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孩子3岁“记忆痛点”真实存在吗为什么
在大人心里总是认为3岁之前的孩子,什么都不懂也记不住3岁之前所发生的事情,其实这种想法是大错特错的。经过心理学家的研究证明,这么大的孩子有了记忆,但都是不好记意,比如被妈妈责骂,被爸爸胖揍一顿之类的事情。大多数有印象的人3岁前的记忆里都是这些事情,高兴的事情没有记住什么。这种现象叫做“记忆痛点”。
2. 心理学家一句话戳中男女交往痛点:我们该如何化
平常心,感情来的时候谁也档不住。
大学里不谈恋爱你白过了(我就是……),有了喜欢的人就正大光明的去谈一场吧,当然,尺度自己把握,因为大学里的爱情与婚姻离的还很远……看你自己怎么想了。
3. 有哪些著名心理学实验在跨文化研究中得到有趣结果的案例
好吧,触动了我看了就忘的痛点社会心理学基本所有问题都有跨文化验证,我最近看到的是一篇文章里面提到的具身性道德观念领域的一些跨文化发现。比如西方人常用洗手的方式缓解不道德感,而中国人用推脱的方式;西方人常把不道德的事情与黑色联系,道德的事情与白色联系,但在中国白色不吉利,所以相应地用红代替白,表示道德。(叶红燕,2015,心理科学进展vol23.No.8在杂志官网过刊板块免费下载)经典实验的话,有一个路人求助是否会得到救援的实验,在中美做过跨文化研究,不过结论是一样的,人多的场合施救者少,人少的场合反之另外推荐你一本书把,是美国的威尔汉斯老师写的,大概叫:阿方斯和拉康论精神分裂症。这本书一开始的部分(就一章内容)列举了精神分裂症领域当时主要的跨文化研究,主要是美国、西欧、北欧的资料,分析精神分裂症的病因,权威、好读而且很薄再其他的其实特别多,想不起来,也说不完学妹是学心理学的吗?
4. 心理学家一句话戳中男女交往痛点:我们该如何化解爱情
这是一座私人幼儿园,在幼儿园里全托着一个女孩,她叫张凯雅。从张凯雅记事起她就被全托在这个幼儿园里,她没有感受过家的温暖,家对她来说没有什么概念,她更不知道被爸妈关爱着又是什么样。
张凯雅每天早晨坐在幼儿园院里的秋千上,她看到小朋友们,被爸爸或是妈妈抱着,有的是爷爷或是奶奶牵着小手,送到幼儿园里来,有的小朋友欢天喜地的扑进老师怀里,还高兴的给家人摆手说再见,有的小朋友送到幼儿园门口,就哭的像是要被杀了似的,说什么也不进幼儿园,好像幼儿园是什么恐怖的地方。有的小朋友被爹妈打了一顿,还是送了进来,有的小朋友被爷爷奶奶哄着送了进来。
小朋友们都带很多好吃的,
5.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你觉得摧毁一个人有多简单
消极的心理暗示
6. 心理学痛觉对人们生活有哪些
痛觉是一种复杂的生理心理活动,它包括痛感觉和痛反应。痛感觉是伤害性刺激作用于机体时,我们所产生的主观体验;痛反映是只在疼痛过程中,我们机体所特有的反应。躯体反应包括内脏反应和情绪反应,而且情绪反应总是单向的,即总是伴有不愉快感。具体表现为忧虑、恐惧、害怕,表情多有痛苦状。痛觉常常对人的心理活动有重大作用,如,慢性的、长时间的持续的疼痛会对人的性格产生深刻的影响,甚至会使患者把死亡看成是唯一的解脱。
在微弱的痛刺激影响下,视、听、嗅、触觉感受性会得到一定的提高。
痛觉感受性在身体各个部位各不相同。背部和面颊感受性最高,手的感受性较差,常常不能精确定位,适应也很差。感受痛觉的痛点居最浮面的位置,没有像毛一类的外面标记或辅助构造。刺以电流,产生经久不变、持续不断的感觉。用电流刺激触点,则产生旋转、锤击式的感觉,好象受了音叉的震动一样。痛点发出的感觉分三个时期:最初为痒,继起为刺,最后为痛痛觉在发生速度上像温觉,都不及别的感觉快。太阳穴疼痛的能力左胜于右,女胜于男。感痛的能力与智能有关,大抵儿童越聪明,感痛的能力越强。除唇、齿、舌尖外,口内各部的感痛能力极弱,两颊靠近盘牙的地方各有一大块完全缺乏痛点。俗打人打嘴巴,其实嘴巴最不感痛。
从另外一个角度也可以说明可能利用心理学技术进行止痛。体温可以用温度计量度,血压可以用血压计量度,但疼痛这种如此重要的医学症状,至今也没听说有疼痛计这种客观计量工具。这是因为疼痛具有非常突出的主观性,心理因素起作用很大。游击队员打击敌人后急忙撤退,回到安全地带才感到腿疼,一看还淌着血。既然在疼痛这个现象中,心理因素起作用很大,那么心理学技术就最有可能使痛觉迟钝,用于止痛(头痛,偏头痛,癌痛,外科手术痛)。
痛觉具有保护的作用。痛觉是机体内部的警报系统,它可以防止有机体进一步受到损害,确保机体的健康与完整。有一种少见的情况叫先天性痛觉缺失。这种生来不能感觉痛的人给痛的价值提供了令人信服的证据。这种人在童年往往遭受过严重的烧伤、撞击伤或撕裂伤,他们在咀嚼食物时常常把舌头严重的咬破,也很难学会使自己的身体免受严重的损伤。有一个这样的人,阑尾炎穿孔也一点不觉得痛(这在正常人是要感到剧烈腹痛的),以致差一点因此而致死。另一个这样的人,一条腿已经骨折,他仍继续行走,至完全断裂。
加拿大有一个患先天性痛觉缺失的女孩。这个女孩智力发育的很好,除了从来没感觉过痛以外,一切精神科检查都正常。童年吃东西时曾把舌尖给咬掉了,有一次跪在很烫的暖气上眺望窗外景物,以致造成三度烧伤。心理学家在实验室里对她进行了检查。据报告,当施以有害刺激作用时,他完全不觉得痛。强电流、滚烫的水,以及长时间的冰水浸泡都不能使她感觉痛。同样令人惊异的是,当进行这些刺激作用时,她的心率、血压和呼吸等都没有变化。再者,她记不起他曾经打过喷嚏和咳嗽过,角膜反射也很难引出。女孩于29岁时死去,死于广泛、严重、无法控制的感染。由于她没有痛觉,导致关节、皮肤和骨的广泛损伤,这就是致死的原因。
影响痛觉的因素很多,不仅仅是组织受伤害时能感受到痛觉,大量观察、实践和临床事实表明,在没有任何身体组织伤害的情况下也可以出现痛觉。痛觉的强烈程度受文化的影响、处境的影响、注意和暗示的影响、情绪的影响等。
日本心理学家以10名男学生为对象进行了实验,给这些学生看注射器的针头扎入手腕的照片,持续5秒钟,并让学生想象疼痛的感觉。在学生看照片的同时,研究人员测定了他们的大脑活动状况,发现10个人大脑颞叶的一部分都开始兴奋。之前的研究显示,当肉体真正受到疼痛刺激时,这些区域也会兴奋起来。
专家指出,这表明,某些疼痛症状很可能是患者自己幻想出来的,与肌体本身无关。而事实上,确实有很多抑郁症患者会感到肌肉抽痛甚至全身疼痛,但身体本身其实并无伤病。
心理学家指出,这是因为抑郁症患者的大脑受到压抑却无从表达,于是不自觉地将其转化为具体的生理疼痛。
除了幻想,记忆中的疼痛也可能挥之不去。
有很多人一想起口腔医院的钻牙声就会感到牙痛,这一点儿都不是说谎,在他们的大脑中确实是感到了疼痛。
“当大脑受到过于强烈的疼痛刺激时,这一刺激可能会转化为记忆铭刻在大脑中,以至于一旦出现类似场景,唤醒相关记忆,大脑中又会出现疼痛的感觉并将其通过神经传送到相关部位。”中科院生理所刘欣博士指出。
残留的“疼痛通道”
医学界已经了解到,人体受伤后,大脑和脊髓在接收和传递受伤信息时能够形成一条“疼痛通道”,而这条通道可能会在伤好之后病态地继续存在好几年。这正是产生慢性甚至无缘无故疼痛的原因之一。
美国疼痛基金会的理事威尔·罗表示,在人受伤时,人的大脑会记录下身体的受伤情况,人体则会通过某些特定神经细胞传递每次新的疼痛信息,并且使这些细胞连成一条“通道”。
对于健康的人来说,一旦身体损伤得到修复,这些神经细胞就会停止传送疼痛信息。而有人之所以患上慢性疼痛,就是他体内的神经细胞在损伤修复后仍然继续传送错误信息。
目前,医学专家们正在尝试新药和新疗法切断这条意识和身体之间的不良“疼痛通道”,但道路还很漫长。
研究人员认为,疼痛的程度与大脑对很多外界刺激的感知都具有相关性。因此,感受痛觉,除了身体的健康情况外,还取决于我们既往的经验,我们对这些经验的记忆如何,我们对痛觉的原因与后果持什么样的看法和态度,等等。痛觉多种多样而可变,引起这个人的难以忍受的痛楚和刺激,另一个人却可以毫无困难的耐受下来。
催眠术可以缓解疼痛的心理学机制。在大多数学者看来,催眠术缓解的只是病人对于手术的焦虑、恐惧、和担忧。而疼痛作为感觉是否也得到缓解至今还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在我们的认识中存在不同水平的认识机制,疼痛可以达到认识的某一水平,但仍可以达不到被意识到的水平。事实上,任何处境如果能够强烈的吸引住人的注意,就可以使其它方面的刺激(包括外伤)不被觉察。因此转移注意可以减轻痛觉。
7. 心理工作者有哪些难处和痛点!
我来阐述些许个人观点。
压力
其实不论是什么职业,什么年龄段,都有属于各自的压力,都有不可言表的心理压力,有些人会自我调节,有些人会发泄,有些人则选择憋在心里,久而久之就变成心理疾病。
工作
心理工作者和医生护士都一样,每天要面对很多不一样的人事物,而且还很繁琐,脑子随时都处在高速运转,精神也会容易疲劳,甚至容易烦躁,正如去到医院,我们会发现,医生护士很多态度都不算太好,不过确实是很辛苦,所以也是可以谅解的。
调节
他们这类工作人群,更需要随时学会“拿起、放下”,随时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和状态,否则久而久之,自己也会有心理疾病。即使有了心理疾病,也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察觉到自己的情况,所以有了句“能医不自医”,因为没办法像看别人那般冷静与双面,所以他们就需要找同事互相聊聊,排解内心的压力。
8. 为什么有的人,爱戳穿别人的弱点伤痛 心理学
没学过心理学,感觉这样的人就是觉得戳穿别人的痛点自己有一种我很高很好,或者过得比你好的好胜心理,炫耀心理,没有同理心,没有共情能力,对别人的伤痛不感同身受,但这种人一旦自己受到伤痛,他们反应反而比别人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