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以教育哲学为话题的2000字论文
一、地理教育学的产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自20世纪中叶以来,世界上一些国家(日、苏、美、英)和我国在教育科学领域里先后兴起了学科教育学的发展浪潮。地理教育学和其它学科教育学同时应运而生。所有这些学科教育学几乎无一例外地经历了学科教授法——学科教学法——学科教材教法——学科教育学这样一个发展过程。这种带有国际性的学科教育学的诞生和发展,绝不是一种偶然的现象,有其客观依据:20世纪中叶以来,国际上教育科学发展很快,教育科学的分析和综合程度也有显著提高,那种只是从宏观上研究一般教育规律的成果,已不能适应教育事业发展和现代人才培养的需要。因而,同时从微观方面,从对各个学科领域知识方面,进行具体深入的探索研究,充分发挥各学科的教育功能,加速对现代新人全面发展的培养,已成为当今教育科学发展的迫切任务和开拓方向;同时,学科教育的教学,也必须具有学科的系统结构和理论、并建构方法上的科学体系。所以对专门学科的教与学的研究,来代替学科的一般教学法课程,使现代教育理论学科化,即学科教学法向各门学科教育学演变和发展成了必然的趋势。地理教育学的诞生,也毫不例外地是这样的,这是社会进步对人才培养和科学发展的共同需要。
二、地理教育学必然要向地理教育哲学升华
地理教育学的发展,要向地理教育哲学升华,这也是地理教育学发展的必然趋势。科学认识史表明:人们的科学认识,总是走向普遍化的。所谓普遍化(以自然科学为例),是指科学家要从对科学自身的认识中上升到对自然界的整体规律的全面认识,并进而形成一种对自然界客观发展规律的正确观点,这个认识上升的过程,就是人们所说的科学升华的过程。科学升华是人类科学认识发展的必然。高兴华先生在《论科学升华的必然性》一文中对此作了很好的阐述,主要论点是:
1.重大的自然科学理论要上升为正确的自然观。
一方面是科学家把科学的成果和方法从一门科学推广到另一门科学,从一个领域扩大到另一个领域,以求得对自然界更多的具体规律的认识;另一方面,是科学家,尤其是那些身系重要课题理论研究的科学家,他们总是以自己的科学理论为核心,建构起一种科学世界的图景,企图以此反映出他们对当代科学自然界面貌的总看法,从而总结出对自然界统一性和普遍性发展规律的正确解释。
2.科学认识要被迫考察理论的一般结论。
科学家为了要在科学认识的探索中得到符合客观实际的科学定律或科学理论成果,或者是对已获得的科学成果作出正确的解释,也必然要对自然界进行整体规律的认识和思考。早在19世纪,恩格斯就指出:“今天的自然科学家,不论自己愿意与否,也同样不能抗拒地被迫考察理论的一般结论。”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科学研究除了正常的探讨途径以外,还将更多地经历困难、险阻、挫折、失败的种种考验,在这样的时候,科学家更是被迫在自然观层次上进行思考,企图从中找到一种合理的认识图景和认识方法,来端正自己的思维和操作,澄清认识和操作上的混乱,从而摆脱面临的困境,推动研究工作的前进。
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物理学出现了许多新事实、新现象,使原有经典解释宣布失效而引起物理学的“危机”,一些物理学家因找不到出路而苦闷、彷徨和忧伤。爱因斯坦对此进行了普遍的思考,得出了科学的结论——相对论,推动了物理科学的前进和发展。他深有感触地说:“当前物理学的困难迫使物理学家比前辈更加深入地去掌握哲学问题。”
3.科学认识的综合化要进行普遍化的思考。
当前,科学在不断分化和不断地综合,大分化基础上的大综合,已不仅仅是综合本学科门类的科学理论与经验事实,而是在更广阔的范围内实行大跨度的综合。这种综合,正是人类认识自然界各个领域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一种共同形式,是人们对自然界的一种普遍看法,因而它们自身与哲学之间存在着交叉和融合,它们之间的界线变得模糊不清,甚至难以区分和划界。换句话说,综合使科学在一定程度上具备了哲学的属性。
因此,当前,普遍的看法是:科学发展出现了哲学科学化和科学哲学化趋势。哲学科学化,表现为哲学家更自觉地努力学习、吸收现代科学多方面的成果,以便为自己的哲学创造、奠定更加雄厚的科学基础;同时,哲学家在一定的哲学思想的前提下努力研究科学问题,利用其哲学思想优势作为进行科学思维的理论参照系,使他们在某些重大而复杂的科学问题范畴内,能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科学哲学化,那是科学家以既有的科学为依据,向更广阔的带有哲学意义的领域迈进的一种研究趋势。这种趋势在科学发展的各个阶段上都有其相应表现,而在当代,表现得更为突出,这是因为当代科学的高度分化,同时也进行着科学新的综合,这种趋势是随科学研究对象间内在联系的被揭示而必然产生的一种现象。
科学向哲学方向升华,科学哲学化是科学发展的一般规律,地理教育学也离不开这一客观规律,向地理教育哲学升华成了它在今后发展的必然趋势。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地理教育,正处于困难甚至危机的时期,哲学的指导就显得更加重要了。
我国的地理教育,从新中国成立以来,经历了种种曲折起伏的过程:从1949年底到1957年是地理教育有较大突破和进步的时期;1958年~1966年是地理教育大滑坡的萎缩时期;1966年~1976年“文化大革命”运动使整个地理教育完全停顿,中学地理停开、大学地理系停办,地理研究所解散;1977年~1994年是地理教育恢复并有重大改革的时期,1994年~1998年由于高考取消地理科目,地理教育再度陷入困境;1998年地理恢复高考,地理教育有所转机,但过去那种困境的阴影却不易消逝。应该说,造成地理教育面临困境的原因,主要的还在地理科学、地理教育自己的内部,在于自己理论的落后与贫困。金保彩先生说,当前的地理科学给人以“停留在地理现象的解释与说明阶段的印象”;张维邦先生说“理论的贫困使地理学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缺乏应有的深度和说服力”;王恩涌先生也认为“地理学理论性不强,使人总是感到概念条件不够严格,因果关系有点不够清楚,定量、定性关系不够准确。特别是理论的表达缺乏简练的公式,一旦返回实际中去检验,受诸多不同因素的影响,往往多是一种类似,缺乏准确性的现象的重现。学习因而也觉得很难把握。”在这种情况下要使地理教育改变目前状况,摆脱困境,必然要求助于哲学,正如恩格斯所说:“只有辩证法才能帮助自然科学战胜理论困难。”当前需要地理教育哲学与实践结合,回答时代性的根本问题:如地理教育发展为何步履艰难?地理教育与生产力发展、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与经济全球化的关系;地理教育在科学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地理教育在人的素质培养方面的意义,地理教育学发展的特点与规律问题;地理教育、教学的方法论及其体系问题等等。对这些根本问题,都需要综合哲学的知识作出回答,给人们以理性思维。
在20世纪90年代中叶,高考取消地理科目而导致地理教育陷于困境之时,不少地理界同仁,包括笔者在内,曾努力从多方面发表意见,开展过讨论,对这些讨论,现在看来,也很有必要从哲学的高度进行总结,以求得进一步的认识,从而推动地理教育的发展。
三、地理教育哲学的建构
地理教育哲学是哲学与地理教育学之间的中介和桥梁,从性质上说,是上述二者知识交融产生的一门交叉学科。从哲学角度看,是一种亚哲学;从地理教育角度看,是地理教育学的升华,属于较高的理论层次。
具体地说,地理教育哲学,可以理解为从地理教育、教学活动的内部来阐明地理教育领域中的哲学问题,鸟瞰地理教育的所有重要方面,着眼于地理教育、教学中最一般问题的理性思考。参照《当代教育哲学》一书作者田玉敏先生的思路,地理教育哲学的研究对象就应该是地理教育的普遍规律及其应用。根据这一研究对象,地理教育哲学的体系,侧重于研究地理教育基本规律的本体理论和研究基本规律的一般应用的地理教育哲学的方法论。为了加强对地理教育价值的研究,澄清人们对地理教育价值的模糊认识,强调地理教育在社会发展(包括政治、经济、文化,人类、人才等发展)中的作用,营造真正重视地理教育、支持地理教育、发展地理教育的良好氛围。可以将地理教育价值论从地理教育本体论中分离出来,形成地理教育哲学本体论、价值论、方法论并列的地理教育哲学理论体系。
⑵ 教育哲学课堂实录之二:为什么需要教育哲学
教育哲学课堂实录之三
为什么需要教育哲学(续)
上课之前:
学生发表对电影《美丽人生》的观后感
学生甲(女生):主角做人的方式让故事的结局变的非常合理。
老师:他找到了生命的完整性,在历经磨难的过程中,他不仅没有被磨难打败,反而成全了他的人生。
学生乙(女生):父亲用自己的生命成全了他的儿子,在逆境中为他儿子今后的美好人生奠定基础。要深究父亲为什么要这样做,一是父亲的天性使然,二是基多的性格是这样,更想知道的是基多接受的是什么教育?
老师:如何去感受电影?如何去评价这个感受?稍微改变一下就改变了事物的性质。纯粹的自由是很难的。
从一种自然的状态变成一种自主的状态,这是一个成长的过程。真正的成熟是痛苦的,真正的思考也是痛苦的。我们看电影通常都是看情节,而现在我们需要更多的看看细节。
我想起鲁迅的命题:“救救孩子”,“肩住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光明的天地去,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当然,这里主要是幸福度日的主题。从人格的意义上,基多只是一个很普通的人,幽默,热情,开朗,活泼,智慧。他启示我们,人如何面对苦难,当人与黑暗相遇时,撕开黑暗的闸门,唯一的方法是依靠心中对美好人生的向往。当基多面对苦难的世界,他改变的是他自己,把希望留给了他的儿子。面对苦难,人的主体意识是多么重要,作为成熟的主体,坚持内心的信念,坦然地按照自己的方式来面对周遭的一切。教育就是要培养独立的人、自由的人。不管面对什么,我们都可以找到内心面对一切的可能。自由人和主体意识发达的人是一回事,二者是统一的。苦难的现实和内心的理想之间的鸿沟无法抹平,我们只有依靠作为主体内心的坚持来通达人生理想的彼岸。我们今天不再有集中营,但并不意味着我们不再有苦难。集中营是把苦难发挥到及至,它是给我们一种面对苦难的样式。面对苦难,一个成熟的主体可以被打败,但不能被打倒。他的儿子实际上承续了他的希望。这是这个影片给我们的一种启示。
一个人当他经历了他的苦难,这个苦难就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心,尤其是在童年。所以要保卫童年,保卫童心。这是我们教育的一个重要的主题。这种苦难也许不再象集中营那样明显,但却以其他形式在表现。过于成年化、世俗化,都是对童年的侵蚀,都可能会大大缩减一个人对美好生活的感受性。对于一个人而言,最重要的不是身体的伤害,而是心灵的伤害。心灵的伤是无法抹去的。
优秀的电影、艺术作品让我们更好的去理解我们周遭的世界。为什么要哲学呢?对于个人而言,需不需要哲学也许并不是一个问题,很多人没有学过哲学也过得很幸福,但并不意味着他们没有哲学的思考。父母经常告诫我们,不要太辛苦,其意味就是希望我们关注人生之本,回到生命的本原,关注那些最根本的东西。我们常常好高务远,其实心越高,就越远离大地,远离生命的本原。向上的飞越和向下的回归是生命之中两件最基本的事情。当我们想去实现那些远大的理想时,也不要忘记了对生命本然的回归。所谓迷途而知返。
我们这个世界越来越被物所充塞,技术正在改变这个世界,物的充塞使我们失去了古典的从容。每个人都在急冲冲的赶路,我们已不再是散步的时代,散步也成了一种奢侈。(不是指散步的时间,而是指散步的心情。)散步本身已经带有了功利的目的,是为了锻炼,或者是释放一天的辛苦。印象很深刻的是大学时代和很多朋友一起去散步,就在淡淡的暮色之中,有一种人与自然相融合的感觉。应试压力没有那么大,岳麓山不收门票,当时的环境、体制给人们提供了一种散步的可能。现在有需求的地方都变成了利润的来源。我们生活在无孔不入的经济挤迫之中。
今天,我们在庆幸自己不断得到物的享受的同时,我们又失去的是什么呢?技术给我们带来了快捷、富有,但我们却不再诗意地散步于大地之上。休闲、度假在很多情况下都有一种矫情的意味。技术的进步、物的发达带来的是即时的快乐,而不是心灵的自由与人生的幸福。技术的发达与生命存在的幸福感并不是正相关的,有时候恰恰会使我们失去对生命本原的关照。我们曾经一度更多地关注的是如何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把人类的周遭空间,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手段变的越来越发达时,人们开始关注生命本身、关注生存、关注存在的根与本。当人家都开着车时,实存的物占据他的心,当没有车时,占据人心的是对车的渴望。实物和对物的欲求占据着人心。现在是消费社会,消费主义是一种基本的意识形态(支配你生活的一种普遍化的观念系统)。我们今天的社会不再是一个泛政治化的社会,而是转向了经济化和消费化的社会。不管你是否有车,都会卷入对车的占有和想象性占有之中。一个事物是怎么流行的?他总是由少数人扩展到多数人,对物的想象性占有慢慢就改变了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状态。这就是我们的世界,这就是我们周遭的生活。
为什么需要哲学,为什么需要哲人?哲人以何种方式来面对世俗生活呢?德莫赫利特掉陷阱的故事。哲人就是大地的眼睛,就是大地的心,他们总在眺望世界的远处,他们却看不清脚下的路。这就是哲人生存的尴尬。在某种意义上说,哲人就是理想生活的缩影,与世俗生活有一定的距离。哲人的眼睛是盯在远处的,哲人是靠心生活,身体只不过是心的一个载体。由于他们的心并不在世俗生活之中,与疯子有着紧密的联系。当我们选择一种哲学化的生存时,我们就是选择了以心来看待这个世界,拒绝同流合污,只有这样你才能从世俗生活中站立起来。身在世俗生活中,但心在世俗生活上。所以当一个人过多地沉迷与世俗生活中,世俗生活就会遮蔽你的眼睛。历史上很多哲人都选择远离世俗生活,他们就是世界的心,为哲学而献身。克尔凯郭尔,一位年轻的哲学家,在年轻的时候与表妹相恋,突然有一天发现他这一生应该献给上帝,他选择了离开表妹,他是要成为哲学的思想者。安徒生,“你连接受过眼云烟的爱情的勇气都没有”,(贵妇人)他为了童话牺牲的不只是过眼云烟的爱情,而是牺牲了我整个的世俗生活。
是不是学习哲学就要远离世俗生活呢?不是。这些哲学的生命姿态给我们一种启示,哲学就是需要我们从世俗生活中站立出来,对周遭的世俗生活保持必要的超越,让我们不至于沉沦在世俗之中,让我们不断地回到人、回到生命的根与本。因为世俗生活的泛滥会遮蔽我们的心与眼。哲学就其最基本的意义而言,就是拯救日常生活,关注社会,教化人心。对哲学的学习并不是要我们成为思想者,成为哲人,但它确实可以培养我们对于生活的审慎的智慧,能够提供有价值的视角帮助我们更好地思考世俗生活,使我们对人的存在与我们周遭的世界有更开阔的视野和更深刻的洞察力,提高我们在世俗生活中的主体意识与应对复杂生活的能力。不至于有一点事情就过于偏离了自己,从而帮助人生提高生活的质量,并懂得享受生活、创造生活,消解人生周遭的迷雾。哲学于是表现出双重目标:对世界、对周遭事物的觉知和对自我的觉知,也就是认识世界和认识自我。从更根本的意义而言,对世界的认识就是对自我的认识。哲学的最高目标就是扩展提高人的自我意识,让人更好地生活在世界之中。
当我们回答为什么需要哲学时,让我们重新回到古希腊,回到苏格拉底,回到德尔斐神庙上的诤言:“认识你自己。”
为什么生活的智慧并不一定带来智慧的生活?灯光有的时候能够照亮别人,却不能照亮自己。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思想与行动之间的差距。如果一个哲人选择与思想为业,选择心的生活,那么他的生活方式往往是在世俗生活之外的。而恰恰哲人的行动本身是在现实周遭之中展开,这就导致他的行动与现实生活的格格不入。所以哲人在世俗生活中的难以成功就蕴涵着某种必然性了。一个宽容的社会应该给予哲人以足够的空间,哲人不是属于他个人的,他是作为整体中的部分在沉思整体的问题,他们是在为整个社会在思考,他们是时代敏感的脉搏。一个宽容的社会应该允许思想和行动的差异。
哲人是时代的心,是刺猬,他不时地提醒可能被世俗生活淹没的人,从而给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发展以必要的反省。每个人都可能处于迷途之中,在迷途中知返,哲人能让我们更好地在迷雾之中找到人生的方向。
哲学的任务:本体论,回答世界是什么。认识论,回答认识如何可能。逻辑学,回答的是知识的有效性。价值论,回答的是行为的确当性。对于这些问题永远也没有终结的答案,在这个意义上说,哲学是一种活动,哲学是道路,而不是终点。哲学是一门智慧之学,他只是让我们从对器、对具体事物的思考上升到对道、对抽象的理念的把握。什么是智慧呢?智慧不是确定的知识,智慧就是对生活、对周遭事物的一种明智的决断,是在复杂情景之中的一种明智决断。在这种意义上,哲学才表现为一种活动,“爱智慧”表现哲学所蕴涵的一个重要的精神旨趣,那就是真正的智慧只有神才能拥有,人只能爱智慧,哲学是一种追求,是一种心的敞开,是一种对智慧的渴慕。哲学必须还原为一种爱智慧的活动之中,哲学是一种对既成的观念、看法、认识的充满热情的探索。哲学的目标正在于提升人性自我。为什么别的学科不能做到呢?那些学科都可能是与人相关的,但都是从局部来关注人,而哲学是从整全来关注人的。哲学就是能让我们超越具体的知识,来达到对世界大全的把握,让人不断地敞开自己。“认识自己无知”,当一个人发现自己越来越无知时,可能恰恰已经有点知识。真正的知识就是知道自己无知,相对于世界、未来、无限,人是无知的。人只能在有限中理解无限,在现实中追求理想,超越现实。而这正是作为哲学活动的基本使命。
为什么需要教育哲学,教育哲学的意义同样不在于发布教育的真理,而是在于促进对教育本身的哲学思考。教育哲学帮助我们去思考究竟我们在做什么?我们教育行为的意义何在?从而努力对我们自身的所作所为进行理性的说明与辩护,以便使个人与群体的活动具有一致性。我们的每一个行为都是自我内在观念的实践,我们实践的教育只不过是我们心中教育理念的外化。只有当一个人在他的心中见证了好的教育,他才有可能在实践中表达对好教育的追寻。教育哲学就是给我们的教育提供内在依据。教育哲学的学习就是提高教育实践的内在精神,让我们的教育实践充满意义,创造性的实现教育的预期目标。教育哲学总是让我们去追求更好的教育是什么,超越现实的具体路径在何方,在这个意义上,哲学就在于超越和反思,而不是简单地诠释现实,必须是对现实的超越性的反思。哲学的意义就是对好的、更好的思想方式的追寻,这种思想方式关涉人类所面临的更多困境。哲学始于哲人对个体周遭的困境、社会的困境的体悟,哲人把个体的生命沉浸到社会的现实疼痛之中,哲人肩负着人类全部的苦难而行走,把苦难变成思想的珍珠。
面对人类的困境,哲学就是敞开个人生存的境界,同时敞开人类生活的可能性。教育哲学的本意就是立足于对现实教育的回应和对理想教育的追寻。对于个体而言,对于实践者而言,教育哲学就是敞开个人的教育理念,提高个体的教育品质,增进人生的意义。对于社会整体教育实践而言,要用观念来引导实践,激活实践,提高教育实践的品质,使教育实践成为有内涵的教育实践。教育哲学的双重指向,一是敞开教育者个人的生存境界,一是敞开当下社会教育实践的可能性。
教育哲学的三重反思:理念的审问,反思目前知识的合理性;现实的评判,扣问教育现实的价值与目前教育行动的合理性;实践的反思,确定个体教育实践的内在基础,反思教育个体教育行动的意义,促进个体明智的教育行动,从而把自己的教育行动建立在你所思基础之上,促进知与行的统一。教育哲学提示我们,在迷糊的现实中多一份清醒,让我们在现实教育生活中站立着生存;同时,又让我们在教育的清醒中保持一点迷糊,避免理智的自负。不要导致一种理智的自负。当我们的思考达到自负时,我们就超过了哲学的态度。正如康德所说,“知识要给信仰留有余地”。我们对教育的哲学悟知同样是有限的。
教育哲学如何可能?如何走向教育哲学之路?哲学其实离我们很近,就是我们的一种态度。教育哲学就是不断地追问那教育究竟是什么,为什么?对于我们而言,一个核心的问题就是要探询教育哲学思考的路径――那教育哲学的路径在何方?从日常、周遭的教育生活开始,超越日常生活,达到对整体的把握。哲学思考的路径:从特殊到普遍,从普遍到特殊,就事情来显现事情。对于我们,要做的就是两条:思考教育的历史,历史上的哲人在何种程度上,以何种方式把握了教育;当前教育的现实问题上是什么,把握教育问题的切入点是什么?通过触摸别人的路来把握自己的路,踏踏实实学习。我们必须要丰富我们思考教育问题的思考与资源。读书和思考。读哲学史和读哲人的观念(别人的理解和原著)。
哲学就是一种对话的实践。
我们每个人都是在他者之中显现你之为你。
抱着理想慢慢往前走,最重要的不是结果,而是道路,在路上。
我们只能尽力而为。
⑶ 理想中的教育哲学论文
学的时候老师总会给我们出同题目的作文:"长大以后想当什么,喜欢什么样的职业."
小时候,读书的时候我有过很多的梦想,三四岁的时候很喜欢警察,那时候就有一个梦想,长大以后要当一个警察,经常被电视里面的剧情所感染,也容易跟着剧情走,也会有自己的思路去追寻案件的始末.读小学三四年纪的时候,上体育课.去山上玩,别班的一个同学在山上无意中挖出一个无名尸体,当然已经腐烂了,就剩下一堆白骨,当时我足足想了好几天,也设想那位可怜人是怎么遇害的,甚至上课不专心还在想.读初二那一年姥姥去世了,那个时候我在姥姥灵前说以后要当一个出色的医生,为天下的病人解除痛苦,但是后来还是没有做到,一是对人体构造不是很了解,生物课我就怕的就是这个,高中,我选择了美术设计,很多人都不理解,一直以来我的文化课都不错,当然文化课也很好,但还是选择美术设计,因为那时突然觉得美术设计很潇洒,无拘无束的感觉.结果到了高一,我又想从政,做一个合格的公务员,当时最欣赏的国家领导人就是周恩来和朱镕基,欣赏朱镕基的刚正不阿.整治了很多贪官.当时下定了大学一定要考中国人民大学,人人都说人大出来的学生都是从政的,做公务员,当时也认定了以后的专业会是行政管理.但爸爸不喜欢我从政,也不赞成我学这门专业,觉得没什么前途,他希望我学商业.在学校里,我不认为自己是乖乖学生,在学校里我也是很顽皮的,小学换了两个学校,刚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我就入了少年先锋队,二年级的时候成绩就不怎样样了,妈妈给我转了学校,当时也以成绩为主.很不错,基本上年年第一.但我不听话,所以每次通知书上的评语没有几句好话.有时候还会跟老师做对,那时候的我已经很叛逆了.小学毕业后升中学,我的保送资本被取消,对我而言是一个打击,虽然后来的学校也不错.
我自认为是一个很幸运的人,因为我周围的人大部分都是好人,当然也有倒霉的时候,因为倒霉让我经历别人没有经历的事情,多少也让我成长了一些,人都需要慢慢成长才会长大,我想经过时间的推移,我会学会慢慢放下,我会选择我自己喜欢去做的事.
回想起来,当时自己的理想挺多的,而现在发现与当时已经千差万别了,警察,当不成,眼睛不行,身高不够.医生,当不成,生物不好.而且对手术有恐惧感,公务员,现在政界很乱,经过时间的洗礼,发现小时候的梦想已经慢慢消失,而留给我们的只是一些麻痹的回忆.
人的一生总要做出不同的选择,做出不同的决定.
这些日子我一直在想着这些问题,每次跟别人聊天的时候,我可以很坦然的去引导别人去做决定,而自己呢,总是在摇摆,不能真正给自己下一个决定,不给自己找借口,很多人说跟我的的星座有点关系.我觉得还是自身问题,意志不坚定不是一件好事,这两天一直在想这个问题,我想要的是什么?什么才是我真正想要的生活,我找不到一个明确的答案.
去年的今天早已忘记在干什么?昨天一夜没睡觉,在床上折腾了一晚上,还是一个人好啊,至少晚上睡不着的时候不会吵到别人,但是一个人的时候确实很孤单.一个人吃饭,一个人散步,在家还是一个人关着灯,趴在床上,想着,想了很多,当然也会胡思乱想,发觉我现在是越来越没状态了,我忘了自己是多久才睡着的,应该是早晨吧,上午被电话吵个不停,接了一个又一个,今天一天都在外面,坐在车里也不停的想,我到底是谁,我到底需要的是什么样的生活,怎么想都想不出来,而又害怕去想,越想会让自己走向极端,我知道自己一旦走向极端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有点无奈了,我所渴望的究竟是?
不经意间,窗外已飘起了雪花,姗姗来迟的雪密密匝匝,在灰暗的天空中急速的落向地面,凌空划过无数道弧线,随风旋转、飞舞,犹如从天而降的柳絮,一时间弥漫天空.在空中自由的飘舞,舞着那属于它们自己的旋律,一瞬间,我似乎明白了,似乎真的发现了我所追求的,我一直所寻找的未来,那不是在每天数不尽的人群中穿梭,不是整天在那尔与我诈的环境中残喘,是更自由的,更属于我的旋律,我一直所渴望的自由,在无拘无束的天空中舞着我特有的旋律.
人生或许如此,经历着这样无数次的徘徊与选择,就要经过无数次的跌倒,最后才会发现那属于自己的天空,那属于自己特有的旋律.
我的理想
从小到大有过很多理想,或幼稚或天真或可笑,多是意想天开而不切实际的,但每个理想都是我当初心底最真的驿动,都曾伴我走过或长或短的一段悠悠岁月.如今想起,也不乏一场美丽回忆……
还记得,曾经的那些个梦啊!
7岁的时候,我的理想是当一名科学家.
因为老师说,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努力工作,建设四化.
9岁的时候,我的理想是当一名老师.
因为妈妈说,老师是花匠,与花为伴是我童年的梦想.
11岁的时候,我的理想是当一名警察.
因为欣赏电视中女警察干练与潇洒的形象.
13岁的时候,我的理想是当一名舞蹈家.
因为迷恋舞台上华丽的裙裾飘飘和柔美的仙乐幽扬.
15岁的时候,我的理想是当一名老板.
因为失望于眼中的世界已不容梦想,只求努力赚钱买漂亮衣裳.
17岁的时候,我的理想是当一名记者;
因为好奇的心决定了我对新事物追求与对探索的向往,在梦想和现实中我徘徊倘佯.
19岁的时候,我突然发现,我不再有理想……
因为容不得我想,我已经开始为毕业奔忙.
最终我找到了一份很实际的工作--秘书.
理想必竟只是一种梦想,生活却是如此现实.生活在工作和赚钱之间划上了等号,于是理想只能靠边站.梦想家醒了,自食其力的生活则拉开序幕,在充实与紧张之间,我突然发现这世界并不单单只有理想.在适者生存的环境中,每个人终能找到属于他自己的方向,或许这才是他该有的理想.就像鱼儿不该迷恋天空的纯净,鸟儿不该迷恋大海的深遂,曾经的那些个梦想,也许是肤浅而没有方向的,我这样想.
当初选计算机这个热门专业,父母看好的是它的发展前景.毕业后我却放弃了专业,编程让我厌烦,操作又感单调.对一个没有经验没有资历的刚毕业的小丫头来说,可选项只剩文员或秘书什么的.上天的眷顾,我找到了一家效益颇不错的单位,开始了我两年的秘书生涯.
于是,得到的第一份工作,我珍视着有如实现了自己的理想.
秘书真是个狐假虎威的角色,有老板撑腰,说话份量自然不同,满足了我的虚荣心也让我受宠若惊;秘书也是个勤杂工的角色,老板的空调忘关了我得关,老板的钥匙丢了我得配,老板的茶杯没水了我得倒,老板的甜心打电话来了我得挡,老板的原配来视察了我得安排(家族企业公司)……甚至连老板家的水池漏水了,都由我找人来修,简直一小保姆;秘书还是个淘浆糊的角色,本着发扬精简人员的精神,一人能力所及之事绝不分摊两人,陪吃陪喝生意合同这些公关业务部的事也让我挂一小名儿,吃香的喝辣的让我常常享用免费晚餐,被人羡慕却落得个有苦说不出的滋味.
突然有一天,我发现我变了.我变得现实而冷漠,我变得理智而虚伪.
在浑浑噩噩中,在不知所措中,在虚情假意中,在你来我往中,不知是什么掩去了我年轻纯真的美好情怀,我觉得自己变得俗不可耐,却依旧心安理得,认为这是自己适应能力强的外在表现.
或许我真的适合做个秘书,有机会再升个部门经理,最后做不成老板就回家相夫教子?这难道是我找寻了许久最适合我的位置?我不置可否.
如果你的心灵是高尚的,那么,你的人也必是纯净的,淹没和沉沦是那些心灵的本色被取代而不是盖住了.这世上总还有些人令你感动,总还有些事让你震撼,封闭的都市,喧杂的人群,在属于你位置上方,却保留了一片蔚蓝色的天空,那种透明的蓝可以让你为之落泪,接受这阳光般的洗礼,回到最本色的真我吧!
那是阳春三月的一天,我在网上漫无目际东游西逛,在某个BBS站看到有人推荐Leon的一篇文章,顺着网址我找到了他那篇蛮搞笑的东东,看完后我相继看了其它几篇,觉得也还不错,于是想去看看这个网站的首页.那时我的猫儿是未经改良的,跑得特慢,我是个耐不住性子的人,等得不耐烦了我往往就不想看了,那天也巧,楼下办公室的人找我,我下去一坐就半个小时.等我回到办公室,竟意外的发现整屏的灿烂,金黄灿灿的榕树,明亮耀眼的阳光,落叶缤纷枝繁叶茂的榕树在视觉上给人一种强烈的雍荣与华贵,不平凡的美称之为极至,于是我记住了这个地方——榕树下.
不知是震撼于初次见面的色彩,还是吸引于原创文字的真,我开始时不时的关注榕树.榕树下的文章不是由华丽的词藻堆砌的,那是平凡中的真吧.
真实,远离了初衷被现实改变了太多的自己,内心所保留的可否谓真?
在一个晌午时分,无聊难耐突然产生了投稿的念头,曾担任过校刊主编的我自信不会被退稿,但还是连投了两篇.
第二天却不见发表,正呐闷之际见到Will,还不等我问,他便说我正在帮你排版哩!原来是初次投稿没经验.尽管在校时也发表过文章,可第一次看到自己的文章在榕树下刊登出来的那种喜悦,相信和每位投过稿的朋友都是类似的.榕树给了我们这样一种感觉,这样一份自信.
接下来的日子里,总会在有感觉的时候记录下那份感动,投于榕树下与人分享与人共鸣,在投稿的文章中,很多都是我随兴的灵感,而凑合成文字却是一篇篇的有头有尾的文章.这便是生活中的美,如果不抓住,它便白白地溜走了,而抓住了,就是一种永恒.收到网友的回复,哪怕只一句话也常令我惊喜不已.纯粹的文字原来是我内心深藏的最爱啊,恍然明白后我想我该找寻那个属于自己的位置了.
⑷ 教育哲学的角度回答人是什么为什么
这个问题确实很高深,人是什么,也就是问自己到底是谁。当今世界的三大难专题属: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将到那里去?
那么,
人是什么?人是肉体与灵魂的融合体,人的肉体常常同精神发生碰撞,产生矛盾;
人是什么?人是一个非常容易塑造和教育的群体,因为其大脑的特殊构造。
人是什么?人是万物之灵,只有人才能够与天地精神独往来,探索宇宙的奥秘。
人是什么?人是非常复杂的群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想,人性的变幻莫测常常令所有教育家束手无策。
⑸ 几个可以思考的教育哲学问题
教育哲学即哲学地思考教育问题,它至少有三种存在形态:一是基于哲学话语的教育哲学;二是基于哲学框架的教育哲学;三是基于哲学思维的教育哲学。其中,基于哲学思维的教育哲学既是一种“溯本式沉思”、“逻辑先在式批判”与“本质直观式反思”的教育哲学,也是一种“命题式创新”的个体教育哲学。判断一种教育话语是否是教育哲学,可以从“问题、论证和结论”三个维度来鉴别。
福特锐际 风尚高性能SUV
广告
福特锐际 风尚高性能SUV
[关键词]教育哲学;哲学思维;教育学
[作者简介]李润洲,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授、博士 (浙江金华 321004)
[文章来源]《教育研究》2014年8期
一直以来,教育哲学与教育学存在着一种“暧昧”关系,这种“暧昧”关系形象地说,就是“教育哲学工作者掏了教育学工作者的腰包”,或“教育学工作者掏了教育哲学工作者的腰包”。[1]之所以造成这种状况,端在于对于“什么是教育哲学”未形成一种共识。那么,什么是教育哲学?教育哲学有哪些存在形态?如何鉴别、区分教育哲学与教育学,以便使它们各自是其所是地获得发展?
一、教育哲学的三种形态
一般而言,教育哲学是教育与哲学的联姻,因此,《不列颠网络全书》把教育哲学界定为“一门审问、慎思、明辨、致用的学问。它应用哲学方法来研究各种教育问题”。[2]《辞海》把教育哲学定义为“用一定的哲学观点来解释教育的本质、目的、价值、方法等问题的基本理论学科”。[3]换言之,教育哲学就是哲学地思考教育问题,而这种哲学地思考教育问题的教育哲学至少有三种存在形态。
其一,基于哲学话语的教育哲学。这种教育哲学直接采用哲学的话语系统作为工具来分析、透视与解答教育问题。比如,有学者在探讨教育本质时,直接援引现象学的“我看”、“我做”的本质观,主张教育本质既是确定的,也是变化的;是多,而不是一。[4]这种教育哲学的运思虽然也能增添教育新知,但相对于所采用的哲学知识而言,就只能是哲学知识的教育应用了。其基本的样式是先简述某种哲学观点是什么,然后论述该哲学观点对教育的启示。从这种意义上说,有多少种哲学观,就会有多少种教育哲学,因此,在现代西方哲学流派纷呈之际,就存在着众多的教育哲学流派,诸如进步主义、改造主义、要素主义、永恒主义、存在主义、分析哲学、西方马克思主义、后现代主义等。从一定意义上说,教育研究之所以被有些人戏称为“只是各种‘真正’学科的大杂烩”,“各种学科都有适宜我们挪用之处,只要加上‘教育’这个前缀词便可”[5],就与这种借鉴方式无不关联。
其二,基于哲学框架的教育哲学。这种教育哲学借鉴、采用的不是某(些)哲学话语,而是借鉴哲学表述、分析问题的研究框架;不是把教育问题“转换”为哲学问题,而是借鉴哲学的研究框架直接面对教育问题。比如,有学者在分析教育理论时,就采用了本体论(是什么:认识教育理论)、价值论(‘能’与‘不能’:评价教育教育)和实践论(如何能:体察教育理论)的哲学框架,对教育理论进行了学理阐释。[6]这种教育哲学的运思已不再直接援引相关的哲学观点,而是借鉴哲学运思的逻辑框架,其基本的样式是用哲学话语所塑造的思考逻辑,如,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存在论与实践论等,来把握、认识与解答教育问题。此时,“教育哲学不仅是哲学的应用,也是在教育领域对哲学理论的检验”。[7]而这种基于哲学框架的教育哲学则会随着哲学研究范式的更新而跟进,诸如实践哲学、建构主义与现象学的兴起,就在教育研究中涌现出一大批实践哲学、建构主义与现象学视野下的教育哲学研究成果。
其三,基于哲学思维的教育哲学。这种教育哲学借鉴、运用的既不是直接的哲学话语体系,也不是表述问题、分析问题的哲学框架,而是哲学话语体系所蕴涵和型塑的思维方式。比如,有学者在探讨“教育是什么”时,就运用超越、批判、反思与创新的哲学思维,指出“教育是什么”并不是一种事实判断,而是一种价值认识,而对“价值认识”的“教育是什么”的探寻需要转换路径,用实践理性取代理论理性,并基于实践理性寻求其多元统一。[8]这种教育哲学的言说看似没有过多的哲学语词,但却灌注着哲学思维,其完美的表征形态是“羚羊挂角、无迹可求”式的哲学化用,即哲学话语所蕴涵、携带的思维方式——超越、批判、反思与创新,已内化为言说者的心智模式,或者说,是深藏不露的哲学思维在掌控、驾驭着话语言说。从某种程度上说,迄今为止的西方形而上学已发生了三次翻转:“首先是以笛卡儿、康德、黑格尔为代表的‘主体性形而上学’对柏拉图主义的‘在场形而上学’的翻转;其次是在主体性形而上学的内部,以叔本华、尼采为代表的‘意志形而上学’对笛卡儿、康德、黑格尔为代表的‘理性形而上学’的翻转;再次是后期海德格尔的‘世界之四重整体的形而上学’对其前期的‘此在形而上学’的翻转。”[9]而形而上学发展史上的三次翻转之所以可能,就是因为超越、批判、反思与创新的哲学思维使然。
可以说,作为一门学科的教育哲学,在门户初立之时,直接应用哲学话语也许是一种明智的选择。比如,被称为世界上第一本教育哲学著作的德国哲学家洛孙克兰茨的《教育学的体系》(1848年)(后被美国教育家布莱克特于1894年译成英文,并易名为《教育哲学》),就是运用黑格尔哲学的基本观点来思考教育问题的。但教育自有其自身的特殊性,把教育哲学视为哲学观点的运用,简单地用哲学观点套解教育,不仅有使教育哲学成为哲学的附庸之忧,而且有把哲学命题的正确视为教育命题正确之虞。而运用哲学框架或哲学思维思考教育问题,则能直面教育问题本身,并把教育问题的分析提升到超越、创新的层面。这种教育哲学的典型样式是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此论著共有26章,开篇从“教育是生活的需要”、“教育是社会的职能”、“教育即指导”和“教育即生长”立论,阐述了教育目的,理顺了兴趣与训练、经验与思维、游戏与工作、教材与方法、劳动与闲暇等现实存在的教育矛盾,论证了自己的认识论和道德论。此论著的宗旨虽然是“把民主主义的发展和科学上的实验方法、生物科学上的进化论思想以及工业的改造联系起来,旨在指出这些发展所表明的教材和教育方法方面的变革”[10],但却很少出现专门的哲学范畴、命题,而是以哲学思维思考教育问题,为后继的教育哲学发展树立了另一个典范。
因此,历时地看,教育哲学之所以区别于教育心理学、教育社会学与教育经济学等学科,主要仰赖于思考教育问题的哲学视角。在不同的教育哲学中,哲学这一视角有时是哲学话语,有时是哲学框架,有时是哲学思维。不过,从对教育问题把握和认识的广度、深度以及知识创新的程度而言,基于哲学话语的教育哲学是对哲学话语的演绎,相对于哲学而言,并没有增加新的知识,而只是对已有哲学知识的运用。基于哲学框架的教育哲学,相对于基于哲学话语的教育哲学而言,虽然显得深刻些,更具有哲学性,但仍存在着演绎哲学知识的痕迹。而基于哲学思维的教育哲学,由于其秉承的只是哲学的品格与精神,就不仅能够创新教育知识,而且使哲学成为“审慎进行的实践的教育理论”或“教育的最一般方面的理论”,[11]推动着哲学的发展和完善。如此看来,基于哲学思维的教育哲学就既更有意义,也更艰难。那么,什么是哲学思维?如何基于哲学思维思考教育问题?
二、基于哲学思维的教育哲学
哲学立足世界的可理解性,遵循着“未经省察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的信念,将一切放置于人类理性的面前进行审慎地审视,力图从根本上把握、洞察万事万物的运行规律,培育、成就一种独立、自主的人格。因此,哲学思维大多具有超越性、批判性、反思性与创新性等特征。
所谓“超越”,是指运用理性而超越感性,拓展有限而趋于无限。或者说,是用人的心灵去“看”,而不是用人的肉眼去“看”,是用抽象的概念把握当下的感性存在,并通过抽象概念洞察事物的普遍性特征,让人能够摆脱肉体的限制而进行精神超越,从总体上洞悉世界,从而使哲学通常显得有些抽象玄奥乃至晦涩难懂。所谓“批判”,是指“人对对象的理性检验、分辨和超越的意识与行为”,是对对象性存在的基础、前提和界限等进行的批判,它是“哲学思维的本性和精神标志”,包含着判断与推理、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存疑与追问、建构与解构等逻辑运作。所谓“反思”,即“反省之思”,它代表着人的一种批判性的自我意识,是对思想的思想,对言说的言说,对认识的认识、对批判的批判。[12]如果说各种文化创造都是人创造的话,那么,哲学的出现与发展,就是人对人生意义、自我意识不断求索、探问的结晶,是人对“我是谁”、“我是什么”,进而对“什么是‘是’,什么是‘存在’”等问题的不断追问和反思。所谓“创新”,即哲学并不仅仅是“智慧”,而且是“爱智慧”,而“爱智慧”就是不断地追求、创造智慧,从而使爱智慧的哲学总是行走在路上。因此,“‘哲学’乃是创造性的学问。每一个大哲学家都是创造者,都是‘从零开始’,‘从头做起’。各个‘哲学家’创造着各自的‘哲学概念’。”[13]
哲学思维的超越性、批判性、反思性与创造性,既各具特色,也相互依存。哲学的超越使其能够摆脱人肉眼看的局限,从而在抽象概念的层面上把握事物的根本,并为其批判性、反思性与创造性提供着素材。哲学的批判性使其“永远不满足于既有结果,不迷信任何权威,不拘泥于习惯和成见,而是对它们保持一定的怀疑和审视态度,尽管其结果对于以前的认识来说并非总是否定的、颠覆的,却总是探索新的路径,走向新的发现、发展和超越”。[14]但哲学的批判不仅批判他者,而且还批判自身,进行自我批判,从而形成了哲学的反思性。而哲学的超越性、批判性与反思性则共同成就了其创新性。如果说哲学思维具有超越性、批判性、反思性与创新性的话,那么基于哲学思维的教育哲学是什么样的?
基于哲学思维的教育哲学是“溯本式沉思”的教育哲学。教育哲学是教育之思,这与教育心理学、教育社会学、教育经济学等其他学科并没有区别,但教育哲学的教育之思却是“溯本式沉思”。“溯本式沉思”就是通过抽象的概念探究教育之为教育的根本,进而让教育规定思想,使思想成为教育之思想,从而使教育之思植根于教育且归属于教育,成为教育自身的显现。而其他学科由于视角的局限则通常偏重于教育的某种属性。比如,教育心理学、教育社会学与教育经济学借助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的视角着重探讨教育的心理、社会、经济属性,而往往忽略乃至遗忘了教育作为教育的根本。在具体形态上,这种“溯本式沉思”表现为定义、判断、推理与命题等方面的作为,并仰仗概念自身的逻辑运动,力图建构一个相对严密完整、精致缜密的逻辑框架和思想体系。比如,柏拉图在《理想国》里,为了构筑正义的国家,创设了一个哲学王的培养方案,而哲学王培养方案的创设则是植根于对“教育是什么”的回答中。他认为教育就是“灵魂转向”,因为“教育实际上并不像某些人在自己的职业中所宣称的那样,能把人的灵魂里原来没有的知识灌输到灵魂里去,好像他们能把视力放进瞎子的眼睛里去似的”。[15]这样,《理想国》就建构了一个由正义国家的构筑到哲学王的培养,再到“灵魂转向”的教育所构成的思想体系,型塑了一种工具主义的教育言说的逻辑框架,即教育是手段,而正义国家的实现才是教育的目的。而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则立足于民主社会即理想的社会形态,开篇从界定“教育是生活的需要”、“教育是社会的职能”、“教育即指导”与“教育即生长”出发,批判地审视了以往的教育预备说、展开说和形式训练说,从而为论证教育的相关内容,诸如“兴趣与训练”、“经验和思维”、“知识科目和实用科目”等内容提供了一个逻辑基点。[16]而“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继续不断的改造与重组”的观点则型塑了一种就教育论述教育的话语方式,即把教育视为过程,不再把教育作为实现其他目的的手段,而是把教育自身当作目的,认为教育之外无目的。
⑹ 怎样认识教育哲学
教育哲学是对教育问题的哲学思考,用哲学的方法和语言来研究教育问题。研究的对版象包权括教育的本质、目的、学习的历程、知识的架构、人类的课题、权威的问题、教育和社会之间的关系、教育的方针等等。
教育哲学认为人民素养和文化的传承、演变大多取决于教育,而教育孩子及公民都是很大的挑战,因为教育的过程不仅是一些班级经营方法,还涉及伦理学、政治学、心理学、美学和经济学等不同面向。
自从让-雅克·卢梭开始,教育哲学开始跟发展心理学发生联系。卢梭在《爱弥尔》一书中,认为人有与生俱来的学习能力,教育的过程应该是以孩子为中心,从旁协助他对世界的主动探索,而不是由成人来主导一切。
(维基网络)
⑺ 教育哲学的思维方式
在教育思想发展史上,杜威的教育哲学无疑是影响最为深远的教育思想之一。作为现代教育的开拓者,杜威的教育理论曾经深刻地影响了中国20世纪20至30年代的教育改革。经过20世纪中期的短暂沉寂,杜威的教育思想又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并引起高度重视。正如美国哲学家罗蒂所说“杜威和詹姆士是理解我们所处的现代世界最好的向导”。然而在现实中,人们对杜威常常存在着种种误读和误解。如何正确理解和把握杜威的教育思想?笔者认为,对于一个思想家,我们不仅要知道他说了什么,更重要的是要知道他是如何言说的,只有深刻理解其思想深层的思维方式,才能把握其思想的实质。因此,研究杜威教育哲学的思维方式,有利于我们正确把握杜威思想的精髓,也有利于正确认识实践中的教育现象。
一、杜威教育思想的哲学基础
要了解杜威教育哲学的思维方式,必须了解杜威教育哲学的思想渊源。理论界对杜威教育哲学的思想渊源有比较一致的看法,即黑格尔学说、进化论思想和实用主义。黑格尔学说是杜威教育哲学最初的思想来源;以进化论为基础的经验自然主义则构成了杜威教育哲学的核心观念;实用主义是杜威教育哲学最直接的思想来源,在其影响下杜威逐渐成为实用主义最为杰出的代表人物。
1黑格尔的绝对精神和辩证法的影响
杜威在美国当时著名的黑格尔哲学研究专家托里,哈里斯和乔治,莫里斯等人的影响下接触了德国的黑格尔哲学,并被其深深吸引。黑格尔的绝对精神理念和辩证法思想对杜威的思维方式产生了重要影响。赵祥麟教授认为,“黑格尔的唯心哲学在他的思想上留下了不可泯灭的痕迹,辩证法的因素弥漫在他的著作中”,我们随处可以看到他那种黑格尔式的辩证推理。杜威自己也承认:“我早期的哲学研究是一种智力的健身操。然而,黑格尔的主体和客体、物质和精神、神和人的统一,不仅是智力的公式,它运作如同一种极大的释放,一种自由。黑格尔对人类文化、社会制度和艺术的论述,同样包含着统一体的思想,这对我具有一种特殊的吸引力。”黑格尔对统一性的追求作为一种深沉而又迫切的渴望,启发并帮助杜威寻找到了一条反对传统哲学二元论且不同于理性形而上学的道路一杜威把黑格尔的“绝对精神统一体”思想发展为绝对的“经验统一体”,又借鉴黑格尔“辩证的直观”的思想,建立对立统一的观念,以此来消解传统的经验与理性、主体与客体、物质和精神、知与行、手段与目的等的二元对立。由此构成了杜威教育哲学整体论思维方式的重要思想来源。
2进化论思想的影响
1859年,达尔文的《物种起源》正式出版,对物种不变论和神创论以沉重的打击,引起了人们世界观的根本变革,也对杜威的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威在回忆他的大学生活时提及,有一门以赫胥黎的一本著作为教材的生理学课程使他特别感兴趣,他从这门课程中学习到一种相互依赖和相互联系的统一体的观念。这种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整体观念为他之前开始的学术活动提供了思维方式方面的指导。此外,杜威还认真研读了达尔文的不朽名著《物种起源》,并写出了一本名为《达尔文及其影响》的著作。在进化论思想的影响下,杜威超越了传统哲学对永恒不变、先在的终极真理的追求,置身于变动不居的人类生活,提出有机体为了生存必须与环境进行持续的相互作用的观点,而这种相互作用就是经验,它包括主动的行动并承受行为的后果。这种经验使认识主体和认识对象、有机体和环境、经验和自然连成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在此基础上,杜威构筑了他的经验自然主义思想及其社会(进化)“改良主义”政治 哲学。
3实用主义哲学的影响
实用主义对杜威的思想产生了直接影响,使他从黑格尔的绝对主义走向实验主义。帮助杜威完成这一思想转变的是实用主义的著名代表皮尔士和詹姆士。杜威在霍普金斯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时,就曾听过皮尔士的逻辑学讲座,并深受其影响。在信念理论方面,皮尔士提出一套“怀疑一信念”的探索理论。皮尔士认为,实用主义的方法论意义就在于帮助人们提出假设,进行探索,摆脱怀疑,确定信念。在此基础上,杜威提出了著名的思维五步法。对这一思想,杜威毫不隐讳地说,是他“对皮尔士观点的一种自由的转述”。
对杜威思想影响更大的是詹姆士。杜威在回忆詹姆士的影响时说:“就我现在所能发现的来说,一个能具体指明的,步入我思想而赋予其新的方向与性质的因素可算是詹姆士的影响。”詹姆士在前人的基础上,提出彻底的经验主义、“意识流”理论和实用主义的真理观。詹姆士的彻底经验主义把零碎的、散乱的经验联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使整个对象世界成了一个统一的纯粹的经验的世界。他在描述纯粹经验的特征时把它归纳为永恒变化、连续不断的“意识流”。在此基础上,杜威把经验定义为有机体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并保留了詹姆士经验的整体性、变动性和连续性的特征,强调经验是一种活动过程,而不是精神事物。在真理观上,詹姆士认为,有效、有用、成功是真理的根本标志。他说:“一个观念,‘它是有用的,因为它是真的’,或者说,‘它是真的,因为它是有用的’,这两句话的意思是一样的。”真理就是有用,有用就是真理。杜威继承并超越了詹姆士的这一思想,提出通过行为的效果检验真理的有效性,进而提出了他的工具主义理论。
二、杜威教育哲学的思维方式分析
杜威的教育哲学继承并发展了黑格尔学说、进化论和实用主义的有关思想,坚持绝对的经验主义,视经验为有机体和环境相互作用的不可分割的经验统一体,把辩证法、进化论、实用主义和现代心理学思想结合起来,形成了其认识世界的独特思维方式。
1整体思维
杜威深得黑格尔“绝对精神统一体”思想、进化论“相互依赖和相互联系的统一体”观念和詹姆士“纯粹经验统一体”思想的精髓,形成了他的系统整体论思维方式,用以拒斥哲学上任何形式的二元对立和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这集中体现在他对生活的整体性和儿童整体性的认识上。杜威认为儿童的生活是完整的,因此不能把儿童生活与成人生活对立起来,也不能把儿童的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割裂开来,他提出“教育即生活”的理念就是要消弭儿童的社会生活与学校生活之间的鸿沟。杜威认为:“学校必须呈现现在的生活——即对于儿童来说是真实而生气勃勃的生活。像他在家庭里,在邻里间,在运动场上所经历的生活那样。”惟有如此,儿童的经验才能成为“继续不断的和完整统一的活生生的东西”,从而保持发展的连续性。与此同时,杜威批判了传统心理学按照感觉、运动、观念、情感等标题对儿童心理机械分类的做法。他认为,传统心理学否认有机体的整体性,否认各种机能的相互作用,在教育中的典型表现就是身与心的分离。儿童的心智被认为是纯粹理智的和认识的因素,而活动的身体器官则被认为是一个不相关的、起干扰作用的物质因素。其不良的后果是:一方面身体活动成为远离学生功课的干扰或被机械地使用的身体活动,而不能使学生获得具有教育意义的经验;另一方面造成“心”和直接的作业隔离,学生只能获得零碎、片段的“知识”,而不顾事物间的关系和联结,而“正是这些关系使我们能理解意义”。
杜威认为,传统教育中充斥着大量这种忽视儿童整体性的二元分离的思维方式,例如个人与社会的对立。在1897年发表的《我的教育信条》中,杜威这样写道:“我认为受教育的个人是社会的个人。而社会便是许多个人的有机结合。如果从儿童身上舍去社会的因素,我们便只剩下一个抽象的东西;如果我们从社会方面舍去个人的因素,我们便只剩下一个死板的,没有生命力的集体。”可见,杜威在儿童与社会之关系的问题上是反对非此即彼的二元论哲学的。在儿童与课程的关系问题上,杜威同样指出,“学科中心论”和“儿童中心论”在儿童和学科之间架起了一道鸿沟,并将二者对立起来。学科中心论让儿童服从于分门别类的学科,儿童完整而统一的经验被肢解;儿童中心论则满足于儿童兴趣和能力自发的冲动,排斥对儿童心智的训练,同样阻碍了儿童的发展。他告诫我们:“不是坚定地把教育的各种因素作为整体来看,我们就只能看到种种相互冲突的名词。”他从系统整体的角度考察了儿童与课程的关系,充满智慧地表达到:“我们认识到,儿童和课程仅仅是构成一个单一的过程的两极。正如两点构成一条直线一样,儿童现在的观点以及构成各种科目的事实和真理,构成了教学。从儿童的现在经验进展到以有组织体系的真理即我们称之为各门科目为代表的东西,是继续改造的过程。”
在杜威的教育哲学里,他以同样的系统整体论的思维方式论述了学校与社会、经验与教育、知与行、兴趣与训练、教材与方法、劳动与闲暇、身与心、目的与手段等的关系问题,并消解了他们之间的二元对立,实现了对传统哲学二元对立、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的超越。与此同时,杜威还以一个无所不包的“经验”的概念,把主体与客体、经验与自然、物质与精神等统一起来,构成其完整的自然经验主义的教育哲学体系。
2过程思维
杜威继承了生物进化论和詹姆士“意识流”理论的变动性和连续性的观念,始终以过程的观念看待世界。他多次指出:“我认为教育是生活的过程,而不是将来生活的准备。”他提出的“教育之外无目的”、“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组与改造”观念,实际上就是强调教育的过程性,视教育为儿童持续发展、生活和生长的过程。“教育之外无目的”并不是说教育没有目的或者不要目的,而是反对那种先在的、固定不变的和遥不可及的目的,教育目的在教育过程中不断生成,生活、生长和经验的改造在这个过程中同时发生。教育作为一种过程,就是要为儿童的发展创造条件,保证儿童不断地改造经验、重新组织经验,获得持续不断的生长。
此外,杜威的这种过程论思维还集中体现在他对经验、思维以及知识本质的阐释。在谈到对经验的理解时,杜威认为,经验“不仅包括人们做什么和遭遇些什么,他们追求什么,爱什么,相信和坚持什么,而且也包括人们是怎样活动和怎样受到反响的,他们怎样操作和遭遇,他们怎样渴望和享受,以及他们观看、信仰和想象的方式——简言之,能经验的过程。”这样“经验首先是一种经历的过程,一种经受某种事情的过程,一种遭遇和激情、一种情感——在这些词的本义上——的过程……换句话说,经验不过就是同时的做和遭遇。”从这里,我们可以清楚地认识到杜威对过程的迷恋和推崇,一切事物都是作为过程、活动而产生并作为过程、活动而存在的。
在论述思维时,杜威认为,思维是在事物还不确定的、可疑的、困惑的、麻烦的情境下产生的,而思维总是趋向于一个确定的情境。所以,思维就是一个探究的过程,一个观察事物的过程和一个调查研究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获得结果总是次要的,它是探究行动的手段。美国著名的课程论专家多尔在其代表作《后现代课程观》中引用了杜威的《我们如何思考》中的两段话:“实际思维是一种过程……只要一个人思考,它就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智力教育的真正问题在于将自然能力转变为专家性的、可测量的能力:将多多少少随意的好奇心和零散的启示转变为明察的、谨慎的和完全的探究态度。”多尔教授认为这两段话典型地表达了杜威的“过程论”课程哲学。
杜威在论述其知识观时同样表达了他的过程思维。他认为:“知识乃是通过操作把一个有问题的情境改变成为一个解决了问题的情境的结果。”“知识这个术语既有主动的意义,又有被动的意义。知识既指运算或行为,即认识的过程,又指结果,即认识的内容。”可见,在杜威看来,知识不是固定和永恒不变的,它既是探究的过程,也是探究的结果,又是另一个探究过程的起点。知识并不是我们视为理所当然的、已经决定的、已被确认的、等待学生接受的某种东西,它始终有待于再考察、再检验、再证实。因此,在杜威这里,知识就意味着探究过程。正如美国学者福克斯所说:“在了解杜威对知识是什么的回答时,我们要记住的重要事情是,除了过程,这个问题是没有意义的。”
3实践思维
杜威的教育哲学是建立在其实践基础上的,重视实践是其一以贯之的哲学信念。杜威在他的经典名著《哲学的改造》中始终表达的一个思想就是,哲学不是在哲学家头脑中臆想出来的,哲学必须在科学、政治、宗教、工业等时代的深刻变化和危机中寻找其生长点。传统哲学由于产生于哲学家们的默想,远离了人们的生活和实践,缺乏一种实践的态度,对人们的生活毫无指导意义。因此必须改造传统哲学,哲学必须具有实践的态度,“它必须呈现实践的本质;它必须变成有效的、实验的”。而改造的方法就是实践,即杜威倡导的实验的方法。他认为,任何哲学都必须接受实践的检验。他说:“任何概念、学说、系统,无论如何精致,怎样坚实,必须视为假设。它们应该被看作验证行动的根据,而非行动的结局……它们是工具,和一切工具同样,它们的价值不在于它们本身,而在于它们所能造就的结果中显现出来的功效。”
杜威在论述其知识观时同样表达了他的过程思维。他认为:“知识乃是通过操作把一个有问题的情境改变成为一个解决了问题的情境的结果。”“知识这个术语既有主动的意义,又有被动的意义。知识既指运算或行为,即认识的过程,又指结果,即认识的内容。”可见,在杜威看来,知识不是固定和永恒不变的,它既是探究的过程,也是探究的结果,又是另一个探究过程的起点。知识并不是我们视为理所当然的、已经决定的、已被确认的、等待学生接受的某种东西,它始终有待于再考察、再检验、再证实。因此,在杜威这里,知识就意味着探究过程。正如美国学者福克斯所说:“在了解杜威对知识是什么的回答时,我们要记住的重要事情是,除了过程,这个问题是没有意义的。”
杜威批判传统哲学家倾向于以旁观者观看一幅完整图画的方式,而不是用画家作画的方式来思考问题、获得知识。因此杜威把“做中学”视为学生知识的重要来源,他说,“我认为学校科目相互联系的真正中心不是科学,不是文学,不是历史,不是地理,而是儿童本身的社会活动”,因为“认识论必须来源于实践,实践是获取知识最成功的方法”。与此同时。杜威认为,不仅知识的产生源于实践,而且知识的意义和价值也体现于实践之中。他说:“原子,分子,化学 的公式,物理研究中的数学 命题,所有这些首先具有知识的价值,但只是间接地具有经验的价值……他们的意义只能通过应用来学习……只能通过他们的工作,把他们作为求得知识的方法的一部分,才能了解他们的意义。”已有的知识如果不与行动者个体的行动联系起来,那么这种知识对于行动者个人来说就没有任何意义。知识只有在实践中,在经验活动和反省性思维中发挥作用,才能体现它的意义和价值。
4关系思维
杜威经验自然主义的教育哲学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他始终在事物动态变化的关系之中、在事物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交互作用的过程中把握对事物的整体性认识。这一点集中地体现在杜威对“经验”的理解上。他认为,经验是有机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和结果,所谓经验就是发现和建立事物之间的联系。他举例说:“一个孩子仅仅把手指伸进火焰,这还不是经验;当这个行动和他遭受的疼痛联系起来的时候,才是经验。”杜威为他的“经验”提出了“连续性”和“交互作用”两个原则,从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阐明了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可以说,杜威教育哲学的核心和基础是“经验”,而“经验”的核心和基础则是对事物“相互依赖和相互联系的纵横关系”的把握。他的教育哲学就是在这种关系的思维方式中展开论述的。例如,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中,开篇就以这种关系的思维方式论述了“教育是生活的需要”,从纵横两个角度阐明了教育首先是人与人的关系。从纵向的角度,杜威指出教育是个体社会成员间代际相续的需要,是一种连续性的关系;从横向的角度,杜威指出教育是社会为了生存,进行沟通的需要,而沟通则是个体与共同体及共同体中的其他成员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在《民主主义与教育》第二章,杜威又以这种关系的思维方式提出“教育是社会的职能”,论述了教育中人与环境的关系。而教育就是在这种复杂的人与人(社会)、人与自然和人与自我的关系中展开的。在杜威的教育哲学著作中,我们随处可以看到他这种关系式的辩证论述,例如“学校与社会”、“经验与教育”、“儿童与课程”、“兴趣和训练”、“劳动和闲暇”、“个人和世界”、“教育与职业”等等。这充分体现了杜威在事物动态变化的关系之中、在事物相互依赖相互联系和交互作用的过程之中把握事物整体性的思维方式。
三、杜威教育哲学思维方式的启示
笔者认为,杜威的教育哲学除了为我们提供他那熠熠生辉的教育思想之外,更重要的就是为我们提供了认识教育活动和教育现象的思想方法,即在事物动态变化的关系之中、在事物相互依赖相互联系和交互作用的过程之中、在实践之中实现对事物的整体性把握。通过这种思维方式,可以帮助我们澄清许多理论上的模糊认识和实践中的偏差。例如时下正轰轰烈烈进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可以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从启动到至今,一直存在着许多不同的声音,期间还出现过多次观点激烈的论争,各路专家、学者对此莫衷一是、观点纷呈。那么我们究竟应该怎样看待课程改革?论者在对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发出声音时究竟应该持一种什么样的思维方式呢?我认为,杜威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思维方式。
1课程改革应具有整体思维
所谓课程改革的整体思维是指,在观念上,我们必须对课程改革产生的背景、方案、理念等有一个整件,陆的认识和较为全面把握;在行为上,我们必须对影响改革的各种因素进行整体协调。时下,有许多对新课程的误解和行为上的偏差大多是因为对新课程的认识不够全面造成的。例如,有人认为新课程强调实践活动就是“轻视知识”,强调“教学向生活回归”就是原原本本重现生活,强调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就是完全否定传统的教学方式,甚至还有人认为课程改革就是推倒传统的一切,或者认为课程改革仅仅是换一套教课书等等,所有这些都是传统的二元对立、线性思维方式的表现,没有从整体上全面认识和理解新课程,因此就会产生诸如“盲人摸象”、非此即彼或者“穿新鞋走老路”、“新瓶装旧酒”的现象。因此,我们必须对新课程的理念、目标、内容、结构、实施、评价、管理 等从整体上进行全面的认识和理解。
在新课程实施中也存在缺乏整体思维的表现。“譬如我们在推进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不断地试图通过解决一系列‘关键’来推动课程改革。课程改革的关键在于观念的转变,课程改革的关键在于教师。课程改革的关键在于评价改革,课程改革的关键在于学校文化等等。”然而,新课程改革中究竟什么是“关键”呢?在实践中各个地区和学校往往根据自己的理解只偏重和关注其中某一个“关键”,使改革往往得不到实质性的进展。这种所谓的“关键”思维实际上是一种要素分离的机械还原论思维,缺乏整体协调的观念。实际上,观念的更新、教师培训、评价改革、文化重建、制度变革、政府投入等等所有这些因素都是课程改革链条上不可或缺的因素,缺少其中任何一个环节,课程改革都会受到阻碍。因此,我们需要的不只是关注某些个“关键”,而是要有整体协调的观念,对课程改革链条上的每一个因素都有清晰的认识和把握,从而总体布局、整体协调、优化配置,推动课程改革的整体、协调、稳步发展。
2课程改革需要过程思维
在课程改革中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声音,即“课程改革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按照这样的思维逻辑,“课程改革成功了”是不是课程改革就结束了呢?这实际上是一种急功近利、预成式的思维方式,事先就给改革设定了一个固定的标准。然而,事实上并不存在这样一个固定的标准,因为变革是一个动态的复杂的过程。正如加拿大著名学者迈克尔,富兰所说:“变革是非直线的,充满着不确定性。”“有计划的变革(对于教育工作者)不是一个综合战略发展积累的结果。实际上,它只是变革序列中的一段。”《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只是课程改革的起点,而不是终点。整个课程改革是一个不断向前推进、向未来敞开的不断生成的过程,是对教育渐次的改进、丰富和完善的过程,它有起点,但没有终点。事实上,国家教育部正在推动的对义务教育阶段各科课程的修订,也说明了课程改革是一个不断完善、渐次改进的长期的过程。我们不能因为课程改革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就断然否定改革的正当性和合理性。
3课程改革需要实践思维
课程改革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产生的,它的最终实现也必须落实在实践之中。首先,教育理论工作者和教育行政部门要有实践意识,要深入实践、了解实践。然而,有不少理论工作者和教育行政部门却缺乏对实践的关注,以为课程改革就是设置几套方案、发一批文件就够了。然而,课程改革从启动到现今,其效果究竟如何?存在哪些问题?有哪些经验和教训?等等,都缺乏明确的认识。教育行政部门和相关专家缺乏对课改实践过程的必要指导、监控、调查和反思,这也是许多一线教师对课改产生疑虑和困惑的重要原因。
其次,学校和教师要有实践意识,要主动探索、实践。因为课程改革是一个动态生成、不断创新的过程,因此作为一线的学校和教师不要期望课程改革有一个可以参照的、完善的操作程序或模式。石鸥教授认为:“课程改革不是供画家临摹用的模特或实物,而是发展中的尝试与革新,是一种注重学生充分而有个性的发展、注重全体学生发展的实践。”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具有课程改革的参与意识和实践精神,在参与和实践中实现课程改革的多元化发展和持续创新。
4课程改革需要关系思维
在对待课程改革的态度上,赞同者有之,批判质疑者甚至反对者也有之,这些都是课程改革中不可回避的,如果我们听到的只是一边倒的声音,恰恰预示着改革危机的存在。但现在的问题是某些批判者和支持者并没有抱着真诚的态度来交流对问题的看法。相互指责和人身攻击并不是改革的态度。正如迈克尔,富兰所说:“问题是我们的朋友,因为我们只有深入到问题之中,才能够提出创造性的解决办法。问题是通向更加深入的变革达到更为满意的途径。”因此,我们必须从关系思维的角度来看待改革中的不同声音,支持和批判都是改革必不可少的因素,我们需要的不是对立,而是要共同面对改革存在的问题,通过对话,达成一致性理解。
同样,课程改革方案的设计者和实施者、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等都要避免这种孤立的、单向度的思维方式,取而代之以关系思维和整体思维,在课程改革的实践中结成改革的“实践共同体”,通过对话、沟通和共享,共同面对改革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办法。
⑻ 教育学研究的对象与教育哲学的研究对象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我们认为教育学的研
1.教育学研究的对象: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应是以“教育事实”为基础,在教育价值观引导下形成的“教育问题”,其目的在于探索和揭示教育活动的规律性联系,回以服务于教育实践。教育问题的提出标志着教育学的萌芽;教育问题的发展是推动教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教育问题的转换表明教育学研究传统和范式的变革;对同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就形成了不同的教育思想或教育观念及其派别。答教育学研究要有“问题意识”,防止“虚假问题”的出现,不断地深化问题。
2.教育哲学的研究对象:是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方法的规律性学说和理论体系,它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的方法的规律性为研究对象,具有自身独特的教育方法论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方法论,对于完善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体系,克服以往教育实践中的教条主义,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⑼ 中国教育哲学和美国教育哲学相比有什么不一样
同点抄 适应对象及效果 对学习成绩排在前面的30%—40%的学生肯定是有益的;这种学生受到美国式的教育训练,会比较快、比较容易成功。 对排在后面的30%—40%的学生较有益处,也可以成才,而且成才之后可以跟比他聪明的人竞争。
学习方式 跳跃式学习,有较大的自由度,可以自己探索出很多东西(缺点:知识有漏洞,但可以弥补)。 通过按部就班的训练,有扎扎实实的知识,可以了解很多不是几天就可以学会的东西。
4.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创立地动学说,推翻了已有一千多年历史的天动学说,对人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5.示例:标新立异、别具匠心、独树一帜、别开生面、别出心裁等。
⑽ 教育哲学的根本价值2000字论文
毕业论文答辩的目的
毕业论文答辩的目的,对于组织者——校方,和答辩者——毕业论文作者是不同的。校方组织毕业论文答辩的目的简单说是为了进一步审查论文,即进一步考查和验证毕业论文作者对所著论文论述到的论题的认识程度和当场论证论题的能力;进一步考察毕业论文作者对专业知识掌握的深度和广度;审查毕业论文是否学员自己独立完成等情况。
第一,进一步考查和验证毕业论文作者对所著论文的认识程度和当场论证论题的能力是高等学校组织毕业论文答辩的目的之一。一般说来,从学员所提交的论文中,已能大致反映出各个学员对自己所写论文的认识程度和论证论题的能力。但由于种种原因,有些问题没有充分展开细说,有的可能是限于全局结构不便展开,有的可能是受篇幅所限不能展开,有的可能是作者认为这个问题不重要或者以为没有必要展开详细说明的;有的很可能是作者深不下去或者说不清楚而故意回避了的薄弱环节,有的还可能是作者自己根本就没有认识到的不足之处等等。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提问和答辩就可以进一步弄清作者是由于哪种情况而没有展开深入分析的,从而了解学员对自己所写的论文的认识程度、理解深度和当场论证论题的能力。
第二,进一步考察毕业论文作者对专业知识掌握的深度和广度是组织毕业论文答辩所要达到的目的之二。通过论文,虽然也可以看出学员已掌握知识面的深度和广度。但是,撰写毕业论文的主要目的不是考查学员掌握知识的深广度,而是考查学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和锻炼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学员在写作论文中所运用的知识有的已确实掌握,能融会贯通的运用;有的可能是一知半解,并没有转化为自己的知识;还有的可能是从别人的文章中生搬硬套过来,其基本涵义都没搞清楚。在答辩会上,答辩小组成员把论文中有阐述不清楚、不祥细、不完备、不确切、不完善之处提出来,让作者当场作出回答,从而就可以检查出作者对所论述的问题是否有深广的知识基础、创造性见解和充分扎实的理由。
第三,审查毕业论文是否学员独立完成即检验毕业论文的真实性是进行毕业论文答辩的目的之三。撰写毕业论文,要求学员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但它不像考试、考查那样,在老师严格监视下完成,而是在一个较长的时期(一般为一个学期)内完成,难免会有少数不自觉的学生会投机取巧,采取各种手段作弊。尤其是像电大、函大等开放性大学,学员面广、量大、人多、组织松散、素质参差不齐,很难消除捉刀代笔、抄袭剽窃等不正之风的出现。指导教师固然要严格把关,可是在一个教师要指导多个学员的不同题目,不同范围论文的情况下对作假舞弊,很难做到没有疏漏。而答辩小组或答辩委员会有三名以上教师组成,鉴别论文真的能力就更强些,而且在答辩会上还可通过提问与答辩来暴露作弊者,从而保证毕业论文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