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社会学怎么复习
不是高手,只是考过来觉得有些经验教训吧,说几句,觉得不适合自己的话应该去探索自己的路。 1.第一遍认真看书,做笔记。 第一遍仔仔细细的看课本,把每一章每一节讲什么都认认真真看,然后自己总结提炼,看到哪儿就做笔记做到哪儿。因为总结提炼笔记其实就是你理解和记忆的过程,自己都不理解也就做不了笔记,其实这也是个强迫自己理解书里每一段话的过程。身边也有人不做笔记,从开始就背书的,反正看你觉得怎样适合自己吧。 当时学校指定了三本书,有一本是入门的书,就看了一遍就放下了。风笑天《社会学教程》的郑杭生的《社会学概论新修》这两本书是主要看的书,但两本书主题思路还是差不多的,所以就综合了两本书的内容,相互补充着做笔记,所以做完一遍笔记就已经把两本书啃得差不多了。有些东西两本书说的不同甚至相反,当时挺困惑的,不知道该按哪个理解,就求助前辈了,前辈告诉我研究生入学考试不是考死记硬背,考的是学生的理解力和领悟力,考得是学生自己的观点,听完觉得恍然大悟,希望这句话对你们也有用。 2.在做笔记的同时结合看一些社会学经典著作或者是没指定的教材 在做指定书目笔记的同时,用小块儿的时间看看别的书,拓宽点儿知识面儿。我当时做的其实不是很好,经典著作都没整本看过,只是看了些没指定的社会学史方面的书,对于我这种跨专业考研的人来说这还是很必要的,能补充点儿专业背景知识。 3.看笔记,背书,写大纲 做完笔记,对整本书内心有个数以后就差不多要背书了。要定计划多久背过一遍,一本书怎么也得背过两三遍才行,其实放心,在做完笔记之后背书其实很容易。第一遍用多点时间把书好好背,后几遍基本就可以快速的过了。我在背书的同时,过一章就把每章每节的框架再整理到白纸上,就像写提纲一样,一张a4纸写一章的提纲,然后看着纲差不多就能把整章的内容说个大概。这样心里会比较清楚,不会想起来某章觉得乱七八糟很多内容,会清楚地回忆起讲过几个问题,每个问题分几个方面阐述的,不过缺点是我这人完美主义,把提纲都写得很整齐,拿尺子画大括号什么的,结果很浪费时间,到后来时间不多了我就不注重形式了,只要自己能看懂就可以了。 4.结合真题 一门课重点只有那么多,老师出题一般也都有自己的习惯套路,所以分析真题很重要的。在做笔记那遍开始就结合真题看,不一定要找到答案,但涉及到这个问题了就要重点看,而且不能局限于真题的考法,要弄透,有可能老师还考这个点,但换个角度,所以要做到考过的问题要完全理解。不要觉得考过肯定不会再考,其实分析前五年的题就能看出来,很多点都是隔一两年就出现一次,不过换个角度换种形式而已。接下来,到后面的时间,还要适当的分析卷子,押一些重点,我周围几个要好的朋友都是自己押的题,而且押得比较准,因为前面说过了,老师出题一般还是有点儿规律可循的。自己押的时候肯定范围比较大,或者是好几年没考的重点问题,只有自己觉得有可能的,就总结起来,完整地整理一遍,做到不管从哪个角度考都能应付。真题很重要,要反复看,有心的同学还会把北大中科院等院校的真题也都打印出来看,其实很有用,看过之后会对一个问题理解更深入,也知道都可以从哪个角度考。 以上是具体的,讲讲习惯和时间安排什么的吧。 1.时间安排:根据自己的习惯来吧,而且具体的英语水平也不同,要按自己的实际来分配时间。但是专业课方面一定要保证时间,现在这段时间和九月十月十一月可以说是专业课打基础的时间,一定要保证每天大块儿的时间用来看专业书做笔记。英语政治要用比较散的时间来做,尤其是政治,可以每天看一点儿,但不要用太多时间。 2.态度:然后就是打基础阶段态度一定要认真。因为前面的时间是打基础,自己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的时间,如果粗心不认真,很可能误导后面的学习。我就老是粗心大意的,教训还是很深刻的。我当时一看真题,怎么每年都考那几个派别的重要理论,都不是书上的,觉得自己特聪明,知道分析出题思路,觉得只有先搞定这个才行,所以狂找社会学理论和社会学史来看,还把每个流派整理好,可以说对书的把握都放松了些。直到快考试了,我才发现自己看错了题,自己的惯性思维一上来,其实一开始就把题读错了,而且连着好几个月反复看真题都没发现自己读错了,害怕了好一阵,赶紧又巩固指定书目,还好笔记背书什么的都跟着计划走的,也没耽误太大,还正好补了补基础知识,考试也用上了,要不然后悔死我了。希望大家吸取教训,尤其是在复习第一遍,一定要认真。 3. 未完待续...
Ⅱ 社会学的定义是什么
我是福州大学的社会学大二的学生,以后可以多交流。
郑杭生在《社会学概论新修》中说社会学是一门关于社会良性运行与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不过我向你们老师要的应该不仅仅是这种定义。下面我简要说一下几个学者把,说的可能也不是很好~
孔德最早提出的社会学名词,是为了表明一门用实证方法研究社会现象基本规律的独立学科,以区别于神学、形而上学与那种思辨的历史哲学或社会哲学。孔德的“社会学”应该被放在他的科学分类体系中去理解。孔德把宇宙现象分为天文、物理、化学、生物、社会五种现象,与之相应的便是金字塔式的科学体系,社会学就是最顶端。孔德还把社会学的按内容分为分为社会静力学和社会动力学,提出了一系列的社会学研究方法。他注重的是“实证”,这与当时的时代背景,就是郑氏书中的社会学产生的背景,是密切相关的,你去看一下吧。
斯宾塞是社会学形成时期英国的代表人物之一,我认为他对与社会学的看法是很牛的,因为他把社会学划分到了自然科学的范畴。他的理由是社会现象也是自然因果关系中的一环。在斯宾塞那里,人们相互作用的过程和结果构成了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他的社会有机体论、社会进化论和社会分类的思想和孔德一样,由于时代因素而较多地收到了自然科学的影响,而且与个人主义思潮紧密相连。
德国学者滕尼斯以以公社和社会为基础的社会学系统而出名。他从社会学史研究人类共同生活的这一理解出发,认为社会学的知识体系应该包括两个基本类别:一般社会学和专门社会学。这些在网上都应该搜得到的。滕尼斯的社会学思想与当时浪漫主义思潮和在其影响下产生的历史学派的观点有着密切的联系。
这些社会学形成时期的学者的学说在我看来都是在为把社会学独立于自然科学、与思辨的社会哲学之外而不断的努力,但是这样做不免又有失之偏颇的地方。他们都在从科学分类的原则出发通过与自然科学的对比规定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马克思韦伯是个社会学大家,他的理解社会学与当时德国的理论背景,尤其是哲学家狄尔泰的精神科学的理论和新康德主义的思想联系尤为突出。“社会学是指这样一门科学,即他以解释的方式来理解社会行动。据此通过社会行动的过程及其结果,对社会行动做出因果解释。”(韦伯,经济与社会,第1~2页)
涂尔干则把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定义为社会事实(社会现象):“社会事实是任何可以对个人施以外在制约作用的固定或不固定的行为方式。”
···应该够了吧?
Ⅲ 如何学好社会学
本篇主要讲社会学入门和书籍问题。我仿佛听见了孔德的怒吼:不是说下一篇就要讲我了嘛?怎么又开始扯入门了! 哎呀,再正式开始之前我觉得还是把强调的问题都说清楚比较好,下一篇肯定是你啦,孔德~(捂脸)
因为有一些朋友问我,想要入门,看什么书比较好?我也翻了翻知乎上关于社会学书籍的推荐,大多人好像仅停留在“把书列出来”的基础上,或者是1、刚开始看什么(内容有趣的);2、之后再看什么(专业性较强的),有人甚至说,你干脆把社会学的教材:什么理论啊研究方法呀全看一遍就可以啦。说实话,我对于以上的入门方法都不赞同。我不太清楚大多数人在知乎上询问有关社会学的入门或者书籍问题,是作为业余者想要了解呢?还是有从事社会学专业的打算?或者已经是社会学专业的一员?其实对于不同的人,真的,入门的方法是不同的。对于没有打算真的专业学习社会学的人来说,没必要把什么教材全都通读一遍;对于想要专业学习的人来说,自己闷头读系统教材也获益不大(因为你想要专业学习社会学的话肯定是要进入大学学的嘛)。所以,入门什么最重要?有意思。有意思不是指高度的娱乐化,只满足我们的视听体验。而是你会因为社会学的思维方式,看待生活的角度由此不同,而你真的觉得很有趣。或者刚开始还没法运用一些概念、理论去解释问题,仅仅看别人的著作和研究,你会觉得新奇,哇塞,原来我们还可以这样去看待一个事件(所以社会学在很大程度上为你提供了一个视角)。
而且我依旧坚持这样的观点:在理清一个学科的历史发展脉络之前,一头扎进某一本书中真的对我们帮助不大。可能得到的也只是某一个学者只言片语的思想。所以我想要以历史脉络为主写这个专栏的目的也在于此,先宏观了解整个社会学的发展脉络,再去看某一位社会学家说了什么,你就会明白,这位学者处于什么历史时期?在后人看来,他是属于哪个流派的?他自己又同意这样的流派划分吗?这样,才能更深入地理解一位社会学家的思想。
那哪些书会让我们觉得有意思呢?
一、 概论类:我老在说概论类的书入门是非常好的,到底啥是个概论嘛?我拍了几张戴维·波普诺的《社会学》的目录,给大家先看看:
一般而言,概论书就是想把这个学科的内容都讲出来(包括历史发展、研究方法、研究内容),但是由于什么都想讲,所以什么都讲不深、讲不细,但就是全面,这就是概论书的特色。这就导致了概论书比较厚,但大家可不要被吓到,内容都是很容易理解的。所以我也比较推荐大家读读概论书作为入门。其实任何一本正规出版社出版的社会学概论书都可以读,我在这里提两本吧。
1、【美】戴维·波普诺 《社会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美】谢弗 《社会学与生活》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当然不限于以上两本,还是那句话,只要是正规出版社出版的概论书,都可以。
另外诸如《社会学的邀请》、《与社会学同游》都可以,只要觉得自己感兴趣,可以读的下去就行。
二、 具体某一领域的研究,特别是定性研究(关于什么是定性什么是定量,在这里没法展开说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先去了解一下),这类书一般就具体到某一个学者对于某一个研究问题的著作了,最好能先看理论性比较淡化的。
很多人推荐费老(费孝通)的《乡土中国》,我同意!费老的研究功力很深厚,这本书薄薄的一本,但把中国的乡土社会讲的很明白,而且读起来不费力很有意思的。另外费老的《生育制度》也可以读~这两本书在网上直接就有电子版,我就不放图片了。但大家一定要认清正规出版社的书籍,因为这两本书好像很多出版社都有出版~
另外是怀特的《街角社会》,一本有关意大利贫民窟的研究,作者装作其中”街头帮“的一员,对闲荡于街头巷尾的意裔青年的生活状况进行观察。读这本书就跟读小说一样,但是你可以从中清楚地感受到“群体”在社会学这里到底是什么样的,原来社会学家就是这样观察群体行为的。
Ⅳ 社会学专业入门
波普诺的《社会学》的确是一门入门的教材,当然只看着一本也不能完全对社会学有多少了解,国外老师写的教材就是简洁又深刻,但是社会学必须有理论的支撑,波谱诺的社会学虽然涉及面比较广,一本显然不够,而且英语专业跨专业考研的话的确没什么优势,尤其是当你初试过了复试的时候,所以你的理论基础一定要扎实,我今年就碰到一跨专业的,初试400,被刷了,社会学的初试一般比较简单,不管什么学校,但也不用太担心,学好了就应该没问题,理论先从经典大家开始,《社会思想名家》我觉得你入门的时候看看,相当经典一本,当然让你纯粹看大家的专著基本上不可能,也没有必要,你把孔德,斯宾塞,马克思,涂尔干,韦伯这些人的基本观点弄清就行了,理论方面的书市场上比较多,也不能说哪本就好,看看北大那边出版的,另外一点就是你看自己以后想考哪个学校的研究生,每个学校的侧重点不同,你就按照自己报考学校的方向准备,那样有针对性,因为社会学必然要涉及理论,时间长了也肯定也能驾轻就熟,祝你好运
Ⅳ 求社会学概论的复习资料啊
一、填空题:(每空格1分,共20分)
1、社会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社会科学,是从____孔德_______开始提出的,产生于_____19世纪30_______年代。
2、在中国第一个讲解社会学的是___康有为______,在___1891______年。
3、巴甫洛夫的_____条件反射学说_____是解释人类学习活动、学习能力的权威学说。
4、___语言______是人们相互传递信息、感情的象征符号之一。
5、我国组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表现为:家长制管理较为普遍、行政因素干预管理_、_重人性___、____轻规则_______。
6、社区一词由德国社会学家_____滕尼斯________最先使用的。
7、我国人口问题的成因__政治原因__、_人口惯性___、文化及社会因素的影响____。
8、失业有_ 显性失业______和___隐性失业_____两种存在形式。
9、在就业和失业之间有一个过渡状态,即_不充分就业或隐性失业状态__。
10、社会保障的实质是通过_国民收入______再分配来缓解各种社会问题。
11、在研究现代化问题中有一个突出的机构__罗马俱乐部______________。
12、我国现代化战略的确定的依据是___人民的物质和文化_______的需要。
二、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一个人同时担当了几种角色,对个人的期待发生了矛盾,难以协调,这种现象称为( B )
A、角色扮演 B、角色冲突 C、角色中断 D、角色失败
2、以下哪一种活动不是集体行为( C )
A、赶时髦 B、抢购 C、春游 D、球迷闹事
3、与正式组织相比,初级社会群体的主要特征是( B )
A、规模小 B、人际关系密切 C、存在长久 D、综合性功能
3、由父母及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是( A )
A、核心家庭 B、主干家庭 C、联合家庭 D、其他家庭
5、中国城乡发展的理想目标为( D )
A、城乡对立 B、缩小城乡差别 C、农村发展为城市 D、城乡协调发展
6、人文区位学的分析框架是由哪个学派提出来的。( A )
A、芝加哥学派 B、纽约学派 C、华盛顿学派 D、哈佛大学学派
7、有人借改革,假公济私,有所谓“你有政策,我有对策”,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 C )
A、制度化优先 B、制度化冲突 C、制度化逃避 D、制度化建设
8、提出社会失范论的是( C )
A、罗斯 B、默顿 C、迪尔凯姆 D、韦伯
9、手段——目标论认为人们的五种行为方式中,“只认同文化目标,但不遵从制度化手段,此为( C )
A、逃避行为 B、形式主义 C、创新 D、反叛
10、“后工业社会”论是由谁提出的( A )
A、贝尔 B、弗兰克 C、奈斯比特 D、达伦道夫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
1、社会变迁——是指一个社会中,社会结构方面发生的社会制度和人们的生活方式、社会角色模式的变动过程。
2、后工业社会论——美国哈佛大学丹尼尔.贝尔首先提出了“后工业社会”的概念。他认为后工业社会的特征是:专业与技术人员处于主导地位,产品生产转变为服务性经济,理论知识处于中心地位,未来发展方向是控制技术的发展和靠智能技术决策。
3、社会保障——社会保障也叫社会安全,是国家和社会依照法律对因不能参加正常劳动或遭受意外而不能维持基本生活的社会成员提供最低限度的经济援助,以保障其基本生活的制度。
4、社会问题——是指人文环境失调,影响了广大社会成员的正常生活和社会进步,需要动用社会力量加以解决的问题。
5、城市化水平——它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城市发展水平的指标,是该区域内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一般地,城市化水平在20%以下为低水平,20-40%为一般水平,40-70%为中等水平,70%以上为高度发展水平。
四、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合作需要的条件?
答:第一,具有一致的目标,合作总要有某种共同的目标,缺少一致的目标,就无法进行合作。
第二,具有相近的认识。合作是一种互相配合的行为,合作各方在目标及实现目标所采取的方式上的共识,势必有助于合作的顺利进行。
第三,具有切实的行动。合作是一种现实行为,一定要落实在行动上。离开了实际行动,任何合作都将成为一纸空文。
第四,合作在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利益的结合,为了使得合作能够顺利进行,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制定必要的规则,保证合作各方在目标达成后,各自能够获得相应的利益。
2、社会化对个性形成的影响。
答:第一,个性的形成有其生理、心理基础。先天的遗传,人的身体方面的因素对个性形成是有影响的。
第二,一个人的个性形成和发展,既受自身生理和心理条件的制约,更受社会关系的制约。在人的个性的形成过程中,生理、心理因素都以社会因素为中介发挥作用。因此,人的个性是个人社会化的产物,是随着个人社会化的进程而逐步形成和发展的。
3、社会分化与社会分工的关系?
答:社会分化是指社会中的个人或群体之间产生的,被社会认可了的区别。
从人类历史的发展来看,社会分工造成了社会的大分化。历史上三次大分工,是畜牧业、手工业、商业从农业中分化出来,三次大分工,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又形成了不同的阶级;因而一般说来社会分工引起社会分化,社会分工越精细,社会分化就越复杂;但我们也要看到社会分化并不一定都是由社会分工造成的,因为同一职业内部也有分化。
4、社会现代化内容?
答:第一,经济现代化。它是社会现代化的基础和核心。没有经济现代化,其他现代化就难以实现。经济现代化不仅表现为经济增长,而且包括生产力结构、生产方式、消费等现代化。
第二,政治现代化。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没有政治现代化,经济现代化很难推进和持久。它包括政治民主化、管理科学化、社会生产法制化、军队现代化等。
第三,文化、科学技术现代化。科学技术不仅是生产力,而且还能直接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
第四,城乡社区现代化。中国的现代化,走城乡共同繁荣、城乡一体化的道路。城乡一体化不是城市吃掉农村,而是二者繁荣到一个水平上,打消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不分彼此,融为一个新一体的现代化。
第五,群体组织现代化。是指从小到家庭、大到企业,在组织结构、活动规律、组织管理等方面的现代化。也可以说是组织管理的科层制。
第六,人的现代化。人是现代化事业的主体,是一切现代化活动的主宰者。
5、举例说明角色扮演及扮演过程?
答:1)每一个人在社会中都担当着一定的社会角色。当一个人具备了充当某种角色的条件,并按照这一角色所要求的行为规范去活动时就称为角色扮演。例如,一个人要扮演好“教师”这个角色,需要此人站在学生的位置上来反观自身,这名教师更容易弄清楚应该教什么,任何施教。
2)角色扮演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这一过程包括三个阶段:了解社会对角色的期望,培养角色意识,实践角色规范和表现角色行为。同是售货员,有些人能积极、主动、热情、耐心、平等地接待顾客,而另一些人则消极、被动、对顾客冷眼相对、傲慢无礼。其产生差别的原因是他们对售货员这个角色的意识不同所致。
3)在角色扮演中,由于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常会出现一些问题,如角色冲突、角色中断、角色失败等。要克服这些矛盾,顺利地扮演社会角色,一方面要切实搞好人的社会化,另一方面社会要为人们创造良好的社会条件。
角色冲突,如,一名职业妇女同时满足作为职员、妻子和母亲的角色期待,当这些期待出现矛盾时,就会形成角色冲突。
角色中断,如,一位到了退休年龄的干部突然接到单位要他退休人员的行列,而他对退休后的生活毫无准备,于是处于彷徨和失落状态,这就是角色中断现象。
角色失败,如,离婚后,双方的婚姻关系解除,标明这对夫妻角色失败。
五、论述题:(共10分)
1、目前我国家庭中存在的问题?谈谈你的看法和解决对策。
答:第一,在婚姻的缔结过程中,仍存在着包办、买卖婚姻的现象。
第二,早婚、违法婚姻问题严重。
第三,独生子女问题。
第四,老人赡养问题。
第五,离婚问题。
(要根据自己的观点展开,只要自圆其说就能得分)
六、案例分析:(共20分)
1、参考答案:
(1)上述材料揭示了由社会分层所导致的严重的社会不平等现象。
(2)由于穷人和富人在生产资料占有上的不同,导致他们的社会地位的不同,从而造成了社会分层。这种由社会地位带来的社会分层意味着不同阶层的人所拥有的权利和义务的不同。在同样的条件下,社会地位高的人拥有更多的权利。这种社会分层在某种程度上是必要的,是有助于社会发展的。但是这种分层应该有个适度的界限,即应该倡导现代社会的自致性的社会分层制度,而不是那种建立在出身等先赋地位上的地位获得或社会分层制度。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就需要建立一种机会平等的制度。不合理的、过分的不平等蕴含着社会冲突。社会分层中应保持适度不平等。另外,社会还应有一种平衡过分不平等的制约和补偿机制。最后,社会还应尽量缩小下层社会的规模,同时扩大中、上层社会的规模,从而形成一个庞大的中产阶级。
2、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1)材料一反映了当前青少年在社会化过程中出现的早期社会化困境和无效文化传递的问题。早期社会化困境问题是由于青少年在网络上接受了大量的信息,但是由于青少年在生理和心理上的不成熟,无法判断这些信息是否有用,且在当前社会飞速发展的情形下,社会规范和价值标准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导致青少年在内化社会文化知识和价值标准时往往无所适从。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社会必须提供相对稳定和统一的社会规范和价值标准,提供令人佩服的社会权威形象。无效文化传递问题的产生是由于青少年过分依赖网络,导致对传统文化知识涉猎较少,因此上一代的知识和规范未能有效地传递给下一代,由此形成了无效文化传递。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是对青少年上网和学习知识进行有效地引导,并对其上网内容进行适当地控制。
(2)材料二说明的是青少年在社会化过程中出现的社会化偏差和失败,主要表现为使人处于不利地位的社会化。这主要是由于在“应试教育”的观念下,很多学校将学生分为“好生”和“差生”,区别对待,而学习成绩成为这种判断的标准。这样一种社会化模式对“差生”来说,是不公平的,容易使他们在今后的社会上处于不利地位,应该适当加以引导,改变社会的这种观念。
一、填空题:(每空格1分,共20分)
1、社会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社会科学,是从___孔德___________开始提出的,产生于__19世纪30__________年代。
2、社会学把社会作为一个系统、整体来看待,一个社会群体不是个人的累加而是___结构的总和____。
3、马克思是从____宏观上___阐述了需要层次论;马斯洛是从____微观上___阐述了需要层次论。
4、根据交往的性质,把社会交往划分为__竞争_、 合作__、冲突、_和__顺应____。
5、集体行为的特征:非组织性___、__突发性______、___反常性__________。
6、__语言_________是人们相互传递信息、感情的象征符号之一。
7、家庭的发展经历了__血缘家庭__、___普那路亚家庭___、_对偶家庭___、__ 一夫一妻制家庭___四个阶段。
8、社区一词由德国社会学家__滕尼斯_________最先使用的。
9、社会控制的目的是使人们遵从__社会行为规范_________。
10、犯罪预防的措施有:__教育_____、_建立健全法律体系________。
11、在研究现代化问题中有一个突出的机构_罗马俱乐部________。
二、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社会”一词源于( A )
A、中国 B、美国 C、英国 D、德国
2、人类社会与动物社会的本质区别是( C )
A、语言 B、思维 C、劳动 D、直立行走
3、“工作安定”属于哪种需要。( B )
A、生理的 B、安全的 C、归属的 D、自尊的
4、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需要重新走进课堂,拿起书本,这种现象是( D )
A、再社会化 B、特殊社会化 C、重新社会化 D、继续社会化
5、与正式组织相比,初级社会群体的主要特征是( B )
A、规模小 B、人际关系密切 C、存在长久 D、综合性功能
6、由父母及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是( A )
A、核心家庭 B、主干家庭 C、联合家庭 D、其他家庭
7、社会组织与外部环境的关系是( A )
A、交换关系 B、索取关系 C、对立关系 D、奉献关系
8、结构功能主义的主要人物是( A )
A、帕森斯 B、斯宾塞 C、库利 D、丁伯根
9、在许多发达国家,出现了大城市居民向小城镇或农村迁移的现象,这种现象被称为( B )
A、过度城市化 B、逆城市化 C、郊区化 D、城乡融合
10、什么问题正在成为世界性问题,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 C )
A、人口问题 B、失业问题 C、环境问题 D、贫穷问题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
1、社会变迁——是指一个社会中,社会结构方面发生的社会制度和人们的生活方式、社会角色模式的变动过程。
2、后工业社会论——美国哈佛大学丹尼尔.贝尔首先提出了“后工业社会”的概念。他认为后工业社会的特征是:专业与技术人员处于主导地位,产品生产转变为服务性经济,理论知识处于中心地位,未来发展方向是控制技术的发展和靠智能技术决策。
3、社会保障——社会保障也叫社会安全,是国家和社会依照法律对因不能参加正常劳动或遭受意外而不能维持基本生活的社会成员提供最低限度的经济援助,以保障其基本生活的制度。
4、社会问题——是指人文环境失调,影响了广大社会成员的正常生活和社会进步,需要动用社会力量加以解决的问题。
5、城市化水平——它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城市发展水平的指标,是该区域内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一般地,城市化水平在20%以下为低水平,20-40%为一般水平,40-70%为中等水平,70%以上为高度发展水平。
四、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合作需要的条件?
答:第一,具有一致的目标,合作总要有某种共同的目标,缺少一致的目标,就无法进行合作。
第二,具有相近的认识。合作是一种互相配合的行为,合作各方在目标及实现目标所采取的方式上的共识,势必有助于合作的顺利进行。
第三,具有切实的行动。合作是一种现实行为,一定要落实在行动上。离开了实际行动,任何合作都将成为一纸空文。
第四,合作在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利益的结合,为了使得合作能够顺利进行,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制定必要的规则,保证合作各方在目标达成后,各自能够获得相应的利益。
2、社会化对个性形成的影响。
答:第一,个性的形成有其生理、心理基础。先天的遗传,人的身体方面的因素对个性形成是有影响的。
第二,一个人的个性形成和发展,既受自身生理和心理条件的制约,更受社会关系的制约。在人的个性的形成过程中,生理、心理因素都以社会因素为中介发挥作用。因此,人的个性是个人社会化的产物,是随着个人社会化的进程而逐步形成和发展的。
3、社会分化与社会分工的关系?
答:社会分化是指社会中的个人或群体之间产生的,被社会认可了的区别。
从人类历史的发展来看,社会分工造成了社会的大分化。历史上三次大分工,是畜牧业、手工业、商业从农业中分化出来,三次大分工,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又形成了不同的阶级;因而一般说来社会分工引起社会分化,社会分工越精细,社会分化就越复杂;但我们也要看到社会分化并不一定都是由社会分工造成的,因为同一职业内部也有分化。
4、社会现代化内容?
答:第一,经济现代化。它是社会现代化的基础和核心。没有经济现代化,其他现代化就难以实现。经济现代化不仅表现为经济增长,而且包括生产力结构、生产方式、消费等现代化。
第二,政治现代化。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没有政治现代化,经济现代化很难推进和持久。它包括政治民主化、管理科学化、社会生产法制化、军队现代化等。
第三,文化、科学技术现代化。科学技术不仅是生产力,而且还能直接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
第四,城乡社区现代化。中国的现代化,走城乡共同繁荣、城乡一体化的道路。城乡一体化不是城市吃掉农村,而是二者繁荣到一个水平上,打消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不分彼此,融为一个新一体的现代化。
第五,群体组织现代化。是指从小到家庭、大到企业,在组织结构、活动规律、组织管理等方面的现代化。也可以说是组织管理的科层制。
第六,人的现代化。人是现代化事业的主体,是一切现代化活动的主宰者。
5、举例说明角色扮演及扮演过程?
答:1)每一个人在社会中都担当着一定的社会角色。当一个人具备了充当某种角色的条件,并按照这一角色所要求的行为规范去活动时就称为角色扮演。例如,一个人要扮演好“教师”这个角色,需要此人站在学生的位置上来反观自身,这名教师更容易弄清楚应该教什么,任何施教。
2)角色扮演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这一过程包括三个阶段:了解社会对角色的期望,培养角色意识,实践角色规范和表现角色行为。同是售货员,有些人能积极、主动、热情、耐心、平等地接待顾客,而另一些人则消极、被动、对顾客冷眼相对、傲慢无礼。其产生差别的原因是他们对售货员这个角色的意识不同所致。
3)在角色扮演中,由于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常会出现一些问题,如角色冲突、角色中断、角色失败等。要克服这些矛盾,顺利地扮演社会角色,一方面要切实搞好人的社会化,另一方面社会要为人们创造良好的社会条件。
角色冲突,如,一名职业妇女同时满足作为职员、妻子和母亲的角色期待,当这些期待出现矛盾时,就会形成角色冲突。
角色中断,如,一位到了退休年龄的干部突然接到单位要他退休人员的行列,而他对退休后的生活毫无准备,于是处于彷徨和失落状态,这就是角色中断现象。
角色失败,如,离婚后,双方的婚姻关系解除,标明这对夫妻角色失败。
五、论述题:(共10分)
1、目前我国家庭中存在的问题?谈谈你的看法和解决对策。
答:第一,在婚姻的缔结过程中,仍存在着包办、买卖婚姻的现象。
第二,早婚、违法婚姻问题严重。
第三,独生子女问题。
第四,老人赡养问题。
第五,离婚问题。
(要根据自己的观点展开,只要自圆其说就能得分)六、案例分析:(共20分)
1、参考答案:
思想意识形态变革是社会制度变革的先导。
制度一旦形成,即具有稳定性.社会是复杂多变的,而制度的变动却不灵活,于是社会变革的需要和相对稳定的制度之间产生矛盾. 当社会要变革,要发展时,必须先对已有的制度进行改革,即制度创新.
一种社会制度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同任何社会历史现象一样,有其固化、创新与变迁、消亡的过程。当社会生活中某种利益关系的格局发生变化,或者设置环境出现重大调整的时候,原有的社会制度就要做出相应的调整或变革。
制度创新,可以举例说明我国经济、政治、教育等制度发生了哪些变化(进行了哪些改革)
2、参考答案:
(1)家庭(family)是社会的“细胞”,是一个典型的首属群体,同时也是人进行社会化的场所。所谓家庭,是指以婚姻、血缘关系和收养关系联系起来的、有共同经济关系的生活共同体。简言之,“家庭=实体婚姻+孩子+生活共同体”。英国社会学家安东尼•基登斯则将家庭定义为“直接由亲属关系联结起来的一群人,其成年成员负责照料孩子。”
(2)家庭功能(family function)是指家庭在一定生产力水平下和社会发展过程所表现出来的作用和功能及其所担负的社会责任等。在不同的生产方式下,家庭所具有的功能也往往不同,也就是说,家庭功能是随着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而变化的。不过,从家庭所具有的众多功能来看,如下几种功能是最主要的:生育功能、生产功能、消费功能、教育和抚养功能、赡养功能和精神慰藉功能。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我国家庭的结构出现了一些变化。家庭规模小型化,结构简单化,逐渐向核心家庭转变。从而家庭的功能也出现了明显的变化:生育和消费功能仍然是家庭的最基本的功能。但是,在现代社会中,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日益广泛化,家庭的生产功能正在被企业组织所取代。家庭的生产功能呈逐渐弱化甚至灭亡之势。而且,随着社会生产力进步及学校正规教育的发展,家庭教育的功能已呈弱化之势。另外,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来临,城市的家庭养老方式逐渐弱化;而在家村,家庭养老仍将是重要的养老方式。最后,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精神需求层次越来越高,家庭所具有的精神慰藉职能应越来越被有所看重。但是我国目前出现的空巢家庭和代际居住分离现象,使得部分老人的精神得不到应有的慰藉,这是值得我们关注的重要社会问题,应予以高度重视。
Ⅵ 社会学从业方向
社会学对应的就业方向很多;就我周边所看到的同学就业情况而言,社会学扎实的调研方法训练,非常适合到政府机关做相关调研工作,大到部位办公厅,小到各城市的基层部门,都有很多岗位需要受过社会学专业训练的同学从事相关调研、统计分析等工作,可以查看一下政府官网各职位的招聘要求,兴趣很重要~社会学学科背景的同学也可以去企业做各种研究工作、如咨询、战略管理等都是十分对口的专业。
Ⅶ 社会学是属于文科的吗,是干什么的
社会学和社会工作是完全不同的两个学科,不要看到都有“社会”二字就认为他俩是亲戚了 对于国内院校大多将这两个专业放在同一学院我觉得很不妥 社会工作十分偏重实务,操作性的东西更多,国内发展很不完善,如果你看港剧里面经常出现的“义工”就是社会工作者了,不过ms国内目前还是更多由街道大妈完成这些任务。但据说国内会在不久后实行社会工作考试,那时社会工作职业化程度会高些,权威性也会好些。 社会工作出国是读MASTER,基本都是自费,如果想更自由地不受体制干扰的发展那就要留在国外,如果你是一个热爱挑战的人回国发展其实更好,到时就属于国内这片领域的开国元老了。其实目前国内大多NGO的组织者都是在国外接受的社会工作教育,然后回国做自己热爱的事情,虽然困难很多,但也是很有成就感的生活方式 社会学是一个包括社会各方面研究内容的更偏重理论研究的学科。出国读PHD,一般都是全奖。可选择的研究领域很多,可采取的研究视角也很多,一般留在大学做老师,也有进公司、NGO之类的 一切听从你自己内心就好,但有一点我还是想罗嗦一句,千万不要为了出国而勉强自己学不喜欢的专业,出国只是手段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