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本前言 » 吸毒人范例
扩展阅读
中国网络原创新人乐团 2021-03-31 20:26:56
党政视频素材 2021-03-31 20:25:44
厦门大学统计学硕士 2021-03-31 20:25:36

吸毒人范例

发布时间: 2021-03-29 22:45:54

1. <求一篇以“珍爱生命,远离毒品”为主题的征文范文>

吸毒的危害,我们每个人都清楚得很,但有些人却还是踏进那万丈的深渊,拔不出来,最终导致他们倾家荡产,妻离子散,全家人也受到牵连。
在我们的身边,吸毒者因毒瘾发作痛哭流涕的形象,令我毛骨悚然,心惊胆战;父母因儿子吸毒痛断心肠的场面,让我揪心,泪流满面。他们——吸毒的人们啊,只因为一时的无知和冲动,向那万恶之源——毒品,迈出了可怕的第一步,这一步将自己跟死亡和黑暗拉得那么近,而跟亲人和光明离得又那么远,从此,走上了不归之路。
贩毒分子铤而走险,让毒品卷土重来,在毒瘾的驱使下走上刑事犯罪的道路:因吸毒而贪污、诈骗,因吸毒而盗窃、抢劫,因吸毒而敲诈、杀人…… 因为贩毒需要巨大的资金,而他们早已倾家荡产,身心也受到毒品的摧残。
那一张张饥瘦的脸盘、那一张张如魔鬼似的脸,那一具具如骨头一般的人体,让人看了不惊 “ 啊 ” 地脱口而出!这就是呈现在我眼前恐怖的吸毒者!他们为何要去干这种事情?这是慢性自杀!这悲惨的一幕幕,我由之可得:吸毒者大部分是青少年。人,最宝贵的时期就是青年时期,这如瀑布水飞流而下一样,如流星从黑夜中飞过!若青少年损失了此美好时刻,他们定后悔一生!地狱正向着吸毒者招手,他们的心灵已被他们亲手损坏,不再有任何的光明前途了。好奇心是他们走上此路的根本原因,因工作而烦恼?因学习而痛苦?因家庭而受有压力?这也是他们的最大问题。他们误认为毒品是“快乐丸”!他们认为毒品是“减压丸”!在那所谓的“快乐丸”、“减压丸”的作用下,他们感到快活,感到轻松,使他们处于兴奋的状态,同时也使他们的幻觉和思维障碍,围绕毒品转,甚至为吸毒而丧失人性。既损害神经系统、免疫系统,又易感染各种疾病。
由此可见,毒品可以腐蚀人的意志,可以毁掉一个优秀的民族,强大的国家。而今,我们中华民族摆脱了“东亚病夫”那顶耻辱的帽子,成功的举办了令人瞩目的第29届北京奥运会,“神州七号”的发射成功,更使我们为我们祖国的繁荣昌盛而感到自豪,感到骄傲。同学们:少年强则中国强!现在让我们携手努力,珍惜生命,拒绝毒品。我真切的希望,不久的将来我们长大成为大学生的那一天,可以站在世界的舞台上骄傲地向世人大声宣布:我们中国没有吸毒者!我们有那样坚强地毅力!
让我们开启禁毒之帆,拯救更多因好奇而陷入吸毒之渊的人们,让他们靠近戒毒的彼岸,戒除毒瘾,重头再来。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做起,让身边的亲人朋友珍爱生命,拒绝毒品,让我们的身边充满欢声笑语。

2. 青少年吸毒案例

3位中学生吸毒,其中一人因吸食过量倒卧路旁,没了呼吸。昨天上午,芷江西路数十位居民联手抢救了该少年。市禁毒办表示,将派禁毒志愿者上门辅导吸毒孩子;团市委权益部呼吁:“家长和社会一起努力,让孩子远离毒品!”
昨天上午10点不到,记者在芷江西路看到,一位十五六岁模样的男孩面色苍白躺在上街沿,两个差不多年龄的男孩焦急地蹲在旁边。数十位附近居民将3人围在中间,有人关切地询问:“到底怎么回事?旁边就是地段医院,赶快送到那里吧。”
两个男孩子愣着没动,围观居民开始拨打“120”。“警察来了!”两个孩子听到有人喊,“噌”地站起来,抬起昏迷的男孩向地段医院奔去。围观居民紧随其后,有人小跑着在前边开路,有人跑进30米外的医院里叫医生……
“120”救护车赶到时,昏迷男孩已经没有了血压,围观居民纷纷叹息。据两位男孩说,他们都是中学生,昨天上午一起吸毒,昏迷的男孩注射了过量杜冷丁。
昏迷男孩很快被送到闸北区中心医院,两个共同吸毒的男孩趁机溜走了。令人惊讶的是,救护车到达中心医院不到5分钟,昏迷男孩突然清醒过来,自己走出医院。医生解释说,该男孩虽然注射了过量毒品,但没有致死,毒性过去后,马上就清醒。
截至记者发稿,男孩只说自己17岁,住在虹口区,却始终没有说明所在学校和家庭情况。从3个孩子的穿着看,他们的家庭并不拮据。
警方考虑不让该男孩因此失学,决定对男孩采取“限制戒毒”,即在家里设专人看护戒毒。昨天下午,警方已将男孩送回家。有禁毒社工得知此事后,表示将上门辅导。
团市委权益部的杨先生告诉记者,目前我国还没有法律法规约束在校学生,只能用校纪校规处理他们。他说:“事实上,学生吸毒情况很难被学校发现,最容易体察的应该是他们的家长。孩子吸毒需要钱,家长一旦发觉孩子用钱等方面有异常,应该积极和街道、学校相互配合,教育、劝说学生远离毒品,共同杜绝毒品侵蚀学生。”

3. 名人吸毒的故事

真的太多了 猫王 (埃尔维斯·普雷斯利)——医生在其体内发现了14种成分不同的毒品,认为他是吸食毒品过量致死。

科特·柯本——著名摇滚歌手,涅盘乐队主唱,在他很小的时候他就开始吸毒。因此他被病魔看上,在他最得意的时候也是他最痛苦的时候。在1993年他终于忍受不住痛苦而自杀。

瑞凡·菲尼克斯——演员。逝世于1993年10月31日(美国加州好莱坞。吸毒过量)

安吉丽娜.朱莉、梅尔 杰布森、歌手惠特尼 休斯顿、

迈克尔 杰克逊不吸毒。

4. 因吸毒而受害的事例

模仿恶习步入“毒”途 15岁吸毒者敲响警钟
记者近日从有关资料上获悉,在我国吸毒人群中,35岁以下的青少年比例竟高达77%,而且他们初次吸毒的平均年龄还不到20岁,16岁以下的吸毒人数更是数以万计。吸毒人群的低龄化正在成为一个令人忧虑的社会问题。在“6·26国际禁毒日”前夕,记者特地来到汕头市公安局强制戒毒所进行采访,希望通过眼前一个个活生生的事例,帮助青少年朋友们在戒毒者悔恨的声音中筑起防范毒品的坚固防线。

模仿恶习步入“毒”途

青少年由于其意志的自控力薄弱,模仿力强,加之文化程度低,容易把不良现象和行为当成时髦追求或认为是“酷”的表现,这也是造成青少年染上毒瘾的最主要原因。

今年15岁的阿兵(化名,下同)是市强制戒毒所里年龄最小的一个,别看他个子矮小,但双眼却滴溜溜转个不停,一眼就可看出是个“老江湖”。

阿兵是澄海外砂人,因年幼其母病亡,其父忙于生计无暇照管他,自7岁起,阿兵模仿大人们抽烟,并以之为荣。他说,每天放学后燃起一根香烟吞云吐雾,走在同学们中间感觉特有面子。14岁那年,勉勉强强读至初一的阿兵干脆辍学了,终日跟在乡里几位“大哥”身前身后当起了小兄弟。去年初,他结识了乡里一做餐饮生意的“大哥”,几番来往后,阿兵很得大哥喜欢。慢慢地,阿兵也发现了大哥原来是“白药仔”,但他也不以之为忤,相反还认为这是“酷”的表现。去年中,趁大哥不在家,小兵偷了一点“白粉”终于“开禁”尝了新,并从此成了一名“小道友”。吸上白药后,因无钱买药,小兵便在一“道友”“教授”下当起了“鱼虾蟹”庄家,以赌钱为营生。据称,那些“鱼虾蟹”的骰子都是用磁铁做了手脚,因此聚赌时基本都是赢钱,有时一天纯收入达三四百元。小兵称其每天下午常在陈厝合、辛厝寮一带“开局”,赚了“工资”后便买“药”过瘾。今年2月19日,小兵被警方抓获,在审讯时因药瘾发作口吐白沫,结果被送强制戒毒。

寻求解脱坠入深渊

容貌秀丽的阿珍是市区人,谁也想不到,今年17岁的她“毒龄”竟已有两年多了。据阿珍称,是她那个畸形的家将她逼上了这条路,是为了寻求解脱,她才借“药”消愁,结果愁没消去却把自己“吸”进了戒毒所。

据阿珍介绍,其父母在她13个月大时便离异了,她被判随生母,后母亲再嫁时后父嫌她累赘,便把她送给了市区一对结婚多年未曾生育的夫妇(也就是她现在的父母)。阿珍承认,起初养父母对她很好,吃的、穿的无不关爱有加。但当她7岁时,养母生下了弟弟后,她又成了“累赘”,成了家中的“保姆”,每天做饭、打扫卫生、看管弟弟等什么杂务都“承包”了。为此,阿珍不止一次在夜里躲在被子里偷偷哭泣。因缺乏家的温暖和关爱,阿珍的学习成绩一落千丈,自己慢慢对学习也失去了兴趣。小学毕业后,她即跟着在歌舞厅认识的朋友们离开了家。有一天她见几个朋友躲在一个隐蔽角落里抽烟,仔细一看,发现他们的抽法很奇特,于是她凑了上去,学着他们的样子狠命抽吸了一口,她称,那一刻她感觉到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解脱”。上瘾后,因无经济来源,她便再也离不开那些娱乐场里的“朋友们”了,因为只有和他们在一起,她才能获得毒品来应付她日益强烈的毒瘾。

愚昧无知自投火坑

采访中记者发现,许多青少年染上毒瘾还源于无知。来自粤东某偏僻山区19岁的女孩小敏就是这样一个人,由于对毒品毫无了解,她认为自己意志力坚强不会上瘾,不料却在尝试中成了毒品的俘虏。

小敏因家境贫寒,初中毕业后,15岁的她便来汕头打工,并认识了男友小李,在交往一年多后,小敏发现小李是名“道友”,每次赚的钱都被小李“借”去吸毒,小敏多次劝小李“改邪归正”,但不管怎么劝说,小李却始终无法戒除毒瘾。为了用自己的“行动”来劝说男友戒毒,小敏竟然想用“先吸后戒”的办法来证明毒瘾是可以戒掉的,想要以活生生的例子说服男友彻底戒毒……

然而,小敏失败了,她非但没有帮着男友戒去毒瘾,自己也陷了进去。此时,她方悔不该当初,但“白色幽灵”已牢牢擒住了她。今年3月初,她和男友先后进了戒毒所……

抵御病魔需要亲情

据市公安局强制戒毒所所长郑顺德介绍,近年来戒毒人员的情况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如现住所的戒毒人员中,35岁以下的人群占90%以上,另外本地人员和女性所占比例增大,且年龄偏低,文化层次普遍为初中、小学水平,家庭经济状况较差。他说,吸毒与犯罪是一对孪生兄弟,一旦吸毒成瘾,家中钱财花尽后,就会编出各种理由向亲朋好友借钱,最后甚至走上了骗钱、偷窃、抢劫、卖淫、杀人等道路,祸及家庭,危害社会。郑顺德认为,禁毒是一项艰巨的社会工程,不是哪一个部门能单独承担的,像戒毒者回归社会后常会遇到经济、家庭、就业、歧视等问题,不少人因顶不住压力而复吸,所以对吸毒者特别是青少年吸毒者,社会、家庭都应担负起责任来,“作为学校,禁毒教育应当成为素质教育的一项内容,不容忽视;作为家长,对孩子过于严厉或过于溺爱都是要不得的,一旦发现孩子吸毒成瘾,千万不能怕家丑外扬而延误挽救的时机;作为社会,正确对待青少年吸毒消除偏见也很重要,要认识到那些青少年‘瘾君子’既是违法者,更是受害者。我们应当把青少年吸毒者当作病人一样,关心爱护他们,帮助他们早日摆脱毒魔的纠缠”。

对于青少年应如何防范毒品,他认为应做到“十个不要”:不要吸烟;不要因好奇而吸毒;不要盲目追星、赶时髦、贪图享受去吸毒;不要结交有吸、贩毒行为的人;不要为寻刺激、冒险去吸毒;不要相信毒品能治病(胃病、肝病)的谎言;不要为了摆脱烦恼而吸毒;不要听信吸毒者的话;不随便接受他人递送的香烟、水果、药物、饮料等物品;不要在吸毒场所内停留。

本报记者林子海林鹏报道
参考资料:http://www.dahuawang.com/localnews/showlocal.asp?no=46021

在某街道派出所,神秘失踪40天的黎高和父母见了面。原本活泼开朗的黎高,面容枯槁哈欠连天,尽管父母派出所人员在场,她都不停地喊着:“我难受死了,给我可乐!” 原本非常年轻的黎高父母,此刻已是双鬓飞霜憔悴不堪。是什么让一个原本幸福的三口之家,在短短的40天里发生如此巨大的转变呢?近日,笔者采访了某戒毒所年纪最小、也是本文主人公的黎高。

从农村到城市,“第二名”成了差等生

13岁以前,黎高和年迈的爷爷奶奶住在乡下。她的家在四川郫县的一个小乡村,那里群山环抱小桥流水,尽管父母早在黎高3岁的时候就南下珠海打工了,但是童年的黎高生活得自在快乐。小学6年,她一直是班长。

2001年6月,黎高小学毕业,她考了个全镇第二,上郫县第一中学都绰绰有余。已经在珠海小有成就的黎高父母,托关系走后门费尽心机,给女儿联系到了珠海一家小有名气的中学。黎高知道自己要去珠海时非常开心。

2001年8月中旬,13岁的黎高第一次来到珠海。这个有着瓦蓝天空辽阔大海的城市,一下子就把她迷住了。父母为了洗去女儿的一身土气,当天就带她到大商场,只要女儿喜欢的,不管多少钱都买下来。

9月1号开学,黎高打扮得像小公主似的出现在新同学面前。她自以为会像往常一样引起众人的艳羡,但没有一个人注意她,这深深打击了她的自尊心。

更让她伤心的是,个子不高的她被安排在倒数第二排。座位按成绩排,原来在乡下成绩很棒的黎高,到这里却成了差等生。她的同学都能用简单英语对话了,而她从来没接触过英语。

第一天上学,黎高的自尊心受到强烈打击。黎高的普通话说得够戗,爱回答问题的她在被同学嘲笑几次后,也便噤若寒蝉了。同学不和她一起玩,老师也似乎不对她过分注意。

初中一年级煎熬过去后,黎高考了个全班倒数第七。父母要让她留级,黎高不干。爷爷奶奶知道后要将她接回老家,但是黎高又死活不愿意回去。

初二这一年又重蹈前一年的覆辙,学校让黎高留了级,觉得很没面子的她跟父母大哭大闹。原本反对黎高到美容院来的母亲,为了让她“散心”也默许她出入美容院。

做美容的都是些衣着光鲜举止优雅的女子,她们常常还有开着车的护花使者护送。黎高看呆了,妈妈正告她:“你长得又不漂亮,只有好好读书才有这么好命!”妈妈的话让15岁的黎高很不满,她也不想长这么难看呀。

从学校到舞厅,落难公主嗑药上瘾high到极点

2004年暑假的一天,一个陪女朋友来做美容的男孩和黎高搭讪:“小姐从哪里来呀?”黎高被称作“小姐”很不高兴:“我还读初中呢,我妈妈是这里老板我才来的。”男生眼睛一亮说:“我叫你小姐,是因为你看起来很有气质很漂亮!”

第一次被异性夸赞的黎高乐了好几天,因为知道做美容一般都是一周一次,第二个星期后的那天,黎高早早就守在了美容院,果然那个男孩又陪女友做美容来了。

男孩叫朱骋,自称是珠海大学的学生。他还说一起来的不是他女友,而是自己的表妹。黎高心里涌起了一丝甜蜜的情愫,以后的每个星期的那天,她都兴冲冲往美容院赶,朱骋已经要她做自己的女友了。

在学校的失落和不得志渐渐得到弥补,有人喜欢自己呢,而且对方还是大学生!和朱骋第三次见面后,黎高答应了他的约会。说是约会,其实朱骋的表妹也在场。在一家四川火锅城吃了饭后,他们去了一家叫“花月亮”的舞厅。

振聋发聩的音乐、扑朔迷离的暧昧灯光、许多男女在疯狂地摇头扭臀,第一次进这种场合的黎高被吓懵了,她呆呆地一动都不敢动。这时朱骋把手臂绕上她的脖子说:“亲爱的别怕,有我在呢。”

在一张桌子上,给她买来了可乐和爆米花后,就脱掉上衣跳上了弹簧地板。热得汗流浃背的黎高一个劲地喝可乐,书包里的手机都快被妈妈打爆了,可是她没听见。

离开的时候已经是11点,黎高晕晕忽忽地想睡觉。朱骋问她:“这地方好玩吗?”黎高摇头说不好玩,朱骋的表妹却凑过说:“妹妹,你一定还想来的。”心急如焚的妈妈见到黎高,大声责问她跑到哪里去了,黎高哈欠连天地望朝卧室里走:“我没做坏事就是啦!”

新学期开学后,黎高变得嗜睡如命。她去小卖部买了可乐,却觉得没有舞厅的好喝。她跟朱骋打电话要他带自己去舞厅,朱骋说:“那里的可乐50块一瓶呢,我要节省半个月早餐才能再带你。”回到家里,黎高说学校要交100元资料费,妈妈二话不说就给了她。

再次和朱骋进舞厅,黎高已经不那么害怕了。喝了可乐后,她甚至和朱骋一起跳上了弹簧地板。现场气氛高昂,原本昏昏欲睡的她,头一摇腰一扭就精神了,朱骋趁机搂住她并吻了她。

黎高编出各种理由跟家里要钱,“花月亮”白天也营业,为了不引起父母怀疑,黎高开始逃课去舞厅。

开学一周后,老师找到黎高父母,反映了黎高最近老是逃课而且上课也精神不振。母亲痛哭着质问她都干嘛去了,黎高死活不说,只答应以后再也不逃课了。

但是人在教室心在舞厅,她还想朱骋。只有和他一起在舞厅,黎高才可以释放在学校和家里所受的压抑。后来朱骋到学校去看黎高,她说自己想喝舞厅的可乐。朱骋神秘地说:“别逃课了,你每天给我50块,我给你去舞厅买。”黎高既开心又害怕地问:“有毒吗?”朱骋说我喝了好几年都没问题呢。

为了支付高价可乐,黎高悄悄配了一把抽屉钥匙,妈妈的钱没有什么数,黎高每天从里面拿50。

上课时黎高还是沉沉欲睡老想睡觉,舞厅才能让她清醒。所以只熬了三天,黎高又忍不住去了舞厅。有些男人为了接近黎高,就投其所好地给她买可乐喝,她也跟着他们进包厢,任由他们动手动脚。

9月14号晚上,黎高在舞厅里发现朱骋和他表妹,他们两个竟然搂在一起亲吻!黎高跑过去,“啪”地给了朱骋一个耳光:“她不是你表妹吗?”“表妹”“啪!啪!”还了黎高两个耳光:“蠢猪!人家玩玩你还当真了!”

眼睛被打得直冒火的黎高发疯地喊:“谁跟我揍这两人我跟谁!”有几个男人冲上来,朱骋和女友吓得就往外跑。鼻青脸肿的黎高回家后,又被爸爸扇了两个嘴巴。

从舞厅到戒毒所,谁能为16岁女孩的明天指路?

第二天一大早,黎高怀揣着从抽屉里偷来的3200块钱,拿了几件换洗衣服就去了“花月亮”,老板很早就建议她做侍应生。做侍应生后她才知道,朱骋是一个初中都没毕业的小混混,可乐里面也是放进了名叫“三唑伦片”或者“联邦止咳露”药才那么“好喝”。

这两种药很早就遭到违禁,是毒药啊,可是黎高已摆脱不了了。渐渐地,黎高在一些同事引导下,开始吃药性更大的“新泰洛其”。吃了这种药的人,会觉得衣服成了累赘,渐渐地黎高常常会只穿了一件内衣跳上舞台领舞。

11月4号,“花月亮”突然迎来了所在街道派出所的办案人员。在这里蛰居整整40天的黎高,也终于得以见天日。当悲痛欲绝的父母问她为什么要这么不听话时,黎高说:“只有在这里,我才是个受人追捧的人。

跳舞、磕药、被男人宠爱的日子,我就是喜欢!” 40天里,父母快将整个珠海翻了个底朝天了,他们为女儿的命运做了种种可怕的设想,惟一没想到她会一直呆在一家无证营业的舞厅,疯狂挥霍青春!

被解救后,黎高至少要接受1个月的强制性戒毒,学校早已经下达开除学籍的处分决定。深受打击而又万分愧疚的父母,他们准备等黎高出来后送她回乡下。经过这一遭残酷浩劫的黎高,但愿她能重振旗鼓踏上新的人生旅途。

5. 有什么关于吸毒的小故事

阿荣不爱读书,小学二年级就辍学了。同龄人大多还呆在学校里,所以他平时都是和比自己大的玩。
玩得最要好的几个二十五六岁的朋友,大都是吸毒者。那些人在一起打麻将时,经常会轮流注射毒品。
阿荣回忆,去年五六月的时候,一个叫阿飞的朋友邀请他也“搞一针”,刚开始他没有同意。
连续几天去找朋友玩,阿飞都向他发出邀请。后来,实在按捺不住好奇心,他决定试一次。
朋友们很热情地张罗起来,用绳子帮阿荣扎好左手腕,让手背的青筋凸出来,然后用注射器把稀释好的海洛因吸进针筒,交给阿荣。
据阿荣称,因为经常见那些朋友“打针”,自己第一次就熟门熟路,只试了两三下就把针头插进了手背的静脉。
大约10分钟后,毒品发作了,阿荣只感到昏昏沉沉,便到房间里的床铺上躺下睡觉。两三个钟头之后,他才醒了过来。
此后,阿飞经常打电话问他:“还要吗?”为了和这些比自己大的朋友打成一片,他没有拒绝。于是有了第二次,第三次。这样,阿荣迅速成了一个“瘾君子”。当他主动开口讨要毒品时,朋友们开始向他收钱了,一般50元一次。
“原来他们只是想赚我的钱而已。
”阿荣此时已陷入毒品的泥沼中无法自拔,每天至少要注射一次。
阿荣的父亲在柳江县基隆开发区做建材生意,他帮父亲干活每个月有四五百元的收入。但这些钱只能维持几天的吸毒开支,他只好向父亲要。父亲知道他拿钱去吸毒后,除了责骂也没有更好的办法,最多是要钱的时候不给罢了。阿荣就会趁父亲不在家时,把自家门面的铝合金等建材偷卖给附近的同行,钱到手就立即跑去找朋友买毒品。
去年8月的一天,阿荣到姐姐家玩,又躺在床上吸毒,民警闻讯赶来,送他去强制戒毒。本来阿荣半年前就可以离开戒毒所回家了,但家人要求他在里面呆够一年,阿荣说自己也同意。
“我不愿回家,我怕再见到那帮朋友。
”据戒毒所民警介绍,出去后复吸的起码在80%以上,因为一回到以前的环境,人很难摆脱其他吸毒者的影响。像阿荣这样的未成年人,意志更薄弱,更容易复吸。
阿梅:女儿跪着求她戒毒在柳州市戒毒所里,阿梅是年纪最大的一个,今年42岁。
按照阿梅的说法,她的家庭条件很好,丈夫做生意,自己开出租车,两女一子个个听话、乖巧,而且工作后收入都不错。惟一的缺憾就是她10年前开始吸毒,最后活也不干了,丈夫也和她离婚了,好好的家变得四分五裂。
阿梅留着短发,一副乐呵呵的样子,说话大咧咧的,与记者以前所想象的吸毒者形象差别很大。她说其实自己以前也偏瘦,体重只有45公斤左右。
在戒毒所里呆了大半年,体重已增至60公斤。
阿梅的“第一口”,也是在朋友的怂恿下开始的。那是1994年,一帮开出租车的朋友经常在一起打麻将,赌钱。有人跟她说,“吃”了毒品好睡觉,她觉得自己平时睡不好,就想试试。
吸了第一口,阿梅感到很不好受,嘴巴苦,想呕吐,头昏欲睡。她说其实直到现在她都觉得吸毒很难受,但不吸的时候更难受,浑身上下不自在,喉干、骨痒,“寒毛管都竖起来了。
”阿梅不得不一直吸下去。两年后,她干脆连出租车也不开了,和一帮粉友天天混在一起。
阿梅说吸了毒后精神状态很萎靡,开起车来很危险。有一次她搭朋友到武宣港坐船,半路上糊里糊涂就翻车了。没办法,她只好放弃这份收入不错的职业。
10年来,阿梅一直采用口鼻吸食的方法吸食海洛因,不敢搞静脉注射。
“那是会死人的,”阿梅瞪着眼睛告诉记者。有一次她和一帮朋友到广州赌钱,其中一个毒瘾大的朋友连续坐了10几个钟头车,被毒瘾折磨得受不了,到宾馆的第一件事就是跑到卫生间注射海洛因,不知何故竟一头栽倒在浴缸里,等大家发现的时候那人已经被淹死了。
阿梅觉得自己最对不起3个子女,因为他们都为她吸毒的事不知哭过多少次,大女儿还曾跪在她面前求她戒毒。但是如果和子女发生争执,阿梅会像顽童一样恶作剧,故意当着子女的面吸,“气他们。
”去年夏天,阿梅在家里吸毒的时候,儿子忍无可忍,直接打电话叫来民警,把母亲送进了戒毒所。
已经25岁的大女儿来探望她,她总会催女儿快点结婚生个小孩,然后交给她带,这样她就不会因觉得空虚无聊而吸毒了。
阿旺:三进三出为戒毒目前呆在柳州市戒毒所的吸毒人员中,阿旺来的次数最多,从1997年起至今已来过3次。吸毒8年以来,他有一半的时间用在强制戒毒上,但始终没有成功。
“我想做警察。
”记者问阿旺出去后想做什么,他的回答让人觉得十分突兀。他解释说,这是因为自己“老毒鬼”的经历很有代表性,如果有机会做公安,他可以以身说法,教育其他人。
“我想读书。
”这是阿旺对上面那个问题的补充回答。接受采访时,他的手中一直拿着一本《禁毒知识读本》,他说自己争取全部背下来,好参加戒毒所为迎接国际禁毒日开展的知识抢答赛。
28岁的阿旺身材瘦小,但显得很机灵,说话速度快,思路清晰。他说自己就是因为太聪明,小小年纪便赚了不少钱,为追求刺激才走上吸毒之路的。
1996年,阿旺才20岁就和朋友一起开电子游戏室,钱来得快,每个月都有好几万元收入。有钱之后,他和多数年轻人一样,总想玩点“刺激”的,但吃也吃了喝也喝了,手里的钱还是花不完。那些来玩游戏赌博的人,经常把一包包海洛因放在游戏室的桌面上,玩久了就吸一下。见得多了,他也有点动心:“毒品到底有什么好处呢?”刚开始他不好意思问,就从顾客放在桌上的毒品中偷走一点,躲到自己的房间里学吸。一天试一点,一个月之后阿旺向熟悉的顾客公开:我也上瘾了。
于是,顾客和他这个老板就打成了一片,经常向他提供毒品。今年5月初,阿旺打电话给妹妹,说自己要到广州,想向她借一点钱。他按照约好的地点在双马三角地等她,却等来了公安人员。原来妹妹知道他要钱无非是想买毒品,索性向公安报了案。经过尿检后,证实阿旺是吸毒人员,公安人员把他送去强制戒毒。妹妹来看他的时候,他曾埋怨妹妹“不成熟,不懂事”。但进来一段时间后,他理解了妹妹的苦衷,他说其实他们兄妹感情一直很好,他不怪妹妹,只怪自己不争气。
阿凯:自己走进戒毒所6月22日记者采访阿凯时,他才刚进戒毒所不到一天,是最新的一个成员。此前的一天,阿凯经历了29年人生中的一次大蜕变。
21日上午,阿凯一个人呆在家里,望着空空荡荡的家,心里顿感凄凉。他10年前开始吸毒后,家里的景况一天不如一天,父母的钱被他全部花在购买毒品上了,“家里有时连买菜的钱都没有”。
阿凯有一个念头:男人到了30岁还没有“搞”,这辈子就完了。所以,在这一天,他戒毒的念头出奇地强烈,他决定马上到戒毒所戒毒。
10年来养成的恶习,要一朝抛弃谈何容易。阿凯身上只有200元钱,他决定拿出大部分“犒劳”自己,最后狠狠地过一回瘾。于是他花180元向粉友买来毒品,一个人躺在床上连续“享受”了几个小时。中午的时候,他起床用5元钱买了一包烟,又用10元钱买了一包零食。
然后又一个人静静地躺在家里,继续想问题,“享受”最后的“快感”。
直到下午5时,因担心戒毒所工作人员要下班了,他才起床匆匆忙忙收拾好一些生活用品,然后走出家门。他来到自家所住巷子的巷口,对一个“摩的”司机说:“送我到戒毒所!”据阿凯说,那司机当时用怪异的眼神望了他一眼,接过他手中的5元钱就开车了。来到桂柳路旁的戒毒所,阿凯“赤条条来去无牵挂”,身无分文地开始了自己的戒毒生活。据戒毒所的民警称,为了鼓励吸毒人员走向新生,他们可以免费接纳一定数量的自愿戒毒者,这样的人目前在所里有六七个。
阿凯高高瘦瘦的,如果不开口露出两颗发黑的烂门牙,可以称得上是“玉树临风”的帅哥。采访的女记者还凭女性的敏感注意到,阿凯有一双“漂亮”的手,肤色白皙,手指细长。很明显,这双手大多数时候是闲着的,所以才“保养”得那么好。阿凯坦然承认,自己长这么大了,几乎什么活都没干过。
阿凯把自己的堕落归咎于居住的环境不好。他家就在柳州市有名的谷埠街大同巷,曾有一段时间,这里被称为“白粉巷”。
“那里的年轻人很少有不吸毒的。
”阿凯的说法当然有点夸张,但他坚持自己的观点,认为自己初中毕业后就呆在家里,身边的玩伴大多是“吸毒鬼”。在这样的氛围里,他自然而然就和大家一样了。阿凯的父母曾以卖服装为生,生意好的时候一家人也不愁吃穿。
但自从阿凯吸毒以后,经常向父母要钱买毒品。父母觉得赚多少钱都填不平这个无底洞,做生意的心机也没有了,后来干脆什么也不做。一家人过一天算一天,10年来家里几乎没添置过什么值钱的东西。这就是阿凯后来看到“家徒四壁”,悲从中来的原因。
阿凯说他现在最发愁的是,如果戒毒成功重新回到社会上,自己没有任何技术,父母也没有了做生意的本钱,到时候做什么呢?“你还有一双手啊,”记者提醒他。
阿凯望着自己那双白皙而细长的手,沉默不语。---😊😊😊😊😊

6. 吸毒死亡的真实事例

毒品是危害健康、吞噬生命的“瘟疫”
毒品有使人很快成瘾的特点。人吸食毒品后,就会对毒品产生顽固的精神依赖和生理依赖,迫使其
不断地、反复地吸食毒品。吸食者在毒瘾发作时,头晕、耳鸣、呕吐、涕泪交加、大便失禁、浑身颤抖,严重的就会万蚁啮骨、万针刺心,求生不得,欲死不能,完全成为毒品的奴隶。
毒品损坏人的大脑和中枢神经系统。吸毒的人,往往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失眠易怒,性情粗暴,有的还会发生人格变态,首德沦丧,形成严重的心理病态,与吸毒前判若两人,最后因为日渐衰竭而死亡。
吸毒过量死亡的事例,在全国各地时有发生。在全国禁毒展上,有这样一个画面:一位戴着眼镜的少年,死在一座公共厕所里,当时才16岁。插在胸口的注射器告诉人们,他是因吸毒过量死亡的。
兰州市吸毒人员马某某,见丈夫吸毒使家境败落,自己劝说几句还经常挨打受气,想帮丈夫戒毒又屡屡碰壁,心想你吸我也吸,这个家要败大家败。在这种逆反心理的驱使下,她也开始吸毒。最后马某某因在家中注射过量毒品而死亡。
痛不欲生的“瘾君子”,为了摆脱毒魔的纠缠,往往想以“一死百了”的方法,结束自己痛苦的一生。
某女在12岁时,跟母亲 学会了吸毒,14岁时就不得不靠出卖色相维持母女的吸毒开支。她们多次被强制戒毒。最终无功而反,毒瘾毁了她的美好的生活。

7. 帮我找一下吸毒的事例 作文要用 尽量在50字左右 越多越好 谢谢

近两年,“明星吸毒”事件屡见不鲜。自2014年以来,李代沫、张元、宁财神、张默回、答柯震东、房祖名、王学兵等娱乐圈明星纷纷因涉毒被警方抓获,2015年岁末,短短两周时间内,尹相杰、毛宁又因涉毒相继被抓。据不完全统计,仅被北京警方抓获并被媒体报道的涉毒演艺人员至少有20余人。

董某,听说毒品能让人舒经活络,便萌生了试一试的念头。岂料,再也内不能自拔。最终,他容为筹集毒资而抢劫出租车,被绳之以法。由于对毒品的无知,有的女孩子听说吸毒可以减肥,竟信以为真,结果生命逝去的速度比体重减轻的速度还要快。

抱着“找一下吸毒的感觉”、“抽着玩玩”、“尝尝新鲜”等念头,一些青少年认为“我只想知道吸毒是怎么回事”、“我不信它有那么神”、“吸一口不要紧”等心态,在毒品面前放任自己的好奇心,就好比在悬崖边抬脚试探崖底有多深一样危险。

(7)吸毒人范例扩展阅读:

无论是青少年还是成年人都应该防止吸毒。

(1)接受毒品基本知识和禁毒法律法规教育,了解毒品的危害,懂得“吸毒一口,掉入虎口”的道理;

(2)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不盲目追求享受,寻求刺激,赶时髦;

(3) 不听信毒品能治病,毒品能解脱烦恼和痛苦,毒品能给人带来快乐等各种花言巧语;

(4) 不结交有吸毒、贩毒行为的人。如发现亲朋好友中有吸、贩毒行为的人,一定要劝阻,二要远离,三要报告公安机关;

(5) 不进歌舞厅,决不吸食摇头丸、K粉等兴奋剂。