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最早把哲学一词引入中国的人是
中国本无“哲学”一词,它是舶来品。
其最早的译名见于艾儒略的《西学凡》(1623),这是对中世纪以来欧洲大学所设学科和所授课程的大概介绍。其中的理科之学称为“理学”,即“裴禄所费亚之学”(P h i l o s o p h y)。
这里,对西文“哲学”一词既有音译,也有意译。近代早期将P h i l o s o p h y译为当时通用的“科学”(S c i e n c e),译名“格致学”或“格学”,或许是为了强调科学的地位。
如《格致汇编》(1877)和《心灵学》(1889)都是如此译。近代另一重要哲学译名是“理学”、“性理学”,如《性学举隅》(1898)。
严复早年译著也多用“理学”作为哲学的译名。现在我们所用的“哲学”乃取自日本的汉字译名,是由日本明治初期著名的启蒙思想家西周提出的。
19世纪80年代,井上哲次郎编纂日本第一部《哲学字汇》采纳了这种译名,“哲学”便成为日本学界普遍习用的译名。
在中国,“哲学”一词被黄遵宪在《日本国志》中最早采用。
梁启超为“哲学”译名的传播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在他创办的《清议报》和《新民丛报》上多次使用“哲学”一词。
另外,蔡元培对“哲学”的使用也功不可没,在他的《哲学总论》中论述了哲学的性质及其与其他各门自然科学的关系。
他把“哲学”与“理学”分开,说哲学是探究整个宇宙的普遍规律的,理学是指各门自然科学,两者是“统和与部分”的关系。
㈡ 柏拉图第一次将美和艺术的观念引入哲学体系吗
是的,美和艺术的概念被引进于一个伟大的哲学体系,这还是头一次。
㈢ 从西方哲学史的发展来看,谁是把实践范畴引入哲学的第一人
那我觉得你应该先从哲学史看起,这样就有一个大概的脉络,推荐罗素《西方哲学史》和赵敦华的《西方哲学史》,对比看下。然后再走进个别的作者,看专著,\r\n推荐伯奈特的《早起希腊哲学》,\r\n柏拉图的《国家篇》《理想国》,\r\n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r\n再就是关于基督教的一些发展,\r\n笛卡尔的《沉思录》,\r\n洛克《人类理智论》,\r\n休谟《人性论》,\r\n康德的\\“三大批判”,这是一定要看的,\r\n黑格尔的《大逻辑》《小逻辑》《精神现象学》,\r\n叔本华的《意志与表象的世界》,\r\n尼采的《论道德的谱系》《悲剧的诞生》《权力意志》,\r\n再就是马克思的著作咯
㈣ 请问什么叫哲学
哲学(英语:Philosophy,源于希腊语:Φιλοσοφία),按照词源有「爱与智慧」的意思。在学术界里,对于哲学一词并无普遍接受的定义,也预见不到有达成一致定义的可能。单就西方学术史来说,哲学是对一些问题的研究,涉及等概念。
哲学是有逻辑系统的宇宙观。哲学是定性、定逻辑地认识宇宙整体变化规律的学问。而科学则是在哲学对宇宙的定性、定逻辑的基础上分科认识宇宙中的各部分即万事万物的定量变化规律的学问。
广义的哲学是对普遍而基本的问题的具体定性研究,这些问题多与实在、存在、知识、价值、理性、心灵、语言等有关。
在古代东方是没有哲学概念的,哲学一词是近代从西方引入的概念。在使用中常常与处世学问、宗教信仰、统治术、权谋术、易经算命等等概念相混淆。
㈤ 笫一个把哲学引入雅典
阿那克萨戈拉.
阿那克萨戈拉是第一个把哲学引入雅典的人,他是雅典奴隶主民主派领袖伯里克利的朋友、老师和政治上的积极支持者。
他主张地球是一个圆柱体,相信天体和地球的性质大体上是同样的,否认天体是神圣的和主张“精神”(nous)是生命世界的变化及动力来源。
他把一切运动都归之于心灵或灵魂的作用。
他认为太阳是一块烧得又红又热的石头,比希腊大不了多少。他很仔细的观测过天象,认为月亮和行星也和地球一样,月亮上面也有山和居民。他是第一个提出月光是日光的反射的人,也是第一个用月影盖着地球和地影盖着月亮的见解来说明日食和月食的人。
㈥ 是谁引进"哲学"一词
黄遵宪。
1874年,日本启蒙家西周,在《百一新论》中首先用汉文“哲学”来翻译philosophy一词,1896年前后康有为等将日本的译称介绍到中国,后渐渐通行。
1896年前后,中国学者黄遵宪把这一译音引入中国,逐渐为中国学者所接受。
㈦ 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哲学的基本问题 怎么导入新课
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是哲学,同学们可能有个疑问:哲学研究什么问题?宇宙、人生还是人的思维?哲学研究的问题有许多,我们能不能从中找出一个贯穿哲学发展始终的基本问题?
讲授新课:
一、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展示:恩格斯的名言
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恩格斯
展示:范缜《神灭论》
南北朝时,齐国宰相肖子良大宴宾客,席上名流云集。他们大都迷信佛教,大谈因果报应,宣扬人死后精神不灭。官员范缜挺身而出,指出:“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形体存在则精神存在,形体消亡则精神消失。后写成《神灭论》一书。
后来肖子良发动王公、权贵、僧侣60多人,发表了70多篇文章来围攻范缜,都被范缜一一驳倒了。
问题:这里的“形”“神”各指什么?形神之辩揭示了什么哲学问题?
学生: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老师: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存在:简单理解为,客观存在的事物。思维:人脑的反映,比如,思想,理念,经验,观念,感觉,计划,目标等。
注意:
A、“思维”和“存在”相搭配,“意识”和“物质”相搭配,不要混淆使用。
B、“物质和意识的关系”不同于“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展示:再回到 范缜《神灭论》
问题:你认为先有“形”还是先有“神”?谁决定谁?
学生:形决定神
老师:范缜和王宫贵族的辩论,涉及到思维和存在谁决定谁的问题。
老师:哲学基本问题包含两方面内容,第一方面,何者为本原(思维和存在谁决定谁),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哲学的两大基本派别
学生: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老师:什么是唯物主义,什么是唯心主义?
学生:凡认为存在决定思维的,就是唯物主义;凡认为思维决定存在的,就是唯心主义
展示:贝克莱、王阳明、荀子
老师:哲学基本问题第二方面的内容是什么?
学生:有没有同一性(思维能不能正确认识存在)
老师:认为思维能正确认识存在,是可知论;认为思维不能正确认识存在,是不可知论。绝大多数哲学家都赞同可知论,只有少数哲学家主张不可知论。(英国的休谟和康德)
你认为是先有形还是先有神?你认为世界是可以认识的吗?
㈧ 哲学是什么
1.哲学的定义:哲学是人类认识世界、建立正确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科学实践活动,是人类生存发展社会意识的具体存在和表现形式,是以世界的各种事物作为研究对象,以创立基本概念、发现世界的一般规定和规律,确立系统化的理论体系作为基本任务的社会科学。
2. 哲学是人类认识世界的科学实践活动,是社会意识和求知精神的表现形式。
哲学同自然科学和其它社会科学都是人类主动认识世界、获得世界知识的科学实践活动。认识实践活动是哲学具有的一般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