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物理中晶体是指啥
晶体有三个特征:
(1)晶体有整齐规则的几何外形;
(2)晶体有固定的熔点;
(3)晶体有各向异性的特点。
固态物质有晶体与非晶态物质(无定形固体)之分,而无定形固体不具有上述特点。
组成晶体的结构微粒(分子、原子、离子)在空间有规则地排列在一定的点上,这些点群有一定的几何形状,叫做晶格。排有结构粒子的那些点叫做晶格的结点。金刚石、石墨、食盐的晶体模型,实际上是它们的晶格模型。
晶体按其结构粒子和作用力的不同可分为四类:离子晶体、原子晶体、分子晶体和金属晶体。
具有整齐规则的几何外形、固定熔点和各向异性的固态物质,是物质存在的一种基本形式。固态物质是否为晶体,一般可由X射线衍射法予以鉴定。
⑵ 物理中非晶体与晶体是什么意思
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两类。
(1)晶体是 分子整齐规则排列的固体叫做晶体。
常见类型:冰、石英、水晶、金刚石、食盐、明矾、金属都是晶体。
(2)非晶体是分子杂乱无章排列的固体叫做非晶体。非晶体在熔化吸热时,温度不断地升高。 松香、玻璃、石蜡、沥青都是非晶体。
晶体和非晶体的许多物理性质是不同的。尤其是熔点不同。
⑶ 化学上的“晶体”与物理上的“晶体”有什么区别(详细)
物理和化学上所说的晶体是一样的/晶体是指在分子层面上排列整齐的、具有周期性的一类物质,是有固定熔点的,与玻璃等非晶体相对应 不太一样,物理是从微观上说的分子的晶体结构,化学一方面指晶体结构的,也有指宏观上的晶体,结晶体 不论物理还是化学,对晶体的定义是一样。一是有规则的几何外形,二是构成物质的原子或分子或离子,它们在空间的排列也是按一定的规律周期性重复排列的,三是有固定的熔点,四是各种物理性质都是各向异性。这在各种物理化学教程上的叙述基本是一致的。
⑷ 物理上的"晶体"和"非晶体"有什么区别和定义
一、定义不同
1、晶体
分子整齐规则排列的固体叫做晶体。
2、非晶体
分子杂乱无章排列的固体叫做非晶体。非晶体在熔化吸热时,温度不断地升高。
二、常见类型不同
1、晶体
海波、冰、石英、水晶、金刚石、食盐、明矾、金属都是晶体。
2、非晶体
松香、玻璃、石蜡、沥青都是非晶体。
三、特性不同
1、晶体
(1)自然凝结的、不受外界干扰而形成的晶体拥有整齐规则的几何外形,即晶体的自范性。
(2)晶体拥有固定的熔点,在熔化过程中,温度始终保持不变。
(3)单晶体有各向异性的特点。
(4)晶体可以使X光发生有规律的衍射。
宏观上能否产生X光衍射现象,是实验上判定某物质是不是晶体的主要方法。
(5)晶体相对应的晶面角相等,称为晶面角守恒。
2、非晶体
非晶体又称无定形体内部原子或分子的排列呈现杂乱无章的分布状态的固体称为非晶体。 如玻璃、沥青、松香、塑料、石蜡、橡胶等。非晶态固体包括非晶态电介质、非晶态半导体、非晶态金属。它们有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质。
例如金属玻璃(非晶态金属)比一般(晶态)金属的强度高、弹性好、硬度和韧性高、抗腐蚀性好、导磁性强、电阻率高等。这使非晶态固体有多方面的应用。它是一个正在发展中的新的研究领域,得到迅速的发展。
⑸ 初中物理和化学中的晶体有什么区别或联
这是一个好问题,难的有思考的这种层次问题的孩子
初中物理的晶体主要针对的是有没有明确的熔点,这个是初中对于晶体和非晶体的重要划分。
而化学初中阶段主要讨论的是盐类物质,比如碳酸钙,什么氯化物,什么硫酸盐,而且正好这些盐类物质都是金属化合物,包括氯化铵,这种盐类物质都有比较明确的熔沸点,因此都是晶体。
因此,有没有什么联系你应该能够考虑明白了吧。
⑹ 物理学中常见的晶体有哪些
常见的晶体有:金属、石英、云母、明矾、食盐、硫酸铜、糖、味精等.
常见的非晶体有:玻璃、蜂蜡、松香、沥青、橡胶等.
⑺ 物理中晶体是什么、
.1 X射线:通常将波长为10-3nm~10nm的电磁波叫做X射线。用于晶体衍射的X射线波长一般从0.05nm到0.25nm。
2.2 晶体:由结构单元在三维空间呈周期性重复排列而成的固态物质。这里的结构基元指的是原子、分子、离子或它们的集团;在晶体学中,(空间)点阵是用来表达晶体中原子团排列的周期性的工具,是三维空间中,周期重复排列的点的集合。晶体可以用简单的公式表示如下:
晶体 = (空间)点阵 + 结构基元
2.3多晶体: 由许多小晶粒聚集而成的物体称为多晶体或多晶材料。它可以是单相的,也可以是多相的。
2.4 晶胞:晶体中用来反映晶体的周期性、对称性及结构单元的基本构造单元。其形状为一平行六面体。
2.5 晶胞参数;点阵常数:平行六面体形的晶胞可用其三个边的长度a、b、c及它们间的夹角α(b、c边的夹角)、β(a、c边的夹角)、γ(a、b边的夹角)这六个数来表达,这六个数就叫做点阵常数或晶胞参数。
2.6 点阵畸变:存在于点阵内部的不均匀应变。
2.7 晶系:晶体中可能存在的点阵,按其本身的对称性,也即晶胞的对称性可分为七种,称为七个晶系。
2.8 (晶)面间距d:空间点阵可认为是由许多相同的具有一定周期构造的平面点阵平行等距排列而成的平面点阵族构成的。两个相邻平面点阵间的距离就叫做面间距。
2.9 晶面指数(h k l):用来代表一个平面点阵族的,用圆括号括起来的三个互质的整数(h k l)。
2.10多晶衍射法:利用晶体对X射线的衍射效应,获得多晶样品的X射线衍射图的方法。该法给出一套基本数据——d-I 值 (衍射面间距和衍射强度)。根据这些数据可进行物相分析、计算晶胞参数、确定空间点阵以及测定简单金属和化合物的晶体结构。样品通常为块状或粉末状,若是后者,又称为X射线粉末法。
2.11 高温衍射:将试样保持在高于室温的某个温度下进行X射线衍射。
2.12 衍射谱:表现测角角度和衍射强度关系的图谱。
2.13 相对强度I/I1:某衍射峰的相对强度是该衍射峰的面积(或峰高)与该衍射谱中最强衍射峰的面积(或峰高)I1的比值乘上100。此面积(或峰高)为扣除背底后的值,物相定性分析采用相对强度。
2.14 积分强度;累积强度:单位长度衍射线上接收到的累积能量,实验上是该衍射峰的积分计数与背底计数之差。物相定量分析采用积分强度。
2.15 择优取向:多晶聚集体中个小晶粒的取向不是在空间均匀分布,而是相对集中在某些方向的现象。
2.16 物相;相: 物相是具有相同成分及相同物理化学性质的,即具有相同晶体结构的物质均匀部分。
2.17 相变:晶体结构发生变化的现象。
2.18 半高宽: 衍射峰高极大值一半处的衍射峰宽。
2.19 积分宽:用衍射峰面积(积分强度)除以衍射峰高极大值(峰值强度)来表示的衍射线宽度。
2.20 微观应力:存在于晶体内部的残余应力。
2.21 (晶体)缺陷:晶体内部周期性遭破坏的地方。
2.22 分析线:在待测物相、标准物质衍射图中选作定量分析用或作线形分析用的衍射线。
2.23 单位符号:晶体学常用的长度单位是“埃”(Angstrom),符号是“Å”、角度单位是“度”,符号“o”。
⑻ 物理上的晶体和化学上晶体的区别(初中上的)
物理晶体与化学晶体是一样的,只是观察的角度不同罢了,物理中主要强调其物理性质,即:有固定溶沸点.而化学中主要强调晶体是纯净物.因为只有是纯净物时才可能有固定的溶沸点,由此可见,化学晶体是对物理晶体本原的微观解释.
⑼ 在初二物理学中什么是常见的晶体和非晶体是什么
常见的晶体有:金属、石英、云母、明矾、食盐、硫酸铜、糖、味精等.
常见的非晶体有:玻璃、蜂蜡、松香、沥青、橡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