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国古代哲学
名,指名称、形式
实,指内容
最早产生于先秦。春秋战国之际,社会处于大变革时期,旧有之名已不能容纳新的现实,于是产生了名实之辩。孔子主张“正名”,用周礼固有之名去纠正已经变化了的内容。墨子则强调不是名决定实,而是实决定名。后墨继承发展了这一观点,认为名是事物的概念。名的作用在于指谓、描绘内容,名实的关系是“以名举实”,并从逻辑学的角度对名实关系作了深入探讨,极大地促进了名实论和形式逻辑理论的发展。后来荀子也提出“制名以指实”(《荀子·正名》),认为名是用来指谓实的、约定俗成的概念,它决定于实,一旦形成也不能轻易改变。
名实观
即关于名称与现实或概念与实在关系的根本观点。
面对春秋时名实相悖的现实:
孔子主张“正名”,强调以礼为原则做到名实相符,言行一致。
墨子主张“非以其名也,以其取也”,着眼于对事物本身的把握。
老子提出名的相对性问题,指出“道常无名”。
庄子进而主张“大道不称”,但又认为“名者,实之宾也”,肯定实对名的决定。
名家从合同异与离坚白两个方面论证概念同具体事物的关系,分析了事物及其概念的异同关系。
后期墨家将概念区分为达名、类名、私名,认为它们反映的实有不同范围。
荀子提出“制名以指实”,将名区分为大共名、大别名和小别名,分析了名实乱的表现,对名实问题进行了较为详尽的论述。
发展历史
中国古代哲学范畴。名指名词、概念,实指实际存在的事物。中国古代哲学家们因反映的社会政治利益和所处的认识发展阶段不同,对名实关系有着不同理解,展开过长期争论,形成了中国古代哲学的名辩思潮,由此推动了中国哲学的认识论、辩证法和逻辑的发展。
春秋后期,随着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的急剧变化,出现了事物的称谓及其所指事物之间的矛盾。许多旧的名称未变,而它所指的事实已经变了;一些新的事物尚无公认的称谓。这种"名实相怨"的现象,反映了新旧社会交替时期意识形态落后于社会现实的情况。
孔子的‘正名’理论
孔子针对这种情况首先提出了"正名"的主张。所谓正名,就是辩正名称、名分。孔子以周礼为尺度,以理想的"名"去匡正现实,要求人们正其名,言其顺,做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他主张为君的应该象个"君"的样子,为臣的应该象个"臣"的样子,君之实要符合"君"之名,臣之实要符合"臣"之名。孔子的正名思想具有一定的认识论和逻辑学意义,第一次指出了事物的名称、概念和实际事物应当相符的观点。晚于孔子的墨翟提出了"非以其名也,以其取也"的命题,认为仅仅知道名称,还不能算是有知识,重要的在于能认出名所指的实来。盲人能同常人一样知道白黑之名,但他却不能正确地选取白或黑的东西,这是由于他不知道白黑之实的缘故。
‘名家’
在孔子和墨子的时代,名实问题虽已提出并进行了讨论,但它尚未成为一个专门的哲学问题,只是作为哲学家们论证政治思想的一种手段。到了战国中后期,认识本身逐渐成为人们研究的对象,名实问题便成为哲学家们十分关注的重要问题,出现了一批以名实关系为研究对象的专门家,即"名家"。
齐国稷下学宫的一批学者,第一次从认识论角度对名实问题作了明确的回答,认为"物固有形,形固有名。此言名不得过实,实不得延名",强调先有事物的形体,后有事物的名称,名称要与事物相符合。他们还指出,正确的认识应该是"循名而督实,按实而定名;名实相生,反相为情",认识的社会效果则是"名实当则治,不当则乱"。
稷下学派的这些观点,引起了以后许多哲学家们的重视。名家学派的惠施主张"合同异",在对事物及其概念的分析、考察中,过分夸大名的相对性与可变性,得出了"天与地卑,山与泽平"的相对主义结论。而名学的另一代表公孙龙则主张"别同异",过分强调概念之间的差异性与独立性,得出了"白马非马"的形而上学的结论。后期墨家发挥了墨学"取实予名"的思想,认为名和实的关系是"以名举实","举,拟实也"。他们还把概念分为"达名"、"类名"、"私名",即普遍概念、特殊概念和个别名称三类,指出它们和客观实在的关系分别是:"达也,有实必待之名也";"类也,若实也者,必以是名也";"私也,是名也,止于是实也"。这就从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坚持了唯物主义的名实观。
荀子唯物辩证地解释‘名实’
战国末期的唯物主义哲学家荀况,对名实问题作了比较正确的解决。他总结了前人的得失,对于为什么要有名,为什么会有同名和异名以及怎样制名,都作了详细的说明;对于如何运用名来表达思想,进行辩论,以及解决名实问题的社会意义,也作了比较深刻的阐述。他提出"制名以指实"的原则,认为名为实所规定,名是用来说明实的,故同实者同名,异实者异名;客观事物有普遍和特殊、一般和个别的区别和联结,所以概念也有"共名"、"别名"、"大共名"、"大别名"之分;什么实用什么名,什么名代表什么实,并非一开始就是固定的,而是"约定俗成"的,肯定名是社会历史的产物。荀况还将当时名家各派在名实关系上的种种混乱,归结为"三惑",并一一予以剖析:①"惑于用名以乱名",即用自己特定的"名"或"名"的特定含义,去乱大家公认的"名"或"名"的一般含义;犯了偷换概念的错误;②"惑于用实以乱名",即用个别事实去乱一般概念,以偏概全;③"惑于用名以乱实",即违背大家共同使用名词、概念的习惯,利用名词、概念的不同来抹煞事实。荀况对"三惑"的批评,坚持了朴素的唯物主义反映论,反对了当时名辩思潮中的形而上学和诡辩论倾向。
『贰』 中国古代的哲学书籍主要有哪些
1、《周易》
古老中国人早在《周易》就开始了人生意义问题的探究。《周易》的哲理,不像古希腊哲学,把世界的意义理解为自然的本原,而把意义归结到人生进路的辩证关系上面。《周易》 不把哲学重心放在追问世界本原物,而在人世间的命运,在于追问人生的吉凶祸福上面。
4、《庄子》
《庄子》一书在战国诸子百家中占有重要地位,历代归于道家,内容博大精深,涵盖世间、出世间的重要观念法则和人生修身养心之道,是中华文化最伟大不朽的经典之一。作为道家学派始祖的老庄哲学是在中国的哲学思想中唯一能与儒家和后来的佛家学说分庭抗礼的古代最伟大的学说。它在中国思想发展史上占有的地位绝不低于儒家和佛家。
『叁』 中国古代是否存在哲学
中国人很聪明的,在二千多年前就相当聪明了,当西方开始有哲学时中国已有比较成熟的专哲学,那时的属哲学是口耳相传的,如阴和阳这对立又统一的现象大家都心知肚明,如说多了就重三倒四让人烦。古人反对讲废话,古文不提倡说费话,说明事物的文字是简了又简的。今天的中国人遇上现代科学技术,社会从农业社会转变成工业社会,人的生活繁杂了,顾的东西多,理的头路也多,没古人生活简单,常规道理心知肚明,只有用思辩才能理清思维头绪,中国古代有哲学,中国古时的哲学尽在不言中,古人无需什么学,那时的哲学很补素,是小儿科般的东西。
『肆』 值得读的中国古代哲学书籍都有哪些
在道来家哲学方面,代表的哲源学著作有《道德经》、《管子》、《列子》、《庄子》、《淮南子》、《抱朴子》等等。以《道德经》为例,提出了道法自然的思想,至今,这一思想对整个人类也有着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儒家哲学方面,代表折哲学著作有《大学》、《论语》、《孟子》、《荀子》等等。以《论语》为例,提出了“仁”的核心思想,成为几千年来中国社会和个人普遍追求的思想状态。
在释家哲学方面,代表的哲学著作有《心经》、《百喻经》、《金刚经》、《六祖坛经》等等。以《心经》为例,提出了人生性悟,在全世界哲学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此外,还有以《墨子》为代表的墨家思想、以《韩非子》为代表的法家思想、以《公孙龙子》为代表的名家思想,以《传习录》为代表的王阳明心学思想,以及《菜根谭》等为代表的处世哲学等等著作。
『伍』 中国古代哲学有那些特点
1、重人生。中国古代的哲学家,常常从生活实践出发,研究各种哲学问题,因此特别注重人生的研究。儒家哲学中所讲的心、性、情、气、意、良知等都表示对人生、人性以及人的生命的一种认识;道家从另外一个角度给予人生以极大的关注,理想的人生境界--精神的逍遥与解脱,是道家矢志不渝的追求。那飘逸洒脱、高洁绝尘的风骨神韵,历来是道家所向往人生境界;佛教则把追求净化超升,从而达到“涅 ”境界,作为人生的终极目标。把儒家的真性、道家的飘逸、佛教的超脱融合起来,就可以体会出中国古代人生哲学的境界。
2、重践履。知行关系是中国古代哲学家特别关注的问题之一,它所涵盖的是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的统一,中国古代哲学家偏重于践行尽性,履行实践。孔子讲,“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所谓“乐之”,就是依其所知以实践,而获得一种乐趣。中国古代哲学家的兴趣不在于建构理论体系,不只是把思想与观念表达出来就达到目的,而在于言行一致、知行统一。自己所讲的与自家身心的修炼必相符合。当然这里的践履并非人类的生产实践,而是偏重于个人的修德重行。由此,便引出第三点。
3、重道德。中国古代哲学从本质上讲可以说是一种道德哲学。无论是儒家的三纲领(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八条目(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还是道家的修道积德,无不以道德实践为第一要义。通过道德实践,可以提高人的道德修养,从而达到社会整体关系的良性互动--君仁臣忠,父慈子孝、夫敬妇从、兄友弟恭、朋友有信。这种重视道德践履的传统,是中国哲学中知识论不发达的原因,也是中国古代宗教不发达的原因。
4、重和谐。重和谐是中国古代哲学一贯传统。《易传》讲“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所谓“太和”,就是至高无上的和谐,最好的和谐状态,而张载提出:“太和所谓道,中涵浮沉、升降、动静相感之性,是生氤氲相荡胜负屈伸之始”,即太和便是道,是最高的理想追求,即最佳的整体和谐状态。但这种和谐是包含着浮沉、升降、动静等矛盾和差别的和谐,因此这种和谐是整体和动态的和谐,是一种更高意义上的和谐。与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一致,中国传统哲学也十分重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孟子的所谓“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强调的就是要以和谐为最高原则来处理包括君臣、父子、夫妇,乃至国家和民族的关系,从而达到“人和”的境界。儒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要实现“和”的理想,最根本的途径是“持中”,并通过对持中原则的体认和践履,去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天道之间的和谐与平衡,这就是“极高明而道中庸”,因此中庸之道是中国古代哲学的基本精神之一。
5、重直觉。中国古代哲学不重视形式上的精密论证,也没有形式上的条理系统。而只注重生活的实证,或主体的直觉体验,体验久久,有所感悟,以前的种种疑惑豁然开朗,日常的经验得到贯通,这样也就有所得,所得所悟的记录就是现在还可以看到的哲学著作。由于是所得所悟的记录,因此中国哲学著作就少有西方哲学著作那样的严密论证和逻辑结构,而多是一些文章断片。这些哲学思想是哲学家们所得所悟的思维以及直觉体验的结晶,无论是影响深远“天人合一”、“道”,还是孟子所讲的尽心、知性、知天,养“浩然之气”,庄子讲“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魏晋玄学家讲“言不尽意”,“得意忘象”,都是一种并不能由语言概念来确指、来表现,而只能靠主体依其价值取向在经验范围内体悟的思想。
至于中国禅宗更是把中国哲学重直觉的特点发挥的淋漓尽致,所谓明心见性、立地成佛全靠直觉与顿悟。中国古代哲学重直觉而忽视了逻辑的推理和概念分析的特点,是中国哲学知识论贫乏和道德哲学发达的根本原因
『陆』 中国古代哲学经历了有六个历史发展时期
中国古代哲学经历了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隋朝、宋元和明清至鸦片战争前期这六个历史发展时期。
1、先秦是中国古代历史哲学的建立时期,提出了中国古代哲学的基本范畴和命题。
《易经》是春秋时期系统反映中国历史哲学的奠基之作,它首次系统描述了人类历史的起源和发展,明确提出了圣人创化论。春秋战国之际的百家争鸣将中国历史哲学发展推向高峰。先秦儒家创始人孔子创造性提出“仁”的范畴和“仁者爱人”的命题等。
2、两汉魏晋到隋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由发展走向鼎盛时期,中国古代哲学得到展开和深化,特别是对天人关系、历史之“势”等做出了多方面的深入探讨。
西汉董仲舒建立的取法于天的天本史观,魏晋“玄学”等都为古代哲学发展做出贡献,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顶峰,历史唯物论得到重要发展。
3、宋元明清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转型时期,出现了融儒释道为一体的宋明理学,将中国哲学推向新阶段,对古代哲学做出新开拓。
4、鸦片战争时期,龚自珍和魏源面对封建统治的内忧外患处境,吸取了金文经学的三世说和变易史观,岁社会历史问题做出深入系统的考察,揭开中国近代历史哲学的序幕。
『柒』 中国古代到底有没有哲学
“中国古代有没有哲学”,关键看对“哲学”的理解方式。此中有两种层面上的回解读。答第一,若根据哲学活动的外在特征回答,即“哲学是思辨”等,那么中国古代显然是有“哲学”的。冯友兰《中国哲学史》:“知其内容,即可知哲学为之何物。”便是此种说法的具体体现之一。
第二种说法,是根据哲学内在含义的特殊性回答。若“哲学”是西方所怀有的科学精神,是亚里士多德所言“第一哲学”,是60年代之后兴起的“语言理解”等,又若,此种“哲学”为当下之“普遍哲学”,那么显然,因为方法论(余秉颐认为,中国古代思想研究的方法论是metaphysical intuition,与西方哲学研究实有相差)与研究对象(熊十力认为,中国古代思想研究的主要对象,为“体“——此处之“体”,并非“本体论”之“体”,具体见《十力语要》等)的截然不同,中国古代是没有“哲学”的。
『捌』 中国古代哲学特点
★中国古代哲抄学的特点,学术界大致有如下观点:
1) 与政治伦理紧密联系,重视现实的人生,着眼人际关系的处理;
2) 以人为思考中心,现实生活与道德思想相统一,具有鲜明的主体性意识;
3) 具有悠久的朴素唯物主义和朴素辨证法传统,强调对立统一,阴阳五行和宇宙生成论是古代辩证思维理论的骨架;
4) 哲学与自然科学相结合,有以气一元论为基础的辩证自然观,宇宙生成论与宇宙本体论相统一;
5) 具有博大的系统观,把世界既看作整体又看作过程,有求统一的思维方式;
6) 儒家思想长期占统治地位,哲学成为入学的奴婢,经学态度,述而不作;
7) 天人合一思想是发展的主线;
8) 具有悠久的无神论传统;
9) 哲学与宗教浑然同体;
10) 形式逻辑和认识论不发达,思维以直觉为主;
11) 轻视生产和自然科学;
12) 重和合,主张向内凝聚,强调对里面的同一性,忽视斗争性;
13) 具有强烈的排他性、保守性和封闭性;
14) 有始终如一的先王观念。
『玖』 中国古代哲学思想有哪几种
儒家:创始人是孔子,其思想核心是“仁”。第二个代表人物是孟子,他将孔子的仁正式完善成了“仁政”,“仁政”是孟子的思想核心。二者的代表性文献分别是《论语》和《孟子》。
孝家:其代表性文献是无名氏之《孝经》。《孝经》的中心思想是“孝政”,即“以孝治天下”。过去,理论界有人认为《孝经》是一般讲究伦理孝道的著作,不确。
德家:原是西周初期的政治思想,后在西周末期至东周其内涵受到了根本性的改造。东周初期,如臧哀伯有著名的《德论》(5)可证;战国时期问世的《德道经》、《庄子》是其代表性的文献。
礼家:是萌芽于西周后期并在东周中前期广为流行的一种政治思想。东周时期的一些著名政治家如管仲、子犯、曹刿、子产、晏子等都崇尚礼治,特别是子产和晏子,还分别有著名的《礼论》(6)。战国后期,以礼为思想核心的重要代表是荀子。
法家:是春秋中后期出现的一种政治思想。最先萌芽于郑,创始人是邓析,第一个“铸刑书”的是子产(子产前期是礼家,后期转向了法家),继之是晋范宣子、赵鞅等的“铸刑鼎”。战国时期法家的重要代表是慎到,其代表作是《慎子》;后无名氏之《经法》亦属法家文献等。过去,理论界认为《经法》是道家著作,这是从哲学上着眼的,不确。
墨家:创始人是春秋末期的墨翟,其思想核心是“义”。过去,理论界有人认为墨子的思想核心是“兼爱”,根据不充分。
术家:创始人是申不害,其思想核心是术,其代表作是《申子》。过去,理论界认为申子属法家,不确。申子自己宣称其学术思想是“术”,秦汉人一直都说“申子之术”。
义家:创始人是韩非。韩非的“义”与墨子的“义”区别在哪里?最明显的一点,就是墨子的“义”包含经济利益,如《墨子·经上》说:“义者,利也。”韩非的“义”则完全排斥利。义家的代表作有《韩非子》、《公羊春秋》等。
『拾』 中国古代有哲学吗
中国哲学来是世界几大类型自的传统哲学之一。它致力于研究天人之间的关系和古今历史演变的规律,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自然观、历史观、人性论、认识论和方法论,特别重视哲学与伦理的联系。
中国哲学以本民族特有的理论思维形式表现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相互斗争、相互影响的过程,如此曲折地反映中国历史上的阶级斗争和生产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