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思考:中国哲学与中国设计的关系西方现代哲学与西方现代派设计艺术的关系
西方现代哲学与西方现代派艺术。西方现代哲学是指 19 世纪中叶以来,为数众多的欧美哲学思潮和流派的总称。西方现代哲学在本体论上,大多具有唯心主义色彩,在认识论上大多具有非理性主义色彩,在人生哲学上大多具有悲观主义色彩。西方现代哲学对西方现代文学艺术产生了极大影响,如果没有西方现代哲学作为理论基础,就不会有所谓西方现代派文学艺术。
西方现代派艺术是象征主义、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意识流、未来主义、迷惘的一代,存在主义文艺、荒诞派、抽象派、立体派、未来派、达达派、等数量繁多的西方文艺流派的总称。其思想根源是各种现代主义的哲学思潮,与后现代为西方现代派艺术从美学思想到创作方法上提供了理论根据,对现代派艺术与后现代艺术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西方现代派艺术在形式上大多标新立异,追求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的创新,其中一些艺术技巧和手法具有借鉴意义,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艺术的表现能力,扩大了艺术的表现空间,增加了艺术的表现手段。但是,现代派艺术常常一味追求形式的新奇,否定和排斥传统的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把一些艺术主张推向极端,使得作品怪诞离奇、隐晦费解、抽象混乱,有时达到了极端荒谬的程度。
从哲学与艺术的关系看,西方现代哲学成为现代派艺术的思想根源,现代派艺术又用艺术的方式宣传了西方现代哲学各流派的思想。有一定的西方现代哲学流派,就会有相应的西方现代艺术流派。
中国艺术高度的表现性、抽象性和写意性,来源于它同哲学的自觉联系。通过中国哲学来研究中国艺术,通过中国艺术所表现的哲学精神来理解它的形式。它追求人与人、人与社会的统一。追求人与自然、即“人道”与“天道”的统一。这种统一,作为艺术表现的内容,也就是情感与理智的统一,即所谓“以理节情”。把“以理节情”作为音乐创作和一切艺术创作的一条原则,是中国古典美学的一个独到的地方。
国美学把艺术看体一种成就德性化人格的道路,所以它不要求把艺术作品同具体的客观事物相验证,而是强调“以意为主”,即所谓“取会风骚之意。”即使“传移模写”,目的也是为了“达意”。所以也可以“不求形似”。
按照中国哲学和中国艺术的传统精神,除了把艺术看作是思想感情的表现以外,它还把艺术同道德、同一种特定的人格理想联系起来。与《诗学》同时出现的中国第一部美学著作《乐记》指出“乐者,德之华也。”“乐者,通伦理者也。”这样的概括,标志着一条与西方的模仿论完全不同的发展道路。《乐记》以后的中国美学,包括各种文论、诗论、画论、书论、词论、甚至戏剧理论,都是沿着这一道路发展的。
中国传统哲学强调美与善的统一,注重艺术的伦理价值;中国传统美学强调艺术的表现、抒情、言志;“表现说”则是先秦美学的核心,在情与理的统一中,将“天人合一”的审美境界作为最高境界。同时,中国哲学“以和为贵”,认为“和”是世界万物最本真、最具创生性的状态。和即是谐和、统一,是艺术最基本的性格。一切矛盾得到调和的世界才是最高的美,一切艺术作品,也正是世界调和的反复。
艺术与哲学的关系,在中国古典美学看来,是不言而喻的,最广义的艺术也就是最广义的哲学。
Ⅱ 哪位大师能说几个关于艺术哲学的论文题目,谢谢了!
论宗教对传统绘画艺术的影响。论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人文特点。论宗教对传统音乐艺术的影响。等等。希望能够帮到你。
Ⅲ 中西艺术哲学有什么不同
当你翻阅中国哲学、文艺和伦理政治的鸿篇巨著时,都会云游于某种莫名的心理主义之上,这种心理主义不是某种经验科学的对象,而是以情感为本体的哲学命题。这个本体不是道德,不是理智,不是露水情缘,不能逢场作戏,而只能是一种发自肺腑的情感宣泄。它既“超越”又内在,既是感性,却又超感性,是一种审美上的形而上学。正是由于这种“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怨而不怒”的中庸哲学理念,使得中西艺术哲学的范畴之间出现了一条巨大的鸿沟。
Ⅳ 艺术哲学的一些问题。。都能回答好。。追分呐~~
= =难道是理工的同学 我现在也在找 晕
Ⅳ 论中国艺术哲学的现代转型中的几个问题
五、六十年代的美学“大讨论”(实是变相的政治戏论),各家各派,挖尽心思去展示“美是主观的?客观的?主客统一的?还是其他什么的?”等等问题,如果没有真正的理论导航,恐怕会走上“越讨论越糊涂”的道路。庆幸的是,李泽厚、朱光潜率先以马克思手稿的理论(如“人化自然”、“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等)去透视“美的本质”,揭示其根源,尽管这种应用在当时还很粗疏、简陋,但又毕竟把这场“轰轰烈烈”的讨论在最后尾声中引向“正轨”,给这场讨论暂时划上句号。马克思手稿的强大效应,在西方发生于30年代初期,来到中国土地上已是迟到三十余年了,但它贯注给中国美学的生命力,却是任何理论所不可比拟的(它的深刻性与政治“合法性”完美地结合着)。理论的发展,要靠密集的生长点。马克思哲学(由手稿而引发到马克思、恩格斯的整过哲学体系)无疑地,带给美学理论的生长点是最多的,也是最密集的。如果没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导航、培育,今天的中国美学理论决不会显得如此的活跃、繁荣。 历史的偶然,往往又是历史之必然。50年代末朱光潜将黑格尔的美学巨著翻译出版了(尽管仅是第一卷,第二、三卷70年代末才译出),其宗旨正好与马克思美学(“人化自然”说,“对象化”思维方式等等)接轨(马克思曾自称是黑格尔弟子呢),辽阔的美学领域,仿佛走向“异质同构”。朱光潜的一连串的经典翻译,竟叠成了当代中国美学最绮丽的风景线,所以有慧眼的理论家说:朱光潜翻译到哪里,中国当代美学便进展到哪里。最遗憾者是维柯的《新科学》刚刚译毕出版,朱先生便弃世而去,《新科学》在中国大地上并没有发生如期效应,像翻译出版黑格尔《美学》那样,这是当代中国美学理论基础建设中的一大缺失(朱先生二十多岁到西方留学便注意此书,直至八十多岁才翻译出版,用心何其良苦)。 总之,马克思巴黎手稿(连同其哲学体系)以及黑格尔美学(并连及康德美学),给中国当代美学的发展奠定了若干根基,并培育了与其相应的思维方式的萌发。这应该是“中国百年美学”认真总结与分析的对象。 在这里必须强调宗白华先生的美学,他的路子与朱、蔡等人大异其趣。他早期留学德国多年,对德国的哲学美学都有相当深入的研究,他在和郭沫若的通信中说:你将由诗歌(诗学)走向哲学,我将由哲学走向诗歌(诗学)。他没有顺着康德、黑格尔之路子去展示他的美学构想,而是“月是故乡明”,眷恋着这古老民族的诗性大智慧。他首先潜心进入中国诗性文化中,然后提取中国人那源流久远的“诗性智慧”,展示了中国人特长的“诗性智慧”形态美学的突出特征,成为“中国美学”的一家之言,开拓了全新的方向。
Ⅵ 什么是艺术哲学
海德格尔艺术哲学核心概念
世界与大地一显一隐,一开放一锁闭,它们统一构成作品自足体宁静自持;作品两大特点是建立一个世界和制造大地;世界和大地争执以及这种争执进入澄明与遮蔽争执中实现从而使真理在作品中出现并自持;从世界与大地关系及相向运动可以得出艺术本质。
一
“世界”(Welt)与“大地”(Erde)是海德格尔艺术哲学中一对核心概念,它是海德格尔对“生存空间”双重建构,这种建构后来发展成为“天、地、神、人”四重建构。海德格尔认为,世界与大地对抗与统一构成了艺术作品,而后者是世界与大地承受者与体现者,只有从艺术作品入手,才能对实现对二者解蔽。但艺术作品之为艺术作品是归于“无”。因此我们无法直接找到艺术作品作品存在,而须从作品最直接现实性――物因素――入手。在分析了传统物概念以后,发现那不过是对物扰乱而不能给人以存在意义上物概念,它无非是人们将制作器具过程强加到物上去罢了,但是这却给我们以启示。器具,它具有物因素,但不具有物自身构形特性,因此它不是纯然物;它也和作品一样是被制作存在,但又不具有作品自持。因此在纯然物与作品之间它是一个处于中间地位存在者。也许能从器具入手来分析作品中世界与大地。而且,事实证明,在海德格尔对凡?高一幅画《农鞋》分析中:“通过这一幅作品,也只有在这幅作品中,器具器具存在才专门露出了真相”。1) 我是应届生
然而——从鞋具磨损内部那黑洞洞敞口中,凝聚着劳动步履艰辛。这硬梆梆、沉甸甸破旧农鞋里,聚积着那寒风陡峭中迈动在一望无际永远单调田垅上步履坚韧和滞缓。鞋皮上沾着湿润而肥沃泥土。暮色降临,这双鞋底在田野小径上踽踽而行。在这鞋具里,回响着大地无声召唤,显示着大地对成熟谷物宁静馈赠,表征着大地在冬闲荒芜田野里朦胧冬冥。这器具浸透着对面包稳定性无怨无艾焦虑,以及那战胜了贫困无言喜悦,隐含着分娩阵痛时哆嗦,死亡逼近时战栗。这器具归属于大地,它在农妇世界里得到保存。正是由于这种保存归属关系,器具本身才得以出现而自持,保持着原样。2)
“器具之器具存在”在这一幅画中达到它无蔽状态,即“器具之本质存在充实”3)充分显露出来,这种充实海德格尔称为“可靠性”(Verl?sslichkeit)。可靠性是“器具之器具存在”依据,“凭借可靠性,这器具把农妇置入大地无声召唤之中,凭借可靠性,农妇才把握了她世界。世界和大地为她而存在,为伴随着她存在方式一切而存在,但只是在器具中而存在……可靠性才给这单朴世界带来安全,保证了大地无限延展自由。”4)那么,这种“可靠性”究竟指是什么呢?“农妇劳动时对鞋想得越少,看得越少,对他们意识越模糊,它们存在也就益发真实。”在农妇这里,物本身并不显露出来,因为它已被有用性所遮蔽。5)这就是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里讲“上手状态”:“每一场所先行上到手头状态是上手事物存在,它在一种更源始意义上具有熟悉而不触目性质。”6)可是,在我们对作品观照中却不是这样,当人远离了现实于目前、感性上手事物即“意义”“世界”,而沉入那种“非意义”中去,沉入那人与物交相一体整体中去,器具器具存在便更加真实了。但是这里所说“非意义”并不是“没意义”,可以说是一种“无意义意义”,也就是海德格尔所言“大地”。因此,“可靠性”指是器具不断地沉潜于大地、向大地归属性。在这种归属中,农妇才得以把握她世界及大地意义。世界与大地在这里得以呈现它们自己:世界是显露出意义领域,而大地则是凭借可靠性得以归属之“非意义”所在。在如此这般对这幅画分析中,世界与大地关系及它们处于相互联系中特征得以向世人开放:
我是应届生
“这个建筑作品阒然无声地屹立于岩地上。作品这一屹立道出了岩石那种笨拙而无所促迫承受幽秘。……它却使得白昼光明、天空辽阔、夜幽暗显露出来。……同时也照亮了人赖以筑居东西。我们称之为大地(Erde)。……大地是一切涌现者返身隐匿之所,并且是作为这样一种涌现把一切涌现者返身隐匿起来。”7)大地与世界动态平衡构成一个完整、自足系统――作品。大地是沉寂、封闭、收敛,“大地本质就是蛇那种无所迫促仪态和自行锁闭……”8)在其自行锁闭中有一种无限丰富可能性。而世界则2006-11-21 14:20:25 是开放、外露、展现,它总是在不断向外开放中制造出意义来。“世界和大地本质上彼此有别,但却相依为命。” 9)二者之间构成一种类似“在场”与“不在场”关系。作为意义世界呈现在人感性视域中,为人所把握;在这种“在场”意义之后却蕴含着“不在场”无限可能性,它作为“在场”基座、背景而存在。这种“非意义意义”是不断生成、不断聚积。大地与世界,一隐一显,作为一个自我完形作品源始应素,它们均反映出整体面貌与意义。反映,指是“联系”、“作用”、与“影响”。世界是“隐”着大地现实性,大地是“显”着世界“支架”与“底座”。
但世界与大地不是静态,它们处在不断“生发”当中。“神庙作品阒然无声地开启着世界。”10)“开启”出来世界是历史性此在时间与空间结构,“神庙坚固耸立使得不可见大气空间昭然若揭了”11)在开启中显示出隐藏大地意义,“当一个世界开启出来,大地了耸然突现”,12)“世界建基于大地,大地通过世界而涌现出来,”13)世界立身于大地之上,以大地为基,而大地通过世界而得以显示、开放出来获得自身那种“非意义意义”并且在同时将世界重又置回大地之中,从而“神庙作品阒然无声地开启着世界。同时把这世界重又置回到大地之中。如此这般,大地本身才作为家园般基地而露面。”14)世界与大地之间相互生成、“相依为命”,世界须得立身于大地之上才能达于显现,大地也总是力图通过世界而显露出来。正是由于有这种关系,人便让作品成为作品,这种“让……”结构中,因为有了人参与,使存在者得以成为存在者,这样,人就具有了世界与大地,而与人无关自然物如石头是没有世界。
在海德格尔看来,人与世界和大地共同处于一个宇宙系统——无(Nichts)——中,作为这个无限系统一个网点而发生作用,它们之间并不是主体与客体关系,后者不是作为前者认识对象,而是相互影响平等关系,因此不能用日常语言逻辑来对后者进行规定,如果真应使它们入于无蔽,只能运用“诗”,所以,它们之间关系与其说是认识还不如说是“领悟”与“体验”。
二
作品作为世界与大地承载者,那么“建立一个世界和造大地,乃是作品之作品存在两个基本特征。”15)为实现作品之存在,作品是而且必须是建立一个世界制造大地,但是,建立不再是纯然设置意义上建立,而是“奉献和赞美意义上树立”,建立是把作为指引原则公正性开示出来。海德格尔认为,在这种建立之中,神圣东西(das Heilige)以神圣名义作为神圣被开启出来了,或者说神被召唤现身于在场敞开中,“这部作品使得神本身现身在场,因而就是(ist)神本身。”16)在建立一个世界时,存在者存在就被开启出来,作为存在存在者现身到场并以神名义在尊严和光辉中现身在场,因为“……在此意义上,奉献就是神圣之献祭(heiligen)。赞美属于奉献,它是对神尊严和光辉颂扬。尊严和光辉并非神之外和神之后特性,不如说,神就在尊严中,在光辉中现身在场。”17)
“作品存在就是建立一个世界。” 18)对于所建立这个世界,我们能感受它,描述它,但是不能以规定性思维给它划定一个框框,因为“世界并非现存可数或不可数、熟悉或不熟悉物纯然聚合。但世界也不是加上了我们对这些物之总和表象框架。”世界虽然有物因素,但不纯然是物因素,也不是人从感觉出发所规定一些范围,那么,世界是什么?诚如海氏所说:“这里绝没有想应解开这个谜。我们任务在于认识这个谜。”19)他所说“解开这个谜”是从认识论意义上使用,意为用“日常语言”来对之进行强制性规定,而“认识这个谜”,则是从存在论上来说,指是让这个谜存在自行显示出来。那么,在作品中,世界是怎样能自行显露呢?那就是应求“世界世界化”,20)让世界自成其为世界,海德格尔反对传统主客二分方法,主张“诗意思”,因而不能从日常意义上来理解这些说法,应将它们置入存在论视野中去。世界世界化是让世界存在自行展露出来而入于敞开领域中从而到场,让世界是并进而将自身置回大地之是而获得坚实性。因而世界在这里就不是作为对象而存在。所以,“一块石头是无世界。植物和动物同样没有世界。与此相反,农妇却有一个世界,因为她居留于存在者之敞开领域中……”21)石头可以作为对象而存在,但是它不具有世界,因为它不居留2006-11-21 14:20:25 于存在者之敞开领域中,世界是不能作为对象存在,相反,农妇却具有世界,因为她居留于存在者之敞开领域中。作品建立一个世界,就是让存在者之存在自行敞亮、显露,“开放敞开领域之自由并且在其结构中设置这种自由。”22)
作品存在另一个特性是制造大地。海德格尔对比了一般器具制造和作品制作:如果用一块石头制作一把石斧,石头就消失在石斧有用性即其器具存在中。而且,这种质料愈是优良愈是适宜,它也就愈无抵抗地消失在器具器具存在中。但是作品却非如此,“而与此相反,神庙作品由于建立一个世界,它并没有使质料消失,倒是才使质料出现,而且使它出现在作品世界敞开领域之中:岩石能够承载和持守,并因而才成其为岩石;金属闪烁,颜料发光,声音朗朗可听,词语得以言说。所有这一切得以出现,都有是由于作品把自身置回到石头硕大和沉重、木头坚硬和韧性、金属刚硬和光泽、颜料明暗、声音音调和词语命名力量之中。”23)海德格尔认为,作品在建立一个世界同时制造大地,世界与大地作为一个作品两个方面,相互联系、作用、影响,从而在自身内反映着对方,“由于建立一个世界,作品制造大地”,24)制造大地就是将自身“置回”,作品自身回归使大地得以出现,大地就是作品回归之处。“制造”也不是指对象性对事物加工制作,而是“作品把大地本侧面挪入一个世界敞开领域中,并使之保持于其中。”25)制造大地就是“把作为自行锁闭者大地带入敞开领域之中”。26)因此,海德格尔说:“作品让大地成为大地”(Das Werk l?sst die Erde eine Erde sein)。27) 我是应届生
建立一个世界和制造大地,是作品两大特征,从本质上说也就是作品完成。由于建立一个世界,使存在者存在敞开出来,在这种敞开光亮中,一切存在者是其所是,同时作品又制造大地,虽然它是锁闭、遮盖,但却并非单一、僵固遮盖,它自身自行展开为质朴方式、形态无限丰富可能,从而雕塑家从不消耗石头,画家也从不消耗颜料——除非出现败作,“虽然诗人也使用词语,但不像通讲话和书写人们那样必须消耗词语,倒不如说,词语经由诗人使用,才成为并保持为词语。”28)这也就是艺术家不同于工匠——艺术家存在意义所在。
三
建立一个世界并制造大地在作品中是一种发生(Geschehen),这发生不是宁静,“世界立身于大地,在这种立身中,世界力图超升于大地,世界不能容忍任何锁闭,因为它是自行公开东西。但大地是庇护者,它总是倾向于把世界摄入它自身并扣留在它自身之中。”29)据此,海德格尔认为世界与大地是对立,方向相反,在这种对立面中包含了自向运动。但作品是宁静,它不呈现出某种分离——无论在存在者还是存在意义上,这是为什么呢?海德格尔认为,“应是宁静中包含运动,那么就会有一种宁静,它是运动内在聚合,也就是最高动荡状态——假设这种运动方式应求这种宁静话。而自持作品就具有这种宁静。因此,当我们成功地在整体上把握了作品存在中发生运动状态,我们就切近于这种宁静了。”30)作品这种宁静其实是作品内在因素运动一种极端状况,应切近于自持作品宁静,就必须把握作品存在中发生运动状态。然而,建立世界和制造大地在作品本身中显示出何种关系?
世界与大地是对立,这种对立是一种争执(Streit)当然,海德格尔并非在分歧、争辩意义上使用这个词,而是应清除这种意义而进入本质性争执中使双方相互进入其本质自我确立之中,并进而投入其本己存在之渊源遮蔽了源始性之中。二者争执是:“在争执中,一方超出自身包含着另一方。争执于是总是愈演愈烈,愈来愈成为争执本身。争执愈强烈地独自夸张自身,争执者也就愈加不屈不挠纵身于质朴恰如其分亲密性(Innigkeit)之中。”31)由于这种争执中自我超出并包对方特点,大地无法离开世界所敞开领域,因为大地本身是在其自行锁闭被解放活动中显现。而世界也不能离开大地而独自成其存在,因为它一切根本境地和道路都建基于一个坚固基础——大地——之上。
在大地与世界争执背后,还有一种更为源始争执即澄明与遮蔽争执,有人将其表为:
存在之真理(源始争执)——
遮蔽
世界(敞开)
存在者之真理(争执) ——
大地(锁闭)32)
这并不是说,世界便是澄明,大地便是遮蔽,而是说,在存在争执中出现了一个敞开处所,有一种澄明在其中,但这个敞开处所并非存在者包围下一个舞台,这种澄明,如同那个我们不可认识、不可言说无(Nichts)一样,每时、每处周流不息地围绕一切存在者在运行。它不同于柏拉图所说“理念”之处在于前者不追求同一性,是一种“无底之底”,而后者则力图探求万物背后统一性。前者立足于生活而不追求超验,因此无限丰富,充满活力。“唯当存在者站进和出离这种澄明光亮之际,存在者而存在。唯这种澄明才允诺并且保证我们人通达非人存在者,走向我们本身所是存在者。由于这种澄明,存在者才在确定和不确定程度上是无蔽。”33)即言,当存在者之争执即世界和大地争执进入这种澄明之际,人才能是其所是,存在者之存在才被无所促迫地涌现出来,入于无蔽之中。那么,这个敞开领域敞开究竟是什么呢?海德格尔说,“只应真理作为澄明与遮闭原始争执而发生,大地就一味地通过世界而凸现,世界就一味地建基于大地……作品建立 着世界并制造着大地,作品因之是那种争执实现过程,在这种争执中,存在者整体之无蔽亦即真理被争得了。”34)世界与大地争执所进入敞开领域之敞开性便是真理,存在者出于其中而又返身隐匿,于是,存在者进入自身无蔽状态,所有存在者便更具有存在者特性,因为它存在被开示出来了,自行遮蔽着存在被澄亮了。海德格尔认为,这种澄亮形成光亮将其闪耀嵌入作品之中,这种闪耀(Scheinen)就是美。“美是作为无蔽真下一种现身方式”(Sch?nheit ist eine Weise, wie Wahraheit als Vnverborgenheit west)”。35)“作品之作品存在就在于世界与大地争执实现过程中……在争执实现过程中就出现了作品统一体。”36)争执实现了作品,而争执结果是敞开领域之敞开性出现,并且在其中一切存在者入于无蔽亦即真理显现,于是,海氏说艺术本质是“存在者真下自行设置入作品”(das Sich-ins-Werk-Setzen der Wahrheit des Seinden)。37)
海德格尔认为,艺术家和艺术作品互为本源,这种“互为”关系是无根基,二者其实还有一个更为深刻共同本源——艺术,那么,艺术究竟是什么呢?我们无法从具体作品特性收集中获得,因为在我们决定选取哪些作品时便已预先定下了一个艺术是什么标准,我们同样也无法从更高概念推演中获得这一问题答案,从柏拉图以来传统已经证明这一点。但是,在通过对作品建立一个世界和制造大地分析,我们已经得出艺术本质,从而对艺术是什么问题答案便呼之欲出了:“艺术就是真理生成和发生。”38)这一答案很明确地道出了真理与艺术密切关系。从世界与大地双向互动中,我们得出它们之间“历史性民族生存于其中基本内涵”,这算是对艺术及其本源一个回答,虽然这种回答与我们传统相去太远,但“任何回答只应是植根于追问回答,就始终能够保持回答力量。”39)
参考文献:
1)至5),7)至31),33)至39)Martin Heidegger.Poetry,Language,Thought(英文版〔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影印,1999.
6)Martin Heidegger.Being and Time(英文版)〔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影印,1999. 2006-11-21 14:20:25
32)孙周兴.说不可说之神秘〔M〕.上海:三联书店,1994.
Ⅶ 中国传统的设计哲学与包豪斯的艺术哲学有何契合之处
包豪斯(Bauhaus)作为来一种设计体系自在当年风靡整个世界,在现代工业设计领域中,它的思想和美学趣味可以说整整影响一代人。虽然后现代主义的崛起对包豪斯的设计思想来说是一种冲击、一种进步,但包豪斯的某些思想、观念对现代工业设计和技术美学仍然有启迪作用,特别是对发展中国家的工业设计道路的方向的选择是有帮助的。它的原则和概念对一切工业设计都是有影响作用的。弗兰克·皮克(FrankPick)认为:“……必须制定一种压倒一切的科学原则和概念,来指导日用品的设计,象建筑方面那些指导房屋设计的原则那样。”
包豪斯的教育模式是在基础课上,把平面,立体结合的研究,材料的研究,色彩的研究独立起来。并牢固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在设计里采用了现代材料,以批量生产为目的,创立具有现代主义特征的工业产品设计教育。 包豪斯进行了平面设计的功能探索,并且采用了手工工作室制度。
Ⅷ 谁能告诉我学艺术的人看那些哲学好一点
《艺术哲学》
法国历史学家、文学家、哲学家丹纳的名著。
《哲学的艺术》
(法)夏尔·波德莱尔
Ⅸ 尼采艺术哲学的观点
尼采哲学
尼采的唯意志论哲学价值具有两重性,一方面,尼采继承了启蒙运动的精髓,反映了现代意识的觉醒。对人生价值的积极肯定,引发了人们对人生意义人生价值的思考,重新定位人生;对工具理性和工业文明的否定性批判,开启了现代非理性主义思潮。另一方面,对理性的批判,对传统的否定也存在着片面性,这正是后现代主义欣赏的一面。
中文名
尼采哲学
属性
唯意志论哲学
诞生国家
德国
相关作品
《悲剧的诞生》
快速
导航
评价
尼采主要著作
未出版的笔记
人物经历
1900年8月23日,一颗搅动世界和自己的骚动不安的心脏停止了跳动。此人就是日后震世骇俗的德国著名哲学家——尼采。
2000年8月23日,是尼采逝世100周年,希腊哲人说:有人是死后方生。尼采生前的影响只局限在欧洲几个小国不大的学术圈子里,因此尼采总是抱怨世人不理解他的哲学,他不无遗憾却又颇为自负地说:
到了2003年世人才能理解他的学说的魅力和震颤力。
世人的对新学说的耐力和抵抗力大大超过了尼采的想像,在他撒手人寰后不久,他的学说和震世骇俗的口号,如“重估一切价值”、“上帝死了”就不胫而走,“一个幽灵,一个尼采的幽灵不仅在欧洲游荡,而且跨越大洋在亚洲和古老的中国游荡,至今魂不守舍,在世纪长河里游荡。”在一个世纪漫长的岁月里,对尼采的毁誉也随着纷纭的战火和如火如荼的政治风云而几经沉浮。从欧洲第一个评说尼采思想的丹麦著名文学评论家乔治·勃兰兑斯到德国存在主义大师卡尔·雅斯贝尔斯,从尼采挚爱的女友露·莎乐美到法国后现代主义大师吉尔·德勒兹,都裹胁其中,难以自拔。
评价
一位大师这样说:如果说康德是一座不可逾越的通往古典哲学的桥,那么尼采则是一座不可逾越的通往现代主义及后现代主义的桥。
尼采说伟人因为被人误解方才成为伟人。尼采的生平及其学说被人歪曲误解要超过尼采本人的想像力:两次世界大战德国士兵经常在战壕里捧读的“圣经”就是尼采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法西斯的元凶希特勒与墨索里尼公开声称是尼采的信徒,希特勒朝拜尼采的妹妹——伊丽莎白·尼采,两次朝拜尼采档案馆并亲自从私囊里拿钱向尼采档案馆捐款;墨索里尼致信给尼采的妹妹称:“尼采是他最喜爱和最崇拜的哲学家”,并为尼采档案馆捐款。1945年苏联红军占领魏玛,查封了尼采档案馆,宣布尼采的思想是“法西斯学说”。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世人对尼采毁誉有加,大起大落。在纳粹眼里,尼采是军国主义者、反犹太主义者;在自由主义者眼里,尼采是个人至上主义者;在固守传统人的眼里,尼采是一个破坏者,他主张用锤子敲碎一切偶像和传统;在虔诚的宗教人士眼里,尼采是一个危险的离经叛道者;存在主义大师海德格尔说:尼采是最后一个形而上学者,传统的形而上学在尼采那里终结了。
谁为尼采学说披上法西斯主义的外衣,谁是制造尼采成为“法西斯圣人”的始作俑者?《尼采兄妹——一场德国悲剧》一书第一次详细揭开了尼采被法西斯主义化的内幕,作者是美国著名尼采思想研究专家彼得斯,他不辞辛苦多次到德国各档案馆查阅尼采的所有档案,经多方努力查阅了当时尚在冰封的尼采档案馆,并走访尼采到过的所有地方,花了20余年的时间才写成此书。彼得斯用报告文学的书写方式生动记述了尼采生平与恋情、写作与发疯,尼采的妹妹伊丽莎白·尼采如何乘尼采发疯之际,利用、窜改、歪曲尼采及其思想,并极力和希特勒靠近,使尼采成为法西斯的“思想圣人”;为此,德国纳粹报纸把伊丽莎白·尼采称为“欧罗巴第一女性”
Ⅹ 中国美院艺术哲学专业
美院没这个专业吧! 艺术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