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哲学界有哪些著名的人物及其代表作
柏拉图:公元前427-前347,苏格拉底的学生,古希腊最具有代表性的大思想家,大哲学家,古希腊唯心主义的代表,大文学家,教育家,一生留有大量的作品(多为演讲稿和谈话录)。
贡献:他的思想与著作对西方哲学与理念对整个文化的发展发挥过重要的作用,他在西方哲学史上的地位相当于孔子对中国文化史的影响,他的作品对西方著作史有不可磨灭的影响,他是历史上第一个用灵活的对话阐发深奥的哲学道理,哲学核心是理念论,在对话中谈过辩证法问题对思维辩证法的阐述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柏拉图哲学对西欧以后的哲学发展,有很大的影响,近代的西方唯心论和唯物论也与它存在联系,它的辩证法在某种程度上德国古典唯心主义,特别是黑格尔的哲学。
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前399,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学路线的创始人,也是西方公认的道德哲学的创始人和教育家,他的一生是在和人交谈和辩论中度过的,没有留下著作。
贡献:他是古希腊第一个提出要用理性和思维去寻求普遍道德定义的人,因此获得道德哲学创始人的称号,他坚持寻求普遍的道德原则与以前的智者学派相对立,求知法他提出辩证法,揭露矛盾,攻破对方,西方哲学史上辩证法从此开始。但他重点研究认得伦理道德问题,反对用物质的原因作为事物的本源去解释万物,提出神学目的论,,拟人化的把自然物与人造物混同了,把神作为宇宙的真正的原因。
巴门尼德:古希腊哲学家,爱利亚学派的代表人。
贡献:提出存在学说和意识和真理的学说。他否定了以前的自然哲学家仅从感官对象中寻求世界的本源,说明世界的片面性观点,强调用理智和思维去把握世界,哲学从此转向研究本质和现象的关系。同时巴学否定了自然哲学的辨证法,陷入形而上学,但在更高的层次上提出了存在与非存在,联系与非联系的关系问题,对理论思维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前322。古希腊哲学的集大成者,被称为古希腊最渊博的学者,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
贡献:对古希腊城邦奴隶制时期发展的做了全面总结,在文化史,哲学史都有很重要的贡献。青年时热热中于政治,提出“哲学王”思想。建立欧洲史上第一所综合性传授知识,进行学术研究,提供政治咨询,培养学者和政治人才的学校。他创立了漫步学派,师柏拉图20年,后为亚历山大大帝的教师。他把古希腊哲学爱智慧尚思辩的精神也就是追求追求知识和探索真理的精神充实了,具体化了,发扬光大到顶峰。他的哲学尊重经验跟随现象,最后归于理智和思维。
《申辩》:为我们了解苏格拉底,提供了最清晰最重要的线索。申辩篇的三篇对话是对苏格拉底最后的日子和去世的解释。苏格拉底在申辩篇中受到了严重的指控,提供了他的生活方式和宗教信仰等细节。
《理想国》又名《国家篇》,比较完整的阐述了柏拉图的理想政治制度,在他提出的一个城邦有三部分人分工组成的学说的基础上提出了“哲学王”思想,即让哲学家治理国家,让统治者成为哲学家。同时它的论证是第一个出现客观唯心主义哲学,提出善的理念和认识善的理念的辩证法,论述了认识知识的4等学说,即猜测,相信,了解,理解。它是一部关于政治,伦理,哲学,教育,文艺等多方面一部综合性著作。
《形而上学》:是在亚里士多德死后300年中有漫步学派门人安德罗尼科收集编于《物理学》后,有14篇文稿构成。分了10大部分,第一部分A卷,是序言与导言部分,叙述了哲学家,哲学地位和事物的原因。第二部分B卷,提出了14个有待讨论的问题,第三部分是关于研究对象---存在的问题。第四部分研究的是哲学的范畴,第五部分是本题问题,第六部分是质料和形式,第七部分是关于潜能与现实,第八部分是运动变化,九是对柏拉图学派的批判。在这部书中科学和技术有了明确的区分,科学有了自己的任务,哲学理论得到了充分的论证,亚里士多德为人类探索真理开拓了道路。
❷ 对象的哲学名词
原始自然是个体用来维持自身的对象世界。
原始自然界是广义自然界中未经人类涉猎的领域,或者说是人类将要首次涉猎的领域,它的原始性就在于它的自在性。它无视他在,完全以自在为中心;它“自己运动”,虽然是按照机械的、物理的、化学的和比较高级的生物的形式在被我们所称谓的“规律”中运动变化,但这变化与个体的意志没有任何关系;它只是埋头运动,不断分化,又不断出现新的合一,新的实体否定旧的实体,旧的实体的目的性就是不断地分化出“新”来。对许多个体来说,原始自然界是神秘的,它是个体的陌生的、无知的、混沌的、无法预料和难以驾驭但又必须面对的对象。
最让个体感到不安的,恰恰是原始自然界无视个体存在这一事实。原始自然界只强调自在,只按照自身的规律运动和发展。在它的本然世界中是没有人为的或者为人的运动的,倘若有的话,那也只是人类对它进行选择的结果,而不是它的本意。例如,四大文明古国之所以发源于黄河流域(古代中国)、尼罗河流域(古代埃及)、恒河流域(古代印度)和两河流域(古代巴比伦),并不是原始自然界按照人们的要求对自身改造的结果,恰恰相反,它是人类在那个时代的自然界中选择出的能够适应自身要求的有限的自然界。今天的农业生产仍然遭受着原始自然界的莫大的影响。虽然人们在科学育种、施肥、灌溉等方面已经把握了原始自然界的某些特性,但是,农业生产面对的仍然是原始自然界,“靠天吃饭”是从事农业生产的人们的一致看法。 人化自然是个体用来解放自身的对象世界。
按照人的意志加以改变的自然。
人化自然是个体改造原始自然界的直接结果,是原始自然界与个体达成的和谐统一的状态。
当原始自然界是个体的未知世界的时候,它对个体来说就是一个“异在”。如果这个“异在”与个体没有发生任何关系,它也就不会成为个体的对象。但事实是,总有一部分原始自然是作为个体直接的生存环境而存在的,就这部分自然看,它如果不改变个体,个体必然地要改变它。
个体与原始自然之间便经常地存在着矛盾:一方面是个体自身自然的指向需要被证实,需要一个结果;另一方面是自然界按照自身的规律即按照在个体看来是他在的、不为我的、陌生的、混沌的、无法预料的甚至是令人畏惧的态势发展着。显然,个体必须扼制住这种发展态势,个体必须解决这一矛盾,否则的话,个体将无法达到真正的自为状态,个体自身的存在将受到威胁,这是个体不用思考就已经感觉到的现实。
个体解决这一矛盾的直接办法就是制造出人化自然。考古发现,奥都威早更新世人类是最早的猎人。他们使用工具和制造工具,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吃肉的需要:狩猎,砍切,刮削。而镰刀、磨、碾石等在公元前9000年代就已出现,当初就是适用于收割或加工野生植物的劳动需要而产生的。
针对亟需改变的那部分原始自然,个体开始了苦思冥想。公元前3000年时人们已经掌握了使用风能的技巧,这个时候用于生产和生活的手推车也已出现,早期水路贸易促使人们发明了帆船,再后来,犁、灌溉技术、冶金技术的出现等等,使个体开始坚定了与原始自然和平相处的信心。自此以后,青铜器、铁器、木器、瓷器;耕犁、手推磨、蒸汽机、机床;轮船、汽车、计算机、机器人等人化自然被人类陆续制造出来。人类每改变一步原始自然,自然界中就有一部分存在物被转变为人化自然。 虚拟对象是个体反思自身的对象世界。
与实体相比,虚拟的东西是值得怀疑的东西。在个体看来,实体是实实在在的存在,因而是无需怀疑的东西,而虚拟的东西更象是一种幻象。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主要在于个体认识对象时对自身感官的依赖性,在于个体的初始状态的感觉器官仍然处于个体观察世界的优先位置的现实性。个体愈是依赖于身体的天生感官观察世界,他就愈是把感官之所见看成实在的东西,同样,他如果是过多地依赖于大脑观察世界,理性之所思所想就有被推崇的可能。
虚拟是在个体认识事物的形式上对区别于实体的事物的概括,例如思想、模仿、艺术创作、宗教活动等。这里所说的虚拟,是脱离事物本身实在性而独立存在于实体之外的虚拟现象。比如记忆,当记忆对个体发生作用时,它已经不是事物本身对个体的作用,而是事物属性再现在大脑中的映像对个体的作用。再比如幻觉,它也只是类似的感觉在个体大脑中的体验,而不是对实体的直接感觉。 能动自然是个体用来观照自身的对象世界。
他人对个体而言是能动的对象。从自然界的演化与发展过程看,他人是自然界的产物;而从他人与其他自然物的比较来看,他人又是一种极为特殊的自然。至少在目前看来,他人在自然界的物种之中是唯一的、高级的、具有能动性的自然。
----能动性(反主体性):
他人对我而言是一个同类,就好像我从镜子之中观照到了我自己的伟大或渺小、美丽或丑陋、端庄或歪斜……一样,他人就是我的一面镜子。他人与镜子所不同的,是他主动地映照我,我直接地成为他的对象。
他人在对象物的形态上寄宿在对象关系的另一端取得了主体的地位。在我与他人的对象关系的初始,他人不是我所塑造的,他来自另一个世界。他人的初始对象由原始自然界和人化自然界构成。经过与原始自然界及人化自然界的相互作用,他人逐渐地成熟并壮大起来。因此,他人从他的对象那里走来,他携带了他的对象身上的一切东西(当然他仍然正在继续不断地吸收着这些东西并向外界不断地兜出这些东西)。这东西我以前并未见过,它让我感到陌生。从内容而言,这陌生的东西并不可怕,因为在原始的自然或人化的自然那里我自己也会遇到它们。让我感到紧张的是这种陌生的内容采取了与我相同的形式,如此以来,我就不能不重视这内容了。他人与我的形式相同是我直观的感觉,这一点无需证明即被认可。他人给我带来的问题在于:他人是世间所有物种之中唯一能与我为“群”的动物,然而,这动物能与我在一起吗?
当我们认识了原始自然界及人化自然界之后,我们可以与之坦然地结成对象关系。但是,当我们遇到他人之后,是否要结成对象关系并不是由我一方说了算。此间,他人也正在考虑着这个令人棘手的问题。这种考虑的背后,表明了面对他人我们不能象面对原始自然界那样任意地发挥我们的主体性。因为他人也在审视、度量着我,他希望作我的主体。他与我之所以能够互为主体,是因为他同样地,已经是掌握了原始自然和人化自然的高级自然物,是他的原始自然界和人化自然界的总和物,是能动的自然。
----受动性:
他人同时与我有着极大的差别。这差别来自我们所拥有的原始自然界与人化自然界。我们在多大程度上与后者结成了对象关系,我们就在多大程度上构成了相互之间的差别。在这里,能动的一面是指我们高于低级对象的方面,但在同类中间,互为主体的特性同时也带来了互相尊重对方、互相受制于对方的另一种特性:受动性。在这里,人受制于原始自然和人化自然本身的规律性,并不说明人就丧失了主体性。但在人和他人之间,人放弃自身的主体性,恰恰是为了尊重对方的主体性。在这里,当人放弃自身的主体性时,他便是为他人而存在的,因而也是受动的。
显然,他人的能动的方面其实就是他人作为主体的方面,而他人作为主体的方面其实就是他人比其他自然更具有总和特性的方面,就是他人所具有的用意识把握对象的能力。他人是横在个体面前的、足以引起个体重视的、能够总和地唤醒个体的自然。他人比其他自然高级,是因为他人具有总和特性。由于这种总和特性,他人让个体在某种程度上感受到的是超自然的力量,是来自宇宙间另一个人而不是什么别的物种的力量,因而是个体所不能忽视的力量。个体尊重他人的选择,尊重社会规范,是因为在个体的内心深处已经感受到了他人的这种能动性。
具有能动性的他人已经变成了他那个对象世界的代表来到了我的面前。他与我交往,实际上是他背后的对象世界在与我交往。所以,他人是他背后对象世界的形式,他背后的那个对象世界才是他的本质内容,这就是我们所能理解的“人不可貌相”的道理。
❸ 《探索与发现》:你的感官欺骗了你的眼睛 用哲学观点解释
我常以为别人了解我,而事实上别人所了解的只是他所了解的我,而不是真正的我。换言之,人与人之间无法完全了解,我们了解的都只是被我们了解的部分。而我们所了解的和对象本身一定有些落差,这就是我们和别人之间所产生的一种误会。
人类依靠感官对事物做出判断,但是感官能判断的东西也是有限的,你只能看见你看得见的东西,你只能听见你听得见的声音,你只能闻到你闻得到的味道,总之你只能感受到你感受得到的东西。但那些你感受不到的信息呢,还是有可能颠覆你之前对该对象的理解。
❹ 什么是远离感官对象
可感对象是指内在于我们的那个知觉,相当于现象学中的现象,也相当于佛教中的“识”.
感官对象指的是外在于我们的那个存在,康德称之为“物自体”,是超越的存在,康德也称之为“理性的迷幻”,即形而上的存在.
如果学习哲学不能将这二者分别清楚,将永远进不了哲学的大门,尤其是近现代西方哲学的大门.
如果悟通了这二者,估计离东方哲学中的悟道和成佛的境界也就不远了.
❺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分别代表西方哲学史两大理论类型,其中两大理论类型具体指
面带佛光这位仁兄恰好给说反了,请自己查证后再来解答,莫要误人子弟!
简单回答。柏拉图代表的路线是:唯实论(中世纪哲学)→理性主义(近代哲学)
亚里士多德的路线是:唯名论(中世纪哲学)→经验主义(近代哲学)
当然,两者亦有交叉,界限不是断然区分开的。
❻ 一道哲学题(经验知识是感官感受的与认识相结合)
《马克思主义则学原理》中物质与意识的联系就可以得到更加科学的答案了,有人说,学好这些理论对成为一个优秀的管理人才很有帮助。
❼ 从三个方面(感官刺激)(情感认同)(哲学思考)去赏析猩球崛起
感官:猩猩、猿猴怎会有那么多的智慧。他们的敏捷、速度、力量、爆发力,他们的感情细微。他们有组织有领导。
情感:换了是我们处于它们的地位,我们也要被追杀。我们那也要反抗。
哲学思考:同处一个地球,大家要和平共处,这一物种不要欺负另一物种。不要猎杀另一物种。捍卫和平,维护共同的家园。不要使地球变得死寂。
❽ 哲学对感官的敌意是人最大的荒唐 这话怎么理解
我看不出这句话有什么需要解释的地方,无非就是说以前的哲学都贬低感官的意义,尼采认为这样做是很荒谬的。
你要说一下你不理解的点在哪里别人才好有针对性地回答。
❾ 苏格拉底 亚里士多德 柏拉图的哲学思想有什么共同之处
苏格拉底和中国的孔子有点象,喜欢教导年青人,但并无著述流传,我们今天都是通过他们学生的记述来了解他们的思想。 苏格拉底认为“心”是至高无上的,只有“心”能把握真正的形式和理想化。而感官对象只是有接近这种形式的倾向。 比如我们可以考虑真实的三角形和抽象的三角形,真实的三角形指我们在经验中接近于抽象的三角形的那些具体个体。抽象三角形是理想化的对象,是“心”思考的对象。 苏格拉底是所谓唯心主义哲学的代表,当他被雅典权贵陷害入狱前曾得到消息并有机会逃亡,但他并未选择逃亡,而自愿留下受审。在狱中,苏格拉底曾以此为例驳斥了当时的机械唯物论: 由于雅典人觉得给我定罪比较好,所以我也觉得坐在这里比较好,留下来接受他们所定的惩罚比较好,因为我可以发誓,要是当初我不认为接受这个城市给我的任何判决比起溜之大吉来是一个更正当、更体面的办法的话,我的筋骨早就按照有人所说的最上策办法,到了米加腊(Megara)或波奥提亚(Boeotia)了。 苏格拉底认为一切都是神创造与安排的,体现了神的智能与目的。提出最有知识的是神,知识最终从神而来,真正的知是服从神。后来的基督教护教者常以苏格拉底为例来说明希腊哲学是基督教神学的盟友。 柏拉图是苏格拉底的学生,是唯心主义哲学最伟大的代表。柏拉图对于自然的看法是从人类需要和意向中先验地推导出来的,比如:神是好的,球是最完美的形式,因此,宇宙必然是球体的。 所谓先验即经验之前,指无需经验即可得出的知识,如:神是好的,人性本质上是善的等。 柏拉图轻视实验和技术,但重视数学这样的演绎科学,并在他的学园(Academy)中开设大量数学课程。 柏拉图认为感官对象处在不断变化中,只有心的对象“类”(共相)是不变的。因此理念是唯一的实在,个体是影子。“心”在发现“类”以前,它们是没有实在的。柏拉图的这种观点被称为唯实论。 亚里士多德是古代世界知识的综合者,在很多领域都有重要贡献。亚里士多德是柏拉图的学生,他有句名言:“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 在哲学上,他提出了所谓唯名论,即:承认感官对象的实在性,也同时承认“心灵”对象的实在性。但亚里士多德认为个体是唯一的实在,而“类”是名称或心理概念。 亚里士多德重视对个体的研究和实验,而他的老师柏拉图则重视对抽象的理念的研究,从这个角度亚里士多德的思想更有利于产生近代实验科学。 苏格拉底被称为西方的孔子,这个话最初可能是不太了解孔子的西方人讲的,但能说明这两位先贤具有可比性,例如: 一、苏格拉底通常采用的方式是,先承认自己一无所知,通过不断提问的方法,来让对方认识到自己的无知,然后抛弃成见,重新展开思考。 二、孔子重视正名,是第一个提出“正名”的思想家。以往哲学史都过于重视正名的政治意义,忽略其逻辑意义。正名应是确定名词概念的涵义,分别不同的名词的不同的涵义。同时,孔子也是第一个发明类比方法的人,像“举一反三”、“一以贯之”、“触类而长之”、“闻一知十”等等,后来墨子提出“大取”、“小取”,荀子提出“推类度类”,都是与孔子的发明分不开的。 苏格拉底在这方面的成绩更是突出,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中说:有两个贡献应归功于苏格拉底,即定义和归纳法。看柏拉图的对话,苏格拉底与他人辩论之前,总是首先挖掘概念的含义和本质,让人们从认识事物的具体层面上升到一般层面。 三、孔子相信有人格意志的天,而且相信自己承受天命而有一种使命感。他说:“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没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末畏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当孔子在匡地被囚时,不知将来遭遇如何。但是他说周文王死后,一切周朝的文化不是由我来继承和发扬吗?如果天意要毁掉这个文化,我这个后死的人就不会和这个文化有什么关系,但是如果天意不是要毁掉这个文化,匡地的人能把我怎样呢?他的使命感极具魅力,无论是曾子的“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还是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命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都与孔子的影响密切相关。 苏格拉底也同样有强烈的使命感,把自己比喻成“牛虻”,说:“神专门将我分派到雅典,这个城邦类似于一匹高大的良种马,由于身躯过于肥硕,日趋懒惰,所以需要牛虻的刺激。神将我分派到雅典,就是让我来履行牛虻的职责。”他把自己和政府作对,看成是舍我其谁的责任,当法庭要求他放弃自己的工作,他宁死不屈:“不管你们是不是释放我,我都决不会改变我的行径,虽万死而犹不改!” 两者的相似点肯定还有,像他们都是诲人不倦、述而不作,但主要的应该就这些了。下面说说不同之处吧,因为无论在人生方面,还是思想方面,与相同点相比,不同点更多。兹拈数例: 一、孔子首先没有苏格拉底那样幸运,虽然号称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但所有弟子加起来也没有一个像柏拉图那样牛鼻的,他最喜爱的颜回又营养不良,死得比他还早,最后就只有薄薄一本《论语》来记录他的少量言行,而且还不全是他一个人的。 反观苏格拉底,他留下来的人生形象和思想内容就丰富多了,后人有目共睹:苏格拉底能够流芳百世,跟柏拉图是分不开的,甚至是关键因素。如果没有柏拉图记录的苏格拉底,我们对他就不会有任何兴趣,苏格拉底之死也就成了抽象的符号,只有了解他的言行,才知道其伟大之处。如孟子所云:“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万章》下)他的伟大之处,并不在于他的死。但了解他为什么而死,才真正了解他的哲学。(可以参考《后人对苏格拉底之死的误解》) 二、孔子非常渴望从政,并且做过鲁国中都宰,后来又东游列国,最后仕途无望才退而编书教学。 苏格拉底截然相反,在《申辩篇》中能看到,苏格拉底说他自幼就能听到一种召唤(call),它只会阻止苏格拉底去做某一件事,而不命令他去做什么。它曾阻止苏格拉底从政。苏格拉底反思说:“我想这是很对的,因为我可以断定:如果我从政的话,那我早就没命了,不会为你们或我自己做出什么好事了。(他的学生柏拉图却一生都在寻求从政的机会,曾经三下西西里岛,企望在叙拉古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 三、孔子在公元前517年离开鲁国,投奔齐国去发展,“仕”齐国3年后,当得知齐国大夫晏婴等人要治自己罪时,他迅速逃跑回了鲁国。(其实孔子并不是贪生怕死之辈,认为:“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看到有人根据苏格拉底来裁割孔子,认为孔子藐视法律,殊不知当时根本没有所谓的法律,又何来藐视?这种完全忽视两者所处的社会环境而单纯的个人PK,是很可笑的。) 在《克里托篇》中,能看到苏格拉底在万事俱备的情况下,拒绝越狱逃跑。后人对此极为称颂,所谓求大义舍小节等等。虽然我就此写了《苏格拉底的性格缺陷》,但并不是说他这样做就是错误的。只是说,他在一些方面也有薄弱的之处,这是每个人都避免不了的。 四、虽然两者的教学方式有点相似,但内容却截然不同。孔子以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教人,以诗、书、礼、乐、易、春秋等为教材,以礼乐文明的继承者自居;其礼乐文明的核心是仁与恕。
❿ 西方哲学中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有那些及其影响
柏拉图:公元前427-前347,苏格拉底的学生,古希腊最具有代表性的大思想家,大哲学家,古希腊唯心主义的代表,大文学家,教育家,一生留有大量的作品(多为演讲稿和谈话录)。
贡献:他的思想与著作对西方哲学与理念对整个文化的发展发挥过重要的作用,他在西方哲学史上的地位相当于孔子对中国文化史的影响,他的作品对西方著作史有不可磨灭的影响,他是历史上第一个用灵活的对话阐发深奥的哲学道理,哲学核心是理念论,在对话中谈过辩证法问题对思维辩证法的阐述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柏拉图哲学对西欧以后的哲学发展,有很大的影响,近代的西方唯心论和唯物论也与它存在联系,它的辩证法在某种程度上德国古典唯心主义,特别是黑格尔的哲学。
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前399,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学路线的创始人,也是西方公认的道德哲学的创始人和教育家,他的一生是在和人交谈和辩论中度过的,没有留下著作。
贡献:他是古希腊第一个提出要用理性和思维去寻求普遍道德定义的人,因此获得道德哲学创始人的称号,他坚持寻求普遍的道德原则与以前的智者学派相对立,求知法他提出辩证法,揭露矛盾,攻破对方,西方哲学史上辩证法从此开始。但他重点研究认得伦理道德问题,反对用物质的原因作为事物的本源去解释万物,提出神学目的论,,拟人化的把自然物与人造物混同了,把神作为宇宙的真正的原因。
巴门尼德:古希腊哲学家,爱利亚学派的代表人。欧洲语言中的“形而上学”来自希腊语,如英语的“metaphysics”。这一词原是古希腊罗德岛的哲学教师安德罗尼柯给亚里士多德的一部著作起的名称,意思是“物理学之后”。
形而上学也叫“第一哲学”,如笛卡儿的《第一哲学沉思录》(Meditations on First Philosophy)也称为《形而上学沉思录》。亚里士多德把人类的知识分为三部分,用大树作比喻:第一部分,最基础的部分,也就是树根,是形而上学,它是一切知识的奠基;第二部分是物理学,好比树干;第三部分是其他自然科学,以树枝来比喻。
中文译名“形而上学”取自《易经》中“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一语。
形而上学的问题通常都是充满争议而没有确定的结论的。这一部份是因为经验事实所累积的资料,做为人类知识的最大宗,通常无法解决形上学争议;另一部份是因为形上学家们所使用的词语时常混淆不清,他们的争论因而是一笔各持已见但却没有交集的烂帐。
二十世纪的逻辑实证论者们反对某些形上学议题。他们认为某些形上学问题本身是没有意义的。
通俗的讲,形而上学有两种意思。一是指用孤立、静止、片面、表面的观点去看待事物。二是指研究单凭直觉(超经验)来判断事物的哲学。有时也指研究哲学的本体论。
近代以来,随着科学理性在人文领域中的强劲蔓延,传统形而上学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打击。然而,从形而上学发展的历史过程来看,实际上存在着三种形态的形而上学:宇宙本体论、范畴本体论和意义本体论。科学理性所拒斥的实则主要是基于思辨虚构的宇宙本体论。在后形而上学时代,就意义本体论而言,形而上学没有终结,也不会终结。
只讲形式,不究实质,这就是形而上学
伊曼努尔·康德(Immanuel Kant, 1724—1804)德国哲学家、天文学家、星云说的创立者之一、德国古典哲学的创始人,唯心主义,不可知论者,德国古典美学的奠定者。
代表作为康德“三大批判”:《纯理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判断力批判》
贡献:提出存在学说和意识和真理的学说。他否定了以前的自然哲学家仅从感官对象中寻求世界的本源,说明世界的片面性观点,强调用理智和思维去把握世界,哲学从此转向研究本质和现象的关系。同时巴学否定了自然哲学的辨证法,陷入形而上学,但在更高的层次上提出了存在与非存在,联系与非联系的关系问题,对理论思维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前322。古希腊哲学的集大成者,被称为古希腊最渊博的学者,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
贡献:对古希腊城邦奴隶制时期发展的做了全面总结,在文化史,哲学史都有很重要的贡献。青年时热热中于政治,提出“哲学王”思想。建立欧洲史上第一所综合性传授知识,进行学术研究,提供政治咨询,培养学者和政治人才的学校。他创立了漫步学派,师柏拉图20年,后为亚历山大大帝的教师。他把古希腊哲学爱智慧尚思辩的精神也就是追求追求知识和探索真理的精神充实了,具体化了,发扬光大到顶峰。他的哲学尊重经验跟随现象,最后归于理智和思维。
《申辩》:为我们了解苏格拉底,提供了最清晰最重要的线索。申辩篇的三篇对话是对苏格拉底最后的日子和去世的解释。苏格拉底在申辩篇中受到了严重的指控,提供了他的生活方式和宗教信仰等细节。
《理想国》又名《国家篇》,比较完整的阐述了柏拉图的理想政治制度,在他提出的一个城邦有三部分人分工组成的学说的基础上提出了“哲学王”思想,即让哲学家治理国家,让统治者成为哲学家。同时它的论证是第一个出现客观唯心主义哲学,提出善的理念和认识善的理念的辩证法,论述了认识知识的4等学说,即猜测,相信,了解,理解。它是一部关于政治,伦理,哲学,教育,文艺等多方面一部综合性著作。
《形而上学》:是在亚里士多德死后300年中有漫步学派门人安德罗尼科收集编于《物理学》后,有14篇文稿构成。分了10大部分,第一部分A卷,是序言与导言部分,叙述了哲学家,哲学地位和事物的原因。第二部分B卷,提出了14个有待讨论的问题,第三部分是关于研究对象---存在的问题。第四部分研究的是哲学的范畴,第五部分是本题问题,第六部分是质料和形式,第七部分是关于潜能与现实,第八部分是运动变化,九是对柏拉图学派的批判。在这部书中科学和技术有了明确的区分,科学有了自己的任务,哲学理论得到了充分的论证,亚里士多德为人类探索真理开拓了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