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理学法学 » 心理学注意理论
扩展阅读
中国网络原创新人乐团 2021-03-31 20:26:56
党政视频素材 2021-03-31 20:25:44
厦门大学统计学硕士 2021-03-31 20:25:36

心理学注意理论

发布时间: 2021-03-14 03:50:50

① 心理学三种注意之间关系是什么

心理学的三种注意是:无意注意、随意注意、随意后注意。
这三者的关系版是:
根据注意产生和维权持有无预定目的以及是否需要意志努力,可将注意分为无意注意(不随意注意)和有意注意(随意注意)两种。
无意注意是指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做意志努力的注意。如上课时,一个同学的文具盒掉到地上,大家会不由自主地砖头朝向他。这种注意就是无意注意。
有意注意指有预定的目的,在必要时还需做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例如在数学教学中,教学内容有些是学生难以理解的,不可能自然地引起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此,他们必须明确学习的目的和要求,分析和理解教材,克服一定的困难,才能把注意集中在老师的讲课上,这就是有意注意。
有效的实际活动必然是两种注意共同参与、相互配合和交替。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虽然存在着区别,但在有效的实际活动中,不可能只有无意注意或只有有意注意参与。因为只有有意注意伴随的活动,容易使人感到枯燥乏味和疲劳,投入的程度不高。反之,只有无意注意伴随的活动,难以使活动持久、深入地进行下去。只有两种注意相互配合、互相交替,才能使人们自觉地、有兴趣地投入到活动中去,使活动达到最佳的效果。

② 心理学中有没有关于注意啊,聚焦度啊之类的理论

这是我的笔记
包括注意的品质和注意的理论

注意的品质
1、注意的广度(注意的范围):一个人在同一时间内所能清晰把握的注意对象的数量。
视觉注意广度可以用速示器测定,视觉注意的广度大约是“7±2”个单元或组块(向黑色背景的白盘子撒黑豆实验)。
影响因素:①知觉对象的特点:被注意的对象越集中,排列得越有规律,注意的广度也越大。②个人的活动任务和知识经验。
注意广度的扩大,有助于个体在同样时间内输入更多的信息,提高工作效率。
2、注意的稳定性(持续性注意):注意在一定时间内保持在某个认识客体或活动上,如学生上课的45分钟内,必须使自己的注意保持在与教学活动有关的对象上;外科医生做手术;雷达观测员检测信号。孟昭兰版:注意稳定性是注意在时间上的特征。
注意的稳定性包括狭义的稳定性(注意保持在某一事物上的时间,比如认真看书)和广义的稳定性(注意保持在某一活动上的时间,比如学生听课,一会儿听老师讲一会儿记笔记一会儿思考问题)。
注意稳定性是衡量注意品质的重要指标,通常用警戒作业来测量(要求被试在一段时间内持续完成某项工作,用工作绩效的变化做指标)。
影响因素:主体状态(精神状态、意志水平)和刺激物的特点(强度、作用时间、复杂程度)。
注意动摇(注意的起伏):注意力时高时低的周期性变化(棱台框架实验)。
注意的起伏是有机体自身的特点,人很难控制。如果注意不离开当前活动的总任务,这种起伏就没有消极作用。但在要求对信号作出迅速反应的日常生活和实验作业中,要考虑注意的起伏。
对注意动摇的两种解释a感觉器官的局部适应,对物体的感受性交替而短暂地下降b机体的节律性活动。
与注意的稳定性相对的是注意的分散(分心)。
3、注意分配(分配性注意):个体在同一时间内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刺激进行注意,或将注意分配到不同的活动中(学生一边听讲课一边记笔记;司机一边驾车一边注意路标)。
注意分配是完成复杂工作任务的重要条件,是实际生活和工作的需要。研究注意分配最常用的方法是双作业操作,在实验室中还可以用双手协调器来演示和测定。
影响因素:①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的熟练程度或自动化程度:如果对几种活动比较熟悉,有的活动接近于自动地进行,注意的分配较好。②同时进行的活动的性质:把注意力同时分配在几种动作技能上比分配在几种智力活动上容易;在不同感觉通道间分配注意比两种任务要求同一类心理操作更容易;已经形成反应系统的集中活动容易分配注意,如自弹自唱。
4、注意转移:根据新任务的需要,主动及时地将注意从一个对象转到另一个对象。注意转移的质量与速度依赖于前后活动的性质、对原来注意的紧张程度和人对前后活动的态度(如果后面的活动很有趣就容易转移)。
注意的转移与分心不同,分心是被动的。注意的分散(分心):由无关刺激的干扰使注意偏离了当前活动的要求(不符合任务要求),是注意的一种障碍或缺陷。

注意的认知理论
1、注意选择的认知理论
注意选择的认知理论都假设注意是一个容量有限的通道,需要进行选择,注意的选择过程发生在信息加工的某个特定阶段上。
过滤器理论和衰减理论认为选择发生在对信息的充分加工之前,后期选择理论认为选择发生在加工后期的反应阶段。多阶段选择理论则认为选择过程在不同的加工阶段上都有可能发生。
过滤器和衰减理论都是知觉选择模型,后期选择理论是反应选择模型。三者都是认知系统的加工能力或资源有限性作为出发点的,三者都是承认注意的选择功能的,只不过注意可以是知觉选择也可以是反应选择。
(1)过滤器理论(瓶颈理论、单通道理论、早期选择模型):布罗德本特根据双耳分听实验提出。神经系统在加工信息的容量方面是有限的,不可能对所有刺激进行加工。当信息通过各种感觉通道进入神经系统时,先经过一个过滤器。只选择部分信息接受进一步加工,其他信息被阻断在外而完全丧失。过滤器按照“全或无”的原则工作,即接通一个通道的同时,关闭所有其它通道。(Gary的双耳分听实验反驳了这一理论,发现未通过过滤机制的信息仍然受到了加工)。
孟昭兰版:鸡尾酒会效应:在同一时刻,只注意多个信息输入通道中一个通道的信息的现象。
(2)衰减器理论(中期选择模型):特瑞斯曼提出。这一理论承认存在过滤器,但并不按照“全或无”的原则工作,当信息通过过滤装置时,不被注意或非追随的信息只是在强度上减弱了,而不是完全消失。
如果非追随耳的信息对人有重要意义,其激活阈限很低,虽然通过过滤装置衰减了,仍然容易被人们接受,并对此进行进一步的加工。
鸡尾酒会现象:当人的听觉注意集中于某一事物时,意识将一些无关声音刺激排除在外,而无意识却监察外界的刺激,一旦一些特殊的刺激与己有关,就能立即引起注意的现象。因常见于酒会上而得名。在鸡尾酒会上,当某人的注意集中于欣赏音乐或别人的谈话,尽管周围噪声很大,但两人耳中听到的是对方的说话声,而对周围的嘈杂声音充耳不闻;若在另一处有人提到他的名字,他会立即有所反应。
¥¥¥过滤器理论和衰减器理论的比较:
共同点:①出发点相同,都主张人的信息加工系统的容量有限,需要过滤或衰减装置加以调节②过滤器位置相同,选择发生在对信息的充分加工之前。
区别:衰减器理论将原本过滤器单通道“全或无”的工作方式改为衰减方式,允许信息由多通道通过,认为未受到注意的信息不是完全丧失而是只是减弱了。
(3)后期选择模型(完善加工理论、反应选择理论、记忆选择理论):多伊奇提出,诺尔曼完善。所有输入信息在进入过滤装置或衰减装置之前都已受到充分的分析,然后才进入过滤或衰减装置,对信息的选择发生在加工后期的反应阶段。信息加工的瓶颈位于知觉(分析)和工作记忆之间,过滤器(即注意)不在于选择知觉刺激,而在于选择对刺激的反应。在反应阶段,依据刺激对人的重要性来进行有选择的反应。
¥¥¥后期选择模型与过滤器理论、衰减器理论的主要不同点:对注意选择机制在信息加工系统中所处的位置不同。前两个理论认为过滤器位于觉察和识别之间,不是所有输入的信息都能进入高级分析而被识别。反应选择模型则认为,过滤器位于识别和反应之间,凡进入输入通道的信息都可以加以识别,但只有一部分信息才能引起反应。
(4)多阶段选择理论:约翰逊等人提出,认为选择过程在不同的加工阶段都有可能发生。两个假设:①在进行选择之前的加工阶段越多,所需要的认知加工资源就越多②选择发生的阶段依赖于当前的任务要求,若当前任务要求是基于感觉信息的,那么选择发生在信息加工的早期阶段,若任务要求是基于语义信息,选择发生在信息加工的后期阶段。
多阶段理论看来更具有弹性,避免了过于绝对化的假设带来的难题。
2、注意分配的认知理论
注意的认知理论讨论注意如何协调不同的认知任务。
(1)认知资源理论:人的认知资源是有限的,对刺激的识别需要占有认知资源,刺激越复杂,所需要占有的认知资源也越多,当认知资源完全被占有时,新的信息将得不到加工(未被注意)。
输入的刺激本身不会自动占有认知资源,在认知系统内存在一个受控制的资源分配机制,把认知资源分配到重要的刺激上。
(2)双加工理论:在认知资源理论的基础上,谢夫林等人进一步提出了双加工理论。认为人的信息加工分为自动化加工和受意识控制的加工。受意识控制的加工需要注意参与的,受认知资源限制的,随环境变化而调整,在大量的练习之后可以转变成自动化加工;自动化加工不受认知资源的限制,不需要注意参与,一旦形成就难以改变,加工是快速的,以平行方式进行,但缺少弹性。双加工理论可以解释人们能同时做好几件事的现象。

③ 几种基本心理学理论

1、遗传决定论
遗传决定论认为儿童心理发展是由先天的、不变的遗传所决定的。儿童心理发展的过程就是这些先天遗传素质的自我发展和自我表露过程,与外界影响、教育无关;外界影响和教育即使对儿童心理发展起作用,至多只能促进或延缓遗传素质的自我发展和自我表露,不能改变它的本质。
英国的高尔顿是“遗传决定论”的鼻祖。他有效的把进化的精神运用到心理学研究中来。该学派强调遗传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认为个体的发展及其个性品质早在生殖细胞的基因中就决定了,发展只是这些内在因素的自然展开,环境与教育只是一个引发的作用。美国儿童心理学家霍尔提出的“复演说”也属于遗传决定论。认为个体心理发展是人类进化过程的简单重复,个体心理发展是由种系发展决定的。显然,遗传决定论过分强调了生物因素对人发展的作用。2、环境决定论
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主要有华生和斯基纳等。在个体心理发展的观点上,华生强调否认行为的遗传,环境对人发展的作用。从刺激—反应的公式出发,认为环境和教育是行为发展的唯一条件。观点不仅夸大了教育的作用,而且忽视了人类心理发展的内部机制,否定了人的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斯金纳(Skinner)也是环境决定论者。他主张有机体带着先天的机能来到世界,但他首先关注的是环境因素在儿童行为发生和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斯金纳认为,人的行为大部分是操作性的,任何习得行为,都与及时强化有关。因此,可以通过强化来塑造儿童的行为。
斯金纳提出外界的强化作用是塑造儿童行为的基础。只要了解强化效应,操纵好强化技术,及时有效地施于强化,就能控制行为反应,并随意塑造出一种教育者所期望的儿童行为。强化可分为积极强化和消极强化。所谓积极强化作用(或正强化作用)是由于某一刺激加入增进了某一个操作反应发生概率的作用,这种作用是经常的。所谓消极强化作用(或负强化作用)是由于某个刺激的排除而加强了某个操作反应发生概率作用。可见,二者尽管方向不同,但作用的效果都是增进了反应的概率。
强化作用影响并控制着操作性行为的反应强度,它对操作力量的作用是在动态变化中完成的。斯金纳最早发明了训练老鼠按压杠杆取食物的实验箱,被称为斯金纳箱。斯金纳这种育婴箱的基本设计思想是,通过创造良好的环境养育出身心健康的儿童来。斯金纳提出的消停原理在儿童攻击性行为和自伤行为的矫正和控制中起到了积极作用。
斯金纳认为传统的课堂教学存在着两个缺陷,一是个别差异得不到兼顾,二是不能有效使用强化。因此,他将操作性反射原理用于学校的学习,设计了教学机器,将学习的内容编成“程序”安装在机器上。在学生练习后,很快就告诉其结果,无论对错,学生都很快得到反馈,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参与意识。
由此可见,斯金纳的操作性行为的概念,尽管丰富了华生的S—R公式的内容,同时承认内部心理现象的存在,并把它作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但他仍以同样的维度去衡量内部心理过程和外显行为,这显然是不科学的和错误的。3、论述建构主义儿童发展观
建构主义的发展观主要代表有皮亚杰等。皮亚杰是把建构思想引进心理学的第一人。该理论强调儿童心理(智力、思维)既不是起源于先天的成熟,也不是起源于后天的经验,而是起源于主体的动作。这种动作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适应,这也是儿童心理发展的真正原因。适应的本质在于主体取得自身与环境之间的平衡,达到平衡的具体途径是同化和顺应。同化是指主体将其所遇到的外部信息直接纳入到现有的认知结构中去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知识在头脑中只发生了量变,认知结构本身并没有改变。
顺应是指主体通过调整自己的认知结构,以使其与外界信息相适应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新知识的增加使认知结构本身发生了变化,即知识在头脑中发生了质变。
同化和顺应是两个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过程。同一认知活动中常常既包括同化又包括顺应,只是在有些活动中同化占主要地位,而在另一些活动中顺应占主要地位。
皮亚杰认为,儿童的认知结构就是通过这种同化、顺应的手段不断地从平衡
-不平衡-平衡的运动中获得发展的。
他们认为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有生物因素、个体与社会的相互协调因素、教育因素。
皮亚杰认为,儿童认知发展还具有阶段性特点。这种阶段性特点包含以下几方面含义:
第一,各阶段都具有独特的结构,标志着一定阶段的年龄特征,第二,每一阶段都是形成下一个阶段的条件,前一个阶段的结构是形成后一个阶段结构的基础;第三,前后两个阶段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有一定的交叉;第四,在同一发展阶段内,各种认知能力的发展水平是平衡的,即在不同的方面儿童所表现出来的能力是和谐的,水平是相当的;第五,由一个阶段向另一个阶段发展的顺序是不能改变的,任何个体都将按着固定的次序经历相同的发展阶段。
皮亚杰将儿童认知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4、社会历史发展理论
社会历史发展理论主要代表人物是维果斯基。他提出“两种心理机能”的观点并创立了“社会—历史发展理论”
,用以解释人类心理在本质上与动物不同的那些高级的心理机能(思维、有意记忆、逻辑记忆等)。他指出,人类必须区分两种心理机能,一种是靠生物进化结果的低级的心理机能;另一种是由历史发展结果,即以精神生产工具为中介的高级心理机能。在整个个体心理发展过程中,这两种机能是融合在一起的。高级心理机能的实质是以“心理工具”
,即人类社会所特有的语言和符号为中介的,是受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所制约的,因此,人的心理和动物比较,不仅体现在量上的增加,更主要的是结构的改变和形成新质的意识系统。他还认为社会文化是影响认知发展的要素,提出了儿童智力发展的“内化”学说。社会—历史发展观点从种系和个体发展的角度分析了心理发展的实质,强调心理发展的社会—历史的制约性,这对于摒弃遗传决定论和环境决定论具有积极的意义,此外,该理论提出的两种心理机能理论也为意识的研究注入了新的生命力,但也因如此,由于他过分强调两种心理机能的区别就使得他的理论中过于强调自然过程与文化历史过程的对立和教学对发展的决定性作用。

④ 认知心理学中的选择性注意的三个经典理论

注意有四大功能即分配、信号检测、搜索和选择,大师Broadbent、Colin Cherry等人对这一领域的研究有重要贡献。最基本的3个经典理论是以下3种:

一、过滤器理论
Broadbent在1958年提出,他认为同一时间可以被注意到的信息量是有限的,如果信息量超过限度,注意过滤器就将选择让一些信息通过,并将另一些信息排斥在注意之外。过滤器模型是一种“全或无(all-or-none)”的模型,这就是说,由于过滤器的作用,来自一个信道的信息由于受到选择而全部通过,来自另一信道的信息由于“闸门”被关掉,就完全丧失了。由于信息的选择球决于刺激物的物理性质,因此,过滤器的位置可能处在信息加工的早期阶段。

Broadbent的过滤器模型很好地解释了当时的双耳分听实验,因此受到了Colin Cherry的支持,他也认为感觉信息可以北非注意耳加以注意,但如果需要根高层次的知觉加工,则不会被非注意耳所注意。但是过滤器模型提出不久,便受到一些研究者的质疑,Moray认为即使被试忽视非注意信息的高级层面,比如语义,被试人仍能够经由非注意耳识别到自己的名字,也就是类似于鸡尾酒会现象。(3) 对于此,过滤器模型显然无法合理解释,Broadbent将其称为注意的偶然转移。此外,实验所用的材料都是听觉材料,因此信息的选择与过滤只发生在同类性质的材料间。当材料的性质改变,信息输入来自不同的感觉信道时,模型的预测力量就不强了。过滤器模型只是一个单信道模型。

二、衰减器理论
Treisman在1960年从她给被试做的双耳分听实验中,发现如果被试注意耳与非注意耳对换,那幺被试会在新注意耳听到旧信息的几个其实单词,这表明语境会使被试复述本应当忽视的信息。在之后的研究中,他又发现复述信息在非注意信息之前4.5秒或者之后1.5秒时,被试通常把两个信息看作同一个,也就是说是非注意耳之前信息而不是之后信息更容易被识别。

在Treisman的衰减理论中,他将Broadbent过滤器的作用从阻止目标以外刺激改变成了弱化目标以外刺激,对于特别强的刺激,衰减效果不足以阻止刺激穿透信号弱化机制。这样便能很好地解释鸡尾酒会现象。Treisman承认在信息的传输信道上存在着某种过滤的装置,它对信息进行选择。但是她认为,过滤器并不是按“全或无”的方式工作的。它既允许信息从受到注意的信道(追随耳)中通过,也允许信息从没有受到注意的信道(非追随耳)中通过。只是后者受到衰减,强度减弱。

衰减作用模型不仅解释了注意的选择机制,而且解释了单词的识别机制,因而在认知心理学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衰减作用模型改进和发展了过滤器模型,它能解释更广泛的实验结果,并对人的行为做出更好的预测。

三、后选择理论
J.Anthony Deutsch和Diana Deutsch 在1963年提出了选择性注意的后选择理论,他们与Treisman的衰减器理论不同之处仅仅在于将信号弱化、阻断的位置放在了识别刺激的意义所需要的知觉加工之后。(5)这一设置,使得人们能够识别进入非注意耳的信息。如果这种信息并不重要,则人们就会将它抛除掉;如果这种信息触动了人们心里的某根弦,那幺人们就会记住它。虽然后选择理论与衰减器理论在注意瓶颈的位置上有分歧,但是他们都认为存在这幺一种瓶颈,并且它只允许单一信息源的通过。

Norman在1968年也提出,后期选择模型工作方式是:所有的信息都被以平行的方式传送到工作记忆中,由于工作记忆的容量有限,平行传递超越了工作记忆的工作极限,并非所有传送到那儿的信息都被贮存。在工作记忆中,根据材料的重要性做出判断。重要的信息被精细化,从而进入长时记忆;不重要的信息将被遗忘。Lewis在1970年的研究中发现,被试者能识别几乎所有情况下的信息,即使信息呈现给非追随耳也是如此。这一实验加强了后选择理论的实证基础。

后选择模型认为,信息的重要性取决于很多方面,不仅取决于内容是否对个人有重大意义,而且与人的觉醒状态有关,如果人处于高的觉醒状态,即使是次要的信息,也会被控制加工。

⑤ 高分急需 心理学注意的三个模型理论,比较和区别

1、过滤器模型,由英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德本特(D.E.Broadbent)提出。他认为,来自外界的信息是大量的,但人的感觉通道接受信息的能力以及高级中枢加工信息的能力是有限的,因而对外界大量的信息需要进行过滤和调节。

过滤按照“全或”的原则,只允许一条通道上的信息经过并进行加工,其余通道则全部关闭。

2、衰减模型,由美国心理学家特瑞斯曼(Treisman)提出。她认为过滤器并不是按照“全或无”的原则工作的,信息在通路上并不完全被阻断,而只是被减弱,其中重要的信息可以得到高级的加工并反映到意识中。

双耳听音实验发现,被试能觉察出追随耳中87%的词以及非追随耳中8%的词。这表明,被试可以同时注意两个通道的信息,但信息有不同程度的衰减。目前,人们倾向于把上述两个模型合并,称为过滤器—衰减模型。

3、容量分配模型,由心理学家卡里曼(Kahneman)提出。他把注意看成资源和容量,而这种资源和容量是有限的。这些资源可以灵活地分配去完成各种各样的任务,甚至同时做多件事情,但完成任务的前提是所要求的资源和容量不超过所能提供的资源和容量。

(5)心理学注意理论扩展阅读

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心理现象及其影响下的精神功能和行为活动的科学,兼顾突出的理论性和应用(实践)性。

心理学包括基础心理学与应用心理学两大领域,其研究涉及知觉、认知、情绪、思维、人格、行为习惯、人际关系、社会关系等许多领域,也与日常生活的许多领域——家庭、教育、健康、社会等发生关联。实际上,很多人文和自然学科都与心理学有关,人类心理活动其本身就与人类生存环境密不可分。

心理学家从事基础研究的目的是描述、解释、预测和影响行为。应用心理学家还有第五个目的——提高人类生活的质量。这些目标构成了心理学事业的基础。

心理学符号的含义:符号在希腊语里是灵魂的意思,后来变成英文psyche。

⑥ 心理学注意的三大理论是什么

无意注意、随意注意、随意后注意。不知是否是你要问的问题。

⑦ 心理学原则 说服理论 大概是什么啊

说服
除了对“我的国家”的行为做出合理化解释的可能性之外,那些有说服力的信息同样会塑造某种态度。

说服的途径有哪些
如果某个信息提供了令人信服的论据,那么你会更加赞同它并且很可能被说服。

中心途径
当人们在某种动机的引导下,并且有能力全面系统地对某个问题进行思考的时候,他们更多地使用说服的中心途径,也就是关注论据。

外周途径
如果我们忙于其他的事情而没有专注于信息,那我们就不会花太多的时间去仔细推敲信息所包含的内容。此时我们会使用说服的外周途径。也就是关注那些可能令人不假思索就接受的外部线索,而不考虑论据是否令人信服。
熟悉易懂的表达比新异的表达更具有说服力。

说服的要素有哪些
传达者,信息内容,沟通渠道,听众
谁是发言者?传达者
①可信度:信息源具有可知觉到的专业性和可信赖性,效应在数月之后就会消退。睡眠者效应是指遗忘信息来源或来源与信息之间的联系之后的延滞性的说服。
可知觉的专家性:一种方法是从传达听众赞同的观点开始;另一种则是以在某一专题内的学识渊博者身份被介绍给大家。
可知觉的信赖性:演讲风格同样会影响演讲者的可信赖度。
②吸引力和偏好:
吸引力:外表吸引力和相似性
(当信息主题侧重的是主观偏好时相似性更重要,当是客观现实时可信度更重要)

说了些什么?信息内容
①理智对情感:受到更好的教育或者善于分析思维的人比受教育水平不高或不善于分析思辨的人更容易接受理性的说服。初始的态度来源于情感,那么他更容易被情感性的论点说服,理性也是。
好心情效应:一方面他有利于个体进行积极思考,一方面是因为它与信息相互关联。
唤起恐惧效应:信息可以通过引发别人的恐惧心理而使对方相信。
②差异:如果存在一个可信、不容忽视的信息来源,那么一个与信息接受者差异很大的立场会引发最大程度的观点改变。(差异大小的影响作用取决于信息传达者是否具有可信度)
③单方面说服和双方面说服:对那些已经持有赞成态度的人来说,单方面的论证更有说服力;而双方面的论证则对那些持反对意见的人比较有效。
④首因和近因:当时间足够把两种信息分开,并且在获得第二种信息后立即表态时产生近因效应。如果两种信息一次连续呈现,并且之后经过一段时间,此时就会出现首因效应。

怎么说?沟通渠道
①主动参与还是被动接受:主动接受的信息更容易被听者接受,而被动接受的信息如果在反复的提及后,仍可能被听者接受。尤其是广告和权威的作用。
②个人与传媒的影响:最主要的影响不是来自传媒,而是我们和他们之间的接触。
(媒体往往通过沟通的两步流程,从媒体到有影响力的人,再到群众。同时文字的媒体效果最好)

对谁说?听众
中等自尊水平的人们最容易受到影响
①他们有多大年龄:“生活时代解释”告诉我们人们年纪大时所持有的态度和他们年轻时基本没什么两样。
1.年龄大的人(五六十岁)由于自身态度强度的减弱,而有更开放性观念和种族观念。
2.年轻人正处于非常重要的人生时期,此间形成的态度很可能到中年都一直保持稳定。
②他们在想什么:说服过程的关键因素不在于信息本身,而在于它所激发个体的思维反应方式。
预先警示:提前知道会有说服出现的人很难说服。
分心会减少辩驳:通过语言之外的事物吸引人们的注意力时,言语的效果会得到增强。
不积极参与的听众会使用外周线索:不喜思考的人们更容易受到外周线索的影响,而且在遇到于自我关系不大的问题时,外周线索影响更大。

⑧ 请问一下在心理学中 四种注意选择理论有什么差异 分别有什么不足之处

1。错。
“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说明了注意的分配。
注意通常具有集中性与指向性,就是注意一般只能集中于一点。
如果个体同一时间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刺激进行注意,或将注意分配到不同的活动中去,这叫做分配性注意。
分配注意是完成复杂工作任务的重要条件。例如司机行车,教师讲课,都需要有很好的注意分配,才能照顾全面。
2。对。
每个人所具有的能力都不仅仅是一种,而是多方面的。对于一个人来说,在他所具有的多种能力中,总有相对来说较强的能力,也有一般的能力和较差的能力,即每个人的能力都是多种能力以特定的结构结合在一起的。由于不同人的能力结构不同,因而能力在类型上便形成差异。如果进一步分析,每一种能力也有类型的差别。如记忆能力,有的人属于视觉型,即视觉识记效果较好;有的人属于听觉型,即听觉识记效果较好;有的人则属于运动型,即有动作参加时识记效果较好等等。
能力类型的差异,并不标志能力的高低,而只能表明能力的倾向。由于能力类型的差异,因而人们在实践活动中处理和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常常各不相同,虽然完成的是相同的任务,但往往是通过不同能力的综合来实现的。例如,两个管理者都很好地完成了管理工作,都表现出了良好的组织能力,但甲可能是通过综合个人的技术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演说能力从而较好地实施了管理;乙可能是通过综合调查的能力、分析的能力和正确决策的能力,从而圆满地完成了管理任务。
答案依据的出处http://kaoyansky.com:81/thread-375048-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