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理学法学 » 哲学家周某
扩展阅读
中国网络原创新人乐团 2021-03-31 20:26:56
党政视频素材 2021-03-31 20:25:44
厦门大学统计学硕士 2021-03-31 20:25:36

哲学家周某

发布时间: 2021-03-22 18:29:54

Ⅰ 中国近现代较有名的哲学

冯友兰

1、人物生平简介
冯友兰字芝生,河南南阳唐河人。1915年入北京大学文科中国哲学门,1919年赴美留学,1924年获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历任中州大学、广东大学、燕京大学教授、清华大学文学院院长兼哲学系主任。抗战期间,任西南联大哲学系教授兼文学院院长。1946年赴美任客座教授。1948年末至1949年初,任清华大学校务会议主席。曾获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印度德里大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名誉文学博士。1952年后一直为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1923年夏,冯友兰以《人生理想之比较研究》(又名《天人损益论》)顺利通过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博士毕业答辩,获哲学博士学位。是年秋回国后,沿博士论文方向写成《一种人生观》。1924年又写成《人生哲学》,作为高中教材之用,在这本书中,冯友兰确立了其新实在主义的哲学信仰,并开始把新实在主义同程朱理学结合起来。在燕京大学任教期间,冯友兰讲授中国哲学史,分别于1931年、1934年完成《中国哲学史》上、下册,后作为大学教材,为中国哲学史的学科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 从1939年到1946年7年间冯友兰连续出版了六本书,称为“贞元之际所著书”:《新理学》(1937)、《新世训》(1940)、《新事论》(1940)、《新原人》(1942)、《新原道》(1945)、《新知言》(1946)。通过“贞元六书”,冯友兰创立了新理学思想体系,使他成为中国当时影响最大的哲学家。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是冯友兰学术思想的转型期。新中国成立后,冯友兰放弃其新理学体系,接受马克思主义,开始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研究中国哲学史。著有《中国哲学史新编》第一、二册、《中国哲学史论文集》、《中国哲学史论文二集》、《中国哲学史史料学初稿》、《四十年的回顾》和七卷本的《中国哲学史新编》等书。
[编辑本段]2、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本是为西方读者了解中国哲学而用英文写就的,后有“法、意、西、南、捷、日、朝、中文译本”,且出版后几十年来,“一直是世界各大学学习中国哲学的通用教材。”据说在西方大学中,凡开设中国哲学课程的,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是第一本必读之书。这样一本书具有世界性的影响已自不待言,而尤为可贵者,其对于今日中国的读者亦不失为一本教益丰厚的文化经典。李慎之先生常说:“中国人了解、学习、研究中国哲学,冯友兰先生是可超而不可越的人物。”其依据之一就是冯先生的《中国哲学简史》。之所以如此,我想有如下原因:1·书小容量大。与冯先生四百万言的著作相比,二十三万言的《简史》,不可不谓“小”,然而它又是“冯先生的哲学与哲学思想融铸的结晶。”冯先生在该书的自序里也说,此书是“小景之中,形神自足,非全史在胸,曷克臻此。”故可谓,“择焉虽精而语焉尤详也”。2·视野开阔。以一本篇幅有限的哲学史专著,打通古今中外的相关知识,虽是蜻蜓点水,仍不失哲人洞见。特别是作者对现实问题的关怀,颇具“读书不忘救国,救国不忘读书"的爱国风范。3·文体畅晓。许多读者都有同感:读冯先生的书,你或许不同意他的某些观点,但你绝不会不明白他的观点。西人言,文体畅晓,其智乃见(Brevity is the soul of wit)。综此三者,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简史》恐是学习中国哲学,特别是中国哲学史的最好选择之一。
[

Ⅱ 我寻找过自己 是谁说的 好像是西方某个作家,哲学家

赫拉克利特(Ἡράκλειτος,前540年-前480年),古希腊哲学家、爱非斯派的创始人。生于以弗所一个贵族家庭,相传生性犹豫,被称为“哭的哲学人”。他的文章只留下片段,爱用隐喻、悖论,致使后世的解释纷纭。

赫拉克利特曾说过:“我研究了我自己。”这就是说,他的认知并不是一个自然科学家的的事业(尽管他的书称为《论自然》),而是一个把目光对准自己内心的人的事业。由于他成功地排除了其他人的外部干扰,把自己封闭起来,他才有可能潜入到灵魂的深处。那里的个性的区别已不存在,人与人越来越相似。那是一种人的本性真正存在的地方。因而,我们在赫拉克利特那里可以感觉到—— 尽管他很阴暗和晦涩—— 一种深刻的灵魂亲近感。他的“一切皆流”,我们只能赞同,并不是因为它引导我们去进行什么思考,而是因为这句话对我们是如此的亲切。

万物皆流
赫拉克利特有一句名言“人不能两次走进同一条河流”,这句名言的意思是说,河里的水是不断流动的,你这次踏进河,水流走了,你下次踏进河时,又流来的是新水。河水川流不息,所以你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显然,这句名言是有其特定意义的,并不是指这条河与那条河之间的区别。赫拉克利特主张“万物皆动”,“万物皆流”,这使他成为当时具有朴素辩证法思想的“流动派”的卓越代表。
赫拉克利特的这一名言,说明了客观事物是永恒地运动。变化和发展着的这样一个真理。恩格斯曾评价说:“这个原始的、朴素的但实质上正确的世界观是古希腊哲学的世界观,而且是由赫拉克利特第一次明白地表述出来的:一切都存在,同对又不存在,因为一切都在流动,都在不断地变化,不断地产生和消失。”赫拉克利特还认为,事物都是相互转化的。冷变热,热变冷,湿变干,干变湿。他还明确断言:“我们走下而又没有走下同一条河流。我们存在而又不存在。”

Ⅲ 寻找一个哲学家的名字 他是在年轻的时候,早早的将所有的书都看过。然后,他就去周游世界,去实践。

我觉得吧,这样的描述有点模糊和笼统呢。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做法哦,“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嘛。这本来就是一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模式。
所以我猜想,你可以小时候听到的是一种比较模糊的故事性的描述,而不是非常具体的对于某个人的经历论述。
当然我也觉得这个方法很不错,不过你也不要太纠结于找到特定的“某个人”了。就按照这样的方法去做吧!

Ⅳ 中国第一个能真正称得上哲学家的人是谁

中国第一个能真正称得上哲学家的人是有的,他活在民间,现不知姓名,在公元前他提出了阴阳概念,后人依此完善成阴阳学说。

Ⅳ 我国东周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庄子(公元前369--公元前286)在《庄子天下》中曾有下列论述:“一尺

如果从“原子仍可再分”的角度来考虑,庄子“一尺之棰(小木棍)日取其半,万世不竭.”的说法可以理解为由原子构成的物质可以一次又一次的均分,最终原子也可再分,所以均分耗时能至“万世”.但原子的构成中质子、中子、电子如果再分下去,最终有无构成物质的最基本的微粒,科学上还没有解决.如果从“原于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来看.德谟克利特的论断“世界万物均是由不连续的微粒(原子)构成”是正确的,但是原子在一定条件下又可再分.所以庄子的“物质无限可分”或是德谟克利特的“物质最终分成不连续的原子”都只是从一个方面对物质的微观构成进行了论述,都有一定的缺陷.

Ⅵ 人类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是谁

人类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从思想上理论上智慧上学问上影响上贡献上之多角度多层次的寓理理寓上而言都天经地义理所当然的应该是中国的老子先生。

Ⅶ 如何看待“窃格瓦拉·周”出狱被各家网红流量公司热情追捧这件事

如果看到这件事,我觉得这件事有点莫名其妙的看个人想法不?

Ⅷ 将哲学一词由日本介绍到中国的学者身处哪个朝代

将哲学一词由日本介绍到中国的学者身处哪个朝代?
19世纪,一名叫西周的日本哲学家将其转译为“哲学”。在1896年前后,康有为等将日本的译称介绍到中国。另一说法为黄遵宪把这一表述介绍到中国。
日本近代启蒙哲学家西周(1829-1897),在幕府的翻译机构工作时接触到西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后被派遣留学荷兰,更深切地体会到西方的人文智慧。特别是当时流行在荷兰的法国人孔德的实证主义和英国密尔的功利主义。所以当他一开始考翻译:phliosophy这个词的译法时,很自然的试图在他所接触到的东方文化传统中,特别是儒家文化中找到它的对应物。开始他将phliosophy译作“西洋理性之学”,因为他感觉phliosophy所包涵了对于世界本原的讨论,又包括了对于人生的讨论,跟中国宋代学者“理性之学”有很多共通之处,故在其前面加上“西洋”二字,指代从西方传入的关于理性的学问。但phliosophy的希腊词Φιλοσοφα本意是“爱智慧”,上述译法实质是意译而非“直译”,后又将其译做“希腊学”含有“希求贤哲的学问”。此后还借助“音译”做“非卤苏比”。但是经过多次推敲、比较,最后决定译为汉子“哲学”。因为“哲”一词在中国起源很早,历史久远。“哲”字就有“智慧”的意思,中国古代的字典《尔雅》:“哲,智也”。《说文》:“哲,知也 ,”如“孔门十哲”,“古圣先哲”等词,“哲”或“哲人”,专指那些善于思辨,学问精深者,即西方近似“哲学家”、“思想家”之谓。此外“主观”、”客观”、“理性”、“悟性”、“现象”、“实在”、“归纳”、“演绎”等哲学用汉字表达的哲学术语,也都是西周苦心精译的成果,对于用汉语来思考西方哲学问题的人来说,西周的这些贡献很大的。
后来哲学这一概念被介绍到中国,而具体是康有为还是黄遵宪介绍进中国的不是很清楚,但是朝代大概是清朝光绪年间,大概是189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