,也容易跟着剧情走,也会有自己的思路去追寻案件的始末.读小学三四年纪的时候,上体育课.去山上玩,别班的一个同学在山上无意中挖出一个无名尸体,当然已经腐烂了,就剩下一堆白骨,当时我足足想了好几天,也设想那位可怜人是怎么遇害的,甚至上课不专心还在想.读初二那一年姥姥去世了,那个时候我在姥姥灵前说以后要当一个出色的医生,为天下的病人解除痛苦,但是后来还是没有做到,一是对人体构造不是很了解,生物课我就怕的就是这个,高中,我选择了美术设计,很多人都不理解,一直以来我的文化课都不错,当然文化课也很好,但还是选择美术设计,因为那时突然觉得美术设计很潇洒,无拘无束的感觉.结果到了高一,我又想从政,做一个合格的公务员,当时最欣赏的国家领导人就是周恩来和朱镕基,欣赏朱镕基的刚正不阿.整治了很多贪官.当时下定了大学一定要考中国人民大学,人人都说人大出来的学生都是从政的,做公务员,当时也认定了以后的专业会是行政管理.但爸爸不喜欢我从政,也不赞成我学这门专业,觉得没什么前途,他希望我学商业.在学校里,我不认为自己是乖乖学生,在学校里我也是很顽皮的,小学换了两个学校,刚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我就入了少年先锋队,二年级的时候成绩就不怎样样了,妈妈给我转了学校,当时也以成绩为主.很不错,基本上年年第一.但我不听话,所以每次通知书上的评语没有几句好话.有时候还会跟老师做对,那时候的我已经很叛逆了.小学毕业后升中学,我的保送资本被取消,对我而言是一个打击,虽然后来的学校也不错.
我自认为是一个很幸运的人,因为我周围的人大部分都是好人,当然也有倒霉的时候,因为倒霉让我经历别人没有经历的事情,多少也让我成长了一些,人都需要慢慢成长才会长大,我想经过时间的推移,我会学会慢慢放下,我会选择我自己喜欢去做的事.
回想起来,当时自己的理想挺多的,而现在发现与当时已经千差万别了,警察,当不成,眼睛不行,身高不够.医生,当不成,生物不好.而且对手术有恐惧感,公务员,现在政界很乱,经过时间的洗礼,发现小时候的梦想已经慢慢消失,而留给我们的只是一些麻痹的回忆.
人的一生总要做出不同的选择,做出不同的决定.
这些日子我一直在想着这些问题,每次跟别人聊天的时候,我可以很坦然的去引导别人去做决定,而自己呢,总是在摇摆,不能真正给自己下一个决定,不给自己找借口,很多人说跟我的的星座有点关系.我觉得还是自身问题,意志不坚定不是一件好事,这两天一直在想这个问题,我想要的是什么?什么才是我真正想要的生活,我找不到一个明确的答案.
去年的今天早已忘记在干什么?昨天一夜没睡觉,在床上折腾了一晚上,还是一个人好啊,至少晚上睡不着的时候不会吵到别人,但是一个人的时候确实很孤单.一个人吃饭,一个人散步,在家还是一个人关着灯,趴在床上,想着,想了很多,当然也会胡思乱想,发觉我现在是越来越没状态了,我忘了自己是多久才睡着的,应该是早晨吧,上午被电话吵个不停,接了一个又一个,今天一天都在外面,坐在车里也不停的想,我到底是谁,我到底需要的是什么样的生活,怎么想都想不出来,而又害怕去想,越想会让自己走向极端,我知道自己一旦走向极端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有点无奈了,我所渴望的究竟是?
不经意间,窗外已飘起了雪花,姗姗来迟的雪密密匝匝,在灰暗的天空中急速的落向地面,凌空划过无数道弧线,随风旋转、飞舞,犹如从天而降的柳絮,一时间弥漫天空.在空中自由的飘舞,舞着那属于它们自己的旋律,一瞬间,我似乎明白了,似乎真的发现了我所追求的,我一直所寻找的未来,那不是在每天数不尽的人群中穿梭,不是整天在那尔与我诈的环境中残喘,是更自由的,更属于我的旋律,我一直所渴望的自由,在无拘无束的天空中舞着我特有的旋律.
人生或许如此,经历着这样无数次的徘徊与选择,就要经过无数次的跌倒,最后才会发现那属于自己的天空,那属于自己特有的旋律.
我的理想
从小到大有过很多理想,或幼稚或天真或可笑,多是意想天开而不切实际的,但每个理想都是我当初心底最真的驿动,都曾伴我走过或长或短的一段悠悠岁月.如今想起,也不乏一场美丽回忆……
还记得,曾经的那些个梦啊!
7岁的时候,我的理想是当一名科学家.
因为老师说,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努力工作,建设四化.
9岁的时候,我的理想是当一名老师.
因为妈妈说,老师是花匠,与花为伴是我童年的梦想.
11岁的时候,我的理想是当一名警察.
因为欣赏电视中女警察干练与潇洒的形象.
13岁的时候,我的理想是当一名舞蹈家.
因为迷恋舞台上华丽的裙裾飘飘和柔美的仙乐幽扬.
15岁的时候,我的理想是当一名老板.
因为失望于眼中的世界已不容梦想,只求努力赚钱买漂亮衣裳.
17岁的时候,我的理想是当一名记者;
因为好奇的心决定了我对新事物追求与对探索的向往,在梦想和现实中我徘徊倘佯.
19岁的时候,我突然发现,我不再有理想……
因为容不得我想,我已经开始为毕业奔忙.
最终我找到了一份很实际的工作--秘书.
理想必竟只是一种梦想,生活却是如此现实.生活在工作和赚钱之间划上了等号,于是理想只能靠边站.梦想家醒了,自食其力的生活则拉开序幕,在充实与紧张之间,我突然发现这世界并不单单只有理想.在适者生存的环境中,每个人终能找到属于他自己的方向,或许这才是他该有的理想.就像鱼儿不该迷恋天空的纯净,鸟儿不该迷恋大海的深遂,曾经的那些个梦想,也许是肤浅而没有方向的,我这样想.
当初选计算机这个热门专业,父母看好的是它的发展前景.毕业后我却放弃了专业,编程让我厌烦,操作又感单调.对一个没有经验没有资历的刚毕业的小丫头来说,可选项只剩文员或秘书什么的.上天的眷顾,我找到了一家效益颇不错的单位,开始了我两年的秘书生涯.
于是,得到的第一份工作,我珍视着有如实现了自己的理想.
秘书真是个狐假虎威的角色,有老板撑腰,说话份量自然不同,满足了我的虚荣心也让我受宠若惊;秘书也是个勤杂工的角色,老板的空调忘关了我得关,老板的钥匙丢了我得配,老板的茶杯没水了我得倒,老板的甜心打电话来了我得挡,老板的原配来视察了我得安排(家族企业公司)……甚至连老板家的水池漏水了,都由我找人来修,简直一小保姆;秘书还是个淘浆糊的角色,本着发扬精简人员的精神,一人能力所及之事绝不分摊两人,陪吃陪喝生意合同这些公关业务部的事也让我挂一小名儿,吃香的喝辣的让我常常享用免费晚餐,被人羡慕却落得个有苦说不出的滋味.
突然有一天,我发现我变了.我变得现实而冷漠,我变得理智而虚伪.
在浑浑噩噩中,在不知所措中,在虚情假意中,在你来我往中,不知是什么掩去了我年轻纯真的美好情怀,我觉得自己变得俗不可耐,却依旧心安理得,认为这是自己适应能力强的外在表现.
或许我真的适合做个秘书,有机会再升个部门经理,最后做不成老板就回家相夫教子?这难道是我找寻了许久最适合我的位置?我不置可否.
如果你的心灵是高尚的,那么,你的人也必是纯净的,淹没和沉沦是那些心灵的本色被取代而不是盖住了.这世上总还有些人令你感动,总还有些事让你震撼,封闭的都市,喧杂的人群,在属于你位置上方,却保留了一片蔚蓝色的天空,那种透明的蓝可以让你为之落泪,接受这阳光般的洗礼,回到最本色的真我吧!
那是阳春三月的一天,我在网上漫无目际东游西逛,在某个BBS站看到有人推荐Leon的一篇文章,顺着网址我找到了他那篇蛮搞笑的东东,看完后我相继看了其它几篇,觉得也还不错,于是想去看看这个网站的首页.那时我的猫儿是未经改良的,跑得特慢,我是个耐不住性子的人,等得不耐烦了我往往就不想看了,那天也巧,楼下办公室的人找我,我下去一坐就半个小时.等我回到办公室,竟意外的发现整屏的灿烂,金黄灿灿的榕树,明亮耀眼的阳光,落叶缤纷枝繁叶茂的榕树在视觉上给人一种强烈的雍荣与华贵,不平凡的美称之为极至,于是我记住了这个地方——榕树下.
不知是震撼于初次见面的色彩,还是吸引于原创文字的真,我开始时不时的关注榕树.榕树下的文章不是由华丽的词藻堆砌的,那是平凡中的真吧.
真实,远离了初衷被现实改变了太多的自己,内心所保留的可否谓真?
在一个晌午时分,无聊难耐突然产生了投稿的念头,曾担任过校刊主编的我自信不会被退稿,但还是连投了两篇.
第二天却不见发表,正呐闷之际见到Will,还不等我问,他便说我正在帮你排版哩!原来是初次投稿没经验.尽管在校时也发表过文章,可第一次看到自己的文章在榕树下刊登出来的那种喜悦,相信和每位投过稿的朋友都是类似的.榕树给了我们这样一种感觉,这样一份自信.
接下来的日子里,总会在有感觉的时候记录下那份感动,投于榕树下与人分享与人共鸣,在投稿的文章中,很多都是我随兴的灵感,而凑合成文字却是一篇篇的有头有尾的文章.这便是生活中的美,如果不抓住,它便白白地溜走了,而抓住了,就是一种永恒.收到网友的回复,哪怕只一句话也常令我惊喜不已.纯粹的文字原来是我内心深藏的最爱啊,恍然明白后我想我该找寻那个属于自己的位置了.
❺ 从教育哲学的学科性质和特点来看,教师是否需要一点教育哲学头脑
人教版义务教育初中语文课本特点 根据国家教委1995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计划和1996年颁布的普通高中教学大纲的精神,人民教育出版社和一些单位分别编写新的高中语文课本。人民教育出版社的高中语文课本已编写完毕,并从1997年开始在江西省、山西省和天津市试教,从2000年起推向全国。这套课本有如下特点: 第一, 改革教科书的编排体系。 这套教科书的体系和结构,在传统的高中语文教科书的基础上作了三个改革:一是阅读和写作、口语交际分编;二是破除比较复杂的记叙、比较复杂的说明和比较复杂的议论“三阶段”模式;三是编写与教科书配套的语文读本,作为学生用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1.长期以来,在传统的高中语文教科书中,阅读与写作、口语交际易混合编排。优点是便于阅读与表达结合,但缺点也是十分明显的。(1)一方面,阅读为了照顾到写,尽管编排了大量课文,但用力最多的是文体特点、表达方式和写作方法,偏偏丧失了阅读自身。实际上,阅读成了写作的附庸。另一方面,写作、口语交际在教科书中又“忝列末座”,地位低微,缺乏系统的安排,带有很大的随意性。从这个意义上说,写作是阅读的附庸。阅读和写作互为附庸,大大影响了学生读写能力的提高。(2)阅读与写作、口语交际有各自的教学内容、教学步骤和教学方法。一般来说,阅读、听话是理解、吸收信息,写作、说话是把已有的语言材料加工为语言作品,二者的心理机制是不一样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很难同步发展,“眼高手低”几乎是普遍规律。把读和写生硬地捆绑在一起,难免两败俱伤。(3)应该提倡阅读与写作的“远距离结合”,就是在阅读中积累思想、语言、结构,领悟写作规律,培养语感,为写作打基础。而读什么写什么,那种立竿见影式的急功近利的“近距离结合”,在高中阶段越少越好。由于上述原因,这套教科书以阅读、写作与口语交际分编的形式来构造三个教材系统。 2.高中语文教科书按照比较复杂的记叙、比较复杂的说明和比较复杂的议论三个阶段编排,由来已久。这种编排的长处,是便于学生掌握最基本、最常用的记叙文、说明文和议论文这三种文章样式。但它的弊端似乎比长处更为突出:(1)初中教科书中已编排了大量记叙、说明、议论的文章,高中在初中的基础上来一个循环,教材内容陷于低层次上的重复,学生三年读下来感到枯燥乏味、所获不多。(2)明明编排了不少文学作品,但其中相当部分不得不划进记叙、说明、议论的圈子,当作一般文章来处理,把文学教育摒弃在外,致使文章教育与文学教育两败俱伤。(3)记叙、说明、议论三类文章固然需要依次教学,但三类文章的共同规律在当前讲究各体文章相互渗透的大趋势下,应该说更有教学的价值,“三阶段”编排的模式恰恰对这一点无能为力。由于上述原因,“三编排”模式必须进行改革。 这套新编教科书阅读部分的总体结构如下: 阅读教材分为互相衔接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高一),在初中的基础上,学习现代化文章和浅易文言文,着重培养理解、分析现代化文章的能力和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第二阶段(高二),学习我国现当代文学作品、古代文学作品和外国文学作品,着重培养初步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第三阶段(高三),学习文化内涵丰富的现当代论文、科技说明文和文学名家名作,着重培养研讨、评析文章和文学作品的能力。这样,形成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螺旋式上升的教材序列。 3.传统的高中语文教科书,也配有语文课外读物,然而这套与新编高中语 文教科书配套的语文读本,与一般的语文课外读物有很大不同。(1)按照新的高中计划,高中语文课时是有史以来最少的,教学要求并未降低,因此有些教学内容不得不转移到语文读本中。(2)语文读本中的内容,有些是帮助对教科书的理解和掌握,有些是对教科书的延伸和深化。要提高语文能力,不能完全依赖于教科书和课堂教学,还必须遵照修订大纲每学年阅读100万字的规定,在教师指导下课外认真阅读语文读本。从这个意义上说,语文读本和教科书是姐妹篇,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第二,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数十年来,尤其是近十几年来的研究表明,关于语文的性质,人们比较一致的看法是,语言是思维的工作,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认知世界、传承和发展人类文化的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语文深刻地影响着人的思维方式、生存方式,影响着人的成长和发展,以至影响着一个民族的思维方式、文化传承和精神世界。 语文学科首先应该着眼于人,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应该从语文与人的发展关系的角度,来考虑语文学科的功能。新编高中语文教材首先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大致上有下列方面: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培养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的能力;培养良好的语感,使学生具有丰富的语言积累和文化底蕴;培养良好的语文学习态度、习惯,使学生把握正确的语文学习方法。 例如,新编高中语文教材为了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大大加强了文化的分量。教材编选了占课文总数40%以上的我国古代文学作品和大量的我国现、当代文学作品和文化著作,使这套教材富有浓厚的民族文化气息,闪烁出民族文化的光芒。教材还编选了相当数量的外国文学作品和外国文化著作,使学生一拿到教材,就能闻到外国文化的芳香。学生的文化根底牢了,语文能力就不会在浅层次上漂浮,而能真正得到提高。 除了注意选编文化气息浓厚、思想内容深邃、语言富有魅力,能启人智慧、开人心窍的精品以外,新编教材在写作训练、口语训练的设计,课文练习、提示和注释撰写上,都着力于在能力培养的同时,拓宽知识视野、开发智力、塑造心灵。例如,要求学生背诵文言文20篇、古代诗词50首,这使学生一辈子受益匪浅。 当前,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有一些同志把语文学科的任务局限于语文的工具掌握,置其他语文素质的培养于不顾,热衷于大量的字、词、句、篇的烦琐、机械、复杂的所谓“基本训练”,迫使学生陷于无边无际的题海之中,一天到晚忙于打“√”打“χ”。这看似“双基”抓得很紧,实际上恰恰是反其道而行之,降低了学生的语文水平。殊不知,培养语文整体素质是发展语文能力的基础,只有语文整体素质提高了,语文能力才能随之发展,这是无可争辩的事实。新编高中教材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正是在这个原则问题上作出了正确的导向。 第三,重视培养现代社会需要的语文素养。 新编高中语文教材洋溢着时代的气息,体现了21世纪社会对语文教育的要求。在教育目标的确定和教育内容的选择上,汲取了终身教育、大众教育、学习化社会的思想,文明、合作、开放、进取等新的价值观念,还有哲学、教育学、心理学、语言学、文学等方面的一些新思想、新观念、新的研究成果。遵照修订大纲的要求,教材的选文要富于时代气息,现、当代作品占50%以上。 根据现代社会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传播工具手段多样化和现代化的特点,新教材着力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简洁明了地表达和传递信息的能力,适当提高学生阅读和写作的速度。传统的阅读教材,着重引导学生在文章作法、表达方式、遣词造句上下功夫,又只求精不求快,篇篇课文都条分缕析、咬文嚼字。新教材摒弃传统教材中不合时宜的东西,第一次重视培养学生判断、选择和处理语言信息的能力,并注意提高学生阅读的速度。由于传统的“八股文”教学的影响,我国的写作教学,往往要求学生写一些能够得分而用处不大的东西。新教材要求学生用简明、连贯、得体的文字,写实用性的文章,并要求有一定的速度,以适应21世纪处理生活和工作中实际问题的需要。 现代社会信息传播速度快、传播手段日趋先进,对人们的口头表达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简言之,要求人们能够使用规范、简明、连贯、得体的口头语言。所谓规范,就是指使用全国通用的、国际上通用的、规范化的标准语言,笼统一点说,就是我们所说的普通话;所谓简明,就是指使用简洁、明确的口头语言,因为机器理解与控制语言意义的能力较差,无法排除语言杂质;所谓连贯,就是使用逻辑性强的口头语言,因为机器不理解中心不明确、顺序不合理的语言;所谓得体,就是指使用口头语要符合语境条件,如场合、对象、话题和表达方式等。否则,口头交际难以达到预期的目标。然而,由于文言(书面)、白话(口语)长期并行这样一个世界语言史上的特殊现象,以及科举制度“以文取士”的历史原因,我国历来重视书面表达而轻视口头表达,口语教材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才开始出现,但又很不如人意。新编高中口语教材,从学生实际和社会需要出发,对学生的口语能力进行系统的培养,使学生的口语能力能够达到教学大纲的要求,并向能够使用规范、简明、连贯、得体的口头语言这个目标前进。 考虑到未来社会是一个开放的社会,新编高中语文教材根据修订大纲的精神,增选了外国,尤其是外国的当代文学作品和文化论文。这表现出一种“面向世界”的开放意识,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全球意识,增进对世界文化的了解和认识,用全人类的进步文化来塑造高素质的学生。 这套教材编排的文学作品课文,约占课文总数的60%。高二全部是文学作品,包括我国现当代文学作品、古代文学作品和外国文学作品,着重培养对文学作品的理解、欣赏能力,丰富文学素养。高三的2/3是文学作品,在高二的基础上着重培养理解、评析文学作品的能力,进一步丰富文学素养。同时,编写关于文学史、文学理论和文学欣赏常识的短文,穿插编排在教科书中,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文学教育之所以能“春风吹又生”,是有其深刻原因的。众所周知,文学作品有认识作用、教育作用和美感作用,可以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思想道德水平和审美能力。除此以外,首先,可以进行语言教育。文学作品的“第一要素是语言”,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优秀文学作品的语言是丰富的、优美的,保留了语言艺术的精华。例如《诗经》《楚辞》先秦两汉的散文,唐诗、宋词和唐宋散文,元明清戏曲和古代白话小说,以及现当代的鲁迅、郭沫若、茅盾、朱自清、巴金、老舍、曹禺、赵树理等文学巨匠的著名作品,都代表着语言艺术的高峰。在运用语言方面,足以作为学习的楷模。学生学习这些作品,揣摩语言运用的妙处,有利于读写听说能力的提高。如果把这些作品排斥在外,只囿于阅读记叙、说明、议论的文章,学习语言的收获就相当有限了。再说,就语言的运用来说,记叙、说明、议论的语言和文学的语言在一定程度上是相通的,有些精彩的应用性文章也是用文学语言写的。古代的《祭十二郎文》《陈情表》《答司马谏议书》以及现代的鲁迅的书信、郭沫若的一些序,不都是用文学语言写的吗?因此,学习文学作品有益于学生写记叙文、说明文和议论文。 其次,文学教育的优势还在于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阅读文学作品需要想象和创造,需要形象思维,培养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也是培养形象思维的能力。形象思维是非常重要的,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我国著名的科学家钱学森也非常强调形象思维的重要性。钱老认为,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虽然各有特点,但是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它们往往是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针对忽视形象思维的倾向,他以自己的感受为例,认为,正是他的夫人介绍的音乐艺术里所含的诗情画意和对人生的深刻理解,使他学会了艺术的、广阔的思维方法,从而避免了机械唯物论,想问题能够更宽一点、活一点。他认为,科学思维源于形象思维,一个科学家搞设计,首先要有形象思维。当前中学教育重视逻辑思维的培养,却对想象能力、创造能力、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不够重视,甚至有意无意地加以抑制,这对于发展学生健全的思维能力是很不利的。文学教育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变这种状况,使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结合起来,协同发展,从而有助于形成学生的全面思维。 综上所述,文学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和有益的。这套教科书加大文学课文的比例,重视初步欣赏文学作品能力的培养,对于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使学生成为21世纪需要的建设人才,将产生重大的作用。 第四,注重培养学生的健康个性和创新精神。 培养学生的健康个性和创新精神,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必然趋势。以素质教育为特征的中学教育新模式,是从单一的选拔性教育转变为发展性教育,也就是加强基础,发展健康个性和创新精神。除了为学生打下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做人的基础外,还要开发学生的潜能,为使学生成为21世纪的社会所需要的各类人才打下基础。高中语文教材的编写要适应这种发展形势,除了重视面向全体学生外,还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健康个性和创新精神。 首先,加大教材的弹性,教材内容分出层次,使教材既适用于全体学生,又使学生的健康个性和创新精神得到发展。教材包括课内用的教科书和课外用的语文读本,教学要求有较高要求和基本要求,课文有教读课文和自读课文,练习有必做题和选做题。一般学生只要掌握教材的基本部分,就能达到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同时教材又为有余力学得高一点、难一点的学生,为有志于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个性特长和创新精神的学生,提供了非常宽广的天地。 其次,教材在继续重视培养学生比较、分析、归纳、思考、想象、联想、观 察、感受能力的同时,强调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鼓励学生有自己的见解和有创意的表达。当前,在语文教学中有一种不良现象,就是阅读中只有一种答案,作文只有一种模式,导致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严重萎缩。新编高中教材力图破除这种现象,在课文的选取、练习的设计、提示和注释的撰写上,都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比如,课文练习注意启发性、开放性,根据“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观点,允许有多种答案,提倡各抒己见。对文学作品,可以从政治学、经济学、文化学、社会学、伦理学、人类学、心理学等各种角度去分析,决不定于一尊。又如,写作练习提倡自由表达,这个精神贯穿于所有写作单元的全过程,同时另设“自由写作实践”,以鼓励学生把自己的真情实感不拘形式、毫无束缚地写出来。 第五, 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传统的语文教材,称为“教本”,教材编写者的着眼点是利于教师的“教”,而不怎么考虑利于学生的“学”。新编高中语文教材则不然,教材既是“教本”,又是“学本”,而且更主要是“学本”,我们编写者的着眼点当然不只是利于教师的“教”,而是更要利于学生自学。 为了利于学生自学,语文教材内容的选择和序列的编排,尽可能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尊重学生的兴趣与内在需要;尽可能让学生处于主动参与、积极活动的状态之中;尽可能有利于建立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民主、开放的合作关系。比如,文学作品的练习设计,弱化传统教材所强调的分析,而启发学生去体会、感受和领悟文学作品的思想和情感,在身临其境中提高认识、陶冶情操和锻炼意志;又如,在教材中创设学生自主学习的环境,开展一些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自行组织的语文活动,诸如专题采访、讨论、读书和写作之类。 为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材包括教科书和语文读本,课文分为教读课本和自读课本,以利于学生把在教读课文中学到的知识和技能,举一反三,运用到自读课文和语文读本中,进行自学训练。课文配有学习重点、提示、注释和练习,有的还有评点、批语,以利于学生自学。教科书中有补白性的小方块,介绍课文作者、作品背景和对作品的片段评论,供学生自学课文用。教材还引进自学语文的方法,包括读、写、听、说各个方面,使学生掌握方法,进而养成自学的习惯。 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顺应时代潮流的举措。当今社会,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知识量急剧增加,新出版的书刊之多,称为“汗牛充栋”已是毫不夸张了。而中学,只能选取最基础、最基本的知识教给学生。其他更多的知识,包括源源不断地出现的新知识,只能靠学生自己今后进一步学习,或者说终生学习。难怪有人说,21世纪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自学的人。,新编高中语文教材有利于学生自学,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是适应培养21世纪人才的需要。
❻ 教育哲学论述题三:最高的规范就是自由,请你谈谈教育中规范与自由的关系
又是一师范的孩子~\(≧▽≦)/~哈哈
❼ 教育哲学应该怎么理解
教育哲学是没有答案的学问
在教育哲学史上,杜威拯救了现代教育哲学,尽管在不同的时代人们对他的态度不同,他的贡献和地位却是无法否定的。然而,杜威实用主义的坚定立场终归又被更为坚定的功利主义现实所拒绝,从如日中天到日渐式微的命运似乎是教育哲学的一种“隐喻”。有志于教育研究的学者是否有必要思考这样一些问题:教育哲学究竟在做什么?能做什么?又该做什么?教育哲学的界限在哪里?
今天,奢谈教育哲学之于教育的重要性恐怕只是一种常识性的重复,借西方哲学的只言片语对当下教育指手画脚的言说也司空见惯。但是,《生存论教育哲学》却出人意料地显示了独特的魅力。作者基于对西方哲学研究系统而清晰的梳理所提出的生存论哲学,无论对哲学研究工作者还是对教育研究工作者都具有启示意义。
该书对生存论哲学“楔入式”的研究既使教育哲学研究获得了厚重的哲学基础,也提升了教育本体论的高度。正如书中所说,只有站得更高,才有可能看得更远。这对当下深受功利主义影响的教育工作者确实是一种警示。如果教育仅仅成为满足功利目的的工具或手段,那么它就失去了存在的根基。教育一旦成为可算计的手段,教育者就失去了反思教育本真的能力,他所从事的“教育”便没有了教育意义,受教育者也就可能被手段化和工具化。该书站在生存论哲学的高度审视了近现代教育无根的精神状况,尖锐而且犀利。这种批判的理论勇气实属难能可贵,它于教育工作者反思理性的形成有着不可替代的意义。
这是一部充满了悲剧意味的作品。作者清醒地认识到,教育哲学是问题之学,而非处方之学。因而,《生存论教育哲学》事于追问,而不事于回答,这在某种程度上非常切合地把握了教育哲学的本质。表面看来,该书似乎建构了教育生存本体论的理论框架,但正如作者所尽力表明的那样,生存论教育哲学只是教育本体论求索的一个理论方案和一个可能的方案,而不是最终的答案。思想总是行进于途中,当阅读这部作品的时候,我们并不能期望它提出救治当下教育的良方,而是要关注那种我们原本并不熟悉的形而上的思想表达方式。该书从对“此在生存”的精神状况的分析入手,展示了教育的根基在于教育作为“此在生存”的本真意义,逻辑清晰,见解独到,尤其是它在形而上的层面对何谓教育、何谓受教育的论述,令人耳目一新。这种表达方式在我读到的教育哲学著述中是不多见的。然而,问题接踵而来---生存论的根基究竟又何在?
我曾一度怀疑,作者是否先行建构了一个生存论哲学的框架,然后以此观看当下的教育?倘若这样,那么这种思维方式就是演绎的,演绎并不提供新知识,最终也只是证明生存论哲学作为一个视角,或者作为一个尺度在教育领域的运用是否确当而已。由此,《生存论教育哲学》就不能把生存论哲学当成一个不证自明的“前提”,而必须着力于分析生存论哲学何以能够作为教育的“根据”。这显然是一个哲学问题,不再是教育哲学的问题。如果作者只是在表达他对于哲学的理解,那么他所谓的生存论教育哲学也将失去其应有的教育学意义。作者的意图似乎深深地隐藏在他大量的生存论哲学的分析中,秘而不宣,这使我们在面对这样一部非教材化的自我言说式的作品时充满了困惑。如果这个困惑解决了,我们也许就能够从中解读出生存论教育哲学的内在意义,甚至可以比作者理解得更多。那么,这个根基如何去寻找?
我们无法拒绝承认作者缺乏教育的实践感,但同时也不能不认为作者对此在生存状况的分析是指向实践的,而对教育的分析则是逻辑性的。这就使得作者对于教育根据的把握遭遇了悖论性的缠绕,一方面作者试图将对教育的分析基于生存论哲学之上,另一方面则又缺少对鲜活的教育实践的现象学体认,虽然作者努力将现象学的方法作为教育研究的根本方法。站得高固然看得远,可也容易看不清楚。当下的教育实践究竟是个什么样子,对作者来说,是一个无论如何都绕不过去的疑问。也就是说,用生存论哲学的视野观照教育实践,不管多么切合,如果离开了活生生的教育实践,这种本体论的分析就难免有玄虚之嫌。作者曾批判那种“绕一圈了事”的所谓“逻辑”,也提醒我们不要纠缠于概念,但作者自己似乎也陷入了概念和逻辑的迷宫。当然,我并不是说作者的分析没有道理,而是说一旦这种分析是完全形而上的,那么教育的根基不在教育实践中,它又在哪里?
书中生存论教育哲学的展开是基于生存论哲学对于当下生存实践的尖锐批判,这样就不可避免地跌入了存在主义者的情绪之中。没有出路,也没有拯救,我们孤苦无依。既然如此,教育即使借助了生存论教育哲学的思想资源,似乎也无法得救。作者曾提醒我们不要忘了“此在生存”的残酷现实。在这里,我们也需要提醒作者,不要忘了你自己就身处这种精神状态之中。以一种没有拯救可能的生存论教育哲学谈论我们的教育实践,最后得出我们的教育实践无法拯救的结论,有激情,也很悲壮,但没有了前途和希望。
可以理解的是,作者为什么会在海德格尔之外如此关注舍勒的价值情感现象学及其现代性哲学批判。这种带有宗教情怀、厌世倾向的教育哲学,其思想是发人深省的,但作者在写了三十余万字之后得出的结论竟然是,教育诸病缠身,积重难返,我帮不了你们。那么,我们不禁要追问作者的是,这种对教育的追问,除了刺激我们的神经之外,还能做些什么?
必须承认,该书的逻辑是严谨的,但也可能出于对哲学文本的尊重,作者大量引述了原著,这虽然在某种程度上增加了作品的说服力,但同时也削弱了文本之于读者的亲和力。人可贵的是思想,但可敬的是行动。也许作者经过若干年教育实践的历练后,再书写的生存论教育哲学将是另外一个样子,奉献的不仅仅是他的思想,还有他的生存论教育哲学的生活。无疑,作者的哲学根基是深厚的,但失之于圆熟自如,这需要时间来改变。作者热爱教育哲学,对教育哲学有一种难以割舍的情结,所以我们有理由给予作者更多更高的期待。
最后,我觉得有必要建议那些初涉教育哲学的教育研究者,不要带着寻找答案的目的去阅读这本书,否则将徒劳无益。作者没有答案,教育哲学没有答案,也不会有答案。教育哲学只是一步步地去追问,在追问中有可能描绘出某种精神意境,确立起新的观察模式,从而为我们开辟新的、更高的思想境界,把我们带入更广阔的世界。(徐继存)
❽ 教育哲学课堂实录之二:为什么需要教育哲学
教育哲学课堂实录之三
为什么需要教育哲学(续)
上课之前:
学生发表对电影《美丽人生》的观后感
学生甲(女生):主角做人的方式让故事的结局变的非常合理。
老师:他找到了生命的完整性,在历经磨难的过程中,他不仅没有被磨难打败,反而成全了他的人生。
学生乙(女生):父亲用自己的生命成全了他的儿子,在逆境中为他儿子今后的美好人生奠定基础。要深究父亲为什么要这样做,一是父亲的天性使然,二是基多的性格是这样,更想知道的是基多接受的是什么教育?
老师:如何去感受电影?如何去评价这个感受?稍微改变一下就改变了事物的性质。纯粹的自由是很难的。
从一种自然的状态变成一种自主的状态,这是一个成长的过程。真正的成熟是痛苦的,真正的思考也是痛苦的。我们看电影通常都是看情节,而现在我们需要更多的看看细节。
我想起鲁迅的命题:“救救孩子”,“肩住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光明的天地去,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当然,这里主要是幸福度日的主题。从人格的意义上,基多只是一个很普通的人,幽默,热情,开朗,活泼,智慧。他启示我们,人如何面对苦难,当人与黑暗相遇时,撕开黑暗的闸门,唯一的方法是依靠心中对美好人生的向往。当基多面对苦难的世界,他改变的是他自己,把希望留给了他的儿子。面对苦难,人的主体意识是多么重要,作为成熟的主体,坚持内心的信念,坦然地按照自己的方式来面对周遭的一切。教育就是要培养独立的人、自由的人。不管面对什么,我们都可以找到内心面对一切的可能。自由人和主体意识发达的人是一回事,二者是统一的。苦难的现实和内心的理想之间的鸿沟无法抹平,我们只有依靠作为主体内心的坚持来通达人生理想的彼岸。我们今天不再有集中营,但并不意味着我们不再有苦难。集中营是把苦难发挥到及至,它是给我们一种面对苦难的样式。面对苦难,一个成熟的主体可以被打败,但不能被打倒。他的儿子实际上承续了他的希望。这是这个影片给我们的一种启示。
一个人当他经历了他的苦难,这个苦难就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心,尤其是在童年。所以要保卫童年,保卫童心。这是我们教育的一个重要的主题。这种苦难也许不再象集中营那样明显,但却以其他形式在表现。过于成年化、世俗化,都是对童年的侵蚀,都可能会大大缩减一个人对美好生活的感受性。对于一个人而言,最重要的不是身体的伤害,而是心灵的伤害。心灵的伤是无法抹去的。
优秀的电影、艺术作品让我们更好的去理解我们周遭的世界。为什么要哲学呢?对于个人而言,需不需要哲学也许并不是一个问题,很多人没有学过哲学也过得很幸福,但并不意味着他们没有哲学的思考。父母经常告诫我们,不要太辛苦,其意味就是希望我们关注人生之本,回到生命的本原,关注那些最根本的东西。我们常常好高务远,其实心越高,就越远离大地,远离生命的本原。向上的飞越和向下的回归是生命之中两件最基本的事情。当我们想去实现那些远大的理想时,也不要忘记了对生命本然的回归。所谓迷途而知返。
我们这个世界越来越被物所充塞,技术正在改变这个世界,物的充塞使我们失去了古典的从容。每个人都在急冲冲的赶路,我们已不再是散步的时代,散步也成了一种奢侈。(不是指散步的时间,而是指散步的心情。)散步本身已经带有了功利的目的,是为了锻炼,或者是释放一天的辛苦。印象很深刻的是大学时代和很多朋友一起去散步,就在淡淡的暮色之中,有一种人与自然相融合的感觉。应试压力没有那么大,岳麓山不收门票,当时的环境、体制给人们提供了一种散步的可能。现在有需求的地方都变成了利润的来源。我们生活在无孔不入的经济挤迫之中。
今天,我们在庆幸自己不断得到物的享受的同时,我们又失去的是什么呢?技术给我们带来了快捷、富有,但我们却不再诗意地散步于大地之上。休闲、度假在很多情况下都有一种矫情的意味。技术的进步、物的发达带来的是即时的快乐,而不是心灵的自由与人生的幸福。技术的发达与生命存在的幸福感并不是正相关的,有时候恰恰会使我们失去对生命本原的关照。我们曾经一度更多地关注的是如何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把人类的周遭空间,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手段变的越来越发达时,人们开始关注生命本身、关注生存、关注存在的根与本。当人家都开着车时,实存的物占据他的心,当没有车时,占据人心的是对车的渴望。实物和对物的欲求占据着人心。现在是消费社会,消费主义是一种基本的意识形态(支配你生活的一种普遍化的观念系统)。我们今天的社会不再是一个泛政治化的社会,而是转向了经济化和消费化的社会。不管你是否有车,都会卷入对车的占有和想象性占有之中。一个事物是怎么流行的?他总是由少数人扩展到多数人,对物的想象性占有慢慢就改变了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状态。这就是我们的世界,这就是我们周遭的生活。
为什么需要哲学,为什么需要哲人?哲人以何种方式来面对世俗生活呢?德莫赫利特掉陷阱的故事。哲人就是大地的眼睛,就是大地的心,他们总在眺望世界的远处,他们却看不清脚下的路。这就是哲人生存的尴尬。在某种意义上说,哲人就是理想生活的缩影,与世俗生活有一定的距离。哲人的眼睛是盯在远处的,哲人是靠心生活,身体只不过是心的一个载体。由于他们的心并不在世俗生活之中,与疯子有着紧密的联系。当我们选择一种哲学化的生存时,我们就是选择了以心来看待这个世界,拒绝同流合污,只有这样你才能从世俗生活中站立起来。身在世俗生活中,但心在世俗生活上。所以当一个人过多地沉迷与世俗生活中,世俗生活就会遮蔽你的眼睛。历史上很多哲人都选择远离世俗生活,他们就是世界的心,为哲学而献身。克尔凯郭尔,一位年轻的哲学家,在年轻的时候与表妹相恋,突然有一天发现他这一生应该献给上帝,他选择了离开表妹,他是要成为哲学的思想者。安徒生,“你连接受过眼云烟的爱情的勇气都没有”,(贵妇人)他为了童话牺牲的不只是过眼云烟的爱情,而是牺牲了我整个的世俗生活。
是不是学习哲学就要远离世俗生活呢?不是。这些哲学的生命姿态给我们一种启示,哲学就是需要我们从世俗生活中站立出来,对周遭的世俗生活保持必要的超越,让我们不至于沉沦在世俗之中,让我们不断地回到人、回到生命的根与本。因为世俗生活的泛滥会遮蔽我们的心与眼。哲学就其最基本的意义而言,就是拯救日常生活,关注社会,教化人心。对哲学的学习并不是要我们成为思想者,成为哲人,但它确实可以培养我们对于生活的审慎的智慧,能够提供有价值的视角帮助我们更好地思考世俗生活,使我们对人的存在与我们周遭的世界有更开阔的视野和更深刻的洞察力,提高我们在世俗生活中的主体意识与应对复杂生活的能力。不至于有一点事情就过于偏离了自己,从而帮助人生提高生活的质量,并懂得享受生活、创造生活,消解人生周遭的迷雾。哲学于是表现出双重目标:对世界、对周遭事物的觉知和对自我的觉知,也就是认识世界和认识自我。从更根本的意义而言,对世界的认识就是对自我的认识。哲学的最高目标就是扩展提高人的自我意识,让人更好地生活在世界之中。
当我们回答为什么需要哲学时,让我们重新回到古希腊,回到苏格拉底,回到德尔斐神庙上的诤言:“认识你自己。”
为什么生活的智慧并不一定带来智慧的生活?灯光有的时候能够照亮别人,却不能照亮自己。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思想与行动之间的差距。如果一个哲人选择与思想为业,选择心的生活,那么他的生活方式往往是在世俗生活之外的。而恰恰哲人的行动本身是在现实周遭之中展开,这就导致他的行动与现实生活的格格不入。所以哲人在世俗生活中的难以成功就蕴涵着某种必然性了。一个宽容的社会应该给予哲人以足够的空间,哲人不是属于他个人的,他是作为整体中的部分在沉思整体的问题,他们是在为整个社会在思考,他们是时代敏感的脉搏。一个宽容的社会应该允许思想和行动的差异。
哲人是时代的心,是刺猬,他不时地提醒可能被世俗生活淹没的人,从而给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发展以必要的反省。每个人都可能处于迷途之中,在迷途中知返,哲人能让我们更好地在迷雾之中找到人生的方向。
哲学的任务:本体论,回答世界是什么。认识论,回答认识如何可能。逻辑学,回答的是知识的有效性。价值论,回答的是行为的确当性。对于这些问题永远也没有终结的答案,在这个意义上说,哲学是一种活动,哲学是道路,而不是终点。哲学是一门智慧之学,他只是让我们从对器、对具体事物的思考上升到对道、对抽象的理念的把握。什么是智慧呢?智慧不是确定的知识,智慧就是对生活、对周遭事物的一种明智的决断,是在复杂情景之中的一种明智决断。在这种意义上,哲学才表现为一种活动,“爱智慧”表现哲学所蕴涵的一个重要的精神旨趣,那就是真正的智慧只有神才能拥有,人只能爱智慧,哲学是一种追求,是一种心的敞开,是一种对智慧的渴慕。哲学必须还原为一种爱智慧的活动之中,哲学是一种对既成的观念、看法、认识的充满热情的探索。哲学的目标正在于提升人性自我。为什么别的学科不能做到呢?那些学科都可能是与人相关的,但都是从局部来关注人,而哲学是从整全来关注人的。哲学就是能让我们超越具体的知识,来达到对世界大全的把握,让人不断地敞开自己。“认识自己无知”,当一个人发现自己越来越无知时,可能恰恰已经有点知识。真正的知识就是知道自己无知,相对于世界、未来、无限,人是无知的。人只能在有限中理解无限,在现实中追求理想,超越现实。而这正是作为哲学活动的基本使命。
为什么需要教育哲学,教育哲学的意义同样不在于发布教育的真理,而是在于促进对教育本身的哲学思考。教育哲学帮助我们去思考究竟我们在做什么?我们教育行为的意义何在?从而努力对我们自身的所作所为进行理性的说明与辩护,以便使个人与群体的活动具有一致性。我们的每一个行为都是自我内在观念的实践,我们实践的教育只不过是我们心中教育理念的外化。只有当一个人在他的心中见证了好的教育,他才有可能在实践中表达对好教育的追寻。教育哲学就是给我们的教育提供内在依据。教育哲学的学习就是提高教育实践的内在精神,让我们的教育实践充满意义,创造性的实现教育的预期目标。教育哲学总是让我们去追求更好的教育是什么,超越现实的具体路径在何方,在这个意义上,哲学就在于超越和反思,而不是简单地诠释现实,必须是对现实的超越性的反思。哲学的意义就是对好的、更好的思想方式的追寻,这种思想方式关涉人类所面临的更多困境。哲学始于哲人对个体周遭的困境、社会的困境的体悟,哲人把个体的生命沉浸到社会的现实疼痛之中,哲人肩负着人类全部的苦难而行走,把苦难变成思想的珍珠。
面对人类的困境,哲学就是敞开个人生存的境界,同时敞开人类生活的可能性。教育哲学的本意就是立足于对现实教育的回应和对理想教育的追寻。对于个体而言,对于实践者而言,教育哲学就是敞开个人的教育理念,提高个体的教育品质,增进人生的意义。对于社会整体教育实践而言,要用观念来引导实践,激活实践,提高教育实践的品质,使教育实践成为有内涵的教育实践。教育哲学的双重指向,一是敞开教育者个人的生存境界,一是敞开当下社会教育实践的可能性。
教育哲学的三重反思:理念的审问,反思目前知识的合理性;现实的评判,扣问教育现实的价值与目前教育行动的合理性;实践的反思,确定个体教育实践的内在基础,反思教育个体教育行动的意义,促进个体明智的教育行动,从而把自己的教育行动建立在你所思基础之上,促进知与行的统一。教育哲学提示我们,在迷糊的现实中多一份清醒,让我们在现实教育生活中站立着生存;同时,又让我们在教育的清醒中保持一点迷糊,避免理智的自负。不要导致一种理智的自负。当我们的思考达到自负时,我们就超过了哲学的态度。正如康德所说,“知识要给信仰留有余地”。我们对教育的哲学悟知同样是有限的。
教育哲学如何可能?如何走向教育哲学之路?哲学其实离我们很近,就是我们的一种态度。教育哲学就是不断地追问那教育究竟是什么,为什么?对于我们而言,一个核心的问题就是要探询教育哲学思考的路径――那教育哲学的路径在何方?从日常、周遭的教育生活开始,超越日常生活,达到对整体的把握。哲学思考的路径:从特殊到普遍,从普遍到特殊,就事情来显现事情。对于我们,要做的就是两条:思考教育的历史,历史上的哲人在何种程度上,以何种方式把握了教育;当前教育的现实问题上是什么,把握教育问题的切入点是什么?通过触摸别人的路来把握自己的路,踏踏实实学习。我们必须要丰富我们思考教育问题的思考与资源。读书和思考。读哲学史和读哲人的观念(别人的理解和原著)。
哲学就是一种对话的实践。
我们每个人都是在他者之中显现你之为你。
抱着理想慢慢往前走,最重要的不是结果,而是道路,在路上。
我们只能尽力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