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关于讨论存在的哲学命题都有那些,要所有的全部的
讨论存在的哲学命题只有一个,就是唯物和唯心的命题。这是哲学研究的首要问题。就是探讨存在,物质和精神何者第一性,有无同一性的问题。采纳我哦,亲。
2. 什么是哲学上的三大命题
唯物三个抄问题:
如何更好的认识宇宙世界、并解决关于宇宙的问题?
如何更好的认识人类社会、并解决关于人类的问题?
如何更好的认识自我人生、并解决关于人生的问题?
唯心三个问题:
我是谁?
我从哪里来?
我要到哪里去?
3. 近现代哲学是什么
本章所说的“近现代”是指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个历史时代。在这109年间,中国回经历了答空前的民族灾难和巨大的社会变革,同时也经历了一场古今中西之争和一次伟大的哲学革命,产生了崭新的哲学。从1840至1919年为近代哲学,1919年后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为现代哲学。
4. 近代哲学的重大基本问题是
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基本问题是(
)
a哲学与人类生存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问题
b人与周围世界的基本联系问题
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d关于人的本质问题
答案:c
5. 什么是哲学上的三大命题
人类哲学的三大命题: 我从何处来?我是什么?我将到何处去?
中国人的最高的审美目标是追求天人合一、意境两忘、物我一体,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的高度融合。作为中国哲学的三大命题(知行合一、天人合一、情景合一)
王阳明“心学”的基本内容,也是他对一些教育问题进行探讨的哲学基础的三大命题即“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
三个彻底改变世界的命题:
第一命题:极限粒子是宇宙最小物质单元体。——瓦解了整个科学大厦
第二命题:信息是能量的表征。 ——统一了物质和精神、自然与社会
第三命题:精神的实质是主体程序。 ——揭示了生命及其精神的秘密
存在主义哲学精神集中地体现在萨特所提出的三大命题之中,它们分别是“存在先于本质”、“世界的荒谬和人生的痛苦”、“自由选择”。
高尔吉亚有著名的“三大命题”,即“无物存在”、“即使有物存在也是不可认识的”、“即使被人认识了也无法告诉别人”。
以杜威为代表的实用主义教育学转为以凯洛夫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学,杜威的三大命题即“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教学做合一”
企业哲学是企业如何生存和发展的哲理性思维、辩证式的哲学思考。企业哲学通常包括三大命题:“企业为什么存在”、“企业要成为什么”、“企业如何存在”。
经济学的三大命题为谁生产、怎样生产、生产多少。
中世纪和近代基督教哲学的三大命题是:“上帝存在”、“灵魂不死”和“自由意志”。
三法印从缘起论出发,释迦牟尼进而提出关于人生的三大命题:“诸行无常”、“诸法无我”、“一切皆苦”。三者合称“三法印”。
德国哲学家费希特的美学思想深受康德影响,费希特所说的和谐与康德所说的和谐一样,主要是审美时审美主体各能力的协调一致,尤其是想象与理智的协调一致。费希特追求一种建立在主观和谐基础上的限制与非限制、有限与无限的和谐,体现了一种强烈的自由精神,尽管这种自由仍然是康德式的主观自由。
费希特的哲学体系由三大命题构成,即“自我设立自身;自我设立非我;自我与非我的统一。他以唯心主义的方式揭示了自我与非我、思维与存在、主观与客观之间的辩证关系,特别突出强调了精神的能动作用”
6. 近代哲学都包括什么
《共产党宣言》《资本论》《国富论》 《战争论》
7. 哲学命题的中国著名哲学命题
1、老子:“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反者道之动”;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固予之”。又说:“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
注:老子的观点看到了矛盾双方的相互依赖,认为事物发展到一定程度会向相反的方向转化,主张以否定的方法来达到肯定的目的。这种观点深刻地揭示了矛盾双方的同一性的含义与特点,体现了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的思想,属于古代朴素唯心主义辩证法。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注:在本命题中,老子的观点实际上是把万物的本原最终归结为一种被称为“无”的神秘精神力量,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辩证法。
2、公孙龙:“物白焉,不定其所白,物坚焉,不定其所坚。不定者兼,恶乎其石也?”
注:他认为,“坚”的性质不仅可以不与“石”联系在一起,而为其它物所具有,甚至也可以不与一切物联系在一起而为独立自存的“坚”。
这种观点割裂了共性和个性的关系,否认了白的共性存在于事物的个性之中,因而是一种形而上学的观点。
坚与白都是意识,公孙龙认为坚与白是可以脱离白色而坚硬的石头独立存在的,显然这是一种唯心主义观点。
3、荀子:“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望时而待之,孰与应时而使之!因物而多之,孰与骋能而化之!”
注:这里“制天命而用之”的意思是在认识和掌握自然界规律的前提下,就能够运用这一规律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达到对世界的有效改造。
可见,荀子的这种观点充分肯定了人类有利用自然并改造自然的能力,强调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和责任感,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辩证法。
4、陆九渊认为“心即理,天下万物之理不外吾心,格物只须反省内求就可以”。
注:属于主观唯心主义先验论。
5、朱熹:“有是理便有是气,但理是本”,“气之所聚,理即在焉,然理终为主”。
注:朱熹的这种观点虽然认为气能够聚散变化,但又认为其中主导力量是理,因而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辩证法
6、王守仁:“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事事物物,皆得其理者,格物也。”
注:在王守仁(即王阳明)的命题中,良知也就是天理,把我心中的良知推延到天地间不同的事物上,就能发现事物中所蕴含的理,因而属于主观唯心主义。
王守仁:“行之明觉精察处便是知,知之真切笃实处便是行。”“知行工夫,本不可离,只为后世学者分作两截用功,失却知行本体,故有合一并进之说。”
注:王守仁(即王阳明)在上述命题中认为,之和行没有真正的区别,本质二者是完全相同的,因而属于主观唯心主义。
7、王夫之:“方动即静,方静旋动。静即含动,动不舍静。……待动之极而后静,待静之极而后动。”
注:王夫之的这种观点强调了动和静相互渗透,密不可分,因而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辩证法思想。
王夫之:“行也可以兼知,而知不可以兼行”
注:王夫之在这里的观点强调了实践必然需要认识的指导,因而“行可兼知”;但认识是主观意识活动,在大脑内发生。因而认识不可能同时包含着客观物质活动。因此“知不可兼行”,因而属于古代朴素唯物辩证法。
8、胡适:“真理并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人胎里带来的,真理原来是人造的,是为了人造的,是人造出来供人用的,是因为他们大有用处所以才给他们‘真理’的美名的。”
注:真理不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而是人的主观意识产物,这是典型的主观唯心主义的真理观。
8. 人生三大哲学命题“我是谁
说法一:我抄是谁?我从哪里袭来?要到哪里去?
说法二:我是谁?我要去哪里?我该如何去?
笔者评论:
1、上述说法不是命题,只是问题。命题要有所断定。
2、人生观的三大课题比上述说法更重要:
一是人生目的,回答人生为了什么?是为了吃喝玩乐,还是为了奉献社会。
二是人生态度,回答人该怎样活着?是乐观积极进取,还是悲观消极无为。
三是人生评价,回答人生价值何在?是看贡献的大小,还是看索取的多少。
9. 现代哲学的终极命题是什么谢谢您!
最终的 属于 语音描述层.和 观念认知层.所以 不具备 客观实际性.由于 前两种 特别是 观念认知层.的 个体原则.所以 终极命题 构筑在 一个 恒定 宏观的 基础之上.简单的说 终极命题 对于 不同的人 有不同 没法 宏观做出 解析工作.
最妙的回答 应该 从 语音描述层 入手.引入 金刚经 语言逻辑的叙述方法.
说世界 非世界 是名世界.同理
说终极命题 非终极命题 是名终极命题 .这样 简便的 子啊 语音描述层上 就给予了 逻辑上的饿解答.
最后引用.非理性人中的 一句话.存在主义 思考的只是一种 观念.而真正的存在 是一种感受.需要我们 客观的去体验.
10. 哲学命题的西方著名哲学命题
1、我思故我在
2、存在三个世界,世界Ⅰ是指物理状态的世界,包括自然界的物质,一切生物以至人脑;世界Ⅱ是指意识状态的世界,即精神世界;世界Ⅲ是指知识的世界,这是人类创造的文化世界,包括语言、科学、艺术、道德等等。
3、世界统一于存在
4、人的理性为自然立法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命题
1、以往的哲学都只是解释世界,但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2、物质这一范畴不过是人们纯粹主观抽象的结果
3、物质不过是各种实物的总和,而物质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
4、物质和意识的对立也只是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
5、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6、物质可以变精神,精神可以变物质。
7、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不应当在人们的头脑中去寻找,而应当在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变更中去寻找,不应当在有关的时代的哲学中去寻找,而应当在有关的时代的经济学中去寻找。
8、马克思提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的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9、马克思对阶级斗争的三大贡献有:“(1)阶级的存在仅仅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2)阶级斗争必然导致无产阶级专政;(3)这个专政不过是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和进入无阶级社会的过渡。”
10、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
11、人是人类历史的前提和产物,既是历史的剧作者,又是历史的剧中人。
12、历史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