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四看金庸小说的书籍前言
享用无穷,得益无穷
《三看金庸小说》到《四看金庸小说》——足足过了一年之久,颇失预算,但总算有了。在这一年之中,有舒国治先生的金学著作,也有计划把许多写作人零碎地论及金庸小说的文字,汇集成一册“金学研究”。那天,沈登恩、董千里、林燕妮等几个人在一起,董千里先生捷才无比,立即道:“这本书,可以叫《诸子百家看金庸》!”所有人一致叫好,大约不多久,这本书也可出版了,“金学研究”可以有一阵热闹。
每次,在前言中,总不免要谈谈武侠小说。武侠小说有一个时期,曾被一些人当做是洪水猛兽般可怕的东西,也曾被当做“不登大雅之堂”、不值一提的东西。但是用这种态度对待武侠小说的人,越来越少,他们声嘶力竭,可是发出的声音已经越来越微弱,几乎听不到了。因为武侠小说越来越被广大读者接受,这一些人的叫声,已经没有了听众,甚至连他们自己有的也迷上了金庸的武侠小说,还有什么可以喊的呢?
这真是好现象,大好现象。
有的人,还以为武侠小说只是“成年人童话”,是完全没有现实意义的。
这种说法,自然大谬。
武侠小说中,各式人等皆有其不同外形,有身怀绝技之绝色小尼姑,有满身脓疮的丐帮异人,有风流潇洒英俊出众的书生(多有一个或多个暗恋他的师妹),有干娇百媚肤光如雪的妖姬(多有一个或多个跟随她的面首),有白发老妪,有黄口竖子,有虬髯大汉,有窈窕淑女,等等等等,凡是可以想得到的形象都有,凡是想不到的也有。
而在性格上,武侠小说中的人物,也多姿多彩至于极点,由各种性格正常或不正常、稀奇古怪的人之间的错综复杂的关系所组成的无奇不有的种种经过,也就是武侠小说丰富无比的情节,是武侠小说吸引人的主要原因。
在武侠小说中,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人和事。在人类历史上所有发生过的事,所有出现过的人,都可以在武侠小说之中找到,而未曾发生过的事,未曾出现过的人,也可以在武侠小说之中找到。
过去,现在,未来,世上发生的事,出现过的人,都可以在武侠小说之中找到他们的影子,怎能说武侠小说没有现实意义呢?
武侠小说的故事可能是虚构的(哪有一部文学作品的情节全是真人真事?),但参与这些情节活动的人,全是世上各种各样人的典型。
所以看武侠小说,有时颇有看预言的功效,一部写在二十年之前的武侠小说之中,可以找到近年来才冒出来的人和事的影子。岂武侠小说作者真有预言能力乎?非也非也,那是武侠小说作者写尽了世间的人和事的缘故。世间一切事,都和人性的优或劣有关,此所谓“太阳之下无新鲜事”,干变万化,变来变去,变不出人性优劣明愚的范围。
若不信,且举一例,例中人物,是朱长龄先生。
朱先生出现在金庸的《倚天屠龙记》之中,这位仁兄,在深山之中,基业很厚,生活逍遥,但是他觊觎屠龙刀。他擅长用阴谋诡计,在阴谋阳谋一起失败之后,他就硬来,想活捉张无忌,逼他去找屠龙刀(屠龙刀真是好东西,人人都想捞上一把),却反令得张无忌爬过了一个山洞,找到了九阳真经,武功大成。而那位朱先生呢?在张无忌练九阳真经的五年之中,天可怜见,在一块突出悬崖的石头上,凄清孤零地过日子。五年之久,总该头脑清醒点了吧?然而并不。
五年之后,张无忌功成出洞,被他再一次用阴谋诡计弄得跌下山去。朱先生大喜之余,被胜利冲昏头脑,屠龙刀的边还没摸着,又想起九阳真经来,正是穷星未退,色心又起,于是他仔细盘算一番:
“我上次没能挤过那个洞穴,定是心急之下用力太蛮,以致挤断了肋骨。这小子身材比我高大得多,他既能过来,我自然也能过去。我取得九阳真经之后,从那边觅路回家,日后练成神功,无敌于天下,岂不妙哉?哈哈,哈哈!’’(六三○页)
朱长龄先生心思缜密,想得一点不错,而且还检讨了上次失败的因素,轻轻巧巧推在“太心急”身上。当然,失败是偶然的,可以改正的,而且十分容易改正,想起来,一定可以成功——可不是嘛——太心急,一天等于二十年失败了,本世纪翻两番,自然绝无问题,想起来,竟然容易得很。而且,“他既能过来,我自然也能过去!”人家能,我们自然也能!意气风发,信心十足。
于是,朱先生开始行动:
“他平心静气(按:这四个字真妙,急躁冒进不行,反其道而行之,平心静气应该行了吧?聪明笨伯,自有其自说自话的逻辑),在那狭窄的洞穴之中,一寸一寸地向前挨去,果然比五年前又多挨了丈许,可是到得后来,不论他如何出力,要再向前半寸,也已绝不可能。”(六三○页)
在这时候,朱长龄如果知难而退,明白世界上有些事,人家做得到,绝不等于自己也可以做到的浅明道理,他还可以退回来。那怎么会?一定可以,于是他继续努力,而且重新检讨:
“他知若使蛮劲,又要重蹈五年前的覆辙,势必再挤断几根肋骨。”(六三○页)
看,上次的错误不再犯,这次自然可以成功。他要是明白一次失败绝不等于第二次一定成功的浅明道理,这时还可以退出来。但是这位聪明和信心十足的仁兄,却不明白这道理。
所以他:“定了定神,竭力呼出肺中存气,果然身子又缩小了两寸,再向前挨了三尺。可是肺中无气,越来越是窒闷,且觉一颗心跳得如同打鼓一般,几欲晕去,知道不妙,只得先退出来再说。”(六三○页)
朱长龄先生想到要退了,知道自己不行了,不妙了,但到那时再来缩手,已经太迟了!
朱先生境况,真是可怜:
“哪知进去时双足撑在高低不平的山壁之上,一路推进,出来时却已无可借力。他进去时双手过顶,以便缩小肩头的尺寸,这时双手被四周岩石束在头顶,伸展不开,半点力气也使不出来。心中却兀自在想:‘这小子比我高大,他既能过去,我也必能够过去。为什么我竟会挤在这里,当真岂有此理!”’(六三○页)
好一个“兀自在想”,想破了头,他也想不通其中道理,虽然这道理旁人早已知道,但他想不通。因为:
“可是世上确有不少岂有此理之事,这个文才武功俱臻上乘、聪明机智算得是第一流人物的高手,从此便嵌在这窄窄的山洞之中,进也进不得,退也退不出。”(六三○页)
文才武功,聪明机智,一流高手,就是相信了“他既能,我也必能”的这个蠢理,就落得这样下场。
武侠小说中这短短的情节,当然不会是故意在讽刺什么人和什么事,这写在近二十年之前,却具有预言式的描述。世上真有那么笨、连那么浅明的道理都不明白的人?只怕没有吧,如果有,那真是岂有此理之极!
可是,世上确有不少岂有此理之事!
武侠小说写得好了,写到像金庸这种程度,或接近金庸这种程度时,可以说应有尽有,一切人生百态,善的恶的,丑的美的,古怪的正常的,全在其中,如明镜,如犀照,魑魅魍魉,无所遁其形;义士君子,皆可见其志。
其他形式的文学作品,绝无法做到武侠小说所能做到的地步。
武侠小说在文学上的地位,由此可以得到进一步的肯定,岂止是消遣时间之用那么简单!
武侠小说有一个大隐忧。
这个大隐忧,现在已越来越明显。
并不是武侠小说没有了读者,情形恰好相反,武侠小说的读者越来越多,武侠小说的地位,也逐步得到了肯定,可隐忧是,武侠小说越来越少了!
“武侠小说越来越少”这句话可能有语病,已经在的武侠小说一定在,不会少的。这句话的意思是:武侠小说的创作量,越来越少了。
金庸不写了!
古龙也想不写了,而且,确曾搁笔了好几年。
我曾竭力怂恿金庸再写,不果。
于是我又尽一切努力劝古龙再写,古龙从意动到执笔,考虑了半年之久,终于我们又有了他的新作可看。
新的武侠小说作者,似乎一直到现在,还未曾拿出可以使大家都叫好的作品来。香港的一位出版家,有一次在闲谈之中感叹:“读者饿武侠小说饿得太久了!”
自然,也有人怂恿本人“东山复出”,但是我自知,武侠小说是所有小说中最难写的一种,过去既然写得不好,现在再来写,也未必会好,虽然有时候清夜抚心,也曾壮志凌霄一番,但一到天光大白,就知难而退。
早我十几年的名家,现在还在执笔的,大都已是业余玩票性质,像卧龙生,现在是繁忙成功的电视剧制作人了。
旧作家越写越少,新作家接不上去,这就是武侠小说的大隐忧。
武侠小说的地位已肯定,市场广阔,有志写作的青年才俊,实在可以把握大好机会,替武侠小说再放异彩——但要明白的一点是:武侠小说是所有小说中最难写的一种,切勿等闲视之。如果不认清这一点,以为那还不容易写!有了这样的想法,除非真是天纵英明,若莫扎特于音乐然,不然,必定难以写出好武侠小说来。
在《四看金庸小说》中,将集中讨论金庸两部最流行的作品:《射雕英雄传》(《大漠英雄传》)和《神雕侠侣》。说这两部作品是金庸作品中“最流行”的,是因为《射雕英雄传》令得金庸声名大噪,而接下来的是《神雕侠侣》,这两部书中的人物,深入人心,郭靖、黄蓉、杨过、小龙女,若是一提起来,有人竟然不知道,真使人怀疑其人可能是文盲。
如果篇幅有多,那就会再讨论一些金庸作品中比较冷门的短篇。如果写下来,没有篇幅了,那就只好留待《五看》了。
前两年,曾说过要“再看”、“三看”、“四看”……一直看下去,有以为是“开玩笑”者,现在,大概可以知道不是开玩笑了吧?真可以一直看下去,看到“九看”、“十看”,没有问题。
多看金庸小说,享用无穷,得益无穷。
❷ 发展地质力学基础理论
李四光在 《地质力学概论》中提出了一套系统科学方法。即鉴定结构面的力学性质; 辨别构造形迹的序次; 确定构造体系; 鉴定构造型式; 研究岩石力学性质和地应力场; 模拟试验等7 个步骤。
为了开展地质力学研究,便于进行野外地质构造考察和推广地质力学,尽可能地使地质力学基本工作方法与构造地质学和其他地质学科的精髓和成果相结合,作者等在大量野外地质实践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丰富了地质力学 7 个步骤的基础理论及具体内容和方法,主要进展如下:
( 一) 结构面研究的进展[2,3,13,29,82]
1) 在结构面力学性质鉴定的基础上,对构造形迹进行了力学分类。
2) 着重指出,构造形迹或构造单元既包括结构面、构造带,也包括构造块 ( 构造单元) 。构造块是指被构造带所包围的构造形迹相对微弱的地块,板块是一种特殊的构造块,更小的构造带或构造面之间所夹的构造块,称为岩块。
3) 总结了不同力学性质结构面的特点和标志及对矿产不同的控制作用。
( 二) 构造形迹序次研究的进展[4,14,82]
1) 提出了压性、张性、扭性重要构造形迹———如褶皱、断裂的序次转化模式;
2) 探讨了序次研究在鉴定褶皱地层顶底面、判断断层错动方向等方面的实际应用和规律。
3) 研究了序次转化对矿产分布的多级控制作用。
4) 提出了构造序列的理念———具有一定规模的构造形迹,在它发展演化过程中,往往导生出一系列不同序次的构造成分,称为构造序列。
( 三) 构造体系与构造系统研究[1,5,7,82,147]
构造体系是地质力学研究的核心。
李四光将许多不同形态、不同性质、不同级别和不同序次,但具有成生联系的各种构造形迹所组成的构造带,以及它们之间所夹的岩块或地块组合而成的总体,称为构造体系。
一个构造体系实际上就是一定方式的区域构造运动所形成的一定类型的地应力场的应变图像。当地壳的某一部分遭受一定方式和方向的动力作用时,便形成了某一型式的构造体系,产生了若干条作一定方向展布的构造带和其间的地块。这些构造形迹的出现,改变了这个地区的边界条件,使之复杂化。随着运动的持续,尽管区域动力作用方式和方向不变,但在这个地区不同的部分,由于边界条件的不同,又出现了不同的地应力场,形成了规模较小、型式不同的构造体系。它们的出现又产生了许多个按一定规律展布的构造带及地块,使这个地区的边界条件进一步复杂化。随着运动的再持续,又出现了规模更小的多种构造体系,依此类推。因此,构造体系的形成是一连串的现象。为了对这一现象进行描述,在此如果我们将在地壳运动过程中地壳上所形成的一连串有联系的构造形迹群即全球构造体系称为全球构造系统,那么,地壳某一区域在一定方式和方向的动力作用下所发生的一连串有联系的构造形迹群———若干构造体系,可称为构造系列;而区域中某一局部地区,在一定方式和方向的动力作用之下所形成的某一构造体系及其各部分演化过程中出现的一连串不同序次的构造形迹则可称为构造序列; 在一定方向和方式的动力作用之下所产生的构造形迹 ( 构造单元) 在发展演化过程中出现的一连串构造现象称为构造序次。
据研究,地球表层发育有星球网格构造系统、两极旋转构造系统和低纬度旋扭构造系统等全球性三大构造系统; 每一个构造系统包括若干构造系列,每一个构造系列由若干构造体系组成;每一个构造体系又包含若干构造序列的结构面; 构造带或结构面之间是构造形迹比较微弱的地块。它们的形成、演化、复合,决定了陆壳和洋壳构造的联系性和组合规律。
构造系统、构造系列、构造体系、构造序列,以及不同序次的结构面,是地壳运动的结果,是地应力场演化和地应力作用的最真实最可靠的纪录,因此,是研究地壳运动问题最重要的根据。
全球性构造系统的形成,往往与地球整体形态的变化相关,地球自转产生的动力对地球形态的变化和全球构造系统的形成,无疑起了最重要的控制作用。
( 四) 构造体系复合的标志和规律研究[6,147]
在对各种类型的构造体系复合的标志和规律研究总结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到李四光提出的构造复合理念,是对地质科学的一个巨大贡献,它不仅在构造研究、指导生产实践方面起了重要的作用,而且对揭示地壳运动的期次和发展历史提供了可靠的证据。构造复合现象可以出现在陆壳构造体系之间,可以出现在全球性的构造系统之间,也可以出现在陆壳构造系统与洋壳构造系统之间。地壳上最复杂的构造复合现象出现在陆壳构造系统与洋壳构造系统毗邻地带,由于南半球板块向北运动,西太平洋板块、西大西洋板块和北美板块相对向西运动,于是洋壳构造系统与欧亚大陆、北美大陆陆壳构造系统之间便出现了极为复杂的构造复合现象,致使环太平洋地区、地中海—喜马拉雅地带—印度尼西亚地带、加勒比海地区成为世界上矿产和地震最多的地区。
另外,岩石圈的不同层圈中,可能产生不同的构造,形成所谓 “构造层”,彼此之间常出现构造不协调或脱顶现象,应该属于特殊的复合现象。
( 五) 地壳运动问题的探索[9,10,12,15,18,27,30,35,82]
在这一方面,做了如下初步的工作:
1) 编制了全球构造体系纲要图,在构造体系研究的 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并划分了构造系列、构造系统。
2) 进行了岩相建造与大陆海水进退规程的研究。
3) 研究了岩浆岩原生构造与地应力场的关系。
4) 研究了气候变化与生物迁移问题。
5) 根据地壳现今运动对地球表层的影响,研究了自然灾害系统与地球自转及构造体系的关系。
6) 研究了地球气、水、石、生各圈层物质运动的方式和方向,在全面综合各大地构造学派地壳运动论点和论据的基础上,提出了地球联合力场的观点,并以此为据,对地球表层地质构造现象进行了系统解释。
基于上述工作,1994 年作者编写了 《地壳运动问题》[82]一书。该书前言中写到:
“地质力学是李四光教授根据地质学原理与力学相结合创立的一门边缘学科,着重研究地壳构造和地壳运动问题。李四光教授写过许多有关地壳运动的论著,尽管分析得十分精辟,但也必然带上时代的色彩。随着地质学的发展,各种新资料的涌现,现在是到了补充与发展李四光的地壳运动理论的时候了。在我们按照李四光的愿望,执笔编写这本 《地壳运动问题》一书时,所遇到的第一个难题,就是李四光的地壳运动理论的精髓究竟是什么? 照抄他过去的论著,不能有所进展,也不是他的遗愿; 而跟着时代的步伐只要向前跨出一步,可以料到难免有众议纷纭之苦。在这种进退维谷的情况下,我们只能从李四光的所有著作中,寻找其地球观的真谛,特别是深入认识李四光地壳运动理论的哲学根据,然后根据现代地质学科发展和实践中所获取的大量资料,进行新的总结。
李四光提出 ‘要从运动的观点看问题,抓运动是一个根本的问题。运动分为物质的变化与机械的运动。它们在一定程度上又是相互联系的’。因此,地质力学既要研究地壳运动所产生的岩石矿物的各种形变、相变与位移现象的规律,也要研究与地壳运动同时发生的物质变化的规律以及两者的联系。当 20 世纪 40年代在欧洲提出系统论时,李四光在我国早已提出了构造体系的概念; 他在 1970 年所著的 《天文、地质、古生物资料摘要》一书中所提出的学术思想与以后钱学森同志所倡导的 ‘天、地、生’三大学科交叉综合研究的学术思想和当代国际地学最新思潮是基本一致的 ( 钱学森,1983) 。李四光在撰写了 《天文、地质、古生物资料摘要》一书之后,虽然没有来得及在此基础上写出新的有关地壳运动问题的论著,但我们体会这一观点确是他的地球观的精髓,而构造体系及其地动力来源的研究仅是其中之一部分。因此,这一点便成为新编 《地壳运动问题》的指导思想。这种理解是否正确,望广大读者与同仁共同鉴别。
地壳运动是非常复杂的问题,涉及领域十分广泛,认识诸方面的特点与规律很不易,发掘彼此的联系就更难。因此,书中涉及的有些内容的确是作为问题提出来供大家讨论与进一步研究的。我们相信,赞赏与批评同样都会起到对 ‘地壳运动问题’深入认识的作用……”
该书取得了 3 点创新性认识:
第一,在构造体系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全球具有三大构造系统; 每一个构造系统包括若干构造系列; 每一个构造系列由若干构造体系组成; 每一个构造体系又包含若干构造序列的结构面;构造带或结构面之间是构造形迹比较微弱的地块。它们的形成、演化、复合,决定了陆壳和洋壳构造的联系性和组合规律,共同反映了地球自转运动的主导控制作用。
第二,认为地球是天体中的一个成员,地球的运动要服从天体运行的规律。天体最主要的一种运动形式是旋转运动,地球便可能是在旋转运动中产生和在旋转运动中发展的。因此,地球各组成部分的运动,不会不受地球旋转运动的制约。在天体旋转运动过程中,由星云物质凝聚而成的地球,受离心力和引力的作用发生分异,大体按物质的密度,从外向内分化为气圈、水圈、地壳、上地幔、下地幔及地核等圈层。各圈层不同物质的不同运动形式,便形成了各种地质构造现象和与之相关的其他自然现象:如大气的运动出现气流,海水的运动出现洋流,岩层和岩块的相对运动出现坳褶、断裂及其他变形,破碎的岩石圈运动出现板块运动,组成地壳物质的分子和原子的运动造成地球化学过程,等等。所有这些现象不会没有内在联系,相互联系的纽带则是地球自转运动———天体运行的一部分。
第三,认为引起地壳运动的力很多,诸如地球内部的变化( 包括地幔对流) ,重力和地球自转及自转不均衡所产生的潮汐力、惯性力、离心惯性力、科氏力、极移力、带状自转、离极漂移力、地球公转、太阳及其天体活动的影响等。由于地壳各圈层物质运动的大方向都与地球自转坐标系保持有规律的几何关系;由于破坏地球动力系统平衡的主导因素是离心力的变化; 也由于地球内部的变化和天体的影响都可以影响到地球的自转速度,并在全球变化中产生相对应的韵律变化。这些基本事实使我们有理由认为,地球自转与地球自转速度不均衡所产生的力是推动地壳运动的主因。
❸ 帮我写个毕业论文摘要100内。最好再给个题目,
题目——大岭矿区矿床地质特征及埋藏特性研究
内容提要:针对吉林大龄矿区,对其区域地质内概况、矿容床地质特性等进行了介绍。矿区被保留下来的西翼呼兰群的地层,构造活动不仅普遍发育,同时也具备着长期性的继承性特征;矿区构造主要以断裂为主,褶皱构造不十分发育;矿区主采一号岩体,矿体是经过液态熔离矿浆、结晶熔离矿浆及晚期残余矿浆三次熔离作用而形成的硫化铜镍矿床。并对其岩性岩相进行了分析。
❹ 岩石学的图书介绍
作者: 徐耀鉴等主编
出 版 社: 地质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7-8-1
页数: 290
开本: 16开
I S B N : 9787116053489
所属分类: 图书 >> 自然科学 >> 地球科学 >> 地质学
定价:¥28.80 本书介绍了三大岩类的基本概论、分类、命名、结构构造、成因及与之相关的矿产等,强化了岩石的野外、镜下鉴定、实用性较强。
本书可供高职高专类学生及相关人员学习参考。 前言
绪论
一、岩石的概念、岩石学的任务及其分类
二、岩石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三、岩石学研究方法
四、岩石学的发展简史和研究现状
第一篇岩浆岩
第一章岩浆岩及其物质组成
第一节岩浆及岩浆岩的特征
一、岩浆的概念
二、岩浆的基本特征
三、岩浆作用及岩浆岩特征
第二节岩浆岩的物质组成
一、岩浆岩的化学成分
二、岩浆岩的矿物成分
第三节矿物成分与化学成分的关系
一、Si0:含量对岩浆岩中矿物共生组合的影响
二、碱质的含量对矿物共生组合的影响√
三、Al:0,含量对岩浆岩矿物成分的影响
第二章岩浆岩的结构构造
第一节岩浆岩的结构
一、岩浆岩的结晶程度
二、岩石中矿物颗粒的大小
三、岩石中矿物的自形程度
四、岩石中矿物颗粒间的相互关系
五、岩浆岩结构与岩浆冷凝条件的关系
第二节矿物结晶顺序的确定
一、根据结构特征确定矿物结晶顺序的原则
二、确定晶体顺序时实验岩石研究结果的应用
第三节岩浆岩的构造
一、侵入岩的构造
二、喷出岩的构造
第三章岩浆岩的野外特征
第一节侵入岩的野外产状和相
一、整合侵入体
二、不整合侵入体
三、侵入岩的相
第二节火山岩的野外产状和相
一、火山岩的产状
二、火山岩的相
第四章岩浆岩分类
第一节国际地科联分类
一、深成侵入岩的矿物分类
二、火山岩的化学分类
第二节本书采用的分类
第三节岩浆岩的命名
第五章岩浆岩各论
第一节橄榄岩一苦橄榄岩类(超镁铁岩)
一、一般特征
二、侵入岩
三、喷出岩
第二节金伯利岩、碳酸岩类、霓霞岩一霞石岩
一、金伯利岩
二、碳酸岩类
三、霓霞石一霞石岩类
第三节辉长岩一玄武岩类(基性岩类)
一、辉长岩一玄武岩类
二、碱性辉长岩一碱性玄武岩
第四节闪长岩一安山岩类(中性岩类)
一、一般特征
二、侵入岩
三、喷出岩
第五节正长岩一粗面岩类(中性过渡性岩类)
一、一般特征
二、侵人岩
三、喷出岩
第六节花岗岩一流纹岩类(酸性岩类)
一、一般特征
二、侵入岩
三、喷出岩
第七节霞石正长岩一响岩类
……
第六章岩浆岩成因
第二篇沉积岩
第七章沉积岩概论
第八章沉积岩各论
第三篇变质岩
第九章变质岩概论
第十章变质岩的分类命名
第十一章主要变质岩岩山类型
第十二章变质作用研究
第四篇岩石构造组合
第十三章岩石构造组合
主要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