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病理学中什么叫变性
所谓变性(degeneration)乃指细胞或细胞间质的一系列形态改变并伴有结构和功能的变化(功能下降),表现为细胞间质内出现异常物质或正常物质而数量显着增多。但使用这一定义时必须慎重,因为有时细胞内某种物质的增多恰属生理现象而并非病理性改变。
一般而言,变性是可复性改变,当原因消除后,变性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仍可恢复。但严重的变性则往往不能恢复而发展为坏死。
变性可概括分为二大类;细胞含水量异常;细胞内物质的异常沉积。
2. 什么叫病理变化病理变化有哪些
当鸡患病时,在其特定的部位因致病因素作用和机体病理反应而出现肉眼可见或不可见的变化。通过观察这些变化可以了解疾病发生的部位、性质和程度。病鸡的常见病理变化主要是:
(1)充血、淤血、出血和贫血。
充血:局部器官组织的小动脉和毛细血管扩张,血液含量增多,称为充血。肉眼可见充血部位发红、增温并轻微肿胀。充血是动物机体的一种防卫反应,主要见于炎症。例如鸡患传染性支气管炎时,气管与肺部充血。
瘀血:又称静脉充血,是静脉血液回流发生障碍所引起的,肉眼可见局部发紫、肿胀、温度降低;切开时,从血管内流出多量暗色不凝固的血液。瘀血大多发生于肺、肝、脾、肾等实质器官。
出血:指血液流到心脏血管系统之外(破裂性出血)或血液中的红细胞从小血管渗出(渗出性出血)。前者仅见于传染性喉气管炎等,病鸡喉部血管因炎症严重而破裂出血,而咳出凝血块;或肠球虫病和盲肠肝炎,盲肠血管被寄生虫破坏,流出血液,随粪便排出。渗出性出血见于很多疾病,大多因病原微生物在血液中繁殖,使血管壁通透性改变所造成,表现为局部器官组织有出血点或小的出血斑,例如鸡患新城疫时,腺胃乳头常有出血点。
贫血:血液中红细胞数量不足称为贫血,表现为皮肤、粘膜苍白。引起贫血的原因比较多,主要有失血、营养不良、溶血(红细胞被致病因子破坏)、红细胞再生障碍(多见于慢性中毒)等。
(2)水肿和积水。组织间隙积聚过多的液体称为水肿,体腔和心包积聚过多的液体称为积水。水肿和积水主要见于急性炎症、心肝肾病、营养不良和中毒。
(3)萎缩。器官组织体积缩小和功能减退称萎缩。萎缩分生理性和病理性。鸡的法氏囊,在性成熟后正常萎缩是生理性的。而雏鸡发生传染性法氏囊炎,导致法氏囊萎缩,则是病理性的。
(4)坏死。动物体内局部组织细胞的病理性死亡称为坏死。在各种鸡病中,坏死主要是由于病原微生物直接破坏细胞及其周围的血液循环所造成的。坏死有三种类型:凝固性坏死,即组织坏死后,蛋白质凝固,形成灰白或灰黄色、干燥、无光泽的凝固物,如禽霍乱病鸡肝脏上所出现的坏死点;液化性坏死,即组织坏死后分解液化,成为脓汁;坏疽,即坏死后腐败。
(5)糜烂与溃疡。坏死组织脱落后形成的浅层缺损称为糜烂,较深的缺损称为溃疡,例如鸡发生盲肠肝炎时,肝脏上出现许多黄绿色近似圆形的溃疡。
(6)炎症。炎症是动物机体的一种防卫性反应,表现为红、肿、热、痛和机能障碍,炎区出现变性、渗出、增生三种基本病理变化。变性是炎区在病因刺激下,蛋白质、脂肪和糖的分解增强,但分解不完全,造成氨基酸、脂肪酸和乳酸等酸性产物蓄积,同时组织细胞发生变性、坏死。渗出是炎区先充血,继而由于酸中毒等原因,血管壁松弛,血流变慢,以致瘀血,同时血管中血浆和红细胞渗出,白细胞游出。增生是炎区一些细胞增殖,修复受损组织,这在炎症的后期较明显。鸡的许多传染病都伴有炎性反应,不仅局部组织,而且还伴有全身性变化,主要是发热、血液中白细胞增多及整个机体抗感染机能增强。
(7)败血症。病原微生物进入血液,并在其中繁殖产生毒素,引起严重的全身症状,称为败血症,败血症常使血管壁的通透性改变,红细胞渗出,在许多器官造成出血性病变。
(8)肿瘤。机体一部分细胞的生长失去正常控制,发生异常增生,形成肿块,称为肿瘤。肿瘤分良性、恶性两类,恶性肿瘤的特点是生长迅速,能向周围组织浸润扩散,能向其他部位转移,对机体危害严重。鸡的恶性肿瘤见于马立克氏病、白血病等。
3. 病理改变什么意思
就是从病理学角度,通过病理技术观察到的脏器组织的变化发展转归等形态结构上的非正常改变
4. 常见的病理变化有哪些
凡鸽组织器官受到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的作用后都会出现病理学变化,这种病理学变化统称为病变。常见的病变如下:
(1)充血
是指组织器官区局部小动脉内血液量增多而显现出红色景象,压迫血管红色即可消退。
(2)出血
血液从破裂的血管流出称为出血。如果微血管没有破裂,但由于血管壁的渗透性发生改变,血球通过血管壁向周围组织渗出而造成的出血,称渗透性出血。这种现象用手指压迫出血区部位,红色不会褪去,这种病变较为普遍和常见。按出血面的大小,可以形容为点状出血、条状出血、出血斑和弥漫性出血等。
(3)肿大
实质器官体积超过正常时称为肿大,通常器官边缘纯厚,切开组织时刀口不闭合,诸如肝肿大、脾肿大等。
(4)肿胀和水肿
当组织器官内局部病理性渗出液增加,引起局部凸出、异常时称为肿胀或水肿。通常出现膨大、松软,切开呈胶冻样或有液体流出。
(5)坏死
局部组织细胞死亡、变色称为坏死。局部坏死有点状、斑状和块状,常称为坏死点、坏死斑或坏死灶。
(6)溃疡
组织器官坏死向深层发展,最后导致细胞崩解,组织溃烂形成污秽、下凹的溃疡灶。
(7)萎缩
病变器官、组织的体积小于正常体积并导致功能减退或丧失,称为萎缩,例如法氏囊萎缩、肾萎缩等。
(8)贫血
全身器官或局部组织中血液或红细胞明显减少称为贫血。贫血组织器官会失去原来的色泽而呈现苍白。
5. 病理变化是什么意思
健康的人到生病的人,健康的组织到生病的组织,这个过程或者状态,可以称为病理变化
6. 病理学变性的类型和特点
类型和特点分列如下:
细胞水肿(水变性),细胞明显肿胀,胞质淡染,肉眼观受累回器官体积增大,边缘圆答钝,包膜紧张。
脂肪变,胞质内脂肪成分聚成有膜包绕脂质小体,融合成脂滴,器官体积增大,淡黄色,边缘圆钝,切面呈油腻感。
玻璃样变(透明变),细胞内或间质中出现半透明状蛋白质蓄积。
淀粉样变,沉积于细胞间质、小血管基膜下或沿网状纤维支架分布,HE染色其镜下为淡红色均质状物,并显示淀粉样呈色反应。
黏液样变,疏松间质内有多突起星芒状纤维细胞,散在于灰蓝色黏液基质中。
病理性色素沉着,病理情况下,正常人体内含铁血黄素、脂褐素、黑色素及胆红素等多种内源性色素,碳尘、煤尘和纹身色素等外源性色素增多并积聚于细胞内外。
病理性钙化,显微镜下呈蓝色颗粒状至片块状,肉眼呈细小颗粒或团块,触之有沙砾感或硬石感,导致组织器官变形、硬化或在中空性器官内形成结石。
7. 组织挫伤病理学具体改变有哪些
,组织病理学改变与其它周围神经受损改变相似,可发生损伤远端的Wallerian变性内,近中的逆行性容变性,严重者可发生跨神经元变性,整个受损神经Schwann细胞及纤维细胞反应,以及Wallorian变性引起的轴突内化学物质,主要是酶的改变以及神经胶质细胞的活性降低等。
8. 病理学中,机体的适应性改变有哪四种类型
增生:细胞数量的增加。
肥大:细胞体积的增大。
萎缩:细胞数量及体积的减少。
化生:一种成熟组织化生成另一种成熟组织,如气管柱状上皮化生成鳞状上皮。
机体的一种组织由于细胞生活环境改变或理化因素刺激,在形态和机能上变为另一种组织的过程,是机体的一种适应现象。如支气管黏膜的柱状上皮组织长期受刺激变为鳞状上皮组织。
(8)病理学改变扩展阅读:
萎缩的细胞、组织、器官体积减小,重量减轻,色泽变深,细胞器大量退化。萎缩细胞胞浆内可出现脂褐素颗粒,后者是细胞内未被彻底消化的富含磷脂的细胞器残体。萎缩细胞蛋白质合成减少、分解增加,或者两者兼有。
局部组织在病理情况下的一种适应性表现,在一定程度上对人体可能是有益的。鳞状上皮的化生能增强粘膜的抵抗力,使粘膜在不利的情况下仍能生存。
9. 病理学为什么在医学界受到重视
病理学(Pathology)是用自然科学的方法,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形态结构、功能和代谢等方面的改变,揭示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从而阐明疾病本质的医学科学。病理学既是医学基础学科,同时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具有临床性质的学科,称之为诊断病理学(diagnostic pathology)或外科病理学(surgical pathology)。按照研究对象的不同,还可分为人体病理学和实验病理学。病理学诊断常常是以诊断为目的,从病人或从病人体内获取的器官、组织、细胞或体液为对象,包括尸体剖检(autopsy)、外科病理学和细胞学(cytology)。病理学的主要任务是研究和阐明: ①病因学(etiology),即疾病发生的原因包括内因、外因及其相互关系; ②发病学(pathogenesis),即在病因作用下导致疾病发生、发展的具体环节、机制和过程; ③病理变化或病变(pathological change 或lesion),即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机体的功能代谢和形态结构变化以及这些变化与临床表现(症状和体征)之间的关系——临床病理联系(clinical pathological correlation); ④疾病的转归和结局等。病理学为掌握疾病的本质,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奠定科学的理论基础。而诊断病理学的主要任务是研究人类各种疾病的病变特点,从而做出疾病的病理学诊断和鉴别诊断,直接为临床防治疾病服务。 ###病理学长期以来被形象地喻为“桥梁学科”和“权威诊断”,这充分表明了它在医学中,特别是在临床医学中占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其理由主要是由病理学的性质和任务所决定的。 (一) 病理学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与我们已经学过的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细胞生物学、生理学和生物化学等不同,它们是研究和探讨正常机体生理状态下的形态结构、机能及代谢的变化规律,而病理学是研究疾病状态下的变化规律和特点,是以学过的各学科知识为基础的。病理学将要回答疾病状态下的形态结构、机能代谢的改变,这些改变与临床上出现的症状、体征之间的关系、疾病的诊断、转归和结局这些临床医学中的种种问题。因此,在学习医学的过程中,病理学起到了一个承上启下或“桥梁”的作用。(二) 病理学(诊断)在医学诊断中具有权威性病理诊断是在观测器官的大体(肉眼)改变、镜下观察组织结构和细胞病变特征而做出的疾病诊断,因此它比临床上根据病史、症状和体征等做出的分析性诊断(常有多个诊断或可能性诊断)以及利用各种影像(如超声波、X射线、CT、核磁共振等)所做出的诊断更具有客观性和准确性。尽管现代分子生物学的诊断方法(如PCR、原位杂交等)已逐步应用于医学诊断,但到目前为止,病理诊断仍被视为带有宣判性质的、权威性的诊断。由于病理诊断常通过活体组织检查(biopsy)或尸体剖检,来回答临床医生不能做出的确切诊断和死亡原因等问题,国外将病理医生称之为“doctor’s doctor”。然而,病理诊断也不是绝对权威,更不是万能的,也和其他学科一样,有其固有的主、客观的局限性。因此,提高自身技术水平、临床-病理医生相互沟通,对于减少和杜绝漏诊、误诊是十分必要的。参见第十七章“诊断病理学及其应用”。 (三) 病理学在医学研究中的作用现代病理学吸收了当今分子生物学的最新研究方法和取得的最新成果,使病理学的观察从器官、细胞水平,深入到亚细胞、蛋白表达及基因的改变。这不仅使病理学的研究更深入一步,同时也使病理学的研究方法渗透到各基础学科、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和药学等方面。 如某一基因的改变是否同时伴随蛋白表达及蛋白功能的异常,是否可以发生形态学改变;反之,某种形态上的异常是否出现某个(些)基因的异常或表达的改变。临床医学中一些症状、体征的解释、新病种的发现和预防以及敏感药物的筛选、新药物的研制和毒副作用等都离不开病理学方面的鉴定和解释。因此,病理学在医学科学研究中也占有重要的地位。
10. 病理学在医学中有什么作用
病理学(Pathology)是用自然科学的方法,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形态结构、功能和代谢等方面的改变,揭示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从而阐明疾病本质的医学科学。病理学既是医学基础学科,同时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具有临床性质的学科,称之为诊断病理学(diagnostic pathology)或外科病理学(surgical pathology)。按照研究对象的不同,还可分为人体病理学和实验病理学。病理学诊断常常是以诊断为目的,从病人或从病人体内获取的器官、组织、细胞或体液为对象,包括尸体剖检(autopsy)、外科病理学和细胞学(cytology)。病理学的主要任务是研究和阐明: ①病因学(etiology),即疾病发生的原因包括内因、外因及其相互关系; ②发病学(pathogenesis),即在病因作用下导致疾病发生、发展的具体环节、机制和过程; ③病理变化或病变(pathological change 或lesion),即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机体的功能代谢和形态结构变化以及这些变化与临床表现(症状和体征)之间的关系——临床病理联系(clinical pathological correlation); ④疾病的转归和结局等。病理学为掌握疾病的本质,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奠定科学的理论基础。而诊断病理学的主要任务是研究人类各种疾病的病变特点,从而做出疾病的病理学诊断和鉴别诊断,直接为临床防治疾病服务。 ###病理学长期以来被形象地喻为“桥梁学科”和“权威诊断”,这充分表明了它在医学中,特别是在临床医学中占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其理由主要是由病理学的性质和任务所决定的。 (一) 病理学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与我们已经学过的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细胞生物学、生理学和生物化学等不同,它们是研究和探讨正常机体生理状态下的形态结构、机能及代谢的变化规律,而病理学是研究疾病状态下的变化规律和特点,是以学过的各学科知识为基础的。病理学将要回答疾病状态下的形态结构、机能代谢的改变,这些改变与临床上出现的症状、体征之间的关系、疾病的诊断、转归和结局这些临床医学中的种种问题。因此,在学习医学的过程中,病理学起到了一个承上启下或“桥梁”的作用。(二) 病理学(诊断)在医学诊断中具有权威性病理诊断是在观测器官的大体(肉眼)改变、镜下观察组织结构和细胞病变特征而做出的疾病诊断,因此它比临床上根据病史、症状和体征等做出的分析性诊断(常有多个诊断或可能性诊断)以及利用各种影像(如超声波、X射线、CT、核磁共振等)所做出的诊断更具有客观性和准确性。尽管现代分子生物学的诊断方法(如PCR、原位杂交等)已逐步应用于医学诊断,但到目前为止,病理诊断仍被视为带有宣判性质的、权威性的诊断。由于病理诊断常通过活体组织检查(biopsy)或尸体剖检,来回答临床医生不能做出的确切诊断和死亡原因等问题,国外将病理医生称之为“doctor’s doctor”。然而,病理诊断也不是绝对权威,更不是万能的,也和其他学科一样,有其固有的主、客观的局限性。因此,提高自身技术水平、临床-病理医生相互沟通,对于减少和杜绝漏诊、误诊是十分必要的。参见第十七章“诊断病理学及其应用”。 (三) 病理学在医学研究中的作用现代病理学吸收了当今分子生物学的最新研究方法和取得的最新成果,使病理学的观察从器官、细胞水平,深入到亚细胞、蛋白表达及基因的改变。这不仅使病理学的研究更深入一步,同时也使病理学的研究方法渗透到各基础学科、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和药学等方面。 如某一基因的改变是否同时伴随蛋白表达及蛋白功能的异常,是否可以发生形态学改变;反之,某种形态上的异常是否出现某个(些)基因的异常或表达的改变。临床医学中一些症状、体征的解释、新病种的发现和预防以及敏感药物的筛选、新药物的研制和毒副作用等都离不开病理学方面的鉴定和解释。因此,病理学在医学科学研究中也占有重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