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理学法学 » 哲学笔记观点
扩展阅读
中国网络原创新人乐团 2021-03-31 20:26:56
党政视频素材 2021-03-31 20:25:44
厦门大学统计学硕士 2021-03-31 20:25:36

哲学笔记观点

发布时间: 2021-03-19 11:24:56

1. 中国哲学史笔记

中国哲学史笔记 (资料说明: 中国哲学史笔记,手写版 ,字迹清晰 ,笔记详细。 ) 北京大学哲学系考研复习资料 哲学概论(笔记) (资料说明: 哲学概论(笔记) ) 北京大学哲学系考研复习资料 西方哲学导论(笔记) (资料说明: 西方哲学导论(笔记) ) 北京大学哲学系考研复习资料 马克思主义哲学笔记 (资料说明: 马克思主义哲学笔记,手写版 ,字迹清晰 ,笔记详细。 ) 北京大学哲学系考研复习资料 《中国哲学简史》书稿 (资料说明: 作者:冯友兰。电子版,email发送。 ) 北京大学哲学系考研复习资料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00-03年考研真题 (资料说明: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00-03年考研真题 ) 北京大学哲学系考研复习资料 北京大学哲学系2004—200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马克思主义哲学导论》试题 (资料说明: 分A、B两卷 )

2. 关于哲学类书籍读书笔记

关于哲学的读书笔记要先通过分章阅读,从表面到本质,归纳成体系,,再谈论对此现象、此理论背后的本质自己的看法,对我们的指导意义,方法论。

3. 读书笔记的观点有哪些

读书笔记种类很多,一般分为四大类(也可称为观点):
(1)摘要式:即将书中或文章中一些重要观点、精彩警辟语句,有用数据和材料摘抄下来,目的是积累各种资料,为科研、教学、学习和工作作好准备.可按原书或原文系统摘录;也可摘录重要论点和段落;还可摘录重要数字.
(2)评注式:评注式笔记不单摘录,还要写出自己对这些要点的看法和评价.常用方法有书头批注.即在书中重要地方用笔打上符号或在空白处加批注、折页作记号;也可用提纲方法把书和文章论点或主要论据扼要记叙下来;还可用摘要式综合全文要点、记下主要内容;读完全书或全文对得失加以评论也是一种方法.
(3)心得式:即读后感.是读书或读文章后写出的自己的认识、感想、体会和启发.常用方法有:札记,也叫札记,是摘记要点与心得结合的产物;心得,也叫读后感.将读书体会、感想、收获写出来;综合观点、见解,提出自己看法并记录下来,也是很好的读书方法.
(4)记载式:1)笔记本.成册笔记本可用来抄原文、写提纲、记心得、写综述.长处是便于保存,缺点是不便分类,但可按类单独成册.2)活页本.可用来记各种各样笔记.便于分类,节约纸张和日后查阅.3)卡片.好处便于分类,可按目排列,便于灵活调动又节省纸张,但篇幅小,内容不宜长.4)剪报.把报纸和有用资料剪下来,长文章可贴在笔记本或活页本上,短小材料可贴在卡片上.剪报材料可加评注,也可分类张贴,要注明出处,以便使用.5)全文复印.重要读书材料,为保持完整性,可全文复印编目分类留用.

4. 急求一篇3000字的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读书笔记!!!

马克思主义哲学革命的实践转向,科学地回答了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实现了哲学的世界观,认识论和方法论的统一。科学的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的基本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灵魂。

由于马克思主义发现了科学的实践观,实现了哲学史上的实践转向,从而完成了一项哲学革命。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科学的实践原则是其基本的建构原则,科学的实践观点则是其首要的基本观点。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始人明确地把自己的哲学称为“实践的唯物主义”。

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发点和源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始人以实践为基础构筑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

一: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生长和发展的最现实的基础,是哲学生命力的源泉。

1:从对象看,哲学研究的诗人与世界的关系人与世界正是实践的主体和客体,而人与世界的关系最现实最深切的基础是实践。因此,真正的哲学无疑应以实践为基础来研究人与世界的关系。

2:从内容来看,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是文明获得灵魂。哲学从总体上统摄时代的内容和文明,反映着时代的本质特征。由此而言,真正的哲学也从实践中获得的最精致、最珍贵的东西,离开社会实践,时不能从实践的困扰中解脱出来。

3:从特点来看,哲学具有优越性,它是最高智慧,但总得以现实的实践为前提和起点。

超越性(即普遍性),是人的普遍性的反映,人的普遍性在于不受物质限制,按任何一种事物的尺度进行创造,并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人的普遍性就是实践的普遍性,或者说实践的普遍性是人的普遍性的表现,它标志着人赖以 生活的世界范围展开的广度和深度。

人的普遍性就是实践的普通性,人的实践性之的所以是人的普遍性的表现,在于实践确证人的本质力量,人的本质力量是人在实践中所获成果的自然性积绽和社会性积绽,实践的过程和结果是关照人的本质力量的一面镜子。

二:实践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题和实质:

1:实践使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题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传统哲学是形而上学,即关于超验存在之本性的理伦,力国从一种“终极存在”或“初始本原”,中去理解和把握事物,抽像的物质成了一切变化的主题,抽象的实体成了交物的本性和存在的致动固,哲学变得敌视人了,旧哲学崇尚的理念“气”等一种抽象的存在,而黑格尔崇尚绝对精神,绝对理性也高人人耸于祭坛之上,人成了绝对理性自我实现的工具。马克思拒斥形而上学,把唯物主义和人的主体性吻合起来,指出哲学应关注现存世界,人类世界,把人的全部注意力集中到自已身上(马恩全集161页—162页),现实的世界不是纯粹的自然界,而是实践着的人化的自然界,人类世界是自然与社会二位一体的世界,马克思主义哲学把聚焦点,从整个世界转向现存世界,从宇宙本体转向人类世界,使哲学的主题发生了根本的转变,而转变的契机所在就是把目光转向了人类世界。实践把自然与社会溶为一体,社会在自然中贯注了自己的目的,同时,自然又进入社会,从而使社会成为自然的社会,自然成为社会的自然。

2:实践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点:

唯物主义所唯之“物”有很大的不同,据此可分为自然唯物主义,人本唯物主义和实践唯物主义,传统观点把唯物主义划分为三个阶段,即朴素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同以往旧唯物主义相比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都以自在的世界为研究对象。朴素唯物主义看世界是一个直观混纯的整体,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把世界看成孤立存在的事物,马克思主义哲学把世界理解为联系发展和整体,但这些都是客体哲学,只是对世界的解释不同。马克思主义改造旧哲学仅在于提示了世界是什么更重要的在于说明了世界应当是什么,使哲学成为改变世界的工具。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是自然唯物主义,它把世界理解为意识和自然的二维结构,反对把一切都归为精神,所以不得不反过来把一切归为自然,归于直观和客体,把自然界的物质作为世界的本原或始基,其根源在于使哪种物质成为始基。如果说也看到了人,那人只不过是自然物质的一种表现形态罢了。自然唯物主义所研究的世界是无活力、无生气、无主体的世界,普列汉诺夫说这是一种悲惨的唯物主义。费尔巴哈的人本唯物主义说,“只有人性的东西才是真实的实在人乃是理性的尺度”,认为“思惟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这是进步,但从本质上讲,费尔巴哈并未前进,因为其“人是生物学的人,不是现实的历史的人,虽然费尔巴哈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近在咫尺,但毕竟有本质的区别。

马克思主义哲学把实践作为自己的本质特征,实践内在地包含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及人与意识的关系,这些关系构面了现实世界的基本关系,可以说实践以缩影的形式映现着现实世界,蕴含了现实世界的全部秘密,是一切现实矛盾的总根源,如果劳动是人类社会的逻辑起点,那么实践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逻辑起点。

5. 关于时间的哲学观点

1、时间一直流,一直流,不会停下来等着我觉悟,悔改。日子怎么翻,我就怎么过。颓废似乎成了某种自豪。我厌恶着,鄙视着这样无趣的我,无聊的人生。总该学点什么啊。

2、人生要么精彩,要么平淡。既然挣扎着活了下来,就该努力让自己的每一步趋向辉煌。还想过要去很多很多地方,西藏,敦煌,撒哈拉……即使只为四处行走,也该为理想一步步迈进。我需要锻炼的不仅仅是脚力,最重要的是知识的累积。很多愿望,不是光靠想象就能支撑住的。

3、每一分,每一秒,那汩汩流动着的,不仅仅是你身体里的血液,也是你存活的生命源泉--时间。听,一丝丝抽尽,缓慢却又急促,带着你,由青春步入衰老。

4、一直在虚度着光阴,苍白的日子一天天重复。看电影,聊天,睡觉,连小说都丢在了角落。好久,没有用手机发短信或者打电话给朋友,他们的脸在我的遗忘中逐渐地模糊……记不清有多久没有领略一个完整的早晨,抑或一个完整的黄昏。大多数的清晨,我尚沉睡在死寂的梦里,而大多数的黄昏,我泡在由网络编织成的死水中。5、岁月的流逝,那些曾经的往事,是否还记得它呢,如今的伤感和走过的路,感情和事业的撞击下,会随着岁月而变淡,时光的书卷因年久而变得模糊不清,总经不起时间的考验。6、时间流逝了,匆匆的流逝了。走得那么无影无踪,就像荷叶上的露珠,滑落到水里的瞬间,那么快捷那么干脆。日月如梭,青春,为何,抹去我的岁月,却只留下一条伤痕?

7、时光在不经意中流逝,翻开旧日的笔记,字里行间充满着情深意境的交错。仿佛回到了那曾经经历过的风风雨雨,坎坎坷坷中去,旧时的回忆依旧,只是少了几分忧郁,几分繁华,多了几分沧桑。

6. 7个西方哲学家的思想和观点

1、泰勒士:认为万物由水构成,水是万物之源。这种观点可能是因为看到海水蒸发的过程而形成的。据传说他的格言是:"水是最好的"。泰勒士还曾宣称,万物中皆有神在。 泰勒士对希腊哲学有着重要的影响。

2、赫拉克利特:借用毕达哥拉斯“和谐”的概念,认为在对立与冲突的背后有某种程度的和谐,而协调本身并不是引人注目。认为冲突使世界充满生气。赫拉克利特还认为,火是万物的本原,“一切事物都换成火,火也换成一切事物”。

3、毕达哥拉斯:认为社会中有三类人,而灵魂属于轮回的结果。但同时从毕达哥拉斯开始,希腊哲学开始产生了数学的传统。毕达哥拉斯曾用数学研究乐律,而由此所产生的和谐的概念也对以后古希腊的哲学家有重大影响。毕达哥拉斯还是在西方第一个发现勾股定理的人。

4、苏格拉底:苏格拉底重视伦理学,是古希腊第一个提出要用理性和思维去寻找普遍道德的人,他是道德哲学的创始人,他强调道德是由理性指导的,所以“美德就是知识”,认为善出于知,恶出于无知。在欧洲哲学史上最早提出唯心主义的目的论,认为一切都是神所创造与安排的,体现了神的智慧与目的。

5、柏拉图:主要哲学思想是理念论,对西方的哲学思想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原名亚里士多克勒,家中排行老四。学园受到毕达哥拉斯的影响较大,课程设置类似于毕达哥拉斯学派的传统课题,包括了算术、几何学、天文学以及声学。公元前367年,柏拉图再度出游,此时学园已经创立二十多年了。

6、亚里士多徳:认为我们对世界的认识是从我们的感官而来的。因此,其实亚里士多德的哲学开创了之后的科学方法。亚里士多德的著作到今天依然存在,它们大多是教科书式的文献,很多甚至是亚里士多德学生的笔记。在中世纪的早期,由于新柏拉图主义的盛行,亚里士多德的著作没有被翻译。

7、卢梭:卢梭提出:在自然状态下,人本质上是好的,是高贵的野蛮人。好人被他们的社会经历所折磨和侵蚀。而社会的发展导致了人类不幸的继续。强调艺术与科学的进步并没有给人类带来好处。认为知识的积累加强了政府的统治而压制了个人的自由。物质文明的发展事实上破坏了真挚的友谊,取而代之的是嫉妒、畏惧和怀疑。

(6)哲学笔记观点扩展阅读

古希腊还诞生过大批伟大的哲学家,如赫拉克利特、毕达哥拉斯、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阿基米德、伊壁鸠鲁等人。中世纪出现经院哲学,圣托马斯·阿奎那为其代表人物。

“近代哲学之父”笛卡尔自成体系,熔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于一炉,在哲学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这之后,西方哲学家更是人才辈出,洛克、康德、休谟、伏尔泰、卢梭、黑格尔、叔本华、尼采、马克思等人是他们当中的杰出代表。

7. 哲学著作读书笔记2000字以上!!急!!!!!

http://www.tianya.cn/techforum/Content/187/542663.shtml

8. 急求《哲学导论 张世英》 课堂笔记

我就惨了,没的大学读呢.这本书刚钻研完毕.我说点学后心得,你参考一下,毕竟我不是为专了考试才钻研它的.
首先我觉属得它区别于通论和概论,没有从整体上去详细概述哲学学科,张教授这本书与其说是立论,我觉得不如说是一部美育教材,更是其自身哲学观的集中体现.整本书从"天人合一"、"主客二分"、"后天人合一"的本体论展开,逐步开始得出将其在此意义上的审美、伦理、历史观和方法论,从而积极提倡超越主客二分的民胞物与精神,这是其重点与核心.
我觉得很多当代以前哲学所显露出的弊病以及科学进步给人类带来的反面作用这上面都给了很好的解释和解决方法,也是我们这个时代真正缺少的.为什么要"后天人合一"?"我"实际也是宇宙本身.这个本体论思想的理解应该是这本书的难点(我花了一个月才参悟),也是所有方法论的基础.
我由此也感到有不足,就是这一切都是建立在"后天人合一"本体论意义上的,这个观点的建立按张教授引的实例和做的论述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我觉得也可以说是一种寻找典型符合的推理过程,或者说是一种数学归纳法吧,所以还需要多多钻研.

9. 如何自学哲学(已有一本《大众哲学》),如何做学哲学的笔记与心得

刚接触哲学时,我感到手足无措——我该读什么书?以什么顺序读?怎么读?去哪儿找书?这些问题的答案并不复杂,但如果缺乏指引,你会在摸索中花掉不少时间。有不少人私信我表达了自学哲学的迷茫;在知乎上搜索“自学哲学”时,我发现相当多的人有着同样的困惑,却没有人给出系统的答案。本文希望添补这个空白,告诉大家初学哲学时需要知道的事情。

一、一定要读外文资料

如果只阅读中文资料,你的学习将会受到极大的限制。首先,中文哲学资料的数量少,导致你的选择范围和眼界受到限制;其次,中文哲学资料的质量相对较差,译作和原创都乏善可陈。因此,我建议你至少要阅读英文资料,同时慎重阅读中文资料。

“可是阅读外文资料好难啊!”——难就对了,大家都是这么过来的。第一天你或许只能读几页,但如果持之以恒,就会不断进步。而且它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因为哲学讨论总是围绕着比较固定的哲学概念,这意味着一旦熟悉了它们的外文表达,你就不需要经常查词典。从这个方面讲,这可比读一本用词花哨的外文小说简单多了,对吧?

小技巧:如果觉得阅读外文本文很累、很难理解,可以试试翻译它——这会使你(不得不)读下去而且读懂它。

二、入门书(不定期更新)

打开国外顶尖哲学系的网站,你可以看到国外哲学教育的课程设置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模式。一般来说,学生先要学逻辑学、哲学导论和西方哲学史,然后选修形而上学、认识论、心灵哲学、语言哲学、科学哲学、伦理学、政治哲学、美学、宗教哲学等主要分支的课程,以及一些关于特定时期、流派和人物的课程。这些课程大多有对应的教材,可以帮助我们系统地自学。

推荐一些适合初学者的教材(我尽量选择英语简单、通俗易懂的):

哲学导论:

Robert C. Solomon and Kathleen M. Higgins:The Big Questions: A Short Introction to Philosophy (10th ed.)
Duncan Pritchard:What is this thing called Philosophy?

逻辑学:

Harry J. Gensler:Introction to Logic (3rd ed.)

哲学方法:

Timothy Williamson:Doing Philosophy: From Common Curiosity to Logical Reasoning
Jay F. Rosenberg:The Practice of Philosophy: Handbook for Beginners
James Andow:What is this thing called Philosophical Methodology
Julian Baggini and Peter S. Fosl:The Philosopher's Toolkit (2nd ed.)

哲学史:

Roger Scruton:A Short History of Modern Philosophy: From Descartes to Wittgenstein
Samuel E. Stumpf:Socrates to Sartre and Beyond: A History of Philosophy

认识论:

Noah Lemos:An Introction to the Theory of Knowledge
Duncan Pritchard:What Is This Thing Called Knowledge? (4th ed.)
John Turri:Epistemology: A Guide

语言哲学:

William G. Lycan:Philosophy of Language: A Contemporary Introction (3rd ed.)
Gary Kemp:What Is This Thing Called Philosophy of Language?(2nd ed.)
Collin McGinn:Philosophy of Language: The Classics Explained

形而上学:

Alyssa Ney:Metaphysics: An Introction
Robert C. Koons and Timothy Pickavance:Metaphysics: The Fundamentals

(感谢

@沧粟

的推荐,亲测好读!)


元形而上学:

Tuomas E. Tahko:An Introction to Metametaphysics

心灵哲学:

Jaegwon Kim:Philosophy of Mind (3rd ed.)

科学哲学:

Samir Okasha:Philosophy of Science: A Very Short Introction

行动哲学:

Lilian O’Brien:Philosophy of Action

伦理学:

Jonathan Wolff:An Introction to Moral Philosophy

元伦理学:

Matthew Chrisman:What Is This Thing Called Metaethics?

政治哲学:

Will Kymlicka:Contemporary Political Philosophy
Jonathan Wolff:An Introction to Political Philosophy

知觉哲学:

William Fish:Philosophy of Perception: A Contemporary Introction

现象学:

Dan Zahavi:Phenomenology: The Basics

哲学论证:

Maralee Harrell:What Is the Argument?: An Introction to Philosophical Argument and Analysis
Michael Bruce and Steven Barbone:Just the Arguments: 100 of the Most Important Arguments in Western Philosophy

哲学写作:

Aloysius P. Martinich:Philosophical Writing: An Introction(3rd ed.)

(注1:宗教哲学、美学、法哲学等其他分支我没有能力推荐,希望有专业人士补充一下。)

(注2:推荐先读哲学导论、逻辑学和哲学方法,其他的按你喜欢的顺序读。)

(注3:有人可能会抱怨这个书单偏向分析哲学。我的回应是:首先,这些书只是一个开始,之后可以自由选择向分析哲学或欧陆哲学发展,而无论选择哪个方向这都是一个不错的开始;其次,欧陆哲学门槛较高,我没有发现太多适合零基础自学的书籍。)

三、阅读一手文献

哲学家们的原创性著作即一手文献,比如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对一手文献进行阐释和研究的是二手文献,比如《康德的先验观念论》。

对于学习哲学来说,阅读一手文献是十分重要且不可代替的。它的重要性在于,经典的一手文献提出了重要的问题,给出了重要的观点和论证,是哲学发展的根本源头。它的不可替代性在于,经典的一手文献常常带有丰富的可解释性,任何二手文献都只能给出一种理解,不可能穷尽一手文献的所有内涵。因此,在进行必要的准备后,一定要尝试阅读一手文献。

然而阅读一手文献往往是十分困难的,尤其是在没有老师指引的情况下。因此我们需要正确的策略。首先应该明确的问题是:在入门阶段,应该读什么?不应该读什么?

  • 推荐阅读的:首先是欧洲近代哲学,包括笛卡尔、洛克、霍布斯、卢梭、贝克莱、斯宾诺莎、莱布尼茨、休谟、康德等人的著作。其次是分析哲学,包括罗素、卡尔纳普、蒯因、克里普克等人的著作。推荐的原因是表述清晰易懂、不需要太多前置知识。而欧洲近代哲学家尤为推荐,因为他们是现代哲学的共同资源,无论你之后选择研究哪个方向都能用上。欧洲近代哲学家著作中,推荐阅读的第一本书是休谟的《人类理智研究》,它是近代哲学中最平易近人的著作之一;分析哲学家的作品中,推荐你从卡尔纳普的两篇论文开始——《通过语言的逻辑分析清除形而上学》和《论哲学问题的性质》,通过它们你可以学到什么是清晰的思考。此外还推荐Selected Texts with Interactive Commentary系列,这个系列有形而上学、认识论、语言哲学、伦理学和美学与艺术哲学五本书,每本书都是贴心的“问题简介+作者简介+原文+逐段解释和评论”的模式,新手可以从它们开始逐渐学会如何阅读哲学论文。

  • 不推荐阅读的:古希腊哲学,因为需要太多历史和语言的前置知识;中世纪哲学,因为需要太多古希腊哲学和宗教思想史的前置知识;康德之后的欧陆哲学(大家喜欢的黑格尔、尼采、萨特、海德格尔、福柯、德里达等就属此类),因为语言风格晦涩难懂,需要太多哲学史的前置知识);维特根斯坦,分析哲学中独特的一位,语言风格过于特殊,且需要数理逻辑和早期分析哲学史的前置知识。

  • 除此以外,有两本书是几乎必读的——柏拉图的《理想国》和笛卡尔的《第一哲学沉思集》。如果你想了解分析哲学,必读的还有克里普克的《命名与必然性》。之所以必读,是因为无论你之后研究哪个方向都很难绕过它们。当然,你不一定非要在一开始就读它们。

    说完了“读什么”,再说说“怎么读”。这里我只给出几点最基本的建议:

  • 关于译本:尽量阅读原文,因为翻译问题造成的误解实在太多了。如果不得不阅读译文,一定要选择最好的译本。可以看看二手文献都在引用哪个译本,看看豆瓣评分和评论(别太当真),或者问问懂的人。

  • 关于前置知识:很多一手文献如果事先没有特定的知识就理解不好,因此我们需要工具书和工具网站补充它们。工具书主要包括导论、文本义疏、论文集和哲学词典等。无论是著名的哲学家还是著名的哲学著作,都有相当多的相关工具书出版,学会在Library Genesis上搜索和下载它们。Cambridge、Oxford、Blackwell、Routledge和Penguin这几个出版社的书质量较高。也可以查阅斯坦福哲学网络和网络哲学网络。

  • 学会提问:阅读时不能只是被动地接受,要积极追问。平庸读者的内心经常是这样的——“哦这样啊,你说这样就这样吧……”“哇,真厉害!”“好感动!”“不太同意,但是又说不出哪里不对……”;而优秀读者的内心经常是这样的——“这个概念的定义是什么?”“这一段的论点是什么?”“这个论点是如何被论证的?”“这个论证有效吗?”“这个观点是否与作者的其他观点有矛盾?”“可能的反驳有哪些?”“这个观点和哪些观点有联系?”“这个观点在哲学上的后果是什么?”“作者的假想论敌是谁?”……

  • 关于笔记:一定要记笔记,否则阅读时可能会理解不好,阅读后也会很快忘掉。笔记分为两种,一种是阅读时的笔记,另一种是阅读后的笔记。阅读时的笔记记在书边,主要是总结每一段的核心论点和论证,或者记下突发的小想法。阅读后的笔记记在笔记本或电子文档上,主要是摘录要点、重构论证或概括文意。摘录的要点包括重要概念的定义和重要论点等;重构论证则是把文段中包涵的推理用符合逻辑的简练形式重写出来,通过上面推荐的哲学论证和逻辑学书籍你可以学会这个技能;概括文意是用小文章的形式概述文本的主要思路,上面推荐的哲学写作书籍可以让你写得更好。如果能请哲学专业人士点评你的文章,你会提高得更快。

  • 关于学习态度:“认为自己有可能没读懂”是一种态度,“知道自己哪里没读懂”是一种能力,它们十分关键却经常被忽略。如果你读过一本经典巨著后感觉都读懂了,一定要读一读二手文献,你会发现有太多东西是你没想到的,太多东西可以用不同方式去理解。“虚心使人进步。”此外读书切忌求快,不要有“只要把这些书都读完我就牛逼了”的天真想法,扎实地理解好了再读下一本。

  • 四、入门之后的学习

    有了一定积累后,就可以选择你喜欢的方向自由学习了。最好用的工具是PhilPapers,它能让你方便地搜索和下载论文。你可以挑一本喜欢的著作深入挖掘(上面不推荐入门时读的书现在可以读了),也可以以哲学问题为线索进行研究。有足够能力后,可以尝试写几篇正规的学术论文,甚至追踪前沿领域的最新进展。总之,以你喜欢的方式,享受哲学的乐趣吧!

10. 求一篇哲学类书籍的读书笔记(1000字)

苏菲的世界读书笔记
2010-10-18 10:48:53来自: panco (呵呵)

这段时间在看“苏菲的世界”这本书,作为哲学启蒙书来说真的不错。
一开始就来了两个问题:1.我是谁? 2.世界时怎么来的? 哲学的基本问题大概也是这两个吧。
然后提到德谟特里克斯的原子理论(atom) 我很佩服他,在当时没有任何科学仪器的时候,仅仅只是凭借常识就将物质说的跟现在的发现一样,真的很强悍。
然后是伟大的苏格拉底和柏拉图。 很喜欢柏拉图的两个世界理论,理型世界和感官世界,前者只能用理性去认识,后者仅仅靠五官感觉就可以了,却不大准确。 再有,理型世界是永恒的,存在的是精神物质和抽象物质;感官世界,或者说是现实世界,是流动的,不断变化的。即使世界上所有的马都瘸腿了,但我们还是可以靠理性想象出一匹完整无缺的马来。从某个角度来讲,每一种生物都是理型世界中永恒形体的不完美复制品。柏拉图还将人分为三个部分: 头,代表理性,追求智慧; 胸,代表意志,追求勇气;腹,代表欲望,应该遏制。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创立了逻辑学,伦理学,提出做人要做到 “黄金中庸”。
罗马时代,宗教与哲学趋于统一。多种宗教的碰撞使得许多新兴学派诞生。其中,比较有影响力的是犬儒学派,斯多葛学派,伊壁鸠鲁学派和新柏拉图派。犬儒学派认为真正的幸福不是建立在外在环境的优势;斯多葛学派相信每一个人都是宇宙常识的一小部分,主张宇宙间只有一个大自然;伊壁鸠鲁学派主张享乐主义,尽可能避免痛苦,而前两者则希望忍受痛苦;新柏拉图派相信存在上帝的神圣之光照不到的的地方,最接近光源的是永恒的灵魂。
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表明当不能知道现实和梦境的区别时,唯一能够确定的是处于思考怀疑状态的自己。他认为宇宙有两种形式的真实世界(或称“实体”)。一种是属于纯粹意识的灵魂“思想”,另一种是属于物质的“扩延”,此为二元论。当考虑精神时用唯心看待,“扩延”时同唯物看。
与笛卡尔相反,斯宾诺莎认为宇宙间只有一个“实体”,这就是一元论。他也认为上帝存在,而且用过自然法则作为内在因来控制世界。
经验主义三个代表人物: 洛克,柏克莱与休姆。其中休姆认为我们心中有的只是许多不同的知觉和感受,最后像电影的原理一样构成了自我。他也是个不可知论者,不承认也不否认上帝的存在。柏克莱认为人有“灵”,是万物的成因,是天主。
启蒙运动中,康德同意经验主义中世界的了解都是透过感官而来的,也同意理性主义中认为理性中有一些因素可以决定我们如何认知世界。换句话说,他认为我们对于世界的观念会受到人类心灵中某些状况的影响。另外,他有个理论是: 因果律根植与我们的内心,既然我们无法确知世界本来的面目,我们只能根据自己的知识来了解世界。他认为“事物本身”和“我眼中的事物”是不一样的。康德在伦理学方面提出了“无上命令”的概念,这个道德准则其实也就是良心。康德的伦理管也被称为“义务的伦理观”,“善意的伦理学”,因为他认为只有纯粹是基于责任所做的事才算是道德行为,也就是行为是否合乎道德取决于是否出自善意而为之,并非行为后果。更多地,他觉得我们只有在追随我们的"实践理性",并因此得以做道德上帝抉择时,我们才有自由意志可言,因为当我们遵守道德法则时,我们也正是制定这项法则的人。
紧接其后的是浪漫主义时代——欧洲最后一个伟大的文化纪元。活跃的人群主要是年轻人,特征之一是向往大自然和大自然的神秘。最主要的哲学家是谢林,他认为大自然的去全部,包括人的灵魂与物质世界,都是一个绝对存在(或世界精神)的表现。另外,浪漫主义的反讽指的是艺术家会在作品里向观众说一些讽刺的话,表明这个虚构的世界是他操纵的。
后来,黑格尔出现了。他的贡献在于辩证法的提出。一种事物出现了,称为“正”,则必然会有一个完全不同的观点,称为“反”,然后经过一段僵持的时间后,会出现第三种观点,称为“合”,在吸取了正反的优点后形成被认为正确的知识。历史就是如此前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