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郝平的学术论文
一、发表论文
1、山西“丁戊奇荒”述略,《山西大学学报》,1999年第1期。
2、机关工作人员的情绪管理,《人事》,1999年第3期。
3、试论综合大学的通才教育,《山西大学学报》,1999年第3期,第二作者。
4、近代士人职业流动述略,《平顶山师专学报》,2000年第1期,第二作者。
5、近代女子职业发展与妇女解放运动,《山西大学学报》,2000年第一期,第二作者。6、山西“丁戊奇荒”的人口亡失情况,《山西大学学报》,2001年第六期。
7、山西“丁戊奇荒”社会史析论,行龙主编:《近代山西社会研究——走向田野与社会》,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2月版。
8、也谈山西“丁戊奇荒”之原因,王先明主编:《乡村社会文化与权力结构的变迁》,人民出版社,2002年12月版。
9、山西“丁戊奇荒”并发性灾害,《晋阳学刊》,2003年第1期。
10、山西“丁戊奇荒”的时限和地域,《中国农史》,2003年第2期。
11、“跨区域研究”的区域社会史——“区域社会史比较研究”中青年学者学术讨论会综述,《清史研究》,2005年第2期,第二作者。
12、浅析山西“丁戊奇荒”的受灾强度,行龙主编:《多学科视野中的山西区域社会史研究》,商务印书馆,2005年6月版。
13、旱灾与民众心态——从“丁戊奇荒”中山西民众的行为看其心态,侯甬坚主编:《西部地区历史环境与文明的演进》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商务印书馆,2005年12月版,第二作者。
14、论太行山区根据地的生产自救,《山西大学学报》,2005年第5期。
15、《退想斋日记》所见抗战时期沦陷区民众生活,《史林》,2005年第4期。
16、龙祠水利与地方社会变迁,《华南研究资料中心通讯》(South China Research Resource Station Newsletter),第43期。
17、传说、信仰与洪洞乡村社会——兼及大槐树移民的文化认同,《历史档案》2006年第3期,又收入李长莉、左玉河主编:《近代中国社会与民间文化》(国际会议论文集),社科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18、近代太原县的灾害与基层社会,李文海、夏明方主编:《天有凶年——清代灾荒与中国社会》,三联书店,2007年1月版。
19、“丁戊奇荒”中的永济灾情与社会应对,行龙主编:《环境史视野下的近代山西社会》,山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10月版。
20、罂粟与毒品:一个乡绅眼中的民国山西烟祸,《民国研究》,总第12辑,2007年秋季号。
21、晚清赈灾的经验研究及其理性关怀(书评),《读书》,2008年第6期。
22、“丁戊奇荒”时期的山西粮价,《史林》,2008年第5期;又收入郑起东、史建云主编:《晚清以降的经济与社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
23、中国近代社会史课程的教学设计与实践,教育理论与实践(学科版),2008年第11期。
24、如何研究山西的区域社会史?,中华读书报,(2008-06-04)第二作者。
25、中国社会史研究:下一步怎么走,如何突破?,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9.2.12
26、明代大同地区的移民、屯垦与环境,安介生主编:《边界、边地与边民——明清时期北方边塞地区部族分布与地理生态基础研究》,齐鲁书社,2009年9月版。
27、从历史中的灾荒到灾荒中的历史——从社会史角度推进灾荒史研究,《山西大学学报》2010年第1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历史学》2010年第6期全文转载)
28、力禁“花田”重农桑——李用清“丁戊”救荒活动考察,《古今农业》2010年第2期,又收入欧阳恩良主编:《近代中国社会流动与社会控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
29、水土保持:大泉山典型的塑造,《当代中国史研究》,2011年第2期(《新华文摘》2011年第20期全文转载)。
30、碑刻所见1695年临汾大地震,《晋阳学刊》,2011年第2期。
32、丁戊奇荒之晋豫比较——以豫为中心的考察,《开封大学学报》,2011年第3期。
33、山西革命根据地接生方法的改进,《中华医史杂志》,2011年第4期。
34、“劫富济贫”与“保富安贫”——光绪初年大饥荒中山西官员救荒思想的分歧与争论,《山西档案》,2011年第6期,又收入高岚、黎德化主编:《华南灾荒与社会变迁:第八届中国灾害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11版。
35、山西柳林县集体化时期梯田建设考察,《当代中国史研究》,2012年第2期。
36、山西省农村调查报告——2010年7月·8月·12月,山西省P县の农村,《东京学芸大学纪要》(日本),2012年第63集。
37、集体化时代水利社会史研究的时代意义,《光明日报》,2012年5月31日(《新华文摘》2012年第18期全文转载)。
38、走进“丁戊奇荒”的历史现场,《中华读书报》,2012年06月27日。
39、太行、太岳革命根据地煤矿业发展,《抗日战争研究》,2012年第3期。
40、嬗变与坚守:近代社会转型期晋中的民间宗教活动——以《退想斋日记》为中心,《世界宗教研究》2012年第6期。
41、嘉庆二十年平陆地震后的朝廷与地方官——以《明清宫藏地震档案》为中心,社会科学战线,2013年第9期。
42、明蒙军事冲突背景下山西关厢城修筑运动考论,史林 2013年第6期。
43、1928-1929年山西旱灾与救济略论,历史教学,2013年第11期。
B. 考研社会学的主要研究方向有那些
社会学分两个方向,一个是应用社会学,一个是社会问题研究.
学社会学最大的优势,从理论上说就是“独特的视角,另辟蹊径的思维方式”,从应用层面上来说就是“社会调查方法”、“问卷设计与分析”、“spss统计分析应用”等具体的方法。
社会学专业研究生在高校主要可以从事:社会学、社会工作、政治与行政管理、新闻传播、公共事业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等专业的教学、科研工作。
C. 如何看待中国移民潮
日前,俏江南董事长张兰注销户口一事引起了舆论关注。据最新消息,张兰已经加入外国国籍。统计显示,个人资产超过1亿元的大陆企业主中27%已经移民,还有47%正在考虑移民。 在他们眼中,在那个陌生国度,他们可以迅速获得优质的教育、洁净的空气、安全的食品,完善的法制环境,以及他们最需要的安全感,有些人或许还可能进行资产转移。他们不必为转型中的中国,再等待,再去支付时间成本或经济成本。 作为移出地的中国,正在面临资金和社会精英阶层的集体流失。2010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全球政治与安全》报告显示,中国正在成为世界上最大移民输出国,目前约有4500万华人散居世界各地,流失的精英数量居世界首位。 现今中国产权体制匮乏,这些富裕阶层为了摆脱财产不安全阴影,洗刷转型时期的原罪,逃脱国人的仇富心理,于是纷纷离开。如今的中国富人移民潮一方面反映了中国确实更加富裕了,另一方面也确实说明了中国的发展环境令精英感到压力。中国一些有钱人的囊中财富可能来路不正,但中国社会的仇富心态确实也是十分严重的。 有部电视剧里面有段台词说得很好:如果你爱他,请送他去纽约,因为那里是天堂;如果你爱他,请送他去纽约,因为那里是地狱! 优质的教育、洁净的空气、安全的食品、完善公平的法制环境以及让富人们最迫切需要的安全感……抛开白皮书与财富报告中的数据,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几次出国热与移民潮有目共睹。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之下,每一次的特点也不尽相同。
D. 考研社会学那个学校比较好
社会学考研院校选择
社会学一级学科下设有社会学、人类学、人口学、民俗学4个二级学科,研究方向甚多,本文着重介绍二级学科中的社会学,并从研究优势等方面推荐相应院校供考生参考。
一、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
作为国内社会学学科实力最强的社会学系,不论在理论研究还是研究方法上都堪称第一,为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其中对社会学理论、中国社会转型研究、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研究、社会研究方法是实力最为雄厚的研究领域,在此基础上的应用社会学、政策研究、社会心理研究实力也很强大。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中由潘绥铭教授领衔的性别社会学研究可以和社会学研究所的性别社会学研究齐肩。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的主要研究优势有:
(1)社会学理论与社会转型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在此研究方向上有自己的主导观念,即“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科学”,并从社会学的视角,努力研究以最小的社会代价取得最大社会进步的各种社会机制。
(2)社会研究方法:该研究方向集中于中国社会的运行和社会转型,在此基础上对理论和实证研究的统计分析方法、个案调查方法以及社会指标与社会测量等方法进行广泛的研究和应用。同时致力于建设符合中国国情的关于社会运行和社会转型的社会指标体系,用实证的方法对其进行检验和修订,使之成为国内重要的与骨干的社会指标之一。
(3)应用社会学研究: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以分支社会学理论为基础,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社区建设、法社会学、政治社会学、组织社会学等领域。人大最早在法社会学研究中(国内)引入问卷调查,并在此基础上召开法社会学的国际研讨会,是国内唯一在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中系统开设法社会学课程的学科点。
(4)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在继承中国人与中国文化研究主题的基础上,近年来对社会重大事件给予极大关注,包括对突发事件中的民众心态与应对研究,以及人文奥运研究。
(5)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中国人民大学与香港科技大学合作的全国社会综合调查项目,是一项对社会全面系统的标准化、定期性、连续性调查项目,充分体现社会调查各个环节的技能和优势。
推荐指数:★★★★★
二、北京大学社会学系
北京大学盛名不虚,实力仅次于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的师资就是最好的证明。北京大学有深厚的社会学传统,老一辈著名的社会学家大部分在此工作过,其培养的学生已成为当代社会学界中的翘楚。北大社会学系所开设的研究方向是目前国内院校中最多的,主要包括组织社会学、劳动社会学、家庭社会学、民族社会学、城乡社会学、社会统计学、城市社会学、宗教社会学、农村社会学、女性学等。主要研究优势有:
(1)社会学理论:北大的社会学系在老一辈社会学家如费孝通、雷洁琼、袁方等的带领下,对西方社会学理论和中国社会学传统的研究是该系社会学理论研究的特点。
(2)社会研究方法:在社会学研究方法方面,依托北大人类学研究所的实力,该系的质性研究实力能够与社会学研究所比肩;在定量研究方面,国内社会统计学和高级社会统计分析方法通用的教材出自该系的卢淑华和郭志刚教授,在社会调查和统计分析方面的实力已经不证自明。
(3)应用社会学:在人类学方法的指导下,北大社会学系在政治社会学、农村社会学、法律社会学、文化社会学、社区研究等社会学研究分支的实力发展快速,而且发展势头越来越强;凭借社会统计学和高级统计分析方面的优势,该系的人口社会学、环境社会学、组织社会学等在国内影响较大,而人口社会学与组织社会学尤其突出。
(4)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研究:随着我国社会转型加速,社区中越来越需要社会工作人员对弱势群体的帮助,解决社会转型中不断显见的老龄化问题。该系在女性学、老年学、社会工作等分支学科的基础上,对社会工作和社会政策研究、贫困问题研究有突出见解,而社会对社工人员越来越多的需求也为该方向的毕业人员提供就业渠道。
推荐指数:★★★★★
三、南京大学社会学系
南京大学社会学系是南大社会学院下属的一个系,但该系的分量不止占了该学院的半壁江山。社会学为南京大学国家一级重点学科,主要开设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经济社会学、社会问题、社会心理学、城市社会学、农村社会学等研究方向,主要研究优势有:
(1)社会学理论与方法:在社会学理论研究领域,尤其是在西方社会学理论的研究方面,宋林飞、周晓虹、成伯清等教授所做工作得到学术界的高度肯定;在社会研究方法方面,风笑天教授被学界公认为最优秀的老师之一。
(2)社会心理学:在现代社会心理学和中国人社会心理研究领域,南大社会学系独树一帜,对此贡献最突出的是周晓虹和翟学伟教授。
(3)社会问题: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各种社会问题不断涌现,南京位于长三角地区,在先发展的优势下,面临的社会问题也是空前的。南京大学社会学系通过运用社会学与经济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对社会问题进行诊断和解剖,以便对其治理。
(4)城市社会学:苏南小城镇研究是我国城市化战略研究的最重要组成部分,而长三角的城市化具有的典型性为南大社会学系对城市社会学提供了最好的研究对象。
推荐指数:★★★★★
四、中山大学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系
中山大学社会学为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师资力量雄厚,主要来自英国、美国、日本和国内多所著名大学,与香港的大学合作尤其紧密,教师多在香港和国外大学获得博士学位。近二十年来,中山大学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系的师生活跃在学术研究领域,先后承担国家、教育部、省等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在社区研究、经济社会学、消费社会学工业社会学等方向逐渐形成特色。该系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主要有:
(1)城市与社区研究:珠三角城市群的特点以及城市化的加快为城市社会学与社区研究提供了广阔的研究领域。针对珠三角的城市发展,该系对此的研究受到政府高层的极大重视。
(2)人口与社会发展:依托人口研究所和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系的实力,加上中山大学公共管理学科实力,为地方建设决策提供依据和建议。
(3)经济社会学:广东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问题自是前所未有,而对此研究的显著成果则成为该系经济社会学研究实力发展的见证。
(4)消费社会学:现代社会是一个消费社会,对消费者、消费行为、企业行为、消费市场的研究成为现代社会研究不可或缺的部分。该系主任王宁教授是国际社会学学会消费社会学分会主要负责人之一,其在消费社会学领域的研究有重要影响。
(5)劳工研究:珠三角的企业对廉价劳动力的需求形成广大的民工潮,对劳工的迁移和就业、劳动力市场、劳工权利保障等问题的研究极大影响着东部沿海地区经济社会的管理和发展。该系利用地理位置和学科的优势对劳工问题的研究在国内独一无二。且该系对港澳社会与人口迁移的研究是目前国内其他高校无法比拟。
推荐指数:★★★★★
五、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系
在中国社会学的华中版图上,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系所拥有的师资与取得的研究成果应该是最显著的。其中享有声誉的研究生导师和较有特色的研究领域有:贺雪峰教授、吴毅教授是我国农村社会学、农村政治学研究中享有声誉的知名学者;丁建定教授在西欧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障理论方面的研究成果,石人炳教授关于人口社会学和老年社会保障方面的研究,吴中宇教授关于社会保障制度理论方面的研究在学术界享有较高评价;雷洪教授、孙秋云教授是我国社会学界、人类学界享有一定知名度的学者。此外,社会学理论与方法、家庭社会学、应用心理学等研究领域在国内学术研究中也享有声誉,也是该系所关注的重点研究方向和新的学术增长点。
推荐指数:★★★★★
六、南开大学社会学系
社会学是南开大学国家重点学科,是我国重建社会学后第一批建立的社会学系之一,曾为我国社会学重建及早期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由于后续师资力量发展缓慢,近年来发展有停滞甚至滑坡的迹象,但因其雄厚的实力基础,其学科实力仍不可小视。主要研究优势有社会学理论(侯均生)、社会心理学、中国社会思想与社会发展、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科学社会学、文化社会学等领域。
推荐指数:★★★★
七、清华大学社会学系
虽然清华大学是传统的工科学校,但高校建设时并不忽视各专业的实力建设。社会学系于1999年重建,可以认为是社会学界新增的强大竞争力。目前该系师资的特点是每位教师都有突出的学术成果,都是本学科领域的学科带头人,多数人在中国社会学研究中已有较大建树,在国内外学术界有一定影响。清华大学社会学系的发展方向在巩固社会学理论与方法和应用社会学的基础上,着重发展城市社会学、医学社会学和转型社会学三个方向,主要研究优势有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研究、经济社会学、组织社会学、网络分析、定量分析方法、福利社会学等。从该系的师资力量来看,教师的学术成就是比较高的,而且比较均衡,这样对指导学生比较有利,不会出现不同学生得到指导不均衡的情况,学生在选导师时困难不大。
推荐指数:★★★★
八、复旦大学社会学系
社会学为复旦大学“211工程”三期重点建设学科之一,该系拥有先进的社会研究方法多功能实验室,致力于开展以理论创新为导向的经验研究,在社会思想史、社会分层与流动、社区研究、经济社会学、文化与宗教社会学等领域取得了在海内外学界有影响的成果。在教学上,该系以培养社会学专业的高级人才为目标,注重使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并通过社会实践领会社会学作为知行之学的价值,使研究生具备同国际学术前沿对话的基础和独立开展学术研究尤其是经验研究的能力。主要研究优势在于社会学理论与社会思想史、社会分层与流动、社区研究、经济社会学、文化与宗教社会学、社会学定量研究等,尤其是关于应用社会学的经验研究。
推荐指数:★★★★
九、厦门大学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系
作为经济特区里的唯一一所全国重点大学,厦门大学社会学系已经形成了农村社会学、社会政策研究和移民社会学等较有特色的研究方向,但研究方向相对不完备。在农村社会学方面,胡荣教授近年来一直从事村民自治的研究;在社会政策方面,张友琴教授一直从事社会保障问题研究;在移民社会学方面,李明欢教授长期致力于中国跨境移民问题研究。该系的主要研究优势在于村民自治与地方治理、社会政策研究、环境社会学、移民社会学等。
推荐指数:★★★★
十、武汉大学社会学系
作为中部地区最优秀的综合性大学,武汉大学在社会学研究方面也具有很强实力。虽然师资中专业社会学毕业的教师相对较少,对其在国内的社会学竞争有些不利,但是从其他专业补充来的师资也正显示出学科背景的多样化,有利于社会学研究理论和方法的多样化发展。主要研究优势有:发展社会学、经济社会学(主要代表有周长城教授)、城市社会学(围绕武汉城市圈,研究城市和城市化过程及其规律,以及城市化在社会发展中的影响)、政治社会学(研究政治和社会协调发展的过程、模式和规律,以及当前中国政治体制改革与社会全面发展)。
推荐指数:★★★★
十一、吉林大学社会学系
吉林大学社会学系拥有2个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研究社会发展基础理论;东北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研究中心,立足东北经济与社会背景特点,探索东北地区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途径与机制,为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提供理论思路。该系承担了大批纵向和横向科研项目,现已成为我国“社会发展理论研究基地”,产出大批科研成果,培养大批优秀的社会学专业人才,在国内学术界具有较大影响。
推荐指数:★★★★
十二、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学系
该系社会学学科科研力量雄厚,是上海市重点学科。学科带头人曹锦清教授的重要成果《黄河边的中国》为中央关于“三农”问题的决策以及上海市的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实践做出了重大贡献。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以曹锦清、徐永祥、张广利、范斌等教授为带头人的研究团队,并已初步形成了特色鲜明的社会学三个研究方向:社会福利与社会政策、社会转型与社会问题、社会组织与社会管理。
推荐指数:★★★★
十三、河海大学社会学系
虽然被南京大学社会学系的光辉覆盖,但河海大学得益于学校的水利和工科背景,社会学发展体系特色明显,这是南京大学社会学系所不能比的。主要开设移民社会学、城乡社会学、环境社会学、项目社会评价等研究方向,主要研究优势在于:
(1)移民社会学:移民是世界性的难题,大型工程项目涉及的移民问题常常成为制约工程建设的主要因素。河海大学率先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移民社会学研究,应用社会学的理论与方法进行大量库区与安置区田野调查研究、移民安置区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移民遗留问题处理、移民监测评估、移民社会保障等领域的社会学研究。
(2)城乡社会学:伴随中国社会的转型,大量的社会学问题需要进行研究。该系教师较早地开展农村劳动力流动、城市化等领域的研究,承担包括国家社科基金在内的多项重大课题研究。
(3)环境社会学: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制约中国长远发展的重大社会问题。该方向应用社会学理论与方法开展环境问题,特别是水污染问题的实地调查与理论研究,已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
(4)项目社会评价:大型工程项目涉及大量的社会学问题,长期以来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成为工程和社会学学科都忽视的边缘地带。该系在国内率先开始项目社会评价研究,运用社会学理论和方法对项目社会影响、利益相关群体、脆弱人群、少数民族群体等进行分析,提出减少社会影响的策略,给出与项目相关的社会政策设计。河海大学在发展项目中的社会学研究等领域已经形成自己的特色。
推荐指数:★★★★★
十四、四川大学社会学系
四川省社会学的领军院校,拥有社会学一级学科硕士点。该系对地震灾区恢复重建、受灾人员心理干预恢复等社会工作成绩突出。主要研究优势有:社会心理学、宗教社会学(依托国家重点学科宗教学)、应用社会学、农村社会学(一直以来的强项传统)、医学社会学、西部民族地区社会研究、西部移民研究、灾区建设等。
推荐指数:★★★★
十五、兰州大学社会学系
社会学为甘肃省重点学科,拥有社会学一级学科硕士点。由于兰州大学地理位置较为偏远,考生多不考虑,以致其学科发展受到影响。但近几年在西部开发的背景下对西部社会的研究较有影响力,在西部高校中影响较大。主要研究优势有民族社会学、环境社会学、西部农村与贫困社会学等。
推荐指数:★★★
十六、中国政法大学社会学系
尽管该校社会学系建系时间不长、规模不大,但在社会学的若干研究方向(包括法律社会学、政治社会学、转型社会学、劳动社会学、历史人类学等)上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研究成果。在没有社会学博士点的院校中,该系所拥有的师资是非常雄厚的,甚至连一些有博士点的院校也自叹不如。在年轻的社会学系中,中国政法大学社会学系应该是最有潜力的。主要研究优势有法律社会学、政治社会学、转型社会学、劳动社会学、经济社会学、定量研究等,尤其是法律社会学和政治社会学。
推荐指数:★★★★
十七、中国农业大学社会学系
虽然社会学建系时间较晚,但依托中国农业大学在农村经济发展和管理以及农村社区发展研究领域中的实力,该系很快在农村社会学与农村社区发展、城乡社会学、农村公共管理、农村家庭社会学与性别研究等领域崭露头角。对意欲从事农村社会发展研究、农村社区研究、农村经济社会管理的考生而言,该校是最合适的选择。主要研究优势有农村社会学与农村社区发展、农村社区研究、三农问题等。
推荐指数:★★★★
上文从学科优势方面整体介绍了推荐院校社会学系的情况,下面以表格列出这些推荐院校的师资力量及报考情况,让考生直观链接了解。
推荐院校社会学系概况统计表
高校名称 博士点 博士后流动站 师资力量
教师数目 拥有博士学位的教师
中国人民大学 √ √ 25 21
北京大学 √ √ 40 36
南京大学 √ √ 17 17
中山大学 √ √ 28 23
南开大学 √ √ 14 9
清华大学 √ √ 13 13
复旦大学 √ √ 14 9
华东理工大学 √ × 10 7
华中科技大学 √ × 29 25
武汉大学 √ × 17 14
厦门大学 √ × 18 13
吉林大学 √ √ 15 15
河海大学 √ × 17 10
四川大学 × × 12 10
兰州大学 × × 14 6
中国政法大学 × × 14 12
中国农业大学 × × 14 9
注:①数据来源各高校社会学系和研究生招生网站。
其实,实力强劲的社会学院校还有很多,一些特色鲜明的如西安交通大学的工程社会学、中国海洋大学的海洋社会学等新兴研究方向,也是考生报考可以适当选择的,最主要的还是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成功几率大的目标院校。
E. 国内本科学社会学专业,出国去美国或者加拿大,希望读完研究生能够在当地工作移民。
社会学是一门研究社会事实(客观事实:社会行为、社会结构、社会问题等;主观内事实:容人性、社会学心理等)的拥有多重范式的学科,起源于19世纪三四十年代。是从社会哲学演化出来的现代学科。社会学是一门具有多重研究方式的学科。主要有科学主义的实证论的定量方法和人文主义的理解方法,它们相互对立相互联系,发展及完善一套有关人类社会结构及活动的知识体系,并以运用这些知识去寻求或改善社会福利为主要目标。社会学的研究范围广泛,包括了由微观层级的社会行动(agency)或人际互动,至宏观层级的社会系统或结构,因此社会学通常跟经济学、政治学、人类学、心理学、历史学等学科并列于社会科学领域之下。
F. 社会精英的移民能否表明我们的政治认同出现了问题
您好,该路集团为您回答。社会精英的移民并不能表明我们的政治认同出现了问题。那为什么现在很多社会精英会移民呢?
一是社会精英们有钱了,有了更多的自主权,选择权。他们自己可以选择自己的国籍,也有能力选择想要移民的国家来进行移民。
二是现在很多国家为了引进一些富人和资金投资,放宽了本国的移民政策。宽松优厚的移民政策有力地吸引了众多社会精英的目光。
三是如今国际移民对于一些社会精英来说是种身份的象征。比如拥有欧美一些发达国家的绿卡或护照可以给这些富人的国际出行带来很多便利。
四是一些社会精英对我们国家的政策稳定性有一定的怀疑,不太放心,特别是我们这两年出现国进民退的现象,归根结底还是一个大环境问题,包括私有财产权的保护问题。
五是西方目前处在经济衰退当中,资产价格和投资环境大为改善。移民可以为这些社会精英们拓展更广阔的国际市场。
还有一个更深层次的原因,中国国内资源有限,所以出现很多社会精英移民现象是正常的。
然而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富人的流走会带走一定的资源,可能造成社会潜在的创新能力的衰退,富人你只能靠良性的投资政策把他们的心留住,光留人是不行的。前几年大量的海外精英回来创业,所以对移民潮应该两方面看,也应该研究研究回国潮、归国潮,其中就包括一部分富人回流的。
中国企业家实际上是很实用主义的,但他们现在那种恐惧感和厌倦感是很强的。在国内扩大企业规模和投资的动力完全没有了,就会想着寻找一种更安全的投资环境。
不过现在真正移民出去毕竟还是要有一些条件的。移民潮在短期内还会有发展,同时还有一个逆向的东西也应该看到,以前出去的,现在在国外已经拿到学位、甚至工作一段的人,看到国内也有一些国外不具备的特殊机会,回来的人也有。
必须注意,整个移民潮的趋势毕竟是对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不利。
不利是很明显的,但它往往是隐性的,而且一些制定政策的人讲究一种粗浅的实用主义,对这种隐性影响可能也不是太重视。对只看GDP数字表面的人来说,不会把这当作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
这不像一场大火烧了一个仓库,是明显看得出的损失,国家可能很在意,而企业家本来可以对提高国计民生起到更好的推动作用,现在不干了,这种损失计算不出来,但造成的暗伤是非常大和非常深的。
请采纳~
G. 国际移民方面的期刊有哪些
推荐《社会学研究》,核心期刊,有相关栏目,简介如下:
《社会学研究》创刊于1986年1月,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主办的一级专业学术期刊,系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核心期刊、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期刊、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京大学、北京大学、武汉大学等四家期刊评价机构学科排名中均名列第一,被誉为“权威期刊”。《社会学研究》于2012、2013、2014、2015、2016连续5年获评“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称号,并获“中国百强期刊”、“2016期刊数字影响力100强”等奖项。
《社会学研究》前身是《社会学通讯》(内部刊物,1981-1984年)和《社会调查与研究》(1985年)。自创刊以来,《社会学研究》经历了引介西方社会学、促进中国社会学研究的规范化、发布关乎中国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的杰出研究成果、引导中国社会学研究取向的发展过程,逐渐为国内外社会学同仁所重视,为研究中国社会的各界人士所瞩目。随着学术导向的日益增强,本刊愈来愈被视为中国社会学学术研究的专业领军期刊。
H. 中国移民到不同国家的人数
现在海外华人约:
海外华人有多少?这个数字,可能什么人也说不清楚。过去,有人估计有2000余万人,现在的说法是3000余万人,由于各地没有正式进行登记,也就没有准确的数字,2000余万和3000余万只是一个约略估计的数字而已,不过,多数人是持3000万这个数字的。
别说全球的华人有多少难说,菲律宾的华侨有多少,华人又有多少,谁也说不准,没有准确的数字。为什么呢?同样的原因,有关当局没有进行正式的登记,哪里有准确的数字。
过去,根据一般说法,每年向菲律宾移民局登记的华侨约有5万人,与入籍的华人加在一起,全体华人大约有150万至200万人,占菲律宾总人口的2%左右。但是,根据慈侨基金会最近从移民局获得的资料,每年向移民局登记的华侨有7万余人,如果连那些持旅游证件而没到移民局进行常年报到者算在内,菲律宾的华侨可能不止7万这个数字。
最近20年来进入菲律宾的中国公民,大约有几万至几十万之多,虽然这些人有的已经改变了身份,但是保持中国籍的也不在少数,其中可能有一部分人没有进行常年报到,如果连这些人加在一起,以10万人来算大概不为过吧?
由于缺乏正式的统计,不但菲律宾的华侨和华人数字说不准,东南亚其它的国家也存在这个问题。一次到中国出席会议,碰到印尼泗水《千岛日报》社长张明开先生,谈话中涉及印尼华人数字。他告诉笔者说,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现在印尼的华人绝大部分都加入当地的国籍,但是华人有多少?印尼官方的说法是1000万,但是根据当地华人自己估计,远远不止这个数字,大约有1600万人。1000万和1600万,相差600万人,由于没有正式的统计,何者正确就难说了。
鉴于几十年来各地对当地的华侨和华人没有正式进行登记,要得到一个准确的数字是不可能的。菲律宾是这样,印尼也是这样,相信其它的地方也是这样,全球华人的数字,也只能约略来说,大概有3000万余人。
现在海外华人总资产有:
第六次世界华商大会,将于今年9月在华商们的母亲国隆重召开了。届时数千海内外华商才俊共聚一堂,这是何等欢喜。“华商携手新世纪,和平发展共繁荣”。这不仅是全球商界翘楚们的一次盛会,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件盛事。但是海外华人华商的现状如何,我们将从12个方面做一介绍。
话题1:海外华人究竟有多少?
中国人大规模迁移海外始自19世纪中叶。1999年的资料表明,海外华人至少有3455万人。
中国人称民国外的历史虽然很长,但大规模迁移海外却是发生在19世纪中叶以后的事情。据不完全统计,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夕的100年里,中国人出国人数将近1000万,足迹遍及五大洲数十个国家。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特别是近20年来,随着世界经济际化的发展,由于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以及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移民政策的调整,欢迎国外移民流入,致使发展中国家人口大量移居发达国家;跟随着世界性移民新潮流,中国大陆、台湾、香港以及东南亚等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华裔人口,也向发达国家移动。世界各地的华族人口由此迅速增加。
东南亚各国是中华民族群最集中的地区。据台湾报纸报道,截至1999年底,中国大陆及台湾、香港、澳门地区以外的海外华族人口总数已达3455万余人,其分布以亚洲地区为最多,共约2678.8万多人,占77.63%。其次为美洲地区,约有601.3万多人,占17.43%;欧洲有96.8万多人,大洋洲有65.5万多人,非洲有13.2万多人。
在亚洲的华族人口,新加坡约占80%,马亚西亚约占30%,泰国约占10%,在印尼和菲律宾所占的比重很小。
近20的来,在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的华裔人口增加很快。华裔人口在美国的少数民族中数量是最多的。根据人口普查资料,1990年美国华裔人口已达160万,自1980年以来10年间增加了一倍;至1999年底美国华裔达306万人。
华族人口遍布全世界168个国家和地区,在亚洲的科威特、伊拉克和孟加拉,美洲的尼加拉、阿鲁巴和乌拉圭,欧洲的荷兰、波兰和卢森堡,大洋洲的诺鲁、索罗门群岛及塞班岛,非洲的加纳、坦桑尼亚及莫三比克,天涯海角,处处有华人的足迹。
话题2:何谓“海外华人”?
“华侨”、“华人”、“华裔”各有所指。关于海外华人的称谓,一般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狭义的海外华人如同上述是指中国大陆及港澳台地区以外的华族人口,所以有“海外华人3000万”这句口头禅。
西方学者和中国大陆的人说海外华人,往往是指中国大陆以外的所有具有中华民族血统的包括香港、澳门和台湾的海外同胞,因此大约就有5700万多人,这是广议的说法。
海外华人90%以上已经加入其所在国的国籍,他们因此成为有别于保留中国国籍的“华侨”的“华人”;所以对海外华人一般又联称“华侨华人”。在海外出生的华侨华人的子女为华裔,但往往又用“华裔”统称所有的华族人群。
中国海外移民的老一代人,包括现在年纪较大的一代人,他们离乡背井,多随海水漂流,到海外谋求生计,艰难营生。也有一些大陆商人过海经商。还有许多人是被殖民者掠卖的华工。
其主要的移民地是福建、广东、浙江、江苏等沿海沿江地区。他们中的一部分人,藉中国人的勤劳、智慧与拼搏进取精神,艰苦创业,始于小本经营,逐步资本积累,在世界各地发展华族农工商企业。
郭芳枫先生1911年出身在福建省同安县连花镇一个普通的庄户人家。由于家境贫寒,14岁那年,他只身抱着一卷草席下南洋,到新加坡谋生,先在一位亲戚开的五金店当学徒,白天劳作繁杂辛苦,晚上坚持去夜校补习功课。后来他被老板晋升为五金店经理,小店日益红火。当手中有了一定的积蓄后,请其三个兄弟也到新加坡,一起开办了一家取名“丰隆”的小店,经过半个世纪的经营与发展,终于成为当今亚洲最大的华商财团之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由于所在国民族政策的一时调整和其他政治原因,有一部分在东南亚国家的华裔人口向邻国或美、欧、澳地区迁移。
话题3:何谓世界华商?
这是对具有华族人特质的华商企业及其经营者的泛称。一般地,国内所称的“海外华商”仅指中国境外的华商企业及企业家
顾名思义,世界华商是指在世界范围内从事各种经济活动的那一部分华族群体,其核心部分是指具有华族人特征的华商企业及其经营者。泛泛地说,世界华商也泛指包括华族经济界和非经济界的各种机构、团体和人士。
1995年开始在北京连年出版的《世界华商经济年鉴》认为,世界华商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中国大陆及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的华商,比较集中的东南亚各国的华商,散布在北美、澳洲及世界各地的华商。
我们说到“海外华商”,当然是指中国境外的华商,或仅指中国大陆以外的华商企业及其经营者。
话题4:海外华人资产究竟有多少?
首先海外华人资本不是一个整体,它是各驻在国民族资本的一部分。估计其经济总量相当于一个台湾或接近一个韩国,其资产总额在2.5万亿美元左右。海外华人资本或资产究竟有多少?这是人们在研究和了解海外华人的经济成就或经济实力时难免感兴趣的问题 。
海外华侨华人大量聚居在东南亚各国,海外华商的资本和企业在东南亚国家也比较集中。1995年8月中旬,澳大利亚外交与贸易部发表了一份长达350页的海外华人经济网络研究报告,称逾七成的东南亚上市公司由海外华商的资本控制。略同时期,日本东京的富士通研究所调查了亚洲5个主要国家的上市公司,发现其资产额中的绝大部分为华人所有。
除了上市公司的资产统计之外,分布在亚太国家和地区的华人经济细胞主要是成千上万的中小型商贸企业,它们为当地社会提供了一半以上的就业机会。
近20年来海外华人资本在美国、加拿大、日本和欧洲国家,也有相当的发展。来自东南亚国家和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的华人资本,大规模地向澳大利亚输入,对那里的经济增长也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另外有一些研究和报道,涉及全球华人资本或资产的总量问题。进入90年代以后,据英国《经济学人》杂志和美国俄亥俄大学海外华人问题中心等估计,当时中国境外海外华人的资产约在1.2万亿至2万亿美元之间;据2000年9月台湾的报纸报道,一项关于海外华人状况的研究估计当时海外华人的一年总所得约有2.65万亿至3.09亿美元,其经济总量相当于一个台湾或接近一个韩国,其资产总额可达2.5万亿美元。
这些估计虽然只是一种推断的结果,但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显示海外华人资本具有相当可观的经济实力。
有的研究者认为,海外华人资本不是一个整体,不可能将它作为一个整体来计算。早在80年代,一些日本学者和媒体有意或无意地夸大海外华人拥有的资本或资产总额。他们提出这一观点,是为了论证海外华人特别是在东南亚,华人正在同中国联合“主宰”东亚经济,这些华人资本就是所谓跨国家的“华人经济圈”的基础和根据。宣传这种耸入听闻的诊断,显然不利于亚太地区的民族和谐与亚太地区的经济合作与发展,是值得大家警惕的。
有研究者分析,海外华人资本由两大类组成。
第一类是华人在当地积累起来的资本。上文已经提到,早期移居各国的华人并没有携带任何资本,他们中的一些人经过多年的艰苦劳动,甚至经历几代人的努力,才得以积累今日的资产。因此,他们的资本积累过程与所在国家民族资本的积累过程是一致的。特别是在50年代以后,东南亚各国原来的华侨已经陆续成为所在国的公民,他们的资本自然成为该国民族资本的一部分。
第二类华人资本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中国国内一些企业家,包括香港、澳门的华人企业家,在海外开始有少量的投资。60年代以后,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的中国企业家在海外的投资额大量增加。这些华人的投资是一种资本输出。它们在投资接受国内,很自然地被看作外国资本,而不是该国的民族资本。但是,其在海外建立的合资或独资企业是在投资接受国注册的,它们的生产总值同样被计入投资接受各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中。它们以各种形式与投资接受国内民族资本相结合。所以,这一部分华人资本也成为当地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社会科学院海外华人研究中心单纯博士认为,海外华人政治上效忠于当地社会,经济上是当地主流经济中的一个有民族特色的补充部分,并可利用民族纽带进行全球经济合作。我们可以通过华人资本属性的分析,更加深入地研究各国的华裔公民在该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促进世界各民族和睦共处与经济合作,推动世界经济的共同发展。
话题5;世界华裔网络有何特色?
由族群关系构成的华裔网络既可规避风险又便于抢占市场,它对市场信号的反应和多元选择,比单纯依靠国际贸易和国际产业淘汰转移要优越得多。
当代世界华商的经贸网络,主要是以东南亚地区的华商网络为基础而发展、扩大起来的;而东南亚地区的华商网络的形成,更集中地体现华商网络的基本特点,它是依托于华族移民的族群关系,随着地区经济和世界经济的发展,包容于各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区域经济和整个世界经济之中,而扩散到全球。
近代中国的海外移民,是属于国弱外流以谋生和追求和平的生存空间为目的,自发地依靠家族和乡土关系的牵引而逐步发展起来的。他们漂洋过海,一人带一人去一家带一家去,父引子兄领弟,子代传孙,形成一条民族移民的世代走廊。
东南亚地区的移民多来自广东、福建两省和江苏、浙江一带,那里方言众多,移民们来到移居地后形成了以方言和地域为主体的群体,结成商帮,主要有广东帮、潮洲帮、福建帮、客家帮和海南帮,还有晋帮、徽帮、宁波帮等。并在帮内建立了以血缘、地缘为纽带的宗亲会和同乡会组织,以便于他们互相帮助,同舟共济。各帮移民很会经商做生意,各帮的商业活动也侧重于一些地方和某些物产。例如米业,早期是由潮洲人在泰国、新加坡和马来西亚操纵和控制。华商间的业缘和物缘关系得到发展。
随着各帮移民经商生意越来越红火,宗亲与乡亲会馆便成为华商集会的重要场所。中华商会逐步突破了亲缘和地缘的限制,作为华商们业缘组织,便由此发展起来。由同姓宗亲会到异姓同乡会,由方言群的会馆到中华商会和中华总会,一层层地扩大,不是由于政治统属,而是由于族群关系的组合,构成了海外华人社会集合点和华商网络的一种形式。
20世纪50年代以后,随着东南亚地区经济的发展,华商企业的经营规模不断扩大,华商经贸网络的企业形态多种多样。母公司之下设立分公司、转投资企业等;在企业外部发展联营,建立合资企业、联营公司、联系公司、联号公司、控股公司、跨国公司等等。华商传统的合伙制向股份制发展。特别是70年代以后,华人财团的崛起,在传统伙伴制的基础上互相掺股,组成具有实力的集团,进行多角跨国经营,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功。
华人资本向世界范围扩展的过程,对华商来说,既能有效地避开一个时期中一国国内政策对它发展的限制,或地区性金融危机的冲击,以外部网络的办法来分散风险;又能适时、有效地占领世界市场。
世界性的华商网络对市场信号的反应和多元选择,比单纯依靠国际贸易和国际产业淘汰转移要优越得多,它能直接参与新型产业上游产品的销售并很快引进技术,进行高效投资生产。
华人企业通过网络寻求的是市场优先效益,这就是为什么华人企业在规模、资金、技术甚至服务都无法与美、日企业抗衡的情况下,仍能保持企业高效运传的原因。世界华商经贸网络在全世界的拓展,顺应世界经济国际化的发展趋势。
华商经贸网络及其在全世界的扩展,主要不是通过某种制度结构来体现,而是以族群联系和人际关系为基础,进而通过对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各种资源进行整合而形成的。华商网络具有网状开放性和共通性的特点。
美国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曾把华商企业之间的关系比作当今电脑的互联网网络。认为无论在形态上还是在特征上二埂都十分相似。互联网电脑网络中没有统一的控制中心,任何一位入网成员都可以获得最大限度的独立和自由,网络的价值来自于信息市场的扩大;在华人圈,企业网络也可以无限扩大,没有权力中心。他说:“那是很隐形的、复杂微妙的网络。华人家族企业其实就是宗族和同乡之网,许许多多小网交织成一大面铺盖全球的网络”。作为华商网络形态之一的华商社团,日益呈现国际化、经济化的发展趋势。华人社团、华文学校、华文报纸,历来被称为海外华侨华人社会的三大支柱。进入70年代以后,海外华人经济活动迅速发展,海外华人社团组织也迅速增加,目前总数已发展到1万个左右,其中工商社团有1000多个。
这些遍布全球多资多彩的华人社团,为所在地的华侨华人服务,通过它们不断扩大华人族群与世界各国人民的联系,为世界华商经济活动的发展作出积极度的贡献。进入60年代以后,随着海外华人分布范围的扩大以及华人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化,世界性的华人社团组织相继成立。这些社团目前已多达70多个,其中近70%是80年代以后建立的。近10年来,各种国际性的宗亲或同乡恳亲联谊会纷纷召开。
潮汕人的国际潮团联谊年会,创始于1980年,每两年在世界各地召开。2000年11月世界客属第十六届恳亲大会在客家祖地福建省龙岩市举行,来自18个国家和地区的近100个客族社团的代表参加,其中境外代表1700多人。这些华人族亲国际性联谊聚会,进一步加强了华商的凝聚力,更为他们加强相互联系与交流,发展世界各地区商贸关系,特别是发展广大海外华商与其祖籍国的经济关系与文化交流,发挥重要的作用国际性的华商组织,有在1963年4月成立的世界华商贸易会议。
由新加坡总商会,联合香港中华总商会和泰国中华总商公共同发起的世界华商大会,从1991年开始,每两年一次相继在新加坡、香港、泰国的曼谷、加拿大的温哥华、澳大利亚的墨尔本,以及即将在中国南京召开。世界华商大会把世界华商的国际网络联系推向新的发展阶段。
I. 中国对国际移民问题的立场
诶,好吧是增加
资料啊: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移民问题及其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新华社日内瓦11月28日电(记者杨京德)中国外交部副部长乔宗淮28日在日内瓦举行的国际移民对话会高级别论坛上说,中国高度重视移民问题及其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并以科学和发展的眼光看待环境与移民之间的关系。
乔宗淮说,中国欢迎外国人来华从事与其身份相符的合法活动,近年来,中国政府努力调整出入境管理政策,便利正常人员流动。中国坚决反对并严厉打击非法移民活动。
他表示,中国重视并积极参与移民领域的国际合作,与40多个国家开展了打击非法出入境活动的合作。
中国提出应对全球移民问题四项主张
新华社日内瓦11月28日电(记者杨京德)中国外交部副部长乔宗淮28日在日内瓦举行的国际移民对话会高级别论坛上,阐述了中国政府在移民问题上的原则立场,表示必须妥善看待和应对全球移民问题,对解决移民问题提出了四项主张。
第一,在观念上应认同移民对发展的促进作用。中国呼吁各国政府以更加开放、友善、公正、积极的态度看待移民问题,不要肆意夸大移民的负面影响,更不能戴有色眼镜看待某些移民族群;
第二,在政策上应促进移民正常、有序流动。各国要正确对待少数非法移民与合法移民的关系,在最大限度遏制非法移民活动的同时,努力促进移民正常、有序流动,鼓励合法移民为目的国和来源国的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第三,在行动上应切实保护移民合法权益。目的国应与来源国加强协调,从移民的实际需要出发,维护其合法权益,促使移民融入当地社会,为目的国经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第四,在国际上应加强合作与对话。发达国家及相关国际和地区组织应提供必要的资金和技术援助,帮助发展中国家加强能力建设。针对移民可能产生的人才流失问题,移民目的国和来源国也应加强合作。
乔宗淮说,中国高度重视国际移民组织在协助各国处理移民问题方面所发挥的积极作用,重申中国继续加强与世界各国以及国际移民组织等有关国际组织的合作,促进正常移民流动,为世界的繁荣与稳定作出新的贡献。
国际移民组织理事会第94届会议27日至30日在日内瓦举行,122个成员国代表与会讨论工作流动与移民和环境问题,会议期间举行了主题为“全球化经济背景下的移民管理”的国际移民对话会高级别论坛。
所以咯 是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