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理学法学 » 心理学奥鹏
扩展阅读
中国网络原创新人乐团 2021-03-31 20:26:56
党政视频素材 2021-03-31 20:25:44
厦门大学统计学硕士 2021-03-31 20:25:36

心理学奥鹏

发布时间: 2021-03-26 07:44:06

❶ 求 东师奥鹏10年春学期《心理学》第一次在线作业 答案

D A B A A
F T T

恰好能够引起感觉的最小程度的适宜刺激。
自变量的增加量所引起因变量的增加量,随自变量的增加而减少,即边际效应递减。
认为保持和遗忘是时间的函数,使用曲线图表示记忆信息量随着时间延长而减少的规律。
问题解决者构建问题的心理结构,是内在的知识、结构和神经网络,是问题解决的根本机制。

生物学研究取向、心理动力学研究取向、行为主义研究取向、人本主义研究取向、认知的研究取向、进化的研究取向、文化的研究取向。
整体性、稳定性、独特性、社会性。
生理变化、情绪行为、意识体验、认知评价。
问题表征、思维定势、功能固着、酝酿效应、知识经验、动机和人格。

赞同(理由略)。
参考普通心理学课本、思维研究文献、记忆研究文献、问题解决研究文献、创造能力研究文献及智力研究文献回答。

抱歉了LZ,综合题还需自己解决,不好帮你啊~见谅!

Hope you well-being!

❷ 影响自信心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奥鹏心理学作业

下列四种重要因素影响个人的自信心。
第一,已往的成功经验或已取得的绩效。这是产生自信心的最有力的因素。在已往的成功经验中,那些通过自己坚持不懈的努力而取得成功的深刻经验对自信心的形成起着特别巨大的作用,而那些轻易获得成功的经验对自信心的形成作用不大,它不可能形成在困境中坚持下去的自信心。
第二,他人的成功经验或榜样作用。看到跟自己相似的人通过持续的努力而获得成功,人们会相信自己也有能力成功;相反,看到跟自己相似的人的失败,会使人怀疑自己的能力。榜样与观察者越相似(如在年龄、性别、身体特征和受教育水平等人口统计学特征,以及地位、经历等方面的相似),要完成的工作越相似,对观察者自信心的影响就越大。
第三,社会说服。我们在完成某项工作缺乏自信时,受人尊敬且有能力者的鼓励(“你能做得好”)会使人的信心倍增。相反,不友善的、负面的话语(如“你不行,做不好”)会严重损害自信心。负面评价,甚至只是非言语的手势和眼神,都可能会损害自信心。开始工作感到举步维艰或怀疑自己时,真诚的社会说服对自信心的形成特别有帮助。
第四,生理和心理唤醒。在评估自己的能力时,我们往往会依据自己的生理和情绪上的感受。这一因素的作用可能比其他信息源的影响力要大。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感到很疲倦,或身体不好,或焦虑沮丧,或感到很大压力,往往会极大地损害自信心;如果生理心理状态良好,往往会增强我们的自信心。
希望能帮到您

❸ 奥鹏秋季《心理学》第一次在线作业

1. 下面有关自主神经系统的正确说法 是:
A. 外围神经系统的一部分
B. 维持机体的基本生命过程
C. 中枢神经系统的一部分
D. 分为交感和副交感神经
答案ABD
2. 注意的过滤器理论、衰减理论和主动加工理论的区别并不在于 :
A. 信息的选择或不选择
B. 选择发生的阶段
C. 信息的过滤
D. 信息的衰减
答案ACD
3. 关于经验主义下列哪个说法是正确的 ?
A. 由洛克提出
B. 认为婴儿生来具有知识和技能
C. 经验在婴儿的心灵上刻下深深的烙印
D. 生活环境很重要
答案B
4. 与知觉过程最密切的特点是 :
A. 组织性
B. 稳定性
C. 自动性
D. 变异性
答案ACD
5. 下面关于视干细胞 , 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多个视杆细胞通过双极细胞与一个神经节细胞相连
B. 能起到光放大作用,使视觉对光敏感
C. 不含有夜视觉所必需的视紫红质
D. 能分辨颜色
答案BD

❹ 014年奥鹏东北师范大学的心理学期末作业考试题,拜托知道答案的帮帮忙 期末作业考核 《心理学》

1、视觉适应是视觉器官的感觉随外界亮度的刺激而变化的过程;有时也指这一过程达到的最终状态。视觉适应的机制包括视细胞或神经活动的重新调整,瞳孔的变化及明视觉与暗视觉功能的转换。由黑暗环境进入明亮环境,眼睛过渡到明视觉状态称为明适应,所需时间为几秒或几分钟。由明亮环境进入黑暗环境转换成暗视觉状态称为暗适应,这个过程约需要十几分钟到半小时。频繁的视觉适应会导致视觉迅速疲劳。
2、诱因 incentive 驱使有机体产生一定行为的外部因素。
3、因为地面加热作用,造成气层不稳定以及高原上盛行的低涡、切变线等天气系统造成系统性的运动称为辐合上升运动气流辐合上升中的“辐合”指的是气流从四周向中心流动,
4、所谓思维定势,就是按照积累的思维活动经验教训和已有的思维规律,在反复使用中所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定型化了的思维
思维定势路线、方式、程序、模式(在感性认识阶段也称作“刻板印象”)。

二1、1.问题情境:2.问题表征:3. 知识经验:4.认知策略:5.心理定势:6.功能固着:7.酝酿效应:8.原型启发:9.情绪和动机状态:
2、整个过程划分为语言准备期和语言发展期两大阶段。
3、动机基本特征是动机特点的征象与标志
4、认知心理学是20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用模拟计算机的程序来建立人的认知模型,并以此作为揭示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途径。当前,认知心理学开始与认知神经科学相结合,把行为水平的研究与相应的大脑神经过程的研究结合起来,深入探讨认知过程的机制。
人本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罗杰斯、马斯洛。他们认为,一切不安的根源在于对人的内在价值的认识,心理学家应该关心人的价值与尊严,研究对人类进步富有意义的问题,反对贬低人性的生物还原论和机械决定论。
情绪心理学(生理心理学)是探讨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和脑的机制,它的研究包括脑与行为的演化,脑的解剖与发展及其和行为的关系,认知、运动控制、动机行为、情绪和精神障碍等心理现象和行为的神经过程和神经机制。

三1、心理学有哪些主要的研究方法?学过之后,你对“心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有什么新的认识?

答:从探究事物的关系上看,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实验研究和描述研究。从操作和控制变量的程度上看,心理学研究方法分为真实验法、准实验法和非实验法。
心理学研究方法有很多种。但其基本的方法主要有四种:即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和测验法。
一、
观察法。
观察法是在自然情境中或预先设置的情境中,有系统地观察记录并分析人的行为,以期获得其心理活动产生和发展规律的方法。运用观察法时,观察者和被观察者之间的关系有两种方式:
1、参与观察者观察者是被观察者活动中的一个成员。
2、非参与观察者观察者不参与被观察者的活动。无论采取哪种方式,原则上是不使被观察者发现自己的活动被他人观察,否则就会影响他们的行为表现。观察法是对被观察者行为的直接了解因而能收集到第一手资料。这些收集到的资料必须具有准确性和代表性,因此如何避免观察者的主观臆测与偏颇是观察法使用的关键。观察应该是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和记录人在活动中表现的心理特点,以利科学地解释行为产生的原因。观察法的优点是保持被观察对象的自然流露和客观性,获得的资料比较真实。观察法的缺点是观察者处于被动地位,能消极等待被观察者的某些行为表现,是一种较缓慢的进程。
二、实验法。实验法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最广泛,也是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实验法是指人为地、有目的地控制和改变某些条件,使被试产生所要研究的某种心理现象,然后进行分析研究以得出心理现象发生的原因或起作用的规律性的结果。在进行实验研究时,必须考虑三项变量。1、自变量实验者安排的刺激情境或实验情境。
2、因变量实验者预定要观察、记录的变量,是实验者要研究的真正对象。
3、控制变量实验变量之外的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变量。实验法的主要目的是,在控制的情境下探究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内在关系。实验法有两种:即自然实验法和实验室实验法。
三、调查法。就某一问题要求被调查者回答其想法或做法,以此来分析、推测群体心理倾向的研究方法。实施时虽然是以个人为对象,但其目的是借助许多个人的反映来分析和推测社会群体的整体心理趋向。调查法又分为问卷法和访谈法。
四、测验法。用标准化量表对个体心理特征进行量化研究的方法。通常用来确定被试的某些心理品质的存在水平。测验法是个体心理特征和行为表现的量化研究的主要工具应用范围很广。
上述四种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各有其独自的优点,但同时也都存有一定的局限性。由于人的心理千变万化,心理活动非常复杂。因此,研究人的心理现象不能仅凭某一种方法,应根据研究的实际需要,选用多种方法,使之互相补充。作为一门实验科学研究的方法在心理学的发展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现代心理学的各主要流派所形成的研究方法在历史上都有其特定的影响、作用和局限性。用客观的、发展的观点对心理学研究方法的演化过程进行回顾和比较,对于分析、评价和改进目前在心理学研究中所应用的各种方法和提高研究的水平具有积极的意义。心理学家们
正重新思考如何建构一个具有综合性、系统性、可操作性和预测力的心理学研究方法体系,在这方面应进一步引入现代科学的理论和概念。

2
.
评述注意的四种瓶颈模型

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心理学家对注意选择功能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提出了一系列理论模型。

⑴过滤器理论

1958年,英国心理学家布罗德本特根据双耳分听实验结果,提出了解释注意选择作用的一种理论:过滤器理论。

理论认为,神经系统在加工信息的容量方面是有限度的,不可能对所有的感觉刺激进行加工。当信息通过各种感觉通道进入神经系统时,要先经过一个过滤机制。只有一部分信息可以通过这个机制,并接受进一步的加工,而其他的信息就被阻断在它的外面,而完全丧失了。

⑵衰减理论
有特瑞斯曼提出,认为当信息通过过滤装置时,不被注意或非追随的信息只是在强度上减弱了,而不是完全消失。特瑞斯曼指出,不同刺激的激活阈限是不一样的,有些刺激对人有重要意义,如自己的名字等,它们的激活阈限低,容易激活。当它们出现在非追随的通道时,容易被人们所接受。

⑶后期选择理论

多伊奇等人提出,后又诺曼加以完善。理论认为所有输入的信息在进入过滤或衰减装置之前已受到充分的分析,然后才进入过滤或衰减装置,因而对信息的选择发生在加工后期的反应阶段。

⑷多阶段选择理论,约翰斯顿等人提出的一个较灵活的模型,认为选择过程在不同的加工阶段上都有可能发生。它的主要假设是:①在进
行选择之前的加工阶段越多,所需要的认知加工资源就越多;②选择发生的阶段依赖于当前的任务要求。

几种注意选择理论中,过滤器理论、衰减理论和后期选择理论都认为,注意的选择过程发生在信息加工的某个特定阶段上。但过滤器理论和衰减理论都主张人的信息加工系统的容量有限,且都认为选择发生在对信息的充分加工之前,只有经过选择的信息,才能受到进一步加工处理。而后期选择理论认为对信息的选择发生在加工后期的反应阶段。而多劫夺选择理论则认为选择过程在不同的加工阶段上都有可能发生。

请给我个采纳,谢谢~~

❺ 奥鹏 秋季《心理学》第一次在线作业

1A 2B 3A 4B 5A 6B 7A 8B 9A 10A 11B 12A 13A 14B 15B 16B 17A 18A 19B 20A

知道的全答上了,还不知道对不对呢,自己也算温习了~

❻ 奥鹏东师《学校心理学》离线作业怎么做

1、你应该是说的在线作业或离线作业;\r\n2、如果这,门课程是作业考核,那么基本上意味着你这么课程不及格;如果是纸质考试,那么平时作业占百分之30左右;\r\n3、不用担心这个,等期末考试成绩出来后,看成绩是否满意,如果没及格,那么可以重修;\r\n4、有的学校也可以申请重考

❼ 求 东师奥鹏09秋学期《心理学》第二次在线作业 答案

2.ABCD

5.ABCD


就这两道敢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