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做最好的教师》读书汇报
今晚,我又有幸被我们亲爱的年级组长杜燕飞老师点将来到这个讲台,组长之命不可违啊,我就不好意思地上来了,大家多多包涵,谢谢大家! 真的有点难为情,说起来有点汗颜,种种原因,最近真的没正儿八经地看什么书,为了完成今晚的任务,我突击看了一本书,就是《如何做最好的教师》,勉为其难,就谈一点读书心得吧。和同仁们共勉,请大家指教。其实在我们修文大家都是最好的老师,然而有一句话说,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让我们继续努力。做得更好。 读了著名教育家魏书生主编的《如何做最好的教师》一书之后。我有很多新的思考。其实,自从做老师一来,这就是始终陪伴着我们的问题和话题,并努力去实践的话题。今天就这个机会再重新认识和梳理一下罢了。引用编者的话就是:“我们教师应努力提升自我,修炼教师之贤,做最好的自己,成为最好的教师。”强调的是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断地超越自己——我今天备课是不是比昨天更认真?我今天上课是不是比昨天更精彩?我今天找学生谈心是不是比昨天更诚恳?我今天处理突发事件是不是比昨天更机智……”。每天都不是最好,甚至每天都有遗憾,但每天都这样自己和自己比,坚持不懈,不断地向‘最好的教师’的境界靠拢。我想只要我争取每天多读些书,每天都有点进步,每天都做得更好,每天都比前一天有进步,我想我一定会有很大的提高。正如书中所提到的教育家陶行知老先生曾说过:“倘若当教师的,自己天天去研究,有所得的,即随时输入于学生,如此则学生受益较多,即当教师者也觉得有无穷的乐趣。所以学生求学,固然要学而不厌,就是当教员的,也要真正做到学而不厌”。 那么如何才能真正“做最好的老师”呢?编者在《如何做最好的教师》一书中将影响教师一生的中外教育家经典感言分别进行了阐述,对于我们教师具有深刻的借鉴和指导意义。作为老师的我也不由地思考了从教十几年来,在教学实践中的得失,并将其与读完本书后的感悟深入地融合在一起,得到了一种体会,即“如何做最好的教师”最基础、最根本的是要做到两点:(1)时刻保持对学生的爱;无条件的爱(2)将这种爱说到做到。 本书中提到狄德罗提出:“教师要有丰富的情感——热爱孩子,是教师生活中最主要的东西。不允许漠视学生的情感,因为教师的漠视就是一种摧残,这是不能容忍的。情感淡漠使人平庸,情感衰退使杰出的人失色,有意摧残情感是绝对的蠢事。我们当以自勉——不论对自己还是对学生。”在教师素质的诸多因素中,对学生的奉献之心、理解之心、平等之心、责任之心等教师非智力因素是第一位的。核心是爱。因此,教师的责任首先在于发现并扶正学生心灵土壤中的每一株幼芽,让它不断壮大,最后排挤掉自己缺点的杂草。如果我们用成人的冷漠去对待孩子的真诚,那么一切“语重心长”的教育都无济于事。都说人没当父母之前看学生是一种心态,当了父母亲之后又是一种心态,以我的理解,可能当了父母亲,有了自己的孩子,对待学生便有了孩子自己父母亲的心境。我们这里也有年轻没成家的,我想也可以体会到啊。有人说,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我们教师就应该是神。不管听话的、不听话的、漂亮的、不漂亮的、聪明的或是不聪明的孩子,在父母亲的眼中都是有无数优点的。我们常说要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我想,如果有了父母爱之心,我们就会发现,原来这种“闪光点”无处不在。并不是有了爱就有了一切,这种对学生的爱绝不是迁就纵容学生,绝不是放弃严格要求和严肃的纪律。教育中真正的“爱”,意味着要对学生的成长以及未来一生负责,所以教师不能凭个人好恶只喜欢那些自己认为“可爱”的孩子,而应该怀着一种责任把欣赏和期待投向每一个学生,包括“后进生”。并且真正的教育之爱,并不是迁就学生,不是放弃“严格要求和严肃的纪律”,而是要给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帮助和服务,我们要给与学生的,是他们走出校园多年以后仍然保留在身上的,深入骨髓的习惯和性格。这种带有养成良好文明习惯的“养成教育”必然带有“强制性”,离开了严格要求,便不是真正的爱。同时,这种爱对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内容,如对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怀着一颗爱才之心;对淘气、不守纪律的学生怀着一颗宽容之心;对学习较困难的学生怀着一颗关怀之心……这些爱是成为最好老师的基础。作为老师,要从“喜欢学生”向“爱学生”发展!要为学生的成长以及未来一生负责! 就在家长开放日之前,我和很多家长朋友交流沟通时,多次听到家长要求老师严格要求孩子的共同心声,这和我的想法和做法不谋而合,我坚定承诺,对待孩子的学习和各方面良好习惯,一定会严格要求,高标准要求,决不放松,但是在人格上,在感情上,我们又要和孩子打成一片,像朋友一样民主、和谐、平等。 在这次“家长开放日”活动上,我又借机强调了这一点,该严的时候严,该好的时候好。也就是严慈相济。但这是一个矛盾,当我们对孩子严格时,孩子会听话很有秩序,但对我们有可能敬而远之,这不是我们想看到的,亲其师信其道嘛;然而,当我们对孩子亲近时,走得较近时,他们又显得自由散漫,这也是我们不愿看到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嘛。那么,如何调解这一矛盾,把握一个合适的度呢? 我深深体会到,解决这一矛盾的根本就是一个字,“爱”,无条件的爱,全身心奉献的爱,毫无半点假意的爱,恒久忍耐的爱,我们真心实意的爱,孩子一定会感受到,并一定会投桃报李。在《水知道答案》一书中,告诉我们,水能感受到人对她不同的情感,而展现出不同的姿态,更何况人呢?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因此,对于怀着“做最好的自己”心愿的老师们,为达成所愿“做最好的教师”,还应该把这些爱化作“润物细无声”的“爱心之雨”通过教学实践“洒向”所教授的所有学生。一个人做一件好事不难,难的是做一辈子好事。一个老师创造一个感人的场面并不难,但一个老师,能够长期像书中所提到的教育家们对待每一个学生,难!因此,只有把教育作为一种事业,始终如一地把对学生的爱进行到底,才能真正地“做最好的教师”。 在现实生活中,最好的老师,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想当,但不是所有人都能当上,这是为什么?难道说做最好的老师、成为名师真的就这么难吗?我想不是这样的,只是我们缺少了勇气与自信,更缺少了作为纯粹教育人的那种激情!要做最好的老师,那就要带着“爱”这个教育理念行走在教育道路上,爱教育事业,把教育当作自己的一项事业,爱学生,用真正的爱——师爱,去对待学生,为学生的的未来服务! 由此我也感到,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还要在自身的工作生活中学会适时适度对自己进行心理调节,快乐地面对自己的人生和事业,面对你的学生和家长,只有保持这种积极向上的心态,你就会感动自己的每一天都是充实幸福的。 根据书的教导,最后,我想说的是,在我们的教育教学生涯中,只要我们充分了解学生,尊重学生,爱护学生,自己又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我们一定会成为更好的老师,就像我们的校训所言,I can do it better. 我能做得更好!谢谢大家。
B. 《什么是最好的教育》读书报告
《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又名《左氏春秋》,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的史官左丘明所著,共18万字,记载了春秋240年间列国的政治、军事、外交活动和言论以及天道、鬼神、灾祥、占卜之事。这部书叙事富于戏剧性,情节紧凑,战事描写尤为出色,语言精炼,富于形象。
《国语》是一种国别史,分别记载了周王朝及诸侯各国(公元前1000--前00)之事,记言多于记事,所记大多为当时较有远见的开明贵族的话。
C. 有关教育的书籍,读书报告2000字
D. 阅读名著《爱的教育》读书汇报心得体会600字
看到这个书名,我不禁开始思考一个问题:在这个缤纷多彩的世界里,爱究竟是什么含义?带着这个问题,我跟着一名小学生安利柯去探索答案。
《爱的教育》采用了写日记的方式,把一位名叫安利柯小男孩在学校、家庭、社会的所见、所闻写得淋漓尽致,字里行间都洋溢了他对祖国、父母、长辈、老师和朋友真挚的感情。虽然书中没有用上任何夸张式的宣传,诗歌般的赞美,但是却用上了日常生活中点点滴滴的小事,把天底下孩子们的喜悦、烦恼、悲伤、痛苦和父母亲的丝丝教诲都娓娓诉说着,使得文章更加真实感人。
读了《爱的教育》这本书后,我对爱有了更深一层次的认识。
爱,就像空气,随时随地都在我们的身边,但它也因其无影无形而被我们一一忽略。但它的意义已经融入了生命。例如父母的爱吧,不用说他们为了我们在外面日夜奔波,单是临睡前对孩子温柔地说声晚安,都是他们对我们深深的爱。当我们陷进困境时,没有人支持,是父母的爱,使我们勇敢地战胜困难。读了《爱的教育》,我认识到了父母那一颗关爱子女的心。安利柯都有一本与父母共同分享的日记本,可是现在许多小学生的日记本上都弄了一把切断小学生与父母之间心灵沟通的小锁!作文
爱的种类有很多,有老师的爱,有亲人的爱,有长辈的爱……这些爱都给予了我们坚定的信念,让我们更加坚强的走在人生这条漫长的道路上。
可是,有些同学却不理解这些爱,把父母的爱当作了烦人的唠叨,把老师的爱当做讨厌的教棍,把长辈的爱当做理所应当的需要……爱,无处不在,但这个世界里,真实的爱并不多。有多少人会如此关心你、照顾你呢?作文
我们要好好珍惜这些爱,爱很难看到,很难持之以恒地做下去。作为幸福的拥有者,我们要好好学习,长大后报效祖国,报答父母、长辈、老师,关爱更多的人,让爱永远地传递下去!
E. 鲁迅的儿童教育观念的读书报告
鲁迅从打破“黑色的染缸”、“救救孩子”的呐喊出发,质疑中国传统教育,倡导“以孩子为本位”的教育思想。针对封建社会压抑儿童、摧残儿童的旧教育体系,鲁迅从儿童自身特点出发,在创作和评论中提出了“幸福地度日,合理地做人”,使儿童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