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王阳明到底影响了多少人
心学不但在中国发扬光大,还飘洋过海到了日本、韩国等东亚国家。特别对日本学术界以很大的影响,日本一位八十三岁的高僧拄着拐杖颤悠悠地把阳明学说带回日本,没想到竟风靡一时,学者云集,还分成了不同的学派,阳明学说更是间接地为日本明治维新起了思想上的铺垫作用。小日本奉心学为圭臬,心学在日本的地位,几乎相当于文艺复兴之于中世纪,尼采超人哲学之于德意志。日本用心学理念教化日本国民,去除私欲讲究团队精神,改造国民素质,短短几百年从中国一个属国发展为今天的世界经济强国。在日俄战争中击败俄国海军的日本海军大将东乡平八郎刻了一块印章,一直佩戴在身,上面刻着“一生伏首拜阳明”。
据称王阳明纪念馆的雕像,在兰亭的墓地都是日本人捐赠修建。足见日本人对阳明先生的崇敬之情。
由此可见,王阳明是中国历史上一位隐形的大牛人,集哲学家、军事家、文学家于一身,目前被公认“中国古代十大思想家”,但是在王阳明的一生中,他并不是把追求功名利禄,建立“事功”放在第一位,而是要做一个“大圣人”,追求道德修养人格的完善,并且把自己所学一点一滴教给众人,让“人人心中有定盘针”。因此,忙中偷闲或者落寞时的王阳明并没有闲着,他开门受徒,著书立说,可谓桃李满天下。作为教师,这一点恐怕值得学习。
⑵ 张学智的主要成果
类 成果名 出版单位 时间
《贺麟》 台湾东大图书公司 1992.07
《缁门警训》注译 台湾佛光出版社 1997.04
《明代哲学史》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0.11
《心学论集》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6.10
《中国儒学史·明代卷》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1
合著 《中国文化导读》 香港城市大学出版社 1999.01
《中华文明史》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4
论文 《论贺麟前期思想的特点》 《中国哲学史研究》 1989年第3期 1989.07
《论王阳明思想的逻辑展开》 《北京大学学报》 1989年第4期 1989.07
《论王龙溪的“先天正心”之学》 《孔子研究》 1989年第4期 1989.12
《论贺麟对斯宾诺莎思想的吸收与改造》 《文史哲》 1990年第1期 1990.01
《论孔子的仁学及其现代意义》 《中国文化月刊》 第128期 1990.06
《略论贺麟的知行合一》 《北京大学学报》 1991年第1期 1991.01
《论贺麟“西哲东哲,心同理同”》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1991年第3期 1991.05
《简析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中的一般与特殊》 《中州学刊》 1991年第4期 1991.07
《贺麟的哲学翻译》 《广东社会科学》 1991年第4期 1991.08
《论贺麟的文化哲学》 《中国文化月刊》 第147期 1992.01
《贺麟的“新心学”》 《中国社会科学》 1992年第5期 1992.09
《贺麟与费希特谢林》 《哲学研究》 1992年11期 1992.11
《贺麟的新心学与黑格尔康德》 《北京大学学报》 1993年第1期 1993.01
《论聂豹的归寂之学》 《孔子研究》 1993年第1期 1993.03
《论江右王门欧阳德的动静体用合一说》 《中州学刊》 1993年第4期 1993.07
《论刘宗周的“意”》 《哲学研究》 1993年第9期 1993.09
《王阳明与费希特》 《中西哲学与文化》 第二辑 1993.12
《论刘蕺山慎独之学》 《中国文化月刊》 第170期 1993.12
《黄绾“艮止”之学》 安徽人民出版社《明代思想与文化》 1994.01
《邹守益“戒惧”之旨及其家学》 《中国哲学史》 1994年第1期 1994.02
《泰州后学罗汝芳的“赤子良心之学”》 《文化与传播》 第二辑 1994.10
《王阳明的实践的良知学与牟宗三的良知坎陷》 《新儒家评论》 第二辑 1995.07
《现代心学双峰贺麟与牟宗三本体方法的比较》 《中国文化月刊》 第191期 1995.09
《憨山德清的以佛解老庄》 《道家文化研究》 第八辑 1995.11
《钱穆先生治朱子学之方法举隅》 《原道》 第三辑 1996.01
《焦竑的儒释道三学》 《中国哲学》 第十七辑 1996.03
《贺麟新心学——中国哲学现代化的一次尝试》 《哲学杂志》 第17期 1996.08
《先秦诸子与百家争鸣》(电视片脚本) 《神州学人》 1996年第5期 1996.11
《王时槐的透性研几说》 《中国哲学史》 1997年第3期 1997.08
《黄宗羲心学论》 《国学研究》 第四卷 1997.08
《儒家文化的精神与价值观》 《北京大学学报》 1998年第1期 1998.01
《王阳明致良知中道德理性和知识理性的结合》 《国学研究》 第五卷 1998.04
《98汉学研究国际会议综述》 《中国社会科学》 1998年第4期 1998.10
《从紫柏真可看明代佛教的融通趋势》 《世界宗教研究》 1998年第4期 1998.11
《从蕅益智旭看明代佛教的融通趋势》 九州图书出版社,《中国传统哲学新论》 1999.03
《王夫之历史观新议》 北京大学出版社,《文化的馈赠》 2000.08
《从格物到致知——王夫之知识论探微》 北京大学出版社,《阐释与建构》 2001.12
《王夫之天人视野中的性与命》 《哲学门》 2003年第1期 2003.11
《中国实学的义涵及其现代架构》(韩国文翻译刊于《成均馆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 《北京大学学报》 2003年第6期 2003.11
《王夫之<四书>阐说中的心与思》 《国学研究》第十二卷 2003.12
《包打天下与莫若两行》 《文史哲》 2003年第2期 2003.3
《<中国哲学简史>导读》 中国纺织出版社,《与名家一起读经典》 2003.4
《王夫之的格物知性与由性生知》 《北京大学学报》 2003年第3期 2003.5
《<颜氏家训>与现代家庭伦理》 《中国哲学史》 2003年第2期 2003.5
《王夫之太和观念中的诚与变合》 《中华文化论坛》 2004年第1期 2004.1
《从人生境界到生态意识--王阳明良知上自然的条理论析》 《天津社会科学》 2004年第6期 2004.11
王夫之《诗经》解说中的性情论 商务印书馆《哲学、宗教、与人文》 2004.12
《王夫之<庄子通>对庄子的改铸》 《哲学门》 2003年第2期 2004.3
《泰州学派的研究亟待加强》 《中国文化研究》 2004年第1期 2004.3
《王夫之<孟子>释论中的性与形》 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哲学与易学》 2004.4
《程明道之生之谓性及其歧解》 北京大学出版社,《薪火集》 2004.5
《论牟宗三的“呈现”》 北京大学出版社,《观澜集》 2004.5
《王夫之衍老的旨趣及主要方面》 《北京大学学报》 2004年第3期 2004.5
《张岱年思想的特质与名称》 《中国哲学史》 2004年第3期 2004.8
《怀特海与张岱年早期著作中的“事”概念》 《北京大学学报》2004年第5期 2004.9
《中国哲学中身心关系的几种形态》 《北京大学学报》 2005年第3期 2005..5
《王夫之<春秋>学中的华夷之辨》 《中国文化研究》 2005年第2期 2005..5
《王夫之对礼乐的理学疏解》 《中国哲学史》 2005年 第4期 2005.11
《熊十力与牟宗三关于<大学>释义的辩争》 《北京大学学报》 2005年第6期 2005.11
《王夫之的〈春秋〉观》 《国学研究》 第十六卷 2005.12
《王夫之<春秋>学中的霸者与郡县》 《哲学门》 2005年第2期 2005.12
《从“云门三句”看牟宗三哲学的诠释点》 汉语大词典出版社:《当代儒学的发展方向》 2005.6
From life state to ecological consciousness Frontiers of Philosophy in China Volume 1, Number 2 2006.04
《方孝孺的儒学思想》 《中国儒学》第一辑 2006.11
《王夫之对礼的本质的阐释》 《北京大学学报》 2006年第6期 2006.11
《后牟宗三时代本体与诠释的一个可能方向》 《新哲学》第五辑 2006.2
《从熊十力的本体观看其量论未造出之由》 《国际儒学研究》第十四辑 2006.3
《从的结构看李退溪的学问观》 韩国成均馆大学《儒教文化研究》第五辑 2006.3
《张居正吏治中的儒学》 《国际儒学研究》 第十五辑 2007.02
Several modes of body-mind relations in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philosophy Frontiers of Philosophy in China Volume 2, Number 3 2007.04
《牧隐李穑儒学思想的渊源与特点》 《哲学门》 总第十四辑 2007.04
《张居正的儒学与吏治》 北京大学出版社:《探索真善美》 2007.1
《明代<尚书>学中的拥蔡与反蔡》 《中国儒学》 第二辑 2007.11
《明代<诗经>学述要》 《国学研究》 第二十卷 2007.12
《朱子与艮斋的经世思想》 北京大学《韩国学论文集》第十六辑,韩文翻译发表于韩国《艮斋学论丛》第6辑,2007年2月出版 2007.12
《丘濬<大学衍义补>中的儒学与政治》 清华大学出版社:《全球化时代的儒家伦理》 2007.2
《明代三礼学概述》 《中国哲学史》2007年第1期 2007.2
《王夫之的<周易>诠释与明清学术嬗变》 韩国成均馆大学《儒教文化研究》国际版第7辑,韩文版载成均馆大学《儒教文化研究》第11辑 2007.2
《孙中山先生与中国传统思想》 台湾《孔孟月刊》 第45卷第11期 2007.8
《焦竑的和会三教和复性之旨》 《国际儒学研究》第十六辑 2008.06
《明代春秋学述要》 《哲学门》总第十六辑 2008.1
《江右王门王塘南的哲学思想》 《中国文哲研究通讯》 第十八卷第二期 2008.6
《丘濬<大学衍义补>中的礼乐教化》 《中国儒学》 第三辑 2008.9
《王夫之<尚书>诠释中的实心实学》 《北京大学学报》 2009年第1期 2009.01
《吕坤对晚明政弊的抉发及其修身之学》 《中国哲学史》 2009年第1期 2009.01
《刘蕺山前近代意识中的善恶说》 韩国成均馆大学《儒教文化研究》(国际版) 第十一辑 2009.02
《王夫之对明代严刑峻法的批判》 《国际儒学研究》 第十七辑 2010.01
《明代儒学与伊斯兰文化的会通》 九州出版社《儒学的当代使命》 2010.04
《纪念孔子诞辰256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九州出版社:《儒学的当代使命》 2010.04
《王夫之<周易内传>的解释学》 《中国哲学史》 2010年第2期 2010.05
《江右王门聂豹、罗洪先的归寂、主静之学》 北京大学《儒藏》编纂中心《儒家典籍与思想研究》 第二辑 2010.05
《明代制义的几个阶段及其与阳明学的关系》 《国学研究》 第二十六卷 2010.12
《王夫之对明代政弊的隐曲批判》 《哲学门》 第二十二辑 2011.01
《罗汝芳的平民教化与易庸贯通》 《阳明学派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九州出版社2011年 2011.01
《王夫之对乾卦时位的阐释》 韩国成均馆大学《儒教文化研究》 (国际版)第十五辑 2011.02
《王夫之乾卦阐释的两个面向》 《北京大学学报》 2011年第2期 2011.03
《王夫之<尚书>诠释中的天人关系论》 九州出版社:《国际儒学研究》 第十八辑 2011.03
《王夫之心性观新论》 《中国儒学》 第六辑 2011.05
译著 《莱布尼兹和儒学》 江苏人民出版社 1998.02
译文 《王阳明获得智慧的起点——心》 《社会科学家》 1987年第5期 1987.09
主编 《贺麟选集》 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5.5
《儒学与当代文明——纪念孔子诞生255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全四册)》 九州出版社 2005.6
其他 《回忆贺麟先生》 《哲学杂志》 1993年第1期 1993.01
⑶ 请提炼概括王阳明心学的主要哲学观点,后世通过心学指导所取得的成就。近现代心学研究的名家。
前两个问题网络。
近现代心学研究的名家:
冀元亨,王阳明入室弟子。
王龙溪,王阳明入室弟子。
钱德洪,王阳明入室弟子。
徐爱,王阳明入室弟子。
王心斋:创立了阳明学分支,泰州学派。
黄宗羲:为追随者,梨洲学派创始者。
刘宗周:为追随者,蕺山学派创始者
朱舜水:东渡日本,影响日本水户学、武士道极深。
聂豹:王守仁编外弟子,心学忠实拥护者,后传授徐阶心学以致用。
徐阶:心学传人,明朝中兴重臣,以心学行走嘉靖官场斗败大奸臣严嵩。
张居正:心学传人,明代著名政治家,斗败高拱,万历的老师。
王栋:出自泰州学派。
朱恕:出自泰州学派。
颜钧:出自泰州学派。
王襞:出自泰州学派。
罗汝芳:出自泰州学派。
何心隐:出自泰州学派。
李贽:出自泰州学派。
焦竑:出自泰州学派。
周汝登:出自泰州学派。
贺麟:创立新心学。
蒋庆:当代儒生,创立阳明精舍,治阳明学及春秋公羊经学。
蒋中正:中华民国军事强人暨第一至第五任总统,多次自称为王阳明的信徒,并把台北草山命名为阳明山以示纪念。
日本
会庵:高僧。
中江藤树:近江圣人。
佐久间象山:兵家、思想家。
西乡隆盛:倒幕魁首
吉田松阴 高杉晋作 河井継之助 东乡平八郎
岩崎弥太郎:三菱财阀创立者。
伊藤忠兵卫
涩泽栄一:日本第一国立银行创立者。 藤田伝三郎 渡辺祐策
広瀬武夫:日本军神。
三岛由纪夫:作家。
安冈正笃:思想家。
河井継之助 熊沢蕃山 船越清蔵 赖山阳 山田方谷
朝鲜:
李滉:朝鲜儒学泰斗,继承发扬了阳明学。
.
⑷ 孔颜之乐,中国哲学史名词解释
孔颜之乐
绪论 宋明理学“孔颜之乐”问题的源起及研究概况,“孔颜之乐”和“乐”的几种含义,宋明理学“孔颜之乐”问题提出的原因,宋明理学“孔颜之乐”问题的研究概况。
中文名
孔颜之乐
第一节
与“诚”一体之乐
第二节
“仁者与物同体”之乐
第三节
“纯粹天理”之乐
思想内容
朱熹认为"孔颜之乐"包括三个方面和三个层次:"鸢飞鱼跃"境界、"无一夫不得其所"境界和"万物各得其所"境界.对于如何求得"孔颜之乐",朱熹在批判地继承前人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套全面而系统的"无意必固我"、"内外交相养"的持敬方法和"以己及人""推己及人"之忠恕方法,以及推而至于至极的"致中和"方法.
“孔颜之乐”――宋明理学中的理想境界(李煌明)
本文认为:传统上通过常把宋明理学分成理学、心学、气学,这种分法实际只是从本体论上来看宋明理学。本体论并不是宋明理学核心所在,也不是宋明理学家们所最关切的问题。儒学本质上是安身立命之学,是成圣成贤之学。而宋明理学最为突出的、不同于其它各个时期的儒学便在于宋明理学最为注重理想境界。“孔颜之乐”正是安身立命的充分体现,又是理想境界――圣贤境界的标志。“孔颜之乐”的问题实际成了一个贯穿于整个宋明理学的核心问题。从“孔颜之乐”来看宋明理学,方可得宋明时期儒学家们思想之精髓。
与天地万物同体境界
这种境界认为:“孔颜之乐”境界主要是与天地万物同体之乐。其方法是直接从心上去体认“仁”、“时”、“道”、“自然”,往往不通过其它间接的手段而直指人与天地浑融一体的最高境界,以天地自然作为理想境界的标准。其最主要的特征直接、自然、活泼、洒落、自由。持此观点的 要有邵雍、程颢、谢良佐、陈献章。
与“理”合一的境界
宋代理学中占主流的观点认为“孔颜之乐”是与“理”合一的境界。其方法主要是不断地通过内在的“持敬”和外在“格物穷理”,由生而熟,最终达到“从心所欲不逾矩”的与“理”合一的境界。这种方法的主要特征则是严肃、敬畏、警觉乃至如履薄冰、如临深渊。主要人物有程颐、朱熹、陈埴、曹端和胡居仁。
与事功合一的境界
认为“孔颜之乐”存在于“博施济众”的事业之中,不可离事而言“乐”。其主要特点是忧乐合一,乐便在忧中,甚至认为“忧”便是“乐”。其代表人物有张载、王渐逵等。
“性”“情”合一的境界
以王守仁为代表的一派认为“孔颜之乐”是每个人心中自然、自有之乐,是“心”原本具有状态,是情与“性”即“良知”合一的境界。其方法主要通过“致良知”,按照自己内在的本心(本性)去做。其牲是事不离乐,与“心事合一”境界的观点――乐不离事,刚好相对。其主要人物除了王守仁外,还有王艮、罗汝芳等
⑸ 孔颜之乐
朱熹认为"孔颜之乐"包括三个方面和三个层次:"鸢飞鱼跃"境界、"无一夫不得其所"境界和"万物各得其所"境界.对于如何求得"孔颜之乐",朱熹在批判地继承前人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套全面而系统的"无意必固我"、"内外交相养"的持敬方法和"以己及人""推己及人"之忠恕方法,以及推而至于至极的"致中和"方法.
“孔颜之乐”――宋明理学中的理想境界(李煌明)
本文认为:传统上通过常把宋明理学分成理学、心学、气学,这种分法实际只是从本体论上来看宋明理学。本体论并不是宋明理学核心所在,也不是宋明理学家们所最关切的问题。儒学本质上是安身立命之学,是成圣成贤之学。而宋明理学最为突出的、不同于其它各个时期的儒学便在于宋明理学最为注重理想境界。“孔颜之乐”正是安身立命的充分体现,又是理想境界――圣贤境界的标志。“孔颜之乐”的问题实际成了一个贯穿于整个宋明理学的核心问题。从“孔颜之乐”来看宋明理学,方可得宋明时期儒学家们思想之精髓。
一、 与天地万物同体境界
这种境界认为:“孔颜之乐”境界主要是与天地万物同体之乐。其方法是直接从心上去体认“仁”、“时”、“道”、“自然”,往往不通过其它间接的手段而直指人与天地浑融一体的最高境界,以天地自然作为理想境界的标准。其最主要的特征直接、自然、活泼、洒落、自由。持此观点的 要有邵雍、程颢、谢良佐、陈献章。
二、 与“理”合一的境界
宋代理学中占主流的观点认为“孔颜之乐”是与“理”合一的境界。其方法主要是不断地通过内在的“持敬”和外在“格物穷理”,由生而熟,最终达到“从心所欲不逾矩”的与“理”合一的境界。这种方法的主要特征则是严肃、敬畏、警觉乃至如履薄冰、如临深渊。主要人物有程颐、朱熹、陈埴、曹端和胡居仁。
三、 与事功合一的境界
认为“孔颜之乐”存在于“博施济众”的事业之中,不可离事而言“乐”。其主要特点是忧乐合一,乐便在忧中,甚至认为“忧”便是“乐”。其代表人物有张载、王渐逵、吕00等。
四、“性”“情”合一的境界
以王守仁为代表的一派认为“孔颜之乐”是每个人心中自然、自有之乐,是“心”原本具有状态,是情与“性”即“良知”合一的境界。其方法主要通过“致良知”,按照自己内在的本心(本性)去做。其牲是事不离乐,与“心事合一”境界的观点――乐不离事,刚好相对。其主要人物除了王守仁外,还有王艮、罗汝芳等。
⑹ 罗汝芳的个人简介
罗汝芳(1515年6月13日-1588年10月21日)字惟德,号近溪。学业者称为近溪先生,江西南城泅石溪(今南城天井源乡罗坊村)人,明中后期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诗人,泰州学派的代表人物。
罗汝芳1515年五月二日(6月13日)生,自幼聪明好学,5岁从母读书,稍长则博览群书,后独钟理学。16岁赴南昌师从泰州学派代表人物颜钧。尽受其学,得王艮泰州学派真传。嘉靖二十二年(1543)中举,二十三年参加会试后,自认为“吾学未信,不可以仕”,不参加廷对,退居故乡达10年之久。翌师胡清虚学烧炼,师僧玄觉谈因果。他探幽索隐,触类旁通,精究细研,形成自己的真知灼见。他四处游访,考察社会,探究学问,并在从姑山创办“从姑山房”,接纳四方学子,从事讲学活动。他一生深入下层,宣讲哲理,教化士民,以发人“良知”和济人急难闻名于世。其学虽源于理学,但反对“存天理,灭人欲”的正宗教条,提倡用“赤子良心”、“不学不虑”去“体仁”,持见新奇,颇有创见,一扫宋明理学迂谨之腐气,故被誉为明末清初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启蒙思想家的先驱。
⑺ 谁能发一些历史名人的简历
赣东一带素称临川县为“才子之乡”。历代闻名的才子,宋有“五王”、“六晏”,明有“八大名士”,灿若繁星,辉映海内。自宋至清,临川人著书立说四百五十余种,两千多卷。赣东流传的乡谚“临川才子金溪书”,所谓“临川才子”,系指明末“后四大名士”陈际泰、罗万藻、章世纯和艾南英。
陈、罗、章、艾四才子,生于明神宗万历年初。他们饱读诗书,博览经史,虽然政治上不得志,社会地位低微,却心身相投,“相欢于大同,相喜于小异”。
陈际泰(1567-1641),字大士,号方城,临川鹏田人,明末古文家。崇祯二年(1629)成拔贡,第二年乡试第七,又四年68岁时中进士。他从小聪明好学,五六岁时,即能背诵《论语》、《孟子》、《大学》、《中庸》;10岁时,在别人家废纸堆里看见一本《诗经》,取而疾走,踞高阜而吟哦,以至毕生不忘。他晚年受一官,可惜雄图未展,便于崇祯十三年(1640)奉命护故相蔡国用灵柩南返时,患病死于济宁途中。著有《四书读》、《五经读》、《易经说意》、《周易翼简捷解》,文集有《太乙山房集》、《已吾集》、《壶山集》等。
罗万藻(?-1647),字文止,临川腾桥人,明末古文家。幼时拜汤显祖为师,博览群书,天启七年(1627)中举。曾任浙江上杭知县、礼部主事。当时明朝政治腐败,国弱民穷,四处乱起,清兵进关,他忧国忧民。他与艾南英交往密切,艾去世后,悲痛不已,数月后忧愤而卒。罗万藻与陈际泰、章世纯、艾南英结“豫章社”,并称为“临川四才子”。其学问渊博,人莫能及。其时文坚洁清秀,囊括百家之言,文章颇引人入胜,且能切中时弊。著作有《此观堂集》、《十三经类语》,存目于《四库全书总目》。
章世纯(1575-1644),字大力,临川箭港人(现属丰城县所辖)。天启元年(1621)举于乡试,授翰林孔目,名闻京城。历任天长县教谕、国子监学正、柳州知府等职。他忠于明朝,曾上书奏请兵事,极力主张“重州郡之权,使之自将其人,自用其饷”,可是未被采纳,终于造成南郡都破。崇祯中年,章世纯任柳州知府时,年已七十。闻京城被满清沦陷,悲愤成疾,死于柳州。章世纯的文章攻坚伐异,造语隽永。著作有《四书留书》六卷(收入《四库全书》),《券易苞》上下集十二卷(收入《豫章丛书》),《留书别集》、《已未留》存目于《四库全书总目》。
艾南英(1583-1646),字千子,号天佣子,临川新积(现属东乡管辖)人,明末散文家、文学评论家。他从小天资聪悟,又受过良好的家庭教育,七岁能文,著有《竹林七贤论》。成年后,更是勤奋好学,博览群书,才名远播,入国子学为诸生。天启四年(1624)举人。他创豫章社,为首领。清兵南下后,入闽见唐王,陈“十可忧疏”,授兵部主事,后改御史。不久死于延平。艾南英与同郡人章世纯、罗万藻、陈际泰以兴朴质高古的文章为己任,主张诗文应写真情,反对“文必秦汉”的拟古说,也反对因袭六朝的俪彩,追求艰涩的文风。这些主张成为清代桐城派文论的先声。他们还刻四人的文章行世,时人宗之,称“江右四家”或“陈罗章艾”。所著《天佣子集》在清乾隆时遭禁毁,《禹贡图注》是一部地理图注,存目于《四库全书总目》。另外曾编辑古今全史千余卷,惜皆毁于兵火。
屈原-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
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名平,字原。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丹阳(今湖北秭归)人。
屈原一生经历了楚威王、楚怀王、顷襄王三个时期,而主要活动于楚怀王时期。这个时期正是中国即将实现大一统的前夕,“横则秦帝,纵则楚王。”屈原因出身贵族,又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怀王的宠信,位为左徒、三闾大夫。屈原为实现楚国的统一大业,对内积极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齐抗秦,使楚国一度出现了一个国富兵强、威震诸侯的局面。但是由于在内政外交上屈原与楚国腐朽贵族集团发生了尖锐的矛盾,由于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屈原后来遭到群小的诬陷和楚怀王的疏远。
怀王十五年(前304),张仪由秦至楚,以重金收买靳尚、子兰、郑袖等人充当内奸,同时以“献商於之地六百里”诱骗怀王,致使齐楚断交。怀王受骗后恼羞成怒,两度向秦出兵,均遭惨败。于是屈原奉命出使齐国重修齐楚旧好。此间张仪又一次由秦至楚,进行瓦解齐楚联盟的活动,使齐楚联盟未能成功。怀王二十四年,秦楚黄棘之盟,楚国彻底投入了秦的怀抱。屈原亦被逐出郢都,到了汉北。
怀王三十年,屈原回到郢都。同年,秦约怀王武关相会,怀王遂被秦扣留,最终客死秦国,顷襄王即位后继续实施投降政策,屈原再次被逐出郢都,流放江南,辗转流离于沅、湘二水之间。顷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78),秦将白起攻破郢都,屈原悲愤难捱,遂自沉汨罗江,以身殉了自己的政治理想。
屈原的作品计有《离骚》、《天问》、《九歌》(11篇)、《九章》(9篇)、《招魂》,凡23篇。此外,《卜居》、《渔父》等篇是否为屈原所作,学术界尚有争议。其中,《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的政治抒情诗。《天问》是古今罕见的奇特诗篇,它以问语一连向苍天提出了172个问题,涉及了天文、地理、文学、哲学等许多领域,表现了诗人对传统观念的大胆怀疑和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九歌》是在民间祭歌的基础上加工而成的一组祭神乐歌,诗中创造了大量神的形象,大多是人神恋歌。
屈原的作品是他坚持“美政”理想,与腐朽的楚国贵族集团进行斗争的实录。他的“美政”理想表现在作品中,就是“举贤而授能兮,循绳墨而不颇”(《离骚》)。所谓“举贤授能”,就是不分贵贱,把真正有才能的人选拔上来治理国家,反对世卿世禄,限制旧贵族对权位的垄断。他还以奴隶傅说、屠夫吕望、商贩宁戚的历史事迹为例,说明了不拘身份选拔人才的合理性。所谓“循绳墨而不颇”,就是修明法度,即法不阿贵,限制旧贵族的种种特权。屈原的“美政”理想反映了他与楚国腐朽贵族集团的尖锐对立,表达了他革除弊政的进步要求,而其最终目的就是要挽救祖国危亡,使楚国走上富强的道路。与此相关,屈原的作品还深刻揭露了楚国政治的黑暗、楚国贵族集团的腐朽和楚王的昏庸,表现了他坚持“美政”理想、坚持节操,“虽九死而犹未悔”的斗争精神;同时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爱国爱民、矢志献身祖国的决心。屈原虽遭谗被疏,甚至被流放,但他始终以祖国的兴亡、人民的疾苦为念,希望楚王幡然悔悟,奋发图强,做个中兴之主。他明知忠贞耿直会招致祸患,但却始终“忍而不能舍也”;他明知自己面临着许许多多的危险,在“楚材晋用”的时代完全可以去别国寻求出路,但他却始终不肯离开楚国一步。表现了他对祖国的无限忠诚及其“可与日月争光”的人格与意志。
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是浪漫主义诗人的杰出代表。作为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志士,屈原爱祖国爱人民、坚持真理、宁死不屈的精神和他“可与日月争光”的巍巍人格,千百年来感召和哺育着无数中华儿女,尤其是当国家民族处于危难之际,这种精神的感召作用就更加明显。作为一个伟大的诗人,屈原的出现,不仅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而且他所开创的新诗体——楚辞,突破了《诗经》的表现形式,极大地丰富了诗歌的表现力,为中国古代的诗歌创作开辟了一片新天地。后人也因此将《楚辞》与《诗经》并称为“风、骚”。“风、骚”是中国诗歌史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优良传统的源头。同时,以屈原为代表的楚辞还影响到汉赋的形成。
在中国历史上,屈原是一位最受人民景仰和热爱的诗人。据《续齐谐记》和《隋书·地理志》载,屈原于农历五月五投江自尽。中国民间五月五端午节包粽子、赛龙舟的习俗就源于人们对屈原的纪念。1953年,屈原还被列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受到世界和平理事会和全世界人民的隆重纪念。
孙武和《孙子兵法》
孙武,春秋末年人,齐国田氏的后裔,后到吴国,被吴王阖闾任命为将,率军攻破楚国。《孙子兵法》相传为其所作,计13篇。
《孙子兵法》根据战争的客观规律,制定比较系统的战略战术原则。它认为要取得战争的胜利,必须有充分的计划和准备。它重视政治斗争,认为最好是“不战而屈人之兵”。它认为在战争过程中要充分了解和掌握敌人的情况,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如果“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它指出在交战中最重要的是争取主动。它要求正确使用兵力,强调“我专而敌分”,设法使自己兵力集中而迫使敌人兵力分散,以造成“以十攻一”“以众击寡”的有利态势。战术要灵活,要“攻其无备,出其不意”,要“避实击虚”。在战争指挥中,要冷静,又要果断、勇猛。此外,《孙子兵法》在地形、侦察,以及军队的纪律和教育各个方面,都提出了一些重要的原则。
《孙子兵法》是一部具有朴素辩证法观点的优秀军事著作,它不仅在我国军事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而且在世界军事史上也有极高的声誉。
项羽--自封西楚霸王的秦末反秦领袖
秦末重要的反秦领袖之一,秦亡后自封西楚霸王。下相(今江苏宿迁西南)人。名籍,字羽。祖父项燕为战国末年楚名将,为秦将王翦所杀;叔父项梁。秦统一后,项梁杀人,与项羽躲避吴中,暗中以兵法组织和训练宾客子弟。项羽力能扛鼎,才气过人。
秦二世元年(前209),陈胜、吴广领导反秦起义,随即建立张楚政权。原六国贵族闻讯后也纷纷起兵,同年九月,项羽与项梁杀会稽守通,举吴中兵反秦。项梁自立为会稽守,项羽为裨将。陈胜牺牲后,其部将召平矫令拜项梁为楚王上柱国。二年三月,项梁率部渡江,东阳令史陈婴率义军来归,渡淮后英布、蒲将军又以兵相属,兵力一时达到六七万人,成为当时反秦武装的主力。同年六月,项梁立楚怀王孙心,仍称楚怀王。项梁自号武信君。之后,项梁率义军大破秦军于东阿、定陶。项羽、刘邦也攻占城阳,略地至雍丘。不久,项梁被秦将章邯乘隙袭破。项梁阵亡,项羽、刘邦退保彭城(今江苏徐州)和砀。章邯又渡河北上击赵,与秦将王离、涉间军进围巨鹿。楚怀王命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次将,率兵救赵。项羽以宋义与齐密谋反楚为名,袭杀宋义。怀王即命项羽为上将军,统率全军救赵。项羽亲自率全军渡河,破釜沉舟,进击秦军。经多次激战,楚兵大破秦军。当楚军救赵时,诸侯军皆作壁上观。战事结束后,诸侯将领谒见项羽,都膝行而前,莫敢仰视,都听从项羽指挥。接着,项羽在污水上又大破秦军,并招降章邯。他怕秦降卒不服,将降卒20万全部坑杀。
当项羽率军进入关中时,刘邦已先期进据咸阳。由于楚怀王有约在先,“先入关者王之”,刘邦理应王关中。项羽入关后,依恃手中40万大军,企图消灭刘邦,独霸天下。因刘邦卑辞言和,双方暂时和解。项羽随即引兵西屠咸阳,秦民大失所望。汉高祖元年(前206),项羽以怀王为义帝,都郴,又分封诸侯,自立为西楚霸王,据有梁、楚地9郡,都彭城,封刘邦为汉王。不久,田荣、陈余、彭越等相继举兵反楚。刘邦也还定三秦,进逼西楚,于是爆发了历时四年多的楚汉战争。楚汉战争之初,刘邦乘项羽羁留齐地,于汉二年四月进占彭城。项羽随即回师救援,大败汉军,刘邦退据荥阳。
此后,楚汉双方在荥阳、成皋一线长期相持。项羽虽取得一系列战役的胜利,但其政治、军事上的弱点却日益显露。他不都关中而都彭城,丧失了有利的战略地势,无法建立一个巩固的后方,一直处于两线作战的不利处境,项羽分封诸侯,举措失当,不公不平,促使那些在分封中没有得到满足的诸侯王倒向刘邦,使他在政治上日益孤立。此外,项羽虽然作战骁勇,却不善于用人,以至在政治上屡屡失策。汉五年十二月,楚军被围困于垓下(今安徽灵璧东南),人少食尽。汉军四面唱起楚歌,项羽与虞姬对饮,慷慨悲歌。随即,与从者800余骑突围,至阴陵迷失道路,复至东城,从者仅剩28骑。汉将灌婴率5000骑追及,项羽引兵东向,至乌江(今安徽和县境)自刎而死。汉王刘邦以鲁公礼葬项羽于谷城。
韩非子简介
韩非(约前280—前233)是韩国的贵族,“喜刑名法术之学”,后世称他为韩非子。他和李斯都是荀子的弟子。当时韩国很弱,常受邻国的欺凌,他多次向韩王提出富强的计策,但未被韩王采纳。韩非写了《孤愤》《五蠹》等一系列文章,这些作品后来集为《韩非子》一书。秦王嬴政读了韩非的文章,极为赞赏。公元前234年,韩非作为韩国的使臣来到秦国,上书秦王,劝其先伐赵而缓伐韩。李斯妒忌韩非的才能,与姚贾一道进谗加以陷害,韩非被迫服毒自杀。
韩非注意研究历史,认为历史是不断发展进步的。他认为如果当今之世还赞美“尧、舜、汤、武之道”“必为新圣笑矣”。因此他主张“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韩非子·五蠹》),要根据今天的实际来制定政策。他的历史观,为当时地主阶级的改革提供了理论根据。
韩非继承和总结了战国时期法家的思想和实践,提出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理论。他主张“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韩非子·物权》),国家的大权,要集中在君主(“圣人”)一人手里,君主必须有权有势,才能治理天下,“万乘之主,千乘之君,所以制天下而征诸侯者,以其威势也”(《韩非子·人主》)。为此,君主应该使用各种手段清除世袭的奴隶主贵族,“散其党”“夺其辅”(《韩非子·主道》);同时,选拔一批经过实践锻炼的封建官吏来取代他们,“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韩非子·显学》)。韩非还主张改革和实行法治,要求“废先王之教”(《韩非子·问田》),“以法为教”(《韩非子·五蠹》)。他强调制定了“法”,就要严格执行,任何人也不能例外,做到“法不阿贵”“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韩非子·有度》)。他还认为只有实行严刑重罚,人民才会顺从,社会才能安定,封建统治才能巩固。韩非的这些主张,反映了新兴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和要求,为结束诸侯割据,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提供了理论依据。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采取的许多政治措施,就是韩非理论的应用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