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理学法学 » 哲学谈选择
扩展阅读
中国网络原创新人乐团 2021-03-31 20:26:56
党政视频素材 2021-03-31 20:25:44
厦门大学统计学硕士 2021-03-31 20:25:36

哲学谈选择

发布时间: 2021-03-15 09:29:50

A. 谈谈我为什么选择《哲学与人生》这门课

我清晰地记得,老师第一节上课中就问我们为什么选择《哲学与人生》这门课。当时,我很想站起来回答,但我犹豫了大约30秒,从而,我错失了机会。很多人都是因为喜欢袁老师的课而来。而我,却没接触过袁老师。现在谈谈我谈谈我为什么选择《哲学与人生》这门课。
因为我迷茫于人生和一些哲学问题,我选择了《哲学与人生》这门课。在高中时,我就对哲学情有独钟,但由于要高考的原因,我必须选择自己擅长的,想自己以后在大学慢慢学哲学。也因为我经常看《哲学与人生》的书,加上我的政治老师也经常跟我们聊哲理给人智慧的故事。我也慢慢爱上了哲学,也考虑到自己的人生还有很多问题需要哲学来解惑。
哲学是什么?人生又是如何?哲学与人生更是如何协调?我思考着,也困扰着,这问题就一直在我的心里埋下了根。经过袁老师一学期来的讲解,我觉得我有点方向了,不再那么的迷茫。蒙住心中的雾也逐渐散去。
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老师讲到“认识自己”。在这节中,我很认真听。其实,所谓的“认识自己”就是让自己的一切简单化,不断地积蓄力量。只有在细察与学中,才能更好地认识自己。我也就这个问题结合我大一的生活谈了谈我对“认识自己”的想法。我一发表就是20多分钟。我说的就是关于我们班班委,他们每次在讲台时都会说,“同学们有什么意见或自己的不足请指正,我很乐意接受。”而事实却相反,他们总是为自己辩解而不是接受指正。正所谓旁观者清。我们经常为自己辩解,而看不到自己的存在细节的问题,这就失去了认识自己与接受指正。也正因这,我觉得“认识自己”首先要接受别人的言语,更要倾听每一位建议者,经过自己的深思才确定是否接受而不是当场否决。即使没有道理,我们也要倾听下去,毕竟,她或他是关注你才来指正你的。虽然我的的回答常了些,但我觉得我学到了很多,迷雾也散去了很多。
现在我在大学再次接触哲学这门课,我感到我的人生迷茫将会随着袁老师而解开。确实,经过这学期的哲学洗礼,迷茫的烟雾正慢慢消散。前方的路我也看的更远了……

B. 哲学即人学,请选择两位哲学家谈谈他们对人的理解

自己改写吧:
三千多年前,古希腊德尔斐神庙刻出“认识你自己”的铭文。无数哲人志士面对人类,反省自身,苦苦探索人的奥秘。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说,“人是长着两条腿的没有羽毛的动物”。亚里士多德说,“人是政治动物”。英国诗人拜伦说,“人是奇怪的动物”。法国诗人维尼说,“人是在大自然的舞台上从事表演的傀儡”。美国科学家和革命家富兰克林说,“人是能制造劳动工具的动物”。法国哲学家拉美特利说,“人是机器”。
中国古代思想家孟轲说,“有仁、义、礼、智四端者谓之人”。唯物主义哲学家荀况说,“人之所以为人者,非二足而无毛也,以其有辩也”。
全面地给人下定义,似乎是一种理论冒险,后来的哲学家都力图回避这样做。

C. 哲学课人一生该如何选择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追随自己的心灵,创造属于自己的生活。

我觉得生命的意义就是在于过程。有些事即使失败了,但至少尝试过,如果未曾尝试就放弃,那会留下更多的遗憾。
生命如此短暂,一个个瞬间,就组成了全部。将生命中的每一刻都当做最后一刻,那么,每个瞬间都将成为永恒。还有什么无法释怀的?

取悦自己。

人的一生,其实就是一段具有体验性的时间。

体验分痛苦和快乐,我们要追求的就是快乐性体验。

快乐的长度(耐久度),快乐的广度(宽度),快乐的深度(强度),构成了你人生的快乐体积。

我要追求的就是这个快乐体积的最大化。

为了增加快乐的长度,我必须好好锻炼,调整作息,节制饮食,及时就医,尽量保持身心愉快,让自己活得久一点。

为了增加快乐的广度,我不但研究学术,而且看网文,甚至刷抖音。凡是新鲜的事物,只要条件允许,就去尝试一下,说不定就能找到新的快乐源泉。

为了增加快乐的深度,我减少耍抖音的时间,增加看经典作品的时间,增加看理论著作的时间。

因为抖音带给我的快乐太浅太快太容易消失,也太容易疲倦,不具备思想的共鸣和情感的迸发所带来的快乐——更有深度、强度、耐久度——犹如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

理论很简单,但是涉及具体操作就非常复杂。

第一,长、宽、深,这三个维度,常常会产生矛盾。

譬如,你想快乐久一点,就可能要戒掉很多给你带来快乐的美食,包括成瘾性的东西。这就是长与宽之间的矛盾。

又如,你为了获得深度快乐,不得不放弃抖音带来的宽而浅的快乐,而专注于学术研究,可能好几天才能获得一次深度快乐。

这是宽度(广度)和深度之间的矛盾。

再如,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杀身成仁、舍身取义,这是牺牲生命的长度,来获得生命的强度。

这是长度和深度的矛盾。

……

第二,远和近的选择。

人生的难就在于不可能没有痛苦。

我们必须在快乐和痛苦之间做选择,不断做选择:长远的快乐和眼前的痛苦,眼前的快乐和长远的痛苦。

上班是痛苦的,但是为了拿到钱来吃饭,想到吃饭的快乐和饿肚子的痛苦,权衡之下,就去痛苦的上班。

为高考而学习是痛苦的,但是为了十几年后能过上快乐的日子,这十几年就痛苦吧。

D. 关于选择的哲学故事

柏拉图有一天问老师苏格拉底什么是爱情。

苏格拉底叫他到麦田走一次,要不回头地走,在途中要摘一颗最好的麦穗,但只可以摘一次。柏拉图充满信心地去了。谁知过了半天他仍没有回来,最后,他垂头丧气地出现在老师跟前,诉说空手而回的原因:“很难的看见一棵看似不错的,却不知是不是最好,不得已,因为只可以摘一次,只好放弃,再看看有没有更好的,到发现已经走到尽头时,才发觉手上一棵麦穗也没有。”这时,苏格拉底告诉他:“那就是爱情,爱情是一种理想,而且很容易错过。”

柏拉图有一天又问老师苏格拉底什么是婚姻。

苏格拉底叫他到杉树林走一次,要不回头地走,在途中要取一棵最好,最适合当圣诞树用的树林,但只可以取一次。柏拉图充满信心地出去。半天之后,他一身疲惫地拖了一棵看起来直挺,翠绿,却有点系数的杉树。苏格拉底问他:“这就是最好的树材吗?”柏拉图回答老师:“好不容易看见一棵看似不错的,又发现时间体力快不够用了,也不管是不是最好的,所以就拿回来了。”这时,苏格拉底告诉他:“那就是婚姻,婚姻是一种理智,是分析判断,综合平衡的结果。”

柏拉图有一天又问老师苏格拉底什么是外遇。

苏格拉底家他到树林走一次,可以来回走,在途中要取一枝最好看的花,柏拉图又充满信心的出去。两个小时之后,他精神抖擞地带回了一枝艳丽但枯萎的花,苏格拉底问他:“这就是最好的花吗?”柏拉图回答老师:“我找了两个小时,这是盛开最美丽的花,但我采下带回来的路上,它就逐渐枯萎下来。”这时,苏格拉底告诉他:“那就是外遇。外遇是诱惑,它也犹如一道闪电,虽明亮,但稍纵即逝。而且,追不上,留不住。”

有一天,柏拉图又问老师苏格拉底什么是生活。

苏格拉底叫他到树林走一次,可以来回走,在途中要取一枝最好看的花。柏拉图有了以前的教训,又充满信心的出去。过了三天三夜,他也没有回来。苏格拉底走进树林去找她,最后发现柏拉图已在树林里安营扎寨。苏格拉底问他:“你找到最好看的花了么?”柏拉图指着边上的一朵花说:“这就是最好看的花。”苏格拉底问:“为什么不把它带出去呢?”柏拉图回到老师:“我如果把它摘下来,它马上就枯萎。即使我不摘它,它也迟早会枯萎。所以我就在它还盛开的时候,住在它边上。等它凋谢的时候,再找下一朵。这已经是我找着的第二朵最好看的花。”这时,苏格拉底告诉他:“你已经懂得生活的真谛了。生活是追随与欣赏生活中的每一次美丽。”

人生正如穿越麦田和树林,只走一次,不能回头,要找到属于自己最好的麦穗,树和花,你必须要有莫大的勇气和付出相当的努力。

苏格拉底50岁,额头上沟沟壑壑布满了皱纹,再加上深陷的眼窝,看上去至少60岁。然而,一个18岁的姑娘却疯狂地爱上了他,并且最终成了他的妻子。一个老气横秋,一个鲜嫩欲滴。对这桩不般配的婚姻,许多人都大惑不解。柏拉图终于忍不住了,向苏格拉底打探成功的秘诀:“老师,你是用什么方法把小姑娘追到手的?”苏格拉底老老实实得说:“我实在没有功夫研究这个问题,我只是专心致志地做自己的事。”柏拉图不相信,继续穷追不舍:“这么漂亮的姑娘,你不追她,她怎么会爱上你呢?”苏格拉底抬头望望天空,说:“请看看天上的月亮吧,你越是拼命地追她,她越是不让你追上;而当你一心一意地赶自己的路的时候,她却会紧紧的跟着你。”

E. 哲学的选择

哲学不能分为中西方哲学,朋友。 哲学是系统的世界观,那么不管是在中国还是外国,都存在着多种世界观。每个大家的作品自然也是表达他们总结归纳的系统的世界观。
我建议你学哲学的话,还是看看马克思主义哲学,毕竟是唯物主义的伟人,看了只好有助于指导你的生活和思想。唯心的话,看看黑格尔或者柏拉图的书也不错。
哲学其实就是思想,世界观,只不过是有理论体系,完整的思想。所以你大可广泛的读书,从不同人的思想里,体会该以何等思想思考,最后把智慧为己用,我觉得这才是学哲学的目的。

F. 为什么选择哲学这门专业

以我个人经历来看,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也是我认为最有用的,就是清晰我们的思路。最明显的表现在说话更加有水平了,能够更加清楚地表达我们的想法。
第二就是了解了各种哲学方面后,会对世界产生更加深刻的认识,面对问题的时候更加理性,看问题更加透彻。
第三我觉得可能也会帮助修身养性。可能是我个人比较喜欢佛教哲学和逻辑学,所以现在整个人都变得比较安静。
因为我并不是研究哲学的,而是仅仅了解了一些哲学知识,所以我的收获也仅止于此,希望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其实,抛开这些东西不谈,我倒是真希望越来越多的中国人能接触哲学,我指的是西方哲学和中国古代哲学,来充实我们的思想精神领域。不懂的人可能会觉得如果大学学了哲学,将来工作远不如那些学了自然科学学科的人好找,但是我想说的是,哲学真的能对人的一生帮助良多,不仅我,我的学哥学姐,学弟学妹们,甚至是半路出家的老师们也都这么认为。哲学的魅力需要我们一步步去挖掘,真的是会越陷越深~~
如果你不打算选择哲学作为你的专业学科,我也建议你平时或者大学毕业后,抽个时间学习一下哲学,哪怕是看看哲学史,都会使你受益颇深。

G. 在以下两个哲学家中选取两个进行有关哲学的对话,请告知选谁以及为什么选择,并说出对话的大体内容!谢谢~

妈啊

这不是要写《理想国》吗。。。

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原因:他们是师徒俩

两个人做一下比较就好了

比如:城邦政治观

在绝大多数希腊人看来,城邦自然呈现为最适合中等人生活的“政体”,正如品达(Pindar)所感受到的。它提供了这些人获得其真正所需(避免外部危险和保障物质富有)的最佳前景。所以,历史地看,城邦是中产阶级解决权力问题的方法,作为一种体制,它的幸运和不幸是与小土地所有者的幸运和不幸联系在一起的。

而正是这一事实为亚里士多德的公式提供了意义。亚里士多德像他的老师柏拉图一样,认为这些社会的真正问题在于缺乏有效的组织原则。由于缺乏这样的原则,他们臣服于诡辩家们所传播的那些观念,在那里,权力变成了一个社会机制的问题,与获得某些技术相联系。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回顾一下他对希波丹姆(Hippodamus,“城市设计者”)的批评,后者具有规划一个社会的能力,曾经用一个数学图案规划了比雷埃夫斯城。他也批评了当时的那些政客,他们把注意力完全集中于经济或财政问题。这些批评不仅仅具有古文献价值,的确,它们追问:这一问题的本质是何种理念(idealism)。

就哲学的理念而言,权力的秘密在于“秩序”,而秩序如果要有坚实的基础,就必须是“公正的”,就是说,它必须与深藏于所有行为惯例(无论是关于个人生活还是公共生活)之下的宇宙原则/本原保持明确的、可理解的联系。理念论因此被用于寻找这样一个原则,为关于“自然”或“人”的合法的科学提供必要的基础。

在这方面,我们可以忽略柏拉图的科学(scientia)和亚里士多德的科学之间的区别。在柏拉图看来,上述的原则严格地说是超验的,从而“难以理解”且“难以与之沟通”。不过(根据教条的说法),它被设想为宇宙精神或宇宙理性(努斯),从而成为决定宇宙的特有结构和全部内容的“原动力”(希腊文)。尽管如此,它并不是在虚空中(in vacuo)运行,相反,它预设(presuppose)了非被造的原始物质(希腊文)的基质(substrate)。该基质有多种名称,包括“本质”(希腊文)、“盲机”(希腊文)、“不定因”(希腊文),它也是一种无确定形态和意义的流,其唯一功能是“接受”精神或智性施加给它的“型相”或“模式”。从而,“这个宇宙的起源也许可以归因于智性与本质的结合,它们相互影响,以形成可能的最佳结果。”在这种宇宙论中,需要注意的是,一方面,抽象意义上(in abstracto)的“物质和动力”(或不如说“物质的动力”)既不是坏的也不是好的。严格地说,它除了型相之外什么也不是。另一方面,型相或模式在对物质发挥作用的过程中赋予它以个体性(nature of body),但并不因此失去它们自身的形式特征,它们是永恒不变的。这些思考有助于我们理解柏拉图所谓的起源(genesis)。在他看来,精神或智性在此过程中并没有造物主(demiurgic)那样的创造力,甚至可以怀疑它的行动是否仅限于对存在的“原型”进行装点。而且,由于难以控制运动物质的偏离倾向,它的功能始终受到局限。从这一角度看,物质即使不是恶的积极的源泉(正如后来的马基雅维利所认为的那样),至少也被视为一种“限制原则”。相应地,“个体”的世界被想象为一个“正在生成”世界,而从不是“已经生成”,因为这会意味着超出它的个体性(希腊文)。所以,它只是模式或“真实”世界的一种“反映”。

柏拉图的宇宙论导致一种极其重视人性的结论。首先,人被视为大宇宙之中的小宇宙,是“身体”、“灵魂”和“精神”的复合体。在此复合体中,被指定为“精神”的部分(根据进一步的教条主义)是与宇宙本原相联系的,并被想象为神圣本质中的“火花”。这就是为什么(在特定条件下)它被认为能够领会原型的各种形式。不过,该复合体也包含了(根据假设)在此本原之外的元素,即那些构成“身体”和“灵魂”的东西。这里我们可以观察到,作为“限制原则”的物质的模糊性导致了一些影响“身体”、“灵魂”乃至“精神”本身的严重问题。比如说,物质的身体仅仅像毕达哥拉斯所说的,是一个坟墓或牢房(希腊文)吗?如果是这样,那么人类的最高问题便是逃离的问题。一个几乎同样严重的困难是关于人的本质的,即它的特性是否是一个原型。如果我们只从物质中看到限制原则或区分原则,这样的结论就是不可避免的。而这会以一种尖锐的方式提出关于个性的问题,即询问是否彼得、保罗或约翰在本质上是一个人,是否他们只有在成功地抛弃那种将他们“分开”成个人的东西,从而在一个普遍的整体中找到他们的位置时,才能够完成自我实现。最后,关于柏拉图理想国(Platonopolis)本身,也许人们会问,它属于哪个世界?如果把它置于“正在生成”的世界,会破坏它作为模式和模范城市的特性,使它摇摆于世俗性与偶然性之间。而承认它处于“存在”的世界,固然使它避免了易变性,代价却是使它变成了属于死者的城市。柏拉图的优点在于,他看到了这些问题,并努力解决它们,将其生命的最后几年用于寻找一种逻辑,以完成这一任务。如果他还没有取得成功的话,至少他为改良的理念论体系辅平了道路,后者将在亚里士多德的手中呈现出来。

亚里士多德的工作开始于将秩序原则视为“无所不在的”,即在本质上“扩散”于所有个体之中,从而(在他看来)构成了“原质”(prima substantia)。在此过程中,他无疑有一种避免柏拉图式超验论之缺陷的动力。不过这只是最初的冲动,它得到了亚里士多德自己的研究的支持,尤其是在生物学领域,这带来了一种新的自然观:客体作为标本呈现自身,并以其各自的种属进行系统分类。这种自然观又导出了进一步的问题,特别是关于自然禀赋与环境的关系问题、关于教育的问题、关于分配类型的问题,等等,正像后来狄奥弗拉塔(Theophrastus)所研究的那样。

H. 关于大学哲学专业的选择.

  1. 若无良好的物质基础,建议勿学习这些专业。6、7年的时间,人的想法是会有很大的变化的。

  2. 若真要学,建议先学哲学,哲学是基础。弃哲学先学其他,如同无水之源,无根之木,不可。

  3. 哲学考的是自己的领悟,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学校不是最重要的。

I. 什么哲学意义上的是选择

哲学意义上的选择,是自由意志选择。
有一句经典的话:“一切都是选择,即使你不选择,也是因为你选择了不选择!”

J. 求教:哲学里只有两难选择

自然科学发展的现抄代哲学里没有两难选择,因为现代哲学阐述的是终极理性。两难发生的情况一般在具象领域,也就是人的情感方面,人会面临一些矛盾情形,对于哲学而言分析矛盾很简易,做出抉择也很简易。
如果你发现了你所学到的哲学充满了矛盾,那就不是理性的哲学。被誉为哲学家的人很多,自以为懂哲学的人更多,许多人连联系理论都没有看过,谈何懂哲学。就像现代的机器人,刻录了一句,“我懂人类的情感“,并在恰当地时机播放出来,你会真的相信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