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商品打折在心理学中被称为什么效应
贝勃定律复。说的是当人经历强烈的制刺激后,再施予的刺激对他(她)来说也就变得微不足道。就心理感受来说,第一次大刺激能冲淡第二次的小刺激。比如,原本一元钱的报纸变成了十元一份,你定会感到无法接受;而原本10000元的电脑涨了100元,你一定不会有什么大的反应。这也是为什么许多商家在打折时都要写上原价的原因!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这其实是利用了感觉的感受性和适应性的原理。
2. 一块钱的硬币和心理学有什么关系
参考答案: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3. 元认知名词解释心理学
元认知是弗拉维尔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一个概念,指认知主体对自身心理状态、能力以及任务目标、认知策略等多方面因素的认知。
4. 心理学元分析研究,有人做过吗
现在《心理学进展》期刊每期都有元分析的论文,你可以通过阅读论文了解元分析的基本步骤,然后参考他们的参考文献找经典的书来学习具体的技术。
5. 请问:教育心理学中所说的“元认知”是什么意思啊
元认知是对认知的认知,具体的说,是关于个人自己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调节这些过回程的能力,它具有两个独立答但又相互联系的成分:对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观念与对认知行为的调节和控制.
元认知知识是对有效完成任务所需的技能、策略及来源的意识,即知道做什么,是在完成任务之前的一种认识。包括:对个人作为学习者的认识、对任务的认识、对有关学习策略及其使用方面的认识。
元控制是运动自我监视机制确保顺利完成任务,知道何时、如何做什么,是对认知行为的管理和控制,是主题在进行认知活动的全过程中,将自己正在进行的认知活动作为意识对象,不断的对其进行积极、自觉的监视、控制和调节。
元认知策略,是学生对自己认知过程的了解和控制策略,它有助于学生有效的安排和调节学习过程,包括计划策略,监视策略,调节策略.
6. 活动"一元秒杀"是采用广告心理学的什么原理
我认为应该是比较心理和“思维短路”共同的作用……
7. 心理学中的元分析方法
元分析(meta-analysis )统计方法是对众多现有实证文献的再次统计,通过对相关文献中的统计指标利用相应的统计公式,进行再一次的统计分析,从而可以根据获得的统计显著性等来分析两个变量间真实的相关关系。
元分析程序输入参数包括:各个观察到的相关系数(已有研究文献中变量间的相关计分析,从而可以根据获得的统计显著性等来分析两个变量间真实的相关关系。
(7)一元心理学扩展阅读:
一、特点
(1)元分析是一种定量分析方法,它不是对原始数据的统计,而是对统计结果的再统计。
(2)元分析应该包含不同质量的研究。
(3)元分析寻求一个综合的结论。
二、缺点
评估被评论的研究的质量
在一家期刊里可见的研究之质量取决于期刊的编辑政策。有些期刊有严格的发表标准,而另一些的发表标准就不太严格。这就意味着发表的研究之质量在不同的期刊间会有很大差别。元分析面临的一个问题是如何处理参差不齐的研究质量。
例如,在一家非同侪评审的期刊上发表的文章应该与在一家需同侪评审的期刊上发表的文章一视同仁吗?遗憾的是对这个问题没有简单的答案。
应该沿什么维度来对研究加权呢?这毫无一致意见。需一非同侪评审的维度虽然是可以的,但是你采用这个维度时也要当心,因为一家期刊是不是同侪评审的,这并不是发表的研究之质量的可靠指标。
在一个新的领域里用新方法做的研究有时会被同侪评审的期刊拒绝,尽管这家期刊在方法学上是健全的,也是高质量的。类似地,在同侪评审的期刊发表的作品虽然有助于你确信该研究的质量是高的,但不保证高质量。
8. 心理学中手中拿一元硬币有什么作用
拿出一个硬币来转移注意力,平稳情绪,她的目的是对你进行行为治疗。就像对小孩子摇手指甲的时候用牛皮筋弹一下效果一样。
9. 有一个心理学效应,讲的大概是如果一支笔本来卖1元,涨到3元的话,人们就觉得很贵,但是如果一辆
应该叫贝勒定律
以下复制于度娘:
所谓贝勒定律是指类似这样的现象:
假如一个人右手举着300克重的砝码,这时在其左手上放305克的砝码,他并不会感觉到有多少差别,直到左手砝码的重量加到306克才会察觉。如果右手举着600克,这时左手上的重量要达到612克才能感觉到重了,后来就必须加更大的重量才能感觉到差别。这种现象被称为“贝勒定律”。
“贝勒定律”在生活中到处可见。比如5毛一份的报子突然涨了1元,那么你会觉得不可思议,无法接受;但是,如果原本500元的MP3也涨了1元,甚至10元,你也不会太介意。有些人总抱怨朋友对自己不如刚认识时那么好了,其实这也是“贝勒定律”在作怪--------陌生人给你的一点点关怀,你都会感动不已,所以很多爱情总在旅途中发生;而你的亲人怎么宠爱你,你都可能视而不见或者觉得平淡如水。
我们的感觉很敏感,但也有惰性;它会蒙骗我们的眼睛看不到事情的变化,也会加重我们的感受而迷失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