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哲学上人存在和死亡的意义是什么
西方哲学得出的结论是:存在是最后的事件.意思就是,死亡与存在是可以等观的.
我有时候会浅笑,为什么西方哲人一定要"漫溢"出死亡的意义来呢?
相比,中国的哲人智慧得多,豁达得多.比如孔子,学生问他死是怎么回事,他答:生都不知道,那里就知道死的事情.是的,人应该花精力管好自己的人生,去建设去创造.至于死,留待上帝去操心好了. 生是参与存在,死亡是退出存在。生是众人的,死亡是个人的。你有权选择死亡无权选择再生,如果你不选择死亡你可以选择永生,如老子佛陀……或者爱因斯坦弗洛伊德……再或者你自己!
海德格尔说只有死亡是真正属于自己的
然而 死亡对于自己而言也许只是虚无
死了 世界就消失了
死亡无法带走死亡自身的意义
死亡的意义留在了人间,留在了与逝者相关的所有人和物之上
你的爱人会为了你的死亡而感到痛苦
你生前所拥有的东西都成为遗物
死者已逝 死亡的意义依然在世界上游荡 就像幽灵或鬼魅
它是自身演化的 成为各式各样的死亡
可以是英雄之死 重如泰山
可以是无谓之死 轻如鸿毛
继而死亡的意义追溯到你的生 儿时的牙牙学语都可以是天才的雏鸣
或者 童年时的一次伤害 都被赋予是决定他成为杀人犯的因素的意义
在这个意义上 死规定了生 虚无决定了存在 我们是向死而生的
⑵ 死亡哲学究竟是什么
死亡哲学是哲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有意思的是,世界上所有的宗教都是利用人们对死亡的恐惧心理而得到广泛传播的。三大宗教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有“地狱”、炼狱、因果报应等说法,这是典型的通过“死”来控制“生”,无论信教与否,人们多多少少都受此限制。
但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则根本不承认死亡,他说:“最可怕的恶是死,但死却与我们毫无关系,因为我们活着的时候,死亡还不存在;当死亡来到的时候,我们又已经不存在了。”
死亡哲学运动和发展的第三个重要特征在于从总体上看它是一个从肯定到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的过程,一种螺旋式的前进上升运动。
⑶ 《哲学-死亡》灵魂存在观点是什么
关于灵魂,心灵感应,轮回等等现象的解释,需要等到物理科学方面有了重大突破才能解释,那又是人类史上的革命
我个人观点,这样现象与暗物质的性质有关。暗物质占了宇宙绝大部分的质量,充满所有空间,可我们对他们的性质的认识少的可怜。
还有应该会是量子物理的重大突破,和弦理论的突破。量子隐态传输可以直接把物品传到异地,我国已近可以做到夸几公里的传输,那为什么人的意识不可以远距离传输。弦理论在重新构建我们的宇宙模型,如果成立,我们生活在一个十一维空间里,在这个在这个十一维空间,我们究竟能干什么?瞎想无限。
还得等个二十年。上帝粒子找到了,其他的也不远了。
哲学上对死亡的解释,应该从辩证法角度解释。只要是发展的事物必定会一次次的自我否定,而每一次自我否定都是一次自我超越。人生必定会走向巅峰,继而衰败,那么死亡就是另一个超越的开始。就是说,没有死亡,也就不可能实现自我超越了。如果是一个落魄的人生,永远没有翻身,岂不是太可怜了。这里没有轮回的意思。
其他角度都可以解释,看你出发点是什么了。现代哲学,仍然建立在现代科学上,具有局限性。
⑷ 关于死亡的哲学有哪些
死亡哲学
折叠古希腊
罗马奴隶制时代的死亡哲学既是古希腊罗马奴隶制社会的产物,也是西方人从原始社会就开始了的对死问题艰苦思考、上下求索的必然结果。同样,中世纪封建社会的死亡哲学,既是中世纪封建社会的产物,也是古希腊罗马死亡哲学逻辑发展的必然结果。众所周知,古希腊罗马时代的死亡哲学在其发展过程中其哲学重心经历了一个由自然哲学到道德哲学再到宗教哲学的逻辑演进过程,既然如此,从古希腊罗马时代的死亡哲学过渡到中世纪封建社会的宗教神学化的死亡哲学,也就顺理成章了。如上所述,中世纪封建社会的死亡哲学的基本逻辑程式是"若不能死,就不能生",然而我们在古罗马时期的哲学家塞涅卡那里不是就听到了"只有在死的条件下我们才能够生"的告诫吗?恩格斯曾经很有理由地把塞涅卡称做"基督宗教教义"的"叔父"(摘自《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12),我们不是同样也很有理由把塞涅卡的死亡哲学看做中世纪死亡哲学的先声吗?
折叠中世纪
至于从中世纪封建社会的死亡哲学到近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死亡哲学,其间更明显地有文艺复兴时期的死亡哲学以为桥梁。如果没有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死亡哲学对中世纪死亡哲学的旗帜鲜明的批判,没有他们面对基督宗教教会淫威发出的阵阵呐喊--"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人文主义之父彼脱拉克语),没有他们历经三个世纪之久的艰苦卓绝的理论准备,一个视人的今世生存为第一要事、置神的存在和死亡生活于不顾的近代死亡哲学的产生显然是不可能的。
折叠主要理论
从西方近代死亡哲学到西方现代死亡哲学其间之有一理论过渡,也是显而易见的。这就是从康德到费尔巴哈的德国古典死亡哲学,尤其是作为德国古典死亡哲学最后环节的费尔巴哈的死亡哲学。因为正是费尔巴哈明快地提出了"神是人的本质的异化"的观点,打出了"从人本学观点论不死"的旗帜,不仅对近代人对中世纪宗教神学世界观的清算作了理论总结,把西方近代人反对中世纪神学世界观的斗争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同时又为西方现代人直面死亡,尤其为西方现代人本主义的死亡观作了必要的铺垫。
西方死亡哲学的发展从总体上看是一前进上升运动
西方死亡哲学运动和发展的第三个重要特征在于从总体上看它是一个从肯定到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的过程,一种螺旋式的前进上升运动。
折叠发展
譬如,西方死亡哲学从中世纪到现代的发展就是一个圆圈。中世纪的死亡哲学强调死亡的意义,断言"若不能死,便不能生",近代死亡哲学则反其道而行之,强调生存的意义和价值,视自存原则或自保原则为哲学的第一原则,对死亡采取漠视和回避态度,这显然是对中世纪死亡哲学的一个否定;现代西方死亡哲学批判了近代死亡哲学家对死亡采取的漠视和回避态度,斥之为"自我"的失落或"沉沦",重新强调死亡的意义,把死亡看做人生"最本己的可能性",这无疑是对近代死亡哲学的一个否定,而对于中世纪死亡哲学来说,则是一个"否定之否定"。
不仅如此,整部西方死亡哲学史,从古代奴隶制时代的到中世纪封建时代的和近代资本主义的再到现代的,也可以看做是一个"圆圈",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古希腊罗马奴隶制时代的死亡哲学,从赫拉克利特和毕达哥拉斯到伊壁鸠鲁和塞涅卡,尽管学派林立,内容纷繁,但从总体上讲,这个时期的死亡哲学始终内蕴着一个相对平衡、相对稳定的"生-死"、"有-无"的张力结构。也就是说,它们对生与死的辩证关系有一种朴素的理解,既重死,又重生,把死亡问题看做陶冶道德情操、规范人生轨迹的手段,因而对死亡哲学的基本对子"生-死"或"有-无"可谓保持了一种较为健全、中道和公允的立场。然而,此后两个阶段的死亡哲学即中世纪的和近代的死亡哲学却对死亡哲学的基本对子"生-死"或"有-无"持一种相对偏颇的立场,它们"各引一端,崇其所善",无形中破坏了古代死亡哲学中"生-死"、"有-无"的张力结构,把潜存于西方古代死亡哲学的原本保持着相对平衡的两个基本环节--死与生或无与有分别片面地向前发展了。这种发展虽然是不可避免的,虽然对人类死亡认识的深化也不无益处,但是在这两个阶段里,古代死亡哲学毕竟是被片面地向前推进、向前发展了,因而相对于古希腊罗马时代死亡哲学的极力持平、相对中道的立场来说无疑是一种否定或倒退。正因为如此,中世纪的和近代的死亡哲学便遭到了许多现代死亡哲学家的反对。
20世纪的哲学家一般都有不可思议的唯我主义毛病,他们以孩童般的狂热摧毁了他们的前辈建在沙地上的城堡,并筑起自己的空中之城,这是一种用自身的废料来发生新思想的封闭循环的生产方式。
诚然,很多哲学家都号召不要在死亡面前妥协,或只是去对死亡的伟大意义作大胆无畏的认识,而应投入"武装"抵抗。20世纪的哲学派别和潮流,将死亡的概念同时间的概念紧紧捆绑在一起,作家们对这一类问题也各抒己见,列夫·托尔斯泰写道:"如果我们记得我们是会死去的,我们的全部生活就会获得完全另一种使命。人在知道他过半小时就会死去时,便不会在这半小时内去作那些徒劳无益的事,那些愚蠢的事,尤其是那些坏事。然而,离死亡半世纪同半小时难道不是一回事吗?在死亡面前和在现实面前,是不存在时间长短的。" 这话确实还有些道理,就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来说,它没有在乎谁出生了,谁死亡了,它绕着太阳转呀转,转一圈有人死了,转一百圈也是这样,每天都有无数的人死去,而每天也有无数的人出生。所以半小时和半个世纪确实是一样的。
折叠死亡观
伊壁鸠鲁则根本不承认死亡,他说:"最可怕的恶是死,但死却与我们毫无关系,因为我们活着的时候,死亡还不存在;当死亡来到的时候,我们又已经不存在了。"但他却没想到死亡却是给活着的人留下了巨大的悲伤和痛苦。死人当然不知道,并且也不在乎了,而活着的人则因为死亡而意识到了它的可怕。其实,人不是对于自己,而是对于旁观者才死的。
珍爱生命,要学会善待自己,学会放飞自己,让自己更贴近自然。生活中有许多有趣的事,生命中有许多美好的东西,我们完全可以去尝试着去做自己喜欢的事。踢踢球、上上网,与朋友去郊游,去大海里游泳,去小溪边钓鱼,去看看喜剧片,去爬喜欢的山,去看看飞瀑,去听听涛声……那么多的事等着我们去做,那么多的开心需要我们参与。我们奔跑,我们跳跃,我们欢笑,我们歌唱,这一份美好,皆因有了生命。 珍爱生命,要让自己的生命有所价值。充实自己、提高自己,为了人生的充实,为了生命的完美,你没有理由不努力,让生命因奋斗而精彩。 珍爱生命,还要学会以一颗平常心对待生活,适时调整自己的心态,平静地面对生活中的一切。要相信,人生没有过不去的坎。生命是珍贵的,是金钱换不来的。让我们一起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心理和生理的健康,珍爱我们的生命吧! 让我们带着这样的一首小诗踏上人生之路吧! 珍爱生命,世界因你精彩!!
⑸ 哲学论死亡
生命和sǐ亡都可能有或没有意义(价值)。
臧克家的诗句:“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毛'泽东对刘胡兰的评价:“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毛'泽东对张思德的评价: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珍爱生命,不惧sǐ亡;造福人类,意义永恒!
⑹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生死观
是从现代西方科学的角度看待生死的,即丧失生命机能。
人不能永生,会死亡,是客观变化,不随人意志转移,体现唯物论原理;死亡是一种自然规律,生与死更是一对矛盾,更贯穿唯物辩证法原理。
死亡是一种变化,是一种内部结构的变化与运动。
⑺ 哲学是对死亡的练习,这句话什么意思
最后讨论死亡问题。首先论述我最欣赏的死亡哲学:柏拉图的理念世界。毋庸置疑,作为有机体存在的肉体是会死的,而对于确定性的东西,人们是不会给予太多关注的,所以这里讨论的重点是灵魂问题。首先要说明的是,灵魂Soul这个概念是区别于心灵Mind和意识Consciousness的。心灵Mind和意识Consciousness都是隶属于有机体的,有机体死亡,它们随之消逝;而灵魂Soul不同,它是独立于肉体而存在的。哲学对于死亡一个研究重点就是:我们能够在死亡中幸存吗?(would we survive from our death)。显然,如果能够幸存,那也只能是灵魂幸存。关于灵魂,首先需要探讨的便是它是否存在?在这个问题有两个基本观点:一元论者和二元论者。一元论者认为构成我们组成的只有一个东西:我们的肉体,我们只不过是一个高级的,拥有行动,思考,感情,意欲等诸多能力,极其复杂的机器。而二元论者认为我们是由身体和灵魂两部分组成的,二者相互独立。对于二元论者而言,他们需要解决的问题是,灵魂何时产生,如何产生,何时消逝,如何消逝,还有它是如何存在的,如若身体死亡时,灵魂幸存下来,那它会幸存多久,灵魂是永恒的吗?而对于一元论者,他们需要解释如果人类只是一种极其高级的机器,那这种机器是如何产生意志,情感这样的东西。无论构成我们身体的最小单位是原子,夸克,还是元素,他们不管经过怎样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都不可能产生意志,情感这样的东西。那它们是怎样产生的呢?
二元论者柏拉图用理念(idea)来证明关于灵魂的一系列问题。在生活中,我们会说,你真美,这朵花好美,你的心灵真美诸如此类的话。但我们所说的都是在我们看来具有美这种形式的东西,只是什么什么是美的,那美本身是什么呢?在柏拉图看来作为纯粹,完满存在的美只存在理念世界当中。现实世界是没有纯粹的,完满的美这种东西的。再比如数字三这个概念,比如说桌子上有三个苹果,你能看到三个苹果,但你能看到三吗?你把那三个苹果吃掉,三个苹果不见了,但三这个概念并没有消逝,那这个永恒的抽象的三存在哪里呢?在柏拉图的理念世界里。现实世界是易变的,是不确定的。而理念世界是永恒的,是不会改变的。不管现实世界怎样变化,哪怕行星撞地球,整个现实世界都消失了,但三这个理念依然存在。既然理念世界相独立于现实世界,那我们是怎样遭遇理念的呢?我们是如何在看到一轮圆月时就想到圆这个理念,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并没有感受过圆理念本身啊?柏拉图给出的解释是“我们之前见过理念”,所以我们在看到类似于那些理念的东西时时就“回忆”起了那些理念。就好像你看到朋友的照片时,马上就回忆起他的样子,因为之前你们见过。那我们是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见过”那些理念呢?显然是在理念世界中,我们的身体是属于现实世界中的,不可能进入到理念世界中。那在理念世界中见过那些理念的我们是以什么样的存在呢?柏拉图认为理念中我们的存在就是我们的灵魂。灵魂是在我们生前在理念世界与那些理念相见。既然理念可以在我们生前存在,那它完全也可以在我们生后存在。这样柏拉图不仅证明了灵魂的存在,而且证明了灵魂可以在我们死后存在的可能性。但柏拉图并不认为所有的灵魂都能从死亡中幸免,重新回到理念世界中去。对于那些与肉体结合的过于紧密的灵魂,自然也会随着肉体的消逝而消逝。就是说那些在过于追求现实生活,肉体的生活的人来说,他们的灵魂已经不够纯粹,不够完满了,自然无法再次回到那纯粹的理念世界。柏拉图在论述作为理念世界的灵魂是怎样进入到现实世界,与肉体结合时,把原因归结为,这些灵魂是由一些不纯粹的理念构成的,所以跌入了现实世界。而灵魂要重回现实世界,就必须在现实世界中净化自己,而净化的唯一方式就是“回忆”,回忆那些我们跌入现实世界之前见过的理念。而哲学就是不断的回忆那些理念,思考那些纯粹的理念,净化自己的灵魂。所以柏拉图说,“哲学是对死亡的不断练习”。
⑻ 哲学最终的目的是要如何面对死亡
不对。
自然科学是哲学发展的工具。在原始社会中,人们对各种自然现象还不了解,打雷闪电、山洪暴发等自然现象激起了人们对自然和自身的探索和认识,这便是宗教的早期雏形,可以说,在这一时期,哲学以宗教的形式存在。
很显然哲学的目的是试图解释未知。
⑼ 哲学是如何看待死亡的
中国哲学家既然特别注重死亡的社会性和社会价值取向,也就势必会特别注重死亡的终极性和非终极性,亦即人生的有限性和无限性,从而提出“死而不朽”和“死而不亡”的死亡哲学论断。中国哲学家虽然看重人的寿命,但还是清醒地意识到了死亡的终极性。《论语•泰伯》中有曾子的两段话是颇耐人寻味的。一段是曾子在谈到儒士应当具有的“弘大刚毅”品格时讲的。曾子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另一段话则是在曾子临终时对他的弟子讲的。曾子说:“启予足!启予手!《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小子!”曾子的这两段话,前一段讲的是人的精神层面的终极性,后一段讲的是人的身体方面的终极性,所关涉的都是人生的有限性和死亡的终极性。然而,中国哲学家也并不因此而否认人生的无限性和死亡的非终极性。因为,无论是“死而后已”,还是“吾知免夫”,都只是就志士仁人生前“自强不息”的“践仁”活动而言的,而不是就他们的生存价值而言的。而如果从后一个层面看,则中国哲学家显然是特别在乎人生的无限性和死亡的非终极性的。程子在解释曾子的这些话时,曾经说道:“君子曰终(停止),小人曰死(绝灭)”。这就清楚不过地说明,中国哲学家在意识到死亡的终极性或人生的有限性的同时,也清楚地意识到了死亡的非终极性或人生的无限性。正因为如此,一些中国哲学家还因此而把“息”同“休”严格区别看来,提出了“死而不休”的观点。据荀子《大略篇》载,“子贡问于孔子曰:‘赐倦于学矣,愿息事君。’孔子曰:‘《诗》云:‘温恭朝夕,执事有恪。’事君难,事君焉可息哉!’‘然则赐愿息事亲。’孔子曰:‘《诗》云:‘孝子不匮,永锡而类。’事亲难,事亲焉可息哉!’………‘然则赐无息者乎?’孔子曰:‘望其圹,皋如也,嵮如也,鬲如也,此则知所息矣。’子贡曰:‘大哉,死乎!君子息焉,小人休焉。”显然,孔子或荀子在这里谈到的君子“死而不休”正是后人所谓“死而不朽”。因为他们之所以反复强调君子当“生而不息”,除彰显君子的承担意识和使命意识外,一个相当重要的意图即在于强调死亡的非终极性和人生的无限性,在于强调君子的“死而不朽”。我国古代与孔子齐名的哲学家老子也在其《道德经》中讲“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把精神不朽视为人生根本的价值尺度。
⑽ 对死亡的看法运用西方死亡哲学
说起死亡,必然与生存相关。西方哲学中对于死亡的阐释,首先带有强烈的宗教色彩。自然科学还未获得前瞻性的视角来研究死亡时,死亡的神秘性和恐惧性便成为很多哲学家,宗教学家,占卜师等领域人士的探索主题之一。死亡哲学并不存在于特定的哲学理论体系,就像你看到很多初升的阳光,其实是各有所归,肉眼所看到的只是感知的一部分,换做别人来看,又有不同定义的成分,所以死亡对于每个人来说,是自由的一部分,也是只能以生存在着的自己的一切得以审视的一部分。其实对于现实性的死亡来说,需要得以精神上的安慰和永存。我们说,人死了,一切归于尘埃。对于人来说,现实的死亡难以解决的两个问题就是如何长生不老和克服死亡的恐惧所带来的痛苦。所以对于死亡带来的危机感和紧迫感的问题回归于长生和恐惧。但是古今往来,尤其到了现代对于死亡的认识已经到了生物科学领域,我们知道人体的生老病死本来就是自然运行的一部分,也就是物质的生灭和能量的转换。长生不老是不存在。因此恐惧成为很多人的不安因素,甚至直接影响到日常生活起居。需要有一个平台来让死亡得以诠释死亡本身的意义和价值。物的生灭和能量的转换是事物发展的规律,宇宙本身就就是一个什么生灭演变的过程,我们人除了思维理性思考能力外,情感也占据了生命组成要素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因此,生灭的理性接受还不能唯一性上使我们得以死亡的凝释。每个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有自己的亲人,朋友,爱人,就是邪恶的死刑犯到了生命的最后一刻也会对自己的母亲磕头认错,以表达自己的未尽人伦的孝道,这就是情感的一种表现形式。所以有一种解释,在死亡面前,人类整体内在有一个共性存在:爱,不想离开。离开的时候是我无能为力了,我可能生活艰难,可能感情失意,可能事业中锉,可能不满于社会的黑暗与残酷.......英雄式的死亡......可是本质上无论是热的还是冷了的心还是充满爱的,只是无能为力了。如果我们能从另一种角度去审视死亡,并且不遗漏情感的接受能力,那么就能克服死亡的恐惧了。既然死亡无法克服,在整个生命的历程中,在这个整体的运行中,如果我是充实有意义的,那么我就没有白来过。什么是充实有意义呢?每个人的标准可能不一样,但是也有共同的价值可循,我给亲人朋友爱人带来的快乐,我给社会做出了贡献,即便一个人我也能够获得心灵的自我完整,确实我是真切地存在过了,那么这就是意义和价值,死亡的痛苦也就能欣然得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