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跨专业申请台湾高校心理学研究生可能性
大陆学生想赴台求学,共有以下管道:
1.辅仁大学针对沿海六省市(北京、上海、江蘇、浙江、福建、广东)的15所重点高中,有开放实名推荐名额,相当於保送制度.
2.高中生透过陆生联合招生委员会(简称陆联会)网站申请台湾私立学校的本科,户籍需符合沿海六省市,且高考分数线至少在二本以上才有资格报考.
3.持有985院校或台湾教育部所承认国外学校的学士、硕士学历,可报考台湾的国立、私立学校的硕士班、博士班,需同时符合户籍在沿海六省市的条件才可报考,与本科一样透过陆联会申请.
只开放沿海六省市是大陆官方的决定,因为他们认为这些地区的生源已足够台湾高校招生,台湾方面自然是希望开放越多省市越好,基本上还是沿海地区较有机会,如辽宁、天津、山东等等.
首先你的大学背景没问题,但户籍也必须符合,若不在六省市内,只能等待大陆放行更多省市.
台湾的心理学较为偏向理科,当然若你在浙大的成绩很优异,且有修过相关课程,那麼国立台湾大学心理学系、国立政治大学心理学系、国立中正大学心理学系、国立成功大学心理学系(近来才成立,所以算是国立中较差的)、高雄医学大学心理学系、辅仁大学临床心理学系、心理学系、中山医学大学心理学系、东吴大学心理学系、中原大学心理学系都可以试试,以上这些算是比较符合浙大水平,当然能考到中山医学大学以上还是较好.
2. 心理学在未来十年中的发展前景
心理学研究生的就业面还是比较广的。随着人们对它了解的加深和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量将日益扩大,就业前景乐观。当然,目前的展望不等于将来的现实,还是需要时间来证实。
一、心理学的定义
1、心理学是研究行为和心理活动的学科。19世纪末,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到了20世纪中期,心理学才有了相对统一的定义。
2、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是从1879年德国学者冯特受自然科学的影响,建立心理实验室,脱离思辨性哲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开始的。
3、1879年德国学者冯特受自然科学的影响,在莱比锡大学建立第一个心理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二、心理学的应用
1、描述发生的事情
心理学的第一个任务是对行为进行精确的观察。心理学家一般把这种观察称为他们的数据。行为数据(behaviordata)是关于机体的行为和行为发生时环境的观察报告。当研究者进行数据收集时,他们必须选择一个适宜的分析水平,并且设计出能保证客观性的度量行为的方法。
2、解释发生的事情
描述必须忠实于可知觉到的信息,而解释却谨慎地超越了能够被观察到的现象。在心理学的许多领域中,中心目标都是找到行为和心理过程的常规模式。心理学家希望发现行为是如何工作的。
心理学的解释通常承认大多数行为受到一些因素的共同影响。一些因素在个体内部起作用,比如基因构成、智力水平或自尊。行为的这些内部决定因素叫作机体变量(organismicvariables)。它们是关于机体的一些特殊内容。就人类而言,这些决定因素是所谓的秉性变量(dispositionalvariables)。而有一些因素在外部作用。对行为的外部影响是环境变量或情境变量。
一个受过良好训练的心理学家,可以通过用他或她对人类经验的洞察力和以前的研究者对同一个现象已经发现的事实,来解释观察到的现象。许多心理学家都试图确定几种解释中的哪一种能最精确地解释一个特定的行为模式。
3、预测将要发生的事情
心理学中的预测是对一个特定的行为将要发生的可能性和一种特定的关系将要被发现的可能性的陈述。对一个潜伏于特定形式行为下的原因的精确解释,常常能让研究者对未来的行为做出精确的预测。
控制发生的事情
控制是核心的、最激励人的目标。控制意味着使行为发生或者不发生——引发它,维持它,停止它,并且影响它的形式、强度或者发生率。如果一个对行为原因的解释能创造控制行为的条件,那么这个解释就是有说服力的。
控制行为的能力很重要,因为它为心理学提供了帮助人们改进他们生活质量的途径。
心理学家使用科学的方法对个体的行为和心理过程得出结论。心理学家有这样几个目标:在适宜的水平上客观地描述行为,解释产生行为的原因,预测行为何时会发生,以及控制行为以改进生活质量。
三、现代心理学的发展
正如我国著名心理专家郝滨先生所言:“二百年前的人类尚未拥有科学心理学这一探索内在世界的途径,但是人类探知精神世界的旅程却早已扬帆起航!二百年后的人类将以何种形式继续这个旅途尚未可知,但是我无比的坚信,只要我们存在一天,这个脚步就绝不会停止”。科学心理学的发展经历一百多年的时间。在发展的过程中,一方面,人们对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理论体系进行了数十年的争鸣,形成了各种不同的理论流派,最终在20世纪50年代达成基本的共识,使心理学不断走向繁荣。国内心理学和催眠学研究工作者曹剑韩提出大脑运作理论,为心理展现逻辑带来较好的理论模式。另一方面,随着心理学研究的深入和拓展,心理学自身不断分化,衍生出了众多的心理学分支学科,使心理学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四、心理学的研究领域
1、应用领域
心理学研究涉及知觉、认知、情绪、人格、行为、人际关系、社会关系等许多领域,也与日常生活的许多领域——家庭、教育、健康等发生关联。心理学一方面尝试用大脑运作来解释个人基本的行为与心理机能,同时,心理学也尝试解释个人心理机能在社会的社会行为与社会动力中的角色;同时它也与神经科学、医学、生物学等科学有关,因为这些科学所探讨的生理作用会影响个人的心智。[1]
2、研究领域
发展心理学:研究人从胎儿出生到年老死亡的成长和发展的全过程。
学习心理学:探索人是如何发展成为如今的状态。研究人类和动物的学习发生过程和原因。
人格心理学:关注包括人格特征、动机和个体差异。
感觉与知觉心理学:研究人类怎样感知周围世界,如正在研究人类是如何识别面孔的。
比较心理学:研究和比较不同种系的动物行为。
生理心理学:研究行为与生理过程之间的关系,特别是神经系统的活动。
认知心理学:主要研究思维问题,试图了解推理、问题解决、记忆及其他心理过程与人类行为的关系。
性别心理学:研究男性与女性之间的差异,探索生理因素、儿童扶养过程、教育、社会刻版印象等各种因素对性别差异的影响。
社会心理学:研究涉及态度、说服、骚乱、顺从、领导行为、种族歧视、友谊、婚恋等问题。
文化心理学:研究文化对人类行为的作用。
进化心理学:研究人类在历史长河中各种进化方式对行为的影响。如男性与女性之间的配偶选择方式。
临床心理学:主要研究心理健康和心理疾病。
学前儿童心理学: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研究从出生到入学前的儿童心理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行为心理学:研究有机体用以适应环境变化的各种身体反应的组合
犯罪心理学:研究犯人的意志、思想、意图及反应的学科
3、研究类型
(1)从研究时间的延续性上划分
a、纵向研究
“longitudinalmethod”,也叫追踪研究,它是在比较长的时间内,对人的心理发展进行系统、定期的研究。美国心理学家贝雷(N.Bayley)以61个初生婴儿为对象,以智力发展为研究主题,从1929年开始长达36年的追踪观察研究,取得了人类智力发展方面的许多重要成果,即著名的柏克成长研究(BerkeleyGrowthStudy),可谓历时最长的纵向研究之一。
纵向研究在规定的时期内对同样对象的心理活动及其特点进行反复测查,因而能详尽地了解其发展、变化过程,具有很高的连续性。但周期较长,易受社会环境的变动影响,被试样本也易减少,且测量的数据也易因反复测量而影响被试情绪,造成准确性下降。
b、横向研究
cross-sectionalmethod,也叫横断研究,它是在同一时间内对不同年龄组被试的心理发展进行测查并加以比较的研究。例如,要了解10-16岁儿童记忆发展的特点,可以同时对10岁、12岁、14岁、16岁四个年龄组个体进行测试,比较研究。这种研究类型省时间,但比较粗糙、不够系统、不能全面反映问题。
纵横研究
也有人称之为“动态”研究,它是将横向研究和纵向研究灵活地结合起来的一种研究。
2、从研究对象的选取上划分
a、个案研究
casestudymethod,是对一个或少数几个被试进行的研究,这种研究往往采取纵向的追踪方式,如我国早期心理学家陈鹤琴对自己的孩子出生后808天的心理发展进行追踪研究。有些个案研究并不采用追踪方式,如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的实验研究。它能对被试进行详细、深入、全面的考察,但被试太少,影响研究的代表性和典型性。
b、成组研究
groupstudymethod,是对一批被试进行研究。从统计学的角度,一般以30名被试的小样本组为下限。该研究取样较多,可以作统计处理,科学性较强,代表性也较好,只是不便于个别深入研究。
个案-成组研究
是将上述两种研究类型结合起来的研究。
研究方法
心理学研究方法是研究心理学问题所采用的各种具体途径和手段,包括仪器和工具的利用。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很多,例如自然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测验法、个案法等。
自然观察法
自然观察法是研究者有目的、有计划地在自然条件下,通过感官或借助于一定的科学仪器,对社会生活中人们行为的各种资料的搜集过程。
从观察的时间上划分,可以分为长期观察和定期观察;从观察的内容上划分,可以分为全面观察和重点观察,前者是观察被试在一定时期内全部的心理表现,后者是重点观察被试某一方面的心理表现;从观察者身份上划分,可以分为参与性观察和非参与性观察,前者是观察者主动参与被试活动,以被试身份进行观察,后者是观察者不参与被试活动,以旁观者身份进行观察;从观察的场所上划分,可分为自然场所的现场观察和人为场所的情境观察。
观察法的优点是保持了人的心理活动的自然性和客观性,获得的资料比较真实。不足之处是观察者往往处于被动的地位,带有被动型。另外,观察法得到的结果有时可能是一种表面现象,不能精确地确定心理活动产生和变化的原因。为了克服观察法的弱点,就出现了有控制的观察,即实验法。
实验法
指在控制条件下操纵某种变量来考查它对其他变量影响的研究方法。是有目的地控制一定的条件或创设一定的情境,以引起被试的某些心理活动进行研究的一种方法。
1.实验室实验
这是指在实验室内利用一定的设施,控制一定的条件,并借助专门的实验仪器进行研究的一种方法。探索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的一种方法。实验室实验法,便于严格控制各种因素,并通过专门仪器进行测试和记录实验数据,一般具有较高的信度。通常多用于研究心理过程和某些心理活动的生理机制等方面的问题。
2.自然实验法
这是在日常生活等自然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创设和控制一定的条件来进行研究的一种方法。
自然实验法比较接近人的生活实际,易于实施,又兼有实验法和观察法的优点,所以这种方法被广泛用于研究教育心理学、儿童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的大量课程。
调查法
调查法是指通过书面或口头回答问题的方式,了解被试的心理活动的方法。
调查法的主要特点是,以问题的方式要求被调查者针对问题进行陈述的方法。根据研究的需要,可以向被调查者本人作调查,也可以向熟悉被调查者的人作调查。调查法可以分为书面调查和口头调查两种。
测验法
即心理测验法,就是采用标准化的心理测验量表或精密的测验仪器,来测量被试有关的心理品质的研究方法。例如常用的心理测验有:能力测验、品格测验、智力测验、个体测验、团体测验等。在管理心理学中的研究中,心理测验常常被作为人员考核、员工选拔、人事安置的一种工具。
临床法
用实验方法去研究抑郁精神错乱等精神障碍问题是很困难或是根本不可能的。事实上,很多心理学实验在道德上令人难以接受,或者是在操作上是不可行的。在这种情况下,通过个案研究来获取信息或许是最好的方法。
个案研究有时被认为属于自然临床检验,也就是对能够提供心理学数据的偶发事件或者自然事件的检验。
个案研究缺少正规的控制组,是临床观察所获得的结论受到限制。然而,在研究罕见事件时,比如研究非同寻常的心理障碍、天才儿童时,临床方法具有特殊的价值(Harding,Fox,&Mehta,2002)。对心理治疗的个案研究也已经提供了治疗情感问题的许多有用的建议(Hersen,2004)。
一般来说,其他研究方法都无法像临床法那样对个案进行深入研究(Edwards,1998;Mirskyetal.,2000)。
3、研究任务
描述心理事实
从科学心理学的角度对各种心理现象进行科学界定,以建立和发展心理学中有关心理现象的一个完整的、科学的概念体系。这涉及到大至对整个心理现象、小至对某一具体心理现象的概念内涵和外延的确定。
揭示心理规律
科学的心理学不能只限于描述心理事实,而应从现象的描述过渡到现象的说明,即揭示某些现象所遵循的规律。
一方面,研究各种心理现象的发生、发展、相互联系,以及表现出的特性和作用等。另一方面是研究心理现象所赖以发生和表现的机制。它包括心理机制和生理机制两个层面上的研究。前者研究心理现象所涉及到的心理结构组成成分间相互关系的变化;后者研究心理现象背后所涉及到的生理或生化成分的相互关系和变化。
五、指导实践应用
指导人们在实践中如何了解、预测、控制和调节人的心理。例如,可以根据智力、性格、气质、兴趣、态度等各种心理现象表现的情况,研制各种测试量表,藉以了解人们的心理发展水平和特点,为因材施教和人职匹配提供依据。
六、就业情景
第一,普通高校,这是心理学研究生毕业以后的主要去向。高校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重视,纷纷开设心理学的公共课,心理学硕士担任起高校心理公共课的老师。这无疑扩大了心理学研究生的就业面。对于心理学硕士来说最好的就业方向之一是进入心理学系和教育系成为一名心理学老师。但是,随着博士毕业生的增多和硕士研究生的不断扩招,从事这一职业将越来越困难。高校中的心理咨询中心也为心理学硕士提供了就业机会。不过,这一般需要在校期间具有心理咨询的实践,并且一般情况下是女生优先考虑。心理学研究生在竞聘辅导员一职上比其他专业的学生有竞争力,但是一般情况下,入党是先决条件。高校工作的薪酬随具体职位和地区而异。
第二,公务员。招心理学研究生作公务员的一般是公安系统:公安局、劳教所、监狱、边检站等都是可能的去处。部分单位对于受聘人员的身体要求比较严格,有的还需要进行体能测试。
第三,企业。心理学研究生去企业主要从事猎头(人才中介)、企业咨询和人力资源管理。心理学研究生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生不同,心理学学生倡导人性化的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学生有所互补。但是由于人们对心理学这个专业还不是很了解,心理系的学生不如人力资源管理的学生具有竞争力。心理系的研究生还可以从事市场调研的工作,但是人数比较少,一般是本科生稍多。
第四,中小学。一般招的是本科生,其心理咨询部门主要是作为“花瓶”来应付教育部门的检查,所以前途不被看好,加上收入较低,一般研究生是看不上的,除非找不到工作,一般是不予考虑。
第五,心理咨询工作者。国内这个行业从目前我国的现状来看,单纯从事心理咨询工作未必能够维持一定的生活水准,要想有外国同行的薪水有待去开拓。
第六,医院和诊所。学习临床心理学和医学心理学的学生,可以去医院或心理诊所从事心理咨询和治疗的工作,但是以中国现今对心理医生的需求,再加上去医院需要有行医执照,难度比较大。
3. 请问自学心理学三级通过的可能性大吗
从我个人经验来看,首先要考虑你选择参加考试的目的,你是因为个人兴趣希望自己心理更加健康,人格进一步完善,同时增强自己情绪调控能力吗?如果是这样,我觉得也许未必非得参加考试,你完全可以通过自学,购买相关教材,在网络上积累知识,交流提高。因为这个资格证书并不会给你的职业和工作带来可见的帮助,因此如果仅仅因为个人兴趣花费数千未必合适。并且一旦兴趣消退,容易失去动力,浪费时间和金钱。
如果你有意通过考试后进入这一行业,或者这个资格证书对于你在教育、或者管理方面有实用价值,那你更可能有动力(未必是兴趣)来认真学习,我感觉自学已经足够了。不知你在哪个城市,我了解的情况看,在青岛可以找培训机构以“函授”的名义参加培训,费用会比较低,我在06年大约花了2000多,具体数目记不清了。但我当年考三级再加上今年考二级(还是在那个培训机构,有优惠只收了1000培训费),所有的费用加起来估计四千多吧,包括教材、交通费、考务费等。我了解的这种函授其实也就是自学,但一般你还是可以去旁听课程的。
另外我建议你如果已经对心理咨询师有了了解,也有兴趣、有一定的信心通过,可以直接考二级,不过二级的确有难度。至于三级,我个人以为只要被高考磨练过的朋友,比较认真的学习,三个月时间就足够通过考试了,当然这种学习只是为了通过考试,在知识积累、丰富经验方面会有欠缺。
4. 逻辑学 心理学 概率学
心理学与概率学还是稍微有些联系的;
你若想学习应用心理学,建议你去北大的应用心理专业;你若想学习教育心理,建议你去北师大;
逻辑学和心理学基本没什么联系,不过它们俩与哲学的关系都很密切。
5. 遗憾有几种可能性 心理学家进
遗憾有时是伴随着后悔的情景,某种行为可能在当初的拐折点改变结局,而却没那么做,因为自身的原因就更添加遗憾的成分。
6. 什么是专注力 “可能性心理学”的第一个假设是,我们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或者能变成什么,一切皆
可以专注的做一件事叫做专注力
人们都有注意力
但难以将注意力长时间的集中做事
当一个人能够相对其他人长时间的专注一件事
他的成就也往往大于其他人
专注的人 总会比别人努力
同时也比他人优秀
7. 心理学上有个词叫心理暗示,对于一件成功的可能性很小的事,心理暗示是否能奏效
http://ke..com/view/43133.htm?fr=ala0_1_1
8. 心理学的研究结论是概率性的预测 这句话对不对
科学的背景:历史背景、社会文化背景与道德背景、历史背景
● 心理学家对个人层面,家庭层面,社会层面对人们产生影响
● 历史因素:实证方法强调依靠直接观察与用实验回答问题,计算机革命使研究心理学的主旋律从行为主义转向认知科学的关键因素
社会与文化因素:影响到研究课题的选择、支持研究的资源、研究结果的接受以及事实研究的地点
● 当人们用适合本民族文化的标准与眼光去衡量其她文化时,会产生民族中心主义
● 像研究者一样思考,要以怀疑态度瞧待那些关于行为与心理过程的研究结论
● 对一个结论最有利的证据就是多项研究得出一致性的结果,尽管科学家认为研究结论正确与否就是有概率性的
● 研究假说就是对现象的试探性解释
● 证据类型:跨研究的发现;对事件的观察;因果关系研究;两个变量间的关系
● 做研究的步骤:提出研究问题,产生研究假设,形成操作性定义,选择研究设计,评估研究的道德性;收集与分析数据,得出结论;报告研究结果
1. 描述科学方法的两个重要特征
实证方法,怀疑态度
2. 为什么早期心理学家使用实证法作为心理研究的首选方法
实证方法强调依靠直接观察与用实验回答问题,就是科学方法最重要的特点。从这个角度出发,心理学家将能够直接观察的行为与经验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持续推动着科学心理学的发展
心理科学家能在各个层面(个人家庭社会)对人们产生影响,然而,心理学家必须以精心设计并实施的研究为基础,才能使这些影响得以实现
(易实现)
3. 指出计算机在20世纪影响心理学发展的两个重要方式
计算机革命促成心理学从行为主义转向认知心理学
行为主义的黑箱被表征为计算机模拟,测量输入(刺激)与输出(反应)之间的信息加工、储存与提取;精确测量认知过程,扩展认知加工过程的研究视野
脑成像技术(fMRI)的发展推动神经科学成为心理学与生物学领域的重要学科
4. 社会文化因素影响心理学课题的选择,社会文化因素影响对研究课题的接纳
9. 心理学中的概率判断是指什么
费希纳的心理物理学
古斯塔夫·费希纳(1801—1887)本是德国莱比锡大学一位年轻有为的物理学家,但由于身患疾病,长期卧床思考,研究兴趣便转向了宗教和灵学。他用一种富于诗意和神秘的眼光考察世界,认为凡物有组织即有生命,有生命即有灵魂。至此,费希纳就由一位自然科学家转变成一位地道的哲学上的唯心主义泛灵论者。他认为心与物是同一不可分的,不过心是主要的,物只是心的外观。他感到要使他所宣扬的泛灵论哲学观点有科学的根据,必须求得心与物关系的法则,要达到这个目的,则需要对它们作精确的数学测量。人们感觉虽有量的差异,又怎么能像物理学那样对它进行精确的测量呢?此时韦伯已完成了对韦伯定律的表述。这使费希纳想到可以用测量刺激量的变化来确定感觉量的大小。同时他也发现了刺激量按几何级数增加而感觉量则按算术级数增加。于是他在韦伯定律的基础上,经过多年的研究和推导,把感觉强度与刺激强度之间的关系,概括为S=KlgR,其中S是感觉强度,R是刺激强度,K是常数。因为这个定律是在韦伯定律的基础上推演出来的,所以亦称韦伯—费希纳定律。费希纳在1860年出版了他著名的《心理物理学纲要》一书,对心物关系作了详细的说明。他在心理物理学的研究中曾应用三种测量方法,即最小可觉差法、正误法和均差法。通常把这些方法称为心理物理法,而把关于刺激量的变化和感觉量的变化之间的关系的研究称为心理物理学。
费希纳的心理物理学虽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例如他的出发点是为他的唯心主义泛灵论作论证,他没有考虑到刺激与感觉之间的关系会受其他因素的影响而产生波动的实际情况,以及其公式只适用于中等强度的刺激等等。但费希纳的历史功绩也是不可抹煞的。他所使用的心理物理法经过加工,沿用至今。20世纪50~60年代,随着通信科学和信息科学的发展,人们又在费希纳的经典心理物理法的基础上,创造新的心理物理方法——信号检测论。而费希纳的更重要的贡献则是他第一次把物理学的数量化测量方法带到心理学中来,提供了后来心理学实验研究的工具。而且费希纳的工作是实验心理学的直接前驱,他的心理物理学为冯特建立实验心理学起了奠基的作用。正如美国心理学史家舒尔茨指出:“冯特能够设想出建立实验心理学的计划,这主要归功于费希纳的心理物理学的研究……费希纳为物理世界与精神世界的关系找到了一种数学的说明。他关于测量感觉以及把感觉与刺激变量联系起来的出色而独立的见解,对认识韦伯早期工作的含义与结果,以及应用这些含义和结果使心理学成为一门精确的科学,乃是不可或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