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西哲学为什么会有如此巨大的差异
哲学是属于社会意识的范畴,是上层建筑。中西哲学的差异,取决中西方面不同的社会存在。不同的经济基础和生产力水平,当然还受到不同的地理环境因素的影响。
Ⅱ 澄清中西哲学比较中的几点误解
一、关于哲学是否起源于古希腊的问题
误解一:以西方哲学为“原生物”,认为哲学起源于古希腊,原本属于西洋学术;中国本无“哲学”,中国哲学学科的建构只是“依傍”西方哲学的产物。对于这一误解,有必要从以下三方面加以廓清。
首先,认为哲学起源于古希腊的观点不合乎历史事实。西方自古就有哲学究竟起源于何处的争论。在希罗多德笔下,希腊人是以东方人为师的。而亚里士多德虽然对东方人的创造有所肯定,但认为只有希腊人是自由的,东方人天生就是奴隶,因此,“哲学作为唯一的自由学术”也就不是天生就是奴隶的民族所能拥有。但亚里士多德的这一观点受到了质疑。
其次,从观念史起源看“哲学始于希腊”与“人类始于希腊”的合一。第欧根尼·拉尔修在《名哲言行录》中正式提出了“哲学从希腊开始”的观念,在他看来,哲学在希腊的起源才意味着人类的起源。但《名哲言行录》中保存的一些史料,却足以说明希腊人的“哲学的突破”其实是在古代东方哲学的影响下实现的。从黑格尔到海德格尔、再到德里达等人,虽然未必都像拉尔修那样把希腊哲学说成是人类的开始,但实际上都继承了他的观点。
最后,从哲学发生的人性论根源以及哲学的多元发生看哲学为中国固有之学。哲学在古埃及、波斯和印度的起源远比希腊要早,这不是某些西方学者说这些民族的哲学还处于宗教之中所能抹杀的。至于中国哲学、印度哲学与希腊哲学不约而同地在公元前6世纪前后的东西方文明世界各书精彩的奇观,都无不肯定哲学在世界历史上多元发生的事实。王国维认为“哲学为中国固有之学”不仅是一个客观事实,而且有其来自普遍人性和人的本质的深层依据。
二、关于“形而上学”的译名问题
误解二:认为“形而上学”的译名是误译,中国传统哲学不存在“是论”的特征,“存在”不是中国哲学的研究对象。对于这一误解,亦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加以廓清。
首先,从metaphysics的本义来看。中国哲学关于“形而下”与“形而上”的区分合乎亚里士多德关于《物理学》与《物理学之后》的区分。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明确指出,探寻原始原因和本原的内容属于第一哲学。中国哲学的“道”完全合乎这一条件,“道”既是原始原因,也是原始本体。中国哲学的形而上学亦以“存在”为研究对象。
Ⅲ 中西哲学存在哪些重要差异与共同点
哲学的本质都是阐述本体,探寻存在的本质和意义.所有无论东方还是西方还是世界各种哲学都是这样,这是共同点.
不同点,西方哲学更重逻辑推理,而推理到最高层,进入上帝的范畴,上帝无所不能,无所不在创造一切,上帝控制一切.上帝成为静止的主神,所有运动都归结于静止.导致西方哲学进入有神论,宗教化.
中国哲学更重本质研究,每样事物都有“道”存在,“道”在不断运动变化中,只有在不断变化中寻求规律,进入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天人合一境界.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的,而且在不断变化中.
Ⅳ 在问题意识,思维方式,言说方式中西哲学有什么不同
对比中西方思维方式在理性与悟性,客体与主体,直线与曲线三个层次上的差异,
结合英语教学实践,探讨了在句子水平上英汉表达方式的一些差异。
目的在于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英汉两种语言的特点和规律,使英汉翻译教学更加有效。
Ⅳ 1、根据你自己对哲学的理解,你认为,中西哲学之间有根本性的差异吗为什么 • 2、如何理解苏格拉
中西哲学的差异有神与无神,也就是自然的“道”与人信念的“上帝”,实践证明“道”可以用,而“上帝”只可信不可用。苏格拉底信“上帝”就脱离了客观实际的“道”——普遍规律。
Ⅵ 中西方哲学精神的比较
中西方哲学精神的比较中西方是两个不同的国家也是服。也是一个不同的世界。对于哲学精神是不一样的,有着不同的精神。
Ⅶ 西方哲学名言特征
1. 苏格拉底,从不著书立说,推崇无拘无束的辩论或讨论。比较出名的一句是,他被法庭判死刑后安详地说死别的时辰已经到了,我们各走各的路吧我去死,你们去活。哪一个更好,唯有神才知道了。 苏格拉底
2. 群众永远生活在无知的洞穴之中。 柏拉图
3. 凡是活着的就应当活下去。 费尔巴哈
4. 假如进化的历史重来一遍,人的出现概率是零。 古德尔
5. 客观世界只是精神原始的,还没有意识的诗篇。 谢林
6. 凡夫俗子只关心如何去打发时间,而略具才华的人却考虑如何应用时间。 叔本华
7. 我们喜欢别人的敬重并非因为敬重本身,而是因为人们的敬重所带给我们的好处。 爱尔维修
8. 人类的生命,并不能以时间长短来衡量,心中充满爱时,刹那即永恒。 尼采
9. 真理是时间的产物,而不是权威的产物。 培根
10. 权利的相互转让就是人们所谓的契约。 霍布斯
11. 给我物质,我就用它造出一个宇宙来。 康德
12. 一切确定的皆否定。 斯宾诺莎
13. 知识归根结底由经验而来。 洛克
14. 没有物体,只有运动。 伯格森
15. 一开始,问题就是要把纯粹而缄默的体验带入到其意义的纯粹表达之中。 胡塞尔
16. 物体的意义是通过它被己身看到的方向而确定的。 梅罗.庞蒂
17. 我不能给自己或是别人提供那种日常生活中的普通的快乐。这种快乐对我来说毫无意义,我也不能围绕它来安排自己的生活。 福柯
18. 科学性的语言游戏希望使其说法成为真理,但却没有能力凭自己的力量,将其提出的道理合法化。 利奥塔
19. 任何一种哲学思想只要是它能够自圆其说,它就具有某种真正的知识。 罗素
20. 在任何事物中,美和善二者的本质特征都是相符的,因为它们正是建立在同一形式的基础上,所以善被我们颂扬为美。 托马斯.阿奎那
21. 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正像真理是思想的首要价值一样。 罗尔斯
22. 那隐藏着的宇宙本质自身并没有力量足以抗拒求知的勇气。对于勇毅的求知者,它只能揭开它的秘密,将它的财富和奥妙公开给他,让他享受。 黑格尔
23. 能被理解的存在就是语言。 伽达默尔
24. 本文之外,别无它物。 德里达
25. 存在就是统摄。 雅斯贝尔斯
26. 惊奇是哲学家的感觉,哲学开始于惊奇。 柏拉图
27.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老子
28.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 莱布尼茨
29. 知识是为了预见,预见是为了权力。 孔德
30. 如果我们过于爽快地承认失败,就可能使自己发觉不了我们非常接近于正确。 卡尔.波普尔
31. 目的总是为手段辩护。 马基雅维利
32. 人有自由意志,成人成兽全靠自己。 卢克莱修
33. 人生的本质在于运动,安谧宁静就是死亡。 帕斯卡
34. 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因为无论是这条河还是这个人都已经不同。 赫拉克利特
35. 不能制约自己的人,不能称之为自由的人。毕达哥拉斯
36. 认识错误是拯救自己的第一步。 伊壁鸠鲁
37. 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者如何存在的尺度,也是非存在者的尺度。 普罗泰戈拉
38. 万物所由之而生的东西,万物消灭后复归于它。 阿那克西曼德
39. 存在就是被感知。 贝克莱
40. 习惯就是人生的最大指导。 休谟
41. 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而不在枷锁之中。自以为是其他一切的主人,反而比其他一切更是奴隶。 卢梭
42. 人在生存每一瞬间,都是在必然性掌握之中的被动工具。 霍尔巴赫
43. 作为瞬间,它当然是短暂的然而,它却是决定性的,是充满永恒的。 克尔凯郭尔
44. 我象村里最年轻的人一样年轻,象村里最年迈的人一样年迈。 泰戈尔
45. 痛苦就是被迫离开原地。 康德
46. 存在着两种不同类型的无知,粗浅的无知存在于知识之前,博学的无知存在于知识之后。 蒙田
47. 谁占有法律语言谁就占有相关的资源和利益。 布迪厄
48. 在这个世界上,平等地待人和试图使他们平等这两者之间的差别总是存在。前者是一个自由社会的前提条件,而后者则像托克维尔描述的那样,意味着一种新的奴役方式。 哈耶克
49. 放纵自己的欲望是最大的祸害;谈论别人的隐私是最大的罪恶;不知自己过失是最大的病痛。 亚里士多德
50. 思就是在的思,思是在的,因为思由在发生,属于在。同时,思是在的,因为思属于在,听从在。 海德格尔
51. 思最恒久之物是道路。 海德格尔
52. 人充满劳绩,但还诗意地安居于大地之上。 荷尔德林
53. 世界是事实的总和,而非事物的总和。 维特根斯坦
54. 人的意识屈从于物化结构。 卢卡奇
55.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马克思
56. 科学家在思想中给予我们以秩序;道德在行动中给予我们以秩序;艺术才在对可见、可触、可听的外观的把握中给予我们以秩序。 卡西尔
57. 人生在世,不过是过路的旅客。 托马斯.阿奎那
58. 我不同意你所说的'每一个字,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力。 伏尔泰
59. 人的本性就是追求个人利益。 亚当斯密
60. 人人生而自由平等。 卢梭
61. 幸福不过是欲望的暂时停止。 叔本华
62. 人最容易忘记的是自己。 克尔凯戈尔
63. 只有那些从不仰望星空的人,才不会跌入坑中。 泰勒斯
64. 存在就是合理,合理的也都要存在。 黑格尔
65. 人性一个最特别的弱点就是:在意别人如何看待自己。 叔本华
66. 把精神说清楚是一个巨大的诱惑。 维特根斯坦
67. 人们惧怕自由和责任,所以人们宁愿藏身在自铸的樊笼中。 弗兰茨.卡夫卡
68. 我手中的灯笼,使眼前黑暗的路途与我为敌。 泰戈尔
69. 思想不是你要它来它便来,而是由它自己决定它的来去。 叔本华
70. 我除了知道我的无知这个事实外一无所知。 苏格拉底
71. 水是万物之本源,万物终归于水。 泰勒斯
72. 使一切非理性的东西服从于自己,自由地按照自己固有的规律去驾驭一切非理性的东西,这就是人的最终目的。 费希特
73. 凡是现实(存在)的就是合理的,凡是合理(存在)的就是现实的。 黑格尔
74. 万物的和平在于秩序的平衡,秩序就是把平等和不平等的事物安排在各自适当的位置上。 奥古斯丁
西方哲学的经典名言
Ⅷ 中西哲学天人关系观的区别
西方文明也主张博爱,但他们推行的是竞争法与斗争论。在人的社会活动中采取不惜一切手段,把别人击倒,取而代之,进而消灭之,使自己成为行业垄断者,天下霸主这种竞争法原自于而是以海盗式的侵略、掠夺行为;斗争是他们在抢劫中所形成的天性。“天人合一”以农为本的经济发展历史进程中形成的。农业文明的发展,离不开天时、地利、人和。要实观人类社会的和平相处,和谐发展,而每一个人要有“兼爱、兼利” 的思想。树立利他人之事则为,害人、损人之事则止的行为准则。抛弃那些“竞争论”、“ 斗争说”,才会达到天人合一的境地。
而中国文化中的天人关系是史前的“天人合一” 合于天;老庄的“天人合一” 在于自然,“无为而治”、“ 大道自然”;孔孟的天人合一” 合于“仁”;墨子的“天人合一” 在于“兼爱、兼利”。但无论怎么界定,都是一种道德性的约束。 “天人合一” 就是人的主观认识要适应“生生而易”的客观世界。“天人合一” 是主观认识与客观世界的统一。这种合一就是与人合于德,与万物合于生,与日月合于明,与天地合于自然。
Ⅸ 中西哲学的差异
中国的哲学联想丰富,不确定性强,很容易形成不可知论。西方的哲学较为逻辑,对现实指导性强,对发展有实际意义。
Ⅹ 中西哲学的共同追求
在人类通向现代文明的漫长道路上,中西哲学是在相对隔离的特定环境下发展起来的。不同的历史、不同的国度、不同的文化以及不同的民族心理,导致中西哲学大相径庭、大异其趣。因此,对中西哲学的差异进行认真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加准确地了解中西哲学的特点,把握当代哲学前进的道路和方向。
一、 求善与求真——中西哲学的不同对象和目标
从研究对象和追求目标来看,中西哲学有着明显的差异,其中一个把社会政治伦理道德作为其研究对象,追求人间的至善至美;另一个则把自然界作为其主要对象,追求表象世界之后的本体,力图达到对自然界至真完满的解答。
中国古代哲学突出了对社会政治和伦理的研究,人际关系以及人的社会价值成为哲学研究的主要内容,这就使得其政治伦理哲学十分丰富,形成了一整套忠孝仁义等道德规范,并进而从哲学的高度把人性与天命紧密地结合起来,形成了以道德为中心的天人合一论。
当中国进入文明社会以后,仍存在许多氏族制的残余,统治者利用氏族血缘观念和亲情关系进一步发展了宗法制,使之成为稳定社会的重要因素。由此,中国哲学必然以孝悌的伦理关系为依托,在谈天说地论人的过程中,始终带有浓重的伦理气息。无论是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1的说教,道家的“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2的道德伦理思想,还是汉代董仲舒的“天生五谷以养人”,认为天有善善恶恶之心的思想,以及宋代程朱关于“天命之性”、“气质之性”的天理人欲之辩,都具有将自然和社会伦理化的特点。更为突出的是,以“三纲”(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人生哲学的儒家修养论和认识论,则完全是以对道德的自我追求和完善为宗旨的。同时,从道家所追求的不为物役、不为境界、绝圣弃智、洁身自好的超脱境界来看,实际上也恰恰反映出他们对自由人格的追求,表达了对实现个体价值和对至善目标的追求。法家虽以“人皆以计算之心以相待”3被后人评为“非道德主义”,但在中国历史上束缚人们达到两千多年的“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却源于大法家韩非,它们与“五常”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中国封建社会伦理精神的核心。
中国古代哲学是在传统宗法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天、地、人为“三才”,以立德、立言、立功为不朽之事业的独特的社会政治道德哲学。在其发展过程中,中国古代哲学家们不断地给西周以前的“天命论”注入越来越多的人事与道德的内容,慢慢地使神学天命观变成了道德天命论,从而使整个中国哲学把注意力集中到社会政治和人文伦理,形成了重政治、重伦理、重人情、重现实的哲学传统,而这一切,实际上都是以“人”为中心展开的,其目的在于追求人类社会行为的至善,从而使现实社会得以长治久安。
与中国哲学追求人间至善的出发点和归宿不同,西方哲学则把主要注意力集中于对自然的探索,沉醉于对自然发展原因以及发展规律的研究。从古希腊哲学的发展来看,无论是早期那种把“水”、“气”、“火”等说成是世界本原的不同观点,还是中后期的“原子论”、“理念论”、“实体论”,都是古希腊哲学家对世界追根求源的答案。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以布鲁诺为代表的自然哲学家,从唯物主义的思想出发,在不否定上帝存在的基础上以泛神论为武器力图为自然争得一席之地。自然即神,神即自然,这是文艺复兴时期的哲学家们对自然界最好的解说。随着历史的推进,在欧洲又出现了以纯粹“理性”和以实验为手段探索自然奥秘的唯理论和经验论的对立,但无论是培根,还是笛卡尔,其哲学的最终目的无非是从认识论的角度探讨人类对自然的认识能力。到了18世纪法国的唯物主义思想家那里,世界的本质、自然奥秘的课题又重新摆在哲学家面前,以霍尔巴赫为代表的法国唯物主义者从本体论的角度对自然界的本质作了唯物主义的回答。
可见,整个西方哲学的发展,在知识结构、思维兴趣及其研究对象上,都注重于自然本质揭示。他们对事物的内在构成、形成原因、发展方向和转化可能都进行了有益的探讨,力求达到对世界、对自然至真的认识,从而形成了系统哲学理论,形成了不同于中国哲学的独特的研究对象。
总之,在哲学的研究对象和追求目标方面,中西哲学迥然不同,一个重社会、重人事,另一个重自然、重物质;一个重在对人类社会道德伦理的探索,另一个则重于对物质世界的本质、内在结构和发展规律的研究。这样,社会政治伦理就成为中国哲学产生、发展和演变的中心线索,哲学家力图通过道德伦理的规定达到人世间至善的目标;而探索自然的发展变化规律则成为西方哲学家们所倾心的问题,成为西方哲学发展的主线。与中国哲学不同,西方哲学家们企图通过对自然本质的揭示达到对世界对宇宙的真理性认识。因此,“求善”与“求真”构成了中西哲学追求目标的重要差异。
二、 体验和思辩——中西哲学的不同思维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