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理学法学 » 城市社会学芝加哥学
扩展阅读
中国网络原创新人乐团 2021-03-31 20:26:56
党政视频素材 2021-03-31 20:25:44
厦门大学统计学硕士 2021-03-31 20:25:36

城市社会学芝加哥学

发布时间: 2021-03-24 04:03:07

⑴ 芝加哥学派对人文地理学的影响或者贡献是什么

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学系,芝加哥社会学派对这一学科的发展所作出的贡献是不言而喻的。这种贡献首先体现在它为社会学这门在欧洲孕育多年的学科奠定了最初的学科化和制度化基础。

尽管早在1839年,法国人孔德就提出了“社会学”的概念,并为创建一门实证化的社会科学提出了完整的构想。在此后的半个多世纪中,包括马克思、迪尔凯姆、藤尼斯、韦伯和齐美尔在内的众多欧洲思想家都为这一学科的建立做了完整的铺垫。但是,因为知识背景、学科制度、社会意识形态方面的障碍,作为学科的社会学在欧洲一直没有在大学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不仅欧洲社会根深蒂固的古典哲学和人文传统在相当的程度上成了经验品质鲜明的社会学生长的知识藩篱,而且欧洲的学术体制也没有给社会学留出多少发展和生存的余地与空间,这从上述名闻遐迩的经典大师的个人遭遇中可见一斑,他们在生前几乎没有任何人获得过社会学教授的学衔(即使是幸运的迪尔凯姆也只获得了半个社会学教授的学衔,他的另半个学衔是教育学教授),大多数欧洲社会学家基本上是在合法的学科体制之外从事自己的研究和教学。

芝加哥社会学系的成立和芝加哥社会学派的出现,改变了上述欧洲社会学的窘迫。因为美国社会在19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初所经历的快速的都市化、工业化,以及与此相伴日益增多的移民、城市和劳工问题,出现了强有力的并有着广泛群体基础的社会改革运动,这一改革运动对高等教育构成了高度的需求;而1876年肇始于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美国高等教育革命,在提高学术质量的同时,又使美国大学在规模和数量上获得了史无前例的扩张,这种扩张为包括社会学在内的许多新兴学科进入大学提供了可能。不过,尽管美国的许多大学,如哥伦比亚、堪萨斯、密执安、耶鲁、布朗,在19世纪末期也为社会学进入美国作出了诸多贡献,但从学科的意义上说没有一所大学的贡献能和芝加哥媲美。芝加哥创建了第一个社会学系、第一本社会学杂志、第一个社会学学会……这些第一最重要的贡献在于,它们为社会学找到了真正的安身立命的场所。其意义绝对不亚于孔德为这门学科赋予了一个崭新的名称。

芝加哥社会学的第二个贡献,是真正开始赋予社会学以经验和实践的品质。这种倾向改变了原先欧洲社会学的思辨和理论偏爱,使得孔德的设想真正成为一种现实的实践。其实,这一品质的具备和我们前面述及的19世纪末美国社会的情景密切相连,决定了社会学和其他许多新兴的社会科学一样,是因其政治和实践主题获得其学术家园的,这种情形和欧洲完全两样。以托马斯和帕克为例,前者的《欧洲和波兰的美国农民》称得上是“美国经验社会学第一部伟大的经典型著作”,是“反对扶手椅中的社会学的里程碑式的范例”;而帕克社会学的经验品质不仅体现在他对黑人与芝加哥社区的研究之中,更体现在他对学生的研究领域的确定之中:他的7-8位学生曾获得过洛克菲勒地方社区奖学金,而他们的研究对象无一例外是芝加哥这个飞速发展的工业城市。

⑵ 西方城市社会学六大流派,

在城市社会学领域,世界上有七个比较有影响的理论流派。
1.传统城市生态学派——重于生态,将城市社会视为一个生命网。典型代表为“芝加哥学派”,该学派观察城市的角度着重于生态。
2.社会文化生态学派——突出文化、价值观的重要作用。该学派认为,决定城市社会结构、社会空间与行为方式的首要因素是文化因素,而不是非人格的生态力量。
3.新正统生态派——更突出生态因素。该派试图破解传统生态派在生态要素与社会文化要素两者之间摇摆的二元论困境,认为社会文化要素与生态要素是一元的,文化现象就在生态领域之中。
4.城市规划界的生态城市思想——城市与自然相平衡。之所以将“城市规划界的生态城市思想”单独归为一派,是因为规划界在理论思想和学术脉络上来自一个独立的学术共同体,强调城市与自然相平衡。其思想溯源于英国人霍华德的田园城市——同时具有城市的和农村的优点。
5.城市社会活动形式理论——对比城市和农村在社会关系、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差异。该理论的研究视角重在对比城市和农村的差异。这一派早期的突出代表是齐美尔,他的主要观点是:都市环境对于人的过度刺激以及对金钱交易的刺激,制约着都市人的精神生活。
6.城市政治经济学派——强调政治经济因素对于城市的重要影响和作用。该理论从政治、经济的视角观察、分析城市现象与城市问题。
7.城市空间结构理论——同心圆、扇形和多核心模型。此理论最初是城市生态研究的延伸。北京的二环、三环、四环、五环、六环显然属于同心圆结构,它造成中心城区巨大压力的诸多弊端也凸显出来。扇形结构理论认为城市中具有同一性质的区域从中心向外围发展,目前我国一些城市的新城区、开发区有此种特征。多核心模型反映了美国城市发展中的非中心化趋势。

⑶ 城市社会学的研究内容

城市社会学是社会学中最早的分支学科之一。社会学的芝加哥学派。主要研究城市内的各种社容会问题、城市生活方式和社会组织。研究内容包括:①人类生态学;②城市社区的划分;③城市问题对策与规划;④城市化。起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城市化国家,城市社会学与任何一门社会学科都有联系,如犯罪学和异常行为研究主要针对城市治安状况;人口统计学中很大部分涉及到城市人口迁移过程和农村人口变为城市人口的过程;对社会政策、家庭、老龄化、医疗、社会差别等的研究都与城市社会学有关。

⑷ 芝加哥学派属于经验学派还是批判学派

芝加哥学派属于经验学派,这个学派总体上具有重视经验研究和以解决实际社会问题(特别是城市问题)为主的应用研究的特征。
芝加哥学派(Chicago School)是许多不同学科学派的统称,因这些学派都源自于芝加哥大学(或芝加哥市), 故名芝加哥学派。芝加哥学派包括芝加哥经济学派、芝加哥社会学派、芝加哥建筑学派、芝加哥传播学派、芝加哥数学分析学派、芝加哥气象学派等等。其中最著名的当属芝加哥经济学派(Chicago School of Economics) 和芝加哥社会学派(Chicago School of Sociology) 。
在美国当时占统治地位的实用主义哲学思潮影响下,芝加哥学派对新兴芝加哥城市的社会问题开展了一系列的实证研究,从而使这个学派总体上具有重视经验研究和以解决实际社会问题(特别是城市问题)为主的应用研究的特征。托马斯和F.W.兹纳尼茨基合著的《波兰农民在欧洲和美国》(1918~1920)是该学派最有影响的代表作。芝加哥学派对人文区位、邻里关系、人口、种族、犯罪、贫民窟等问题的研究,是都市社会学研究的范例。这一时期芝加哥学派的主要学术成果有:帕克等人著的《城市──对都市环境研究的提议》(1925)、《都市社区》(1926),伯吉斯的《家庭──相互影响的个性之统一体》(1926),L.沃思的《都市生活是一种生活方式》(1938),H.佐巴夫的《黄金海岸和贫民窟》(1929),F.R.思雷舍的《团伙》(1927),等等。芝加哥学派的经验社会学方向对后来美国社会学研究方法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到了30年代,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相继形成了自己的社会学研究中心。1935年美国社会学会创办了《美国社会学评论》,不再以芝加哥大学的社会学刊物为全美社会学会刊。这一变更标志着芝加哥学派在美国社会学界统治地位的减弱。

⑸ 城市社会学的主要流派

都市社会学经过长期发展,已经分化出许多不同的流派。主要有:
①都市化派。该派认为,都市的主要特点在于角色分化、次属关系、价值观的世俗化以及规范秩序解体。他们主要研究与农村生活方式相联系的社会机制如何被都市取代。
②亚社会派。该派的基本观点是竞争,把人视为自然界的组成部分,认为人类在生物亚社会的压力和动力下被迫作出种种反应,人类行为就是这种亚社会压力和动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③生存学派。该派主要研究居民如何组织自己以保证人类生存的需要。他们认为,都市化是居民创造出来的,用以容纳大量居民的组织形式;都市化的进程直接取决于生存活动的分工程度,分工又取决于社会技术发展水平。
④经济学派。该派主要从经济角度分析都市化和都市社会问题,认为都市化是市场和经济活动的重新组合,原来单一的第一产业逐渐派生出第二、第三产业;与此同时,整个社会,特别是都市的社会组织也随之变化。
⑤环境学派。该派认为,都市表现了人类在生存斗争中的适应性,都市问题基本上是由于都市生活背离了人性的尺度和大自然环境,工业都市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都市污染正威胁人类生存。他们主张彻底改造都市结构,以达到与自然和谐一致的目的,并且提出了许多都市规划和都市改造的意见。
⑥技术学派。该派主要从技术角度研究都市位置、都市间的相互依赖关系、都市人口和经济活动的空间模式。他们往往忽视非技术因素对都市化的影响。
⑦价值学派。该派强调非经济的、非技术的价值观对都市结构和土地使用模式的影响,认为社会文化制度对都市模式具有重要的作用,居民价值观和感情上的差别造成都市的差别。
⑧权力学派。该派主要研究都市中各个利益集团之间的竞争能力,权力在都市规划中所起的作用。以上各种流派的观点也常相互影响,相互渗透。

⑹ 芝加哥学派的城市生态学怎样解释城市空间与人群行为关系

你好!!! 生物学规则同样适合于城市结构分析。第一,城市社会与生物界有相同的共生现象。共生指群体关系中个体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存的状况。共生的基础是差异,城市越大,劳动分工越细,每个机构提供的服务越趋单一,个体之间的相互依赖程度则越高。在城市结构上的表现就是功能互补的机构往往分布在相互邻近的地域内。第二,如同生物界一样,人类出于本能的驱动,必然寻找一席生存繁衍之地,于是在有限土地的使用上产生了激烈的竞争。帕克认为这是决定城市结构、决定城市人口和机构地域分布的最重要因素。城市由许多功能不等、地租各异的地块组成。市中心功能最大,但地租也最高,这里只能由那些实力雄厚的大金融机构、商业集团占据。而贫穷的移民只能在功能小、地租低的贫民区居住。所以帕克指出,城市人口和机构的地域分布并不是随意进行的,而是激烈竞争和适当选择的结果。 共生和竞争决定了城市结构的基本框架。但人口和机构的地域分布是经常变动的,芝加哥学派用五个生态学概念来描述这种变动过程:(1)集中。主要指相同职能的机构向城市中枢地区汇聚,特别是对银行和商业来说,在城市中心区集中起来会极大促进业务发展。(2)分散。指人口和机构离开城市中心向城市外围迁移。二战后美国城市人口和工商企业大规模向郊区搬迁就是例子。(3)隔离。由于竞争的结果,相同收入、种族、宗教等因素的人群或相同职能的机构聚集在一个特定区域,整个城市由一块块各具特色的地区组成,它们彼此分离,这就是隔离。美国各大城市普遍存在着与外界隔离的黑人聚居区和由外国移民组成的少数民族居住区。(4)侵入和接替。这是紧密联系的两个概念。如果一个群体离开它原来的居住地而进入另一群体的领域,便是侵入;当后来群体取代原有群体并实施对该地区的有效统治时,就形成了接替。黑人和外国移民起初在城市的居住地域很小,以后由于人数激增,黑人和移民逐步“侵入”邻近的白人居住地,白人居民大批迁至另外的白人区或郊外,结果黑人和移民便“接替”了很多原来的白人区。 芝加哥学派大力提倡实地调查研究,从而将社会学建立在真正科学的基础之上。他们率先走出了昔日闭门造车的象牙之塔,以一定的理论为指导,以芝加哥这个沸腾的城市为实验场进行实地调研工作,最终来修正并完善各种社会学理论前提。当然,在芝加哥学派之前也有少数人对城市社会的某些方面进行过调查,但把实地调查提高到与社会学理论阐释相并列地位的,却是自芝加哥学派始。而且芝加哥学派的实地调查是对以前的调查手段进行彻底改造后而出现的一种崭新方法:旧式调查随意掺入调查者的主观意向,芝加哥学派则竭力实行“价值无涉”,要求准确客观地反映城市现实,只有这样,研究的科学性才可得到保证。另外芝加哥学派的实地调查是在一定理论体系指导下进行的,避免了空泛、零散的毛病,为创建完备的社会理论贡献可靠的材料。 其次,芝加哥学派引入生态学的概念和方法,为城市社会研究提供了一个理想角度。生态学研究动植物间的互动关系及其与空间环境的广泛联系,这种互动联系的思维方式特别适合于从整体角度来研究城市这个复合社会。因而,每当研究宏观的城市社会课题,如城市化过程、郊区化原因、人口和机构在城市地域的分布等问题时,生态学就成为有效的方法。自从帕克和伯吉斯等人引入生态学后,一半以上的城市社会学家继承了这种方法,并逐渐完善使之成为今日具有科学的理论框架、有独立的学术地位的人类生态学,成为研究城市社会的两个主要流派之一。 芝加哥学派城市社会学的第三个理论贡献是沃思对城市生活方式的研究。沃思意识到城乡生活方式的异同,并正确地指出了城市生活的某些特征,如职业专门化、社会控制正式化和理性主义上升等。与人类生态学的宏观角度相反,沃思对城市生活方式的研究是从微观入手的。虽然在他之前欧洲一些社会学家如齐美尔已研究过城市生活方式,但沃思却是集大成者,并在他们的基础上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祝你学业进步!!!希望你能够采纳,有机会多多交流,我对此很感兴趣,谢谢你!!!

⑺ 什么是城市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是社会学中最早的分支学科之一。主要研究城市的各种社会问题、城市生活方式和社会组织。研究内容包括:人类生态学;城市社区的划分;城市问题(如失业、住房紧张、环境恶化、种族歧视、阶级冲突、贫富不均、犯罪等)对策与规划;城市化。起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城市化国家,城市社会学与任何一门社会学科都有联系,如犯罪学和异常行为研究主要针对城市治安状况;人口统计学中很大部分涉及到城市人口迁移过程和农村人口变为城市人口的过程;对社会政策、家庭、老龄化、医疗、社会差别等的研究都与城市社会学有关。
研究内容
1.城市社会的产生,形成和发展规律;
2.城市环境。主要指都市的自然环境,如地域、水源、气候、绿地、自然资源等,也包括都市的人工环境;
3.城市的社会结构。都市的经济结构、劳动结构、职业结构、家庭结构以及阶级和阶层结构等;
4.城市社会组织。大体可分为经济类,行政类、文化类、政治类、社区类、家庭类以及其他类型的社会组织;
5.城市生活方式。包括都市生活方式的构成要素、特点以及影响都市生活方式变革的社会因素等;
6.城市社会心理。城市社会学很重视都市社会心理的发展变化对都市社会的影响;
7.城市问题。包括社会问题,如城市建设、人口,住宅、交通、治安、环境保护等等。
主要流派
都市社会学经过长期发展,已经分化出许多不同的流派。主要有:
①都市化派。该派认为,都市的主要特点在于角色分化、次属关系、价值观的世俗化以及规范秩序解体。他们主要研究与农村生活方式相联系的社会机制如何被都市取代。
②亚社会派。该派的基本观点是竞争,把人视为自然界的组成部分,认为人类在生物亚社会的压力和动力下被迫作出种种反应,人类行为就是这种亚社会压力和动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③生存学派。该派主要研究居民如何组织自己以保证人类生存的需要。他们认为,都市化是居民创造出来的,用以容纳大量居民的组织形式;都市化的进程直接取决于生存活动的分工程度,分工又取决于社会技术发展水平。
④经济学派。该派主要从经济角度分析都市化和都市社会问题,认为都市化是市场和经济活动的重新组合,原来单一的第一产业逐渐派生出第二、第三产业;与此同时,整个社会,特别是都市的社会组织也随之变化。
⑤环境学派。该派认为,都市表现了人类在生存斗争中的适应性,都市问题基本上是由于都市生活背离了人性的尺度和大自然环境,工业都市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都市污染正威胁人类生存。他们主张彻底改造都市结构,以达到与自然和谐一致的目的,并且提出了许多都市规划和都市改造的意见。
⑥技术学派。该派主要从技术角度研究都市位置、都市间的相互依赖关系、都市人口和经济活动的空间模式。他们往往忽视非技术因素对都市化的影响。
⑦价值学派。该派强调非经济的、非技术的价值观对都市结构和土地使用模式的影响,认为社会文化制度对都市模式具有重要的作用,居民价值观和感情上的差别造成都市的差别。
⑧权力学派。该派主要研究都市中各个利益集团之间的竞争能力,权力在都市规划中所起的作用。以上各种流派的观点也常相互影响,相互渗透。

⑻ 城市社会学的概述

城市社会学(urban sociology),又称都市社会学,以城市的区位、社会结构、社会组织、生活方式、社会心理、社会问题和社会发展规律等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
1916年,帕克在其代表作《城市:对都市环境中人类行为之考察的建议》一书中指出,城市是各种特殊文化现象聚合而成的文化地区,认为近代社会的根本问题是城市社会问题,城市社区的结构和功能、组织和崩溃、过程和变迁是社会学的研究对象。1938年,帕克的学生路易斯·沃思探讨下城市生态、社会组织和居民心理,认为城市有人口多、密度高、异质性高三个基本特征,并主张通过科学方法、技术改造、直至制定政策等途径宋建立正常的城市社会政治秩序。芝加哥大学的社会学家还以芝加哥城为社会实验室对之进行了全面、系统和持久的调查研究,并全面总结了该研究成果,从而形成芝加哥学派。在芝加哥学派的推动下,美国的城市社会学达到鼎盛时期。进入60年代以来,英国、法国、意大利等国的社会学家突破了城市社会学原来狭隘的研究范围,研究分配和权力对城市社会生活的影响,国家干预、政治和经济权力的分配及城市社会斗争。

⑼ 急求回答啊!!!城市社会学的问题!试比较分析芝加哥学派和洛杉矶学派。从其各自代表的城市转型来看。

芝加哥是制造业的所在地,而洛杉矶是金融城的 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