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语义学、语法学、语言学三者有区别吗
语义学、语法学、语言学三者有区别。
一、语义学
1、语义学(Semantics),也作“语意学”,是一个涉及到语言学、逻辑学、计算机科学、自然语言处理、认知科学、心理学等诸多领域的一个术语。虽然各个学科之间对语义学的研究有一定的共同性,但是具体的研究方法和内容大相径庭。语义学的研究对象是自然语言的意义,这里的自然语言可以是词,短语(词组),句子,篇章等等不同级别的语言单位。但是各个领域里对语言的意义的研究目的不同:
2、语言学的语义学研究目的在于找出语义表达的规律性、内在解释、不同语言在语义表达方面的个性以及共性;
3、逻辑学的语义学是对一个逻辑系统的解释,着眼点在于真值条件,不直接涉及自然语言;
4、计算机科学相关的语义学研究在于机器对自然语言的理解;
5、认知科学对语义学的研究在于人脑对语言单位的意义的存储及理解的模式。
二、语言学
1、若从严格意义上的语言学研究来分类,在现代语言学的语义学中,可以分为结构主义的语义学研究和生成语言学的语义学研究。
2、结构主义语义学是从20世纪上半叶以美国为主的结构主义语言学发展而来的,研究的内容主要在于词汇的意义和结构,比如说义素分析,语义场,词义之间的结构关系等等。这样的语义学研究也可以称为词汇语义学,词和词之间的各种关系是词汇语义学研究的一个方面,例如同义词、反义词,同音词等,找出词语之间的细微差别。
3、生成语义学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流行于生成语言学内部的一个语义学分支,是介于早期的结构主义语言学和后来的形式语义学之间的一个理论阵营。生成语义学借鉴了结构语义学对义素的分析方法,比照生成音系学的音位区别特征理论,主张语言的最深层的结构是义素,通过句法变化和词汇化的各种手段而得到表层的句子形式。
4、形式语义学是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发展出来的一个理论阵营。最初的研究开始于蒙太古以数理逻辑方法对英语的研究,后来经过语言学家和哲学家的共同努力,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并且摒弃了蒙太古对生成语言学的句法学的忽视,强调语义解释和句法结构的统一,从而最终成为生成语言学的语义学分支。
三、语法学
1、语法学分词法和句法两个部分,词法的研究范围包括词类和各类词的构成、词形变化。句法的研究范围是短语、句子的结构规律和类型。
2、社会语法学(Sociogrammar)是当代语言学最前沿的分支学科之一。它以生成语言的社会程序作为研究对象,运用非理想化的内省方法,注重对自然语料进行社会化处理和结构化处理,以程序为本位,以解释为研究取向。
3、语法是生成语言的社会程序,遭受句(如“王冕七岁上死了父亲”)中的“遭受”类动词移位迫使“遭受”的主要相关成分成为句末信息焦点,生成程序是所有权原则。小称是一种借助形态而表小的语义特征,其形态标记主要有重叠、音变、词缀等三种,生成程序是突显原则。“老+X”构式的构义是增加共势量,生成程序是势参数设定。
B. 语义差别法的语义差别法的缺点
被试往往倾向于对自己的感情喜好作夸大的描述,并倾向于在中性段打×,因而会产生误差。但是,这种方法极为灵活,易于构思,便于使用和记分。因此,虽然历史较短,却已在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经营学、市场调查、宣传研究以及跨文化研究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C. 李克特量表和语义差异量表有什么区别
语义差别法:
由美国心理学家c.e.奥斯古德于1957年提出的一种心理学研究方法,又称sd法。奥斯古德等人认为,人类对概念或词汇具有颇为广泛的共同的感情意义,而不因文化和言语的差别有多大的变化。因此,对“智力高的和言语流利的研究对象”,直接询问一个概念的含义是有效的。
语义差别法由概念和若干量尺构成。这里的"概念",既包括词、句、段和文章那样的语言符号,也包括像图形,色彩、声音等有感情意义的知觉符号。这里的“量尺”,是用两个意义相反的形容词作为两极而构成的。
语义差别法的缺点
被试往往倾向于对自己的感情喜好作夸大的描述,并倾向于在中性段打×,因而会产生误差。但是,这种方法极为灵活,易于构思,便于使用和记分。因此,虽然历史较短,却已在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经营学、市场调查、宣传研究以及跨文化研究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李克特量表(likert
scale)
是属评分加总式量表最常用的一种,属同一构念的这些项目是用加总方式来计分,单独或个别项目是无意义的。它是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利克特于1932年在原有的总加量表基础上改进而成的。该量表由一组陈述组成,每一陈述有"非常同意"、"同意"、"不一定"、"不同意"、"非常不同意"五种回答,分别记为1,2,3,4,5,每个被调查者的态度总分就是他对各道题的回答所的分数的加总,这一总分可说明他的态度强弱或她在这一量表上的不同状态。
李克特量表的优点
(1)容易设计;
(2)使用范围比其他量表要广,可以用来测量其他一些量表所不能测量的某些多维度的复杂概念或态度。
(3)通常情况下,利克特量表比同样长度的量表具有更高的信度。
(4)利克特量表的五种答案形式使回答者能够很方便的标出自己的位置
李克特量表的缺点
相同的态度得分者具有十分不同的态度形态。因为利克特量表是一个项目总加的分代表一个人的赞成程度,它可大致上区分个体间谁的态度高,谁的低,但无法进一步描述他们的态度结构差异。
D. 语义分析法的介绍
语义分析法是运用语义区分量表来研究事物的意义的一种方法。它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奥斯古德和其同事所创立的。该方法以纸笔形式进行,要求被试在若干个七点等级的语义量表上对某一事物或概念(如汽车、邻居)进行评价,以了解该事物或概念在各被评维度上的意义和强度。等级序列的两个端点通常是意义相反的形容词,如诚实与不诚实、强与弱、重要与不重要。
E. 什么是语义分化法
语义差异量表又叫语义分化量表,这是美国心理学家(查尔斯·埃杰顿·奥斯古德(Charles Egerton Osgood)、萨奇、泰尼邦 Osgood,Suci,Tannenbaum,1957)发展的一种态度测量技术。20世纪50年代后发展起来。是一次性集中测量被测者所理解的某个单词或概念含义的测量手段。针对这样的词或概念设计出一系列双向形容词量表,请被测者根据对词或概念的感受、理解,在量表上选定相应的位置。
在社会学、社会心理学和心理学研究中,语义差异量表被广泛用于文化的比较研究,个人及群体间差异的比较研究,以及人们对周围环境或事物的态度、看法的研究等等。语义差异量表以形容词的正反意义为基础,标准的语义差异量表包含一系列形容词和它们的反义词,在每一个形容词和反义词之间有约7-11个区间,我们对观念、事物或人的感觉可以通过我们所选择的两个相反形容词之间的区间反映出来它要求人们记下对性质完全相反的不同词汇的反应强度。
首先列举几组反义词如有趣与无趣,复杂与简单,和谐与噪杂,传统与现代等等。然后让人们填写下面的的表格。从被试者的选择上我们可以十分清楚的看出他对这种音乐的评价。
语义分化技术可以用数值的形式评分,也就是把各个尺度集合为一个分数,且以表明回答者总体的态度强度。语义分化的构建对教师而言是容易的,但它提供的关于学生的态度的信息却是非常有意义的。
语意差别量表的主要优点是可以清楚一有效地描绘形象。如果同时测量几个对象的形象。还可以将整个形象轮廓进行比较。
由于功能的多样性,语意差别量表被广泛地用于市场研究,用于比较不同品牌商品,产商的形象,以及帮助制定广告等战略、促销战略和新产品开发计划。
语意差别量表的使用方法
1.确定每一片断的维度供受访者判断。
2.界定两个相反的术语代表每一维度的两极。(为防止回答偏差,最好将彼此有关系的项目位置加以变化。)
3.作出语意差异的计分表。
可以对语意差别量表中的不同项目根据受访者的回答进行打分,可采用的值,也可采用的数值。结果数据可用来分析不同测量对象、不同受访者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还可将各项目的得分加总,用以比较不同测量对象整体形象的偏好等级。
F. 语义分析的三种方法是语义指向、语义特征、语义成分,这三种分析方法有什么不同
语义指向实例:
砍光了
砍累了
砍钝了
砍快了
砍疼了
砍坏了
从格式上看,以上各例都是“动+形+了”述补结构。但是,其补语成分的语义所指细分析起来会发现它们各不相同。请看:
砍光了[补语“光”在语义上指向“砍”的受事,如“树砍光了”。]
砍累了[补语“累”在语义上指向“砍”的施事,如“我砍累了”。]
砍钝了[补语“钝”在语义上指向“砍”的工具,如“这把刀砍钝了”。]
砍快了[补语“快”在语义上指向“砍”这一动作本身,如“你砍快了,得慢点儿砍”。]
砍疼了[补语“疼”在语义上有时可指向“砍”的受事,如“把他的脚砍疼了”;有时可指向“砍”的施事的隶属部分,如“砍了一下午,我的胳膊都砍疼了”。因此这是一个有歧义的结构。]
砍坏了[补语“坏”在语义上有时可指向“砍”的受事,如“别把桌子砍坏了”;有时可指向“砍”的工具,如“他那把刀砍坏了”。因此这也是一个有歧义的结构。]
以上所说的区别,就是补语语义指向的不同,即补语在语义上指向哪儿各不相同。可见所谓语义指向就是指句中某一成分在语义上跟哪个成分直接相关。通过分析句中某一成分的语义指向来揭示、说明、解释某一语法现象,这种分析手段就称为语义指向分析法。
语义指向分析面面观
不是所有的句法成分都有必要去考察它的语义指向,如“吃苹果”,就没有必要去考察“苹果”的语义指向。根据语法研究的需要,有下列三种句法成分的语义指向值得考察:(一)补语,如上面所举的例子。(二)修饰语,特别是状语,例如:
(1)他早早地炸了盘花生米。
(2)他喜滋滋地炸了盘花生米。
(3)他脆脆地炸了盘花生米。
这三句话,就格式上看完全相同,所差只在作状语的词不同:例(1)用“早早地”,例(2)用“喜滋滋地”,例(3)用“脆脆地”。然而其语义指向各不相同:例(1)“早早地”在语义上指向谓语动词“炸”,例(2)“喜滋滋地”在语义上指向“炸”的施事“他”,例(3)“脆脆地”在语义上指向“炸”的受事“花生米”。(三)谓语,例如:
(4)他很好。
(5)昨天还很好,今天他怎么就病倒了?
例(4)谓语“很好”在语义上指向“他”;例(5)这一复句里的前一分句“昨天还很好”虽是个主谓结构,但谓语中心“很好”并不指向作主语的“昨天”,而指向其主体“他”。“他”在“很好”所在的分句里没有出现。
以上三种句法成分虽不相同,但有共同点,那就是都是“说明成分”——补语是补充性说明成分,状语是修饰性说明成分,谓语是陈述性说明成分。
语义指向是指句法成分的语义指向,但是有些词,如副词,它只能作状语,因此有时我们也可以径直说“副词的语义指向”(意即副词作状语时的语义指向)。
对于句法成分的语义指向可从以下诸方面去考察:
一、是指前还是指后,即是指向它前面的成分,还是指向它后面的成分?例如:
(1)张三和李四都只吃了一片面包。
例(1)里的“都”和“只”都是副词,都是作状语,但是,“都”指前,即“都”在语义上指向它前面的成分“张三和李四”,而“只”则指后,即“只”在语义上指向它后面的成分“一片面包”。
二、是指向句内成分还是指向句外成分?某个句法成分在语义上通常指向句内某个成分,例如:
(2)他把饼干吃光了。
例(2)谓语中心“吃”在语义上指向其施事“他”,补语“光”在语义上指向“吃”的受事“饼干”,所指都在句内。有时所指也可在句外。例如:
(3)剩下的肉随随便便地炒了盘木须肉。
例(3)状语“随随便便地”在语义上是指向“炒”的施事,而这个施事没有在句中出现。
三、是指向名词性成分,还是指向谓词性成分,还是指向数量成分?请看实例:
(4)我只看看。
(5)我没吃什么,只吃了个苹果。
(6)苹果我只吃了三个。
副词“只”在例(4)、(5)、(6)中都是作状语,但语义指向有区别:在例(4)里指向动词“看看”,在例(5)里指向名词“苹果”,在例(6)里指向数量成分“三个”。“只”的语义指向会受语境的影响而所指不同,例如:
(7)我没干什么,只玩儿电子游戏了。
(8)我没吃什么,只吃了一个面包。
(9)面包我吃得不多,只吃了一个面包。
例(7)“只”在语义上指向述宾结构“玩儿电子游戏”,由于“只”在这里指向谓词性成分,所以如果将名词性宾语“电子游戏”删去,说成(10):
(10)我没干什么,只玩儿了。
句子仍然成立,不影响基本意思的表达。例(8)“只”在语义上指向名词“面包”,只因为这样,允许将数词“一”删去,说成(11):
(11)我没吃什么,只吃了个面包。
甚至,在一定的语境下,动词性成分“吃了”都可以删去,说成(12):
(12)我没吃什么,只面包而已。
例(9)“只”在语义上指向数量成分,所以句中的数量成分“一个”不能删去,而可以删去名词“面包”,说成(13):
(13)面包我吃得不多,只吃了一个。
甚至,可以将动词性成分“吃了”删去,说成(14):
(14)面包我吃得不多,只一个。
四、如果是指向名词性成分,那么它是指向主要动词的施事,还是受事,还是工具,还是处所,还是别的什么?例如:
(15)这个坑儿挖浅了。
(16)我挖累了。
例(15)、(16)里的补语“浅”“累”都只能指向它前面的成分,也都只能指向名词性成分“坑儿”“我”,但二者又有区别,“浅”指向“挖”的受事(严格说“坑儿”是“挖”的结果,但也可看作广义的受事),而“累”则指向“挖”的施事。
G. 什么是语义差异法
语义差异量表又叫语义分化量表,这是美国心理学家(查尔斯·埃杰顿·奥斯古德(Charles Egerton Osgood)、萨奇、泰尼邦 Osgood,Suci,Tannenbaum,1957)发展的一种态度测量技术。20世纪50年代后发展起来。是一次性集中测量被测者所理解的某个单词或概念含义的测量手段。针对这样的词或概念设计出一系列双向形容词量表,请被测者根据对词或概念的感受、理解,在量表上选定相应的位置。 语义差异量表简介 语义差异量表又叫 语义分化量表 ,这是美国心理学家(查尔斯·埃杰顿·奥斯古德(Charles Egerton Osgood)、萨奇、泰尼邦 Osgood,Suci,Tannenbaum,1957)发展的一种态度测量技术。20世纪50年代后发展起来。是一次性集中测量被测者所理解的某个单词或概念含义的测量手段。针对这样的词或概念设计出一系列双向形容词量表,请被测者根据对词或概念的感受、理解,在量表上选定相应的位置。 在社会学、社会心理学和心理学研究中,语义差异量表被广泛用于文化的比较研究,个人及群体间差异的比较研究,以及人们对周围环境或事物的态度、看法的研究等等。语义差异量表以形容词的正反意义为基础,标准的语义差异量表包含一系列形容词和它们的反义词,在每一个形容词和反义词之间有约7-11个区间,我们对观念、事物或人的感觉可以通过我们所选择的两个相反形容词之间的区间反映出来它要求人们记下对性质完全相反的不同词汇的反应强度。 首先列举几组反义词如有趣与无趣,复杂与简单,和谐与噪杂,传统与现代等等。然后让人们填写下面的的表格。从被试者的选择上我们可以十分清楚的看出他对这种音乐的评价。 语义分化技术可以用数值的形式评分,也就是把各个尺度集合为一个分数,且以表明回答者总体的态度强度。语义分化的构建对教师而言是容易的,但它提供的关于学生的态度的信息却是非常有意义的。 语意差别量表的主要优点是可以清楚一有效地描绘形象。如果同时测量几个对象的形象。还可以将整个形象轮廓进行比较。 由于功能的多样性,语意差别量表被广泛地用于市场研究,用于比较不同品牌商品,产商的形象,以及帮助制定广告等战略、促销战略和新产品开发计划。 语意差别量表的使用方法 1.确定每一片断的维度供受访者判断。 2.界定两个相反的术语代表每一维度的两极。(为防止回答偏差,最好将彼此有关系的项目位置加以变化。) 3.作出语意差异的计分表。 可以对语意差别量表中的不同项目根据受访者的回答进行打分,可采用的值,也可采用的数值。结果数据可用来分析不同测量对象、不同受访者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还可将各项目的得分加总,用以比较不同测量对象整体形象的偏好等级。
H. 心理学中的语义评定任务是什么意思
语义可以简单地看作是数据所对应的现实世界中的事物所代表的概念的含义,以及这些含义之间的关系,是数据在某个领域上的解释和逻辑表示。
I. 语义差别法和李科特量表有什么区别
语义差别法:
由美国心理学家C.E.奥斯古德于1957年提出的一种心理学研究方法,又称SD法。奥斯古德等人认为,人类对概念或词汇具有颇为广泛的共同的感情意义,而不因文化和言语的差别有多大的变化。因此,对“智力高的和言语流利的研究对象”,直接询问一个概念的含义是有效的。 语义差别法由概念和若干量尺构成。这里的"概念",既包括词、句、段和文章那样的语言符号,也包括像图形,色彩、声音等有感情意义的知觉符号。这里的“量尺”,是用两个意义相反的形容词作为两极而构成的。
语义差别法的缺点
被试往往倾向于对自己的感情喜好作夸大的描述,并倾向于在中性段打×,因而会产生误差。但是,这种方法极为灵活,易于构思,便于使用和记分。因此,虽然历史较短,却已在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经营学、市场调查、宣传研究以及跨文化研究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李克特量表(Likert scale)
是属评分加总式量表最常用的一种,属同一构念的这些项目是用加总方式来计分,单独或个别项目是无意义的。它是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利克特于1932年在原有的总加量表基础上改进而成的。该量表由一组陈述组成,每一陈述有"非常同意"、"同意"、"不一定"、"不同意"、"非常不同意"五种回答,分别记为1,2,3,4,5,每个被调查者的态度总分就是他对各道题的回答所的分数的加总,这一总分可说明他的态度强弱或她在这一量表上的不同状态。
李克特量表的优点
(1)容易设计;
(2)使用范围比其他量表要广,可以用来测量其他一些量表所不能测量的某些多维度的复杂概念或态度。
(3)通常情况下,利克特量表比同样长度的量表具有更高的信度。
(4)利克特量表的五种答案形式使回答者能够很方便的标出自己的位置
李克特量表的缺点
相同的态度得分者具有十分不同的态度形态。因为利克特量表是一个项目总加的分代表一个人的赞成程度,它可大致上区分个体间谁的态度高,谁的低,但无法进一步描述他们的态度结构差异。
J. 语义差别法的概述
由美国心理学家C.E.奥斯古德于1957年提出的一种心理学研究方法,又称SD法。奥斯古德等人认为,人类对概念或词汇具有颇为广泛的共同的感情意义,而不因文化和言语的差别有多大的变化。因此,对“智力高的和言语流利的研究对象”,直接询问一个概念的含义是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