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理学法学 » 听话心理学
扩展阅读
中国网络原创新人乐团 2021-03-31 20:26:56
党政视频素材 2021-03-31 20:25:44
厦门大学统计学硕士 2021-03-31 20:25:36

听话心理学

发布时间: 2021-03-26 08:33:56

『壹』 从心理学角度说说人的各种动作能反应什么问题

声调提高 有与语速变快类似的意思----慌张,想结束话题
很相像的:悲伤懊悔内疚 惊,惊喜与如释重负!
“抿嘴”表情,一般意味着——其中隐藏了某些事实,压抑自己不说出来 。听话时可能有摸棱两可的意思
下唇往前撇---持不相信态度,希望肯定答案
嘴唇往前撅---心理防御状态
例如害怕:眉毛一定上扬,但假装生气就得下拉。于是眉毛的上扬与下拉则是真假情绪的互相斗争,这就成了说谎的线索。
总之,由衷的笑应该所有肌肉都松弛relax。
心理学:揉眼睛代表不情愿 看外面代表想挣脱

你去看看行为心理学吧

『贰』 听话的孩子就是好孩子吗从心理学讲一下,谢谢

问题分析:
你好,我个人认为听话是否好孩子要根据时间来确定。

意见建议:
如果回小时候宝宝爱好广泛喜欢思答考和摸索,一味听话就会出现大脑发育受限(这时期不听话好些);如果学龄期不听话就会出现学知识不好(这时期最好听话)。

『叁』 怎么自学心理学

1. 放平心态复。自学心理制学可以肯定的说,难度是比较大的,不然那些花了那么多时间的心理学本科研究生都要哭的……首先要确定自己确实感兴趣,想学,那就由浅入深,好好的体味心理学的魅力吧。
2. 从基础开始,不要操之过急。首先要接触一些基础的心理学书籍,例如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心理学史,心理统计与测量等,可以使用《心理学导论》这本书作为指导总纲,另外,一些例如《心理学与生活》之类包含趣味性的读物也是培养感觉的途径之一。
3. 不断地向上。有了一定的基础之后,可以开始进行大方向类别的学习了,一般会选择教育心理学、人力资源管理这两类的比较多。所以,例如班级团体辅导,教育统计,教育心理学,管理心理学,人才测评等内容可以进行选择性的学习。
4. 体味一下成果吧。学到这个时候,需要给自己打打气,可以选择参加心理咨询师三级的资格认定,主要考试的内容就在以上提到的课程中,主要是基础方面的,基础扎实的通过三级考试不会有问题。
5. 现在选择自己确实感兴趣的、向发展的方向。比如说心理测量师,职业培训师,心理咨询师等,侧重某一方向,并且好好地发展,一定会有所成绩的。

『肆』 心理学:解析说话时偷看对方的眼睛的人【高分求答,非实勿扰】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要想淋漓尽致地表达自己的内心情绪,必须运用好自己的眼神。谈话时对方与你最直接的交流除话语之外,就是两人的眼神。说话者想让你认真听他讲话,就一定用眼睛注视着你,而你认真聆听时也会专注地注视着说话人。会用眼神倾听的人,不但能给对方留下好印象,还容易与对方建立起感情。

有关眼神的信息也不少,我们首先还得了解一下眼神暗含的信息:

一个人深层心理中的欲望和感情,首先反映在视线上。视线的移动、视线的方向、视线的集中程度等都表达了不同的心理状况。因此,从一个人的视线变化就能够了解他内心的活动。

下面,我们从三方面来具体分析如何通过视线变化来看透一个人:

1、从视线的不同方向看人

在谈话中,通过观察一个人的视线方向,能透视他的心理。一般只注意自己所干的事,根本不正视说话人,这是怠慢、冷淡、心不在焉的态度;仰视说话人,是表示尊敬和信任;俯视说话人,有自我防范的意识;面带微笑直视说话人,是融洽的流露;皱眉头直视说话人,表示担忧和同情对方;面无表情地斜视说话人这是一种鄙视;横扫一眼说话人后不自然地发笑,这是讥讽的表现;突然瞪大眼睛看一下说话人,表示警告或制止对方;对说话人上下打量一番,是对对方不信任,有审视心理;平和的直视对方的目光,往往表示友好,谈话的双方比较融洽、投机。

当上下级交谈时,上级的视线一般是由上而下,将目光很自然的投射到下级的脸上;下级的视线一般是由下而上,目光与上级相反。这是职位高低不同所造成的反应。

2、从视线的移动看人

在交谈过程中,视线位置移动情况不同,反映的个人心态也不一样。一旦被别人注视就立刻将视线转移的人,大多自卑心理很强,这类人也不敢正视对方。一般而言,当一个人心有愧疚或有不好的隐私时,才会产生这种现象。无法将视线集中在对方身上,并很快收回视线的人,大都属于内向性格,不善于交际。

美国心理学家理查·科斯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让患有强度”自闭症”的儿童与陌生的成年人见面,以观测该儿童面对成年人眼睛的时间;成年人的眼睛分蒙起来与不蒙起来的两种情况。当理查·科斯将两种情况下所得的实验结果相比较时,发现儿童注视前者的时间,居然是后者的3倍。这就是说,双方眼光一接触,儿童会立刻移开视线。由此可知,性格内向的人,大都无法一直注视对方;而外向的人则相反。

如果和别人谈话时,听话人不停地转移视线,不住地看其它东西,表明听话人对说话人的话题不感兴趣;如果对方带着善意的微笑,目光不时和你的视线相会合,则表示他对你说的话很感兴趣,期待你继续讲下去。

在交往中,如果面对异性,只望一眼,便故意移开视线的人,大都是由于对对方有着强烈的兴趣。譬如,在公共汽车上,上来一位年轻貌美的姑娘,几乎所有人的眼光都会集中在她身上;但年轻的男性往往会很快把脸扭向一旁。他们虽然也非常感兴趣,不过基于强烈的内心压抑而产生自制行为。但是自制反而会使兴趣欲望增大,这时,他们便会用斜视来偷看。这是由于想看清对方,却又不愿让对方知道自己的心思的缘故。

另外,行为学家亚宾·高曼通过研究认为:对异性瞄上一眼之后,闭上眼睛,即是一种”我相信你,不怕你”的体态语。所以,当看异性时,并不是把视线移开,而是闭上眼后,再翻眼望一望,如此反复,就是尊敬与信赖的表现。尤其当女性这样看男性的时候,便可认为有交往的可能。

3、从视线的集中度看人

在与对方谈话中,不断地注视谈话人,显得较为诚实;但不要自始至终盯着对方不放,以免对方误会。

如果某人想和别人建立良好的默契,则会有百分之六七十的时间注视对方;注视的部位是两眼和嘴之间的三角区域,这样信息的传接,通常会被正确而有效地理解。

如果某人希望给对方留下较深的印象,就会长时间凝视对方的眼睛,并在注视的目光里含有感情。如果在与对方争论一个问题时,自己想获胜,那一定是紧盯着对方的目光不放。

听别人讲话时,一面点头,一面却不将视线集中在谈话者身上,表示对说话人或所说的话题不感兴趣,想制止对方说下去。

听对方说话时,将视线集中在对方的眼部和面部,是真诚的倾听,表示尊重和理解。初次见面谈话,不集中视线者,性格较为主动;相反,因对方不集中视线而耿耿于怀的人,就是爱用心计了,以为对方对自己不满,或者和自己谈不来。

总之,在一般情况下,人们很难彻底隐瞒心事,即使有人摆出一副无表情的脸孔,但刻意的做作并不能维持长久。只要你密切注意他视线的变化,就能发现他心底的秘密。眼神动作时刻都暗传心机。孟子认为,观察人的眼睛,可以知道人的善恶。他说:”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胸中正,则眸子了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听其言也观其眸子,人焉瘦哉。”确实有一定道理。

医学研究发现:眼睛是大脑在眼眶里的延伸,眼球底部有三级神经元,就像大脑皮质细胞一样,具有分析综合能力。所以,眼睛在人的五种感觉器官中是最敏锐的,大概占感觉领域的70%以上。而瞳孔的变化,眼珠转动的速度和方向等活动,又直接受脑神经的支配,再加上眼皮的张合,眼与头部动作的配合等一系列动作,人的感情就自然而然从眼睛中反映出来,而且它所流露出的信息比言行更为真实。

所以,作为听话人,你不但要观察谈话对方的眼神变化,还要注意自己的眼神表情。作为一个倾听者,要注意用眼神吸引对方:

目光要不断地与谈话人的目光会合。

当对方说到关键时刻时要目不转睛地看着对方。

当对方说得很精彩时,要以赞扬的目光向对方示意。

当对方难为情时,要用理解、宽容的目光来缓解对方的压力。

当对方的观点你很赞成时,要用肯定的目光伴随点头的动作,给对方以鼓励。

当对方突然提起你很感兴趣的话题时,要用新奇、期待的目光示意对方说下去。

对方的话语幽默风趣,你要以和悦的目光伴随笑声给对方以回应。

对方谈及他自己的悲伤与痛苦之事时,要以同情的目光给人以安慰。

当你对对方的话题毫无兴趣时,转移目光提示对方改换话题,或自己主动岔开话题。

谈话结束时无论谈的效果如何都要微笑以友好示意对方。利用好眼神的作用,会给对方留下深刻的印象。用眼神去倾听话语,用眼神去与对方的眼神交流,不但能增强谈话的效果,还会促进双方的感情,让对方感到与你谈话不但是语言的交流,更是心灵的对话。

『伍』 有哪些著名的心理学实验

这本书里面的研究都是最最著名的心理学实验,可以看看。

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的

1.一个脑还是两个脑(斯配里)
大脑左半球“擅长”于语言、写作、数字运算、阅读等,是主要的语言中枢。大脑右半球则在加工人像、解决空间关系问题、符号推理、艺术活动等方面更有优势。斯配里切除胼胝体,做了关于割裂脑的研究。大脑右半球能以一种非语言的方式理解语言。正常人左右半球的联系也不完全充分。比如形成某种情绪的信息,没有以语言的方式存储起来,大脑左半球就不可能提取它。结果就可能是你感到伤心,却说不清原因。

2.丰富的经历=更大的大脑?(罗森茨维格)
皮层是大脑对经验做出反应的部分,它负责行动、记忆、学习和所有感觉的输入。经验使大脑皮层迅速地增重。

3.人的本性是天生的吗?(鲍查德和莱肯)
通过对分开养育的同卵双胞胎研究发现,他们不仅在外表上极为相似,其基本心里和人格也惊人地一致

4.小心视崖!(吉布森和沃克)
两个月的婴儿已经有了知觉深度,大多数动物出生就具有这种功能。作者得出:这种能力是天生的,如果通过尝试错误学习获得这种能力,可能会带来过多潜在的、致命的危险。

5.所见即所学(科林•特恩布尔)
感觉是通过感官从周围环境中获取信息,知觉是我们处理大量感觉信息并赋予其意义的过程。使用得最频繁的知觉策略叫“图形-背景策略”(天生)。我们还使用“知觉恒常性”(经验)。“大小恒常性”通过原始森林人对开阔平原的看法得出,是习得的。

6.REM睡眠,即快速眼动睡眠(阿瑟瑞斯基)
通过剥夺被试做梦的机会,发现:剥夺做梦,被试做梦的数量和REM时间都有所增加,以补偿被剥夺的梦,称为“REM反弹”。使用酒精制品或某些药物会抑制睡眠使人保持在NREM睡眠。一旦停止使用这些东西,过于强烈的REM反应会妨碍他们的睡眠,特别是嗜酒成瘾的人,这种反弹可能会导致幻觉出现。

7.梦,并不浪漫(霍布森和麦卡利)
作者认为梦是在REM中,人们试图对大脑自发产生的随机神经电冲动的解释。理由在于梦的时间是固定的等。这是一种自我的内部激活,当它到达了脑的更高级的认知结构,人就试图从中寻找意义。大脑唤醒记忆中的表象来与脑干激活所产生的信息资料相匹配。我们会忘记梦,是因为在REM睡眠阶段,大脑中某种将短时记忆转变成长时记忆所必需的化学物质受到了抑制。

8.催眠(斯潘诺斯)
作者认为所谓催眠状态下的行为实质都在人正常的自主能力范围之内。被催眠的被试会产生某种期望。大多数行为科学家认为,人不可能违背自己的意愿而被催眠。

9.条件反射(巴普洛夫,他本人是由生理科学转向心理学的)
通过狗在各种条件下唾液的分泌情况,发现中性刺激是如何变成条件刺激,同时产生条件反射。经典条件反射理论是支撑现代心理学发展的理论基础之一。

10.情绪化的小阿尔伯特(华生和雷诺)
行为主义者认为,行为是通过外在的不同的环境和情景刺激而产生的。华生指出,情绪反应是我们对环境中某种特定刺激的条件反射。小阿尔博特的恐惧产生实验证明了他的观点。

11.迷信行为(斯金纳,被称为激进行为主义者)
他认为所有的行为,不管是内部的还是外部的,都可以由它产生的环境后果来解释。即你的行为的产生的后果(好结果)使你在类似的情况下会重复这种行为。如果是另一种情况(坏结果),你将很少重复这一行为。行为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被称为“强化”和“惩罚”他设计的斯金纳箱得到了六只迷信的鸽子。

12.攻击行为(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奠基人)
通过波比娃娃研究榜样对攻击性行为的影响。儿童通过观察和模仿,不需其他强化物,就习得暴力行为。此研究应用于减少媒体暴力对青少年的影响。

13.自我实现预言(罗森塔尔)
如果我们预期某一事物将以某种方式发生,我们的期望就会倾向于让它变为现实。通过教师期望效应对学生表现的影响研究,证明了“人际期望”这一理论。

14.你在哪一方面更聪明(加德纳)
作者归纳出八种智能:语言,音乐,逻辑-数学,空间,肢体-运动,人际,自我内省,自然观察

15.心中的地图(托尔曼,“认知-行为主义”奠基者)
探究内部心理活动的存在。通过老鼠走地图的实验(“潜伏学习实验”和“空间定向”实验),证明了有机体形成了一种广泛的地图,一种认知“地貌”。这一观点形成了“认知心理学”。

16.记忆并不可靠(罗夫斯特)
作者认为回忆并不是准确的在现,而是对实际发生事件的一种重构。她证明,重构式记忆是你用新信息和现存信息去填补你回忆某种经历所出现的遗漏的结果。记忆会调整和改变的。 在司法程序中,提问中措辞的细微差别都可能改变一个人对事件的记忆。实验证明,提问中一些错误的假定前提会使目击者在重建对某事件的记忆时把未曾出现在事件中的物体包括进来。

17.爱的发现(哈洛)
爱和情感可能是与饥饿和干渴一样强烈的基本需要,抑或比它们更强烈。哈洛通过研究猴子与绒布母猴和铁丝母猴之间的依恋程度,发现接触安慰在依恋关系的形成中比母猴提供乳汁的能力更重要。他认为,成功养育的关键是接触安慰,而不是哺乳能力。

18.客体永久性——智力的发展(皮亚杰)
客体永存概念是所有智能的基础。皮亚杰通过观察自己的孩子,得出了关于认知发展的概念,既:智力或认知的发展达到某个特定的阶段,个体才会有特定的推理思维水平,否则,无论经过多少次学习也学不会这种能力。

19.道德的形成(柯尔伯格)
作者通过向不同年龄段的儿童提供10个道德两难故事,并从孩子们对这些故事的评价,分析总结出了六个道德发展阶段,三个道德水平。极少数人能达到阶段6,这类人的道德判断将建立在对普通道德行为准则的信仰之上。当法律与道德相冲突时,个体将依据自己的道德准则做出决策而不考虑法律。决定道德的是个体内在的良心。儿童学会道德的阶段是逐渐深入的。

20.让你愉快的控制力(兰格和罗丁)
此处的控制力指你所拥有的,能够控制你自己的生活和个人事件的能力。当我们拥有控制力时,我们便是更快乐和更有成就的人。研究者通过对一个养老院的不同老人控制力的分配,最后导致老人们不同的健康状态的研究中证明,对于一个被迫放弃控制力与自我决策权的人,如果我们给他一种较强的自我责任感,那么他的生活质量便会提高,生活态度会变得越发积极。所以,在绝大多数的生活情景中,提高个人行为的选择程度的确是一个值得追求的人生目标。

21.性动机(金赛)
通过对男性和女性性反应的各个阶段进行直接的系统观察和生理测量,研究者发现人类的性反应可以分为四个阶段——“人类性反应周期”,依次为兴奋期、持续期、高潮期和消退期。他们的研究主要是探讨性功能不全的问题,之后几乎所有的性治疗都是建立在这项研究的基础之上的。

22.我能读懂你的脸(埃克曼)
作者认为表达基本情绪的面部表情具有跨文化的一致性。他们通过让新几内亚东南部高原的一个原始部落族人听与情绪表达相关的故事,并同时辨认表情,证实了人在出生时这些情绪就已经在生物学意义上形成了。

23.生活、变化和应激(霍尔姆斯)
应激是情绪的极端形式。研究者证明, 在生活中,当人们必须做出某种重大的内在心理调整,以适应某种外部变化时,其患病几率将相应地上升,我们称这些外部变化为生活应激。作者制定了一份《社会再适应评定量表》,通过被试给各个生活应激事件的打分,试图找出人们 的生活应激分值与患病几率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此表在预测与应激有关的疾病方面是有效的。

24.认知失调(费斯廷格)
当你的行为和你的态度发生矛盾时,为了与行为保持一致,你的态度将会有所改变。当你同时经历两种或多种彼此不协调的心理过程时,这便是认知失调。一旦出现了这种情况,它将导致不同程度的不适感和紧张感,其程度取决于该认知失调对你的重要程度。进而,这种不适感会促使你做出某种改变以使它减弱,既然你不能改变你的行为,你只得改变你的态度。当个体的失调很严重时(如为了很少一笔钱而做出与内心想法相悖的行为),其态度和观点的改变幅度将是最大的。或者说,引起撒谎行为的压力越大,则改变原有观点的倾向越弱。认知失调和劝说这两个基本过程足以使我们改变自己原有的观点和态度。此外,你面对自己的言行不一致的机会越多,你所体验到的认知失调就越严重,因而你改变自己行为的动机也越强。

25.你能主宰自己的命运吗(朱利安 罗特)
作者认为人们把自己的行为后果归因为运气、命运或者是他人力量的影响时,这种人持有内控点;与之相反,如果人们把行为后果归因于自己的行为和人格特征,则他们就具有一种内控点。个人所有的具体学习经历使其对强化是内控还是外控形成了一种总体预期。罗特制作了I-E量表,此表测量的是一个人的人格特征中内控或者外控的程度。他认为内、外控倾向形成的可能原因有三:文化差异、社会经济水平的差异及父母教养方式的差异。

26.男性化、女性化……还是双性化?(贝姆)
男性化和女性化并不是同一个维度的两级,相反,它应该成为衡量人类性别的两个独立维度。一个更协调的人,可以有效融合男性化和女性化两种行为,他们比极度男性化或女性化的人更快乐,心理适应能力也更强。当一个人从一种生活环境转移到另一种生活环境时,双性化的性别特征更可以为增加行动的适应性提供有利条件。贝姆发明《贝姆性别角色量表》(BSRI),此表是由一系列人格特征或特质组成的,作者使用的是符合社会期望或赞许的性别特征。

27.和心脏赛跑(弗里德曼和罗森曼)
人格特质使我们能够较稳定地预测出某人在某一特定情境中的所作所为。作者通过研究A型行为模式和B型行为模式的人发现,某些特殊行为模式能大大增加某些严重生理疾病患病几率。

28.个人与集体(川迪斯)
如果不考虑一个人的文化背景,那就根本无法全面或准确地了解这个人。川迪斯认为,在某种程度上被界定为个人主义或集体主义的特定文化,正以一种复杂和广泛的方式决定着其成员的行为和人格。它也对成员的身体健康产生着重大的影响。

29.这儿,谁是疯子(罗森汉)
作者安排一部分假病人进入精神病院,观察医生多久能发现这些病人是正常的,证明了在医院环境中,正常人不能从真正的精神病人中被鉴别出来。他认为这是因为过于强大的精神病院环境影响了医务人员对个体行为的判断。当一个病人被贴上“精神分裂症”的标签,精神分裂症就成为他的核心特征或人格特质。从标签被贴上的那一瞬间,医务人员也就明白,他们理解病人的所有行为起源都来自于标签。

30.你再次获得防御!(安娜 佛洛依德)
弗洛伊德假设,人格是由三部分组成:本我、自我和超我。一般来说,弗洛伊德的人格观是动态的,即自我不断地试图用超我的道德去平衡本我的需要和欲望,以此来决定你的行为。大多数的人不存在反社会或越轨行为,这是因为在三个人格部分之间有这个检查和平衡系统。但是如果这个系统出故障,即不被接受的本我欲望挤进你的意识并开始击败你的自我,你将经历一种非常不愉快的、被称为焦虑的情况,虽然你感到焦虑和害怕,但你不知道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因为产生焦虑的原因并没有完全进入意识。安娜 弗洛伊德确定了十种防御机制,本章讨论了5种原始防御机制——压抑、退行、投射、反向作用和升华作用。
压抑的作用就是把烦恼冲动挤出意识层。它可产生心理问题并以神经症的形式表现出来。
退行是一种被自我用来防止焦虑的防御机制。这种焦虑使人退回到发展的早期阶段中那种要求很少和相对安全的行为。
投射是你开始把你无意识中的欲望看成是别人的行为,这样把焦虑外化,进而减少焦虑。
反向作用是当一个人感到不可接受的、无意识的“邪恶”冲动,为了避免焦虑,人们表现出与本我真实欲望相反的行为,这些行为通常是被夸大甚至是强迫的。比如恐同症,即为了避免自我压抑的同性恋倾向所引起的极端焦虑而采用防御机制,一个在无意识中有同性恋倾向的人,可能会有攻击或殴打同性恋这种极端相反的行为,以回避他们真实的欲望和与此关联的焦虑。
升华作用是人们找到社会认可的方式来软化无意识中被禁止的欲望所产生的能量。

31.习得性抑郁(塞里格曼)
你的行为至少部分由一种信念所决定,即相信自己的行为会产生某种后果,这种后果是与行为相对应的。作者相信党一个人控制特定事件的努力遭受多次失败后,他将停止这种尝试,如果这种情况出现得太频繁,这个人就会把这种控制缺失的知觉泛化到所有的情境中,甚至泛化到实际上能够控制的情况。这时,他便产生了习得性抑郁。作者通过对狗把狗分为可逃脱组合不可逃脱组,并施以电击的实验证明了自己的看法。

32.拥挤导致行为失常(卡尔霍恩)
作者通过观察在不同白鼠密度环境下的白鼠的行为反应,发现拥挤会导致行为沦丧,对解决问题能力会产生消极影响。当科学家对攻击行为、不孕症、精神疾病或各种形式的社会冲突等问题进行进一步了解和干预研究时,常会参考卡尔霍恩关于拥挤和行为病理学的研究。

33.为自己挑选心理治疗师(史密斯和格拉斯)
作者通过搜集大量关于心理治疗效果的文献并重新分析发现,第一,心理治疗是有效的;第二,不同类型的心理治疗所产生的疗效差异是可以忽略的;第三,研究者和治疗师所掌握的有关心理治疗效果的知识和信息还太少。在选择心理师的时候,最重要的并不是考虑他所采用的治疗方法,而是你对心理治疗的期望,以及心理治疗师的特点。

34.缓解你的恐惧心理(沃尔普)
沃尔普治疗恐惧症的基础:你习得了一个无效的行为(恐惧症),现在你必须消除它。他认为,如果一个反应在引起焦虑的刺激呈现时能抑制焦虑的产生……存在与刺激和焦虑之间的联结将被消弱,即两种反应彼此抑制,在既定时刻,只有一种反应可以存在。通过不断联想和身体放松——系统脱敏法,可以消除恐惧。

35.投射出真正的你(罗夏)
罗夏发明了罗夏墨迹测验,他认为一个人把墨迹看成是什么东西,常常在很大程度上揭示了他真实的内心世界。

36.编个故事吧!(默瑞)
默瑞发明了主题统觉测验(TAT),该测验把注意的焦点全部集中在被试解释的内容方面,然后这些内容将被分析,以揭示隐藏在被试无意识中的冲突。默瑞指出这一测验的理论基础的一部分是“大量的文学创作是作者自身经历或幻想在意识或潜意识中的表现。”

37.言行不一(拉皮尔)
在美国曾对亚裔存在着严重的偏见与歧视的时期,拉皮尔曾经与一对中国夫妇开车环游美国。大多数的旅馆和餐厅、咖啡店都非常友好地接待了他们。在旅行结束后,拉皮尔给这些地方寄信询问他们是否愿意接待中国人,51%的旅馆或餐厅回了信,几乎所有的回信都表示他们不愿意接待中国人。这项研究发现假设性情景的口头回答(即态度问卷)不能预测一个人在面对某一真实的特定情景或特定人物时将如何表现。

38.从众的力量(阿希)
作者通过操纵群体看法,观察个体面对群体一致性的压力时的反应,发现团体压力能有力影响从众行为。同时研究还发现:1.一个同盟者就能抵抗从众效应;2.个体对团体的归属感越强,越容易顺应团体的态度与行为;3.团体规模在一个合适的大小人才会产生从众效应;4.近代研究发现,性别对从众效应没有影响。

39.你会伸出援手吗(达利和拉塔内)
1964年,美国纽约的Kitty Genovese在返回公寓时被一个男人用刀刺死,在整个过程中有38个人目睹这一袭击事件,但最终只有一个人报了警。Kitty不幸身亡。心理学家认为,正是由于观看事件的目击证人太多而降低了个体提供帮助的意愿。这是一种“责任扩散”的现象——在突发事件中,旁观者越多,人们心里的某种想法就越强烈,即“有人会去帮助他的,我就不必去了”。当我们作为群体的一员,我们的大脑会立即把握机会,认为自己的个人责任也变少了。达利和拉塔内设计了一个模拟情景的实验证实了这个观点。同时在分析中,他们也认为,我们没有去帮助当事人的部分原因是我们害怕难堪或被嘲笑。最后我们应该记住,要永远像只有自己一个人在场时一样去行动。

40.无条件服从?(米尔格拉姆)
米认为,人类有一种服从权威命令的倾性,即使这个命令违背他们自己的道德和伦理原则。在某些情况下,服从倾向是如此强烈而根深蒂固,它抵消了个人的道德、伦理,甚至是同情。他设计了一个无伤害电击实验(被试对此毫不知情),以此观察被试对实验者的服从程度。此实验也证明了他提出的理论。
了解我们极强的遵从权威的倾向后,我们可以设法使自己提防不受欢迎的或应该受到谴责的命令。

『陆』 为什么古代人喜欢自己指挥的动,听话的奴才,心理学,

解答,

肯定是喜欢听话的人了,不管什么时候,什么时候的人都是喜欢听自己话的奴才。
指挥不动就会生气呀。

『柒』 关于孩子叛逆期的心理学

为什么你家孩子叛逆不听话?这三个心理学效应,家长最好早知道

光明网
2019年05月10日 · 光明网官方账号
“好孩子总是别人家”很多父母都发出过这样的感慨,为什么别人家的孩子那么听话那么乖巧,而自己家的这位就总是调皮捣蛋不听话呢?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会出现很多的问题,比如故意和家长对着干、想要一样东西就哭闹撒泼非要得到不可、学习自己不肯努力还和父母讨价还价——考多少名需要多少的奖励等等。这些育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很多家长都遇到过。家长可能不明白,自己明明都是为了孩子好,可是为什么孩子这么地叛逆这么的不听话呢?为什么你家孩子叛逆不听话?这三个心理学效应,家长最好早知道。

德西效应

所谓的德西效应,是关于奖励和动机的一种效应,通俗一点解释,这种心理学效应认为,一定程度的奖励可以调动人们做一事情的动机,吸引人的兴趣,但是过度的奖励却会让人做事变得功利,当奖励减少的时候,也就不愿意再去做了。

有一个很出名的故事可以解释这种效应,一群小朋友在老人家附近玩耍吵闹,老人受不了就想了一个办法,给孩子奖励。奖励跳动了孩子的兴趣,每天都到这个地方玩耍吵闹。然后突然又一天奖励减少了,孩子们觉得不划算,于是就到别的地方去玩耍了。

本来孩子在这个地方玩耍是自己愿意的事情,因为有了奖励他们的行为开始带有功利性,奖励减少觉得不划算,所以就不愿意干了。明白这个心理学效应以后,家长就应该知道,让孩子听话或者是让孩子好好学习可以有奖励,但是不能过度,尤其是不要让孩子觉得自己是在替父母学习。

过多的奖励当孩子带有一种目的性和功利性去学习的时候,他会感觉到辛苦,会觉得自己是在替父母学习,所以就会去和父母讨价还价,如果父母不答应自己的要求,就不去好好学习,不肯听父母的话。

标签效应

标签效应通俗点说就是给人贴上某种标签,时间长了这个人就会产生心理暗示,行为处事越来越向着这个标签靠拢。从小被夸奖的孩子越来越优秀,而不断被打击的孩子越来越自卑内向,其实就是这种心理效应在起作用。明白这种心理效应以后,家长心里应该明白,不要随便给孩子贴标签。

尤其是不要随便给孩子贴那种负面的标签,如“笨”“懒”“马虎”之类的,如果孩子在心理上接受了这些负面的标签,他会越来越向着这个标签靠拢。家长应该多给孩子贴一些正面积极的标签,比如“努力”“勇敢”“相信自己”“乐观心态好”,要注意标签不要过于夸大。适度给孩子贴这一类的标签,孩子会更听话,更乖巧,家长不妨试试看。

超限效应

所谓的超限效应,简单来讲,就是刺激太多了引起了不耐烦的心理,反而会麻木,没有什么效果。比如家长给孩子讲道理,对孩子进行说教,就要注意“适可而止”的原则,小孩子的耐心有限,家长的说教过多的话,对孩子的刺激过度了,反而会让孩子感觉到很不耐烦,进而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不当回事,不配合。

不仅教育没有用,孩子还会形成“免疫力”,以后你再说什么,他都无动于衷。所以家长教育孩子,要注意方法,要坚持适度的原则,多从孩子的角度去考虑,说教能够让孩子听进去就适可而止,反复的唠叨会让你的教育大打折扣,让孩子更加不听话。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