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理学法学 » 社会学经典著作读后感
扩展阅读
中国网络原创新人乐团 2021-03-31 20:26:56
党政视频素材 2021-03-31 20:25:44
厦门大学统计学硕士 2021-03-31 20:25:36

社会学经典著作读后感

发布时间: 2021-03-15 00:46:55

Ⅰ 《社会学理论结构》读后感

[《社会学理论结构》读后感]

自改革开放后,社会学进入了发展的春天,《社会学理论结构》读后感。《社会学理论结构》是为了更好的整理思路,使人们对社会学的结构更加清晰而整理的。这本书的特点是:1.仍然强调理论的重要性。2,将理论置于一个更加重要,与冲突理论等价的位置。3,沿用原先所涉及的所有思想流派。

这本书首先通过描述科学的本质而让我们明白社会学是否能成为科学,结论是只需强调各种理论对社会学的贡献。而关于是否科学则会继续讨论下去。全书给我们介绍各种不同的理论让我们更好的理解社会学。

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新马克思主义冲突理论。沃勒斯坦与其他世界体系分析家依然接受马克思的资本主义将要瓦解的预言,但是对世界体系理论来讲,只有当资本主义渗透到世界上的每一个角落之后,起矛盾才能够完全展现出来,读后感《《社会学理论结构》读后感》。只要边缘国家依然接受核心国家的剥削,资本主义就可以依靠不发达国家的资源和廉价的劳动力而继续维持下去。但是,一旦资本主义无所不在,就无处可以躲避马克思的预言。资本主义的独特问题——产品充斥市场,需求下降,生产减少,需求进一步减少——会导致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瓦解。在保守资本家(以及他们在国家中的同盟者)与寻求更公平资源分配方式的广大群众之间的冲突时代,将会引来世界范围的社会主义,甚至是世界性的政府。虽然分析家就这一最终结果的细节的观点不尽相同,马克思所预言的解放动力依然存在。是否存在比马克思更为准确的预言尚待观察。

使这些新马克思理论如此具有吸引力的原因在于他们愿意面对资料,并运用经验研究来修正,改变理论陈述。当然,这并不是说这些理论家们的意识形态使他们愿意接受剥削作为社会内部与社会之间中心机制假设相矛盾的发现;而是说,他们至少存在着突破马克思主义初始理论范围的意愿。正是这个原因,使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有生命力的理论来源而存在。
〔《社会学理论结构》读后感〕随文赠言:【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农夫不会剥下一粒玉米,如果他不曾希望它长成种粒;单身汉不会娶妻,如果他不曾希望有孩子;商人也不会去工作,如果他不曾希望因此而有收益。】

Ⅱ 《社会学主要思潮》读后感

[《社会学主要思潮》读后感]
本书全面、系统地探索了社会学的七位大家孟德斯鸠、孔德、马克思、托克维尔、涂尔干、帕累托和韦伯的思想,《社会学主要思潮》读后感。作者本身就是一位富于魅力的社会思想家,他不仅要努力把握这些社会学家的基本思想,也不忘记这些社会思想与哲学观念及政治思想的内在关联。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七位大家都是在社会学领域有着卓越贡献的人,虽然他们的语言本身比较正式,比较深入探索以致有点难懂,但是作者雷蒙?阿隆用了一种独特并且通俗易懂的文字很好的阐释了社会学的基本理论,让我这个对社会学处于懵懂状态的人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读后感《《社会学主要思潮》读后感》。这本书真的不错,虽然刚开始可能会觉得有点枯燥乏味,但它不是一本为了迎合大众趣味的书籍,它的存在有着更高的价值,它是作者通过十年时间对七位大家的精心研究,并进行了极富创新的比较研究而得的成果,值得一读。
〔《社会学主要思潮》读后感〕随文赠言:【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农夫不会剥下一粒玉米,如果他不曾希望它长成种粒;单身汉不会娶妻,如果他不曾希望有孩子;商人也不会去工作,如果他不曾希望因此而有收益。】

Ⅲ 社会学概论读后感

[社会学概论读后感]
(1) 重新审视美国人的价值观,社会学概论读后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我不赞同强烈的个人主义,我欣赏美国的实际,用工具性能动主义来理解。所谓能动主义,是指美国人倾向于对周围环境进行控制,而不是佛教徒那样被动的生活方式。所谓工具性,即美国社会并不追求一种高层次的或者说是最终的目标或价值观,相反,它追求一种非常普遍的改善或进步。一个理想的社会应当是每个成员都能为了共同的利益而努力工作的社会。这样给了自己的一个深刻的反思,自己的目标是不是定得太远太高,不现实?确实是的,有时候自己认为所谓的高瞻远瞩的目标其实只不过是好高骛远,不踏实的目标。在很多时候,在追赶比自己优秀的同学时,心里很容易产生一种浮躁的心理,不够平稳。在进步、改善这方面,我确实需要向美国人学习学习,力求每一天都有一点点进步,每一天都能改善一点点自己的不足之处。不积硅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2) 角色期待与角色表现。人在成长的过程中,会出现不同的阶段,每个阶段都被赋予了社会对它的角色期待。每个角色期待背后都有相应的角色表现。在今年端午节,我和一个好朋友,还有他的表叔一起吃饭。他表叔作为一个出来社会工作多年的前辈,指导我们大学生的规划以及为人处事的道理。他表叔跟我同学说的一句话令我颇为震惊,你作为你家的长子,你要想下你身上肩负的是什么责任。这句话至今萦绕耳边,时常警醒着我。有些东西随着成长,其佯装的外表该脱下就脱下。我承认,以前有太多太多的东西,没有改变,确实做得不好,我并不是电影中的周星驰,不能胡乱地做出匪而所思的动作,因为别人会因我的角色表现而判断我是一个疯子,这里也不是电影世界。这是生活,我应该现实点,做出符合我角色期待的角色表现。在家、在学校都应该思考一下自己所处的位置,该拿出什么样的角色表现。我相信我会慢慢改变。(3) 社会地位和结构的流动。我觉得觉得现在社会上存在这样一种风气:社会地位与金钱直接挂钩。人,生下来就不平等。在广东,很多资源,掌握在我们这一代的前一辈上,因改革开放很好掌握了赚钱的资源。试问,广东很多龙头企业董事长哪几个拥有高学历,很多都是高中学历,靠的就是一步步实践和一股勇气赚了属于自己的财富,读后感《社会学概论读后感》。一个家族企业,很好掌握各种资源:人脉资源(客户)、货源、管理经验和管理人才等。企业家们也有足够的财力使自己的后辈得到较高的教育水平,只要其后辈不是智力问题,喜欢学习,喜欢实践,身边有优秀的人才,接管前辈的生意也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至于富不过三代这句话,我怀疑了。早一段时间,进了一个工厂,和工人阶级一起工作。稍稍调查了他们的年龄和工资,有几个和我年纪差不多,有几个30几岁。工资根据你以往的工作经历商议决定,其中有个前辈,35岁,他有3个孩子,每月拿的薪水是1500,包吃住。3个孩子,先撇开教育投资不说,生活费也成问题。在工厂里和工人同吃同住,这种感觉是在写字楼里体验不到的。感到生活上的巨大差距,生活来之不易,更应好好珍惜。处在社会底层的人,他们的孩子们得不到好的教育资源,向上结构流动的机会越来越来小,创造财富的机会越来越小。或许,只有教育才能改变他们的现状,教育是一条向上流动的很好的途径。但成功的只有一小部分人而已。为此,我更加坚定了知识的作用。要向上流动,先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社会学是研究人类社会各方面的发展与在发展中或发展后的问题,而试图以研究的结果来找到解决的方法。但事与愿违,社会学常常能找出问题却找不到解决根本问题的方法。有时看似解决了,却只是短暂的表面上的治标不治本。因为社会学到底还是以人为本,是从人的角度去了解世界上的问题。我们有信仰的人都知道,无论是什么样的社会问题其实都是人的问题。而人的问题根本就是在于人是有罪的人,且人是没有办法靠自己解决罪的。所以,我认为社会学只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却不能找出问题的本质原因更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可以说社会学是发现提出问题,而神学才能找出问题的本质原因也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社会学概论》配有网络课程,大大丰富了社会学教材的内容,对社会学教材做了广度和深度的延伸。《社会学概论》的内容体现了社会学知识点面结合的特点,每章后附有思考题和推荐阅读书目。通过对《社会学概论》的学习,读者能够具备社会学的基础知识,了解从社会学视角分析社会的方法。《社会学概论》不仅适用于大学社会学专业本科生的学习,还适用于党政机关干部、企业管理人员以及对社会学有兴趣的其他社会人士的学习。作为社会学专业入门基础课教材,《社会学概论》秉承社会学研究人与社会关系的主旨,介绍了社会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突出社会学本土化研究的特色。在篇章结构上,《社会学概论》以理论发展与方法为绪论,以社会互动、社会结构与社会不平等、社会制度、社会变迁与发展为逻辑主线,通过五编十九章的内容,展示了社会学学科研究需要遵循的理论原则、社会学研究的方法和技术、社会学逻辑发展中的不同观点,以及社会学研究在中国改革开放中的发展。

Ⅳ 《社会学索引》读书笔记

第一章什么是社会学?

1、社会学就是对人类的社会生活、群体和社会的科学研究。它是一项令人着迷而欲罢不能的事业,因为它的主题就是作为社会存在的我们自己的行为。(P4)

2、我们当中大多数人都是依据自己生活中所熟悉的特征来看待这个世界的。社会学则解释了需要采取更为宽阔的视角,来看我们为什么会是这个样子,我们又为什么会这样行事。(P4)

3、学习从社会学的角度思考问题,换言之,用更加开阔的视野去观察,意味着对于想象力的培养…‥社会学想象力首先要求我们的,就是“想像自己脱离了”日常生活中那些熟悉的惯例,以便从全新的角度看待它们。(P5)

4、所谓社会学家,就是能够自如地跳出个人所处环境的直观性,将事情置于一个更广泛的背景。(P5)

5、在社会学中,社会结构是一个重要概念。它指的是我们生活的社会背景不只是事件或行动的随机分类,而是以各具特色的方式被赋予结构或模式。我们的行事方式,我们彼此之间的关系,都存在着规律性。……人类社会始终处在结构化的过程中,每时每刻都在被构筑社会的“一砖一瓦”——也就是你我这样的人——重新构造。(P7)

6、社会学起源的背景是一系列全面变迁,引领潮流的便是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以及工业革命在欧洲的兴起。这些变迁导致传统生活方式趋于瓦解,使得思想家们尝试发展一种对于社会世界和自然世界的全新理解。(P9)

7、孔德的社会学观点属于一种实证科学。……实证主义认为,科学只应关注可观察的实体。……科学家通过理解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就可以预测未来的事件将如何进展。(P10)

8、孔德的三阶段法则宣称,人类理解世界的女里经历了神学阶段、形而上学阶段和实证阶段。在神学阶段,引领思想的是宗教观念,是有关社会是上帝意志的表达的信念。大致是在文艺复兴时期浮现出来的形而上学阶段,开始从自然的二非超自然的角度来看待社会。由哥白尼、伽利略和牛顿等人的发现和成就引领的实证阶段,则鼓励奖科学技术应用于社会世界。(P10)

9、与前辈孔德一样,涂尔干也认为,我们必须要以像科学家研究自然世界一样的客观性来研究社会生活。他那著名的社会学第一原则,就是“把事实当作物来研究!” (P10)

10、对涂尔干而言,社会学的主要学术兴趣就在于研究社会事实。社会学家采用社会学方法,不是用来研究个体,而是用来考察社会事实,即社会生活中那些塑造着我们作为个体的行动的诸多方面,例如经济状况或者宗教的影响。……根据涂尔干的看法,社会事实是外在与个体的行事方式、思考方式和感觉方式,有其自身的实在,外在于作为个体的人的生活和感知。社会事实的另一个特性是它们对个体施加某种强制性力量。(P11)

11、功能主义认为,社会是一个复杂系统。它的各个组成部分协同工作,产生了稳定和团结。根据这种思路,社会学这门学科应该研究社会各组成部分相互之间的关系,以及这些部分与社会整体的关系。……要研究某一社会实践或制度的功能,就要分析其对于社会延续所做出的贡献。包括孔德和涂尔干在内的功能主义者经常使用某种有机体类比,把社会的运行化做一个活的有机体的运转。……功能主义强调道德共识对于维护社会的稳定和秩序的重要性。当一个社会的大多数成员都分享共同的价值观时,就存在道德共识。(P17)

12、默顿的功能主义影响深广。他区分了显功能和潜功能。显功能就是特定社会活动类型中的参与者所知晓并意欲的那些功能。而潜功能就是参与者未曾意识到的那些活动后果。……默顿认为,社会学说明的一项主要内容就在于揭示社会活动和制度的潜功能。

默顿还区分了功能和反功能。所谓探寻社会行为的反功能特性,就是说关注社会生活中对事物既存秩序构成挑战的那些特性。(P17)

13、采用冲突理论的社会学家们和功能主义者类似,也强调社会内部结构的重要性。……不过,冲突理论家拒绝接受功能主义对于共识的强调,转而突出社会中分化的重要性。为此,他们集中探讨权力、不平等和斗争的问题。他们往往把社会看做是由追求各自利益的不同群体组成的。(P18)

14、美国哲学家乔治 赫伯特 米德的著作对社会学思想具有重要影响,有其是通过一种称作符号互动论的视角。……米德宣称,是语言使我们成为具有自我意识的存在,意识到我们自己的个体性,能够像别人观察我们那样从外部认识自己。这个过程的关键元素就是符号。所谓符号,就是用来代表另外一种东西的某种东西。……米德认为,人类在互动中以来共享的符号和理解。人类生活在一个充满符号的世界中,一次人类个体之间几乎所有的互动都涉及某种符号的交换。

符号互动论使我们注意到人际互动的细节,以及如何利用这些细节体会其他人的言行。(P18)

15、相对剥夺理论认为,人们如何评估他们所处的环境,取决于他们拿自己与什么人相比。(P20)

16、生活中社会学从以下几方面帮助我们:首先社会学赋予我们某种对于文化差异的意识,使我们可以从许多视角出发探求社会世界。……其次,社会学研究为评估政策创议的成果提供了切实的帮助。……第三,从某些角度来说也是最重要的一点,社会学能够为我们提供自我启蒙,即增进自我理解。(P21)

17、社会学中主要的理论思路是功能主义、冲突理论和符号互动论。它们彼此之间存在着一些根本性的差异,这些差异极大地影响了二战以后社会学的发展。(P22)

Ⅳ 社会学要写读书笔记,请推荐一下社会学的经典著作

周晓虹的《西方社会学历史与体系》
刘少杰的《后现代西方社会学理论》
1、马克回斯·韦伯
《儒教与道教答》、《学术与政治》、《经济与社会》、《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2、迪尔凯姆
《自杀论》、《社会学方法的准则》、《社会分工论》
3、马克思相关著作和论述
同时顺便了解:孔德、斯宾塞、滕尼斯、齐美尔、帕累托这些人的大概理论和著作。
接下来就可以涉及思想大师的理论著作
1、哈贝马斯
《交往行动理论》 《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
2、吉登斯
《社会的构成》 《现代性的后果》 《民族-国家与暴力》
3、福柯
《疯癫与文明》 《规训与惩罚》
4、布迪厄
《实践与反思》
其实社会学的经典著作还有很多,入门之后就知道了

Ⅵ 《现代西方社会学》读后感

[《现代西方社会学》读后感]

亲爱的不管是老师还是学术部的同学,感谢您百忙之中光临我的博客,检查我那不值一看的读后感,感谢您给我这个机会,让我有时间静下来阅读一些书籍,《现代西方社会学》读后感。

众所周知,社会学这一概念,本身就是西方的“舶来品”,西方的社会学确实比我们国家的要先进。孔德,斯宾塞这些社会学的大家也确实留给我们一笔宝贵的财富,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社会学的元研究及其元理论化趋势的高涨,既受社会学理论和社会学元理论内部因素的影响,也受社会学学科之外因素的影响,读后感《《现代西方社会学》读后感》。但作为社会学发展中自我反省意识的必然产物,它又是在反思社会学自身危机的基础上迅速发展起来的,其主要的功能就在于为社会学及其理论立法。

西方社会学的元研究是社会学发展中自我反省意识发展的必然产物。与元数学、元哲学的元研究不同,社会学的元研究注重研究理论的产生、途径、过程和理论范式的发展变化规律,研究理论与研究者、社会现实之间的相互关系等等,是一种泛化的元研究。其具体内容大体要涉及到下列问题:1.社会学描述(术语、概念、命题等)的合规则性、合理性和有效性分析;2.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功能、性质、理论结构、逻辑范畴、进步标准等的探讨;3.社会学历史发展过程的考察;4.探索社会学的理论形成道路及不同的研究范式发展变化状况,揭示隐匿于社会学理论内部的深层次结构;5.分析在一定历史背景中社会文化条件对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的产生和发展所起的影响;6.对社会学研究共同体进行的研究,辨识各种学术团体,分析这些团体及相互间的联系对社会学理论的影响等;7.运用基本的元理论范畴去辨识和归纳社会学理论的现状,去揭示社会学研究中面临的重大理论问题等。

〔《现代西方社会学》读后感〕随文赠言:【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农夫不会剥下一粒玉米,如果他不曾希望它长成种粒;单身汉不会娶妻,如果他不曾希望有孩子;商人也不会去工作,如果他不曾希望因此而有收益。】

Ⅶ 社会学之思读后感--邝艳彤

[社会学之思读后感--邝艳彤]《社会学之思》读后感教信08传播1班邝艳彤20082803017读罢《社会学之思》,我想我应该理解了其中一部分的内容,社会学之思读后感--邝艳彤。有的话语在读的时间感到异常陌生,即便反复读上三四遍也是一头雾水。相对应的,有些内容却很有亲切感,一些与此相关的自身经历会自然浮现在脑海中。偶尔会闪过一瞬间的错觉,这本书就是在诠释我的人生我的生活。"我们是在与他人的关系中生存的。"是的,当我们呱呱落地的时候身边有父母,或许会有兄弟姐妹和其他的家人;长大一点会有各种不同交往程度的朋友、同学;再后来我们应该会有自己新的家庭亲人和工作同事;还有为了满足自身需求而遇到的各种各样的经常有接触但却互不相识的人、或者是只有一面之缘、甚至是从未谋面的人。一定程度上来说,我们的生活就是不断地与各种角色的人打交道,或是为了满足生理需求,或是为了满足精神需求。能在荒无人烟的孤岛上生存28年的鲁滨逊,我想真的只是小说中的人物,为了能够表达某种思想而创造的一个小说主人翁,只存在于读者的脑海中。"我们一旦做了决定,就得为无论什么后果负责任,读后感《社会学之思读后感--邝艳彤》。""从我们置身的环境中做出某种选择,意味着挑选参照群体。我们就此找到了一个群体,根据它来衡量我们的行动,为我们所欲求的东西提供标准。"读到这两句话的时候,在学生会的一幕幕涌现在我的脑海中,像倒翻了五味瓶似地,充满了甜酸苦辣。大三,还有心在学生组织里头混的人确实不多了。当初确实有过抱负要当个"小高层"为同学们做点事,同时锻炼自己,前辈们也寄予了厚望,虚荣心也在作怪。于是就开始了过三关斩六将的竞选,还真不倒霉,就当上了学生会副主席。到现在,一个学期了,切身地体会到了什么是责任,什么是要为自己的决定负责任。要做多大的事情注定就要承受大多的委屈,站的那么高就必须对下面的人有所交代,否则你站不稳或者是没有人会抬头看你。"我们在行使自由时,或许也限制了别人的自由,要有能力自由的行事,我们需要的可不仅仅是自由意志。"这句话在我的理解中传达出了一个核心词语,就是"竞争力"。行使自由除了需要我们无法左右的客观环境和条件支撑之外,更具有现实意义的是自己的能力,自己的竞争力有多强。就一个国家主席,能者上任。更多的时候我们的自由受到了限制,不是因为不给我们做,而是我们没有能力做。于是有些人在这个时候就会感觉这世界太多框框条条,太不公平,事实非然。书中还有很多话让我印象深刻,比如说"我们在当下的行事自由,会受到我们的过去环境和阅历的影响。";"无论我们什么时候表达政见,都会有一些我们很在意的人不喜欢我们的观点,甚至有些人对我们表达政见本身就有所抱怨。";"在某些情形下,那些在小型乡村社区中成长起来的人会发现自己迷失在陌生的城市中,陌生人之间的那种冷漠让人感到孤伶无助,而车流不息、人潮汹涌、楼宇林立,更加剧了这种感觉。""同样,也有一些人在城市总自在如家,"等等。就个人感受来说,最大的收获就是让人弄清了一些习以为常的现象产生的原因,人际交往过程中的一些心理和前因后果。对于在人生道路上少走一些弯路是有帮助的。当然,还有很多的内容我还没读懂,待续未完。〔社会学之思读后感--邝艳彤〕随文赠言:【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农夫不会剥下一粒玉米,如果他不曾希望它长成种粒;单身汉不会娶妻,如果他不曾希望有孩子;商人也不会去工作,如果他不曾希望因此而有收益。】

Ⅷ 求一篇关于政治学、哲学、经济、社会的名著的读后感,1000字左右,复制的就算了,要网上没有的,谢谢

哈罗德·拉斯韦尔。一位著名的政治学家,也够得上是一位社会学家、心理学家和传播学者。传记作家形容他为“犹如行为科学的达尔文”。 他是美国行为主义政治学的创始人之一,在西方被称为“二十世纪最杰出的政治哲学家”,美国人称其为研究领域的达芬奇。拉斯韦尔1902年2月13日出生于美国伊利诺斯洲唐尼尔逊的一个牧师家庭。家境优裕,藏书甚丰。他曾去柏林大学学习心理分析学说, 最先向美国学界引介了弗洛伊德心理分析理论。拉斯韦尔一生勤勉耕耘,著术甚丰,共发表了600万字以上的学术著作,内容涉及政治学、社会学、宣传学和传播学等许多领域。由于拉斯韦尔研究范围的广泛,所以他和以往的政治学者不同,他的著作中综合了很多不同学科的不同观点,如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人类学、统计学等社会科学,并将这些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引入政治学,进而将政治学研究真正地转向到“人”的研究。
《政治学:谁得到什么?何时和如何得到?》创作于1936年,是行为主义学派的开篇著作。就如此书的题目,本书主要围绕着在政治洪流中,谁得到什么?何时、如何得到?来进行论述的。整本书读下来,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逻辑结构很清楚,让我可以清楚地知道他要说什么,又是怎么说的,内容环环相扣。作者的分析自成体系,严密紧凑且客观。就像他开篇说的:“政治研究是对权势和权势人物的研究。政治学的任务在于阐明情况,而政治哲学则要为政治选择提供辩诉。本书仅限于进行政治分析,阐明情况,而不提出任何选择意见。” 本书分四篇共十章:第一篇:精英;第二篇:方法;第三篇:结果;第四篇:概论。也就是对who,what,when,how,即政治学的研究客体、行为、时间以及如何行为进行了探寻。
第一章“精英”,阐明了拉斯韦尔所主张的新的研究方法,可以理解为全书的导言。所谓权势人物,“就是在可以取得的价值中获得最多的那些人”。拉斯韦尔将他们称之为“精英”。所谓价值,他把尊重、安全、收入等作为有代表性的但不是唯一的价值标准。他认为,没有一个简单的指标可以作为衡量权势和权势人物的有用尺度,譬如获得尊重愈多的人往往愈少安全。他充分地注意到政治学的最新发展动向是采用传统研究中没有包括的一些研究方法,主张政治学家应该不仅指望的助于历史学家、法学家和哲学家得到帮助,而应该与文化人类学家、社会学家、心理学家、统计学家等有更密切的接触。拉斯韦尔还主张,政治学的任务在于进行政治分析,阐明情况,而不是为政治选择提供辩护。他相信,“权势和权势人物”能够作为政治学进行分析的一个统一的参照系统。
第2至5章构成第二篇“方法”,在这四章里,拉斯韦尔紧密结合历史和现实,分别具体分析了精英是如何使用象征、暴力、物资和实际措施等方法获取和维护自己的特殊利益的。拉斯韦尔认为,这些方法是精英为达到自己的特定目标所使用的主要手段,无论处于支配地位的精英还是反对派精英,都要运用象征、暴力、物资和实际措施这些方法,而精英集团的支配地位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运用这些方法成功地操纵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