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理学法学 » 哲学的观照
扩展阅读
中国网络原创新人乐团 2021-03-31 20:26:56
党政视频素材 2021-03-31 20:25:44
厦门大学统计学硕士 2021-03-31 20:25:36

哲学的观照

发布时间: 2021-03-18 16:19:45

A. 简述哲学的基本问题和内容是什么

哲学的基本问题:

对人而言,是事物的存在不存在,和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及状态的问题。

哲学的内容:

1.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2.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B. 哲学中“观照”一词的英文原词是什么

我觉得原词应该是德文

C. 关照和观照的区别 最好可以解释的清楚一点,不要太绕,尽量简短,容易理解

出照:①佛教语:指静观世界以智慧而照见事理..②显示;反映.
关照 :①关心照顾:我走后,我里的工作请你多多~.②互相照应,全面安排.③口头通知:食堂一声,给开会的人留饭.

D. 如何正确的观照

或者说什么是观照的状态?这个问题似乎更应该用于实践而不是用于讨论,不过实践的结果总是会产生一些问题。大概有这样3点:1。观照与观察的区别:虽然奥修就这两者谈过很多,不过却并不是很清楚。他主要是说观察是一种主体(你)对于客体的行为而观照则没有主客体之分是一种存在的状态,但是他提出的到达这一状态的方法,即把主体(你)转换成客体来观看,包括三个阶段,分别是身体,头脑(思想)和情绪。而这明显也是用了主客体的两分法。2。那个“观照“在哪里观照?奥修曾说到观照就好像后面有一个人在看着你,但是谁又在看着那个看着的人呢?“一旦你认为你在观照,那么你就错过了。因为这也是一个思想,而思想却是要被观照的东西。“似乎有点观照无所不在,所在皆无的感觉。这样观照就成了一个无限的过程,你永远也不能确定说你现在已经达到了那种状态。而观照也就由一种在世事的无常中找到一种恒久不变的东西变成了寻求无常本身。“你不是你可以观照的东西,你也不是你可以知道的东西。“3。努力和放松,做与发生的关系?这个问题就不多说了,也就是相反相成,物极必反的问题。唯一要提到的就是这里面的一个全然的问题,“全然的努力和做,放松自然就会发生在你身上。“那么,如何全然?人是行为都是属于部分的,一个人如何可以通过部分达到全然?

E. 佛经上讲五蕴皆空,五蕴是指那五蕴观照是什么意思

一、五蕴皆空是佛教用语,出自《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指外界的事物和内在的想法都是"空",也都是"色",人对它们不可能产生什么影响,它们对于人的本性都不应该有什么影响。因此教导人们要放下一切,摆脱苦厄。
五蕴:即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蕴是蕴藏、积聚的意思。如色蕴,聚集了过去色、现在色、未来色、粗色、细色等统称为色,因此色蕴是色的总和,色在这里相当物质,我们对物质的认识,不外乎从形状(形色)和颜色(显色)的色相上,因而佛家称物质曰色;受蕴,受是接受领纳的意思,当我们面对顺境或逆境时,所产生心灵上的情绪,这有苦乐忧喜舍的不同;想蕴,想是获取、想像的意思,在我们接触环境时,必然会摄取事物的影像,然后给它安立名称;行蕴,行是对事物进行判断并诉诸行动。识蕴,识是了别义,是精神领域的统觉作用。色蕴属于物质现象范畴,受、想、行、识四蕴是属于精神现象范畴。
二、观照,是华夏民族静坐修炼出来反映外在环境变化的物质现象。它是中华传统文明的精髓,史料最早记载的是伏羲静坐观照万物而制造八卦。
指静观世界以智慧而照见事理。《楞严经》卷二:“﹝佛告 阿难 :﹞汝虽强记,但益多闻,予奢摩他,微密观照心犹未了。” 唐 李华 《衢州龙兴寺故律师体公碑》:“于人法得无我,于观照得甚深。” 明 李贽 《心经提纲》:“然则观者但以自家智慧时常观照,则彼岸当自得之矣。” 鲁迅 《<华盖集>题记》:“我知道伟大的人物能洞见三世,观照一切,历大苦恼,尝大欢喜,发大慈悲。”

F. 自我观照什么意思,观照什么意思

观照自性,以自性的智慧观照五蕴,色受想行识

G. 如何做到佛教中所说的观照自己 观照内心。静心下来找出了痛苦的根源,又如何去处理呢拜托各位大神

观照自己,即是时刻观察自己的语言、身行是否与佛法相合。 观照内心,即是时刻观察自己内心所起的每一个心念是否与佛法相合。 只要你一直这样观察自己的身口意,那么心便能静。如此修行,善根福德因缘成熟,即能找出苦的根源;找出苦的根源,自然就会处理。

H. 哲学的意义是什么

哲学可以通过对社会的弊端、对旧制度和旧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它可以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指引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

哲学就是元知识、元理学,即所谓大道至简。哲学任务就是对现实世界进行元理层面的把握,把多综合为一或把一区分为多,一和多都是元理。元理也要清晰表达、系统构造,这样的元理系统才适用于阐释世界或指导实践。

哲学是元理,科学是原理、方法、事实,元理与原理划分并非绝对,实用依据可以是:元理是需要时刻记着即时可用的元初理论,原理是可以查工具书利用的基础理论。

(8)哲学的观照扩展阅读:

哲学产生于社会生产力长足进步的古代奴隶制时期,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推动了人们认识能力的较大提高,人们开始思索世界的本质等理论问题,人类早期的哲学思想出现了。

哲学基本问题的另一个方面是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对这一方面的问题,绝大多数哲学家,包括唯物主义哲学家和一些唯心主义哲学家都做了肯定的回答。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这个问题的解决在原则上是不同的。

唯物主义是在承认物质世界及其规律的客观存在,承认思维是存在于反映的基础上,承认世界是可以认识的;唯心主义则把客观世界看作思维、精神的产物,认为认识世界就是精神的自我认识。也有一些哲学家如D.休谟和I.康德,否认认识世界的可能性,或者否认彻底认识世界的可能性,为哲学史上的不可知论者。

I. 残雪说中国哲学强调天人合一,关注物质,但中国文人没有个人;而西方哲学只观照内心,忽视物质。 是这样吗

这么假设就好了,天人合一如果是物质上的,那么是不是说我们人类在行为上可以和天地一致,最后可以达到的效果就是呼风唤雨,上天入地?
《易经·文言传》里有一句话: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 先天下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 天且弗违,而况於人乎? 况於鬼神乎?
与天地合的不是其物质形态上的东西,而是‘德’。
儒家讲的礼不是表面上的行为动作,而是从心上安立的。
当我们内在具备了这种德时,我们外在也可以慢慢趋同。
所以,《周易》里才有了“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说法。这是我们的古圣先贤在观察宇宙运转与人们的生活后,从形式提升到内在的一种诠释。
《大学》里也说了“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这是从认识事物,到了解事物,到端正我们的意志,到端正我们的心态,又从心态出发修正我们的行为,从而达到与周围事物和谐相处的一个过程。
可能在表面上来看是物质化的,但这个物质化是经过心与正知正念调整慑服过的。
可以这么说,做学问不是闭门造车,学问的目的除了调整自身以外,还要用出来才具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