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理学法学 » 中医哲学史
扩展阅读
中国网络原创新人乐团 2021-03-31 20:26:56
党政视频素材 2021-03-31 20:25:44
厦门大学统计学硕士 2021-03-31 20:25:36

中医哲学史

发布时间: 2021-03-24 04:24:39

Ⅰ 中国古代哲学中“精气”与中医中的“气”有什么联系

气”的概念,几乎贯穿中国哲学史的全过程。“气”原指风气、云气、雾气等自然之气,后渐被赋予哲学意义,指构成一切形质的物质性原始材料或最基本的客观实在。“气”的概念在战国时已经非常流行,两汉时期更得到进一步发展,但也出现了被神秘化的倾向。宋、明时期,气的学说更得到全面发展,一些具有唯物主义思想的哲学家肯定了“气”是宇宙万物的最终本原,还认为气的自身内部即包含了阴阳两种势力的矛盾,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而气的运动变化也有其自身的规律。

“气”的概念,对中国哲学的发展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对各自然学科理论的形成也是非常重要的。在中医学中,“气”的概念运用十分广泛,占有特别重要的位置。一、气是构成天地万物最基本的物质。古人对“气”的认识,是从对自然界中“风”的感知中得到的。风能流动,遍布天地间,与人类的生产生活至为密切。春夏季节,温暖之风使万物得到生长;秋冬季节,寒冷之风使植物开始落叶枯萎。人也要吸入气才能生存,因此人们认识到气对生命的重要意义。人们又从物质的物理三态(气态、液态、固态)变化中感悟了气和物质的关系,如水的固态是冰,而冰可以变为水气消散,并由此产生了这样的认识:自然界一切物质的存在和消散,都是由于气的聚散所致。气聚集则成形质,形质消散则为气,气是最根本的。《庄子知北游》说:“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白虎通义》也说:“天地者,元气之所生,万物之祖也……”。《管子》一书中还提出了“精气”的概念,认为精气是一种非常精细的物质,是自然万物和生命的根源。

在古人看来,气虽然不能用肉眼观察到,却时刻能感觉到它的存在。形质要发挥其作用,又往往是通过这个形质所散发的气来实现的。如风可以说是天气,而土地所发挥的作用也和风一样,无形无嗅无声流行于天地间,作用于农作物的孕育,所以土地也可以说是地气。

在人体,脏腑发挥的作用也可以说是脏腑之气,如心气、肺气等。从古代的文献资料中看,气的意义大体有两个方面:一是指存在于自然界中的,如云气、雨气、天气、地气等;二是指人所具有的,如血气、精气、神气等。二、气与形质的转化。

气聚则成形,形散则为气,形与气的转化构成了物质世界的种种变化。

首先是天地的演化。古人认为,在天地未形成之前,是一团混元一统的气,气在不断地运动和摩荡,其轻清的上升形成了天,重浊的沉降形成了地。天地形成之后,仍然在不断地升降运动,“地气上为云,天气降为雨”,云为无形之气,是有形之地气升散形成的;雨为有形之质,是天气下降凝聚形成的。

在人体的生命过程中,这种形与气的转化时刻都在进行,正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所说:“故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如人食入的饮食物是有形的实质,经脾胃的腐熟消化转化为无形的水谷精微之气,而水谷精微之气又可转化为精、血等有形的实质,以促进肌肉骨骼的生长,这种转化称之为“气化”。

三、气的运动方式。

气的运动称为“气机”。古人把气的运动归纳为升降出入四种方式。升是由下而上,降则与之相反;出是由内而外,入则与之相反。在一般情况下,升降出入应保持着相对的平衡,这样才能完成“气化”功能。《素问六微旨大论》说:“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是以升降出入,无器不有。”说明升降出入是永恒的,倘若升降出入一旦停止,事物也就走向了死亡。四、中医学理论中“气”的含义。

在中医学理论中,气的概念运用得十分广泛,主要包括:

1.气是指在体内流动着的微小难见的营养物质,如水谷精微之气、营气、卫气等。这些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是化生精、血、津液等促进人体脏腑发育成长的基本材料。

2.气是指脏腑组织的机能活动,如心气、胃气、肺气、经气等。人体脏腑之气的运动也具有升降出入四种方式,同时反映出该脏腑功能作用的趋向和基本特点。如肺主肃降,其气下行,若肺气逆而上行,则会发生咳嗽、气喘等证。胃气也以下降为顺,胃气下降,才能使经腐熟消化后的食物残渣下行至肠,完成降浊的功能。若胃气上逆,则会发生呕吐、呃逆等证。

脾气主升,若脾气不升则会出现运化失常的病变。人体之气升降出入失常称为“气逆”或“气机失调”,是中医学在病因病机理论中的重要概念。

3.人体内物质交换等代谢活动,通常称之为“气化”,是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表现。中医认为人体以摄入的饮食物作为后天营养的基本材料,而从饮食物转化为精、血、气、形是生命活动中的气化过程。《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对此有比较详细的描述:“阳为气,阴为味。

味归形,形归气,气归精,精归化。精食气,形食味,化生精,气生形。”这里所说的“味”,是指有形的饮食物;“气”是指水谷精气。《内经》这段经文主要是讲味、形(主要指人的形体,包括脏腑、骨骼、肌肉等有形之体)、气、精的相互转化过程。

4.在中药学中,药物的寒热温凉四种性质称为“四气”,而药物的作用趋向则归纳为升降出入四个方面,是中药学基本理论之一。

Ⅱ 陆广莘的中医哲学家

◆他对中医原旨的独到见解常不易被人接受,自称少数派
◆他致力于中医学理论探索和实践创新,呼吁中医要卓然自立
◆他在西医院临床26年,56岁归队研究中医,倡导“中医研究”
◆他中西汇通,诊疗思想独树一帜,治疗疑难杂病得心应手 陆广莘是中国中医科学院资深研究员,著名的中医理论学家、临床家。听过他讲课的人都会被他激昂的语调、犀利的言辞、深邃的思辩、妙语连珠的中英文打动。“循生生之道,助生生之气,用生生之具,谋生生之效”是他对中医学术思想的高度概括,是他从医六十多年寻求中医学之道的收获,也是他对中医发展的期望。 3位名师的教导、西医名校的系统学习、综合性大医院坚持中医特色的实践,使他中西汇通,学验俱丰。他遵循中医学原旨,执着探寻中医精髓,真知灼见别具一格,是当代发皇古义、融会新知而卓然自立的代表人物。
“我是正宗中医出身,当国家号召中医药人员要系统学习西医时,我通过考试,入北京医学院医疗系,系统学习了5年西医学,毕业后到中央人民医院(现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工作。在西医院坚守中医26年,56岁时被调到中国中医研究院,组建中医基础理论研究队伍。”
自18岁在上海开始学习中医后,陆广莘先后师从陆渊雷、章次公、徐衡之,老师的言传身教使他不仅学到了知识,而且影响了他的治学态度和学术观点,激励他对中医真谛孜孜以求,奋斗不已。
陆渊雷的古文学和中医学造诣很高,蜚声医界。民国18年与徐衡之、章次公创办上海国医学院,国学大师章太炎为院长。“发皇古义,融会新知”的办校宗旨要求既要学习传统文化,又要掌握新知识。陆广莘作为函授弟子,不但接受了现代科学思想,也打下了他兼收并蓄、融古汇今的学风基础。
章次公1955年任卫生部中医顾问时,陆广莘随他抄方侍诊。1956年关于五行存废问题的讨论时,章先生与他切磋讨论,并鼓励他发表意见。章次公“欲求融合,必先求我之卓然自立”的教导使他对中医学充满自信、自强、自立的决心。陆广莘的文章发表在上海《新中医药》上,学术见解的锋芒和论辩的才气逐渐显露。
徐衡之提出“心知其意.不为所囿”,临床上采用中西医结合取得良好疗效。陆广莘1957年到中央人民医院中医科时,徐衡之任主任,对他言传身教。敢想敢干的陆广莘在一流西医院里开设中医门诊,创建中医病房,扩大中医临床领域,并于1958年秋在北京医学院开设《中医学概论》课程,吸引医疗系四、五年级和儿科系四年级学生听课,以及利用中医临床病例编写教材,推动医院临床各科更广泛的中西医合作等,均得益于徐衡之的传教和支持。
对陆广莘学术思想影响深刻的还有一个重要人物,这就是元末明初的医学家王履。陆广莘早年对王履进行了深入研究,很欣赏王履朴素求实的作风、科学的怀疑态度和历史的批判方法。王履的学术观点、论辩性强的文字,对陆广莘影响至深,这在其论文和言谈中处处可见。
3位名师的教诲,以及受王履等医家治学态度、观点和文风的影响,他不断勤求博采,继承创新。他思想解放,科学批判,独立思考,逐渐形成了高深独到的见解、超凡脱俗的观点以及执着的探究精神,这也使他在中医名家中独树一帜,个性鲜明。 他学贯古今,徜徉中外,才思敏捷,人谓之“明”;他兼收并蓄,思辨功深,学验俱丰,人言其“达”;他声名远扬,勤勉和蔼,言传身教,人敬之“尊”;他高屋建瓴,见解独到,卓然自立,人赞之“才”。
陆广莘是我国第一批“中学西”人员,受过正规的中西医教育,曾在中医、西医权威机构临床、科研和教学。他心智超群,且博极医源,遍求中外,不断参悟中医学的精髓,在中西医模式比较、当代中医的使命和发展方向等方面形成了逻辑严密、高屋建瓴的学术思想。在当今中医界中,因为敢于提出尖锐问题、善于逻辑思辨和观点独具创见,而被誉为“中医界的哲学家”。
“中医学之道是养生治病必求于本为主旨的生生之道,是辨证论治的发现和发展人的生生之气,是聚毒药以供医事转化利用为生生之具,是通变合和谋求实现天人合德生生之效的健康生态的实践智慧学。”凝聚陆广莘学术思想精华的《陆广莘论医集-中医学之道》一书,扉页上有这样一句醒目的话。
他认为医学模式转变的根本在于诊疗思想的转变。医生应该“从实际出发,究天人之际明乎物我之相分;实事求是,通健病之变以识环境利害药毒;有的放矢,循生生之道发现发展人的生生之气;讲求实效,用生生之具谋求天人合德生生之效。”这种深邃精辟、一针见血的见解,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实际指导意义,在当代哲学界、社会科学界和医学界引起广泛反响,对我们重新认识和发展中医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和启迪作用。
“上工治未病,以养生保健为先。”他强调“稳态调节与中医养生保健”的关系,指出人的健康模型是“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自我稳定的生态和谐,并非是“邪”的彻底消灭。他严厉指出,现在人们对细菌、病毒采取除恶务尽的态度,是徒劳和好坏不分,反而使病害越来越多。
陆广莘的中医诊疗思想立意高远,内涵深刻,说理精辟。他说:“人的自我健康能力和自我痊愈能力是中医学的目标对象和发展对象,是中医学存在和发展的根源。”他将这一思想时时落实在诊疗过程中,记者曾跟随他门诊,印象深刻的是看到他经常对病人机体顽强的生命活力发出赞叹,鼓励病人与病魔抗争:“你的病有好转,不是我的功劳,是你自己有旺盛的生命力,要坚持!”临床上,他从社会、人文学等角度对病人的工作、生活环境进行全面分析,鼓励病人发挥机体自愈能力,这是他“中医学之道,根本在学人”,“道不远人,以病者之身为宗师”的精彩体现。
由于陆广莘强调医生应充分调动人体内一切因素驱除病邪而恢复健康,所以他呼吁客观、正确看待药物作用。他指出,医生是“聚毒药以供医事”,不要绝对地看待某种药物的功效,利用药物治疗疾病时要趋利避害。
他早在1973年就发出的清醒而独到的警示“药之害在医不在药”,在由于滥用药物、过分依赖药物等不断发生药害事件的今日,不能不令人赞佩。
自古江南多才俊,陆广莘的才气在中医界鼎鼎有名。他发表有百余篇论文,篇篇都言之凿凿,有理有据,精辟独到,充满了对中医学的热爱和殷切期望,洋溢着忧国、忧民、忧中医的激情。2001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将其学术论文80篇汇集为《陆广莘论医集-中医学之道》一书。研读这些文章,正如中国民族医药学会会长诸国本言:“中医界人士读陆广莘的文章,有时感到陌生的‘洋味’;哲学界读陆广莘的文章,有时感到新鲜的‘土气’,但它确实为中医界讲清了许多难以讲清的问题。”的确,捧读这本书,必须荡涤心中浮尘,才能通过其融合中西医学、物理学、哲学等概念的语句和别具韵味的行文表述,随其跃动的思绪,进入探究中医学千古奥秘的时空隧道。 他在国内一流西医院坚守中医26年并崭露头角,源于他坚定的中医信念;大量疑难危重病症用中西医治疗取得的显著疗效,靠的是他对中西医优势的巧妙组合运用。
身处国内一流西医院的西医强势环境中,一个中医很容易被西化,但陆广莘反而更坚守中医,并且从医院中脱颖而出。他才智过人,勤勉不懈,博闻强记,1957年至1983年,在北大人民医院的26个春来夏往中,他用中西医诊治各种疾病,不但取得了科研、临床、教学的丰硕成果,还在医疗实践中不断对中西医诊疗思想进行比较和总结,逐渐形成了其能深刻诠释中医原旨、实践基础深厚的诊疗思想。
在中西医诊治乙脑、急腹症、小儿肺炎、肝炎、肝硬变、糖尿病、高血压、肾炎、喘息性支气管炎、苯中毒等大量疑难危重病中,陆广莘先后得到钟惠澜、吴阶平等名家的指点,受益良多,也积累了丰富的诊治经验。他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研制的阑尾合剂和肺炎合剂等协定处方,供西医外科和儿科直接使用,取得了比单用西药显著的疗效。一些西医大夫开始认识中医,遇到难题时求助中医,提高了中医在综合性医院的地位。他与高水平的西医同事交流合作,针对一些疑难疾病如急腹症、血液病等开展科研。在北大人民医院后来取得的具有国内外先进水平的中西医科研项目中,也有他付出的心血。
陆广莘长于临床,勇于实践,但他在全面细致的临床观察中,善于总结经验,不断进行临证实践的反思,笔耕不辍,经常写出了理论水平高、见解深刻的论文,以至于有人误以为他只是个中医理论家。1959年他在总结中医治疗乙脑的论文中,提出乙脑不是“温邪首先犯肺”,而是“暑邪直入心包”。讨论了叶天士、程文囿、张畹香等人提出的“邪入心包”之证,及时应用紫雪丹、至宝丹、安宫牛黄丸等“以截其路”的治疗思想,谓他们开了近代“截断疗法”之先河,较早挖掘了后来名闻遐迩、在许多疾病尤其是传染病中有重要价值的“截断疗法”。写此文时,陆广莘刚到医院两年。
1976年,陆广莘在长期治疗高血压病中观察到,改善高血压病人的血流供求不平衡是治疗的关键,辨证论治可助机体的自稳调节能力,比单纯的减压治疗更有意义。
1987年,陆广莘作为我国首批中医治疗艾滋病专家组成员被派赴坦桑尼亚。面对对方专家的质疑,他沉着应对:对艾滋病这些病毒性疾病,抗病毒治疗未必是唯一的或最佳方案,中医治疗乙脑、乙肝、天花、麻疹等并非消灭病毒,而是重在提高免疫功能和屏障功能。中医有许多治疗病毒性疾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经验可以借鉴,可推之百病而不惑。这种看待疾病的思想体现了他的学术造诣,以及他对事物超乎常人的深邃领悟和体验,也是他临床治疗疾病取得疗效的法宝。
陆广莘不爱细谈某个病人的治疗方案,记者多次询问,他只是说,每个病人都不同,有些个案很难重复,关键是诊疗的思维方式。记者猜想,抑或是64年行医生涯中看过的病例数不胜数而使他不胜枚举,抑或是一病一方不足以反映他的整体诊疗思想,抑或是他默然牵系于心以论证自己的观点。陆广莘每周一出门诊,主要接诊自身免疫性疾病、风湿、类风湿等疑难杂病,病人中既有附近的老熟人,也有定期乘飞机来的外地人,还有远涉重洋的海外人士。
小李是陆广莘的传承博士后学生,她告诉记者,老师总是从战略高度对疾病的中西医诊疗进行讨论,比较中西医学模式、诊疗思想,这突破了仅仅着眼于一病一方研究的套路。尽管如此,陆广莘还时常向自己、向别人发出提问:辨证论治的“证”是什么?辨证诊断要发现什么?辨证论治要实现什么? 他56岁回归中医大本营筹建中医理论科研队伍,对“中医研究”和“研究中医”的论述已成当今的圭臬;他是第八、九届全国政协委员,为中医药发展建言献策;他发出“医学不能拜倒在科学的脚下”的呐喊,惊世骇俗,石破天惊,为我们提出了一个新的学术命题。
1983年,陆广莘56岁时被调到中国中医研究院(现中国中医科学院),在中心实验室的基础上筹建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
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的名称是陆广莘策划并在多次讨论会上坚持的结果,“中医基础理论”一词也是由此产生。
“中医研究和研究中医,区别在于运用不同的理论和方法,不能互相代替,只能互补互渗。”他提出“中医研究”和“研究中医”是两种不同的概念,主张自主的“中医研究”。这一认识至今已经成为中医继承与发展中的一个判定标准和一句名言。
他先后组织了北京首届“中医证的研究”全国会议和国际会议,对“证”研究中的基本问题等进行论述,在中医“证”的认识上进行从辨证到求本的认识论分析。
“旁开一寸,更上一层”是陆广莘借鉴针灸术语,提倡解放思想、扩大科研思路而提出的。他带领同事们在原来工作的基础上,主持“肝血风(郁)瘀”和“脾津痰湿”两大系列“七五”攻关课题,先后获部级一、二、三等奖。
作为中医药大家和倡导中医研究的提倡者,他主持了2003年香山科学会议,提出中医药理论建构与研究方法。2005年2月,他参加了科技部“973计划”中医理论专项的论证会,对中医理论基础研究提出指导思想和研究方法,并致信科技部、卫生部主要领导直陈对中医的认识和理解,反映中医药事业发展中的问题等。
他以独特的中西医身份、研究经历和开放大胆、严谨执着的工作精神开始了新一轮中医研究之路。
陆广莘是第八、九届全国政协委员,他利用一切机会为中医药发展建言献策。他声名远扬,许多高校、医院邀他去讲课,他在各种场合宣讲中医,反复论说和疾呼中医学术。一个耄耋老人,对中医药仍然捧一颗赤诚之心,奉献着自己的光和热。
陆广莘在邻居眼中是一个慈祥的老者,在学生面前是一个和蔼的老师,但在学术上却是严谨执着、锋芒显露的人,他发出“医学不能拜倒在科学的脚下”的呐喊振聋发聩,惊世骇俗,为我们提出了一个新的学术命题。有人听不懂,有人似懂非懂,有人不置可否。但记者注意到,在2009年7月北京大学举办的“信仰、哲学与科学”国际会议上,199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威廉·菲利普斯“科学不是观察世界的唯一一扇窗的观点似与其异曲同工。这是威廉·菲利普斯、陆广莘等大师洞悉世界的先见,是他们慧眼识天下的呼声,愿我辈也能早日透悟。
如今,在中国中医科学院有一支他带出的中医基础理论研究队伍,在相隔千里的广东等地也有他培养的高徒。他言传身教,垂范后人,其诊疗思想正在被认识、研究和光大。
“勤求博采老弥笃,学究天人称大医”。陆广莘说:“我最初选择了中医,这辈子就献给了中医。”的确,他每天的安排紧张有序,读书、看报、写作、讲课、坐诊、带教……他继续在中医理论和实践的创新中探寻着“生生之道”。

Ⅲ 中医养生的认识

楼主你好! 很高兴能回答你的问题! 中医养生,就是指通过各种方法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一种医事活动。中医养生重在整体性和系统性,目的是提前预防疾病,治未病。中医理论的著名代表作品是《黄帝内经》。中医养生来自古代精华医学,当代中医水平有所下降,而古代中医值得后人继续开发和研究。 简述 所谓 生,就是生命、生存、生长之意;所谓养,即保养、调养、补养之意。总之,养生就是保养生命的意思。以传统中医理论为指导,遵循阴阳五行生化收藏之变化规律,对人体进行科学调养,保持生命健康活力。 精神养生是指通过怡养心神,调摄情志、调剂生活等方法,从而达到保养身体、减少疾病、增进健康、延年益寿的目的。 中国传统养生强调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认为人应顺应自然环境、四时气候的变化,主动调整自我,保持与自然界的平衡以避免外邪的入侵。《周易》云“一阴一阳之谓道”;“法象莫大乎天地,变通莫大乎四时”。(《易·系辞上》)《老子》云“道法自然。”就是中医养生的基本要求。 中医养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养生是以培养生机、预防疾病、争取健康长寿为目的。中医养生有食养、药养、针灸、按摩、气功等丰富多样的养生技术。 古人认为养生之法莫如养性,养性之法莫如养精;精充可以化气,气盛可以全神;神全则阴阳平和,脏腑协调,气血畅达,从而保证身体的健康和强壮。所以精、气、神的保养是最重要的内容,为人体养生之根本。中医学把人身最重要的物质与功能活动概括为精、气、神,认为这是生命之根本,是维持人体整个生命活动的三大要素。早在两三千年前,《周易》、《黄帝内经》、《老子》里面已经有一套很完整的养生原理,就像一个永远也挖不完的宝库,值得我们再三探索。中医的养生观包括天人合一、阴阳平衡、身心合一三大法宝。 编辑本段历史古代中医 中国历史上有"神农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的传说,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在与自然和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发现药物、积累经验的艰苦过程,也是中药起源于生产劳动的真实写照。 早在夏商周时期(约公元前22世纪末--前256年),中国就已出现药酒及汤液。西周(约公元前11世纪--前771年)的《诗经》是中国现存文献中最早记载有药物的书籍。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典籍《内经》提出了"寒者热之,热者寒之","五味所入","五脏苦欲补泻"等学说,为中药基本理论奠定了基础。 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是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公元220年)众多医学家搜集、总结了先秦以来丰富药学资料而成书的。本书载药365种,至今尚为临床所习用。它的问世,标志着中药学的初步确立。 在3000多年前的殷商甲骨文中,中国已经有关于医疗卫生以及十多种疾病的记载。周代已经使用望、闻、问、切等诊病方法和药物、针灸、手术等治疗方法。秦汉时期,形成了《黄帝内经》这样具有系统理论的著作。此书是现存最早的一部中医理论性经典著作。张仲景所著的《伤寒杂病论》,专门论述了多种杂病的辨证诊断、治疗原则,为后世的临床医学奠定了发展的基础。汉代外科学已具有较高水平。据《三国志》记载,名医华佗已开始使用全身麻醉剂"麻沸散"进行各种外科手术。 从魏晋南北朝(公元220--589年)到隋唐五代(公元581--960年),脉诊取得了突出的成就。晋代名医王叔和所著的《脉经》归纳了24种脉象。该书不仅对中国医学有很大影响,而且还传到了国外。这一时期医学各科的专科化已趋成熟。针灸专著有《针灸甲乙经》;《抱朴子》和《肘后方》是炼丹的代表著作;制药方面有《雷公炮炙论》;外科有《刘涓子鬼遗方》;《诸病源候论》是病因专著,《颅囟经》是儿科专著;《新修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药典;眼科专著有《银海精微》等等。另外,唐代还有孙思邈的《千金要方》和王焘的《外台秘要》等大型方书。 唐代(公元618--907年)经济繁荣,促进了中药学的发展。唐政府率先完成了世界第一部药典性本草--《唐本草》的编修工作。全书载药850种,还增加了药物图谱,进一步完善了中药学的规模格局。 在宋代(公元960---1279年)医学教育中,针灸教学有了重大改革。王惟一著有《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后来,他又设计制造等身大针灸铜人两具,教学时供学生实习操作。这一创举,对后世针灸的发展影响很大。明代(公元1368--1644年)时,有一批医学家提出把伤寒、温病和温疫等病区分开。到了清代,温病学说达到成熟阶段,出现了《温热论》等专著。 从明代开始,西方医学传入中国,一批医学家们主张"中西医汇通",成为当代中西医结合的先声。 到了明代(公元1368---1644年),医药学家李时珍历时27年,完成了中药学巨著《本草纲目》,全书载药1892种,成为中国本草史上最伟大的集成之作。 现代中医 1、西方医学进入 1568年澳门区主教卡内罗在澳门创办了中国境内的第一所西医教会医院,从此西医来华就未曾间断,但那时他们的主要活动只是在澳门、广州一带,而且大多是传教士医生,主要工作是传教,行医是接近民众获得良好印象的传教辅助方式。 现代医学进入中国时,奎宁等一些中国原来没有的药物丰富了治病手段。但是,当时西方西学是相对落后的。那是西方西学也自觉地把自己的医术作为针对中医病症所进行的补充治疗。他们所使用的汉文概念大都直接取自中医学。如感冒、伤风等。 晚清进士唐容川,认为中医比西医高明,但西医也有所长,“西医初出,未尽周详;中医沿讹,率多差谬”,所以应该“不存疆域异同之见,但求折中归于一是”,这是他著名的《中西汇通医经精义》的基本主张。 甲午战争之后,中医丁福保和海归西医颜福庆创办的两个医学团体“中国医学会”和“中华医学会”。那时,医学会内部并不强分中西门户,因为医学会的宗旨是博采各种医理,改良医学。丁福保主持的中国医学会其章程中明确说:“研究中西医药学,交换知识,振兴医学。”引进西医的目的依然体现了改良主义的主张。也就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2、现在医学的冲击 辛亥革命后,再次重新制定政策,1912年,北洋政府在新颁布的学制及各类学校条例中,只提倡医学专门学校,这针对的只是西医,因为只有西医有专科学校,而中医是师徒传习的。因为条例中完全没有涉及中医,各地中医以为,“是可忍,孰不可忍”。扬州中西医学研究会创始人袁桂生首先公开批评北洋政府的医学教育政策,并指责清末民初两次制订学制都以日本体制为蓝本,日本早在明治维新就已推行废除中医的政策,不列中医的意图无非是效法日本。这就是近代医史上的“教育系统漏列中医案”。此后,废除中医与捍卫中医的问题一直存在至今。 可见,现代医学冲击中医行为开始于政治家的治国方略。在此背后,是西医学不断吸收现代科学成果,逐步发展成为现代医学科学。 3、中西医结合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主席提出中西医结合的指示。这从表面上看,依然是政治下的医学发展。背后的原因是,中医学在现代医学的不断冲击下,并没有真正失去市场。中医学对众多疾病的治疗效果,成为其存在的疗效基础。中医学完整的体系,符合中国人的思维模式,这成为中医学存在的文化基础,或者说因为中医文化的存在。目前的中西医结合,更主要的是表现在临床上中西医技术的同时独立使用。因此,聂文涛先生认为,这更多的是技术层面的结合,还为实现理论上的结合。 4、中医现代化 改革开放以来,中医界众多科技工作者都在尝试用现代科学来理解中医学。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学院的院士们为此进行了长期的努力。影响了一代学者。比如上个世纪末,本世纪初,1996年,清华学界对中医气本质,经络实质,阴阳,五行,藏象,中医哲学观等都有了新的全面整体创造性的认识和解说。如,邓宇等发现的:气是流动着的‘信息-能量-物质’的混合统一体;分形分维的经络解剖结构;数理阴阳;中医分形集:分形阴阳集-阴阳集的分形分维数,五行分形集-五行集的分维数;分形藏象五系统-暨心系统、肝系统、脾系统、肺系统、肾系统;中医三个哲学观-新提出的第三哲学观:相似观-分形论等。 编辑本段理论基础 中医具有深度的养生思想。 其一,天人合一的养生观。中医认为,天地是个大宇宙,人身是个小宇宙,天人是相通的,人无时无刻不受天地的影响,就像鱼在水中,水就是鱼的全部,水的变化,一定会影响到鱼,同样的,天地的所有变化都会影响到人。所以中医养生强调天人一体,养生的方法随着四时的气候变化,寒热温凉,做适当的调整。其二,阴阳平衡的健康观。阴阳平衡的人就是最健康的人,养生的目标就是求得身心阴阳的平衡。什么是阴呢?阴就是构成身体的物质基础。什么是阳呢?阳就是能量,阴阳是相对的,凡是向上的、往外的、活动的、发热的、都属于阳;凡是向下的、往里的、发冷的、都属于阴。身体所以会生病是因为阴阳失去平衡,造成阳过盛或阴过盛,阴虚或阳虚,只要设法使太过的一方减少,太少的一方增加,使阴阳再次恢复原来的平衡,疾病自然就会消失于无形了。所以,中医养生高度强调阴阳平衡,健康一生。其三,身心合一的整体观。中医养生注重的是身心两方面,不但注意有形身体的锻炼保养,更注意心灵的修炼调养,身体会影响心理,心理也会影响身体,两者是一体的两面,缺一不可。 养生的目的就是为了延长生命、预防衰老和拥有健康。 《黄帝内经》在开篇《上古天真论》首起问题就是关系功能衰退和寿命的问题:“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神农本草经》则不断提出“不老”的概念。聂文涛在《求索神农智慧》一书中指出:中医学和中药学的发展不是依靠偶然的经验积累,而是大量先哲为追求更高健康水平所进行的探索。 《道德经》上曾经讲到,那些善于养生的人们懂得如何避免身心受到伤害。他们知道如何通过正确的饮食和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疾病的侵害,从而获得健康,也会比一般人的生命更长久。当人们能够远离病痛,自然就能延缓衰老,延长寿命。 编辑本段因素 首先,中医养生贵在养德,这是健康和长寿的最重要条件。中医养生历来重视精神卫生,早在两千多年前的医书《黄帝内经》中所言"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就明确提出养生应注重精神方面的保养。道家也强调人应该善良,忠诚、富于爱心、友好、仁慈、同情心以及愿意帮助他人的美德。这些美德不但有益于自身更有益于社会。而那些可以拥有这些美德的人则会更能体会到生活中的愉快,享有健康的身心。 养生的第二个关键因素就是进行有规律的运动。生病的人需要运动,没有生病的人也需要通过运动从而得以预防。在运动的同时,达到强身健体,增强意志、促进消化循环,增强免疫力的目的。 第三点就是要保持精神、情感、以及心理上的健康。养生要求我们要培养健康的精神,稳定的情绪,这样才能避免精神极端、心理波动,和情感不稳定。根据中医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 肺、恐伤肾的观点,进一步说明情绪,精神心理保健是人体健康的一个重要环节,一切对人体不利因素的影响中,最能使人短命夭亡的就是不良的情绪。人的精神状态正常,机体适应环境的能力以及抵抗疾病的能力就会增强,从而可以起到防病的作用。 健康、平衡的饮食也是养生的必备因素。数千年以来,健康的食物,平衡膳食一直被认定是达到长寿的关键因素,不合理的饮食习惯责备认为是使健康出现问题的根源。预防疾病也是养生的重要一环。通过有规律的锻炼,正确使用药物,适当的进行食补,以及其他的有益于健康的活动,每个人都可达到强身健体,延缓衰老之目的。 希望我能够帮到你! 呵呵~

Ⅳ 中医和西医的区分在哪里

中医和西医的区别首先是哲学思想不同。如果可以概括的话,西医是形而上学哲学,中医是辩证哲学。在哲学史上,西方的哲学家一度把辩证哲学称之为东方哲学。
形而上学的哲学首先要求实证。因为形而上学认为,一切结果必定有其原因;只要这个原因找到了,这个结果就可以重现。因此形而上学承认的是完全确定性。
辩证哲学也承认原因和结果的关系,但认为原因和结果的关系并不是完全确定的,特别是在复杂系统中原因和结果并不总是一一对应的,人们对这种关系的认识不总是完整、正确的,因此不可能完全重现。也就是说,辩证哲学不承认完全的确定性。
在医学思想上,西医主张的恰恰是完全确定性,也就是可以从人体的组成完全可以确定人体疾病的根源,因而可以有针对性地实施治疗。中医则主张需要从人体的全局认识疾病,而且采取的治疗措施不仅仅因病而异,还因人、因时、因地而异。
中医和西医哲学基础的不同形成了两者科学基础的差别。
形而上学哲学在当代科学中占据了统治地位。可以说,现代科学大厦完全是建立在形而上学的哲学基础上的。科学的发展同时也极大地巩固了形而上学哲学思想。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当代科学对人的思维及其方式的影响。这就是通常所说的“科学思维方式”。
然而,辩证思维则没有得到相应的发展,在认识自然、人类、社会等各个方面都没有做出相当清晰且普遍接受的理论及其技术。换句话说就是,辩证思维还缺乏科学、技术的支撑。这就使得以辩证哲学为基础的中医显得和当代科学不能完全相容。
正是由于辩证哲学的这种不完整性和不科学性,决定了中医在解释人体结构和疾病上的无能为力。为了能够总结和发展,中医借助了神灵等超自然力量。在中医理论建立和完善的时候,这些超自然力量恰恰在人们的意识形态中占据着统治地位。这样一来,中医就被蒙上了一层神秘,或者说是迷信的色彩。
中医现代化的任务显然不能简单归结为科学化,也就是说不能简单地用形而上学的哲学改造中医。
中医现代化目前最迫切的主要任务之一,是把中医的迷信外衣脱下来,尽可能地作出非超自然的解释,实在作不出非超自然的解释也不要勉强。
中医现代化的另外一个迫切任务就是总结中医治疗经验,能够切切实实地治病救人。中医始终面对的都是数量很小的病人,中医的传承也始终依靠是师徒、家族关系。只是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才有了较大规模的中医学校和中药药厂。这些中药学校和中药药厂在这些年中和其它事业一样,也经受了各种各样的干扰。显然,中医还没有能力和已经经过100多年大规模发展的西医相抗衡。不能企图通过短短几年,或者十几年的中医现代化努力就使中医成为西医的替代。目前可以作的只能是实实在在地总结中医和中药的成绩,解决好因规模扩大而面临的种种问题,从而使它健康的生存下去,并得到适当的发展。

Ⅳ 中国哲学史学会的组织机构

学会下设四个专业委员会:中国现代哲学专业委员会、冯友兰哲学专业委员会、中医哲学专业委员会、张岱年哲学专业委员会。学会会员遍布全国各省。

Ⅵ 哲学经典书籍

最经典的,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尼采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林中路》,都很难懂。
如果是要入门水平的,那往往不是经典。可以去看看知名高校出的《哲学通论》孙正聿、《哲学概论》一类的书。推荐复旦王德峰的《哲学导论》。
另外推荐
文德尔班(Windelband, W.):《哲学史教程》(1-2卷
罗素(Russel, B.):《西方哲学史—及其与从古代到现代的政治、社会情况的联系》(上、下),
施太格缪勒(Stegmueller, W.):《当代哲学主流》(上、下
希尔贝克(Skirbekk, G.):《哲学史》,正在翻译中,将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
赵敦华:《西方哲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赵敦华:《现代西方哲学新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江怡主编:《走向新世纪的西方哲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刘放桐等编著:《新编现代西方哲学》,人民出版社,2000

汪子嵩主编:《希腊哲学史》(1-4卷),人民出版社,1997

赵敦华:《基督教哲学1500年》,人民出版社,1994※

陈修斋:《欧洲哲学史上的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人民出版社,1986※

杨祖陶:《德国古典哲学的逻辑进程》,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

赵修义、童世骏:《马克思恩格斯同时代的西方哲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洪谦:《论逻辑经验主义》,商务印书馆,1999

江天骥:《当代西方科学哲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穆尼茨(Munitz, M. K.):《当代分析哲学》,吴牟人等译,复旦大学出版社,1986※

王路:《走进分析哲学》,三联书店,1999※

潘德荣:《诠释学导论》,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9

考夫曼(Kaufmann, W.)编著:《存在主义—从陀斯陀也夫斯基到沙特》,陈鼓应、孟祥森等译,商务印书馆,1987

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下),商务印书馆,1981※、1982※;
《西方古典哲学原著选辑》(共5本:《古希腊罗马哲学》、《十六-十八世纪西欧各国哲学》、《十八世纪法国哲学》、《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德国哲学》、《十八、十九世纪俄国哲学》),商务印书馆,1982※

洪谦主编:《现代西方哲学论著选辑》,商务印书馆,1993※

陈启伟主编:《现代西方哲学论著选读》,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俞吾金、吴晓明主编:《20世纪哲学经典文本》(共5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

经典著作(A)

柏拉图(Plato):《苏格拉底的最后日子》,余灵灵,罗林平译,三联书店上海分店,1988※

奥古斯丁(Augustinus, Aurelius):《忏悔录》,周士良译,商务印书馆,1963年※□◎

笛卡尔(Descartes, R.):《谈谈方法》,王太庆译,商务印书馆, 2000

培根(Bacon, F.):《新工具论》,许宝骙译,商务印书馆,1984※□

洛克(Locke, J.):《政府论下篇》,叶启芳,瞿菊农译.,商务印书馆,1964※□◎

休谟(Hume, D.):《人类理解研究》,关文运译,商务印书 馆,1981※

斯宾诺莎(Spinoza, B.):《知性改进论》,贺麟译,商务印书馆,1996※

卢梭(Rousseau, J.):《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李常山译,商务印书馆,1996※□◎

康德(Kant, I.):《未来形而上学导论》,庞景仁译,商务印书馆,1982※□;
《道德形而上学原理》,苗力田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
《历史理性批判》,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1991※

费希特(Fichte, J. G.):《论学者的使命 人的使命》,梁志学、沈真译,商务印书馆,1997※

黑格尔(Hegel, G. W. F.):《小逻辑》,贺麟,商务印书馆,1980※□;
《精神现象学》、《逻辑学》、《自然哲学》、《法哲学》、《历史哲学》、《美学》、《哲学史讲演录》等著作的序言和导论※

费尔巴哈(Feuerbach, L. A.):《宗教的本质》,人民出版社,1999年※

马克思(Marx, K.):《共产党宣言》,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中央编译出版社 , 1998※;
《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人民出版社 , 1962※

恩格斯(Engels, F.):《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人民出版社 , 1997※

普列汉诺夫(Plekhanov, G. V.):《论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唯真译,三联书店, 1965※

孔德(Comte, A.):《论实证精神》,黄建华译,商务印书馆 , 1996※

穆勒(Mill, J. S.):《论自由》,程崇华译,商务印书馆, 1959※

斯宾塞(Spencer, H.):《社会学研究》,张宏晖, 胡江波译,华夏出版社 , 2001

尼采(Nietzsche, F.):《偶像的黄昏》,周国平译,光明日报出版社 , 2001※

赫胥黎(Huxley, T. H.):《进化论与伦理学》,《进化论与论理学》翻译组译,科学出版社,1971

柏格森:《形而上学导言》(Bergson, H.),刘放桐译,商务印书馆,1963

詹姆斯:《实用主义》(James, W.),陈羽伦、孙瑞禾译,商务印书馆,1979※

杜威(Dewy, J.):《哲学的改造》,许崇清译,商务印书馆,1989※□

罗素(Russell, B.):《哲学问题》,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1999※□;
《我们关于外间世界的知识》,陈启伟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0※

卡尔纳普(Carnap, R.):《哲学和逻辑句法》,傅季重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62※

维特根斯坦(Wittgenstein, L.):《逻辑哲学论》,贺绍甲译,商务印书馆, 1996※◎

波普尔(Popper, K.):《历史决定论的贫困》,华夏出版社,1987※;
《猜想与反驳》,傅季重、纪树立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
《通过知识获得解放》,范景中、李本正译,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6□

库恩(Kuhn, T.):《科学革命的结构》,李宝恒、纪树立译,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0□◎

胡塞尔(Husserl, E.):《哲学作为严格的科学》,倪梁康译,商务印书馆, 1999;
《现象学的观念》,倪梁康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 1986※

海德格尔(Heidegger, M.):《面向思的事情》,陈小文, 孙周兴译,商务印书馆, 1996

萨特(Sartre, J.):《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周熙良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

雅斯贝斯(Jaspers, K.):《时代的精神状况》,王德峰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

伽达默尔(Gadamer, H-G):《哲学解释学》,夏镇平、宋建平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4

罗尔斯(Rawls, J.):《正义论》(第1章),何怀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8※□◎

哈贝马斯(Habermas, J.):《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与科学》,李黎、郭官义译,学林出版社,1999;
《交往与社会进化》,张博树译,重庆出版社, 1989※

罗蒂(Rorty, R.):《后哲学文化》,黄勇编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

Ⅶ 中国哲学史于中国哲学史新编

你到底是想了解哲学还是哲学史?研究中国哲史的话,《中国哲学史》1934年完成,值得一读。但是新编看不看无所谓,因为新编很显然是在马哲原理的框架下写的,对你学马哲会更有帮助。
如果你是想了解中国哲学,那就不要看哲史,直接看哲人的著作不就行了么?中国哲学首推《老子》《庄子》,《老子》是理论体系,诸子百家中不少学派都是受此书引响,有的是融汇,有的是发扬,所以以此书为代表作。《庄子》内容则是一百多则寓言故事,是中国文学(有的说是小说)的鼻祖,也很有代表性。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也可以看看,毕敬是儒家经典,引响中国2000多年的哲学思想,很了不起啊 。

Ⅷ 中医学的历史

中医产生于原始社会,神农尝百草,春秋战国中医理论已经基本形成,出现了解剖和医学分科,已经采用“四诊”,治疗法有砭石、针刺、汤药、艾灸、导引、布气、祝由等。西汉时期,开始用阴阳五行解释人体生理,出现了“医工”,金针,铜钥匙等。东汉出现了著名医学家张仲景,他已经对“八纲”(阴阳、表里、虚实、寒热)有所认识,总结了“八法”。华佗则以精通外科手术和麻醉名闻天下,还创立了健身体操“五禽戏”。唐代孙思邈总结前人的理论并总结经验,收集5000多个药方,并采用辨证治疗,医学院,医学分科接近完备,并且统一了中国针灸由于传抄引起的穴位紊乱,出版《图经》。金元以降,中医的发展出现了一片繁荣,以刘完素、张子和、李东垣、朱丹溪金元四大家为代表的河间学派、易水学派等中医流派出现,极大的补充了中医学的理论,提出了许多新见解和新思路。明清以后,随着瘟疫的大范围流行,医学家们有感于用治疗狭义伤寒的方法来治疗温病的不足,经过数代医学家的努力,终于形成了一整套治疗温病的理论方法,温病学派诞生。在明朝后期成书的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标志着中药药理学又一次的总结,对医学和自然科学作出了极大的贡献。同一时期,蒙医、藏医受到中医的影响。在朝鲜东医学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例如许浚撰写了《东医宝鉴》。
自清朝末年,中国受西方列强侵略,国运衰弱。同时现代医学(西医)大量涌入,严重冲击了中医发展。中国出现许多人士主张医学现代化,中医学受到巨大的挑战。人们开始使用西方医学体系的思维模式加以检视,中医学陷入存与废的争论之中。同属中国医学体系的日本汉方医学、韩国的韩医学亦是如此。2003年“非典”以来,中医开始有复苏迹象。
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医作为“古为今用”的医学实例得到中国共产党政策上的支持而得以发展。现代,中医在中国仍然是治疗疾病的常用手段之一。
在国际上,针灸引起了医学界极大兴趣,世界卫生组织的观点认为,针灸已被证实在减轻手术后疼痛、怀孕期反胃、化疗所产生的反胃和呕吐、牙齿疼痛方面是有效的且其副作用非常低,然而,对慢性疼痛,背部疼痛以及头痛,数据显示出模棱两可或者争议性。。WHO认为很多针灸和一些草药的有效性得到了科学双盲研究的较强支持,但是对于其它的传统疗法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研究,而且不能忽视未经研究的传统疗法存在的安全性及危险性等问题。WHO在2002年5月26日发表“2002-2005年传统医药研究全球策略”,邀请全球180馀国将替代医学纳入该国的医疗政策。 1996年,学界对中医气本质、经络实质、阴阳、五行、藏象和中医哲学观等都有了新的创造性的认识和解说。如邓宇等发现的:气是‘信息-能量-物质’的统一体;分形分维的经络解剖结构;数理阴阳;中医分形集:分形阴阳集-阴阳集的分形分维数,五行分形集-五行集的分维数;分形藏象五系统-暨心系统、肝系统、脾系统、肺系统、肾系统;中医三个哲学观-新提出的第三哲学观:相似观-分形论等。
还包括近代针灸经络的发展史,近代中医气的进展简史,中西医结合史,中医中药史等。

Ⅸ 文史哲学包括中医医史文献吗

不包括,中医医史文献属于医药类专业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