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人为什么会被催眠
胡珍真(毕业于复旦大学脑科学研究院)
黄志力(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药理学系主任)
神秘的催眠,在科学家看来是怎么一回事呢?
提起催眠,你的大脑中也许会浮现这样的场景:一位魔术师式的人物,身穿黑色燕尾服,戴着白手套,手拿一根小棍,一挥手,众人就纷纷倒下。其实,催眠就发生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比如:看电视看得太入迷,而忘了其他事情;上课时看窗外的景色太着迷,而听不到老师讲课的声音……
催眠(hypnotism)源于希腊睡神Hypnos的名字,近代的催眠术则起源于德国人麦斯梅尔。催眠是受术者在催眠师的语言暗示及肢体动作的诱导下,心理及生理状态发生改变,从而处于似睡非睡的意识恍惚状态。
催眠的实施过程是这样的:先让受术者身体尽可能地放松,注意力高度集中于声音、物体、观念等刺激。一段时间后,受术者开始感到疲劳,意识开始分散而难以保持注意力。此时,适当引入另一刺激,受术者会逐渐向它分配注意力。然后,施术者与受术者通过不断的交流,使得施术者的声音成为受术者唯一能感受到的外界刺激,而忽略其他刺激。
在这种情况下,受术者的眼睑松弛下垂,回答问话时口齿含糊不清、语速减慢,呼吸频率变慢变深,意识清晰度下降。催眠的效果就出来了。
任何人都可能被催眠吗?完全正确。只是每个人对催眠的接受程度不同。有人很快就可以达到催眠状态,有些人可能要较长时间。那些注意力容易集中、想象力丰富、学历高、智商高的人相对来说更易被催眠。
生活中也存在自然催眠现象。公路催眠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驾驶员长途驾驶时,单调的汽车马达声会诱发催眠状态,从而导致事故,所以在修筑公路时会在路旁设置一些醒目的标志,或者有意识地将公路筑成弯道,避免诱发公路催眠。
㈡ 每天睡多长时间最合理
刘炜(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博士)
黄志力(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药理学系主任)
今天你睡醒了吗,你认为每天睡几小时最舒服呢?
各国的调查数据显示:像大多数生物学特征一样,睡眠需求曲线呈“中间高两边低”的钟形,属于正态分布。人每天的睡眠需求时间分布在4.5~10.5小时的区间内,平均值在6.5~8.5小时,取中间值的人群包括了65%的成年人。
很多人认为,每晚睡8小时,占用了一天中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对生命极大的浪费。代表人物就是发明大王爱迪生和天才军事家拿破仑,他们每天睡眠时间一般不超过5小时。但是,如同硬币有两面,世界上也不乏需要长睡的天才,如爱因斯坦和丘吉尔。爱因斯坦每天要睡10个小时。丘吉尔甚至说“能躺着绝不坐着”,保持着每天午睡1小时和晚餐后小睡的习惯。
许多人梦想着缩短睡眠时间以获得更长的工作和学习时间,但事实常常与人们的美好愿望背道而驰。研究显示:盲目减少夜间睡眠时间,会使白天嗜睡的可能性增加,从而降低工作效率。所以说,根据个人实际情况,在身心健康的前提下,保持充足的睡眠,保证高效率的工作,这样的睡眠时间才最合理!
㈢ 有认床的习惯换床了睡不着怎么办
据《羊城晚报》困扰全球三分之一人口的“换床睡不着”问题,有望通过神经生物学手段得到根治。记者29日了解到,复旦大学医学神经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黄志力课题组发表在最新一期美国《神经科学杂志》上的研究成果,为这一顽症的解决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
医学上把一些换床后无法入睡的现象称为“第一晚效应”。而复旦大学黄志力课题组研究人员曲卫敏、徐昕红等,运用高度自动化睡眠觉醒解析系统,记录一种已经基因剔除了“多巴胺D2受体”小鼠的睡眠过程,并结合药理学等手段,从基因到行为解析了多巴胺D2受体在睡眠觉醒调控中的作用。结果发现:与正常小鼠(野生型小鼠)相比,剔除了“多巴胺D2受体”的小鼠,活动期维持觉醒困难,睡眠量增加。为模拟人在新环境下出现的“第一晚效应”,研究人员更换动物居住环境,考察小鼠在新环境中的睡眠行为。研究结果显示:多巴胺D2受体正常的小鼠面对新环境刺激,极为不习惯,入睡困难,而剔除了“多巴胺D2受体”的小鼠,则“高枕无忧”,迅速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